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23360B -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23360B CN107223360B CN201780000280.8A CN201780000280A CN107223360B CN 107223360 B CN107223360 B CN 107223360B CN 201780000280 A CN201780000280 A CN 201780000280A CN 107223360 B CN107223360 B CN 10722336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gical channel
- buffer status
- buffer
- status reporting
- trigger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本发明能够使不同逻辑信道,使用不同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基站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上配置用于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在UE中每个逻辑信道对应一个缓存空间,UE获取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该缓存状态为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的状态,将该缓存状态发送给基站,这样基站根据该缓存状态为UE分配传输业务数据的网络资源。
在相关技术中,基站事先在UE中配置上报周期,在每个上报周期时UE获取需要发送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该业务数据可以缓存在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如果在当前上报周期中UE已向基站发送其他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则等待到下一个上报周期再向基站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否则,在当前上报周期向基站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以使基站根据该缓存状态分配网络资源,然后再向基站发送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的业务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将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保存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
所述获取所述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从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所述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时机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包括: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UE向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业务数据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业务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级触发方式,则获取所述UE当前需要发送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如果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在获取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中最高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保存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保存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
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从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UE向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业务数据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业务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级触发方式,则获取所述UE当前需要发送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如果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在获取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中最高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被配置为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包括:
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指令;
用于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指令,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用于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的指令。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包括:
用于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指令,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用于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的指令,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确定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由于触发方式关系包括UE中的逻辑信道和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这样不同的逻辑信道,可以使用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4-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可以应用于LTE或5G等通信系统中,包括:
UE和接入网设备,UE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建立有连接。UE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基站、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等。
在UE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前或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前,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业务的业务信息在UE中配置至少一个用于传输该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业务信息可以为业务类型、时延、优选级和发送频率等信息。在UE中每个逻辑信道对应一个缓存空间,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用于缓存使用该逻辑信道传输的业务数据。
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根据该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该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UE发送该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该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用于触发UE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可以为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的状态。
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可以为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的业务数据量等信息。
例如,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可以包括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以及高优级触发方式等。
所谓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是指在UE向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时触发UE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数据,接入网设备会根据该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的业务信息为用于传输该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配置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
所谓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是指在UE向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时触发UE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对于时延要求不是很高的业务数据,接入网设备会根据该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的业务信息为用于传输该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配置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
所谓高优级触发方式是指在UE向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业务数据时,如果该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在当前UE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最高时触发UE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对于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数据,接入网设备会根据该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的业务信息为用于传输该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配置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先级触发方式。
UE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然后确定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获取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根据该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参见图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UE,包括:
在步骤201中:确定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在步骤202中: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该触发方式关系包括UE中的逻辑信道和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在步骤203中:根据该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或者,
参见图2-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接入网设备,包括:
在步骤211中: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该逻辑信道组包括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在步骤212中: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该RRC消息包括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该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该RRC消息用于UE发送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为UE的各逻辑信道配置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这样可以使UE中的各逻辑信道都有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在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时,可以根据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基站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可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上承载业务的特殊性要求。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实施例1所示的网络架构,包括:
在步骤301中:接入网设备获取UE的业务的业务信息,根据该业务信息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该逻辑信道组包括用于传输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业务的业务信息可以包括业务的业务类型、时延、发送频率和优先级等。UE在需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业务数据之前,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业务的业务信息,接入网设备接收该业务的业务信息;或者,接入网设备在需要向UE发送业务数据时,直接获取业务的业务信息。
接入网设备获取到该业务的业务信息后,可以在UE中配置用于传输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即得到逻辑信道组,然后根据该业务的业务信息配置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对于配置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操作,可以为:
如果根据该业务的业务信息确定出该业务对时延要求较高,例如,该业务信息中包括的时延小于预设时延阈值,则可以配置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
如果根据该业务的业务信息确定出该业务对时延要求较低,例如,该业务信息中包括的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时延阈值和/或发送频率小于预设频率阈值,则可以配置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
如果根据该业务的业务信息确定出该业务传输质量要求较高,例如,该业务信息包括的优先级高于预设优先级阈值,则配置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级触发方式。
在步骤302中:接入网设备向UE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包括该逻辑信道组中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如果接入网设备还指示UE周期性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则该RRC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E周期性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以配置不支持缓存状态上报的逻辑信道,接入网设备也可以通过RRC消息通知UE不支持缓存状态上报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即该RRC消息可以包括不支持缓存状态上报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
在步骤303中:UE接收该RRC消息,将该RRC消息包括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保存在触发方式关系表中。
触发方式关系表用于存储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与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对应关系。
本步骤可以为:UE接收该RRC消息,从该RRC消息中提取逻辑信道组中包括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该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将提取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提取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保存在触发方式关系表中。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为UE配置逻辑信道后,在UE上该逻辑信道对应一个缓存空间,该缓存空间用于缓存UE需要通过该逻辑信道发送的业务的业务数据,即UE在通过该逻辑信道发送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前,先将该业务的业务数据先缓存在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然后再通过该逻辑信道发送该缓存空间中缓存的业务数据。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当UE需要发送业务的业务数据时,UE可以确定用于传输该业务的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向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该业务的业务数据。此时该逻辑信道可以称为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然后UE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发送业务数据。
在步骤304中:UE确定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UE可以将缓存有业务数据的缓存空间对应的逻辑信道确定为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在步骤305中:UE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本步骤可以为:UE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根据该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从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获取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在步骤306中:UE根据该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确定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在该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时,UE在其向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需要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在该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时,UE检测其向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业务数据量是否达到预设门限阈值,如果达到预设门限阈值,则UE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在该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级触发方式时,UE获取当前需要发送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如果该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在获取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中最高时,则UE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实质为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的状态,可以为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的业务数据量等信息。
在步骤307中:接入网设备接收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根据该缓存状态分配网络资源。
接入网设备接收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根据该缓存状态包括的业务数据量等信息分配网络资源,该网络资源可以为带宽资源、网络接口等。
分配完网络资源后,接入网设备可以通知UE。然后,UE可以通过该逻辑信道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业务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如果该逻辑信道被配置为不支持缓存状态上报,即该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与不支持缓存状态上报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相同,此时可以不触发UE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如果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已发送,则UE可以取消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为UE的各逻辑信道配置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这样可以使UE中的各逻辑信道都有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在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时,可以根据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基站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例如,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可以将该业务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配置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这样当UE向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业务数据时,就向基站发送该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满足该业务对时延的要求,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满足不同逻辑信道上承载业务的特殊性要求。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4-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400,所述装置400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UE或UE中的部分,包括:
确定模块402,被配置为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获取模块402,被配置为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发送模块4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参见图4-2,所述装置400还包括:
接收模块404,被配置为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保存模块405,被配置为将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保存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
所述获取模块4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从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404,被配置为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403,被配置为: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UE向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业务数据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业务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级触发方式,则获取所述UE当前需要发送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如果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在获取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中最高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确定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由于触发方式关系包括UE中的逻辑信道和该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这样不同的逻辑信道,可以使用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500,所述装置500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中的部分,包括:
配置模块501,被配置为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发送模块502,被配置为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配置模块配置UE中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触发方式,这样不同的逻辑信道,可以使用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600的框图。例如,装置600可以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UE,该UE可以为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装置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源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装置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装置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装置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装置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装置600或装置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600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6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600能够执行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将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保存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
所述获取所述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从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所述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时机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包括: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UE向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业务数据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业务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级触发方式,则获取所述UE当前需要发送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如果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在获取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中最高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700的框图。例如,装置7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7,装置700包括处理组件7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7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722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7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7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
装置7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7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7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50被配置为将装置7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758。装置7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7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其中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于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其中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触发方式关系表用于存储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与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对应关系,其中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不同的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要求,其中所述传输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业务的时延要求,业务的传输质量要求;
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将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保存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
所述获取所述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从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时机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包括: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UE向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业务数据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业务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级触发方式,则获取所述UE当前需要发送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如果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在获取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中最高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5.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预设的至少两种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中的一种,不同的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于业务对时延和/或传输质量的不同要求。
6.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其中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于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其中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其中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用于存储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与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对应关系,其中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不同的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要求,其中所述传输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业务的时延要求,业务的传输质量要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所述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保存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保存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
所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从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各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有新数据到来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UE向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中缓存业务数据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缓存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触发的方式,则在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空间缓存的业务数据量达到预设门限阈值时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在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高优级触发方式,则获取所述UE当前需要发送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如果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在获取的各业务的业务优选级中最高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10.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被配置为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预设的至少两种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中的一种,不同的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于业务对时延和/或传输质量的不同要求。
11.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
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其中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于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其中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其中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用于存储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与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对应关系,其中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不同的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要求,其中所述传输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业务的时延要求,业务的传输质量要求。
12.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预设的至少两种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中的一种,不同的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于业务对时延和/或传输质量的不同要求。
13.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中需要传输业务数据的逻辑信道的指令;
用于根据触发方式关系表获取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指令,其中不同的逻辑信道,对应于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其中所述触发方式关系包括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
用于根据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的指令;
其中所述触发方式关系表用于存储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与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对应关系,其中触发方式关系表中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不同的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要求,其中所述传输要求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业务的时延要求,业务的传输质量要求。
14.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配置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的指令,所述逻辑信道组包括用户设备UE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用于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的指令,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道标识,所述RRC消息用于所述UE发送所述UE中的逻辑信道的缓存状态;
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组对应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为预设的至少两种不同的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中的一种,不同的所述缓存状态上报触发方式对应于业务对时延和/或传输质量的不同要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7/082421 WO2018195913A1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23360A CN107223360A (zh) | 2017-09-29 |
CN107223360B true CN107223360B (zh) | 2021-10-08 |
Family
ID=59955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00280.8A Active CN107223360B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2393B2 (zh) |
EP (1) | EP3641463A1 (zh) |
CN (1) | CN107223360B (zh) |
WO (1) | WO20181959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7918B (zh) * | 2018-04-25 | 2022-01-11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 |
CN112292900B (zh) * | 2018-06-21 | 2024-09-06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有限业务混合的优化bsr |
CN117812633A (zh) * | 2022-09-26 | 2024-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5128A (zh) * | 2009-06-17 | 2010-12-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291772A (zh) * | 2010-06-21 | 2011-12-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Ue上报bsr及基站确定ue上报的缓存数据量的方法 |
CN103313396A (zh) * | 2012-03-07 | 2013-09-18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中的逻辑信道分组方法 |
WO2016182344A1 (en) * | 2015-05-12 | 2016-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ontention-based pus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94429A (en) * | 1998-03-02 | 2000-07-25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accessing and providing access to a packet channel |
WO2008001481A1 (en) * | 2006-06-29 | 2008-01-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
WO2008020718A1 (en) * | 2006-08-16 | 2008-02-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tate indication of voice packet by user equip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ATE506829T1 (de) * | 2006-08-21 | 2011-05-15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hinderung von übertragungsblockierung in einem drahtlosen hsupa-kommunikationssystem |
EP2120476A4 (en) * | 2007-03-01 | 2014-01-01 | Ntt Docomo Inc | BASIC STATION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TW200926860A (en) * | 2007-10-29 | 2009-06-16 | Sunplus Mmobile Inc | Method for provid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265640B2 (en) * | 2008-05-07 | 2012-09-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SR prohibit timer |
GB2461159B (en) * | 2008-06-18 | 2012-01-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s |
US8873474B2 (en) * | 2008-10-17 | 2014-10-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providing priority-based up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 |
EP2237633A1 (en) * | 2009-04-03 | 2010-10-06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637584B1 (ko) * | 2009-04-21 | 2016-07-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상에서 서비스의 품질(QoS)을 보장하는 방법 |
CN101998621B (zh) * | 2009-08-21 | 2013-08-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bsr上报方法、中继节点、基站和系统 |
KR20110081441A (ko) * | 2010-01-08 | 2011-07-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자원 할당 요청 방법 및 장치 |
US9019818B2 (en) * | 2010-04-02 | 2015-04-28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Dynamic buffer status report selec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
JP5788971B2 (ja) * | 2010-05-03 | 2015-10-07 |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バッファ・ステータス・レポート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02291200B (zh) * | 2010-06-21 | 2014-05-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缓存状态报告的上报及数据量的确定方法、设备 |
CN102457895B (zh) * | 2010-11-01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缓存区状态报告bsr反馈方法及装置 |
CN102761967B (zh) * | 2011-04-29 | 2015-09-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传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US8811258B2 (en) * | 2012-04-13 | 2014-08-19 | Intel Corporation | Enhanced local communications in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s |
EP3982580B1 (en) * | 2012-05-09 | 2024-12-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781123B (zh) * | 2012-10-25 | 2017-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缓存状态报告发送与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KR20140107088A (ko) * | 2013-02-27 | 2014-09-04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스몰셀 환경에서 단말의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WO2014179998A1 (zh) * | 2013-05-10 | 2014-11-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KR102082000B1 (ko) | 2013-08-07 | 2020-02-26 | 주식회사 팬택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EP3050382B1 (en) * | 2013-09-27 | 2017-03-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
US10034196B2 (en) * | 2013-09-30 | 2018-07-24 | Alcatel Lucent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deband wireless networks |
US9924405B2 (en) * | 2013-10-04 | 2018-03-20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dual connectivity |
KR102183333B1 (ko) * | 2014-08-08 | 2020-11-26 |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상태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6048082A1 (en) * | 2014-09-25 | 2016-03-3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ing triggered prose bs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6068454A1 (en) * | 2014-10-30 | 2016-05-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rohibiting from triggering scheduling request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10462815B2 (en) * | 2015-04-27 | 2019-10-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an MAC CE for contention-based PUS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CN107046728B (zh) * | 2016-02-06 | 2020-09-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非连续传输的方法 |
KR20170100109A (ko) * | 2016-02-24 | 2017-09-04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버퍼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그 장치 |
WO2017146710A1 (en) * | 2016-02-25 | 2017-08-3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proximity services (prose) priority-related information to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10200991B2 (en) * | 2016-04-25 | 2019-02-05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ss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US10218558B2 (en) * | 2016-04-25 | 2019-02-26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Media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 in a wireless device |
WO2017197647A1 (zh) * | 2016-05-20 | 2017-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请求触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7659956B (zh) * | 2016-07-26 | 2021-03-3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以用户设备反馈控制可配置承载的基站、用户设备及方法 |
KR20180035638A (ko) * | 2016-09-29 | 2018-04-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RRC Inactive 및 active 상태에서 data 전송 결정 및 방법 및 장치 |
CN108401302B (zh) * | 2017-02-04 | 2022-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633093B (zh) * | 2017-03-24 | 2019-08-0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缓冲区状态上报方法、ue、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处理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
US11102807B2 (en) * | 2017-04-14 | 2021-08-2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URLLC service in 5G NR |
KR102394123B1 (ko) * | 2017-06-16 | 2022-05-0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스케쥴링 요청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9803385B (zh) * | 2017-11-16 | 2023-04-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请求资源的方法及装置,处理资源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4-28 WO PCT/CN2017/082421 patent/WO2018195913A1/zh unknown
- 2017-04-28 CN CN201780000280.8A patent/CN107223360B/zh active Active
- 2017-04-28 EP EP17907789.6A patent/EP3641463A1/en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10-22 US US16/660,422 patent/US1127239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25128A (zh) * | 2009-06-17 | 2010-12-2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291772A (zh) * | 2010-06-21 | 2011-12-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Ue上报bsr及基站确定ue上报的缓存数据量的方法 |
CN103313396A (zh) * | 2012-03-07 | 2013-09-18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中的逻辑信道分组方法 |
WO2016182344A1 (en) * | 2015-05-12 | 2016-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ontention-based pus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2-1702515 Enhanced BSR in NR;vivo;《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7bis》;20170325;第2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23360A (zh) | 2017-09-29 |
US11272393B2 (en) | 2022-03-08 |
WO2018195913A1 (zh) | 2018-11-01 |
EP3641463A4 (en) | 2020-04-22 |
US20200053594A1 (en) | 2020-02-13 |
EP3641463A1 (en) | 2020-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4370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identifier,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09451842B (zh) | 用户设备省电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
US12137495B2 (en) | Inactivity tim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20019218A1 (zh) | 传输配置方法及装置 | |
WO2019191948A1 (zh) | 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大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WO2018129936A1 (zh) |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9156026B (zh) | 上行调度请求的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8129940A1 (zh) | 用户设备的状态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
US1155849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user equipment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7223358B (zh) | 一种业务复用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3015535A1 (zh) | 一种执行小数据包传输和确定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223360B (zh) | 一种发送缓存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476479A (zh)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66558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WO2018195872A1 (zh) | 上行资源获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603843B (zh) | 缓存指示方法及装置、资源发送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 |
CN108353331B (zh)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0082278A1 (zh) | 网络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268779A (zh) | 直连链路数据发送和直连链路资源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
CN110036681A (zh) | 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9565718B (zh) | 传输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2120611A1 (zh) |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参数配置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295698B (zh) | 通话连接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20047751A1 (zh) | 传输前导码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683471B (zh) | 同步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