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8245B - 网络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网络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38245B CN107438245B CN201610366317.6A CN201610366317A CN107438245B CN 107438245 B CN107438245 B CN 107438245B CN 201610366317 A CN201610366317 A CN 201610366317A CN 107438245 B CN107438245 B CN 1074382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ce
- terminal
- network element
- currently available
-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面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通过控制面指令更新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一方面可以实现动态更新,另一方面终端内也无需安装专门的客户端。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网元及终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
背景技术
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NS)是通过网络功能的组合形成逻辑独立的虚拟网络结构。网络切片的标识(Identity,ID)可简称为切片ID。
切片ID的应用场景可包括:终端接入网络时在初始接入的消息中携带该切片ID,网络侧基于该切片ID及其他信息进行鉴权,确定是否允许终端接入。终端可以根据通过获得对应的切片ID,确定出可以接入的网络切片的切片。终端获取切片ID方式通常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在终端的通用集成电路卡(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UICC)上预先配置;
第二种:通信运营商通过空中下载技术(Over Air Technology,OTA)方式配置。
上述两种方式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种:无法实现切片动态更新,若需要更新,可能需要终端持终端到通信营业厅进行更新。
第二种:采用第二种方法,需要终端内安装专用的应用客户端,或终端的操作系统支持,才能够正确解析利用OTA发送的切片ID。此外,还发现采用第二种方法,终端漫游到外地时,也无法实现终端的切片ID的动态配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至少解决上述一个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包括:
接收到控制网元发送的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的控制面指令;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
当确定出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标识ID发生变化时,更新签约数据库中存储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提供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
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网元,所述网元为接入网元,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入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的控制面指令;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网元,所述网元为存储网元,所述存储网元包括签约数据库,所述签约数据库包括: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当确定出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标识ID发生变化时,更新签约数据库中存储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提供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网元,所述网元为存储网元,所述存储网元包括切片配置服务器,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第三更新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有更新需求时,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指令,该控制面指令携带当前可用的切片ID;任何一个能够与接入网元通信的终端都能够识别接入网元发送的控制面指令,故终端无需安装专用的客户端或操作系统,就能够向获取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一方面实现了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的动态更新,另一方面提高了终端内切片ID动态更新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签约数据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切片配置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通信网络的网络侧,存储有终端的授权使用的切片ID。所述网络侧包括的网元可包括签约数据库、移动管理实体MME、基站等网元实体。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向接入网元提供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供所述接入网元通过控制信令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
本实施例所述切片ID更新方法,是一种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动态更新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为应用于存储网元中的一种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网元可为签约数据库;该签约数据库可为设置在归属地签约服务器中的数据库。所述签约数据库用于存储签约数据。所述签约数据可包括终端的使用的通信号码、选择使用的通信套餐等各种签约数据。当然所述存储网元也可以是网络中新增专用网元,可称为切片配置服务器,该切片配置服务器为网络侧的一个网元之一,能够与接入网元直接连接,可用于存储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是存储终端的切片ID的一个数据库。
总之,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网元,当确定出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有更新需求时,会向接入网元发送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而接入网元会通过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指令的方式发送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通信网络可分为控制面和数据面;通常控制面用于传输控制指令,数据面用于传输业务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元为控制网元的一种,是能够与终端直接建立无线连接的设备,例如,演进型基站eNB。控制面指令是能够被现有终端直接识别并解析的信息,无需安装专用的客户端或具有特殊功能的操作系统该,就能够完成当前可用的ID的识别和解析,一方面实现了终端内的存储的切片ID的动态更新,另一方面确保了更新更加方便。
此外,所述存储网元作为通信网络的一个通信网元,并不是如OTA技术对应的设备管理(Device Management,DM)服务器等服务器。所述DM服务器为连接到通信网络的网络设备,并非通信网络的通信网元。所述通信网元与终端交互的信息,具有通信操作系统的终端都能识别。且通信网元在网络侧,可以实现不同城市、不同PLMN内各个通信网元的信息交互,这样终端出现漫游到外地之后,依然可以通过通信网络到通信网元来访问该存储网元,以协助终端内的切片ID的更新。
所述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包括多种情况,以下提供两种:
第一种:
当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发生变化时。通常所述切片ID是与PLMN相对应的,若ID与PLMN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就会导致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发生变化。通常一个所述PLMN可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网络切片,即可对应一个或多个切片ID。再比如,所述终端被授权使用一个PLMN对应的全部或部分网络切片,则终端被授权使用的切片ID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种:
当所述终端所在位置对应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从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移动到第二PLMN,导致所述终端需要存储第二PLMN对应的切片ID时。
例如,使用中国移动的通信网络的终端,可能仅存储了一个中国移动PLMN对应的切片ID,但是目前终端从一个PLMN覆盖范围移动到了另一个PLMN的覆盖范围内,这个时候,终端需要使用的当前所在PLMN对应的切片ID。显然,这个时候终端内存储的ID也有更新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共同存储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与所述终端的签约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将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与终端的签约信息共同存储,一方面能够方便对该终端的信息统一集中管理,另一方面不用专门设置其他网元来存储切片ID,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大;此外,由于签约信息你存储在签约数据库,是整个通信网络,不同网络区域都可以访问到的,这样终端漫游时,依然可以进行切片ID的更新。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步骤S120: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
本实施例所述的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可为应用于接入网元中的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入网元可包括各种无线网络的接入设备,例如,基站等。
所述步骤S110中包括从存储网元接收终端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步骤S120中向终端发送控制面命令,该控制面命令内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终端接收到的控制面命令,不用设置专门的客户端或具有特殊解析功能的操作系统,就能够解析所述控制面命令,能够提取出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就能够更新所述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10,包括:
接收到控制网元发送的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是所述存储网元在确定出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有更新需求时提供的。当存储网元检测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发生变化时,当然就表示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有更新需求,存储网元主动通过控制网元向接入网元发送所述控制面指令,且该控制面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具体的如,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存储网元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是所述存储网元基于所述查询请求提供的。
本实施例中当终端切换了PLMN或接收到更新指示时,就会发现自己存储的切片ID需要更新,于是会向接入网元发送接入请求,该请求不携带切片ID,这个时候,接入网元知道需要协助终端查询当前可用的切片ID,于是向存储网元发送查询请求;然后接收存储网元返回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
所述存储网元可包括签约数据库或切片配置服务器。故所述步骤S210具体可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发送所述查询请求;接收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
当然,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为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查询本地数据库确定的;其中,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是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预先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的;或,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为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查询签约数据库确定的。此处,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可以实现从签约数据库获取最新的切片ID,也可以在接收到所述查询请求之后,再访问签约数据库获取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更新指示;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更新指示;其中,所述更新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删除终端内当前存储的切片ID,并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
当存储网元发现终端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有发生变化时,主动发送更新指示,该更新指示触发终端发起切片ID更新流程。该更新指示通过接入网元发送给终端。终端接收到该更新指示之后,将发起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这个时候,基站等接入网元就知道需要协助终端查询当前可用的切片ID,以实现终端内切片ID的自动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存储网元发送查询请求,包括: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通过控制网元向签约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步骤S210可包括:通过所述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签约数据库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所述控制网元可以为移动管理实体MME、连接管理网元或接入管理网元等功能实体。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重连接消息;
其中,所述重连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释放当前连接,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并在释放当前连接之后以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重新请求接入。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
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下线消息;
其中,所述下线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释放当前连接,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并在下一次有接入需求时以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请求接入。
当然,当所述终端处于非连接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终端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寻呼信令;
其中,所述寻呼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并在下次有接入需求时携带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请求接入。
这样的话,先将未处于连接状态的终端,切换到连接状态,再通过所述重连接消息或下线消息等控制面指令,更新所述终端内存储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这样就能够及时进行终端内存储的切片的ID的动态更新。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
步骤S210:接收接入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的控制面指令;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
步骤S220: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在具体的实现时,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230。所述步骤S230可包括:基于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响应所述控制面指令。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为应用于终端内的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通过接收控制面网元来接收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根据接收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并会响应所述控制面指令。显然本实施例中这种方法,显然可以实现中端内存储的切片ID的动态更新,且不用终端安装专用的客户端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专门的操作系统,简化了切片ID在终端内的动态更新。且在本发明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指令可以是任意的控制面指令,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承载在控制面指令中,所述控制信令可包括专用发送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信令,还可以是非专用控制信令。所述非专用控制信令,除了承载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外,还承载有其他的控制指示。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利用控制面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另一方面可以更新了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减少了控制信令的发送次数或条数,相对于利用专用控制信令发送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例如,所述控制面指令包括重连接消息;所述步骤S230可包括:
响应所述重连接消息,释放当前连接;
释放当前连接之后,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接入请求。
再例如,所述控制面指令包括下线消息;所述步骤S230可包括:
响应所述下线消息,释放当前连接;
当有下一次接入请求时,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接入请求。
当然,当终端从一个PLMN移动到另一个PLMN时,可能终端内并未存储有当前所在位置对应的PLMN的切片ID,终端会可主动发起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以触发切片ID的更新操作。例如,前述的第一PLMN和所述第二PLMN是不同的PLMN,所述第二PLMN就可认为是终端当前所在的PLMN。具体地如,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终端所在位置对应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从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移动到第二PLMN,且所述终端内未存储有所述第二PLMN对应的切片ID,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
另外一种情况是,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在网络侧发生变化,对终端是不可见的。此时,终端可能会接收到接入网元转发的更新指示。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发送的更新指示;其中,所述更新指示是由存储网元提供的;根据所述更新指示删除当前存储的切片ID;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此时,所述接入网元在接收到所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之后,基站等接入网元会向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面网元。即所述步骤S210包括:终端在发送所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之后,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控制面指令。
总之,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切片标识更新方法中,所述步骤S210可为:接入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之后发送的控制面指令。
总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更新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的方法,具有实现简便的特点。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
步骤S310:当确定出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标识ID发生变化时,更新签约数据库中存储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步骤S320: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提供给终端;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供接入网元携带在控制面网元中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所述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可为应用于签约数据库中的方法。所述签约数据库将终端的签约信息和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共同存储,方便通信网络内信息共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10等根据外设输入或运营商指示,发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发生变化时,更新签约数据库中存储的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并将当前可用的切片ID提供给终端,方便后续终端的通信。具体地如,通过控制网元及接入网元,向终端发送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面指令,方便终端可以简便解析控制面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20可包括:
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控制网元;
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供所述控制网元控制接入网元向终端发送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ID;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这里的控制面网元可分别与所述签约数据库和所述接入网元连接的网元。通常情况下,签约数据库与接入网元之前没有直连链路,这里的直连链路为不经过其他通信节点的点对点链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20可,包括:
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切片配置服务器;
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当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接收到接入网元的查询请求时返回给所述接入网元,并通过所述接入网元发送给所述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签约服务器会将更新后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这样方便,接入网络到与其直接连接的切片配置服务器中查询,减少接入网元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之后,需要经过控制网元必须到签约数据库中查询当前使用的切片ID,能够减少信息交互,提高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的更新速率,减少延时。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
步骤S410: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步骤S420: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其中,存储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通过接入网元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可为应用于切片配置服务器内的方法。所述步骤S410可为从签约数据库中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并更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方便当终端发起切片ID更新流程时,提高更新效率。
所述步骤S410可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以下提供两种:
第一种:所述步骤S410可包括:
当接收到接入网元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所述签约数据库发送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签约数据基于所述获取请求返回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第二种:
接收所述终端数据库更新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时,发送的所述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切片配置服务器中,该切片配置服务器为专用存储和配置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的网元,可与接入网元直接建立连接。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包括:
步骤S510: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为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由存储网元提供的;
步骤S520: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接入网元;
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供所述接入网元通过控制信令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可为应用于控制网元中的信息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网元可包括MME等网络实体。
步骤S510可包括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在步骤S520中将从存储网元接收的ID发送给接入网元,由接入网元发送给终端。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网元可包括签约数据库或切片配置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存储网元发送的触发消息;
根据所述触发消息,通过所述接入网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更新指示;
其中,所述更新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删除所述终端内当前存储的切片ID,并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
当所述签约数据库更新了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时,控制网元介于该触发消息,会控制接入网元向终端发送更新指示,终端接收到更新指示之后,会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触发终端内的切片ID的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发送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获取请求是所述接入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终端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发送的;
将所述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存储网元;
所述步骤S510可包括:
接收存储网元基于所述获取请求返回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网元可包括移动管理实体等网元。控制面网元可会控制接入网元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指令,以控制面指令的方式告知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方便终端动态更新存储的切片ID,终端内又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客户端。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元,所述网元为接入网元,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10,用于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第一发送单元120,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
本实施例提提供的网元为基站等接入网元,为可以与终端直接进行无线交互的网元。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和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都可以对应于基站等接入网元中的通信接口。
本实施例所述接入网元,通过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指令,触发终端进行切片ID的动态更新,无需终端内安装额外的客户端或操作系统,实现简便且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具体用于接收到控制网元发送的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是所述存储网元在确定出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有更新需求时提供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存储网元发送查询请求;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还用于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是所述存储网元基于所述查询请求提供的。
此外,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具体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发送所述查询请求;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
存储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的网元可包括签约数据库及切片配置服务器等网元,但是不局限于这两个网元。当所述接入网元从切片服务配置器查询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时,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为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查询本地数据库确定的;其中,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是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预先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的;或,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为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查询签约数据库确定的。
当所述接入网元从签约数据库获取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和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如下。
例如,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还用于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更新指示;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更新指示;其中,所述更新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删除所述终端内当前存储的切片ID,并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这样通过向终端发送更新指示,来来触发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的更新。在本例中是有存储网元触发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的更新。
再例如,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通过控制网元向签约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还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签约数据库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在本例中是由终端自身触发切片ID的更新。
所述控制面指令可包括重连接消息、下线消息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消息等控制信令。
例如,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具体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重连接消息;
其中,所述重连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释放当前连接,并在释放当前连接之后以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重新请求接入。
再例如,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下线消息;
其中,所述下线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释放当前连接,并在下一次有接入需求时以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请求接入。
在本实施例中,若发送的控制面指令是重连接消息,则终端断开当前连接之后的预定时间内必然重新发起连接。若发送的控制面指令是下线消息,则终端会断开当前连接,当等到有下一次接入需求时,才会发送连接请求,断开当前连接的时间点,与发起下一接入请求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固定,这决定于终端的接入需求。通常终端有数据传输,才会有接入需求,若终端当前没有接入需求则不会立即再次发起接入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还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寻呼信令;其中,所述寻呼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与所述接入网元建立连接,切换到所述连接状态。当终端是处于非连接状态,为了及时的向更新终端内的切片ID,在本实施例中在发送所述控制面指令之前,先发送所述寻呼信令,促使所述终端进入连接状态。
总之,本实施例所述的接入网元能够协助终端,进行切片ID的动态更新,且实现简单,为实施例一所述切片标识更新方法提供了实现硬件。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接入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的控制面指令;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
第一更新单元220,用于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
本实施例所述终端可为各种类型的终端。所述终端可为多模终端或单模终端。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0可对应于终端的接收天线,能够从接入网元接收所述控制面指令,该控制面指令中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ID,终端可以不用安装专用的客户端或操作系统来识别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显然更新流程简单。
所述第一更新单元220可对应于终端内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等信息处理结构,所述信息处理结构可为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指令可包括重连接消息;所述终端还包括:连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重连接消息,释放当前连接;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释放当前连接之后,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接入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均可为与接入网元进行通信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指令为重连接消息,终端会断开当前连接,并再次接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指令可包括下线消息;
所述终端还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下线消息,释放当前连接;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有下一次接入请求时,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接入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的结构相同或类似,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指令为下线消息。第二发送单元发送连接请求时,不用在当前连接断开之后,立即请求接入,可以在终端有接入需求时在请求接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0,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发送的更新指示;其中,所述更新指示是由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更新指示删除当前存储的切片ID;连接单元,用于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基于所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返回的所述控制面指令。本实施例中,通过从接入网元接收由存储网元提供的更新指示,来发起切片ID的更新流程。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所在位置对应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从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移动到第二PLMN,且所述终端内未存储有所述第二PLMN对应的切片ID,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1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基于所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返回的所述控制面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可由终端自身发起切片ID的更细。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至少可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二所述的切片ID更新方法,具有实现简单的特点。
实施例八: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元,该网元为存储网元,该存储网元包括签约数据库,包括:
第二更新单元310,用于当确定出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标识ID发生变化时,更新签约数据库中存储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第三发送单元320,用于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提供给终端;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供接入网元携带在控制面网元中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元为签约数据库,所述签约数据库可对应于HSS等网元。所述签约数据库原本为存储有终端的签约数据的数据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签约数据库还用于存储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
所述第二更新单元310可对应于签约数据库的各种信息处理结构,所述信息处理结构的类型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部分,在此就不详细赘述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发送单元320,具体用于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控制网元;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供所述控制网元控制接入网元向终端发送控制信令;其中,所述控制信令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ID;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签约数据库不直接与终端和接入网元连接,通过向控制网元及接入网元,才能将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终端。
在另一系恩施市例中,所述第二更新单元310,用于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切片配置服务器;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当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接收到接入网元的查询请求时返回给所述接入网元,并通过所述接入网元发送给所述终端。
总之,本实施例所述签约数据库不仅会存储签约数据,还会存储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方便动态更新终端中的切片ID,为实施例三提供的切片标识更新方法提供了实现结构。
实施例九: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元,该网元为存储网元,该存储网元包括切片配置服务器,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410,用于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第三更新单元420,用于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其中,存储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通过接入网元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410可对应于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的通信接口。这里的通信接口可为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可一端与前述签约数据库连接,另一端与接入网元连接,充当所述签约数据库与接入网元的中间节点,这样接入网元需要查询终端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时,可以从签约数据库差,也可以从切片配置服务器查询,从切片配置服务器查询,由于无需再经过中间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网元,从而具有速度快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元还包括: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接入网元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所述签约数据库发送获取请求;所述第四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签约数据基于所述获取请求返回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41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数据库更新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时,发送的所述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
总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签约数据库,能够协助终端动态更新存储的切片ID,且可以在通信网络内全网共享,即便终端从一个区域漫游到另一个区域,也可以更新切片ID.
实施例十: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元,所述网元为控制网元,包括:
第五接收单元510,用于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为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由存储网元提供的;
第五发送单元520,用于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接入网元;
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供所述接入网元通过控制信令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控制信令为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对应操作的控制指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网元为控制网元,可对应于MME等结构,该网元为与接入网元直接连接的网元,通常优选为还与签约数据库直接连接的网元。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网元,将协助终端进行切片ID的动态更新。
所述第五接收单元510和第五发送单元520可对应于控制网元的通信接口,能够用于与其他网元进行信息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接收单元510,还用于接收存储网元发送的触发消息;
所述第五发送单元520,还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消息,通过所述接入网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更新指示;其中,所述更新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删除所述终端内当前存储的切片ID,并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网元会向终端发送更新指示,促使终端发起用于切片ID更新的接入请求。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接收单元51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发送的获取请求;其中,所述获取请求是所述接入网元在接收到所述终端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发送的;所述第五发送单元520,还用于将所述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存储网元;所述第五接收单元510,具体用于接收存储网元基于所述获取请求返回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网元,在接收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就可认为终端发起了切片ID的更新流程。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一:
本示例提供一种终端内存储的切片ID更新方法,包括:
当终端可接入网络切片授权信息发生变化时,如某个终端在某个PLMN下的切片ID的接入权限发生变化;向终端发送控制信令,该控制信令会携带有变化之后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例如,促使终端发生连接重新接入,终端获取新的切片ID接入配置信息,并携带该新的切片ID接入网络。
示例二:
1)网络中某一功能实体或网元,作为终端的片接入授权存储实体,如终端签约的HSS,对应于上述存储网元,中存储了一个终端在某个网络(如PLMN)下可使用的切片ID的信息,即网络切片接入授权信息。如某个终端IMSI下所对应的某个PLMN下可使用切片ID列表。
2)当切片接入授权存储实体中某终端的切片ID配置信息发生变化,如增加或删除某个PLMN下的切片ID的对应关系。当授权存储实体判断该终端当前在以某切片ID接入网络,而终端使用该切片ID的权限被修改时,签约信息网元(或网络功能)通知网络第一实体。
该网络第一实体可以是某控制面网元或相关网络功能,如移动性管理MME、连接管理功能等和终端连接管理相关的功能。此处的第一实体可对应于前述的控制网元等结构。
当网络中具有切片ID配置服务器时,该网络第一实体也可以是切片配置服务器。切片ID配置服务器是指能对终端切片ID进行配置的实体。
3)该网络第一实体提供发送给终端的重连接消息或下线消息。消息原因值中体现出由于切片签约的变化所引发,如切片ID变更。当终端处于某种信令非连接状态时,可通过寻呼等方式使得终端可达,即使得终端处于连接状态。
对应于切片ID的后续处理操作可以包括多种方式,下面分别介绍:
如图11所示,此处提供第一种后续处理操作,包括:
4.1)第一实体直接在重连接消息或下线消息中携带PLMN和更新后的切片ID,通过接入网元发送给终端。步骤4.1可是在接收到核心网触发切片ID的指示之后执行的。该指示可为触发控制面网元,直接通过接入网元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指令的指示。
5.1)UE接收到该切片ID后,更新手机卡上配置的和该PLMN对应的切片ID的信息
6.1)终端重新发起连接建立请求,并在连接消息中携带新的切片ID;网络为其提供切片ID服务。该步骤发起的连接建立请求即为图11中的重连接请求。
如图12所示,此处提供第二种后续处理操作,包括:
4.2)控制面网元在重连接或下线消息中携带一个切片ID更新指示,发送给终端。
5.2)终端收到该控制面指令后,删除终端上存储的该PLMN下终端可接入的切片ID列表;这里的切片ID列表为存储一个或多个切片ID的表格。
6.2)终端发起接入流程,切片ID字段为空。网络向切片ID配置服务器中查询该PLMN对应的新的切片ID列表。切片ID字段为空,即表示未携带有切片ID。
7.2)切片配置服务器从签约信息中查询到终端在该PLMN下对应的切片ID列表。切片配置服务器,通过信令将新的切片授权接入信息告知终端。
8.2)终端收到切片ID后,重新发起接入网络流程,其中含有切片ID的信息。
如图13所示,此处提供第三种后续处理操作,包括:
切片配置服务器可以是一个存储终端切片ID的数据库;也可以是进行终端切片接入鉴权及ID配置的控制网元或网络功能(具有类似于MME、连接管理、接入管理等功能的网元实体或功能)。
4.3)当终端的切片ID配置信息发生变化时,发送到切片配置服务器的信令告知该终端的切片配置信息有变化,即签约数据库向切片配置服务器发送更新指示;
5.3)切片配置服务器进而发送控制面指令给相关控制面网元,或者直接发送控制面指令给接入网元;即切片配置服务器向控制网元发送更新指示。
6.3)终端收到该控制面指令后,删除终端上存储的该PLMN下终端可接入的切片ID列表;这里的切片ID列表为存储一个或多个切片ID的表格。
7.3)终端发起接入流程,切片ID字段为空。网络向切片ID配置服务器中查询该PLMN对应的新的切片ID列表。切片ID字段为空,即表示未携带有切片ID。
8.3)切片配置服务器从签约信息中查询到终端在该PLMN下对应的切片ID列表。切片配置服务器,通过信令将新的切片授权接入信息告知终端。
在步骤8.3中,配置服务器可以访问切片ID存储设备(如签约信息库)查询该终端的切片签约信息,获得所述切片ID。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网元,包括:
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其中,所述存储网元包括:切片配置服务器和/或签约数据库;
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包括:
接收到控制网元发送的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存储网元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存储网元发送查询请求,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切片配置服务器发送所述查询请求;
所述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包括:
接收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更新指示;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更新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存储网元发送查询请求,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通过控制网元向签约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
所述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包括:
通过所述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签约数据库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包括:
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重连接消息;
或
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下线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终端处于非连接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寻呼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消息原因值;其中,所述消息原因值用于指示终端释放当前连接的原因。
10.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接入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的控制信令;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来自存储网元;所述存储网元包括:切片配置服务器和/或签约数据库;
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令包括重连接消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重连接消息,释放当前连接;
释放当前连接之后,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接入请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下线消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所述下线消息,释放当前连接;
当有下一次接入请求时,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接入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发送的更新指示;
根据所述更新指示删除当前存储的切片ID;
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
所述接收接入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的控制信令,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基于所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返回的所述控制信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终端所在位置对应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从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移动到第二PLMN,且所述终端内未存储有所述第二PLMN对应的切片ID,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
所述接收接入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的控制信令,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基于所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返回的所述控制信令。
15.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存储网元,所述存储网元包括签约数据库;包括:
当确定出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标识ID发生变化时,更新签约数据库中存储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通过接入网元将携带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提供给终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携带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提供给终端,包括:
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控制网元;
或
将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发送给切片配置服务器。
17.一种切片标识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存储网元,所述存储网元包括切片配置服务器;包括:
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其中,存储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接入网元通过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包括:
当接收到接入网元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向所述签约数据库发送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签约数据基于所述获取请求返回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或,
接收终端数据库更新所述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ID时,发送的所述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
19.一种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为接入网元,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当终端内存储的切片标识ID有更新需求时,接收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存储网元包括:切片配置服务器和/或签约数据库;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到控制网元发送的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所述存储网元发送查询请求;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向切片配置服务器发送所述查询请求;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基于所述查询请求返回的所述当前可用切片ID。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存储网元提供的更新指示;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更新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时,通过控制网元向签约数据库发送查询请求;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签约数据库提供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重连接消息;或,具体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连接状态时,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下线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终端处于非连接状态时,在向所述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寻呼信令。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令中还包括消息原因值;其中,所述消息原因值用于指示终端释放当前连接的原因。
2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入网元发送的携带有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的控制信令;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来自存储网元;所述存储网元包括:切片配置服务器和/或签约数据库;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令包括重连接消息;
所述终端还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重连接消息,释放当前连接;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释放当前连接之后,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接入请求。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令包括下线消息;
所述终端还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响应所述下线消息,释放当前连接;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有下一次接入请求时,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携带有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接入请求。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发送的更新指示;其中,所述更新指示是由存储网元提供的;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更新指示删除当前存储的切片ID;
连接单元,用于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基于所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返回的所述控制信令。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所在位置对应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从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移动到第二PLMN,且所述终端内未存储有所述第二PLMN对应的切片ID,向所述接入网元发送未携带有切片ID的所述接入请求;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元基于所述未携带有切片ID的接入请求返回的所述控制信令。
33.一种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为存储网元,所述存储网元包括为签约数据库,所述签约数据库包括: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当确定出终端授权使用的切片标识ID发生变化时,更新签约数据库中存储的当前可用的切片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携带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的控制信令提供给终端;其中,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供接入网元通过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
34.一种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为存储网元,所述存储网元包括切片配置服务器,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用于从签约数据库接收终端当前可用的切片标识ID;其中,所述切片ID为网络切片的标识;
第三更新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更新所述切片配置服务器内存储的切片ID;其中,存储的所述当前可用的切片ID,用于接入网元通过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6317.6A CN107438245B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网络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 |
PCT/CN2017/085402 WO2017202269A1 (zh) | 2016-05-27 | 2017-05-22 | 网络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终端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366317.6A CN107438245B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网络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38245A CN107438245A (zh) | 2017-12-05 |
CN107438245B true CN107438245B (zh) | 2022-09-13 |
Family
ID=60412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366317.6A Active CN107438245B (zh) | 2016-05-27 | 2016-05-27 | 网络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38245B (zh) |
WO (1) | WO201720226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27883B (zh) * | 2017-07-31 | 2023-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9119447A1 (en) * | 2017-12-22 | 2019-06-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xpedited release of a user equipment |
CN109962806B (zh) * | 2017-12-26 | 2021-10-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传送网子切片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9891924B (zh) * | 2018-01-19 | 2020-09-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网络切片标识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JP7236452B2 (ja) | 2018-03-12 | 2023-03-09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Ueポリシー更新方法及び装置、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
CN109699072B (zh) * | 2018-04-09 | 2020-03-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0366241B (zh) | 2018-04-09 | 2024-09-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TWI733116B (zh) * | 2018-05-21 | 2021-07-11 | 芬蘭商諾基亞科技公司 | 因本地plmn組態變更而在ue中管理vplmn組態更新之技術 |
CN112118120B (zh) * | 2019-06-20 | 2023-04-0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切片签约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586716B (zh) * | 2020-04-28 | 2022-08-1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部署方法及装置 |
CN114449552B (zh) * | 2020-11-06 | 2023-08-15 |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 一种切片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4686A (zh) * | 2011-06-24 | 2011-11-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基于主从异构数传模块的虚拟网络接口实现方法 |
KR20130047489A (ko) * | 2011-10-31 | 2013-05-08 | 한국과학기술정보연구원 | 글로벌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2016
- 2016-05-27 CN CN201610366317.6A patent/CN107438245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5-22 WO PCT/CN2017/085402 patent/WO201720226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4686A (zh) * | 2011-06-24 | 2011-11-16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基于主从异构数传模块的虚拟网络接口实现方法 |
KR20130047489A (ko) * | 2011-10-31 | 2013-05-08 | 한국과학기술정보연구원 | 글로벌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3GPP TR 22.891 V14.0.0.《3GPP》.2016, * |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Feasibility Study on New Services and Markets Technology Enablers;Stage 1(Release 14) * |
NOKIA et al..Key Requirements and Principles for Network Slicing"; 3GPP DRAFT; R3-160734 * |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 3GPP DRAFT; RPA160003;DEUTSCHE TELEKOM AG et al.;《3GPP》;20160129;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202269A1 (zh) | 2017-11-30 |
CN107438245A (zh) | 2017-1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38245B (zh) | 网络切片标识更新方法、网元及终端 | |
US10659952B2 (en) |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policy upd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KR102394891B1 (ko) |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JP7035078B2 (ja) | スライスベース通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EP3747173B1 (en) | Service based p-cscf discovery | |
US11272439B2 (en) | Core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EP2983399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ximity service authorization | |
EP3691178A1 (en) | Handover method, mo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2020504566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アクセス及び移動性管理機能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8024314A (zh) | 一种选择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308994A (zh) | 使用取消位置消息在移动终端处改变用户身份 | |
US20170094499A1 (en) | Provision of subscriber profile to a mme in case of roaming | |
EP3445072B1 (en)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associating a mobile radio terminal device to a network slice instance of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10863555B2 (en) |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 |
JP2022540445A (ja) | 通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要素 | |
WO2016177106A1 (zh) | 专用核心网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
CN116567604A (zh) | 灾难漫游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EP3310117B1 (en)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to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radio access network component | |
CN106341851B (zh) | 一种用于为指定终端建立专有承载的方法 | |
WO2019219055A1 (zh) |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8803711A (zh) | 接入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 |
US20150213133A1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information for terminal, and notification server | |
CN103108305A (zh) | 一种终端触发消息有效时间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6074903A (zh) | 会话建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
EP3471465B1 (en) |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to a termi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