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295548A - 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5548A
CN107295548A CN201610225700.XA CN201610225700A CN107295548A CN 107295548 A CN107295548 A CN 107295548A CN 201610225700 A CN201610225700 A CN 201610225700A CN 107295548 A CN107295548 A CN 107295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ell
carrier
state
frequency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57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建明
张增杰
罗连洪
霍燚
余擎旗
苑伟涛
蒲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2257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554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3981 priority patent/WO20171776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5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5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通过确定可用载波频段;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即分别测量系统中每段可用载波载频对应的载频小区在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根据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出基站的底噪,使得小区的底噪值更准确,提高用户的上行性能和系统的容量,同时避免了网络中的干扰问题的掩盖或淹没,有利于网络上行性能干扰阻塞问题的定位识别及后期的性能提升改进。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中,底噪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上行性能或系统的容量,系统中使用的底噪值与系统实际的底噪值越接近,上行接纳控制和负荷控制功能就越准确,则上行性能越好,因为如果系统中使用的底噪值高于系统实际的底噪值,则系统的上行干扰会偏大、性能会变差;如果系统中使用的底噪值低于系统实际的底噪值,则系统的上行容量会偏小。由于上行干扰余量是宝贵资源,因此在UMTS中底噪的设置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在小区近似无负荷时自动测量当时的RTWP(Received Total Wide band Power,接收总带宽功率),并记录为小区的底噪。但是商用网络中,系统中无负荷的条件很难满足,所以在底噪测量算法中,对系统进行底噪设置的条件做了近似。由于小区所受的系统内干扰主要来源于本小区负荷及同频邻区的干扰;而且同频邻区的干扰与邻区位置有关系,与邻区位置越近,干扰越大,所以在底噪测量算法中,以本小区低负荷且本小区的高优先级同频邻区也低负荷时本小区的RTWP作为本小区的底噪。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底噪配置过程中由于存在干扰而导致本小区的底噪配置不准确,进而导致用户的上行性能变差或系统的容量下降;另外,这种干扰问题会被掩盖或淹没,不利于网络上行性能干扰阻塞问题的定位以及后期的性能提升、改进等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解决当前基站小区的底噪配置不准确,导致用户的上行性能变差或系统的容量下降,及掩盖或淹没网络中的干扰问题,不利于网络上行性能干扰阻塞问题的定位识别及后期的性能提升改进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包括:
确定可用载波频段;
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
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包括:
测量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所述载频小区处于小区接收不闭塞、发射闭塞状态,且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对应的所有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时的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前,还包括: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处于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的其他载频载波。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还包括:
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后,还包括:
将所述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站底噪获取装置,包括:可用载波频段确定模块,空载测量模块和底噪计算模块,
所述可用载波频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可用载波频段;
所述空载测量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
所述底噪配置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载测量模块包括第一空载测量模块,
所述第一空载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所述载频小区处于小区接收不闭塞、发射闭塞状态,且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对应的所有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时的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载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一状态切换模块,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前,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处于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的其他载频载波。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载测量模块包括第二状态切换模块,所述第二状态切换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空载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三状态切换模块,
所述第三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后,将所述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通过确定可用载波频段;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即分别测量系统中每段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在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根据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出基站的底噪,使得小区的底噪值更准确,提高用户的上行性能和系统的容量,同时避免了网络中的干扰问题的掩盖或淹没,有利于网络上行性能干扰阻塞问题的定位识别及后期的性能提升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相邻小区低负荷场景给本小区带来干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基站底噪获取装置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空载测量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基站底噪获取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闭塞Fn载频小区情况下,Fn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测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基站底噪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现有的底噪测量算法中,以本小区低负荷且本小区的高优先级同频邻区也低负荷时本小区的RTWP作为本小区的底噪。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于,认为系统本小区低负荷且本小区的高优先级同频邻区也低负荷则可近似为系统无负荷,如果本小区与相邻的同频小区上行覆盖与下行覆盖基本平衡的,当本小区低负荷及同频邻区也低负荷,本小区的RTWP可以当成是近似底噪值是成立的。请参见图1,如果本小区与相邻的同频小区存在严重的上行覆盖与下行覆盖的不平衡,那么这个假设近似就不成立了,因为虽然同频邻小区负荷低,RoT(Rise overThermal noise,反向干扰噪声)也比较小,但是会对本小区带来很多的干扰,本小区的RoT底噪抬升会比较大,本小区的RTWP已经远大于本小区的底噪值了;另外这种干扰问题会被掩盖或淹没了,不利于网络上行性能干扰阻塞问题的定位及后期的性能提升改进。所以为减小底噪给网络的上行性能和系统带来的干扰,需要尽可能使小区的底噪接近与其实际底噪。为此,本发明例举如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为了使得小区的底噪值更准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在同频小区低负荷时的获取底噪值,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通过采用网络载波接入控制的方法,专门指定一个载频来进行空载测量,使得本小区及同频相邻小区的小区强制空载,让商用网络中的用户接入到其它载频上;然后依次对其他载频进行空载测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请参见图2,包括:
步骤101,确定可用载波频段;
步骤102,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
步骤103,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
具体的,对于步骤101和步骤102,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为提高底噪值的准确性是对系统中的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所以需要先确定系统中的可用载波频段,当确定了系统中可用的载波频段后,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即测量该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接收不闭塞状态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假设本实施例的网络中部署的基站至少有2个载波频段可以使用,即商用的载波频段范围为F1-Fn,n≥2。起始时可以将所有F1-Fn载波频段的底噪都设置为可配置的默认参数值。
进一步的,针对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该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包括:测量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处于小区接收不闭塞、发射闭塞状态,且本基站和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该载波频段对应的所有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
具体的,如果本实施中得网络中只有F1和F2这两个载频可以使用,则可以先对F1载频进行空载测量,详细的,将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基站的F1载频的所有小区都拒绝进行无线接入,即统一所有本基站的F1载频小区及相邻基站的F1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但是本基站F1载频小区接收不闭塞,在此状态下测量该F1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进一步的,由于底噪的设置对上行性能影响较大,可以是通过上行测量上行接收总带宽功率。另外,当测量F1载频小区在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时,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的所有基站的其它剩余载频小区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即F1-Fn中除了F1载频以外的所有载频小区都处于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进一步的,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前,还包括:将该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处于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的其他载频载波。
具体的,当针对该可用载波频段进行空载测量,该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该载频小区无法再接入用户,为避免用户无法接入网络系统,可以将要进行空载测量的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其他能接入用户的小区。即当网络系统中只有F1载频小区和F2载频小区时,当对F1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前,可以先将该F1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切换到F2载频小区,保证F1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可以接入网络系统;另外,当网络系统中还有其他载频小区时,也可以将F1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其他载频小区。进一步的,进行异频切换的具体可以是通过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发起异频切换。需要理解的是,当没有用户正在使用该载频小区时,优选的,可以不用执行切换处理。
进一步的,针对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还包括: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具体的,当对该载波频段进行测量后,为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和用户无法接入对应的小区,将该进行完空载测量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允许进行空载测量的其他载频小区的用户异频切换到该载频小区,即使得该载频小区能够继续接入用户,也可以负担其他需要进行空载测量的小区下的用户,避免用户无法接入网络系统。即当网络系统中只有F1载频小区和F2载频小区时,当对F1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将该F1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然后,等F2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时,就可以将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切换到F1载频小区,保证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可以接入网络系统;另外,当网络系统中还有其他载频小区时,也可以将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其他载频小区。
进一步的,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后,还包括:将所述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具体的,当基站内的载频小区进行完空载测量,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后,为了使与该载频小区同频的所有小区都能接入用户,则需要将本基站和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该载波小区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详细的,当对本基站中的某一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本基站通知RNC当前载频小区完成底噪测量,将该载频小区本和基站中与该载频小区同频的所有小区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转变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进一步的,RNC告知所有本基站相邻基站与该载频小区同频的小区都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转变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即系统内设有与该载频小区同频的小区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
对于步骤103,得到网络系统中所有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后,按照预设规则,根据该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优选的,可以从所有接收总带宽功率中选择最小值作为基站的底噪值,该底噪值就是本载频小区的底噪值以及本载频小区所在基站的同覆盖异频小区的底噪值。这样既不影响商用网络的使用,又可以准确配置小区的底噪值。另外,也可以根据需求计算所有接受总带宽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底噪值,或者选择某一预设范围内的接受总带宽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底噪值,其具体计算可以根据需求具体选择,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通过确定可用载波频段;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即分别测量系统中每段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在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根据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出基站的底噪,使得小区的底噪值更准确,提高用户的上行性能和系统的容量,同时避免了网络中的干扰问题的掩盖或淹没,有利于网络上行性能干扰阻塞问题的定位识别及后期的性能提升改进。
实施例二:
为了使得小区的底噪值更准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底噪获取装置,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在同频小区低负荷时的获取底噪值,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底噪获取装置通过采用网络载波接入控制的方法,专门指定一个载频来进行空载测量,使得本小区及同频相邻小区的小区强制空载,让商用网络中的用户接入到其它载频上;然后依次对其他载频进行空载测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底噪获取装置,请参见图3,包括:可用载波频段确定模块21,空载测量模块22和底噪计算模块23可用载波频段确定模块21用于确定可用载波频段;空载测量模块22用于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底噪配置模块23用于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为提高底噪值的准确性是对系统中的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所以需要先通过:可用载波频段确定模块21确定系统中的可用载波频段,当确定了系统中可用的载波频段后,通过空载测量模块22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进行空载测量,即测量该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接收不闭塞状态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假设本实施例的网络中部署的基站至少有2个载波频段可以使用,即商用的载波频段范围为F1-Fn,n≥2。起始时可以将所有F1-Fn载波频段的底噪都设置为可配置的默认参数值。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4,空载测量模块22包括第一空载测量模块221,第一空载测量模块221用于测量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所述载频小区处于小区接收不闭塞、发射闭塞状态,且本基站和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对应的所有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
具体的,如果本实施中得网络中只有F1和F2这两个载频可以使用,则可以先对F1载频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详细的,将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基站的F1载频的所有小区都拒绝进行无线接入,即统一所有本基站的F1载频小区及相邻基站的F1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但是本基站F1载频小区接收不闭塞,在此状态下测量该F1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进一步的,由于底噪的设置对上行性能影响较大,可以是通过上行测量上行接收总带宽功率。另外,当测量F1载频小区在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时,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的所有基站的其它剩余载频小区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即F1-Fn中除了F1载频以外的所有载频小区都处于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4,空载测量模块22还包括第一状态切换模块222,第一状态切换模块222用于针对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前,将载频小区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处于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的其他载频载波。
具体的,当针对该可用载波频段进行空载测量,该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该载频小区无法再接入用户,为避免用户无法接入网络系统,可以将要进行空载测量的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其他能接入用户的小区。即当网络系统中只有F1载频小区和F2载频小区时,当对F1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前,可以先将该F1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切换到F2载频小区,保证F1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可以接入网络系统;另外,当网络系统中还有其他载频小区时,也可以将F1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其他载频小区。进一步的,进行异频切换的具体可以是通过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发起异频切换。需要理解的是,当没有用户正在使用该载频小区时,优选的,可以不用执行切换处理。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4,空载测量模块22包括第二状态切换模块223,第二状态切换模块223用于针对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具体的,当对该载波频段进行测量后,为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和用户无法接入对应的小区,将该进行完空载测量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允许进行空载测量的其他载频小区的用户异频切换到该载频小区,即使得该载频小区能够继续接入用户,也可以负担其他需要进行空载测量的小区下的用户,避免用户无法接入网络系统。即当网络系统中只有F1载频小区和F2载频小区时,当对F1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将该F1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然后,等F2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时,就可以将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切换到F1载频小区,保证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可以接入网络系统;另外,当网络系统中还有其他载频小区时,也可以将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其他载频小区。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4,空载测量模块22还包括第三状态切换模块224,第三状态切换模块224用于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后,将所述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具体的,当基站内的载频小区进行完空载测量,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后,为了使与该载频小区同频的所有小区都能接入用户,则需要将本基站和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该载波小区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详细的,当对本基站中的某一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本基站通知RNC当前载频小区完成底噪测量,将该载频小区本和基站中与该载频小区同频的所有小区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转变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进一步的,RNC告知所有本基站相邻基站与该载频小区同频的小区都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转变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即系统内设有与该载频小区同频的小区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
底噪计算模块23用于在空载测量模块22得到网络系统中所有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后,按照预设规则,根据该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优选的,可以从所有接收总带宽功率中选择最小值作为基站的底噪值,该底噪值就是本载频小区的底噪值以及本载频小区所在基站的同覆盖异频小区的底噪值。这样既不影响商用网络的使用,又可以准确配置小区的底噪值。另外,也可以根据需求计算所有接受总带宽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底噪值,或者选择某一预设范围内的接受总带宽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底噪值,其具体计算可以根据需求具体选择,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基站底噪获取装置,通过确定可用载波频段;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即分别测量系统中每段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在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根据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出基站的底噪,使得小区的底噪值更准确,提高用户的上行性能和系统的容量,同时避免了网络中的干扰问题的掩盖或淹没,有利于网络上行性能干扰阻塞问题的定位识别及后期的性能提升改进。
实施例三:
为解决基站小区底噪配置不正确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放弃传统方案中以同频小区低负荷为近似条件计算基站底噪,本实施例假设运营商有两个载频以上的频率资源,通过网络载波接入控制的方法,专门指定一个载频来进行空载测量,使得本小区及同频相邻小区的小区强制空载,让商用网络中的用户接入到其它载频上。通过循环测量所有可用载频空载情况下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值,然后取所有载频空载下测量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值的最小值为底噪值。该底噪值就是本小区的底噪值以及本小区所在基站的同覆盖异频小区的底噪值。这样既不影响商用网络的使用,又可以准确配置小区的底噪值。
本实施例先假设网络中部署的基站至少有2个载波频段可以使用,即商用的载频范围为F1-Fn,n≥2,所有F1~Fn载频的底噪都设置为可配置的默认参数值;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将对网络系统中存在F1载频和F2载频两个可用载波的情况做详细说明,请参见图5,其具体包括:
步骤201,设置本基站与本基站相邻基站中所有F1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但是本基站F1载频小区接收不闭塞;
具体的,请参见图6,当Fn为F1时,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的所有基站的F1载频的所有小区都拒绝进行无线接入,即统一F1载频的所有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但是本基站F1载频小区接收不闭塞,即此时F1载频小区处于真真意义上的空载状态;另外,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的所有基站的剩余载频F2可以接入无线用户,需要理解的是,当网络系统中,还有另外的其他频段的载频时,没有在进行空载测量的其他载频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
步骤202,测量并记录本基站F1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记录为M1;
具体的,得到F1载频小区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进一步的,由于底噪的设置对上行性能影响较大,可以是通过上行测量上行接收总带宽功率。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测量其他参量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203,本基站通知RNC当前F1载频小区完成底噪测量,本基站F1载频小区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转变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具体的,当本基站内的F1载频小区进行完空载测量,为了使本基站内与该F1载频小区同频的所有小区都能接入用户,则需要将本基站中与该F1载波小区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步骤204,RNC告知本基站相邻的所有基站F1载频小区都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转变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具体的,当本基站内的F1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状态时,为了使本基站相邻基站内的F1载频小区也能够快速恢复,能接入用户,需要通过RNC将相邻基站内的F1载频小区的状态也切换为非小区闭塞状态;通过上述步骤203和步骤204,网络系统内的所有F1载频小区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
步骤205,将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异频切换到F1载频小区;
具体的,如果当前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基站中有用户正在使用F2载频,为避免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无法接入网络系统,则可以通过RNC发起异频切换流程使得F2载频小区下的用户从F2载频切换到F1载频,当网络系统中,还有另外的其他频段的载频时,没有在进行空载测量的其他载频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
步骤206,设置本基站与本基站相邻基站中所有F2载频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但是本基站F2载频小区接收不闭塞;
具体的,请参见图6,当Fn为F1时,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的所有基站的F1载频的所有小区都拒绝进行无线接入,即统一F1载频的所有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但是本基站F1载频小区接收不闭塞,即此时F1载频小区处于真真意义上的空载状态;另外,本基站及本基站相邻的所有基站的剩余载频F2可以接入无线用户,需要理解的是,当网络系统中,还有另外的其他频段的载频时,没有在进行空载测量的其他载频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
步骤207,测量并记录本基站F2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记录为M2;
具体的,得到F2载频小区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进一步的,由于底噪的设置对上行性能影响较大,可以是通过上行测量上行接收总带宽功率。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测量其他参量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208,本基站通知RNC当前F2载频小区完成底噪测量,本基站F2载频小区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转变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具体的,当本基站内的F2载频小区进行完空载测量,为了使本基站内与该F2载频小区同频的所有小区都能接入用户,则需要将本基站中与该F1载波小区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步骤209,RNC告知本基站相邻的所有基站F2载频小区都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转变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具体的,当本基站内的F2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状态时,为了使本基站相邻基站内的F2载频小区也能够快速恢复,能接入用户,需要通过RNC将相邻基站内的F2载频小区的状态也切换为非小区闭塞状态;通过上述步骤208和步骤209,网络系统内的所有F2载频小区都可以接入无线用户。
步骤210,比较M1和M2的大小,选择其中最小的作为基站底噪。
具体的,请参见图7,分别得到网络系统中的F1载频和F2载频在空载时的接收总带宽功率M1和M2后,为使基站底噪值对上行性能的影响最小,将其中最小的设置为基站底噪,即本基站给本扇区的所有可用频点的底噪值都设置为M,本基站扇区的所有载频小区底噪配置过程结束。即当网络系统中有多个可用载波频段时,获取所有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然后按照预设规则,根据该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优选的,可以从所有接收总带宽功率中选择最小值作为基站的底噪值,该底噪值就是本载频小区的底噪值以及本载频小区所在基站的同覆盖异频小区的底噪值,即基站底噪M=Min(M1,M2……Mn)。这样既不影响商用网络的使用,又可以准确配置小区的底噪值。另外,也可以根据需求计算所有接受总带宽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底噪值,或者选择某一预设范围内的接受总带宽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底噪值,其具体计算可以根据需求具体选择,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当还存在其他频段的载波频段时,依次执行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5的内容,依次得到每个频段的接收总带宽功率,然后进行步骤210,根据预设规则,得出基站底噪。
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噪获取方法获取基站底噪并进行配置,使得小区底噪值更加准确,不会因为小区底噪值不准确导致用户的上行性能变成或系统的容量下降,避免把网络中的干扰问题被掩盖或淹没,有利于网络上行性能干扰阻塞问题的定位识别及后期的性能提升改进。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可用载波频段;
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
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包括:
测量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所述载频小区处于小区接收不闭塞、发射闭塞状态,且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对应的所有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时的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前,还包括: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处于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的其他载频载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还包括:
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后,还包括:
将所述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6.一种基站底噪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用载波频段确定模块,空载测量模块和底噪计算模块,
所述可用载波频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可用载波频段;
所述空载测量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得到所述载频小区的接收总带宽功率;
所述底噪配置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规则,根据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计算基站底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底噪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测量模块包括第一空载测量模块,
所述第一空载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所述载频小区处于小区接收不闭塞、发射闭塞状态,且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对应的所有小区处于小区发射闭塞状态时的所述接收总带宽功率。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站底噪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一状态切换模块,所述第一状态切换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前,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用户异频切换到处于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的其他载频载波。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站底噪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测量模块包括第二状态切换模块,所述第二状态切换模块用于针对所述可用载波频段对应的载频小区进行空载测量后,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底噪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测量模块还包括第三状态切换模块,
所述第三状态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载频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后,将所述本基站和所述本基站相邻基站中与所述载波频段同频的小区的状态切换为非小区发射闭塞状态。
CN201610225700.XA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72955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5700.XA CN107295548A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103981 WO2017177662A1 (zh) 2016-04-12 2016-10-31 基站底噪值获取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5700.XA CN107295548A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5548A true CN107295548A (zh) 2017-10-24

Family

ID=6004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5700.XA Pending CN107295548A (zh) 2016-04-12 2016-04-12 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5548A (zh)
WO (1) WO201717766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478A (zh) * 2018-01-04 2019-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基站门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6863A (zh) * 2020-12-22 2021-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抗干扰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1504B (zh) * 2022-12-27 2025-02-14 嘉齐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竞争的自适应多信道无线抗扰通讯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5236A (ja) * 2004-10-14 2006-04-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地局装置
CN101521905B (zh) * 2009-04-03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扇区调整底噪的方法与装置
CN101867961B (zh) * 2010-06-21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口底噪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25575B (zh) * 2014-04-16 2019-04-1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一种基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2478A (zh) * 2018-01-04 2019-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基站门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12478B (zh) * 2018-01-04 2021-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基站门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6863A (zh) * 2020-12-22 2021-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抗干扰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77662A1 (zh) 2017-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9202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амооптимизации 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ности и покрытия в мобильной сети
US8670773B2 (e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ontaining program
JP4681609B2 (ja) Td−cdmaセルラー通信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記憶媒体、ネットワーク要素、ユーザー装置
RU276204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US9867108B2 (en)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apparatus, wireless base st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11889354B2 (en) Method for load imbalance optimization under same network coverage,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977668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13833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l time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703800B (zh) 小区互操作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70201909A1 (en)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program
Gerasimenko et al. Characterizing performance of load-aware network selection in multi-radio (WiFi/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8243460A (zh) 小区重选方法与装置
WO2014037789A2 (en) Handover in heterogeneous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based on systematic imbalance differences
CN107295548A (zh) 一种基站底噪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6793047A (zh)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KR20160005746A (ko) 무선 네트워크 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CN112235821B (zh) 一种基于ai模型的异频信号强度预测方法
EP2649835A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units
CN110022563B (zh) 一种多载波同覆盖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0876167B (zh) 异频负载均衡门限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2833800B (zh) 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EP2485516B1 (en) Radio coverage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1616759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할당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1577929B (zh) 终端区域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4936198B (zh) 一种确定邻区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