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4388A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64388A CN107364388A CN201710474383.XA CN201710474383A CN107364388A CN 107364388 A CN107364388 A CN 107364388A CN 201710474383 A CN201710474383 A CN 201710474383A CN 107364388 A CN107364388 A CN 1073643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arm
- flip
- container body
- hing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2—Covering of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该分体式顶盖装置包括设在货箱本体上的顶盖、联动机构、以及通过联动机构驱动顶盖打开和关闭所述货箱本体的驱动机构,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位于第二盖板的上方,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货箱本体的外侧。本发明的分体式顶盖装置,顶盖由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构成,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位于第二盖板的上方,由此减小了货箱本体装载时,顶盖翻转作业所需的工作空间,相对于现有结构,可以适应特定狭小空间内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本发明另外提出一种安装有上述分体式顶盖装置的自卸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以及安装有该分体式顶盖装置的自卸车。
背景技术
车辆在工程建筑、物流运输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自卸车为例,其是一种能够自行卸载货物的运输车辆,具有自动卸货、机动性强等特点,可提高货物装卸效率,节约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已经成为当今货物运输最重要的车辆之一,环保智能自卸车是新一代的“渣土车”,对环保、智能管控、产品性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智能环保自卸车一般都在货箱上盖有顶盖,顶盖用于防止渣土车沿途扬尘和泄漏抛洒,对城市坏境造成二次污染和破坏。
专利号为“201520893362.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开启四连臂式顶盖装置,包括车厢,车厢尾端设有后门,车厢的顶部设有翻转式的顶盖,车厢前、后外侧面上均设有顶盖翻转装置,顶盖翻转装置包括前翻转臂、后翻转臂,前翻转臂和后翻转臂的上端通过回转轴与顶盖的侧边连接,前翻转臂和后翻转臂的下端通过回转轴与车厢连接,车厢尾端外侧面上设有翻转油缸,翻转油缸内的伸缩杆通过接头与后翻转臂铰接;其中顶盖的侧边上设有翻转定位块,前翻转臂上对应翻转定位块处设有支撑块;顶盖通过顶盖翻转装置翻转后,翻转定位块与支撑块相互配合能对翻转后的顶盖进行限位,使顶盖位于驾驶室的上方。上述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顶盖为整体式结构,顶盖通过顶盖翻转装置翻转后,顶盖的前端超出驾驶室,且前伸较长,伸出长度甚至达到3m以上,一方面影响客户体验,给驾驶室内司机很强的安全压迫感;另一方面自卸车装载时所需工作空间较大,将影响在特定狭小空间内的使用。
另外,专利号为“201520713566.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密闭顶盖及具有该密闭顶盖的自卸车,其顶盖采用分体式设计,在顶盖的打开状态,一个顶盖倾斜位于车厢的中部,另一个顶盖倾斜位于车厢的前部;或者,两个顶盖竖直位于车厢的前部。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在打开状态,两个顶盖仍然一定程度遮挡车厢,因而影响货物的装载。同时,对于第一、第二种方式,在顶盖打开过程和打开状态,对车厢高度方向的空间需求较大,容易给使用带来限制,另外,其连杆机构复杂,实现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以减小货箱本体装载时所需的工作空间。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安装有上述分体式顶盖装置的自卸车。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包括设在货箱本体上的顶盖、联动机构、以及通过联动机构驱动顶盖打开和关闭所述货箱本体的驱动机构,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位于第二盖板的上方,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货箱本体的外侧。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两根主动翻转臂和从动翻转件,两根主动翻转臂的一端分别与货箱本体铰接,两根主动翻转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盖板铰接,所述从动翻转件与两根主动翻转臂均铰接,所述从动翻转件与所述第二盖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翻转件与两根主动翻转臂的铰接点(A、B)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所述两根主动翻转臂的一端与货箱本体的铰接点(C、D)的连线,所述两根主动翻转臂的另一端与第一盖板铰接点(E、F)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所述两根主动翻转臂的一端与货箱本体的铰接点(C、D)的连线。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从动翻转件包括两根从动翻转臂,两根从动翻转臂的一端分别与两根主动翻转臂铰接,两根从动翻转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两根主动翻转臂为弯折杆或弧形杆,两根从动翻转臂为直杆。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从动翻转件包括连接臂和支撑臂,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主动翻转臂铰接,支撑臂的下端与连接臂固定连接,支撑臂的上端与第二盖板固定连接。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臂、第二连臂、第三连臂、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以及连接梁,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设在所述第一连臂上,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设在连接梁上,所述第一连臂的一端和第二连臂的一端分别与货箱本体铰接,所述第一连臂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盖板铰接,所述第二连臂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臂的一端和第二连臂的一端与货箱本体的铰接点(G、H)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点(I)和第二连臂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点(J)的连线,所述第一连臂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的一端与第一盖板铰接点(L、M)的连接平行且相等于所述连接梁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点(I)和第三连臂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点(K)的连线。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盖板通过托臂与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连接。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盖上设有翻转定位块,所述联动机构对应翻转定位块处设有支撑块,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打开状态,翻转定位块与支撑块相互配合对打开后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进行定位;和/或,所述货箱本体的侧壁设有限位块,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打开状态,限位块与联动机构相互配合对打开后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进行定位。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或气缸;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弹性块。
本发明的分体式顶盖装置,顶盖由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构成,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位于第二盖板的上方,由此减小了货箱本体装载时,顶盖翻转作业所需的工作空间,相对于现有结构,可以适应特定狭小空间内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同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货箱本体的外侧,以更好的露出货箱本体的上部空间,便于货物装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自卸车,包括底盘、设在底盘上的驾驶室和货箱本体,还设有如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中,第一盖板打开和关闭所述货箱本体的后半部,第二盖板打开和关闭所述货箱本体的前半部,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位于所述驾驶室的上方。
由于上述自卸车设有上述分体式顶盖装置,因而上述自卸车具有上述分体式顶盖装置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顶盖处于密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顶盖开始翻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顶盖处于翻转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顶盖处于翻转到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顶盖处于密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顶盖处于翻转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顶盖处于密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顶盖开始翻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顶盖处于翻转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顶盖处于翻转到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货箱本体 2—驱动机构 3—第一盖板 4—第二盖板
5—主动翻转臂 6—从动翻转臂 7—连接臂 8—支撑臂
9—第一连臂 10—第二连臂 11—第三连臂 12—第一铰接座
13—第二铰接座 14—连接梁 15—托臂 16—底盘
17—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了叙述的便利,在此规定,货箱本体朝向驾驶室一侧为前,相对应的一侧为后。以图1为例,右方为前,左方为后。另外,下文中出现的与货箱本体铰接,既可以是与货箱本体的侧壁铰接,也可以是与货箱本体的底板铰接,当然优选与货箱本体的侧壁铰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包括设在货箱本体1上的顶盖、联动机构、以及通过联动机构驱动顶盖打开和关闭货箱本体1的驱动机构2,顶盖包括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3位于第二盖板4的上方,且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至少部分位于货箱本体1的外侧。
其中,驱动机构2可以为油缸,也可以为气缸。该实例中,在联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联动或随动,因而可以只设置一套驱动机构2,即单动力驱动顶盖,相对于多动力驱动顶盖,降低了成本,并且联动机构可以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布置紧凑,无需缩减货箱宽度,装载方量也不会受影响。
本发明的分体式顶盖装置,顶盖由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构成,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3位于第二盖板4的上方,由此减小了货箱本体1装载时,顶盖翻转作业所需的工作空间,相对于现有结构,可以适应特定狭小空间内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同时,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至少部分位于货箱本体1的外侧,以更好的露出货箱本体1的上部空间,便于货物装载。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联动机构包括两根主动翻转臂5和从动翻转件,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分别与货箱本体1铰接,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盖板3铰接,从动翻转件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均铰接,从动翻转件与第二盖板4固定连接,从动翻转件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铰接点(A、B)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与货箱本体1的铰接点(C、D)的连线,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另一端与第一盖板3铰接点(E、F)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与货箱本体1的铰接点(C、D)的连线,具体的,从动翻转件包括两根从动翻转臂6,两根从动翻转臂6的一端分别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铰接,两根从动翻转臂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盖板4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两根主动翻转臂5为弯折杆或弧形杆,两根从动翻转臂6为直杆,其中直杆用料少且能提高支撑强度,弯折杆或弧形杆可以减少干涉。
在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联动机构包括两根主动翻转臂5和从动翻转件,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分别与货箱本体1铰接,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盖板3铰接,从动翻转件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均铰接,从动翻转件与第二盖板4固定连接,从动翻转件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铰接点(A、B)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与货箱本体1的铰接点(C、D)的连线,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另一端与第一盖板3铰接点(E、F)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与货箱本体1的铰接点(C、D)的连线,具体的,从动翻转件包括连接臂7和支撑臂8,连接臂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铰接,支撑臂8的下端与连接臂7固定连接,支撑臂8的上端与第二盖板4固定连接。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臂9、第二连臂10、第三连臂11、第一铰接座12、第二铰接座13以及连接梁14,第一铰接座12固定设在第一连臂9上,第二铰接座13固定设在连接梁14上,第一连臂9的一端和第二连臂10的一端分别与货箱本体1铰接,第一连臂9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1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盖板3铰接,第二连臂10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铰接座13铰接,连接梁14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12铰接,连接梁14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3固定连接,第二盖板4与第二铰接座13固定连接,第一连臂9的一端和第二连臂10的一端与货箱本体1的铰接点(G、H)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连接梁14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12铰接点(I)和第二连臂10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3铰接点(J)的连线,第一连臂9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11的一端与第一盖板3铰接点(L、M)的连接平行且相等于连接梁14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12铰接点(I)和第三连臂11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3铰接点(K)的连线。优选的,还包括托臂15,第二盖板4通过托臂15与第二铰接座13固定连接。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为了配合驱动机构2对顶盖进行定位,顶盖上设有翻转定位块,联动机构对应翻转定位块处设有支撑块,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打开状态,翻转定位块与支撑块相互配合对打开后的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进行定位;和/或,货箱本体1的侧壁设有限位块,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打开状态,限位块与联动机构相互配合对打开后的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进行定位。
为了增强密封效果和减少盖板之间的磨损,优选的,当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覆盖货箱本体1上端面时,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弹性块,弹性块可以为硅胶块,也可以为橡胶块。
本发明另一发面提供一种自卸车,如图1至图10所示,该自卸车包括底盘16、设在底盘16上的驾驶室17和货箱本体1,还设有如上述方案中任一项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中,第一盖板3用于打开和关闭货箱本体1的后半部,第二盖板4用于打开和关闭货箱本体1的前半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通过驱动机构2翻转后,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按上下顺序摆放且位于驾驶室17的上方。这样,使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位于驾驶室17的上方,在装载石料、泥土、建筑废料时,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能很好的保护驾驶室17,具有防尘及石料撞击的作用,同时,在保证不超高的情形下,顶盖前伸距离较小甚至无需超出驾驶室17,由此减小了货箱本体1装载时顶盖切换工作状态所需的工作空间,相对于现有结构,可以适应特定狭小空间内的使用,提高用户体验。
由于上述自卸车设有上述分体式顶盖装置,因而上述自卸车具有上述分体式顶盖装置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包括设在货箱本体(1)上的顶盖、联动机构、以及通过联动机构驱动顶盖打开和关闭所述货箱本体(1)的驱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3)位于第二盖板(4)的上方,且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货箱本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两根主动翻转臂(5)和从动翻转件,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分别与货箱本体(1)铰接,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盖板(3)铰接,所述从动翻转件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均铰接,所述从动翻转件与所述第二盖板(4)固定连接,所述从动翻转件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铰接点(A、B)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所述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与货箱本体(1)的铰接点(C、D)的连线,所述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另一端与第一盖板(3)铰接点(E、F)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所述两根主动翻转臂(5)的一端与货箱本体(1)的铰接点(C、D)的连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翻转件包括两根从动翻转臂(6),两根从动翻转臂(6)的一端分别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铰接,两根从动翻转臂(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盖板(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主动翻转臂(5)为弯折杆或弧形杆,两根从动翻转臂(6)为直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翻转件包括连接臂(7)和支撑臂(8),连接臂(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主动翻转臂(5)铰接,支撑臂(8)的下端与连接臂(7)固定连接,支撑臂(8)的上端与第二盖板(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臂(9)、第二连臂(10)、第三连臂(11)、第一铰接座(12)、第二铰接座(13)以及连接梁(14),所述第一铰接座(12)固定设在所述第一连臂(9)上,所述第二铰接座(13)固定设在连接梁(14)上,所述第一连臂(9)的一端和第二连臂(10)的一端分别与货箱本体(1)铰接,所述第一连臂(9)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1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盖板(3)铰接,所述第二连臂(10)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铰接座(13)铰接,所述连接梁(14)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12)铰接,所述连接梁(14)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4)与所述第二铰接座(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臂(9)的一端和第二连臂(10)的一端与货箱本体(1)的铰接点(G、H)的连线平行且相等于所述连接梁(14)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12)铰接点(I)和第二连臂(10)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3)铰接点(J)的连线,所述第一连臂(9)的另一端和第三连臂(11)的一端与第一盖板(3)铰接点(L、M)的连接平行且相等于所述连接梁(14)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座(12)铰接点(I)和第三连臂(11)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13)铰接点(K)的连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4)通过托臂(15)与所述第二铰接座(1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翻转定位块,所述联动机构对应翻转定位块处设有支撑块,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打开状态,翻转定位块与支撑块相互配合对打开后的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进行定位;和/或,所述货箱本体(1)的侧壁设有限位块,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打开状态,限位块与联动机构相互配合对打开后的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为油缸或气缸;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之间的配合面上设有弹性块。
10.一种自卸车,包括底盘(16)、设在底盘(16)上的驾驶室(17)和货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顶盖装置,第一盖板(3)打开和关闭所述货箱本体(1)的后半部,第二盖板(4)打开和关闭所述货箱本体(1)的前半部,在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的打开状态,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4)均位于所述驾驶室(17)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74383.XA CN107364388B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74383.XA CN107364388B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64388A true CN107364388A (zh) | 2017-11-21 |
CN107364388B CN107364388B (zh) | 2023-05-12 |
Family
ID=60305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74383.XA Active CN107364388B (zh) | 2017-06-21 | 2017-06-21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64388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51383A1 (en) * | 1988-07-11 | 1990-01-17 | NUOVA TECNOCAR S.n.c. di TORRICELLI & C. | A cover for the bodies of trucks and similar commercial vehicles |
KR960040817A (ko) * | 1995-05-16 | 1996-12-17 | 백석기 | 화물 자동차 및 덤프 트럭의 적재함 덮개 장치 |
JPH1178668A (ja) * | 1997-09-04 | 1999-03-23 | Tsukahara Shigeaki | ダンプカーの荷台の開口部開閉装置 |
CN2631841Y (zh) * | 2003-05-31 | 2004-08-11 | 秦皇岛秦云科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车厢敞口遮盖装置 |
CN2656214Y (zh) * | 2003-10-13 | 2004-11-17 |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自卸车车厢翻盖装置 |
KR100971687B1 (ko) * | 2010-01-15 | 2010-07-22 | 주식회사 대광티엔알 | 트럭 적재함용 자동덮개장치 |
KR101572839B1 (ko) * | 2014-10-28 | 2015-11-30 | 주식회사 대광티엔알 | 트럭의 적재함용 자동덮개장치 |
CN207045223U (zh) * | 2017-06-21 | 2018-02-27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
2017
- 2017-06-21 CN CN201710474383.XA patent/CN1073643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51383A1 (en) * | 1988-07-11 | 1990-01-17 | NUOVA TECNOCAR S.n.c. di TORRICELLI & C. | A cover for the bodies of trucks and similar commercial vehicles |
KR960040817A (ko) * | 1995-05-16 | 1996-12-17 | 백석기 | 화물 자동차 및 덤프 트럭의 적재함 덮개 장치 |
JPH1178668A (ja) * | 1997-09-04 | 1999-03-23 | Tsukahara Shigeaki | ダンプカーの荷台の開口部開閉装置 |
CN2631841Y (zh) * | 2003-05-31 | 2004-08-11 | 秦皇岛秦云科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车厢敞口遮盖装置 |
CN2656214Y (zh) * | 2003-10-13 | 2004-11-17 |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自卸车车厢翻盖装置 |
KR100971687B1 (ko) * | 2010-01-15 | 2010-07-22 | 주식회사 대광티엔알 | 트럭 적재함용 자동덮개장치 |
KR101572839B1 (ko) * | 2014-10-28 | 2015-11-30 | 주식회사 대광티엔알 | 트럭의 적재함용 자동덮개장치 |
CN207045223U (zh) * | 2017-06-21 | 2018-02-27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64388B (zh) | 2023-0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44286A (zh)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
CN207045223U (zh)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
CN106671863A (zh) | 液压开启四连杆式顶盖装置 | |
NO823095L (no) | Stoetteanordning ved bil eller vogn med loeftbar sidelukke | |
CN207045224U (zh)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
CN103601116A (zh) | 一种多功能叉车 | |
CN104553934A (zh) | 一种便于装卸货物的货车 | |
CN105293397A (zh) | 手动液压集装箱翻转吊具 | |
JP2011031945A (ja) | 貨物用コンテナ | |
CN203651573U (zh) | 自卸车底板副车架结构 | |
CN107364388A (zh) | 一种分体式顶盖装置及自卸车 | |
CN201678412U (zh) | 一种伸缩臂叉装车 | |
CN210762482U (zh) | 一种曲柄摇杆开盖车箱及专用车辆 | |
US7997852B1 (en) | Side loader garbage truck | |
RU2703698C1 (ru) | Прицеп самосвальный с увеличенной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остью | |
CN103895579A (zh) | 车辆的货台用的围板锁定结构 | |
JP2010083594A (ja) | 塵芥収集車 | |
US3863986A (en) | Operating linkage for bottom dump doors | |
CN104071063A (zh) |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货箱组件及其装货卸货方法 | |
KR101618607B1 (ko) | 양방향 개폐가능한 밀폐형 적재함 덮개 | |
CN109398206A (zh) | 一种货箱尾门密封机构及自卸车 | |
CN207209117U (zh) | 一种适用于垃圾转运车的前装式上料机构 | |
JP2010070064A (ja) | 貨物車輌の荷台構造 | |
CN202046233U (zh) | 分体、可翻转车厢的自卸车 | |
CN103832311A (zh) | 自卸车及其开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