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8542B - 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58542B CN107458542B CN201710774992.7A CN201710774992A CN107458542B CN 107458542 B CN107458542 B CN 107458542B CN 201710774992 A CN201710774992 A CN 201710774992A CN 107458542 B CN107458542 B CN 1074585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ck
- barge
- layer
- sleeper
- h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24—Mean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cargo movement, e.g. dunna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1/00—Designing vessels; Predicting their performanc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63—Tunnels submerged into, or built in, open water
- E02D29/073—Tunnels or shuttering therefor assembled from sections individually sunk onto, or laid on, the water-bed, e.g. in a preformed tren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其中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包括设置于驳船甲板上的碎石垫层及紧邻设置在其上方的枕木层,所述碎石垫层关于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碎石垫层包括围挡、设置于围挡内的小隔仓及平铺于围挡内的若干碎石,所述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所述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相接触的限位挡架,本发明通过将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设计为碎石垫层与枕木层结合的结构,其可消除因甲板表面不平带来的影响,同时可吸收运输过程中船体甲板的变形,从而达到整体平面度精度高、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还特别涉及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海底沉管隧道的最终接头制造是先预制好钢壳,再通过在驳船上向钢壳内浇筑混凝土来进行,最后再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下放,最终接头底面平整度要求高,整体平面度需要控制在±10毫米以内,在此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底座来支撑最终接头,目前国内常用的底座结构类型有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以及大件运输中常用的垫墩木;然而钢结构底座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混凝土结构底座重量大,刚度大,运输过程中船体变形会导致混凝土开裂,混凝土需要一定的养护期,从而导致施工周期长;由于驳船船体甲板不平,垫墩木的方式就难以满足底座整体平面度控制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整体平面度精度高、造价低、施工周期短、自我调整性能好;而且还提供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艺简单、造价较低、施工难度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包括设置于驳船甲板上的碎石垫层及紧邻设置在其上方的枕木层,所述碎石垫层关于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碎石垫层包括围挡、设置于围挡内的小隔仓及平铺于围挡内的若干碎石,所述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所述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相接触的限位挡架。
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通过在驳船甲板上的碎石垫层及紧邻设置在其上方的枕木层,将碎石垫层关于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由于最终接头的重量很大,这样可保证底座设置在驳船甲板中心,从而使得驳船甲板受力均匀,以使得驳船不会发生倾斜,也不会影响到最终接头的加工精度;同时碎石垫层充分利用碎石的受力后可自动分散调整来消除因甲板表面不平带来的影响,达到底座整体平面度控制要求,同时碎石垫层属于一个柔性的支撑底座,载荷通过枕木传递到碎石,碎石之间通过相互滚动挤压来补偿船体产生的变形,从而使得碎石垫层下方的驳船甲板均匀受力,最终实现可有效吸收运输过程中船体甲板的变形,同时碎石垫层的设置只需在围挡内设置小隔仓后平铺碎石即可完成,此过程操作简单、造价低,且不需要进行养护,而且在围挡内设置若干小隔仓,这样将围挡内的区域划分为若干小的区域,可有效的防止碎石在受到外力后随意滚动,从而保证碎石垫层的稳定性,从而大大的缩短了施工时间;同时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这样既便于了枕木层的设置,又可利用相邻枕木之间的缝隙来吸收枕木轻微移动和变形,从而吸收运输过程中船体甲板的变形;通过在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接触的限位挡架,这样可避免运输过程中枕木的滑动,以保证运输底座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枕木层包括与碎石垫层接触的第一枕木层和在其上方并与之紧邻设置的第二枕木层,所述第一枕木层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长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第二枕木层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宽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限位挡架包括分别与第一枕木层和第二枕木层接触的第一限位挡架和第二限位挡架,通过将枕木层设置为第一枕木层和第二枕木层,这样既便于了更加有效的吸收运输过程中的船体变形,同时由于最终接头还要进行二次舾装作业,其底部需要一定的高度,以保证工人施工操作,这样就保证了工人的施工空间;并且将第一枕木层的枕木与第二枕木层的枕木相互垂直平铺,这样可以保证枕木铺排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第一限位挡架设置在第一枕木层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由于枕木受到外力出现滑动其主要为枕木宽度方向上的滑动,这样既可避免枕木的滑动,同时又可以节约材料,缩短施工工期。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第二限位挡架设置在第二枕木层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由于枕木受到外力出现滑动其主要为枕木宽度方向上的滑动,这样既可避免枕木的滑动,同时又可以节约材料,缩短施工工期。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挡架包括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槽钢一及分别与第一枕木层和槽钢一接触的槽钢二,这样既便于加工,又可有效的限制枕木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限位挡架包括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槽钢三、分别与第二枕木层和槽钢三接触的槽钢四、斜向设置的槽钢五,所述槽钢五一端与槽钢四接触,另一端与驳船甲板焊接,这样既便于加工,又可有效的限制枕木滑动,同时由于第二限位挡架的高度较高,可通过斜向设置的槽钢五来保证其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围挡由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若干扁钢一构成,所述小隔仓由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若干扁钢二构成,这样便于选材和使用,所述围挡内竖直设置有若干与驳船甲板连接的高度基准条,这样便于了围挡内碎石铺平。
作为优选,所述扁钢二的高度和高度基准条的高度均小于围挡的高度,这样便于碎石的铺排,也可保证碎石不会滚落到围挡外。
作为优选,所述扁钢二的高度小于高度基准条的高度,这样便于碎石垫层的整体找平。
作为优选,所述高度基准条的材料为木头,这样便于选材和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高度基准条与驳船甲板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高度基准条沿长度方向两侧紧邻设置有固定块,这样便于高度基准条更加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围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固三角板,这样便于围挡更加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碎石粒径为5mm至16.5mm,碎石强度大于0.5Mpa,这样便于满足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碎石垫层的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为±10mm,这样便于保证枕木层及最终接头的整体平面度。
作为优选,所述高度基准条的高度公差为±10mm,这样便于保证碎石垫层的整体平面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枕木层上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为±10mm,这样便于保证最终接头的整体平面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设计为碎石垫层与枕木层结合的结构,其可消除因甲板表面不平带来的影响,同时可吸收运输过程中船体甲板的变形,从而达到整体平面度精度高、造价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驳船甲板上画出甲板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步骤二、用扁钢一与驳船甲板焊接设置出封闭围挡,所述围挡区域关于步骤一中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在围挡内通过扁钢二与驳船甲板焊接设置出若干小隔仓;步骤三、在围挡内竖直设置若干与驳船甲板连接的高度基准条;步骤四、在围挡内填充若干碎石并以高度基准条的高度为基准进行整平,构成碎石垫层;步骤五、在碎石上设置紧邻平铺若干枕木构成枕木层,并进行枕木层上表面整体平面度测量和调整;步骤六、在枕木层上紧邻其表面设置限位挡架。
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通过先找出驳船甲板中心区域,再铺设碎石垫层及枕木层,实现了运输底座的施工,该施工方法工序简单、且使用材料较少,大大的降低了运输底座造价,不仅满足了运输底座的使用需求,也降低了施工难度,将施工工序简单化。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的枕木层铺设时先将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长度方向紧邻平铺构成第一枕木层,再将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宽度方向紧邻平铺构成第二枕木层,所述步骤六中限位挡架焊接时先在第一枕木层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焊接第一限位挡架,再在第二枕木层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焊接第二限位挡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挡架焊接时先将槽钢一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再在槽钢一上焊接分别与第一枕木层和槽钢一接触的槽钢二。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限位挡架焊接时先槽钢三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再在槽钢三上焊接分别与第二枕木层和槽钢三接触的槽钢四,最后再斜向设置支撑槽钢三的槽钢五。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的扁钢二的高度和步骤三中高度基准条的高度均小于围挡的高度,所述扁钢二的高度小于高度基准条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将高度基准条粘贴在驳船甲板上,且在高度基准条沿长度方向两侧紧邻粘贴若干固定块。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在围挡焊接完毕后,再在其四周均匀焊接若干加固三角板。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五中枕木层上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调整控制在±1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通过先找出驳船甲板中心区域,再铺设碎石垫层及枕木层,实现了运输底座的施工,该施工方法工序简单、且使用材料较少,大大的降低了运输底座造价,不仅满足了运输底座的使用需求,也降低了施工难度,将施工工序简单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碎石垫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碎石垫层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第一限位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第二限位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为碎石垫层,2为围挡,3为碎石,4为小隔仓,5为第一枕木层,6为第二枕木层,7为第一限位结构件,8为第二限位结构件,9为槽钢一,10为槽钢二,11为槽钢三,12为槽钢四,13为槽钢五,14为扁钢一,15为扁钢二, 16为高度基准条,17为固定块,18为三角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包括设置于驳船甲板上的碎石垫层1及紧邻设置在其上方的枕木层,所述碎石垫层1关于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碎石垫层1包括围挡2、设置于围挡2内的小隔仓4及平铺于围挡2内的若干碎石3,所述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所述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相接触的限位挡架,所述枕木层包括与碎石垫层1接触的第一枕木层5和在其上方并与之紧邻设置的第二枕木层6,所述第一枕木层5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长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第二枕木层6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宽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限位挡架包括分别与第一枕木层5和第二枕木层6接触的第一限位挡架7和第二限位挡架8,所述若干第一限位挡架7设置在第一枕木层5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所述若干第二限位挡架8设置在第二枕木层6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挡架7包括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槽钢一9及分别与第一枕木层5和槽钢一9接触的槽钢二10,所述第二限位挡架8包括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槽钢三11、分别与第二枕木层6和槽钢三11接触的槽钢四12、斜向设置的槽钢五13,所述槽钢五13一端与槽钢四12接触,另一端与驳船甲板焊接,所述围挡2由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若干扁钢一14构成,所述小隔仓4由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若干扁钢二15构成,所述围挡2内竖直设置有若干与驳船甲板连接的高度基准条16,所述扁钢二15的高度和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均小于围挡2的高度,所述扁钢二15的高度小于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所述高度基准条16的材料为木头,所述高度基准条16与驳船甲板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高度基准条16沿长度方向两侧紧邻设置有固定块17,所述围挡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固三角板18,所述碎石3粒径为5mm至16.5mm,碎石3强度大于0.5Mpa,所述碎石垫层1的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为±10mm,所述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公差为±10mm,所述第二枕木层6上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为±10mm。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驳船甲板上画出甲板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步骤二、用扁钢一14与驳船甲板焊接设置出封闭围挡2,所述围挡2区域关于步骤一中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在围挡2内通过扁钢二15与驳船甲板焊接设置出若干小隔仓4;步骤三、在围挡2内竖直设置若干与驳船甲板连接的高度基准条16;步骤四、在围挡2内填充若干碎石3并以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为基准进行整平,构成碎石垫层1;步骤五、在碎石3上设置紧邻平铺若干枕木构成枕木层,并进行枕木层上表面整体平面度测量和调整;步骤六、在驳船甲板上焊接若干与枕木层相接触的限位挡架。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的枕木层铺设时先将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长度方向紧邻平铺构成第一枕木层5,再将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宽度方向紧邻平铺构成第二枕木层6,所述步骤六中限位挡架焊接时先在第一枕木层5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焊接第一限位挡架7,再在第二枕木层6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焊接第二限位挡架8,所述第一限位挡架7焊接时先将槽钢一9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再在槽钢一9上焊接分别与第一枕木层5和槽钢一9接触的槽钢二10,所述第二限位挡架8焊接时先槽钢三11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再在槽钢三11上焊接分别与第二枕木层6和槽钢三11接触的槽钢四12,最后再斜向设置支撑槽钢三11的槽钢五13,所述步骤二中的扁钢二15的高度和步骤三中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均小于围挡2的高度,所述扁钢二15的高度小于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所述步骤三中将高度基准条16粘贴在驳船甲板上,且在高度基准条16沿长度方向两侧紧邻粘贴若干固定块17,所述步骤二中在围挡2焊接完毕后,再在其四周均匀焊接有干加固三角板18,所述步骤五中枕木层上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调整控制在±10毫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驳船甲板上的碎石垫层(1)及紧邻设置在其上方的枕木层,所述碎石垫层(1)关于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碎石垫层(1)包括围挡(2)、设置于围挡(2)内的小隔仓(4)及平铺于围挡(2)内的若干碎石(3),所述枕木层由若干枕木紧邻平铺构成,所述驳船甲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枕木层相接触的限位挡架;
所述枕木层包括与碎石垫层(1)接触的第一枕木层(5)和在其上方并与之紧邻设置的第二枕木层(6),所述第一枕木层(5)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长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第二枕木层(6)的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宽度方向紧邻平铺,所述限位挡架包括分别与第一枕木层(5)和第二枕木层(6)接触的若干第一限位挡架(7)和若干第二限位挡架(8);所述若干第一限位挡架(7)设置在第一枕木层(5)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所述若干第二限位挡架(8)设置在第二枕木层(6)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第一限位挡架(7)包括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槽钢一(9)及分别与第一枕木层(5)和槽钢一(9)接触的槽钢二(10);所述第二限位挡架(8)包括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的槽钢三(11)、分别与第二枕木层(6)和槽钢三(11)接触的槽钢四(12)、斜向设置的槽钢五(13),所述槽钢五(13)一端与槽钢三(11)接触,另一端与驳船甲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2)由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若干扁钢一(14)构成,所述小隔仓(4)由焊接在驳船甲板上的若干扁钢二(15)构成,所述围挡(2)内竖直设置有若干与驳船甲板连接的高度基准条(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钢二(15)的高度和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均小于围挡(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钢二(15)的高度小于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基准条(16)的材料为木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基准条(16)与驳船甲板之间为粘合连接,所述高度基准条(16)沿长度方向两侧紧邻设置有固定块(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固三角板(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3)粒径为5毫米至16.5毫米,所述碎石(3)强度大于0.5M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1)的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为±1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公差为±10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枕木层(6)上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为±10毫米。
12. 一种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驳船甲板上画出甲板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上的中心线; 步骤二、用扁钢一(14)与驳船甲板焊接设置出封闭围挡(2),所述围挡(2)区域关于步骤一中驳船甲板宽度和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在围挡(2)内通过扁钢二(15)与驳船甲板焊接设置出若干小隔仓(4); 步骤三、在围挡(2)内竖直设置若干与驳船甲板连接的高度基准条(16); 步骤四、在围挡(2)内填充若干碎石(3)并以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为基准进行整平,构成碎石垫层(1); 步骤五、在碎石(3)上设置紧邻平铺若干枕木构成枕木层,并进行枕木层上表面整体平面度测量和调整; 步骤六、在驳船甲板上焊接若干与枕木层相接触的限位挡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枕木层铺设时先将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长度方向紧邻平铺构成第一枕木层(5),再将若干枕木沿驳船甲板宽度方向紧邻平铺构成第二枕木层(6),所述步骤六中限位挡架焊接时先在第一枕木层(5)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焊接第一限位挡架(7),再在第二枕木层(6)的若干枕木长度方向两侧焊接第二限位挡架(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挡架(7)焊接时先将槽钢一(9)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再在槽钢一(9)上焊接分别与第一枕木层(5)和槽钢一(9)接触的槽钢二(1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挡架(8)焊接时先将槽钢三(11)竖直焊接于驳船甲板上,再在槽钢三(11)上焊接分别与第二枕木层(6)和槽钢三(11)接触的槽钢四(12),最后再斜向设置支撑槽钢三(11)的槽钢五(13)。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扁钢二(15)的高度和步骤三中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均小于围挡(2)的高度,所述扁钢二(15)的高度小于高度基准条(16)的高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将高度基准条(16)粘贴在驳船甲板上,且在高度基准条(16)沿长度方向两侧紧邻粘贴若干固定块(17)。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在围挡(2)焊接完毕后,再在其四周均匀焊接若干加固三角板(18)。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枕木层上表面整体平面度公差调整控制在±10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74992.7A CN107458542B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74992.7A CN107458542B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58542A CN107458542A (zh) | 2017-12-12 |
CN107458542B true CN107458542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60551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74992.7A Active CN107458542B (zh) | 2017-08-31 | 2017-08-31 | 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585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95944B (zh) * | 2022-08-11 | 2023-12-22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运输固定装置及运输驳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30177A (en) * | 1972-03-15 | 1974-08-20 | Lykes Bros Steamship Co | Barge with releasable supports |
DE9308783U1 (de) * | 1993-05-11 | 1993-09-09 | KEMNA BAU Andreae GmbH & Co KG, 25421 Pinneberg | Lagestabiler Eisenbahnoberbau |
JP4078075B2 (ja) * | 2000-05-15 | 2008-04-23 | ハンセン ラバー プロダクツ,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ッド | 再生ゴム製鉄道用枕木 |
CN202358280U (zh) * | 2011-11-25 | 2012-08-01 |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 大直径钢管桩运输及辅助吊桩施工专用船 |
CN202530340U (zh) * | 2012-04-05 | 2012-11-14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大型地下洞室基岩上的钢模台车轨道基础装置 |
CN105314064A (zh) * | 2014-08-01 | 2016-02-10 |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卸载式船台支墩 |
CN205772854U (zh) * | 2016-05-31 | 2016-12-07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吊装钢桁梁节段的门式吊机的行走轨道支撑 |
CN207089592U (zh) * | 2017-08-31 | 2018-03-13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最终接头运输底座 |
-
2017
- 2017-08-31 CN CN201710774992.7A patent/CN10745854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58542A (zh) | 2017-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19749B1 (ko) | 콘크리트 교각 시스템 및 관련 방법들 | |
CN105064209B (zh) | 一种桥面铺装调平层结构及其调平方法 | |
CN202954299U (zh) | 用于连续刚构桥的大角度v型墩及0#块模板的支撑结构 | |
CN201990944U (zh) | 组合结构桥面连续装置 | |
CN107458542B (zh) | 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 | |
CN108086083B (zh) | 道路垫层 | |
CN209741656U (zh) | 一种半悬臂桥梁梳齿伸缩装置 | |
CN103966947A (zh) | 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 | |
CN110184901B (zh) | 带x型钢筋的无缝桥引板构造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8049540B (zh) | 多温控冷链库超平防裂一次成型承重保温地坪施工工法 | |
CN211596402U (zh) | 一种曲线桥梁桥面超高结构 | |
CN203559311U (zh) | 钢筋桁架轨枕 | |
CN210712725U (zh) | 一种基于堆石混凝土的挡浪墙 | |
CN111119050B (zh) | 一种曲线桥梁桥面超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671063U (zh) | 一种施工预制梁用的活动钢底座及其标准节 | |
CN207089592U (zh) | 最终接头运输底座 | |
CN208009476U (zh) | 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 | |
CN110468630A (zh) | 一种装配式轨道及其垫层结构 | |
CN201512902U (zh) | 钢筋复合垫架 | |
CN102535260A (zh) | 低频浮置板轨道 | |
CN110439027A (zh) | 一种控制地铁运行振动及噪声对上盖物业影响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780020U (zh) | 一体式铁路电缆槽结构 | |
CN211665440U (zh) | 一种crtsiii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钢筋网 | |
CN107419750B (zh) | 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及施工方法 | |
CN103243662A (zh) | 一种既有铁路桥梁的改造加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