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403971B -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3971B
CN107403971B CN201710496145.9A CN201710496145A CN107403971B CN 107403971 B CN107403971 B CN 107403971B CN 201710496145 A CN201710496145 A CN 201710496145A CN 107403971 B CN107403971 B CN 107403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negative electrode
copper bars
output cop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61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3971A (zh
Inventor
单长征
李焕明
王小龙
葛长青
赵孟
盛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ide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ide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ide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ide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61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3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3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3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3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3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包括上盖和壳体,上盖覆设在壳体上且与之可拆卸连接;壳体内安装有高压元器件、一路正负极输入铜条和两路正负极输出铜条,正负极输入铜条的一端以及两个正负极输出铜条的一端均与高压元器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侧边缘位置;上盖的周侧设有用于使两路正负极输出铜条另一端、以及一路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安全露出的插接结构。本发明将在电池盒上设置一路输入端和两路输出端,使得电器盒的兼容性更强,能够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通过将高压元器件安装在壳体上,使得电器元件的集成化程度高,空间利用率大,维护灵活方便;通过在上盖上设置插接结构,提高了电器盒高压输入和输出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能量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纯电动汽车日益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将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与行驶安全。高压电气系统承担着整个电池系统的能源传输任务,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根据整车的控制要求,接通或断开高压回路;当动力电池系统电流过大或线路发生短路时,高压电气系统中的熔断器能够断开高压回路,防止短路造成的电池组爆炸危险。
目前的纯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电气系统通常采用电气安装板的形式将各种高压元器件组装在一起,这种安装方式元器件布置分散,连线较多,占用空间大,安装维护也比较困难。另外,现有的高压电器盒一般都是一路输入,一路输出,通用性和互换性差,不能适用于不同的项目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包括上盖和壳体,所述上盖覆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之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高压元器件、一个正负极输入铜条和两个正负极输出铜条,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的一端以及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的一端均与所述高压元器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壳体的上侧边缘位置;
所述上盖的周侧设有用于使两路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另一端、以及一路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安全露出的插接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在电池盒上设置一路输入端和两路输出端,使得电器盒的兼容性更强,能够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通过将高压元器件安装在壳体上,使得电器元件的集成化程度高,空间利用率大,维护灵活方便;通过在上盖上设置插接结构,提高了电器盒高压输入和输出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上盖下端为敞口结构,其周侧向内凹陷形成上下贯通的三个通道;
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通道下端的插口以及安装在所述通道内的防护部;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另一端以及一个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分别从三个所述通道下端的插口伸出且位于所述防护部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插口以及防护部,使得输入铜条或输出铜条均能够从所述插口内伸出,也为输入铜条和输出铜条伸出部分提供了安全保障。
进一步,所述防护部为呈倒U型结构的防护盖;所述壳体上端与每个所述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滑道;
所述防护盖包括防护板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护板两侧的两个卡接臂,两个所述卡接臂的下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滑道相适配的滑轨,所述防护盖通过所述滑轨在所述滑道内滑动进而滑入并限位在所述通道内;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或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防护板的下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防护盖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方便安装和更换;通过将防护盖限位在所述通道内,避免防护盖发送晃动。
进一步,所述防护板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通道的下端边沿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部适配卡接以对所述防护盖进行限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限位部以及限位柱,使得防护盖滑入到通道内后卡接在所述盒盖上,不会发生晃动。
进一步,所述防护板上形成有弹性卡接板,所述限位部为开设在所述弹性卡接板上的限位孔或限位槽;所述防护盖向所述通道内滑动时,所述限位柱抵接在所述弹性卡接板上并使所述弹性卡接板向下弯曲直至所述限位柱插入到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弹性卡接板,使得限位柱在未卡入到限位孔或限位槽内时,可使限位柱抵接在所述弹性卡接板上并使所述弹性卡接板向下弯曲直至所述限位柱插入到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内,弹性卡接板的设置使得限位柱在弹性卡接板上移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方便防护盖插入到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防护板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防护盖滑动方向布置的长条形的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通道的一端为敞口,所述防护板的相邻两个所述开口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弹性卡接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防护板上开设开口来形成所述弹性卡接板,使得防护板的结构紧凑,防护板与上盖的连接更加紧密。
进一步,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相对两侧的上侧边缘位置且相对布置,一个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的上侧边缘位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两个正负极输出铜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边缘位置,使得电器盒的兼容性、通用性和互换性更强,可适用不同的项目需求。
进一步,所述上盖顶壁的周侧边缘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上盖顶壁的周侧边缘设置成斜面,减小了安装空间,使电器盒内部排布更加紧凑,集成化程度更高。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端为敞口,所述壳体底壁内侧面上设有多组限位板组件,每组所述限位板组件在所述壳体底壁内侧上限定出一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高压元器件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底壁内侧面上设置多组限位板组件,使得每个高压元器件都有一个独立的安装空间,各个高压元器件之间互不干扰,提高了彼此之间的绝缘距离,防止了高压元器件之间的可导电部分直接接触造成的短路危险。
进一步,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和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均采用浸塑处理;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包括总正输入铜条和总负输入铜条,所述壳体上设有将所述总正输入铜条和总负输入铜条隔开的第一极柱隔板;
两组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分别为慢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和快充正负极输出铜条;所述慢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包括慢充正极输出铜条和慢充负极输出铜条,所述快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包括快充正极输出铜条和快充负极输出铜条;
所述壳体上设有将所述慢充正极输出铜条和慢充负极输出铜条隔开的第二极柱隔板、以及将所述快充正极输出铜条和快充负极输出铜条隔开的第三极柱隔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正负极输入铜条和正负极输出铜条均采用浸塑处理,提高了高压连接铜排耐老化、耐酸碱、耐高温和耐盐雾的性能,增加了电器盒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极柱隔板,避免正负极铜条之间发生导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盖和壳体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壳体及高压元器件组装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器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器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防护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防护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器盒未添加防护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器盒未添加防护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图;
图13为本发明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壳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壳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电器盒未加上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盖;11、通道;12、插口;13、斜面;14、限位板;15、散热孔;16、加强筋;17、限位柱;
2、壳体;21、滑道;22、支撑座;221、卡钩;23、第一极柱隔板;24、第二极柱隔板;25、第三极柱隔板;26、固定卡扣;27、限位板;28、缺口;281、支撑台阶;
3、防护盖;31、滑轨;32、防护板;321、限位部;322、开口;323、弹性卡接板;33、卡接臂;34、遮挡板;
40、总正输入铜条;41、总负输入铜条;42、慢充正极输出铜条;43、慢充负极输出铜条;44、快充正极输出铜条;45、快充负极输出铜条;
50、加热继电器;51、总负继电器;52、总正继电器;53、加热熔断器;54、预充继电器;55、加热输出插件;56、高压检测插件;57、低压通讯插件;58、快充正极继电器;59、快充负极继电器;
6、霍尔传感器;7、低压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包括上盖1和壳体2,所述上盖1覆设在所述壳体2上且与之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高压元器件、一个正负极输入铜条和两个正负极输出铜条,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的一端以及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的一端均与所述高压元器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壳体2的上侧边缘位置;所述上盖1的周侧设有用于使两路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另一端、以及一路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安全露出的插接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正负极输出铜条的另一端和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的另一端均可伸入到所述插接结构内,本实施例的电池盒上设有一路输入端和两路输出端,使得电器盒的兼容性更强,能够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通过将高压元器件安装在壳体上,使得电器元件的集成化程度高,空间利用率大,维护灵活方便;通过在上盖上设置插接结构,提高了电器盒高压输入和输出的安全性。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上盖1下端为敞口结构,其周侧向内凹陷形成上下贯通的三个通道11;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通道11下端的插口12以及安装在所述通道11内的防护部;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另一端以及一个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分别从三个所述通道11下端的插口伸出且位于所述防护部内。所述插口12开设在所述上盖1的下端边缘上。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和正负极输入铜条突出所述壳体2的上端面布置,因此插口12的设置,使得铜条都能所述上盖1下端伸出。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防护部为呈倒U型结构的防护盖3;所述壳体2上端与每个所述通道11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滑道21;所述防护盖3包括防护板32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护板32两侧的两个卡接臂33,两个所述卡接臂33的下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滑道21相适配的滑轨31,所述防护盖3通过所述滑轨31在所述滑道21内滑动进而滑入并限位在所述通道11内;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或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防护板32的下方。图中的箭头方向即为上下方向。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滑轨31为所述卡接臂33端部弯折形成的一钩状结构,所述壳体2内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支撑座22,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或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的另一端均安放在所述支撑座22上,所述壳体2周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两个缺口28,两个所述缺口28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座22的两侧;所述支撑座22两侧与所述缺口28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卡钩221,所述卡钩221与所述卡接臂33端部的钩状结构相适配;所述缺口28的内壁上还设有支撑所述卡钩221的支撑台阶281。所述缺口28、卡钩221以及所述支撑台阶281共同形成了所述滑道21。
如图4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卡接臂33上的钩状结构均优选设置在所述卡接臂33的内侧,所述支撑台阶281设置在所述缺口28远离所述支撑座22的一侧壁上。所述支撑臂22端部的钩状结构可先从所述缺口228的插入到所述滑道21,钩状结构与卡钩221相互咬合,卡接臂22端部的滑轨31也压接在所述缺口28内的支撑台阶281上,滑轨31就可以在支撑台阶281上滑动直至滑入并限位在所述通道11内。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防护板32远离所述通道11底壁的一端向下竖直延伸形成一遮挡板34,可对插口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对铜条的防护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
本实施例的防护盖3的设置为插口内的铜条提供了安全保障。防护盖3限位在通道11内时,防护盖3的外侧边缘与上盖1以及壳体2的周侧边缘平齐。铜条刚好位于所述防护盖3的下方且铜条的端部也与上盖1以及壳体2的周侧边缘平齐。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防护板32上设有限位部321,所述通道11的下端边沿设有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与所述限位部321适配卡接以对所述防护盖3进行限位。所述防护板32上形成有弹性卡接板323,所述限位部321为开设在所述弹性卡接板323上的限位孔或限位槽;所述防护盖3向所述通道11内滑动时,所述限位柱17抵接在所述弹性卡接板323上并使所述弹性卡接板323向下弯曲直至所述限位柱17插入到所述限位部321内。限位孔或限位槽以及限位柱17的设置,使得防滑盖3滑入到通道11内后不会发生晃动。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防护板32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防护盖3滑动方向布置的长条形的开口322,所述开口322靠近所述通道11的一端为敞口,所述防护板32的相邻两个所述开口322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弹性卡接板323。所述防护板32上优选开设有四个开口322,四个开口322形成有三个板结构,位于中间的板结构不作为限位使用,可在中间的板结构上设置一个凸起的箭头,以表明防滑盖的滑入方向;位于两侧的板结构为两个弹性卡接板323,两个弹性卡接板323上开设有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在与这两个弹性卡接板323对应位置的上方的上盖1下端设置限位柱17进行防护盖3的限位。另外,在两侧的两个弹性卡接板323的上侧面上还设有条形凸起,以表明防护盖3的拆装位置。所述弹性卡接板323相比中间的板结构,有一段延长板,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具体开设在弹性卡接板323的延长板上。
如图8所示,所述弹性卡接板323靠近所述通道11一端的端面设置成向下倾斜的斜面,方便弹性卡接板插入到通道下端的插口内。
本实施例弹性卡接板323的设置,使得限位柱17在未卡入到限位孔或限位槽内时,可使限位柱17抵接在所述弹性卡接板323上并使所述弹性卡接板323向下弯曲直至所述限位柱17插入到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内,弹性卡接板323的设置使得限位柱17在弹性卡接板323上移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方便防护盖插入到通道内。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壳体2呈长方形结构,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2的两个长边的上侧边缘位置,一个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2的一个短边的上侧边缘位置。通过设置长方形结构的壳体2,并将两个正负极输出铜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2的两个长边的上侧边缘位置,使得电器盒的兼容性、通用性和互换性更强,可适用不同的项目需求。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上盖1顶壁的周侧边缘为向下倾斜的斜面13。通过将上盖顶壁的周侧边缘设置成斜面,减小了安装空间,使电器盒内部排布更加紧凑,集成化程度更高。具体的,位于所述上盖1两侧的所述通道11的深度与所述斜面13的宽度一致。所述斜面13下端与所述上盖1下端之间的区域仍然为竖直的平面,且该竖直的平面的高度与插入在所述插口内的防护盖3的高度相等,这样使得防护盖不会从所述通道内露出,且也在防护盖上方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以方便随时取拿所述防护盖。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壳体2上端为敞口,所述壳体2底壁内侧面上设有多组限位板组件,每组所述限位板组件在所述壳体2底壁内侧限定出一所述安装空间;所述高压元器件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这样就使得每个高压元器件都有一个独立的安装空间,各个高压元器件之间互不干扰,提高了彼此之间的绝缘距离,防止了高压元器件之间的可导电部分直接接触造成的短路危险。每组所述限位板组件包括有至少两个限位板,限位板可以是弧形或任意其他形状,当高压元器件安装在壳体内时,可限位板可围绕在高压元器件的周侧且与高压元器件的边缘相适配。
如图1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壳体2的内侧面上设有加热继电器50、总负继电器51、总正继电器52、加热熔断器53、预充继电器54、加热输出插件55、高压检测插件56、低压通讯插件57、快充正极继电器58、快充负极继电器59以及霍尔传感器6;所述加热输出插件55、高压检测插件56、低压通讯插件57均设置在所述壳体5的周侧边缘。各个高压元器件之间通过限位板14分隔开,互不干扰,且将快充正、快充负、正负主继电器、加热继电器、预充继电器及多种电气元件均集成为一体式结构。各个高压元器件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2的内侧面上也设置有多个固定卡扣26,使得壳体2内的低压线束7都能够通过固定卡扣26卡接在壳体2的内侧面上。
如图9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和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均采用浸塑处理;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包括总正输入铜条40和总负输入铜条41,所述壳体2上设有将所述总正输入铜条40和总负输入铜条41隔开的第一极柱隔板23;两组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分别为慢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和快充正负极输出铜条;所述慢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包括慢充正极输出铜条42和慢充负极输出铜条43,所述快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包括快充正极输出铜条44和快充负极输出铜条45;所述壳体2上设有将所述慢充正极输出铜条42和慢充负极输出铜条43隔开的第二极柱隔板24、以及将所述快充正极输出铜条44和快充负极输出铜条45隔开的第三极柱隔板25。通过将正负极输入铜条和正负极输出铜条均采用浸塑处理,提高了高压连接铜排耐老化、耐酸碱、耐高温和耐盐雾的性能,增加了电器盒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极柱隔板,避免正负极铜条之间发生导电。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极柱隔板23、第二极柱隔板24和第三极柱隔板25的高度均相等,且当所述防护盖3安装在所述上盖1的通道内时,所述防护盖3的防护板32下侧壁与所述第一极柱隔板23/第二极柱隔板24/第三极柱隔板25的上端压接或卡接。这样就保证正极铜条和负极铜条隔离开,提高了高压电器盒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高压电器盒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2底壁外侧通过紧固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2底壁之间限定出一用于排布电池系统的低压通讯线束的密封空间,高压电器盒的低压线束7可排布在所述密封空间内,有效利用了壳体2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上盖1和壳体2均采用整体式注塑成型工艺,上盖1和下盖之间通过紧固螺钉连接。所述上盖1采用开模塑料件,其上设有散热窗,其内侧面上设置有多根加强筋16。散热窗由多个散热孔15形成,能够将各个高压元器件发出的热量及时散出。
本实施例的高压电器盒通过设置两路输入、一路输出,通用性和互换性都得到了增强,可适用于不同的项目需求。且将各个高压元器件均集成设置,整个电器盒重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经济通用性更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和壳体(2),所述上盖(1)覆设在所述壳体(2)上且与之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2)内安装有高压元器件、一个正负极输入铜条和两个正负极输出铜条,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以及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的一端均与所述高压元器件相连接,其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壳体(2)的上侧边缘位置;
所述上盖(1)的周侧设有用于使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另一端、以及一个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安全露出的插接结构;
所述上盖(1)下端为敞口结构,其周侧向内凹陷形成上下贯通的三个通道(11);
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通道(11)下端的插口(12)以及安装在所述通道(11)内的防护部;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另一端以及一个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分别从三个所述通道(11)下端的插口(12)伸出且位于所述防护部内;
所述防护部为呈倒U型结构的防护盖(3);所述壳体(2)上端与每个所述通道(11)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滑道(21);
所述防护盖(3)包括防护板(32)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护板(32)两侧的两个卡接臂(33),两个所述卡接臂(33)的下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滑道(21)相适配的滑轨(31),所述防护盖(3)通过所述滑轨(31)在所述滑道(21)内滑动进而滑入并限位在所述通道(11)内;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或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防护板(32)的下方;
所述防护板(32)上设有限位部(321),所述通道(11)的下端边沿设有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与所述限位部(321)适配卡接以对所述防护盖(3)进行限位;
所述防护板(32)上形成有弹性卡接板(323),所述限位部(321)为开设在所述弹性卡接板(323)上的限位孔或限位槽;所述防护盖(3)向所述通道(11)内滑动时,所述限位柱(17)抵接在所述弹性卡接板(323)上并使所述弹性卡接板(323)向下弯曲直至所述限位柱(17)插入到所述限位孔或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2)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防护盖(3)滑动方向布置的长条形的开口(322),所述开口(322)靠近所述通道(11)的一端为敞口,所述防护板(32)的相邻两个所述开口(322)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弹性卡接板(3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的另一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2)相对两侧的上侧边缘位置且相对布置,一个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2)的一端的上侧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顶壁的周侧边缘为向下倾斜的斜面(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端为敞口,所述壳体(2)底壁内侧面上设有多组限位板组件,每组所述限位板组件在所述壳体(2)底壁内侧侧面上限定出一安装空间;所述高压元器件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和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均采用浸塑处理;所述正负极输入铜条包括总正输入铜条(40)和总负输入铜条(41),所述壳体(2)上设有将所述总正输入铜条(40)和总负输入铜条(41)隔开的第一极柱隔板(23);
两组所述正负极输出铜条分别为慢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和快充正负极输出铜条;所述慢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包括慢充正极输出铜条(42)和慢充负极输出铜条(43),所述快充正负极输出铜条包括快充正极输出铜条(44)和快充负极输出铜条(45);
所述壳体(2)上设有将所述慢充正极输出铜条(42)和慢充负极输出铜条(43)隔开的第二极柱隔板(24)、以及将所述快充正极输出铜条(44)和快充负极输出铜条(45)隔开的第三极柱隔板(25)。
CN201710496145.9A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Active CN107403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6145.9A CN107403971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6145.9A CN107403971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3971A CN107403971A (zh) 2017-11-28
CN107403971B true CN107403971B (zh) 2022-07-19

Family

ID=60404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6145.9A Active CN107403971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39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5692B (zh) * 2018-06-29 2024-03-19 余姚市海泰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集成抗电磁屏蔽高压配电盒
CN109066924A (zh) * 2018-10-10 2018-12-21 常州索维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断开单元输入输出端防护盖板及高压配电盒
US20210383985A1 (en) * 2018-11-15 2021-12-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Relay module
CN109449645A (zh) * 2018-12-12 2019-03-08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防触电安全锁扣、箱盖及bdu箱
CN111890934B (zh) * 2020-06-11 2022-08-09 宁波峰梅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高压配电盒
CN115407213A (zh) * 2022-09-28 2022-11-29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方型电池充放的集成电源箱
CN115579594B (zh) * 2022-12-07 2023-03-31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Bdu箱体、bdu单元及pack箱体
WO2024119623A1 (zh) 2022-12-07 2024-06-13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防护盖、电池断路单元bdu箱体、bdu及电池pack箱体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9221A (ja) * 1997-11-06 1999-05-25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コントローラのカバー取付構造
CN204392717U (zh) * 2015-02-28 2015-06-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器盒
CN106207037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CN205777984U (zh) * 2016-06-14 2016-12-07 东莞市景瑜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指纹锁
CN206137692U (zh) * 2016-06-30 2017-05-03 河南均美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家具及其防护装置
CN207165702U (zh) * 2017-06-26 2018-03-30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39221A (ja) * 1997-11-06 1999-05-25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コントローラのカバー取付構造
CN204392717U (zh) * 2015-02-28 2015-06-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器盒
CN205777984U (zh) * 2016-06-14 2016-12-07 东莞市景瑜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指纹锁
CN206137692U (zh) * 2016-06-30 2017-05-03 河南均美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家具及其防护装置
CN106207037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CN207165702U (zh) * 2017-06-26 2018-03-30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3971A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3971B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KR102085344B1 (ko) 차량용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US9209550B2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US20140141287A1 (en)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control module
KR101853397B1 (ko) 전지모듈
US20160254515A1 (en) Wiring module
EP3641016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protecting assembly thereof
EP3243705B1 (en) Utility vehicle power distribution module
US10651639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provided with relief terminal portion
US20120208048A1 (en) Batteries for power tools and methods of mounting battery terminals to battery housings
WO2011037268A2 (en) Wiring apparatus
EP3279972B1 (en) Battery module
CN209972203U (zh) 充电集成设备
US20170200929A1 (en) Voltage-protected producible motor vehicle battery
JP6579406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と電子機器の接続装置及び絶縁カバーの製造方法
US20140003016A1 (en)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CN117199731A (zh) 一种电池包断路单元的标准化模块控制盒
CN107275555B (zh) 电芯连接单元以及包括该电芯连接单元的电池模块
EP2867914B1 (en) Fus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323397B (zh) 保护件、连接模块及连接模块的端部连结构件
CN106100569B (zh) 端子箱及太阳能电池模组
CN207165702U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高压电器盒
KR102093943B1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20190095045A (ko) 배터리 버스바 장치,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버스바 체결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EP4354644A1 (en) Cell module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