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0261A -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20261A CN107420261A CN201710851591.7A CN201710851591A CN107420261A CN 107420261 A CN107420261 A CN 107420261A CN 201710851591 A CN201710851591 A CN 201710851591A CN 107420261 A CN107420261 A CN 1074202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power supply
- wind turbines
- speed ratio
- pitch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01—Purp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 F05D2270/05—Purp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o affect the output of the engi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70/00—Control
- F05D2270/70—Type of control algorithm
- F05D2270/71—Type of control algorithm synthesized, i.e. parameter computed by a mathematical mod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弃风限电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得到并采用风电机组的最佳桨距角和叶尖速比,从而改变各个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使其满足限电电能。而传统上对于弃风限电情况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优化问题通常采取关停一台风电机组,保持其他风电机组运行状态不改变的策略,这种做法既不经济,也不科学。故,该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与传统限电方式相比,保证了风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节约了成本,并能够有效地延长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在风力发电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证风能的利用效率最大化、保证较高的电能质量和延长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传统上,对于风电机组的控制主要有变桨控制、转速控制、偏航控制和安全保护控制等。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存在于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通道不足;东北地区的风电需要给其他电源让路;西北地区的用电负荷过小。这些都导致弃风限电现象盛行,浪费了大量的风资源。所谓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这样大量的浪费了风资源。所以,如何对风电机组进行运行分析,提出优化控制策略,是风电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一个含有数台机组的风电场,当遇到限电时,传统上最简单的做法是强制关停一台风电机组,以满足风电场整体的风电输出要求。但是,这种做法缺乏经济性,同时会严重影响被关停机组的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通过控制所有风电机组的功率达到风电场整体的经济运行最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使风电场中所有风电机组在满足弃风限电的同时,以最优的方式运行,保证了风机运行的经济性,能够有效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风电场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风电机组的台数n,总限电电能Δp,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前输出功率p,空气密度ρ,风速v,所述风电机组的风机叶片长度r,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桨距角Δβ以及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叶尖速比Δλ;
S2、根据所述风电机组台数n和总限电电能Δp,计算每台所述风电机组的减少输出功率Δp’,根据所述减少输出功率Δp’,得到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后输出功率p’;
S3、根据所述风机叶片长度r,计算所述风电机组的扫风面积a,根据所述限电后输出功率p’、扫风面积a、空气密度ρ、风速v以及限电后输出功率p’,计算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后转矩系数cp’;
S4、根据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和转矩系数的定义公式,得到所述风电机组的最佳桨距角和叶尖速比的组合(β’,λ’);
S5、根据所述最佳叶尖速比λ’和所述风机叶片长度r,计算所述风电机组的风机转速ω;
S6、调节所述风电机组的桨距角为最佳桨距角β’,根据所述风机转速ω,调节所述风电机组的叶尖速比为最佳叶尖速比λ’。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减少输出功率Δp’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p’=Δp/n;
所述限电后输出功率p’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p-Δp’。
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扫风面积a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πr2/2;
所述转矩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cp’=2p’/aρv3。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转矩系数的定义公式为:
cp=(0.44-0.167)βsin[π(λ-3)/(15-0.3β)]-0.00184(λ-3)β
其中,cp为所述风电机组的转矩系数,β为所述风电机组的桨距角,λ为所述风电机组的叶尖速比。
进一步地,所述桨距角β的取值范围为[0,90°],所述叶尖速比λ的取值范围为[1,15],所述最佳桨距角β’和最佳叶尖速比λ’通过暴力搜索的方式取得。
进一步地,在所述暴力搜索的过程中,所述桨距角的步长为0.5°,所述叶尖速比的步长为0.1。
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为:
根据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转矩系数的定义公式以及所述桨距角β的取值范围[0,90°]和所述叶尖速比的取值范围[1,15],取所述桨距角的步长为0.5°、所述叶尖速比的步长为0.1,通过所述暴力搜索的方式得到取值范围内所有符合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的桨距角-叶尖速比组合(β1,λ1)、(β2,λ2)…(βn,λn);
根据公式计算每个所述桨距角-叶尖速比组合(β1,λ1)、(β2,λ2)…(βn,λn)与所述当前桨距角Δβ和当前叶尖速比Δλ的标准差,并取所述标准差的最小值为所述最佳桨距角β’和最佳叶尖速比λ’;
其中i=1,2,…,n。
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风机转速ω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ω=λ’/r。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在弃风限电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得到并采用风电机组的最佳桨距角和叶尖速比,从而改变各个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使其满足限电电能。故,该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与传统限电方式相比,保证了风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节约了成本,并能够有效地延长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风电场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风电机组的台数n,总限电电能Δp,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前输出功率p,空气密度ρ,风速v,所述风电机组的风机叶片长度r,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桨距角Δβ以及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叶尖速比Δλ;
S2、根据所述风电机组台数n和总限电电能Δp,通过公式Δp’=Δp/n,计算得到每台所述风电机组的减少输出功率Δp’,根据所述减少输出功率Δp’,通过公式p’=p-Δp’,计算得到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后输出功率p’;
S3、根据所述风机叶片长度r,通过公式a=πr2/2,计算得到所述风电机组的扫风面积a,根据所述限电后输出功率p’、扫风面积a、空气密度ρ、风速v以及限电后输出功率p’,通过公式cp’=2p’/aρv3,计算得到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后转矩系数cp’;
S4、根据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和定义公式,得到所述风电机组的最佳桨距角和叶尖速比的组合(β’,λ’),其具体过程如下:
S41、根据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转矩系数的定义公式
cp=(0.44-0.167)βsin[π(λ-3)/(15-0.3β)]-0.00184(λ-3)β,以及所述桨距角β的取值范围[0,90°]和所述叶尖速比的取值范围[1,15],取所述桨距角的步长为0.5°、所述叶尖速比的步长为0.1,通过所述暴力搜索的方式得到取值范围内所有符合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的桨距角-叶尖速比组合(β1,λ1)、(β2,λ2)…(βn,λn);其中,cp为所述风电机组的转矩系数,β为所述风电机组的桨距角,λ为所述风电机组的叶尖速比;
S42、根据公式计算每个所述桨距角-叶尖速比组合(β1,λ1)、(β2,λ2)…(βn,λn)与所述当前桨距角Δβ和当前叶尖速比Δλ的标准差,并取所述标准差的最小值为所述最佳桨距角β’和最佳叶尖速比λ’;其中i=1,2,…,n;
S5、根据所述最佳叶尖速比λ’和所述风机叶片长度r,通过公式ω=λ’/r,计算所述风电机组的风机转速ω;
S6、调节所述风电机组的桨距角为最佳桨距角β’,根据所述风机转速ω,调节所述风电机组的叶尖速比为最佳叶尖速比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在弃风限电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得到并采用风电机组的最佳桨距角和叶尖速比,从而改变各个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使其满足限电电能。而传统上对于弃风限电情况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优化问题通常采取关停一台风电机组,保持其他风电机组运行状态不改变的策略,这种做法既不经济,也不科学。故,该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与传统限电方式相比,保证了风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节约了成本,并能够有效地延长风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风电场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包括风电机组的台数n,总限电电能Δp,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前输出功率p,空气密度ρ,风速v,所述风电机组的风机叶片长度r,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桨距角Δβ以及所述风电机组的当前叶尖速比Δλ;
S2、根据所述风电机组台数n和总限电电能Δp,计算每台所述风电机组的减少输出功率Δp’,根据所述减少输出功率Δp’,得到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后输出功率p’;
S3、根据所述风机叶片长度r,计算所述风电机组的扫风面积a,根据所述限电后输出功率p’、扫风面积a、空气密度ρ、风速v以及限电后输出功率p’,计算所述风电机组的限电后转矩系数cp’;
S4、根据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和转矩系数的定义公式,得到所述风电机组的最佳桨距角和叶尖速比的组合(β’,λ’);
S5、根据所述最佳叶尖速比λ’和所述风机叶片长度r,计算所述风电机组的风机转速ω;
S6、调节所述风电机组的桨距角为最佳桨距角β’,根据所述风机转速ω,调节所述风电机组的叶尖速比为最佳叶尖速比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减少输出功率Δp’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Δp’=Δp/n;
所述限电后输出功率p’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p-Δp’。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扫风面积a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πr2/2;
所述转矩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cp’=2p’/aρv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转矩系数的定义公式为:
cp=(0.44-0.167)βsin[π(λ-3)/(15-0.3β)]-0.00184(λ-3)β
其中,cp为所述风电机组的转矩系数,β为所述风电机组的桨距角,λ为所述风电机组的叶尖速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桨距角β的取值范围为[0,90°],所述叶尖速比λ的取值范围为[1,15],所述最佳桨距角β’和最佳叶尖速比λ’通过暴力搜索的方式取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暴力搜索的过程中,所述桨距角的步长为0.5°,所述叶尖速比的步长为0.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为:
根据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转矩系数的定义公式以及所述桨距角β的取值范围[0,90°]和所述叶尖速比的取值范围[1,15],取所述桨距角的步长为0.5°、所述叶尖速比的步长为0.1,通过所述暴力搜索的方式得到取值范围内所有符合所述限电后转矩系数cp’的桨距角-叶尖速比组合(β1,λ1)、(β2,λ2)…(βn,λn);
根据公式计算每个所述桨距角-叶尖速比组合(β1,λ1)、(β2,λ2)…(βn,λn)与所述当前桨距角Δβ和当前叶尖速比Δλ的标准差,并取所述标准差的最小值为所述最佳桨距角β’和最佳叶尖速比λ’;
其中i=1,2,…,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风机转速ω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ω=λ’/r。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51591.7A CN107420261B (zh) | 2017-09-19 | 2017-09-19 |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51591.7A CN107420261B (zh) | 2017-09-19 | 2017-09-19 |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20261A true CN107420261A (zh) | 2017-12-01 |
CN107420261B CN107420261B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043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51591.7A Active CN107420261B (zh) | 2017-09-19 | 2017-09-19 |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2026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39365A (zh) * | 2018-09-03 | 2019-01-04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大型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的最优转速控制方法 |
CN109356799A (zh) * | 2018-11-19 | 2019-02-19 | 沈阳工业大学 | 一种无风速传感器风电机组功率追踪方法 |
CN110873022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桨距角自寻优的方法及其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7828A (zh) * | 2010-12-30 | 2011-06-1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风电优化调度方法 |
CN202126703U (zh) * | 2011-06-15 | 2012-01-2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风电优化调度计划系统 |
CN102545268A (zh) * | 2012-02-10 | 2012-07-04 | 清华大学 | 一种在风电受限状态下的大电网有功功率实时控制方法 |
CN103036249A (zh) * | 2012-11-21 | 2013-04-10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风储集群的协调控制方法 |
CN104104106A (zh) * | 2014-06-13 | 2014-10-15 | 国家电网公司 | 风电场风电机组限出力控制方法 |
CN104578181A (zh) * | 2015-01-12 | 2015-04-29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在限电弃风工况下双馈风电机组有功出力的控制方法 |
CN106050564A (zh) * | 2016-08-15 | 2016-10-26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变速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减载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9-19 CN CN201710851591.7A patent/CN1074202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97828A (zh) * | 2010-12-30 | 2011-06-1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风电优化调度方法 |
CN202126703U (zh) * | 2011-06-15 | 2012-01-25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风电优化调度计划系统 |
CN102545268A (zh) * | 2012-02-10 | 2012-07-04 | 清华大学 | 一种在风电受限状态下的大电网有功功率实时控制方法 |
CN103036249A (zh) * | 2012-11-21 | 2013-04-10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风储集群的协调控制方法 |
CN104104106A (zh) * | 2014-06-13 | 2014-10-15 | 国家电网公司 | 风电场风电机组限出力控制方法 |
CN104578181A (zh) * | 2015-01-12 | 2015-04-29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在限电弃风工况下双馈风电机组有功出力的控制方法 |
CN106050564A (zh) * | 2016-08-15 | 2016-10-26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一种变速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减载控制方法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73022A (zh) * | 2018-08-31 | 2020-03-10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桨距角自寻优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10873022B (zh) * | 2018-08-31 | 2021-01-26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桨距角自寻优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9139365A (zh) * | 2018-09-03 | 2019-01-04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大型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的最优转速控制方法 |
CN109356799A (zh) * | 2018-11-19 | 2019-02-19 | 沈阳工业大学 | 一种无风速传感器风电机组功率追踪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20261B (zh) | 2019-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alat | A review of modern wind turbine technology | |
Ozgener | A small wind turbine system (SWTS) application and its performance analysis | |
Ackermann et al. | An overview of wind energy-status 2002 | |
CN105354632B (zh) | 一种考虑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功率优化分配策略 | |
CN107565611B (zh) | 一种风电场惯量调频的方法 | |
CN107769255B (zh) | 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制氢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06528912A (zh) | 一种风电场调频容量评估方法 | |
CN107420261B (zh) | 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 | |
CN109217374A (zh) | 一种风电电力系统无功电压事前多时间尺度优化控制方法 | |
CN111027179B (zh) | 一种计及辅助调频服务的双馈风电场的等值建模方法 | |
CN105863957B (zh) | 一种可变桨距大功率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及气动启停控制方法 | |
CN103715696A (zh) | 一种基于多种风电机组共济的风电场无功电压集群控制方法 | |
Tzen | Small wind turbines for on grid and off grid applications | |
CN107069799B (zh) |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El-Shimy | Probable power production in optimally matched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 |
El Bassam | Wind energy | |
Sesto | Wind energy in the world: reality and prospects | |
Lu et al. | Integration of large scale wind energy with electrical power systems in China | |
CN103603771A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最佳风能捕获方法 | |
CN104037806B (zh) |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机组基本模型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 | |
Yao et al. | Wind energy resources: theo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 |
CN110175376A (zh) | 建立基于蓄热式电锅炉的风电供暖调度优化模型的方法 | |
Reiszadeh et al. | The wind energy potential in the coasts of Persian Gulf used in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 |
Pytel et al. | An impact of chosen construction parameter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quality of wind turbine energy generation | |
CN111342489B (zh) | 基于双馈风电场主动功率控制的电网故障电压提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