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0744A -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70744A CN107370744A CN201710651456.8A CN201710651456A CN107370744A CN 107370744 A CN107370744 A CN 107370744A CN 201710651456 A CN201710651456 A CN 201710651456A CN 107370744 A CN107370744 A CN 1073707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lor
- user
- color selection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716 delivery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6651 moo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77 ja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7817 Olea europa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46052 Phaseolus vulga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627 Phaseolus vulga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489 doughnu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81 turquoi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FFRBMBIXVSCUFS-UHFFFAOYSA-N 2,4-dinitro-1-naphthol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C([N+]([O-])=O)C=C([N+]([O-])=O)C2=C1 FFRBMBIXVSCUF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LNDNABNWASMFD-UHFFFAOYSA-N 4-[(1,3-dimethylimidazol-1-ium-2-yl)diazenyl]-n,n-dimethylanili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N(C)C)=CC=C1N=NC1=[N+](C)C=CN1C YLNDNABNWASM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730 Amygdalus pers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72814 Anser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972773 Aulopiform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67854 Bourreria succulen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56139 Brassica cret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351 Brassica cretic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343 Brassica rupest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836 Camelus dromedar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566 Caps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32059 Carica parviflo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653 Carica parviflo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979 Citrus lim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31522 Citrus pyriform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2322 Egg Protein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00912 Egg Prote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005836 Euchloe auson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598860 Garcinia hanbury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206 Hibisc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85 Hibiscus lunarii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84380 Hibiscus rosa sin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9976 Impati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692870 Inachis i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0177 Indigofera tinctor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78870 Lavandula angustifol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663 Lavandula angust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VAYOSLLFUXYJDT-RDTXWAMCSA-N 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H](N(C)C[C@@H](C=2)C(=O)N(CC)CC)C2)=C3C2=CNC3=C1 VAYOSLLFUXYJDT-RDTXWAMC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37502 Ostre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02 Pe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6761 Piper adun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889 Piper guineens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804 Piper guineens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184 Piper nigr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83869 Polyommatus doryla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18633 Prunus armenia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827 Prunus armeniac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040 Prunus persica var persic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94611 Punica granat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60 Punica granat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7660 Pyre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61458 Solanum melonge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597 Solanum melongen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829 Sorghum propinqu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684 Sorghum saccharat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97179 Syringa vulga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4338 Syringa vulga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69722 Thea sin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754 Vitis X bourquin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333 Vitis X labruscan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6365 Vitis vin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787 Vitis vin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8042 Zea may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4 Zea mays ssp. parviglum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5 ameth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IRERQBUNZFJFGC-UHFFFAOYSA-L azure blue Chemical compound [Na+].[Na+].[Na+].[Na+].[Na+].[Na+].[Na+].[Na+].[Al+3].[Al+3].[Al+3].[Al+3].[Al+3].[Al+3].[S-]S[S-].[O-][Si]([O-])([O-])[O-].[O-][Si]([O-])([O-])[O-].[O-][Si]([O-])([O-])[O-].[O-][Si]([O-])([O-])[O-].[O-][Si]([O-])([O-])[O-].[O-][Si]([O-])([O-])[O-] IRERQBUNZFJFGC-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KSKPIVNLNLAAV-UHFFFAOYSA-N bis(2-chloroethyl)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SCCCl QKSKPIVNLNLAA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NBFNNNWANBMTI-UHFFFAOYSA-M brilliant green Chemical compound OS([O-])(=O)=O.C1=CC(N(CC)CC)=CC=C1C(C=1C=CC=CC=1)=C1C=CC(=[N+](CC)CC)C=C1 NNBFNNNWANBMTI-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29 carbon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DGQLVPJVXFOQEV-JNVSTXMASA-N carmi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1=C2C(=O)C=3C(C)=C(C(O)=O)C(O)=CC=3C(=O)C2=C(O)C(O)=C1[C@@H]1O[C@H](CO)[C@@H](O)[C@H](O)[C@H]1O DGQLVPJVXFOQEV-JNVSTXMA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93 cherri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copper tin Chemical compound [Cu].[Sn]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45 egg yo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969 egg yo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96 emo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17709 gambog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239 indanthrene blue 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UHOKSCJSTAHBSO-UHFFFAOYSA-N indanthrone blu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C3=CC=C4NC5=C6C(=O)C7=CC=CC=C7C(=O)C6=CC=C5NC4=C3C(=O)C2=C1 UHOKSCJSTAHBS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97275 indigo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COHYTHOBJLSHDF-UHFFFAOYSA-N indigo powder Natural products N1C2=CC=CC=C2C(=O)C1=C1C(=O)C2=CC=CC=C2N1 COHYTHOBJLSHD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OBAEOGBNPPUQV-UHFFFAOYSA-N iron;tri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O.[Fe].[Fe] YOBAEOGBNPPUQ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102 lavandula ver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8219 lavend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RYZCLUQMCYZBJQ-UHFFFAOYSA-H lead(2+);dicarbonate;di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H-].[Pb+2].[Pb+2].[Pb+2].[O-]C([O-])=O.[O-]C([O-])=O RYZCLUQMCYZBJQ-UHFFFAOYSA-H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07698 malachite green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FDZZZRQASAIRJF-UHFFFAOYSA-M malachite green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N(C)C)=CC=C1C(C=1C=CC=CC=1)=C1C=CC(=[N+](C)C)C=C1 FDZZZRQASAIRJF-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RFKJHQXSLBUONF-UHFFFAOYSA-N methyl blue free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S(=O)(=O)O)=CC=C1NC1=CC=C(C(=C2C=CC(C=C2)=NC=2C=CC(=CC=2)S(O)(=O)=O)C=2C=CC(NC=3C=CC(=CC=3)S(O)(=O)=O)=CC=2)C=C1 RFKJHQXSLBUON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460 mustar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36 oys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36 patent blue V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15 salm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94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0 sapphi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FPSFKBGHBCHTOE-UHFFFAOYSA-N sodium 3-hydroxy-4-[(3-methyl-5-oxo-1-phenyl-4H-pyrazol-4-yl)diazenyl]naphthalene-1-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Na+].O=C1C(N=NC=2C3=CC=CC=C3C(=CC=2O)S(O)(=O)=O)C(C)=NN1C1=CC=CC=C1 FPSFKBGHBCHTO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BPJYAXCTOHRFDQ-UHFFFAOYSA-L tetracopper;2,4,6-trioxido-1,3,5,2,4,6-trioxatriarsinane;di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u+2].[Cu+2].[Cu+2].[Cu+2].CC([O-])=O.CC([O-])=O.[O-][As]1O[As]([O-])O[As]([O-])O1.[O-][As]1O[As]([O-])O[As]([O-])O1 BPJYAXCTOHRFDQ-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YXZRCLVVNRLPTP-UHFFFAOYSA-J turquoise blue Chemical compound [Na+].[Na+].[Na+].[Na+].[Cu+2].NC1=NC(Cl)=NC(NC=2C=C(NS(=O)(=O)C3=CC=4C(=C5NC=4NC=4[N-]C(=C6C=CC(=CC6=4)S([O-])(=O)=O)NC=4NC(=C6C=C(C=CC6=4)S([O-])(=O)=O)NC=4[N-]C(=C6C=CC(=CC6=4)S([O-])(=O)=O)N5)C=C3)C(=CC=2)S([O-])(=O)=O)=N1 YXZRCLVVNRLPTP-UHFFFAOYSA-J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涉及信息交互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递方法,其通过在第一终端内获取到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并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了颜色选择指令,而后第二终端在屏幕上显示了与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进而通过颜色完成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信息传递的保密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及 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够对提 高工作效率和维护某些社会关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一个科 研项目组中的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加速项目的研发速度;一个 家庭中的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够更好的维持家庭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自然人之间的沟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沟通, 比如面对面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另一种是间接沟通,比如通过 发送微信或者短信等借助某一种信息载体,来将期望表达的信息发送 给对方。
不论是采用上述哪一种沟通方式,都是需要用户将想要表达的信 息使用语言的方式明确的表达出来,这样表达出来的信息容易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传递方法,以降低泄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
第一终端根据颜色选择结果,向第二终端发送颜色选择指令;
第二终端在显示屏上显示与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其中,步骤第二终端在显示屏上显示与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 的颜色包括:
第二终端在位于其显示屏上的第一目标图形的第一目标区域中 显示与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第一目标图形至少由第一目标区 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组成;第一目标区域用于显示第一终端所生成的颜 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第二目标区域用于显示第二终端所生成的 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第一终端在位于其显示屏上的第一目标图形的第一目标区域中 显示与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其中,在步骤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前,还 包括:
第一终端在使用状态下,若获取到用户的所发出的声音,则生成 相应的声纹信息;
第一终端根据声纹信息进行用户登录操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其中,步骤第一终端根据声纹信息进行用户登录操作包括:
第一终端判断声纹信息所对应的用户是否已完成注册;
若是,则登录至声纹信息所对应的账号;
若否,则根据声纹信息进行账号注册,并登录至完成注册的账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第一终端在休眠状态下,若获取到用户所发出的声音,则生成相 应的声音数据;
第一终端判断声音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若是,则将当前状 态调整为使用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其中,还包括:
系统检测第一目标图形的各个区域中的颜色是否符合预设的要 求,若是,则保存第一目标图形的当前状态,并建立第二目标图形; 第二目标图形至少由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组成;第三目标区 域用于显示第一终端所生成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第四目标 区域用于显示第二终端所生成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其中,步骤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所输入的各个基础颜色的占用比;
第一终端能根据基础颜色的占用比,生成颜色选择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其中,步骤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包括:
第一终端在屏幕上显示色彩分布图;
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所输入的区域选择指令后,依据区域选择指 令所对应的区域,生成颜色选择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递系统,包括:第 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用于按照如第一方面的第一终端的执 行方式进行相应操作;第二终端,用于按照如第二方面的第一终端的 执行方式进行相应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递方法,其通过在第一终端内获取到 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并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了颜色选择 指令,而后第二终端在屏幕上显示了与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 进而通过颜色完成了信息的传递。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 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递方法的基本流 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递方法的一种具 体实现方式;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递方法的实例中 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关系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递方法的实例中 各个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 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 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 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 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 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信息传递方法,比如微信或者短 信,其均是以明文的形式将期望表达的信息从一个终端发送到了另一 个终端,进而,用户可以在另一个终端上观看到信息的内容,以此种 方式完成了信息的传递。但是,不论是短信或者微信都是将信息以明 文的方式进行发送,这会带来一定的泄密问题。针对该种情况,相关 技术中通常会采用安全信道通信的技术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但发明 人认为这种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的不足,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 息传递方法,包括:
S101,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
S102,第一终端根据颜色选择结果,向第二终端发送颜色选择 指令;
S103,第二终端在显示屏上显示与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仍然是由两端之间的数据传递来完 成信息交互的。步骤S101中,颜色选择结果是由用户A(第一终端 的操作者)输入的,输入颜色选择结果的方式很多,比如,用户可以 输入各个颜色的比例(比如三原色中各个颜色的比例,从而形成一个 最终的颜色,此种方式类似于颜料的混合,即将多种不同颜色的颜料 混合成一种颜料),进而得到最终的颜色,该最终的颜色便是颜色选 择结果所对应的颜色;又比如,第一终端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色彩分 布图,该色彩分布图上按照颜色渐变的形式呈现有各种颜色,进而, 通过可以通过手势选择指令,或者其他选择方式来确定最终的颜色, 即颜色选择结果所对应的颜色。
步骤S102中,第一种终端需要先根据颜色选择结果生成相应的 发送指令,即颜色选择指令,之后,将该颜色选择指令发送给第二终 端。颜色选择指令通常是以数据包的形式存在的,该数据包中携带有 颜色选择结果或者是与颜色选择结果相对应的信息。
步骤S103中,第二终端在接收到颜色选择指令后,直接在其显 示屏上显示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也就是选择颜色选择结果相 对应的颜色,进而使得用户B(第二终端的操作者)能够直接看到颜 色信息。比如,第一终端获取到的颜色选择结果是黑色,那么在第二 终端上显示出的颜色也应当是黑色。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所指 的第一终端并不必然是某一个终端,而是能够执行步骤S101和S102 的终端,也就是,第一终端的数量可能是多个,类似的,第二终端也 不必然是某一个终端,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比如,实际操 作中,第一终端可以是用户A所操作的终端A,第二终端可以是用 户B和用户C分别操作的终端B和终端C,这样,终端A所发出的 颜色选择指令,在终端B和终端C上都能够看到。
某些情况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可以对调的。比如,用户A 和用户B分别使用终端A和终端B进行信息交互,当用户A使用终 端A发送给终端B信息的时候,终端A是作为第一终端存在的,终 端B是作为第二终端存在的;当用户B使用终端B发送给终端A信 息的时候,终端B是作为第一终端存在的,终端A是作为第二终端 存在的。
通过上述S101-S103这三个步骤完成了颜色的发送。本申请所提 供的信息传递方法有两种具体的使用情况,下面分别对这三种使用情 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可以将颜色理解为一种加密的手段,传统的加密技 术均是从代码的角度对数据本身进行加密,比如RSA非对称加密技 术是将明文数据转化为了密文数据。传统的加密技术仅仅是将代码的 排列方式进行了调整,而本方案中则是使用颜色替代了传统的密文数 据,这样加密的方式更不容易被破解。此时,颜色选择结果就应当理 解为用户所输入的明文信息(一种颜色选择结果对应了一种信息,比 如红色代表了不同意,白色代表同意,颜色选择结果所对应的信息/ 含义应当是进行交流的两个用户预先约定好的),而后,颜色选择指 令则是携带了该颜色选择结果所代表的代码。最后,第二终端在显示 屏上显示了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由于用户B预先知道了各 个颜色所代表的含义,进而根据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所显示的颜色, 就能够确定用户A期望表达的意思。也就是,第一种情况下,进行 信息交流的双方(用户A和用户B)已经预先预定好了各个颜色所 代表的含义,进而通过颜色的方式来将期望表达的信息发送给对方, 以避免第三方窃取到之后造成了信息泄露的问题。
在第一种情况下,颜色选择结果是代表了某种指定含义的,该指 定含义是操作第一终端的用户和操作第二终端的用户预先约定好的。
第二种情况,与第一种情况相类似的,颜色依旧是代表了某一种 信息。考虑到颜色本身就已经默认的代表了某些含义,比如红色代表 了急躁或者停止,绿色表示放松或者顺利,也就是颜色所代表的含义 能够根据颜色本身确定。尤其是颜色可以直观的表示出用户的心情, 或者说能够直观的表示出用户的情感。此时在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解 读之前就不需要交流的双方(用户A和用户B)预先约定指定颜色 所代表的含义。此时颜色所代表的含义有一定的模糊,但并不影响主 要的信息传递。进而,在该种情况下,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的题目可 以调整为一种心情/情感信息传递方法,这主要是考虑到颜色所代表 的心情可以直观的解读出来,比如明亮的颜色表示心情较好,幽暗的 颜色表示心情较差等等。这样,通过发送颜色来表示心情,能够使得 用户可以以一种比较含蓄的手段来进行表述,从而提高用户的感受 度。
某种情况下,第二终端在显示颜色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显 示其接收到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但这种显示方式过于直 白,且缺少互动,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使得用户感受度下降。针对 该种情况,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步骤第二终端在显示屏上显示与 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包括:
第二终端在位于其显示屏上的第一目标图形的第一目标区域中 显示与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第一目标图形至少由第一目标区 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组成;第一目标区域用于显示第一终端所生成的颜 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第二目标区域用于显示第二终端所生成的 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
也就是,第二终端在显示颜色的时候,不只是会显示器接收到的 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还会同时显示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应当 理解为受用户B所操作的终端,该第二终端并不必然是物理上的一 个终端,可以是多个,比如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机登录自己的账号, 这多个手机都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自己所生成(也可以理解为发送 给第一终端)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
也就是,第二终端在显示颜色的时候,不仅会显示第一终端所发 出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还会显示第二终端所发出的颜色选 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并且,在显示颜色的时候,是将用户A所发 出的颜色和用户B所发出的颜色在同一个图形(第一目标图形)中 的不同区域显示出来,该图形可以是圆形,该圆形被分为了两半,左 侧的一半是显示第一终端所发出的颜色,右侧的一半是显示第二终端 所发出的颜色。这样在同一个图形的不同区域中显示进行交互的至少 两个终端所发出的颜色,能够更为直观的使用户进行交流,提高用户 的感受度。
与上述过程类似的,在第一终端生成/发送了颜色选择指令之后, 第一终端也可以在其自身的屏幕上显示用户A所选择颜色和显示用 户B所选择的颜色,进而,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 在位于其显示屏上的第一目标图形的第一目标区域中显示与颜色选 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
具体操作的时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建立类似于聊天窗口 式的界面,该界面就是第一目标图形。第一目标图形可以是圆形、圆 环形、三角形等等。建立了交流关系的终端所发出的颜色均可以在该 图形中的相应区域显示。
上述内容说明了显示颜色的过程,下面对用户登录和注册的过程 进行说明。
具体的,在步骤S101,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 前,还包括:
第一终端在使用状态下,若获取到用户的所发出的声音,则生成 相应的声纹信息;
第一终端根据声纹信息进行用户登录操作。
也就是,第一终端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开机,且唤醒了的状态下) 可以通过获取用户所发出的声音来完成登录的操作。登录操作具体是 基于声纹识别技术来实现的,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声纹都是有着一定区 别的,因而可以使用声纹信息作为验证用的信息。
此处的登录操作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用户已经完成了注册,那 么直接使用声纹信息进行登录即可;第二种是用户尚未完成注册,此 时则应当依据该声纹信息进行注册,并登录到该账号中。具体的,步 骤第一终端根据声纹信息进行用户登录操作包括:
第一终端判断声纹信息所对应的用户是否已完成注册;
若是,则登录至声纹信息所对应的账号;
若否,则根据声纹信息进行账号注册,并登录至完成注册的账号。
在登录到了账号中,用户可以直接看到其已经建立好友关系,或 者是家庭关系的联系人。这便于用户直接选择联系人进行颜色消息的 发送。并且,通过声纹信息来登录到指定的用户,一定程度上可以避 免账号的恶意盗取。
用户在操作终端的时候,某些情况下,为了节省电能,终端会进 入到睡眠状态,此时,可以考虑使用语音唤醒的放肆来将睡眠状态的 终端唤醒,以使其改变成使用状态。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S201,第一终端在休眠状态下,若获取到用户所发出的声音, 则生成相应的声音数据;
S202,第一终端判断声音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若是,则 将当前状态调整为使用状态。
其中,声音数据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声纹数据,也就是, 只有提取到和预设的声纹相同的声纹后,终端的状态才会调整为使用 状态;第二种是语音数据(或者说是语音识别后的文字数据),用户 可以通过说出指定的口令来唤醒终端。比如,指定的口令可以是解除 睡眠状态等。这两种方式相比,第一种相对较为绝对,准确度不高(比 如,用户遇到感冒发烧等导致声音变化的问题时,第一种方式可能就 会无法判断),但基本不会受到非法用户。第二种则相反,容易被非 法用户所控制,但不会由于用户的声音改变而导致用户无法唤醒终端 的问题。
如前文中的描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在同一个图形中显示 二者所发出的颜色,这样方便二者查看自己和对方所发出的颜色都是 什么,进而便于了解自己和对付的交流内容。除了能够在第一终端和 第二终端上看到各自发了什么颜色的信息,系统(此处的系统可以理 解为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中运行软件系统,也可以理解为具有独 立监管机构的第三方设备(如服务器)中所运行的软件系统)还可以 实时的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发出的颜色进行监控,当颜色符合条 件的时候,使二者的交流状态进入到下一个状态。
即,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系统检测第一目标图形的各个区域中的颜色是否符合预设的要 求,若是,则保存第一目标图形的当前状态,并建立第二目标图形; 第二目标图形至少由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组成;第三目标区 域用于显示第一终端所生成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第四目标 区域用于显示第二终端所生成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
也就是,当第一目标图形中的颜色达到要求后,就将保存第一目 标图形当前的状态(比如,第一目标图形当前的状态是左侧为白色(第 一终端所发出的),右侧也为白色(第二终端所发出的);或者是第一 目标图形当前的状态是左侧为红色(第一终端所发出的),右侧也为 黑色(第二终端所发出的));并且重新建立一个图形以使两个用户可 以通过操作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进行信息沟通。其中,第一目标图形 的各个区域中的颜色是否符合预设的要求中,预设的要求可以是操作 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用户自己设定的,比如,第一目标图形的左侧 半个区域为白色,右侧半个区域也为白色;又比如,第一目标图形的 左侧半个区域为红色,右侧半个区域也为红色。具体第一目标图形的 各个区域中的颜色为何种才达到要求,除了可以是用户自己设定,也 可以是系统预先分配的,还可以是默认的,比如,某些情况下,红色 表示不允许或禁止,则两个用户都发出红色,则表示意见相同,此时意见均为不允许或禁止。又比如,某些情况下,白色表示允许,则两 个用户都发出白色,则表示意见相同,此时意见均为允许。又比如, 某些情况下,一个用户询问,另一个用户确认,此时,则可能是一个 用户发出的是红色,另一个用户发出的是白色。
下面,对用户输入的过程进行说明,用户输入颜色选择结果的时 候,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较为直接,是通过显示色彩分布图的方式 来输入,另一种方式较为精确,是通过输入颜色占用比的方式来完成 输入。
即,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中,步骤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 选择结果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所输入的各个基础颜色的占用比;
第一终端能根据基础颜色的占用比,生成颜色选择结果。
其中,基础颜色指的是任意一种独立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 黑色、粉红等等。占用比指的是指定颜色所占最终颜色(颜色选择结 果所对应的颜色)的份数。根据基础颜色的占用比,生成颜色选择结 果就是按照占用比,将各个基础颜色进行混合最终所形成的颜色(类 似于绘画中将各个颜色的颜料进行混合)。这种方式可以精确的控制 颜色,但并不直观。
为了使颜色选择更为直观,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操作,即,步 骤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包括:
第一终端在屏幕上显示色彩分布图;
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所输入的区域选择指令后,依据区域选择指 令所对应的区域,生成颜色选择结果。
其中,色彩分布图指的是分布有各种颜色的图片,用户可以通过 手动选择的方式(生成区域选择指令),来选择图片上指定的一个颜 色作为颜色选择结果。
如前文中的描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建立类似于聊天窗口 式的界面,该界面就是第一目标图形。第一目标图形可以是圆形、圆 环形、三角形等等。建立了交流关系的终端所发出的颜色均可以在该 图形中的相应区域显示。为了提高不同终端之间的交流的效果,应当 为不同的终端分配不同的基础颜色(或者说不同的终端所分配的基础 颜色是部分相同),比如第一终端可以使用的基础颜色是红蓝黄紫, 第二终端可以使用的基础颜色是红蓝黄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第一终端获取 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所输入的图案生成指令和各个基础颜色的占 用比;
第一终端根据图案生成指令和各个基础颜色的占用比,生成指令 生成颜色选择结果。
其中,图案生成指令可以用来生成各种对应的图案,图案比如可 以是花朵、楼宇等。根据用户所输入的各个基础颜色占用比可以确定 使用的颜色,最终确定的颜色选择结果就是涂有指定颜色(根据基础 颜色占用比合成的颜色)的图案,这样,通过增加了团,丰富了表达 了方式,使得用户所发出的内容能够更容易被看到该信息的用户所了 解。
类似的,步骤S101还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实现,即第一终端获取 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包括:
第一终端在屏幕上显示色彩分布图,以获取区域选择指令;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所输入的图案生成指令;
第一终端根据图案生成指令和依据区域选择指令所对应的区域, 生成颜色选择结果。
这也是一种丰富信息发送形式的方式,其效果与前一种类似。
在某一种情况下,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还可以通过获取用户的年 龄,并且显示用户距离成年的时间,进而提示用户和相关人员珍惜时 间。也就是,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当前年龄;
若当前年龄小于预设的年龄,则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显示用 户到达预设年龄的剩余时间。
此处,预设的年龄可以是18岁这样的成年时间,也可以是用户 计划出国或者离开家庭的年龄,这样以一种倒计时的方式提醒用户, 以及提醒与用户进行交流的第二终端的使用者。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当前年龄的方式可以是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 的使用者输入的,也可以是第一终端通过某种方式测算得到的。比如, 第一终端可以通过对用户的声纹数据进行识别来用户的年龄,当然, 采用这种声纹识别年龄前,需要采用建模技术来确定不同年龄所对应 的声纹特点,进而,在获取到用户的声纹后,可以依据声纹特点来确 定用户所对应的年龄。
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中,说明了需要通过颜色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和表达,通过发明人的实验和分析,确定可以使用如下颜色中的一种 或多种作为基础颜色:
自然、原色、纯色、补色、流行色、国际流行色、基本 色、同类色、多种色彩、彩色、素色、混合色、对比色、冷 色、暖色、中间色、柔和色、浓色、前进色、后退色、膨胀 色、收缩色、底色、表面色、透明色、金属色、强调色、 配色、调色、红色、朱红、粉红色、梅红、玫瑰红、桃红、樱 桃红、桔红色、石榴红、枣红色、莲红色、浅莲红、豆红、 辣椒红、高梁红、芙蓉红、胭脂红、鲑鱼红、玳瑁红、海螺红、 宝石红、玛瑙红、珊瑚红、金红、铁红、铁锈红、铬红、red 砖红、土红、紫红(酒红)、深紫红、棕红、暗红、鲜红、绯红、 米红、深红、淡红橙色、黄色、深桔黄、浅桔黄、柠檬黄、 玉米黄、橄榄黄、稻草黄、芥末黄、杏黄、蛋黄、藤黄、象牙 黄、日光黄、土黄、砂黄、金黄、深黄、棕黄、青黄、灰 黄、米黄、嫩黄、鲜黄、鹅黄、中黄、浅黄、淡黄、绿 色、豆绿、浅豆绿、橄榄绿、茶绿、葱绿、苹果绿、森林绿、 苔藓绿、草地绿、灰湖绿、水晶绿、玉绿、石绿、松石绿、 孔雀绿、墨绿、墨玉绿、深绿、暗绿、青绿、碧绿、蓝绿、黄 绿、灰绿、褐绿、中绿、浅绿、淡绿、靛青、蓝色、天蓝; 蔚蓝、月光蓝、海洋蓝海蓝、湖蓝、深湖蓝、中湖蓝、冰雪 蓝、孔雀蓝、宝石蓝、粉末蓝、藏蓝、海军蓝、宝蓝、墨蓝、 紫蓝、浅紫蓝、青蓝、深灰蓝、深蓝、鲜蓝、中蓝、浅蓝、 淡蓝、紫色、紫罗兰色、紫水晶色、葡萄紫、茄皮紫、玫瑰紫、 丁香紫、墨紫、绛紫、暗紫、乌紫、蓝紫、鲜紫、深紫、浅 紫、淡紫、淡白紫、青莲、雪青、墨绛红、暗绛红、浅绛红、黑色、炭黑、暗黑、漆黑、白色、象牙白、牡蛎白、珍珠 白、玉石白、银白、羊毛白、乳白、米白、雪白、灰白、 纯白、本白、粉红白、浅紫白、灰色、银灰色、炭灰色、烟 灰、雾灰、黑灰、金色、银色、青古铜色、驼色、米色、卡 其色、奶油色、豆沙色、水晶色、荧光色、彩虹色、棕色、 茶褐、淡褐、咖啡、琥珀色。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还说明本方案的操作流程,如图3和图 4所示:
步骤1,终端A接收到用户A所发出的声音,并生成声纹数据;
步骤2,终端A使用该声纹数据登录到服务器中,并调取用户A 所对应的通信群组(该通信群组中有三个人,分别是用户A,用户B 和用户C,其中,用户A是儿子,用户B、C分别是用户A的父母);
步骤3,终端A接收用户A所选择的颜色;
步骤4,终端A将用户A所选择的颜色向用户B所操作的终端 B发送,以及向用户C所操作的终端C发送;
步骤5,终端A在将颜色发送出去之后,在屏幕上显示提示动画;
步骤6,终端A在成功发送了颜色之后在终端A的屏幕上的圆 圈中的A区域显示自己发送的颜色,以及在圆圈中的B区域显示终 端B最后一次发出的颜色,以及在圆圈的C区域中显示终端C最后 一次发出的颜色;其中,A、B、C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且相 互之间没有覆盖并且相接,A区域在圆圈的左上方,B区域在圆圈的 右上方,C区域在圆圈的下方(A、B、C区域的位置按照如图4所 示的位置排布);
步骤7,终端B在接收到终端A所发出的颜色之后,在终端B 的屏幕上的圆圈中的A区域显示终端A所发出的颜色,以及,在圆 圈中的B区域显示终端B最后一次发出的颜色,以及在圆圈的C区 域中显示终端C最后一次发出的颜色;三个区域的位置与步骤5中 的相同;
步骤8,终端C在接收到终端A所发出的颜色之后,在终端C 的屏幕上的圆圈中的A区域显示终端A所发出的颜色,以及,在圆 圈中的B区域显示终端B最后一次发出的颜色,以及在圆圈的C区 域中显示终端C最后一次发出的颜色;三个区域的位置与步骤5中 的相同。
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以APP的形式存在于用户所操作的终 端中,第一终端的具体形式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手表等移动 设备,也可以是台式电脑等固定设备。其优选的载体为电子手表。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递系统,包括: 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用于按照如上述第一终端的执行方 式进行相应操作;第二终端,用于按照如上述第二终端的执行方式进 行相应操作。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 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 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 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 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 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 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 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 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 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 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 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 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 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
第一终端根据颜色选择结果,向第二终端发送颜色选择指令;
第二终端在显示屏上显示与所述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第二终端在显示屏上显示与所述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包括:
第二终端在位于其显示屏上的第一目标图形的第一目标区域中显示与所述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所述第一目标图形至少由第一目标区域和第二目标区域组成;所述第一目标区域用于显示第一终端所生成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用于显示第二终端所生成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终端在位于其显示屏上的第一目标图形的第一目标区域中显示与所述颜色选择指令相对应的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前,还包括:
第一终端在使用状态下,若获取到用户的所发出的声音,则生成相应的声纹信息;
第一终端根据声纹信息进行用户登录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第一终端根据声纹信息进行用户登录操作包括:
第一终端判断声纹信息所对应的用户是否已完成注册;
若是,则登录至所述声纹信息所对应的账号;
若否,则根据声纹信息进行账号注册,并登录至完成所述注册的账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终端在休眠状态下,若获取到用户所发出的声音,则生成相应的声音数据;
第一终端判断声音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要求,若是,则将当前状态调整为使用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系统检测所述第一目标图形的各个区域中的颜色是否符合预设的要求,若是,则保存所述第一目标图形的当前状态,并建立第二目标图形;所述第二目标图形至少由第三目标区域和第四目标区域组成;所述第三目标区域用于显示第一终端所生成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所述第四目标区域用于显示第二终端所生成的颜色选择指令所对应的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用户所输入的各个基础颜色的占用比;
第一终端能根据基础颜色的占用比,生成颜色选择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第一终端获取用户输入的颜色选择结果包括:
第一终端在屏幕上显示色彩分布图;
第一终端获取到用户所输入的区域选择指令后,依据区域选择指令所对应的区域,生成颜色选择结果。
10.一种信息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按照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终端的执行方式进行相应操作;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按照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第二终端的执行方式进行相应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51456.8A CN107370744A (zh) | 2017-08-02 | 2017-08-02 |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51456.8A CN107370744A (zh) | 2017-08-02 | 2017-08-02 |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70744A true CN107370744A (zh) | 2017-11-21 |
Family
ID=60309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51456.8A Pending CN107370744A (zh) | 2017-08-02 | 2017-08-02 |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7074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8242A (zh) * | 2018-09-05 | 2019-01-01 | 深圳正品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账户创建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
CN110146168A (zh) * | 2019-04-16 | 2019-08-2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54714A1 (en) * | 2004-05-13 | 2005-11-17 | Ramakrishna Anne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transfer with camera-enabled devices |
CN1763755A (zh) * | 2005-11-11 | 2006-04-2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远程色彩信息传递方法 |
CN101615929A (zh) * | 2008-06-27 | 2009-12-3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发送和接收方法 |
CN103959749A (zh) * | 2011-11-25 | 2014-07-3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方法 |
CN104410565A (zh) * | 2014-11-28 | 2015-03-11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交流中的语境信息传输方法及电子终端 |
CN105141619A (zh) * | 2015-09-15 | 2015-12-09 | 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帐号登录方法及装置 |
CN105224839A (zh) * | 2015-10-08 | 2016-01-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颜色相加原理的加密程序解锁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8-02 CN CN201710651456.8A patent/CN10737074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254714A1 (en) * | 2004-05-13 | 2005-11-17 | Ramakrishna Anne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transfer with camera-enabled devices |
CN1763755A (zh) * | 2005-11-11 | 2006-04-26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远程色彩信息传递方法 |
CN101615929A (zh) * | 2008-06-27 | 2009-12-3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发送和接收方法 |
CN103959749A (zh) * | 2011-11-25 | 2014-07-3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方法 |
CN104410565A (zh) * | 2014-11-28 | 2015-03-11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交流中的语境信息传输方法及电子终端 |
CN105141619A (zh) * | 2015-09-15 | 2015-12-09 | 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帐号登录方法及装置 |
CN105224839A (zh) * | 2015-10-08 | 2016-01-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颜色相加原理的加密程序解锁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8242A (zh) * | 2018-09-05 | 2019-01-01 | 深圳正品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账户创建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
CN110146168A (zh) * | 2019-04-16 | 2019-08-2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N110146168B (zh) * | 2019-04-16 | 2022-03-11 |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信息输入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84359A (zh) | 自动设置手机参数的方法 | |
CN107807734A (zh) |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交互输出方法以及系统 | |
CN103581435A (zh) | 一种在安卓智能手机os中进入访客模式的交互方法 | |
Addo | The adoption of mobile phone: How has it changed us socially | |
CN107370744A (zh) |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 |
Chen et al. | Open metaverse: Issues, evolution, and future | |
Bai |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eramic Exhibits and VR User Experience Based on Deep Learning Method Based on Nonlinear Random Matrix Combined with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Visualization System | |
Liang et al. | Research on Metaverse Security and Forensics. | |
US20160142362A1 (en) | Custom encoded messages amongst a customized social group | |
KR102755602B1 (ko) | 정신 건강 관리 게임을 제공하는 방법 | |
Costa et al. | Color Name Distances Scaled by Thurstone's Ranking Order Psychophysical Method | |
Rosemblaum et al. | What type of experience is needed to generate a human-like view-invariant representation of face identity? Evidence from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 |
Singh et al. | Positive affect as a moderator of liking effects on trust and attraction | |
CN105825093A (zh) |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及终端 | |
Paddison et al. | Fostering inter-cultural dialogue--visionary intentions and the realities of a dedicated public space. | |
Green et al. | Long-term semantic knowledge predicts changes in color perception | |
US20250054201A1 (en) | Stylization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raining | |
Lin et al. | Estimating decision time in perceptual decision making | |
Bainbridge | An emerging landscap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istic visual memory | |
Akselevich et al. |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ial valence are differently modulated by eccentricity: Replicating and extending earlier findings | |
Zhan et al. | Modelling 3D self-portrait from the individual’s face memory | |
Bell et al. | Facial identity and facial expression processing dissociate in developmental prosopagnosia | |
Lazaroo et al. | Circus in a tea cup: An embodied, feminist, community performance for survivors of domestic violence | |
Kieseler et al. | Evidence for separate processing of facial identity and expression information in an acquired prosopagnosic | |
de Liaño | Visual Search in children: What we know so far, and new challenges in the real worl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