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401219B - 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1219B
CN107401219B CN201710810371.XA CN201710810371A CN107401219B CN 107401219 B CN107401219 B CN 107401219B CN 201710810371 A CN201710810371 A CN 201710810371A CN 107401219 B CN107401219 B CN 107401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leeve
concrete
energy consumption
flang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103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1219A (zh
Inventor
王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p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p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p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p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103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1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1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1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1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12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0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concrete, e.g. reinforced concrete, or other stonelike material
    • E04B1/21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5Structures with concrete colum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梁与柱侧面附带的短梁的纵筋之间用耗能棒构件连接,耗能棒构件与第一纵筋连接的第一螺纹连接组件包括:第五连接套筒、第六连接套筒,耗能棒构件与第二纵筋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采用本发明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快速的安装恢复防屈曲耗能构件。

Description

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建筑结构的抗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建筑结构的重点发展领域。对于梁柱节点而言,一般通过将塑性铰区从柱面外移到梁上,实现强柱弱梁的思想。
CN 105780960 A提供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柱—梁防屈曲耗能节点,所述防屈曲耗能节点包括两防屈曲翼缘金属板耗能阻尼器、两高强腹板连接板、一第一预埋钢梁以及一第二预埋钢梁;所述第一预埋钢梁的一端埋入所述混凝土柱中,另一端向外伸出柱面;所述第二预埋钢梁的一端埋入所述混凝土梁中,另一端向外伸出梁端面;所述第一预埋钢梁与第二预埋钢梁的上下翼缘通过两所述防屈曲翼缘金属板耗能阻尼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预埋钢梁与第二预埋钢梁中部的两侧通过两所述高强腹板连接板相连接。其优点在于:可以通过该防屈曲耗能节点来实现塑性铰从柱面向外移,从而减少对防屈曲耗能节点核心区的损伤,实现“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的抗震性能要求。
而CN103556780A也提供一种翼缘防屈曲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包括柱子和翼缘防屈曲型钢部。该翼缘防屈曲型钢部安装于柱子上,所述翼缘防屈曲型钢部包括钢梁、楼板、栓钉、螺栓和防屈曲钢套板,所述楼板通过栓钉固定于钢梁上,所述防屈曲钢套板通过螺栓紧固于钢梁下翼缘和下部腹板处。其具有施工便捷、自重轻、强度高、刚度大、正负弯矩作用下性能对称的优点。
上述文献的力学机理在于,对于钢梁而言,塑性铰转移动到梁上后,由于上、下翼缘承担“拉-压”反复荷载,在受压时可能会产生屈曲,因此,在翼缘上设计为防屈曲支撑的形式,来提高梁柱节点的耗能性能。
CN104088375A公开了一种屈曲约束钢筋构造,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屈曲约束钢筋、约束套管、螺纹连接套筒及封闭材料组成,其优点在于:在地震荷载等偶然荷载的往复作用下,纵向受力钢筋在受压屈曲时受到外部约束套管的约束,从而提高纵向受力钢筋的轴向压缩承载能力,在反复荷载下既能保持纵向受力钢筋本身的传力承载性能,同时可以防止纵向受力钢筋的屈曲失效,提高整个墩柱构件或墩柱-梁节点的耗能能力。CN104088375A的方法与CN 105780960 A、CN103556780A的原理类似,均是将钢筋、钢翼缘设置约束构件,防止其受压屈曲。类似的方案,还有如CN105525679A,也是利用梁-柱之间设置的耗能棒来耗能。
然而,在地震作用后,防屈曲构件也存在一定的损伤,如何快速的安装恢复防屈曲耗能构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还未对梁柱节点,特别是混凝土梁-混凝土柱中的防屈曲耗能构件快速更换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解决如何快速的安装恢复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技术问题。
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第二混凝土梁2-2,混凝土柱1为预制、且柱面带有第一短梁2-1,第二混凝土梁2-2也为预制;第一短梁2-1预埋有突出第一短梁2-1端面的第一纵筋3-1,第二混凝土梁2-2的端部的上、下侧设置有企口2-3,第二混凝土梁2-2的第二纵筋3-2伸出企口端面,第一纵筋3-1与第二纵筋3-2相互对应;第一纵筋3-1与第二纵筋3-2之间连接有耗能棒构件4;
在第一短梁2-1内预埋第一限位管9;
耗能棒构件4与第一纵筋3-1连接的第一螺纹连接组件10包括:第五连接套筒10-1、第六连接套筒10-2,第五连接套筒10-1包括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和挡合部,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内侧有螺纹;第六连接套筒的内侧有螺纹,其与耗能棒构件4以及第四凸缘的外侧螺纹连接;
第二混凝土梁2-2在企口处设置竖向板6-2;
耗能棒构件4与第二纵筋3-2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套筒7-1、第二连接套筒7-2、第三连接套筒7-3、第四连接套筒7-4;所述第四连接套筒7-4包括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挡合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内侧设置有螺纹且与第二纵筋3-2连接,第二凸缘插入到竖向板6-2的通孔6-3,在第一凸缘的外表面也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三连接套筒7-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与第四连接套筒7-4的第一凸缘的外表面;第二连接套筒7-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耗能棒构件4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7-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套筒7-2以及第三连接套筒7-3。
进一步,第一短梁2-1与第二混凝土梁2-2之间采用齿槽式或者型钢接头的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第一限位管9为钢管,第五连接套筒10-1的第三凸缘与第一限位管9的接触面为光滑面。
进一步,在企口2-3的两侧与第二混凝土梁2-2固接的有挡块2-4;在第一约束钢板8-1的底板上固接有螺杆8-3,在企口内的耗能棒构件4的外面设置有混凝土约束板,第二约束钢板8-2设置在混凝土约束板的外侧,将混凝土约束板以及第二约束钢板8-2设置有与螺杆8-3相对应的孔。
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的施工方法,安装耗能棒构件4,其安装步骤如下:
第一,将第四连接套筒7-4穿过第二纵筋3-2且进入通孔6-3中,将第三连接套筒7-3螺纹连接在第四连接套筒7-4的第一凸缘上,将第一连接套筒套7-1套在耗能棒构件4上,在耗能棒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二连接套筒7-2;
第二,将耗能棒构件4与第一螺纹连接组件连接;
第三,将第一连接套筒7-1与第二连接套筒7-2与第三连接套筒7-3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在耗能棒构件4安装之前,在混凝土梁的竖向板6-2,以及企口的其他部位的表面粘贴一层弹性介质,在弹性介质上安装第一约束钢板8-1,第一约束钢板8-1包括底部板和两侧竖向板。
进一步,在耗能棒构件4安装之后,将混凝土约束板的孔对应于螺杆,放置于企口中,螺杆8-3穿过第二约束钢板8-2的表面,然后用螺母旋紧。
进一步,耗能棒与第一螺纹连接组件连接的步骤如下:首先,第五连接套筒10-1旋入第一钢筋、第五连接套筒10-1第三凸缘进入第一限位管9中直至其挡合部与第一短梁接触,其次,将第六连接套筒10-2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套筒10-1的第四凸缘上,最后,将耗能棒构件4螺纹连接在第六连接套筒10-2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在企口中安装耗能棒构件,以便于安装更换耗能棒构件。
第二,耗能棒构件与纵筋连接采用连接套筒的手段连接,从对比例一~实施例一,先后解决以下问题:如何连接耗能棒构件、如何避免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的伸出的端部的屈曲、如何避免套筒的旋入旋出。
第三,在混凝土企口上设置挡块,是为了限定企口内的混凝土的定位;而将企口内的混凝土预制成板,通过螺杆螺母连接,能够方便的安装耗能棒构件的混凝土约束。
附图说明:
图1:对比例一~实施例一的第一短梁与第二混凝土梁的设计图。
图2:对比例一的纵筋与耗能棒构件连接设计图。
图3:对比例二的纵筋与耗能棒连接设计图。
图4:对比例三的纵筋与耗能棒连接设计图。
图5:对比例三的竖向板6-2的示意图。
图6:实施例一的纵筋与耗能棒构件连接设计图。
图7:实施例一的第一约束钢板8-1与第二约束钢板8-2的示意图。
图8:实施例二的第一短梁与第二混凝土梁的设计图。
图9:实施例三的第第二混凝土梁的企口的限位块和螺杆的设计图。
附图标记:1混凝土柱,2-1第一短梁,2-2第二混凝土梁,2-3企口,3-1第一纵筋,3-2第二纵筋,4耗能棒构件,4-1第一锥形钢套筒、4-2第二锥形钢套筒,5-1第一连接组件,5-2第二连接组件,5-2-1耗能棒连接套筒,5-2-2纵筋连接构件,6-2竖向板,6-3通孔,7第二螺纹连接组件,7-1第一连接套筒,7-2第二连接套筒,7-3第三连接套筒,7-4第四连接套筒,7-4-1第一凸缘,7-4-2第二凸缘,8-1第一约束钢板,8-2第二约束钢板,8-3螺杆,9第一限位管,10第一螺纹连接组件,10-1第五连接套筒,10-2第六连接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对比例一,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而言,为了便于更换可耗能连接组件,第一种选择是如CN105780960A,在梁中预埋型钢,利用突出梁的型钢连接耗能组件。这一方式,也可应用与钢梁。上述方案在梁端的弯矩承载力下降过多,只有型钢来承担弯矩,而混凝土未承担弯矩。为此,发明人摒弃了利用型钢连接件上的翼缘更换耗能构件的思想。第二种选择是如CN105525679A,在混凝土梁-柱之间设置耗能棒,利用耗能棒来实现耗能。但是,其耗能棒是浇筑在叠合梁中,更换起来不方便;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力学机理上,耗能棒处于拉压往复荷载中,在耗能棒受拉时,其实际上是利用耗能棒两侧的固定铁件与混凝土之间的剪切力来传递耗能棒的拉力,这对于混凝土与固定铁件的强度要求较高,而在耗能棒受压屈曲时,还可能对混凝土产生破坏。
如图1所示,为对比例1的方案,包括:混凝土柱1、第二混凝土梁2-2,混凝土柱1的柱面带有第一短梁2-1,第一短梁2-1与第二混凝土梁2-2之间采用齿槽式或者型钢接头的连接方式连接;第一短梁2-1预埋有突出第一短梁2-1端面的第一纵筋3-1,第二混凝土梁2-2的端部的上、下侧设置有企口2-3,第二混凝土梁2-2的第二纵筋3-2伸出企口端面,第一纵筋3-1与第二纵筋3-2相互对应;第一纵筋3-1与第二纵筋3-2之间连接有耗能棒构件4。
耗能棒构件4安装完成后,在企口内填充混凝土;企口内填充的混凝土与第一短梁2-1、第二混凝土梁2-2之间设置有弹性介质层。
如图2所示,耗能棒构件4与第一纵筋3-1、第二纵筋3-2分别采用第一锥形钢套筒4-1、第二锥形钢套筒4-2连接;耗能棒构件4的两端带有螺纹状,其截面积较第一纵筋3-1、第二纵筋3-2大;第一锥形钢套筒4-1、第二锥形钢套筒4-2的形状相同。安装时,先将第一锥形钢套筒4-1与第一纵筋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二锥形钢套筒4-2与第二纵筋螺纹连接在一起,且第二锥形钢套筒4-2先向第二纵筋的方向移动,然后将耗能棒构件与第一锥形钢套筒4-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然后旋转第二锥形钢套筒、向耗能构件的方向移动,
第一,综合了CN105780960A、CN105525679A两方面的优势:将耗能棒直接与梁的纵筋连接,不需要再设置耗能棒的锚固件。
第二,在第二混凝土梁2-2的上、下表面设置企口的作用,一是为了削弱梁端的抗弯刚度,使得塑性铰从柱面移到混凝土梁上,使得耗能棒耗能;二是耗能棒设置在上、下表面的企口中,以便于耗能棒的安装与更换。
第三,耗能棒受压屈曲耗能,如果耗能棒的屈曲变形过大,混凝土也会破碎。如果耗能棒的混凝土与混凝土梁连接,其破碎会使得混凝土梁丧失承载力。而本申请对耗能棒防屈曲的混凝土不参与受力,其破碎不会对混凝土梁的承载力产生影响。而为了提到耗能棒的防屈曲性能,可以在混凝土的外侧设置钢板。
第四,耗能棒与第一纵筋、第二纵筋的连接是个难点。耗能棒与第一纵筋通过第一锥形钢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后,耗能棒不能再次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钢套筒预先第二纵筋螺纹连接,且第二锥形钢套筒旋入第二纵筋,耗能棒与第一锥形钢套筒安装完成后,然后将第二锥形钢套筒反向旋转,以使得第二锥形钢套筒与耗能棒连接在一起。
对比例一的问题在于:第二锥形钢套筒在连接时,需要移动的距离较大,而第二锥形钢套筒是在第二纵筋上移动,因此,第二纵筋伸出混凝土梁的距离也较长。
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对比例二:如图3所示,将第一、第二锥形钢套筒均换为第一、第二连接组件5-1,5-2,两者的结构相同,其由两个部件组成:耗能棒连接套筒5-2-1和纵筋连接构件5-2-2,纵筋连接构件为带凸缘的螺纹部件,凸缘的内端与外端均设有螺纹,凸缘的内端与第一或者第二纵筋螺纹连接,凸缘的外端与耗能棒连接套筒5-2-1的内端螺纹连接。安装时,耗能棒构件先与第一纵筋连接,在耗能棒构件与第二纵筋连接时,先将耗能棒连接套筒5-2-1螺纹连接,纵筋连接构件5-2-2预先旋转在第二纵筋上,在耗能棒就位后,将纵筋连接构件5-2-2向耗能棒方向旋转,使得纵筋连接构件5-2-2的凸缘与耗能棒连接套筒5-2-1连接在一起,直至耗能棒连接套筒5-2-1碰到纵筋连接构件5-2-2的挡合部。
对比例二的优点在于,将耗能棒构件与第二纵筋螺纹连接的设置为2个构件,能够极大的方便耗能棒的安装。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第一纵筋和第二纵筋的伸出的端部有出现屈曲现象。
对比例三:如图4-5所示,在第二混凝土梁2-2的上、下企口内固定安装有竖向板6-2,在第一短梁2-1内预埋第一限位管9、其采用金属材质且突出于第一短梁2-1,安装时,将耗能棒构件与第一纵筋的第一连接组件5-1螺纹连接;竖向板6-2上设置与第二纵筋相对应的通孔6-3,安装时,首先将耗能棒连接套筒5-2-1先旋入耗能棒构件,然后将第二纵筋连接构件5-2-2的挡合部插入通孔6-3,最后耗能棒构件定位时,将耗能棒连接套筒5-2-1旋出,与第二纵筋连接构件5-2-2的凸缘的螺纹连接。竖向板6-2的通孔6-3与第二纵筋连接构件5-2-2的挡合部并不固定,同样的设计,第一纵筋的连接组件5-1也不与第一限位管9固定,以使得纵筋传力给耗能棒构件。
实施例一:虽然经过对比例一到对比例三的若干改进,但是,三个方案均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均需要其中的连接的部件旋入旋出。由于,上述部件要起到传递“拉-压”荷载的作用,一般采用较为紧密的螺纹连接,即旋入旋出所需要的力度较大。在对比例三的基础上,如何避免旋入旋出,是继续改进的关键点。
耗能棒构件4与第一纵筋连接的第一螺纹连接组件10包括:第五连接套筒10-1、第六连接套筒10-2,第五连接套筒10-1包括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和挡合部,包括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内侧有螺纹;第六连接套筒的内侧有螺纹,其与耗能棒构件4以及第四凸缘的外侧螺纹连接;安装时,第五连接套筒10-1旋入第一钢筋、第五连接套筒10-1第三凸缘进入第一限位管9中直至其挡合部与第一短梁接触,然后将第六连接套筒10-2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套筒10-1的第四凸缘上,然后将耗能棒构件4螺纹连接在第六连接套筒10-2内。
耗能棒构件4与第二纵筋3-2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套筒7-1、第二连接套筒7-2、第三连接套筒7-3、第四连接套筒7-4;
第四连接套筒7-4包括第一凸缘7-4-1、第二凸缘和挡合部,第二凸缘7-4-2的内侧设置有螺纹、且其插入到竖向板6-2的通孔6-3,在第一凸缘的内外表面均布置有螺纹;
第三连接套筒7-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与第四连接套筒7-4的第一凸缘的外表面;第二连接套筒7-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耗能棒构件4的端部;
第一连接套筒7-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套筒7-2以及第三连接套筒7-3。安装时,第一连接套筒由于其内表面不与耗能棒构件接触,不需要像对比例1-3一样需要将套筒旋入旋出。
第二连接套筒7-2的外表面呈台阶状,第一连接套筒的内表面呈台阶状。台阶的设计,便于确定螺纹连接组件7的部件之间的安装。
耗能棒构件的安装步骤如下:第一,将第四连接套筒7-4穿过第二纵筋3-2且进入通孔6-3中,将第三连接套筒7-3螺纹连接在第四连接套筒7-4的第一凸缘上,将第一连接套筒套7-1套在耗能棒构件4上,在耗能棒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二连接套筒7-2;第二,将耗能棒构件4与第一螺纹连接组件连接;第三,将第一连接套筒7-1与第二连接套筒7-2与第三连接套筒7-3连接在一起。
在耗能棒构件4安装之前,在混凝土梁的竖向板6-2,以及企口的其他部位的表面粘贴一层弹性介质,在弹性介质上安装第一约束钢板8-1,第一约束钢板8-1包括底部板和两侧竖向板,在第一约束钢板8-1浇筑混凝土后,再将第二约束钢板8-2与第一约束钢板8-1连接,以便对耗能棒构件的防屈曲的混凝土进行约束。此设计类似于防屈曲支撑。
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短梁2-1与第二混凝土梁2-2的截面大小形状相同且采用矩形,其截面高度为h,第一短梁的长度在0.5-0.7h之间,企口的长度在0.15h-0.3h之间。上述设计的目的在于限定梁端塑性铰的位置,以充分提高梁柱节点的延性。
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第一短梁的上下侧也设置企口;第一纵筋与耗能棒构件的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的相同。采用此种设计时,第一短梁的长度在0.7-1.2h之间,第一短梁以及第二混凝土梁的企口的总长度在0.15h-0.6h之间。
实施例三:实施例一的问题在于,企口内浇筑混凝土,由此导致耗能棒构件4不易变换。为了便于更换,企口内的混凝土采用预制,以便于耗能板构件4的更换。如图9所示,在企口的两侧与第二混凝土梁2-2固接的有挡块2-4;在第一约束钢板8-1的底板上固接有螺杆8-3,在企口内的耗能棒构件4的外面设置有混凝土约束板,第二约束钢板8-2设置在混凝土约束板的外侧,将混凝土约束板以及第二约束钢板8-2设置有与螺杆8-3相对应的孔;在安装时,耗能棒构件安装完成后,将混凝土约束板的孔对应于螺杆,放置于企口中,螺杆8-3穿过第二约束钢板8-2的表面,然后用螺母旋紧。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方面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第二混凝土梁(2-2),混凝土柱(1)为预制、且柱面带有第一短梁(2-1),第二混凝土梁(2-2)也为预制;第一短梁(2-1)预埋有突出第一短梁(2-1)端面的第一纵筋(3-1),第二混凝土梁(2-2)的端部的上、下侧设置有企口(2-3),第二混凝土梁(2-2)的第二纵筋(3-2)伸出企口端面,第一纵筋(3-1)与第二纵筋(3-2)相互对应;第一纵筋(3-1)与第二纵筋(3-2)之间连接有耗能棒构件(4);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短梁(2-1)内预埋第一限位管(9);
耗能棒构件(4)与第一纵筋(3-1)连接的第一螺纹连接组件(10)包括:第五连接套筒(10-1)、第六连接套筒(10-2),第五连接套筒(10-1)包括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和挡合部,第三凸缘、第四凸缘内侧有螺纹;第六连接套筒的内侧有螺纹,其与耗能棒构件(4)以及第四凸缘的外侧螺纹连接;
第二混凝土梁(2-2)在企口处设置竖向板(6-2);
耗能棒构件(4)与第二纵筋(3-2)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套筒(7-1)、第二连接套筒(7-2)、第三连接套筒(7-3)、第四连接套筒(7-4);所述第四连接套筒(7-4)包括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挡合部,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内侧设置有螺纹且与第二纵筋(3-2)连接,第二凸缘插入到竖向板(6-2)的通孔(6-3),在第一凸缘的外表面也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三连接套筒(7-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与第四连接套筒(7-4)的第一凸缘的外表面;第二连接套筒(7-2)的内表面螺纹连接耗能棒构件(4)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套筒(7-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套筒(7-2)以及第三连接套筒(7-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短梁(2-1)与第二混凝土梁(2-2)之间采用齿槽式或者型钢接头的连接方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管(9)为钢管,第五连接套筒(10-1)的第三凸缘与第一限位管(9)的接触面为光滑面。
4.如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其特征在于,在企口(2-3)的两侧与第二混凝土梁(2-2)固接的有挡块(2-4);在第一约束钢板(8-1)的底板上固接有螺杆(8-3),在企口内的耗能棒构件(4)的外面设置有混凝土约束板,第二约束钢板(8-2)设置在混凝土约束板的外侧,将混凝土约束板以及第二约束钢板(8-2)设置有与螺杆(8-3)相对应的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安装耗能棒构件(4),其安装步骤包括:
第一,将第四连接套筒(7-4)穿过第二纵筋(3-2)且进入通孔(6-3)中,将第三连接套筒(7-3)螺纹连接在第四连接套筒(7-4)的第一凸缘上,将第一连接套筒套(7-1)套在耗能棒构件(4)上,在耗能棒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二连接套筒(7-2);
第二,将耗能棒构件(4)与第一螺纹连接组件连接;
第三,将第一连接套筒(7-1)与第二连接套筒(7-2)与第三连接套筒(7-3)连接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耗能棒构件(4)安装之前,在混凝土梁的竖向板(6-2),以及企口的其他部位的表面粘贴一层弹性介质,在弹性介质上安装第一约束钢板(8-1),第一约束钢板(8-1)包括底部板和两侧竖向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耗能棒构件(4)安装之后,将混凝土约束板的孔对应于螺杆,放置于企口中,螺杆(8-3)穿过第二约束钢板(8-2)的表面,然后用螺母旋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耗能棒与第一螺纹连接组件连接的步骤如下:首先,第五连接套筒(10-1)旋入第一钢筋、第五连接套筒(10-1)第三凸缘进入第一限位管(9)中直至其挡合部与第一短梁接触,其次,将第六连接套筒(10-2)螺纹连接在第五连接套筒(10-1)的第四凸缘上,最后,将耗能棒构件(4)螺纹连接在第六连接套筒(10-2)内。
CN201710810371.XA 2017-09-09 2017-09-09 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1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0371.XA CN107401219B (zh) 2017-09-09 2017-09-09 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10371.XA CN107401219B (zh) 2017-09-09 2017-09-09 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1219A CN107401219A (zh) 2017-11-28
CN107401219B true CN107401219B (zh) 2019-06-14

Family

ID=6039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1037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401219B (zh) 2017-09-09 2017-09-09 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1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5607B (zh) * 2017-12-25 2023-07-07 杭州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钢桁架塔抢修、替换和维护的防屈曲替换装置及方法
CN108560706A (zh) * 2018-06-20 2018-09-2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摩擦耗能自复位全装配式节点
CN108868008B (zh) * 2018-08-19 2024-06-18 中国矿业大学 可更换螺纹套筒延性钢筋连接装置及安装和更换方法
CN111335146B (zh) * 2020-03-10 2021-05-18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框架式可更换防屈曲减震耗能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7389A (ja) * 2011-03-29 2012-10-25 Fujita Corp 既存建物の耐震補強工法
CN104088375A (zh) * 2014-06-19 2014-10-0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屈曲约束钢筋构造
CN104878948A (zh) * 2015-04-07 2015-09-02 淮海工学院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负弯矩区的加固方法及加固装置
CN105780960A (zh) * 2016-04-27 2016-07-20 福建工程学院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柱—混凝土梁防屈曲耗能节点
CN106499247A (zh) * 2016-10-21 2017-03-15 东南大学 装配式框架梁柱连接的可更换耗能连接组件
CN106759879A (zh) * 2016-12-12 2017-05-31 福州大学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自康复耗能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7389A (ja) * 2011-03-29 2012-10-25 Fujita Corp 既存建物の耐震補強工法
CN104088375A (zh) * 2014-06-19 2014-10-0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屈曲约束钢筋构造
CN104878948A (zh) * 2015-04-07 2015-09-02 淮海工学院 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负弯矩区的加固方法及加固装置
CN105780960A (zh) * 2016-04-27 2016-07-20 福建工程学院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柱—混凝土梁防屈曲耗能节点
CN106499247A (zh) * 2016-10-21 2017-03-15 东南大学 装配式框架梁柱连接的可更换耗能连接组件
CN106759879A (zh) * 2016-12-12 2017-05-31 福州大学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自康复耗能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1219A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1219B (zh) 易安装更换的防屈曲耗能构件的柱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3669570B (zh) 一种新型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预应力中心支撑架
CN104847052B (zh) 一种震损可更换组合柱结构
CN106400954B (zh) 一种基于损伤控制理念的钢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
CN108277890B (zh) 基于sma棒材的自复位梁柱节点和钢结构建筑
CN103711215B (zh) 一种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框架-偏心支撑架
CN103912073B (zh) 一种内置型钢钢管混凝土边框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结构
CN104213651B (zh) 一种剪力墙墙脚可更换消能部件及消能结构
US20120180423A1 (en) Yielding Rod to Counter Seismic Activity
CN208633269U (zh) 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柱与基础延性节点连接方式
CN104005490B (zh) 一种加强屈服后刚度的防屈曲限位支撑构件
CN103603433B (zh) 一种钢结构柱脚免受拉连接装置的连接方法
CN106382041A (zh) 一种装配式摇摆自复位钢支撑结构体系
Takamatsu et al. Non-slip-type restoring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posed-type column base
CN102828560B (zh) 用于装配式冷弯型钢结构连接的销轴法兰节点结构
CN108691358B (zh) 一种组合锚板、防屈曲支撑连接节点及其安装方法
CN104912226A (zh) 基于开缝钢板剪力墙耗能的装配式钢结构自复位模块
Zeynalian et al.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cold-formed steel trusses used in electric power substations
CN103669567B (zh) 一种震后易修复钢异形柱-预应力偏心支撑架
CN108590300A (zh) 自复位金属耗能拉索
CN116876694A (zh) 一种装配式自复位人工可控塑性铰节点结构及装配方法
CN208363267U (zh) 一种单边预应力全装配式自复位钢框架节点
CN104294963B (zh) 一种底部开洞带耗能装置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板
CN205531016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柱构件及连接节点
Bai et al. Seismic behavior of RC square columns strengthened with LRS FRP under high axial load rati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9

Address after: 100086 room 1302, block B, casting tower, 6 South Avenu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ZHITA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4101 2 Tong Jie Road, Fu Li Town, Anhui City, Suzhou.

Applicant before: Wang Ku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09

Address after: 201414 Guangming Yangwang Village, Qingcun Town,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Wanp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6 room 1302, block B, casting tower, 6 South Avenu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ZHITA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