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4758A -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84758A CN107284758A CN201710671717.2A CN201710671717A CN107284758A CN 107284758 A CN107284758 A CN 107284758A CN 201710671717 A CN201710671717 A CN 201710671717A CN 107284758 A CN107284758 A CN 1072847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fixed
- sealing
- film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1/00—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sealing or securing package folds or closures; Devices for gathering or twisting wrappers, or necks of bags
- B65B51/10—Applying or generating heat or pressure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 Cl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热封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导膜辊,导膜辊活动连接于固定支架顶端,导膜辊之间穿插有双层薄膜,固定支架顶面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固定板、活动框架和固定框架,固定板与固定框架分别固定于固定支架顶面两端,活动框架滑动连接于固定支架顶面,固定板与活动框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一,伸缩杆一周围等距设置有若干限位圆筒一和若干限位圆柱一,限位圆筒一固定于固定板上,限位圆柱一固定于活动框架上,限位圆筒一与限位圆柱一相匹配。有益效果为:热压密封不间断,不影响传送速度,大大提高薄膜制袋的效率和质量,两侧密封线的距离可调节,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再利用塑料薄膜制袋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两层薄膜平稳同步的进行传送,然后在传送过程中将两层薄膜的两侧同步进行热压密封,现有薄膜热封机通过上下两块热封板快速按压,将薄膜两侧封死,由于薄膜在传送过程中不中断,热封板再按压过程中,很容易将薄膜拉坏,而且按压频率过快会造成同一个地方多次热封,按压频率过慢会造成多块地方没有热封,严重影响薄膜制袋的效率和质量,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薄膜热封机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导膜辊,所述导膜辊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顶端,所述导膜辊之间穿插有双层薄膜,所述固定支架顶面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固定板、活动框架和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框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顶面两端,所述活动框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顶面,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框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一,所述伸缩杆一周围等距设置有若干限位圆筒一和若干限位圆柱一,所述限位圆筒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限位圆柱一固定于所述活动框架上,所述限位圆筒一与所述限位圆柱一相匹配,所述活动框架顶端底面与所述固定框架顶端底面均设置有主动热封装置,所述活动框架底端顶面和所述固定框架底端顶面均设置有从动热封装置,所述主动热封装置的位置与所述从动热封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主动热封装置位于所述双层薄膜顶面两侧,所述从动热封装置位于所述双层薄膜底面两侧,所述主动热封装置和所述从动热封装置位于两个所述导膜辊之间,所述主动热封装置包括热封轮一、支撑架一、支撑板一、减速箱和驱动电机,所述热封轮一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一底端,所述支撑架一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一,所述减速箱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一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减速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封轮一的转轴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架一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一顶面分别与所述活动框架顶端底面和所述固定框架顶端底面均设置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周围等距设置有若干限位圆筒二和若干限位圆柱二,所述限位圆筒二分别固定于所述活动框架顶端底面和所述固定框架顶端底面,所述限位圆柱二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一顶面,所述限位圆筒二与所述限位圆柱二相匹配,所述从动热封装置包括热封轮二、支撑架二和支撑板二,所述热封轮二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二底端,所述支撑架二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底面分别与所述活动框架底端顶面和所述固定框架底端顶面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热封轮一内部等距设置有若干环形加热丝,所述热封轮一侧面壁上设置有环形导电轨,所述环形加热丝与所述环形导电轨电连接,所述支撑架一侧面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一,所述固定架一上设置有电刷一,所述电刷一与所述环形导电轨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限位圆筒一与所述限位圆柱一的个数相同,所述限位圆筒一的个数为3-6个。
进一步,所述限位圆筒二与所述限位圆柱二的个数相同,所述限位圆筒二的个数为3-6个。
进一步,所述热封轮一与所述热封轮二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二与所述支撑板一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限位槽、限位销和缓冲弹簧,所述限位槽固定于所述伸缩杆二底端所述限位销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一顶面,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销相配合,所述缓冲弹簧位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销之间。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一底面位于所述双层薄膜的出口一端设置有冷风管。
进一步,所述热封轮二与所述热封轮一为相同热封轮,所述支撑架二侧面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二,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电刷二,所述电刷二与所述环形导电轨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热封轮一的外圈为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所述热封轮二的外圈为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3-6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双层薄膜穿入主动热封装置和从动热封装置之间,通过伸缩杆一调整双层薄膜两侧封口线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薄膜制袋的尺寸,再通过伸缩杆二,使得热封轮一与热封轮二进行压合,通过给电刷供电进过环形导电轨,使得环形加热丝产生热量,达到一定温度时,使得双层薄膜开始塑化粘合,在传动的情况下形成封口线,驱动电机和减速箱的设计,保障热封轮一的转速与双层薄膜的传送速度相同,从而防止发生相对位移使得薄膜发生破损,进而大大提高了薄膜制袋的效率和质量,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膜热封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膜热封机构的内部流程简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膜热封机构的主动热封装置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膜热封机构的热封轮一的侧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膜热封机构的从动热封装置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膜热封机构的缓冲装置结构图。
图中:
1、固定支架;2、导膜辊;3、双层薄膜;4、固定板;5、活动框架;6、固定框架;7、伸缩杆一;8、限位圆筒一;9、限位圆柱一;10、主动热封装置;1001、热封轮一;1002、支撑架一;1003、支撑板一;1004、减速箱;1005、驱动电机;11、从动热封装置;1101、热封轮二;1102、支撑架二;1103、支撑板二;12、伸缩杆二;13、限位圆筒二;14、限位圆柱二;15、支撑杆;16、环形加热丝;17、环形导电轨;18、固定架一;19、电刷一;20、缓冲装置;2001、限位槽;2002、限位销;2003、缓冲弹簧;21、冷风管;22、固定架二;23、电刷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薄膜热封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和导膜辊2,所述导膜辊2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顶端,所述导膜辊2之间穿插有双层薄膜3,所述固定支架1顶面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固定板4、活动框架5和固定框架6,所述固定板4与所述固定框架6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1顶面两端,所述活动框架5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顶面,所述固定板4与所述活动框架5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一7,所述伸缩杆一7周围等距设置有若干限位圆筒一8和若干限位圆柱一9,所述限位圆筒一8固定于所述固定板4上,所述限位圆柱一9固定于所述活动框架5上,所述限位圆筒一8与所述限位圆柱一9相匹配,所述活动框架5顶端底面与所述固定框架6顶端底面均设置有主动热封装置10,所述活动框架5底端顶面和所述固定框架6底端顶面均设置有从动热封装置11,所述主动热封装置10的位置与所述从动热封装置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主动热封装置10位于所述双层薄膜3顶面两侧,所述从动热封装置11位于所述双层薄膜3底面两侧,所述主动热封装置10和所述从动热封装置11位于两个所述导膜辊2之间,所述主动热封装置10包括热封轮一1001、支撑架一1002、支撑板一1003、减速箱1004和驱动电机1005,所述热封轮一1001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一1002底端,所述支撑架一1002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一1003,所述减速箱1004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一1002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1005固定于所述减速箱1004上,所述驱动电机1005的转子与所述减速箱10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封轮一1001的转轴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架一1002与所述减速箱10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一1003顶面分别与所述活动框架5顶端底面和所述固定框架6顶端底面均设置有伸缩杆二12,所述伸缩杆二12周围等距设置有若干限位圆筒二13和若干限位圆柱二14,所述限位圆筒二13分别固定于所述活动框架5顶端底面和所述固定框架6顶端底面,所述限位圆柱二14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一1003顶面,所述限位圆筒二13与所述限位圆柱二14相匹配,所述从动热封装置11包括热封轮二1101、支撑架二1102和支撑板二1103,所述热封轮二1101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二1102底端,所述支撑架二1102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二1103,所述支撑板二1103底面分别与所述活动框架5底端顶面和所述固定框架6底端顶面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杆15,所述热封轮一1001内部等距设置有若干环形加热丝16,所述热封轮一1001侧面壁上设置有环形导电轨17,所述环形加热丝16与所述环形导电轨17电连接,所述支撑架一1002侧面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一18,所述固定架一18上设置有电刷一19,所述电刷一19与所述环形导电轨17相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限位圆筒一8和限位圆柱一9来说,其可采用所述限位圆筒一8与所述限位圆柱一9的个数相同,所述限位圆筒一8的个数为3-6个来实现,通过采用限位圆筒一8和限位圆柱一9的个数为3-6个,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一步调高结构的稳定性,保障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限位圆筒二13和限位圆柱二14来说,其可采用所述限位圆筒二13与所述限位圆柱二14的个数相同,所述限位圆筒二13的个数为3-6个来实现,通过采用限位圆筒一8和限位圆柱一9的个数为3-6个,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一步调高结构的稳定性,保障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热封轮一1001和热封轮二1101来说,其可采用内管所述热封轮一1001与所述热封轮二1101的大小相同来实现,通过设置热封轮一1001和热封轮二1101大小形同,从而进一步保障热封轮之间运行的稳定性,进而保障薄膜制袋的效率和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热封轮压力过大造成薄膜损伤,可通过采用所述伸缩杆二12与所述支撑板一1003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20,所述缓冲装置20包括限位槽2001、限位销2002和缓冲弹簧2003,所述限位槽2001固定于所述伸缩杆二12底端所述限位销2002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一1003顶面,所述限位槽2001与所述限位销2002相配合,所述缓冲弹簧2003位于所述限位槽2001和所述限位销2002之间来实现,通过采用缓冲装置20,从而使得热封轮一1001具有弹性功能,不会紧紧压死在薄膜上,进而可防止薄膜压坏,保障薄膜制袋的效率和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热封口处温度过高,使得薄膜缠绕时发生黏连,可通过采用所述支撑板一1003底面位于所述双层薄膜3的出口一端设置有冷风管21来实现,通过设置冷风管21,从而可对热封口处进行降温,进而保障薄膜收齐时的畅通性,保障薄膜制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热封轮二1101来说,其可采用所述热封轮二1101与所述热封轮一1001为相同热封轮,所述支撑架二1102侧面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二22,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电刷二23,所述电刷二23与所述环形导电轨17相配合来实现,通过采用相同的热封轮,从而可对薄膜上下面进行热封,大大提高了薄膜制袋的速度,进而提高了包膜制袋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减小封口线的宽度,可通过采用所述热封轮一1001的外圈为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热封轮二1101的外圈为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来实现,通过设置热封轮的外圈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在保障热封轮正常加热的同时,缩小封口线的宽度,从而保障袋子的容量,进而提高薄膜制袋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支撑杆15来说,其可采用所述支撑杆15的数量为3-6个来实现,通过设置支撑杆15的数量为3-6,从而保障结构的稳定性,保障结构运行的流畅性,进而保障薄膜制袋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双层薄膜3穿入主动热封装置10和从动热封装置11之间,通过伸缩杆一7调整双层薄膜3两侧封口线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薄膜制袋的尺寸,再通过伸缩杆二12,使得热封轮一1001与热封轮二1101进行压合,通过给电刷供电进过环形导电轨17,使得环形加热丝16产生热量,达到一定温度时,使得双层薄膜3开始塑化粘合,在传动的情况下形成封口线,驱动电机1005和减速箱1004的设计,保障热封轮一1001的转速与双层薄膜3的传送速度相同,从而防止发生相对位移使得薄膜发生破损,进而大大提高了薄膜制袋的效率和质量,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应用范围广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导膜辊(2),所述导膜辊(2)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顶端,所述导膜辊(2)之间穿插有双层薄膜(3),所述固定支架(1)顶面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固定板(4)、活动框架(5)和固定框架(6),所述固定板(4)与所述固定框架(6)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1)顶面两端,所述活动框架(5)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1)顶面,所述固定板(4)与所述活动框架(5)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一(7),所述伸缩杆一(7)周围等距设置有若干限位圆筒一(8)和若干限位圆柱一(9),所述限位圆筒一(8)固定于所述固定板(4)上,所述限位圆柱一(9)固定于所述活动框架(5)上,所述限位圆筒一(8)与所述限位圆柱一(9)相匹配,所述活动框架(5)顶端底面与所述固定框架(6)顶端底面均设置有主动热封装置(10),所述活动框架(5)底端顶面和所述固定框架(6)底端顶面均设置有从动热封装置(11),所述主动热封装置(10)的位置与所述从动热封装置(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主动热封装置(10)位于所述双层薄膜(3)顶面两侧,所述从动热封装置(11)位于所述双层薄膜(3)底面两侧,所述主动热封装置(10)和所述从动热封装置(11)位于两个所述导膜辊(2)之间;
所述主动热封装置(10)包括热封轮一(1001)、支撑架一(1002)、支撑板一(1003)、减速箱(1004)和驱动电机(1005),所述热封轮一(1001)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一(1002)底端,所述支撑架一(1002)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一(1003),所述减速箱(1004)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一(1002)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1005)固定于所述减速箱(1004)上,所述驱动电机(1005)的转子与所述减速箱(10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封轮一(1001)的转轴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架一(1002)与所述减速箱(10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板一(1003)顶面分别与所述活动框架(5)顶端底面和所述固定框架(6)顶端底面均设置有伸缩杆二(12),所述伸缩杆二(12)周围等距设置有若干限位圆筒二(13)和若干限位圆柱二(14),所述限位圆筒二(13)分别固定于所述活动框架(5)顶端底面和所述固定框架(6)顶端底面,所述限位圆柱二(14)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一(1003)顶面,所述限位圆筒二(13)与所述限位圆柱二(14)相匹配,所述从动热封装置(11)包括热封轮二(1101)、支撑架二(1102)和支撑板二(1103),所述热封轮二(1101)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二(1102)底端,所述支撑架二(1102)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二(1103),所述支撑板二(1103)底面分别与所述活动框架(5)底端顶面和所述固定框架(6)底端顶面均设置有若干支撑杆(15);
所述热封轮一(1001)内部等距设置有若干环形加热丝(16),所述热封轮一(1001)侧面壁上设置有环形导电轨(17),所述环形加热丝(16)与所述环形导电轨(17)电连接,所述支撑架一(1002)侧面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一(18),所述固定架一(18)上设置有电刷一(19),所述电刷一(19)与所述环形导电轨(17)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圆筒一(8)与所述限位圆柱一(9)的个数相同,所述限位圆筒一(8)的个数为3-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圆筒二(13)与所述限位圆柱二(14)的个数相同,所述限位圆筒二(13)的个数为3-6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轮一(1001)与所述热封轮二(1101)的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二(12)与所述支撑板一(1003)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20),所述缓冲装置(20)包括限位槽(2001)、限位销(2002)和缓冲弹簧(2003),所述限位槽(2001)固定于所述伸缩杆二(12)底端所述限位销(2002)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一(1003)顶面,所述限位槽(2001)与所述限位销(2002)相配合,所述缓冲弹簧(2003)位于所述限位槽(2001)和所述限位销(200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一(1003)底面位于所述双层薄膜(3)的出口一端设置有冷风管(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轮二(1101)与所述热封轮一(1001)为相同热封轮,所述支撑架二(1102)侧面底部设置有固定架二(22),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电刷二(23),所述电刷二与所述环形导电轨(17)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轮一(1001)的外圈为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轮二(1101)的外圈为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热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5)的数量为3-6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71717.2A CN107284758A (zh) | 2017-08-08 | 2017-08-08 |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71717.2A CN107284758A (zh) | 2017-08-08 | 2017-08-08 |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84758A true CN107284758A (zh) | 2017-10-24 |
Family
ID=60104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71717.2A Withdrawn CN107284758A (zh) | 2017-08-08 | 2017-08-08 |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28475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9446A (zh) * | 2019-03-12 | 2019-07-05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快递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 |
CN110092044A (zh) * | 2019-05-21 | 2019-08-06 | 李琴 | 一种家用便携式食品袋电动封口装置 |
CN110915550A (zh) * | 2019-12-16 | 2020-03-27 | 福建省长之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秀珍菇栽培的袋料生产装置 |
CN117882589A (zh) * | 2024-03-11 | 2024-04-16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一种瓜类机器嫁接苗的种植装置 |
-
2017
- 2017-08-08 CN CN201710671717.2A patent/CN107284758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69446A (zh) * | 2019-03-12 | 2019-07-05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快递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 |
CN110092044A (zh) * | 2019-05-21 | 2019-08-06 | 李琴 | 一种家用便携式食品袋电动封口装置 |
CN110092044B (zh) * | 2019-05-21 | 2022-02-01 | 李琴 | 一种家用便携式食品袋电动封口装置 |
CN110915550A (zh) * | 2019-12-16 | 2020-03-27 | 福建省长之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秀珍菇栽培的袋料生产装置 |
CN117882589A (zh) * | 2024-03-11 | 2024-04-16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一种瓜类机器嫁接苗的种植装置 |
CN117882589B (zh) * | 2024-03-11 | 2024-06-11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一种瓜类机器嫁接苗的种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84758A (zh) |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 |
CN208007340U (zh) | 一种冷拉伸套膜包装机 | |
CN208007421U (zh) | 一种食品包装用封口机封口装置 | |
CN203958731U (zh) | 一种全自动热收缩包装机 | |
CN208085094U (zh) | 一种医用纸塑制袋机 | |
CN207676947U (zh) |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 |
CN108582881A (zh) | 一种环保胶袋热封装装置及方法 | |
CN207225804U (zh) |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 |
CN206984503U (zh) | 一种包装膜封口设备 | |
CN207580231U (zh) | 一种样品布包装线 | |
CN206155847U (zh) | 一种胶囊铝塑包装机 | |
CN206277714U (zh) | 热封线无拉伸的冷切制袋机 | |
CN107985686A (zh) | 一种具有快速断袋功能的热收缩包装机 | |
CN207275873U (zh) | 一种香烟包装印刷用开卷装置 | |
CN205931387U (zh) | 一种自动封装装置 | |
CN213620577U (zh) | 一种铝箔袋包装封口装置 | |
CN211417807U (zh) | 一种塑料包装袋热封装置 | |
CN209258522U (zh) | 一种食品包装用封口装置 | |
CN107826338A (zh) | 一种软抽纸端面热封装置 | |
CN214876023U (zh) | 一种单辊过胶机 | |
CN208134753U (zh) | 一种可调平板式中草药片剂、胶囊剂泡罩包装机 | |
CN207242115U (zh) |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泡罩包装机 | |
CN202242094U (zh) | 一种包装袋底边热封装置 | |
CN206983387U (zh) | 一种薄膜热封机构 | |
CN102126580B (zh) | 可高频热封的apet包装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