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320164A -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20164A
CN107320164A CN201710711043.4A CN201710711043A CN107320164A CN 107320164 A CN107320164 A CN 107320164A CN 201710711043 A CN201710711043 A CN 201710711043A CN 107320164 A CN107320164 A CN 107320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
scope
looping
button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110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20164B (zh
Inventor
程明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Ning Shanghai Medical Devices Co
Original Assignee
Zhang Ning Shanghai Medical Devic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 Ning Shanghai Medical Devices Co filed Critical Zhang Ning Shanghai Medical Devices Co
Priority to CN2017107110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201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20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0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201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01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50Instruments, other than pincettes or toothpicks, for removing foreign bodies from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0Instruments for taking body samples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Other methods or instruments for diagnosis, e.g. for vaccination diagnosis, sex determination or ovulation-period determination; Throat striking implements
    • A61B10/02Instruments for taking cell samples or for biopsy
    • A61B10/04Endoscopic instruments, e.g. catheter-type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2017/0053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pneumat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 A61B2017/0054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pneumat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perated pneumatic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所述套扎器设有套扎管、套扎圈、挡块、连接部件、负压接口、息肉腔、挡块座、挡块腔、动作部件、控制部件,所述的套扎管上下两侧侧壁外侧均匀分布通孔,所述的挡块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套扎圈设置在两两挡块之间,所述的连接部件设置在套扎管的后端,所述的息肉腔设置在套扎管前端,所述的负压接口设置在连接部件上,并与息肉腔贯通,所述的挡块座设置在套扎管上下两侧侧壁内侧,所述的挡块腔设置在挡块座内并与通孔连接。其优点在于,可拆卸地在内镜前端装配套扎管;套扎管上下两侧均设有挡块,套扎圈有效定位;无需液压、气压、拉线等作用,可使套扎圈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进行套扎,省时省力,无需多余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配件的广泛应用,内镜下套扎术获得了显著进步。现有的内镜套扎器械多为液压、气压、线拉作用,套扎方式也分为单发式、连发式。但是现有的这些套扎器操作繁琐、需要外加导管、注射器等,导致异物感较为强烈,患者手术时不适,影响手术治疗。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905036.9,公开日为2016.12.21,公开了一种上消化道检查装置,包括消化内镜,所述消化内镜通过套管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均呈弧形,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套管的外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有报警器,所述消化内镜的外侧设有套扎装置,所述套扎装置连接有推出组件,所述推出组件包括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有一组推出块,所述步进电机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在检查的同时进行套扎止血,可以提醒医务人员调整插入内镜的用力,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的优点。但是这种上消化道检查装置采用步进电机的方式进行推出套扎圈,会使推出部件在食管内进行前后运动,导致患者不舒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420000159.5,公开日为2005.5.25,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套扎装置,它包括有套扎圈,它还包括有双层套管、活塞、垫环、液压管、排气管;所述双层套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双层套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夹层,在双层套管的末端设有管底将内管和外管连为一体,在双层套管末端内部设有活塞,在所述双层套管前端和所述活塞之间的内管上设有若干个垫环,在所述每个垫环上依次套装有套扎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内窥视野清晰无障碍,可以同时作进一步的硬化治疗,注液推动时可以控制进液数量,使套扎圈移动距离恒定,多次稳定的依次发射套扎圈,进行多个病变部位的治疗。但是这种依靠液压方式进行推动,进度缓慢且不易控制,操作步骤繁琐,不易于医护人员使用。
中国发明专利CN201510425249.1,公开日为2015.12.02,公开了一种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包括套扎外管及内镜连接座;套扎外管呈前细后粗的锥形,套扎外管内设有一套扎内管,套扎内管的前端与套扎外管前端密封连接,套扎内管的后端连接有负压吸管,套扎外管的侧壁上前后等间距分布有若干定位孔,每个定位孔中安设有定位销;定位销里端则设有拉环,若干定位销的拉环与一拉线固定连接;套扎外管上套置有与定位销等数量的橡胶圈,橡胶圈各自通过一个定位销限定而防止其自行向前滑动。其结构简单,小巧紧凑,可连续进行套扎,效率较高;其得操作方便快捷,工作稳定,提高套扎成功效率;且不会对食管壁造成挫伤,减小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感染的风险。但是这种套扎装置依靠线动作用,在用力时,不易控制力度,导致多个定位销同时脱落,影响套扎效果,且定位销只在一侧,橡胶圈定位不准。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无需液压、气压、线拉作用即可进行套扎,套扎圈有效定位,降低治疗过程异物感的内镜息肉套扎器,而目前关于这种套扎器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所述套扎器设有套扎管、套扎圈、挡块、连接部件、负压接口、息肉腔、挡块座、挡块腔、动作部件、控制部件,所述的套扎管上下两侧侧壁外侧均匀分布通孔,所述的挡块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套扎圈设置在两两挡块之间,所述的连接部件设置在套扎管的后端,所述的息肉腔设置在套扎管前端,所述的负压接口设置在连接部件上,并与息肉腔贯通,所述的挡块座设置在套扎管上下两侧侧壁内侧,所述的挡块腔设置在挡块座内并与通孔连接,所述的动作部件设有处理器、卡块,所述的处理器与卡块耦接,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在连接部件内,所述的卡块设置在挡块腔内,所述的控制部件设有显示屏、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复位按钮、动作按钮、处理器,所述的显示屏设置在控制部件表面上侧,所述的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复位按钮呈横排排列设置在控制部件表面并位于显示屏下侧,所述的动作按钮设置在控制部件表面下侧,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在控制部件内部,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复位按钮、动作按钮耦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动作部件还设有电源、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设置在连接部件内,所述的处理器与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耦接;所述的控制部件还设有电源、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设置在控制部件内,所述的处理器与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耦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部件设有内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无线射频模块、Zigbee模块中的任一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套扎器还设有内镜、活检通道、连接线、传输线,所述的套扎管通过连接部件设置在内镜前端并一体成型,所述的活检通道贯穿设置在内镜中部,所述的负压接口与活检通道连接,所述的连接线、传输线设置在内镜后端,所述的控制部件通过连接线与内镜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部件还设有放大按钮、缩小按钮,所述的放大按钮、缩小按钮呈横排排列设置在控制部件表面中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套扎管为透明套扎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套扎管呈锥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套扎圈为弹性圈。
本发明优点在于:
1、在现有内镜的基础上,可拆卸地在内镜前端装配套扎管;
2、套扎管上下两侧均设有挡块,可使套扎圈有效定位,避免只有一侧有挡块导致的套扎圈移位;
3、无需液压、气压、拉线等作用,可使套扎圈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进行套扎,省时省力,无需多余操作;
4、利用无线控制,避免出现线缆缠绕,接管繁多导致患者不适;
5、控制部件控制挡块单独运作,互不影响;
6、套扎管为透明套扎管,不影响内镜视野,不影响手术进程;
7、内镜与套扎管一体成型,避免出现传统术中套扎管从内镜前端脱落问题;
8、内镜与套扎管一体成型,可有效减少内镜表面不平造成的异物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的内镜套扎器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1的内镜套扎器的主视图。
附图3是实施例1的内镜套扎器的剖视图。
附图4是实施例1的动作部件的架构图。
附图5是套扎圈与挡块的配合图。
附图6是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7是实施例1的控制部件的架构图。
附图8是实施例2的内镜套扎器的主视图。
附图9是实施例2的内镜套扎器的前端剖视图。
附图10是实施例2的内镜套扎器的后端示意图。
附图11是实施例2的动作部件的架构图。
附图12是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13是实施例2的控制部件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套扎管 2.套扎圈
3.挡块 4.连接部件
5.负压接口 6.息肉腔
7.挡块座 8.挡块腔
9.控制部件 11.内镜
12.活检通道 13.连接线
14.传输线
91.显示屏 92.开启按钮
93.关闭按钮 94.复位按钮
95.动作按钮 96.放大按钮
97.缩小按钮
101.卡块
实施例1
参照图1-3,图1是内镜套扎器的示意图,图2是内镜套扎器的主视图,图3是内镜套扎器的剖视图。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所述套扎器设有套扎管1、套扎圈2、挡块3、连接部件4、负压接口5、息肉腔6、挡块座7、挡块腔8,所述的套扎管1上下两侧侧壁外侧均匀分布通孔,所述的挡块3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套扎圈2设置在两两挡块3之间,所述的连接部件4设置在套扎管1的后端,所述的息肉腔6设置在套扎管1前端,所述的负压接口5设置在连接部件4上,并与息肉腔6贯通,所述的挡块座7设置在套扎管1上下两侧侧壁内侧,所述的挡块腔8设置在挡块座7内并与通孔连接。
参照图4-5,图4是动作部件的架构图,图5是套扎圈与挡块的配合图。所述套扎器还设有动作部件,所述的动作部件设有处理器、卡块101、数据传输模块、电源,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卡块101、数据传输模块、电源耦接,所述的处理器、数据传输模块设置在连接部件4内,所述的卡块101设置在挡块腔8内,每一挡块腔8内设有一组两个对称分布的卡块101。
参照图6-7,图6是控制部件的示意图,图7是控制部件的架构图。所述套扎器还设有控制部件,所述的控制部件9为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设有显示屏91、开启按钮92、关闭按钮93、复位按钮94、动作按钮95、处理器、电源、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显示屏91设置在控制器表面上侧,所述的开启按钮92、关闭按钮93、复位按钮94呈横排排列设置在控制器表面并位于显示屏91下侧,所述的动作按钮95设置在控制器表面下侧,所述的处理器、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设置在控制器内部,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91、开启按钮92、关闭按钮93、复位按钮94、动作按钮95、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耦接,所述的动作部件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控制部件的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连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连接部件4设有内螺纹。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套扎管1为透明套扎管。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套扎管1呈锥形。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套扎圈2为弹性圈。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动作部件的电源为不可更换电源。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无线射频模块、Zigbee模块中的任一一种。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通孔有1~10个,其中优选的是6个。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挡块3有1~10个,其中优选的是6个。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挡块腔8有1~10个,其中优选的是6个。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动作按钮95设有1~10个分按钮,其中优选的是6个分按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卡块101有1~10组,其中优选的是6组。
本实施例的内镜套扎器的使用方法为,利用控制部件9的开启按钮92将控制部件9与动作部件进行连接,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动作部件相关参数,如各挡块情况、电源情况等;将负压管穿过内镜的器械通道或活检通道与负压接口5连接;将套扎管1通过连接部件4设置在内镜前端,并于内镜前端螺纹连接;将负压管与负压装置连接,进行内镜息肉套扎手术;将内镜对准息肉,开启负压装置,使息肉在负压的作用下吸入息肉腔6;按住动作按钮95的第一分按钮,控制部件9的处理器将动作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动作部件的处理器,动作部件的处理器从而控制第一组卡块101,使卡块101分开,从而使第一个挡块3掉入挡块腔8内;由于套扎管1呈锥形,没有挡块3的阻挡后,由于套扎圈2具有弹性,套扎圈2向前滑动,套入息肉根部,从而完成第一次息肉套扎;按住动作按钮95的第二分按钮,控制部件9的处理器将动作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动作部件的处理器,动作部件的处理从而控制第二组卡块101,使卡块101分开,从而使第二个挡块3掉入挡块腔8内,激发第二个套扎圈2,完成第二次息肉套扎;依次按住动作按钮的其他分按钮,可依次激发套扎圈2,从而实现连续套扎;套扎完成后,按住复位按钮94,控制部件9的处理器将动作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到动作部件的处理器,动作部件的处理器从而控制所有卡块101复位。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现有内镜的基础上,可拆卸地在内镜前端装配套扎管;套扎管上下两侧均设有挡块,可使套扎圈有效定位,避免只有一侧有挡块导致的套扎圈移位;无需液压、气压、拉线等作用,可使套扎圈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进行套扎,省时省力,无需多余操作;利用无线控制,避免出现线缆缠绕,接管繁多导致患者不适;控制部件控制挡块单独运作,互不影响。
实施例2
参照图8-10,。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所述套扎器设有套扎管1、套扎圈2、挡块3、负压接口5、息肉腔6、挡块座7、挡块腔8、控制部件9、内镜11、活检通道12、连接线13、传输线14,所述的套扎管1上下两侧侧壁外侧均匀分布通孔,所述的挡块3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套扎圈2设置在两两挡块3之间,所述的息肉腔6设置在套扎管1前端,所述的负压接口5设置在连接部件4上,并与息肉腔6贯通,所述的挡块座7设置在套扎管1上下两侧侧壁内侧,所述的挡块腔8设置在挡块座7内并与通孔连接,所述的套扎管1设置在内镜11前端并一体成型,所述的活检通道12贯穿设置在内镜11中部,所述的负压接口5与活检通道12连接,所述的连接线13、传输线14设置在内镜11后端,所述的控制部件9通过连接线13与内镜11连接,所述的传输线14与显示器连接。
参照图11、5,图11是动作部件的架构图,图5是套扎圈与挡块的配合图。所述套扎器还设有动作部件,所述的动作部件设有处理器、卡块101,所述的处理器与卡块101,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在连接部件4内,所述的卡块101设置在挡块腔8内,每一挡块腔8内设有一组两个对称分布的卡块101。
参照图12-13,图12是控制部件的示意图,图13是控制部件的架构图。所述套扎器还设有控制部件,所述的控制部件9为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设有显示屏91、开启按钮92、关闭按钮93、复位按钮94、动作按钮95、放大按钮96、缩小按钮97、处理器,所述的显示屏91设置在控制器表面上侧,所述的开启按钮92、关闭按钮93、复位按钮94呈横排排列设置在控制器表面并位于显示屏91下侧,所述的放大按钮96、缩小按钮97呈横排排列设置在控制器表面中部,所述的动作按钮95设置在控制器表面下侧,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在控制器内部,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91、开启按钮92、关闭按钮93、复位按钮94、动作按钮95、放大按钮96、缩小按钮97耦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套扎管1为透明套扎管。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套扎管1呈锥形。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套扎圈2为弹性圈。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通孔有1~10个,其中优选的是6个。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挡块3有1~10个,其中优选的是6个。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挡块腔8有1~10个,其中优选的是6个。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动作按钮95设有1~10个分按钮,其中优选的是6个分按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的卡块101有1~10组,其中优选的是6组。
本实施例的内镜套扎器的使用方法为,将内镜套扎器的传输线14与显示器连接,并从显示器电源获取电力;按住控制部件9的开启按钮92,即可激活动作部件,显示屏92显示个挡块状态,以及内镜亮度;将内镜套扎器进入患者管道,并从显示器中观察病变部位,并根据环境通过放大按钮96、缩小按钮97进行亮度调节;定位病变部位后,将负压管穿过内镜11的活检通道12与负压接口5连接;将负压管与负压装置连接,进行内镜息肉套扎手术;开启负压装置,使息肉在负压的作用下吸入息肉腔6;按住动作按钮95的第一分按钮,控制部件9的处理器将动作信息通过连接线13传输到动作部件的处理器,动作部件的处理器从而控制第一组卡块101,使卡块101分开,从而使第一个挡块3掉入挡块腔8内;由于套扎管1呈锥形,没有挡块3的阻挡后,由于套扎圈2具有弹性,套扎圈2向前滑动,套入息肉根部,从而完成第一次息肉套扎;按住动作按钮95的第二分按钮,控制部件9的处理器将动作信息通过连接线13传输到动作部件的处理器,动作部件的处理从而控制第二组卡块101,使卡块101分开,从而使第二个挡块3掉入挡块腔8内,激发第二个套扎圈2,完成第二次息肉套扎;依次按住动作按钮的其他分按钮,可依次激发套扎圈2,从而实现连续套扎;套扎完成后,按住复位按钮94,控制部件9的处理器将动作信息通过连接线13传输到动作部件的处理器,动作部件的处理器从而控制所有卡块101复位。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内镜与套扎管一体成型,避免出现传统术中套扎管从内镜前端脱落问题;内镜与套扎管一体成型,可有效减少内镜表面不平造成的异物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扎器设有套扎管、套扎圈、挡块、连接部件、负压接口、息肉腔、挡块座、挡块腔、动作部件、控制部件,所述的套扎管上下两侧侧壁外侧均匀分布通孔,所述的挡块设置在通孔内,所述的套扎圈设置在两两挡块之间,所述的连接部件设置在套扎管的后端,所述的息肉腔设置在套扎管前端,所述的负压接口设置在连接部件上,并与息肉腔贯通,所述的挡块座设置在套扎管上下两侧侧壁内侧,所述的挡块腔设置在挡块座内并与通孔连接,所述的动作部件设有处理器、卡块,所述的处理器与卡块耦接,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在连接部件内,所述的卡块设置在挡块腔内,所述的控制部件设有显示屏、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复位按钮、动作按钮、处理器,所述的显示屏设置在控制部件表面上侧,所述的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复位按钮呈横排排列设置在控制部件表面并位于显示屏下侧,所述的动作按钮设置在控制部件表面下侧,所述的处理器设置在控制部件内部,所述的处理器分别与显示屏、开启按钮、关闭按钮、复位按钮、动作按钮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部件还设有电源、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设置在连接部件内,所述的处理器与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耦接;所述的控制部件还设有电源、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设置在控制部件内,所述的处理器与电源、数据传输模块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件设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无线射频模块、Zigbee模块中的任一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扎器还设有内镜、活检通道、连接线、传输线,所述的套扎管通过连接部件设置在内镜前端并一体成型,所述的活检通道贯穿设置在内镜中部,所述的负压接口与活检通道连接,所述的连接线、传输线设置在内镜后端,所述的控制部件通过连接线与内镜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部件还设有放大按钮、缩小按钮,所述的放大按钮、缩小按钮呈横排排列设置在控制部件表面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扎管为透明套扎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扎管呈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镜息肉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扎圈为弹性圈。
CN201710711043.4A 2017-08-18 2017-08-18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Active CN1073201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1043.4A CN107320164B (zh) 2017-08-18 2017-08-18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1043.4A CN107320164B (zh) 2017-08-18 2017-08-18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0164A true CN107320164A (zh) 2017-11-07
CN107320164B CN107320164B (zh) 2023-07-18

Family

ID=60224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11043.4A Active CN107320164B (zh) 2017-08-18 2017-08-18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201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357A (zh) * 2019-01-23 2019-04-16 杨美芳 一种胃息肉用注射套扎内窥镜
CN113143376A (zh) * 2021-02-25 2021-07-23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内痔套扎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2638Y (zh) * 2000-10-23 2001-08-15 王东 内镜套扎器
CN201230887Y (zh) * 2008-07-30 2009-05-06 许瑞云 一种连发式痔疮吸扎器
US20110124961A1 (en) * 2006-05-16 2011-05-26 David Zimmon Automated actuator for spring based multiple purpose medical instruments
CN204394605U (zh) * 2015-01-14 2015-06-17 李洪湘 一种易于操控的吸附注射套扎治疗器
CN105105810A (zh) * 2015-07-15 2015-12-02 王维国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
CN204814030U (zh) * 2015-07-21 2015-12-02 张建敏 一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
CN205814286U (zh) * 2016-08-19 2016-12-21 程浩勋 一种上消化道检查装置
CN206183320U (zh) * 2016-08-09 2017-05-24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一种肛肠内科的内痔套扎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2638Y (zh) * 2000-10-23 2001-08-15 王东 内镜套扎器
US20110124961A1 (en) * 2006-05-16 2011-05-26 David Zimmon Automated actuator for spring based multiple purpose medical instruments
CN201230887Y (zh) * 2008-07-30 2009-05-06 许瑞云 一种连发式痔疮吸扎器
CN204394605U (zh) * 2015-01-14 2015-06-17 李洪湘 一种易于操控的吸附注射套扎治疗器
CN105105810A (zh) * 2015-07-15 2015-12-02 王维国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装置
CN204814030U (zh) * 2015-07-21 2015-12-02 张建敏 一种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
CN206183320U (zh) * 2016-08-09 2017-05-24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一种肛肠内科的内痔套扎器
CN205814286U (zh) * 2016-08-19 2016-12-21 程浩勋 一种上消化道检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357A (zh) * 2019-01-23 2019-04-16 杨美芳 一种胃息肉用注射套扎内窥镜
CN109620357B (zh) * 2019-01-23 2020-09-08 安徽尤泰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胃息肉用注射套扎内窥镜
CN113143376A (zh) * 2021-02-25 2021-07-23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内痔套扎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0164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55426B2 (en) Flexible-rigid hybrid endoscope and instrument attachments
CN103519860A (zh) 套扎器中的弹力线设置方法及自动弹力线套扎器
CN109498131B (zh) 可视化手术用组合件及相应内窥镜
CN105725955A (zh) 一种可连接智能移动设备的枪式内窥镜系统
CN107320164A (zh) 一种内镜息肉套扎器
CN107049206A (zh) 宫腔镜
CN103990223A (zh) 一种带金属导丝的多功能三腔气囊胃管
CN106039437A (zh) 一种集成光纤光导负压吸引头
CN110063707B (zh) 超细单通道带负压功能的电子宫腔镜
CN111528765B (zh) 一种模块化分体式内窥镜
CN212880583U (zh) 双侧牵拉型超选导管
CN213075593U (zh) 一种简易可视的输尿管支架管取出器
CN205597881U (zh) 一种可连接智能移动设备的枪式内窥镜系统
CN203873732U (zh) 便携式电子膀胱检查镜
CN210749508U (zh) 一次性无菌医用内窥镜护套
CN219645930U (zh) 口腔负压吸引开口器一体装置
CN203609431U (zh) 一种抽血辅助器
US20220184359A1 (en) Endoscopic balloon dilator systems
JP3166397U (ja) 内蔵吸管式小腸内視鏡
CN210138177U (zh) 可视化手术用组合件及相应内窥镜
CN116138721A (zh) 一种阴道镜检测设备
CN203280456U (zh) 一种胸腔穿刺镜
CN202096563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镜系统
CN2857834Y (zh) 超声引导下一次性胃液取样器
CN209884283U (zh) 一种新型内镜息肉套扎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