[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468384A - 椎体假体 - Google Patents

椎体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8384A
CN107468384A CN201710592601.XA CN201710592601A CN107468384A CN 107468384 A CN107468384 A CN 107468384A CN 201710592601 A CN201710592601 A CN 201710592601A CN 107468384 A CN107468384 A CN 107468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um
human body
connecting portion
rib
hold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26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博文
李健
张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926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83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8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83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5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 A61F2/446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having a circular or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spine, e.g. cylinders or frustoc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包括:椎体本体;用于与人体肋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椎体本体上,以使人体肋骨通过连接部相对于椎体本体可活动地设置。本发明的椎体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椎体假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假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椎体假体。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支柱,上部与颅骨底部的枕骨相连、下部直达尾骨末端。脊柱由椎骨、骶骨和尾骨借助椎间盘、椎间关节及诸多韧带连接,是躯干的活动中心和力学传递的枢纽,承担着支持体重、减震、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身体上半部分的前后伸屈、侧弯、扭转等运动功能。
由于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脊柱即周围组织的负载加剧,损伤机会大为增加,脊柱发病的几率不断上升。常见的脊柱疾病如创伤、肿瘤、先天畸形、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病变所导致的脊椎椎体损伤及缺失时有发生,当前解决椎体缺失的办法主要有植骨填充、人工椎体置换等方法,并辅之以前路或后路的钉板、钉棒内固定。
在脊柱中,其中胸椎(T)有12块椎骨,T1至T12自上而下,第1胸椎有时也称为第8颈椎,胸椎与颈椎和腰椎有明显区别,它有肋骨协助维持稳定。实际上,脊柱的胸段是一个由胸椎、肋骨和胸骨组成的桶状结构。其中,肋骨和胸椎的连接段为肋椎关节,该关节允许肋骨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现有的人工椎体置换术中需要对肋骨进行截断,将肋骨置于游离状态后,取出现有椎体,植入椎体假体,但是该手术使用的椎体假体并未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对患者使用现有的椎体假体之后,游离的肋骨有可能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体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包括:椎体本体;用于与人体肋骨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椎体本体上,以使人体肋骨通过连接部相对于椎体本体可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两个,两个连接部均设置在椎体本体的周向侧壁上,各个连接部分别用于与相应的人体肋骨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具有用于容纳人体肋骨的容纳槽,以使人体肋骨的端部插设在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容纳槽与位于容纳槽内的人体肋骨的肋骨段之间具有活动间隙,以使人体肋骨可活动地插设在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柱状体,容纳槽沿柱状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连接部的一个端面与椎体本体的周向侧壁连接,容纳槽的槽口朝向背离椎体本体周向侧壁的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椎体本体为柱状体,容纳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椎体本体的轴线方向。
进一步地,连接部的外表面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
进一步地,连接部的外周面呈椭圆形。
进一步地,椎体本体与连接部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部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在具体椎体假体植入人体时,将与人体椎体相一致的假体椎体植入后,由于植入过程中需要对与人体椎体连接的人体肋骨进行截断,从而使得人体肋骨置于游离状态,通过将人体肋骨设置在连接部上,可以实现对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的位置限制,为了适应人体对于人体肋骨活动度的要求,通过将人体肋骨可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上,从而能够使人体肋骨通过连接部相对于椎体本体可活动地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并未对人体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对患者使用现有的椎体假体之后,游离的人体肋骨有可能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病变,而本发明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部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既防止了人体肋骨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又能够保证人体肋骨正常的活动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椎体假体的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椎体假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椎体假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椎体本体;20、人体肋骨;30、连接部;3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椎体假体,请参考图1至图3,椎体假体包括:椎体本体10;用于与人体肋骨20连接的连接部30,连接部30设置在椎体本体10上,以使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本发明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接部30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在具体椎体假体植入人体时,将与人体椎体相一致的假体椎体植入后,由于植入过程中需要对与人体椎体连接的人体肋骨20进行截断,从而使得人体肋骨置于游离状态,通过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连接部30上,可以实现对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20的位置限制,为了适应人体对于人体肋骨20活动度的要求,通过将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30上,从而能够使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并未对人体肋骨20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对患者使用现有的椎体假体之后,游离的人体肋骨20有可能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病变,而本发明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接部30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既防止了人体肋骨20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又能够保证人体肋骨20正常的活动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为了与人体肋骨20相匹配,如图1和2所示,连接部30为两个,两个连接部30均设置在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上,各个连接部30分别用于与相应的人体肋骨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部30设置为两个,其中,两个连接部30均设置在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上,通过将各个连接部30分别与相应的人体肋骨20连接,从而实现了对截断后处于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限制。
为了能够将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30上,如图2所示,连接部30具有用于容纳人体肋骨20的容纳槽31,以使人体肋骨20的端部插设在容纳槽31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部3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人体肋骨20的容纳槽31,通过将使人体肋骨20的端部插设在容纳槽31内,从而实现了对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连接部30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人体肋骨20的容纳槽31,其中,容纳槽31为圆柱孔或椭圆孔,从而能够更好地与人体肋骨20贴合,两个连接部的两个容纳槽31的两个圆柱孔的中心线交叉设置,从而能够更方便地与人体肋骨20连接。
为了能够使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容纳槽31与位于容纳槽31内的人体肋骨20的肋骨段之间具有活动间隙,以使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插设在容纳槽31内。通过在容纳槽31与位于容纳槽31内的人体肋骨20的肋骨段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从而能够使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插设在容纳槽31内,以此使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椎体假体由椎体本体10以及连接部30组成,其中,连接部30固定设置在椎体本体10上,通过在连接部30上设置有容纳槽31,从而能够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容纳槽31内,以此使得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的容纳槽31安装在了椎体本体10上;考虑到人体肋骨运动生理学的需求,容纳槽31与位于容纳槽31内的人体肋骨20的肋骨段之间具有活动间隙,从而能够保证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插设在容纳槽31内,也使得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人体肋骨20绕容纳槽31的中心线可活动地设置,从而满足人体肋骨20对于活动度的设置要求。
为了能够方便地使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插设在容纳槽31内,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30为柱状体,容纳槽31沿柱状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与人体肋骨20连接的连接部30为柱状体,其中,容纳槽31沿柱状体的轴线方向延伸,从而能够使容纳槽31的开设放向更加匹合人体肋骨20的游离方向,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将人体肋骨20限制在连接部30的容纳槽31内。
针对连接部30的容纳槽31的具体设置位置以及结构,如图2所示,连接部30的一个端面与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连接,容纳槽31的槽口朝向背离椎体本体10周向侧壁的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0的一个端面与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连接,从而实现了连接部30与椎体本体10的连接,而连接部30的容纳槽31的槽口朝向背离椎体本体10周向侧壁的方向设置,从而满足与人体肋骨20的设置位置与容纳槽31的槽口相对,能够使容纳槽31的开设放向更加匹合人体肋骨20的游离方向,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将人体肋骨20限制在连接部30的容纳槽31内。
为了能够使椎体本体10更好地植入人体,椎体本体10为柱状体,容纳槽3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椎体本体10的轴线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椎体本体10设置为柱状体,容纳槽3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椎体本体10的轴线方向,从而使得容纳槽31的开口方向相对于椎体本体10的底部向上微倾,从而在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容纳槽31内时更加方便,也有利于人体肋骨20在容纳槽31内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0整体相对于椎体本体10的底部向上微倾,从而使得容纳槽31的开口方向相对于椎体本体10的底部向上微倾更容易实现。
为了能够满足人体肋骨20运动生理学的需求,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30的外表面与容纳槽31的槽壁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通过在连接部30的外表面与容纳槽31的槽壁之间设置有圆弧过渡部,从而使人体肋骨20更容易与连接部30连接,也更适合人体肋骨20的生理运动需求。
考虑到椎体假体与人体的适配度,针对连接部30的具体结构,连接部30的外周面呈椭圆形。通过将连接部30的外周面呈椭圆形,相对于椎体本体10,连接部30为椭圆形的凸台。
为了能够方便椎体假体的制造以及节约成本,椎体本体10与连接部30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椎体本体10与连接部30一体成型不仅能够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够加快制作效率以及节约制作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31的轴线相对于椎体本体10径向方向向上倾斜。
为了能够是容纳槽31与人体肋骨20更好的匹配,容纳槽31的槽口呈椭圆形。
优选地,容纳槽31的槽底呈椭球面。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0为椭圆状凸台,凸台内部有一个凹槽(容纳槽31),处于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20放置在凹槽内;为了能够方便地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凹槽内,椭圆状凸台的延伸方向与人体肋骨20的方向吻合;其中,椭圆状凸台内部的凹槽为椭圆形,保证大小能够放置肋骨;考虑到连接要求,本发明的椎体假体的椭圆状凸台内部的凹槽为内剖光,底端为椭圆形,顶端倒圆角,该凹槽允许人体肋骨20在其中围绕着凹槽中轴线活动,以此满足肋骨运动生理学的需求。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接部30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在具体椎体假体植入人体时,将与人体椎体相一致的假体椎体植入后,由于植入过程中需要对与人体椎体连接的人体肋骨20进行截断,从而使得人体肋骨置于游离状态,通过将人体肋骨20设置在连接部30上,可以实现对游离状态的人体肋骨20的位置限制,为了适应人体对于人体肋骨20活动度的要求,通过将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设置在连接部30上,从而能够使人体肋骨20通过连接部30相对于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并未对人体肋骨20的活动进行限制,因此,对患者使用现有的椎体假体之后,游离的人体肋骨20有可能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病变,而本发明的椎体假体通过在椎体本体10上设置有连接部30能够实现对游离的人体肋骨20的活动自由度的限制,既防止了人体肋骨20对人体的组织产生损伤,又能够保证人体肋骨20正常的活动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体假体无法对肋骨的活动进行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椎体假体解决现有人工椎体置换术中使用的椎体假体无法限制肋骨活动的问题,发明的椎体假体对截断的人体肋骨20进行限制,并保证其有满足人体肋骨20的运动生理学的活动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椎体本体(10);
用于与人体肋骨(20)连接的连接部(30),所述连接部(30)设置在所述椎体本体(10)上,以使所述人体肋骨(20)通过所述连接部(30)相对于所述椎体本体(10)可活动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30)均设置在所述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上,各个所述连接部(30)分别用于与相应的所述人体肋骨(2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具有用于容纳所述人体肋骨(20)的容纳槽(31),以使所述人体肋骨(20)的端部插设在所述容纳槽(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31)与位于所述容纳槽(31)内的所述人体肋骨(20)的肋骨段之间具有活动间隙,以使所述人体肋骨(20)可活动地插设在所述容纳槽(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为柱状体,所述容纳槽(31)沿所述柱状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的一个端面与所述椎体本体(10)的周向侧壁连接,所述容纳槽(31)的槽口朝向背离所述椎体本体(10)周向侧壁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本体(10)为柱状体,所述容纳槽(3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所述椎体本体(10)的轴线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的外表面与所述容纳槽(31)的槽壁之间具有圆弧过渡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的外周面呈椭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椎体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本体(10)与所述连接部(30)一体成型。
CN201710592601.XA 2017-07-19 2017-07-19 椎体假体 Pending CN1074683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2601.XA CN107468384A (zh) 2017-07-19 2017-07-19 椎体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2601.XA CN107468384A (zh) 2017-07-19 2017-07-19 椎体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8384A true CN107468384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59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2601.XA Pending CN107468384A (zh) 2017-07-19 2017-07-19 椎体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83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7086A (zh) * 2020-05-13 2020-07-3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肋椎关节及其重建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396A (zh) * 2003-06-09 2005-01-19 上海上材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椎体
US20080086115A1 (en) * 2006-09-07 2008-04-10 Warsaw Orthopedic, Inc. Intercostal spac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in correcting a spinal deformity
US20090093843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Lemoine Jeremy J Dynamic spine stabilization system
WO2009091629A2 (en) * 2008-01-18 2009-07-23 Warsaw Orthopedic, Inc. Lordotic expanding vertebral body spacer
CN101601613A (zh) * 2009-07-07 2009-12-16 杨立群 一种人造胸肋骨
US20110184463A1 (en) * 2008-08-07 2011-07-28 The Children's Mercy Hospital Sliding rod system for correcting spinal deformities
US20120296440A1 (en) * 2010-01-26 2012-11-22 Univeriste Jean Monnet Device for osteosynthesis of the thoracic wall
CN203379225U (zh) * 2013-07-02 2014-01-08 珠海稻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肋骨
CN104224410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椎间盘假体减震结构
WO2016130154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Biomet Manufacturing, Llc Rib reconstruction device
WO2016135395A1 (fr) * 2015-02-24 2016-09-01 Neuro France Implants Dispositif prothetique de sternum avec manubrium
CN208511263U (zh) * 2017-07-19 2019-02-19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椎体假体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5396A (zh) * 2003-06-09 2005-01-19 上海上材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椎体
US20080086115A1 (en) * 2006-09-07 2008-04-10 Warsaw Orthopedic, Inc. Intercostal spac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 in correcting a spinal deformity
US20090093843A1 (en) * 2007-10-05 2009-04-09 Lemoine Jeremy J Dynamic spine stabilization system
WO2009091629A2 (en) * 2008-01-18 2009-07-23 Warsaw Orthopedic, Inc. Lordotic expanding vertebral body spacer
US20110184463A1 (en) * 2008-08-07 2011-07-28 The Children's Mercy Hospital Sliding rod system for correcting spinal deformities
CN101601613A (zh) * 2009-07-07 2009-12-16 杨立群 一种人造胸肋骨
US20120296440A1 (en) * 2010-01-26 2012-11-22 Univeriste Jean Monnet Device for osteosynthesis of the thoracic wall
CN203379225U (zh) * 2013-07-02 2014-01-08 珠海稻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肋骨
CN104224410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椎间盘假体减震结构
WO2016130154A1 (en) * 2015-02-13 2016-08-18 Biomet Manufacturing, Llc Rib reconstruction device
WO2016135395A1 (fr) * 2015-02-24 2016-09-01 Neuro France Implants Dispositif prothetique de sternum avec manubrium
CN208511263U (zh) * 2017-07-19 2019-02-19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椎体假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7086A (zh) * 2020-05-13 2020-07-3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肋椎关节及其重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67547A1 (en)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implants having hinged sidewalls
US7044971B2 (en) Lordotic fusion implant
US7850731B2 (en) Articulating spinal implant
US9144504B2 (en) Artificial discs
JP6017468B2 (ja) 修正関節窩装置及び方法
US8241358B2 (en) Radially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device and implantation tool
US8083797B2 (en) Intervertebral prosthetic disc with shock absorption
US10959761B2 (en) Intramedullary fixated subacromial spacers
US20150282944A1 (en) Vertebral fusion device and system
JP2002540844A (ja) 形状変化特性を有する補綴椎間板核
WO2013060168A1 (zh) 融合假体
MX2007006100A (es) Estabilizador de disco vertebral minimamente invasivo y herramienta de insercion.
JP2016525433A (ja) 人工椎間板装置及び関連する使用方法
CN107874874A (zh) 椎体假体
CN104013457A (zh) 棘间万向稳定器
CN208511264U (zh) 椎体假体
CN107468384A (zh) 椎体假体
CN208511263U (zh) 椎体假体
CN107669375B (zh) 脊柱后路装置
CN212679345U (zh) 椎间融合器
CN208492407U (zh) 椎体假体
CN208511265U (zh) 椎体假体
CN206120508U (zh) 可调式椎间融合器
CN107468383A (zh) 椎体假体
CN208710181U (zh) 椎体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