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3309B - 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33309B CN107333309B CN201710550167.9A CN201710550167A CN107333309B CN 107333309 B CN107333309 B CN 107333309B CN 201710550167 A CN201710550167 A CN 201710550167A CN 107333309 B CN107333309 B CN 1073333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subcarrier
- candidate
- difference data
- candidate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2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4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从而,基于每个候选信道,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而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环境中依赖RSSI完成信道切换时信道切换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发展迅速,并且成为室内通信环境的主流技术。作为无线网络的一种主要技术,Wi-Fi由于其便捷性、灵活性和较低的设备开销,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随着支持Wi-Fi功能的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Wi-Fi网络在家庭、学校、办公室或商场中随处可见。
随着无线用户数量大幅增加,通信环境中的干扰增多,影响了无线网络的性能,为避免干扰影响,在中国,工作频率为2.4GHz的Wi-Fi的无线接入点提供了13信道,工作频率为5GHz的Wi-Fi的无线接入点提供了15个信道。终端可以选择接入干扰小的信道,以提高传输质量。
目前Wi-Fi信号主要有两个衡量指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strument,RSSI)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很多情况下RSSI近似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RSSI由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提供,CSI由物理层提供。由于无线信号传播过程中,信号强度随着距离的变化会逐渐衰减。RSSI描述了无线信号传播中的衰减过程,表示所有信号综合起来的信号强度,简单易收集。因此RSSI是无线信号质量的主流性能衡量指标,可应用于无线信道切换。
然而,在室内环境中,RSSI会随时间产生较大的波动,多径传播也会导致RSSI幅度波动,而且RSSI不能直接反映出信号传输速度、信号误码率等信道质量的指标,使得以RSSI为指标进行信道切换,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降低了信道切换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环境中依赖RSSI完成信道切换时信道切换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执行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获取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基于每个候选信道,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
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以及,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小值。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包括: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
将工作信道由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包括: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包括: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包括: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和幅度最小值;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包括:
针对每个候选信道,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大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小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
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两个差值都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装置,设置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候选信道,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
信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
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以及,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小值。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
将工作信道由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信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时,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和幅度最小值;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候选信道,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大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小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
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两个差值都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得到同一信道中各子载波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进而依据该差异性在多个信道中选择目标工作信道,而信道状态信息的整体结构特征相对比较稳定,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包含的信息进行信道切换可以更加准确,能够减少空间多径干扰带来的影响,减小了多径传输造成的选择性频率衰减,更加有效的实现了无线信道选择功能,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环境中依赖RSSI完成信道切换时信道切换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子载波与SNR的关系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信道的切换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现有的Wi-Fi设备(如无线接入点)中,信道切换的依据大部分都是基于RSSI。根据测量的无线信道的RSSI大小来选择质量最优的信道接入。但是,在室内复杂环境中,RSSI并不能准确反映出信道质量。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技术中子载波与SNR的关系示例图,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子载波,竖轴表示SNR,且SNR与RSSI近似;由于多路径、频率选择衰减原因,子载波幅度平坦的信道RSSI比较低,子载波幅度变化较大的信道RSSI比较高。这种情况下,RSSI比较高并不能说明无线信道质量比较好,RSSI比较低也不能说明无线信道质量比较差。只有在各个子载波幅度变化彼此相差不大时,通过RSSI的对比选择质量较优的无线信道才有意义。这说明评价无线信道质量时,尽量要在各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相差不大情况下进行。避免多径传输造成的某些子载波频率衰减过大。
CSI是一个包含M*N*S复数矩阵,M表示发射端的天线数,N表示接收端的天线数,S表示子载波数,该矩阵中每个复数包括一个子载波的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其信息含量远远超过RSSI,可以细粒度侦测到各个子载波变化,使得CSI具有一定程度的多径分辨能力,能够察觉视距或非视距路径上信号的微弱变化。在环境不变的传播环境中,CSI的整体结构特征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利用CSI包含的信息作为信道切换的依据可以提高信道切换的准确性,以及减少空间多径干扰影响。在该思路的引导下,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信道切换方案,可以应用于Wi-Fi信道的选择和切换,以CSI的各子载波差异作为信道选择的主要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可以执行在无线接入点中,如无线路由器。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获取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202、基于每个候选信道,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
203、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
针对步骤20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可行的实施方案。
请参考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示例图,如图所示,该无线接入点至少包括天线、物理层、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和信道选择模块。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信道选择模块可以在无线接入点提供的各候选信道中,每次选择一个信道接入,作为临时工作信道,每次选择时不可以重复选择。对于每个临时工作信道,天线接收到该临时工作信道中传输的报文,物理层可以从该报文中的指定字节中提取指定序列,然后将该指定序列与预设序列进行比较,得到信道状态信息CSI;进一步的,物理层可以将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提供给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如此,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可以从物理层获取到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可以实现根据信道的RSSI进行信道切换,因此目前已经有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和信道选择模块,因此只需要在现有的无线接入点中增加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即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改进成本比较低。
针对步骤20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可行的实施方案。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可以将获得的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都发送给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针对每个候选信道,都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从而可以获得各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一步的,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将计算出的各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提供给信道选择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
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以及,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小值。
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可以从信道状态信息中提取各子载波的幅度信息,从而分别根据这两个信息计算上述数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
该公式中,S2表示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n表示子载波的总数,xi表示子载波i的幅度,x表示各子载波的幅度平均值。
例如,以频率是5.785GHz、信道带宽是20Mhz、具有56个子载波的无线接入点为例,取信道中第一个子载波的复数值a+jb,获得其幅度(a2+b2)-1/2。然后重复取剩余子载波中各子载波的复数值,得到每个子载波的幅度。然后,计算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将该幅度方差作为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
该公式中,S表示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其他参数含义参考上面公式。也即,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等于幅度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将各子载波的幅度进行互相比较,即可获得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和幅度最小值。
针对步骤20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可行的实施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信道选择模块在接收到各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之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从各候选信道中确定目标工作信道,并将工作信道由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目标工作信道,实现信道的选择和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小误码率和提高传输速度,在无线接入点进行信道切换时,需要尽量在各子载波差异不大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也即,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差异度最小的一条候选信道作为目标工作信道。
基于上述原理,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差异度最小的一条候选信道作为目标工作信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几种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一种、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第二种、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第三种、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和幅度最小值,针对每个候选信道,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大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小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然后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两个差值都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下面以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作为子载波差异数据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进行举例。
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结合图3,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信道选择模块设定临时工作信道Ai。
402、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从物理层获取信道状态信息。
403、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根据信道状态获取模块提供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各子载波的幅度。
404、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根据各子载波的幅度,计算得到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
405、信道选择模块判断是否还有其他临时工作信道没有计算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如果是,执行步骤406,如果否,执行步骤407。
406、信道选择模块再设定下一个临时工作信道Ai+1,然后执行步骤402。
407、信道选择模块从各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最小的信道,作为目标工作信道,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该目标工作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给出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及方法的装置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装置,设置于无线接入点。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信道的切换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
所述装置包括: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50,用于获取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51,用于基于每个候选信道,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
信道选择模块52,用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
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以及,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小值。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信道选择模块52,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
将工作信道由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信道选择模块52用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时,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所述信道选择模块52,具体用于: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所述信道选择模块52,具体用于: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案中,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和幅度最小值;所述信道选择模块52,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候选信道,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大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小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
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两个差值都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各单元能够执行图2至图4所示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2至图4的相关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从而,基于每个候选信道,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而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得到同一信道中各子载波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进而依据该差异性在多个信道中选择目标工作信道,而信道状态信息的整体结构特征相对比较稳定,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包含的信息进行信道切换可以更加准确,能够减少空间多径干扰带来的影响,减小了多径传输造成的选择性频率衰减,更加有效的实现了无线信道选择功能,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环境中依赖RSSI完成信道切换时信道切换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于无线接入点;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基于每个候选信道,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
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
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以及,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包括: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
将工作信道由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包括: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包括: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包括: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和幅度最小值;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包括:
针对每个候选信道,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大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小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
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两个差值都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7.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无线接入点;
所述装置包括:
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子载波差异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候选信道,根据该候选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得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
信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进行无线信道切换;
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
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以及,
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小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
将工作信道由当前工作信道切换至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进行筛选,确定目标工作信道时,具体用于:
根据每个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子载波频率衰减程度满足指定条件的一个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方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各子载波的幅度标准差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候选信道的子载波差异数据包括各子载波的幅度最大值和幅度最小值;所述信道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候选信道,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大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以及,计算该候选信道的幅度最小值与幅度标准值之间的差值;
在各候选信道中,选择两个差值都最小的候选信道,以作为所述目标工作信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50167.9A CN107333309B (zh) | 2017-07-07 | 2017-07-07 | 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50167.9A CN107333309B (zh) | 2017-07-07 | 2017-07-07 | 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33309A CN107333309A (zh) | 2017-11-07 |
CN107333309B true CN107333309B (zh) | 2020-05-22 |
Family
ID=6019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50167.9A Active CN107333309B (zh) | 2017-07-07 | 2017-07-07 | 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333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6607B (zh) * | 2018-12-29 | 2022-05-10 | 武汉万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CN111432453B (zh) * | 2020-02-27 | 2022-06-17 |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通信信道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5622974A (zh) * | 2021-07-16 | 2023-0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16120A (zh) * | 2009-07-28 | 2009-12-30 | 北京大学 | 一种子载波信噪比估计方法及系统 |
CN101656599A (zh) * | 2008-08-19 | 2010-02-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子信道选择方法和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接收机 |
CN101699807A (zh) * | 2009-11-03 | 2010-04-28 | 上海大学 | 低密度导频分布的ofdm快变信道估计方法 |
EP1969812B1 (en) * | 2006-01-04 | 2015-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st channel switching in a multimedia broadcast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55992A (en) * | 1998-02-12 | 1999-09-21 | Shattil; Steve J. | Frequency-shifted feedback cavity used as a phased array antenna controller and carrier interference multiple access spread-spectrum transmitter |
-
2017
- 2017-07-07 CN CN201710550167.9A patent/CN1073333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969812B1 (en) * | 2006-01-04 | 2015-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st channel switching in a multimedia broadcast system |
CN101656599A (zh) * | 2008-08-19 | 2010-02-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子信道选择方法和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接收机 |
CN101616120A (zh) * | 2009-07-28 | 2009-12-30 | 北京大学 | 一种子载波信噪比估计方法及系统 |
CN101699807A (zh) * | 2009-11-03 | 2010-04-28 | 上海大学 | 低密度导频分布的ofdm快变信道估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33309A (zh) | 2017-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40227B (zh) |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定位测量设备及定位服务器 | |
CN110022523B (zh) | 用于终端设备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603839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 |
CN110417527B (zh) | 测量信道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 |
KR101710012B1 (ko) | 수신기에서의 에너지 하베스팅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사용하는 수신기, 및 이를 위한 블라인드 변조방식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0035441B (zh) | 确定波束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02571182B (zh) |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接收天线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
US9602960B2 (en) | Positioning method | |
CN103391576A (zh) |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上报方法和设备 | |
CN107333309B (zh) | 一种无线信道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
EP390884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utilizing beam information | |
US2015011896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tenna space correl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 |
WO2022194144A1 (zh) | 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6358155A (zh) | 一种射频指纹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
TW201338453A (zh) | 在多進多出之無線傳輸系統中傳輸和/或接收用天線節段之選擇方法和裝置 | |
US20230379012A1 (en) | Mimo beamforming based sen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
CN105517148B (zh) |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 |
US20200287763A1 (en) |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802.11ax extended range settings based on network measurements | |
CN112448775B (zh) | 蓝牙辐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Tian et al. | MIMO CSI-based super-resolution AoA estimation for Wi-Fi indoor localization | |
CN110768734B (zh) | 一种测量方法和装置 | |
US10609641B2 (en) | Estimating signal strength at a target wireless device | |
EP4277152A1 (en) | Radiofrequency sen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09302716B (zh) | 一种室内覆盖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 |
CN103797837A (zh) | 一种提高信道测量准确性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094 9 / F, 10 / F, building 1, zone 1, 81 Bei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icaib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ity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development road 1, 3 tier 300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i Caibang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