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8443A - 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48443A CN107248443A CN201710612774.3A CN201710612774A CN107248443A CN 107248443 A CN107248443 A CN 107248443A CN 201710612774 A CN201710612774 A CN 201710612774A CN 107248443 A CN107248443 A CN 1072484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groove
- adhesive
- gold utensil
- assembly technolo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所述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所述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0.04~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2~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20~3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20~30s;(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压接保压时间3~5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的装配工艺,能够有效增加芯棒与金具之间的连接牢度,进而消除使用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输变电系统用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压接方法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随着科技的发展,慢慢发展于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绝缘子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两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这两个作用必须得到保证,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送电线路广泛使用的铁制或铝制金属附件,统称为金具。金具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例如,安装导线用的各种线夹,组成绝缘子串的各种挂环,连接导线的各种压接管、补修管,分裂导线上的各种类型的间隔棒等,此外还有杆塔用的各类拉线金具,以及用作保护导线的大小有关,须互相配合。大部分金具在运行中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有的还要同时保证电气方面接触良好,它关系着导线或杆塔的安全,即使一只损坏,也可能造成线路故障。因此,金具的质量、正确使用和安装,对线路的安全送电有一定影响。
复合绝缘子作为新一代绝缘子产品,其主体通常由芯棒、包裹于芯棒外的硅胶护套及伞群和两端的金具组成;常规的芯棒与金具之间都是通过压紧连接的,即用压紧模具直接对金具加压,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达到两者的压紧连接,以此满足机械负荷要求。但该连接方式的产品长时间使用后,芯棒与金具之间会出现松动现象,给产品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增加芯棒与金具之间的连接牢度,进而消除使用安全隐患的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所述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其创新点在于:所述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0.04~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2~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20~3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20~30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300~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3~5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在金具与芯棒压接之前,现再金具凹槽内涂抹胶粘剂,使芯棒与金具形成初步连接,且在该过程中,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20~30s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20~30s,这样可使芯棒与金具接触部分,涂抹胶料均匀,进而可使连接牢固一致,用该方法涂沫在芯棒与金具结合部位,通过压接工艺制成的复合绝缘子无需二次复压,达到避免了芯棒在压接过程损伤,起到解决过去绝缘子在硫化后机械强度下降的难题,能节省能源和人工费的,提高产品机械强度稳定性,进而可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及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2~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混合制备而成,该配方胶粘剂中的固化剂与树脂相融性好,进而使得该胶粘剂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优异的耐冲击性能,且热稳定性能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2: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3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30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5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3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30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5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3.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3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30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5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下表1为实施例1~3中胶粘剂各组分的质量比对比表:
。为了比较不同质量比的胶粘剂对复合绝缘子性能的影响,将实施例1-3制备好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装配工艺,可增加金属与芯棒之间的牢固度,其牢固度可达270 kgf/cm以上,此外,可将产品机械强度提高至550KN以上,保证产品机械强度稳定性,进而可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及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实施例1-3相互比较,实施例3的各项性能最佳,因而实施例3为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0.04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3.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3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30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5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1.9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3.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3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30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5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下表3为实施例3~5中胶粘剂涂抹厚度的对比表:
。
为了比较不同厚度的胶粘剂对复合绝缘子性能的影响,将实施例3-5制备好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见表4。
。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装配工艺,可增加金属与芯棒之间的牢固度,其牢固度可达270 kgf/cm以上,此外,可将产品机械强度提高至555KN以上,保证产品机械强度稳定性,进而可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及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实施例3-5相互比较,实施例5的各项性能最佳,因而实施例5为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1.9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3.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2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20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3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1.9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3.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25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25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4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下表5为实施例5~7中胶粘剂一次固化、二次固化及保压时间的对比表:
。
为了比较不同胶粘剂固化时间及保压时间对复合绝缘子性能的影响,将实施例5-7制备好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见表6。
。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装配工艺,可增加金属与芯棒之间的牢固度,其牢固度可达275kgf/cm以上,此外,可将产品机械强度提高至560KN以上,保证产品机械强度稳定性,进而可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及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实施例5-7相互比较,实施例7的各项性能最佳,因而实施例7为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1.9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3.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25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25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3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4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其中,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1.9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3.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25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25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35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4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下表7为实施例7~9中施加压力值的对比表:
。
为了比较不同施加压力值对复合绝缘子性能的影响,将实施例7-9制备好的复合绝缘子进行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见表8。
。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装配工艺,可增加金属与芯棒之间的牢固度,其牢固度可达280kgf/cm以上,此外,可将产品机械强度提高至560KN以上,保证产品机械强度稳定性,进而可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及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实施例7-9相互比较,实施例9的各项性能最佳,因而实施例9为最佳实施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所述端部的金具设有与芯棒配合连接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在端部金具的凹槽内壁均匀涂抹一层厚度为0.04~2mm的胶粘剂,所述胶粘剂是由质量比为2~5:100的595固化剂和环氧树脂E54制备而成;
(2)将芯棒的两端装配至端部金具的凹槽内,使芯棒与凹槽内的胶粘剂接触20~30s,然后将芯棒旋转180°,然后继续固化20~30s;
(3)通过压紧模具对金具由外侧向内侧连续施压300~400MPa的压力,压接保压时间3~5s,使金具变形而抱紧芯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12774.3A CN107248443A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612774.3A CN107248443A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48443A true CN107248443A (zh) | 2017-10-13 |
Family
ID=60011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612774.3A Pending CN107248443A (zh) | 2017-07-25 | 2017-07-25 | 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24844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0972A (zh) * | 2017-10-27 | 2018-03-13 | 山西元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具与绝缘子串接一体化装置的生产工艺 |
CN112349466A (zh) * | 2020-06-05 | 2021-02-09 | 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瓷头型针式复合绝缘子及其瓷头粘接工艺 |
CN113930203A (zh) * | 2021-10-15 | 2022-01-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阻隔性的胶粘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复合绝缘子中的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63824Y (zh) * | 1995-06-10 | 1997-10-01 | 襄樊电力设备厂 | 合成绝缘拉杆 |
CN1245960A (zh) * | 1999-06-15 | 2000-03-01 | 东莞市高能实业公司 | 合成绝缘子的生产方法 |
CN103400664A (zh) * | 2013-07-23 | 2013-11-20 | 江苏南瓷绝缘子有限公司 | 25kV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腕臂绝缘子及其制作方法 |
CN203480961U (zh) * | 2013-07-31 | 2014-03-12 | 浙江瑞力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绝缘子 |
-
2017
- 2017-07-25 CN CN201710612774.3A patent/CN1072484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63824Y (zh) * | 1995-06-10 | 1997-10-01 | 襄樊电力设备厂 | 合成绝缘拉杆 |
CN1245960A (zh) * | 1999-06-15 | 2000-03-01 | 东莞市高能实业公司 | 合成绝缘子的生产方法 |
CN103400664A (zh) * | 2013-07-23 | 2013-11-20 | 江苏南瓷绝缘子有限公司 | 25kV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腕臂绝缘子及其制作方法 |
CN203480961U (zh) * | 2013-07-31 | 2014-03-12 | 浙江瑞力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绝缘子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河北省电力研究院: "《电网防污闪技术问答》", 30 September 2009, 中国电力出版社 * |
顾继友: "《胶黏剂与涂料》", 30 September 2012,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90972A (zh) * | 2017-10-27 | 2018-03-13 | 山西元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金具与绝缘子串接一体化装置的生产工艺 |
CN112349466A (zh) * | 2020-06-05 | 2021-02-09 | 襄阳国网合成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瓷头型针式复合绝缘子及其瓷头粘接工艺 |
CN113930203A (zh) * | 2021-10-15 | 2022-01-14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阻隔性的胶粘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复合绝缘子中的应用 |
CN113930203B (zh) * | 2021-10-15 | 2023-08-0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高效阻隔性的胶粘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复合绝缘子中的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99517B (zh) | 用于热缩电缆附件连接的电应力疏散胶 | |
CN107248443A (zh) | 一种复合绝缘子金具与芯棒装配工艺 | |
US20090255319A1 (en) | Progressive Crimping Method | |
CN101916633B (zh) | 提高复合外套避雷器抗扭力的方法、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5029034U (zh) | 一种线缆连接器 | |
CN101694907B (zh) | 软铝导线压接金具及其压接方法 | |
CN102544971B (zh) | 一种电缆接头的热硫化修复法及其修复用模具 | |
CN201142368Y (zh) | 一种铜、铝线带密封防护接头的结构 | |
CN105680391B (zh) | 一种复合芯强化电缆用耐张线夹 | |
CN202405721U (zh) | 一种耐张线夹 | |
CN204947556U (zh) | 一种66~220kV铝导体交联电缆用中间接头 | |
CN204204523U (zh) | 一种抗舞型双分裂导线复合绝缘子耐张串 | |
CN204204522U (zh) | 一种双分裂导线复合绝缘子耐张串 | |
CN103000323A (zh) | 超高压复合外套避雷器端部一次封胶方法 | |
CN203351781U (zh) | 户外预制型铜接线端子 | |
CN202260358U (zh) | 一种高压交联电缆防水牵引装置 | |
CN202996442U (zh) | 支撑式复合绝缘子 | |
CN201000793Y (zh) |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绝缘子 | |
CN204424842U (zh) | 一种悬垂线夹 | |
CN203056529U (zh) | 高压电缆中间连接接头 | |
CN105305350B (zh) | 一种大跨越及大截面导线用耐张夹具 | |
CN206697901U (zh) | 用于220kV电缆终端附件的屏蔽型硅橡胶的应力锥 | |
CN202217554U (zh) |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耐张串 | |
CN204991974U (zh) | 一种h型压接线夹 | |
CN104240867A (zh) | 一种双分裂导线复合绝缘子耐张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