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7441A - 一种挤压式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压式洗衣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17441A CN107217441A CN201710447305.0A CN201710447305A CN107217441A CN 107217441 A CN107217441 A CN 107217441A CN 201710447305 A CN201710447305 A CN 201710447305A CN 107217441 A CN107217441 A CN 1072174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extruding
- washing
- hollow shaft
- clo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3
- 241000510097 Megalonaias nervos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639 Spr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9854 Cucurbita moscha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1980 Cucurbita pepo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852 Cucurbita pep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ZPUCINDJVBIVPJ-LJISPDSOSA-N cocaine Chemical compound O([C@H]1C[C@@H]2CC[C@@H](N2C)[C@H]1C(=O)OC)C(=O)C1=CC=CC=C1 ZPUCINDJVBIVPJ-LJISPDSO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99 deter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27 in viv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0354 squas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6844 Apis mell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5373 Panax quinquefoli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09298 Trigla ly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6 latex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5/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beating, rubbing or squeezing means in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7/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 D06F17/04—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solely by water jet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17/00—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 D06F17/06—Washing machines having receptacles, stationary for washing purposes, wherein the washing action is effected solely by circulation or agitation of the washing liquid by rotary impell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64—Tubs provided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s, e.g. ribs, inserts, brace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26—Casings; Tubs
- D06F37/28—Doors; Security means therefor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7/00—Details specific to washing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21/00 - D06F25/00
- D06F37/30—Driving arrang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3—Liquid discharge or re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D06F39/085—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pump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 D06F39/14—Doors or covers; Secur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其特征是:洗涤桶内设有挤压布且挤压布的边缘与洗涤桶联接;空心轴的上部和中部分别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和盛水底板的轴孔中且空心轴具有贯通空心轴的顶面和底面的通孔,定位装置与盛水底板和传动轴联接;设置水泵和洗涤电动机;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底部通过联接装置联接;水泵的进口管与盛水桶上的水管接头通过水管联接;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向水泵传递动力,水泵能够驱动水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设置耙向喷射管以对衣物上非常脏的部位重点冲刷;洗涤水回流到盛水桶中能够从洗涤桶的水孔中进入洗涤桶对衣物进行冲刷。以挤压和冲刷的方式进行洗涤,效率高、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具体涉及一种挤压式洗衣机;该洗衣机主要以挤压的方式洗涤衣物,还能够以大面积喷射水流冲刷衣物的方式和耙向喷射水流冲刷衣物特定部位的方式洗涤衣物,并且具有脱水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衣机有两种:波轮式和滚筒式。这两种洗衣机都有较大的缺点。波轮式洗衣机洗涤效率不高、耗水量大、对衣物的磨损大、衣领袖口难以洗净。波轮洗衣机主要靠摩擦来洗涤衣物,放在洗涤桶中的衣物往往成团状,只有团状的表面的布层才能得到摩擦;虽然衣物在洗涤桶中翻滚,但很难把团状的衣物的中间的布层翻到外面来,难以对衣物进行均匀洗涤。例如衣物被包裹在床单中,自始至终都得不到与洗涤桶或者波轮摩擦的机会。波轮洗衣机的另一种洗涤方式是驱动水流翻滚以与衣物产生相对运动而靠水流冲刷衣物上的污渍。但波轮转动时,波轮既与衣物接触,又与水接触,因此衣物和水几乎是同时开始运动的,所以两者的相对运动速度很小,以水流对衣物的冲刷来洗涤衣物之效果不佳。滚筒洗衣机主要靠衣物从高处落下来砸产生水与衣物的相对运动和衣物之间的相对运动,但水与衣物的相对运动和衣物之间的相对运动不剧烈;滚筒洗衣机还将洗涤水加热来浸泡衣物以增强洗涤效果,但衣领袖口还是难以洗净。总而言之,滚筒式洗衣机耗电量大、洗涤时间长、洗涤效果差;并且滚筒洗衣机的销售价昂贵。综上所述,现有的洗衣机存在洗涤效率较低、洗涤效果较差、对衣物的磨损较大的缺点。洗涤效率较低体现在浪费水、电和时间。
洗涤衣物的原理是:使洗涤水与衣物产生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的速度越大则洗涤效率越高、洗涤效果越好。有人设想将洗涤水喷射到衣物上进行冲刷,但只能对成团状的衣物的表面布层进行冲刷,包裹在内的衣物的布层则得不到冲刷。
最好的洗涤方法是挤压(或称之为压缩)。挤压前,衣物包裹水,对衣物与水的混合物进行快速挤压,再让衣物充分吸水且包裹水,然后再快速挤压。挤压时,包裹在衣物中的水被挤出,水被挤出水对衣物进行冲刷,从而将污渍洗涤干净。挤压时,水不仅以很快的速度在每层布的表面冲刷,而且能够以很快的速度穿透布层进入纱线与纱线之间的间隙中,对衣物进行深层洗涤。这样,成团状的衣物的最中间的布层也能得到挤压、得到洗涤水的冲刷。摩擦洗涤的方式很难将纱线之间的污渍洗涤干净却损伤衣物,但挤压洗涤的方式则很容易洗涤纱线之间的污渍且不损伤衣物。摩擦洗涤的方式和射流洗涤的方式对成团状的衣物中的包裹在内的布层无法洗涤,只有挤压洗涤的方式能够对成团状的衣物的内外的所有的布层进行全洗涤。挤压洗涤方式类似于人们手工洗涤衣物时的按压、用棒击;但比用棒击轻柔,因而不象用棒击那样对衣物造成比较大的磨损。因此,不少人发明了挤压式洗衣机(或称之为压缩式洗衣机)。
但是,目前的挤压式洗衣机也存在不少缺点:一是结构复杂,体积大,生产成本太高,占据的空间大。二是没有脱水的功能。三是可靠性差。目前挤压的方式有采用压盘从上往下挤压和采用托盘从下往上挤压。压盘或者托盘的侧面与洗涤桶的壁面之间的间隙如果比较小,则衣物会象楔一样卡在该间隙中,不仅会损伤衣物、洗涤桶和传动装置,而且让洗衣机不能运转;衣物上的钮扣、拉链等硬物如果被卡在压盘与洗涤桶之间的间隙中则会造成更大的麻烦。如果该间隙太大,则压盘或者托盘就太小,虽然衣物难以卡在该间隙中,但位于洗涤桶壁面附近的衣物就得不到挤压;这导致洗涤效率与安全性能存在冲突,而洗衣机的平稳运行是需要绝对保障的,因而只能选择较小的压盘或者托盘,从而造成洗涤效率低下。向上挤压时,衣物不均匀地颁布在向上施力的托盘上,托盘施力时,衣物对托盘的反作用力分布也不均匀,对托盘的轴产生径向的压力;向下挤压时,衣物不均匀地分布在洗涤桶中,当压盘的中心线的东边的衣物很多而西边的衣物很少时,也造成压盘的受力不均匀,对压盘的轴产生径向的压力。因压盘或者托盘轴比较长,压盘或者托盘受力时距离轴套比较远,有杠杆效应,所以这种径向的压力对轴的损害是比较大的,会加剧托盘或者压盘的轴与轴套的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四是洗涤效率不高,用压盘或者托盘进行挤压时,衣物分布在洗涤桶内或者分布在托盘上是不均匀的,从而造成挤压时衣物的各处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布层厚的部分受到的压力很大,而布层薄的部分则得不到挤压或者受到的压力较小。五是衣物有时多有时少,衣物多时托盘或压盘的行程应该短,衣物少时托盘或压盘的行程应该长;否则衣物多时既定的行程无法走完而使相关装置卡住停止运行甚至造成事故,衣物少时则因行程短衣物得不到挤压。而要做到托盘或压盘的行程可以调整则会大幅增加装置的成本。由于技术不成熟,因此目前还没有挤压式洗衣机投入销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洗衣机洗涤效率不高、洗涤效果不好、对衣物的磨损比较大的缺点,提供一种挤压式洗衣机,该洗衣机能够克服现有的洗衣机的这些缺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安装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的内表面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桶上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轴孔内安装空心轴;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说明:本申请所述流体泵包括单向流体泵和双向流体泵,单向流体泵和双向流体泵各包括水泵和充气泵或充气机。单向泵有明确的吸入管和排出管;但流体在双向泵内既能够正向流动又能够反向流动,因此其吸入管和排出管是变化的。当流体泵为双向流体泵时,或者流体泵包含双向流体泵时,为了叙述的方便,本申请将流体泵的两个与外界联接的管命名为吸排管A和吸排管B。
2、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和空心轴,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安装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的内表面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侧壁或者洗涤底板上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空心轴的内端安装在轴孔中;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进口管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流体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
说明:1、“所述流体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意思是“所述流体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因为它是一句完整的话,“所述流体泵不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的情形被排除在技术方案之外。因此也可以用“所述流体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取代“所述流体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2、本申请的优先权文本第5——9页清楚而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因此这一段文字可以加入这个技术方案和与此对应的权利要求中且不影响优先权。技术方案4及与其对应的权利要求依此类推,适用此处的说明。3、出口管指排出管,进口管指吸入管。单向流体泵有明确的出口管和进口管;但双向流体泵的进口管和出口管是变化的,为了叙述的方便,指定一个为出口管,则另一个为进口管。此说明对技术方案4、8、9也适用。
3、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其特征是:设置洗涤盖,所述洗涤盖能够打开或者盖合洗涤桶;所述洗涤盖或者洗涤桶的内表面安装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盖或者洗涤桶的内表面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盖或者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盖或者洗涤桶上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轴孔中安装空心轴;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说明:1、这个技术方案中的挤压空间既能够是挤压布与洗涤盖形成的,也能够是挤压布与洗涤桶形成的。
4、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盛水桶和空心轴,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
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的中部以下区域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
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所述空心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且空心轴具有贯通洗涤底板上下空间的通孔,所述空心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所述洗涤桶的中心线、盛水桶的中心线和空心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90°;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盛水底板和空心轴联接以确定空心轴的轴向位置;
设置水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水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底板的底面;所述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下部直接联接或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
所述盛水侧壁下部或者盛水底板上设有导通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所述水泵的进口管由水管与水管接头联接且水泵的进口管、水管和水管接头互相贯通;
所述洗涤侧壁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和盛水桶的水孔;
所述盛水底板与空心轴之间设有防止盛水桶中的水向下泄漏的密封件;所述空心轴能够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转动并且能够带动洗涤桶转动;
当空心轴与水泵的出口管直接联接时,所述空心轴与水泵的出口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水泵的出口管之间的联接关系;当空心轴与水泵的出口管由联接管联接时,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的联接关系;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水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所述脱水电动机安装在盛水底板的底面。
说明:1、当挤压布很大时,挤压布在流体的驱动下产生运动从而对衣物进行挤压,但不一定会产生弹性变形。挤压布越大,则洗涤桶上用于设置水孔的面积越少,对洗涤和脱水都不利。因此挤压布的大小应该合适且应该有弹性,则进行挤压洗涤时挤压布一般会产生弹性变形;不过如果衣物很少,挤压布进行挤压洗涤时不产生弹性变形。2、对“所述洗涤侧壁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和盛水桶的水孔”的解释:虽然整个洗涤侧壁上都设置水孔后也能够进行挤压洗涤工作,但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侧壁上如果设置水孔,则挤压布的运动速度和平均行程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洗涤效率和洗涤效果。因此实施技术方案时只在洗涤侧壁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外设置水孔。这个技术特征的后一个技术特征是“所述水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这是基本的技术特征且与后一个技术特征需要同时得到保障,因此洗涤侧壁上的水孔不能设置在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且洗涤侧壁上的水孔不设置在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就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技术特征的要求。3、对“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的解释:该轴孔应该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因为要满足“所述水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这个基本的技术特征,否则不能满足这个基本的技术特征;即这个基本的技术特征否定了“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外”。
5、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该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洗涤侧壁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外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水孔;
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
设置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所述空心轴的中部区域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盛水底板和空心轴联接,所述定位装置能够确定空心轴的轴向位置;所述盛水底板与空心轴之间设有防止盛水桶中的水向下泄漏的密封件;所述空心轴能够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转动并且能够带动洗涤桶转动;所述洗涤桶的中心线、盛水桶的中心线和空心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90°;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空心轴的下部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当空心轴与流体泵的吸排管B直接联接时,所述空心轴与流体泵的吸排管B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流体泵的吸排管B之间的联接关系;当空心轴与流体泵的吸排管B由联接管联接时,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的联接关系;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所述脱水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
对技术方案4和技术方案5的说明:1、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所述传动装置有多种形式,如齿轮传动。本申请采用皮带和皮带轮传动,还设置伺服电动机和张紧轮来控制皮带的张紧和松弛,当伺服电动机控制的张紧轮压迫空心轴的皮带轮上的皮带时,该皮带张紧而处于工作状态;当该张紧轮松开该皮带时,该皮带松弛处于非工作状态。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该传动装置及工作原理与上述装置及工作原理相同。流体泵工作时,空心轴不旋转;空心轴旋转时,流体泵不工作。参看图18——图21及具体实施方式中对这4幅图的说明。
6、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箱体、门、围框、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门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和围框上设有门的锁紧装置;所述门的底面设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具有侧壁且其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对接件的侧壁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对接件的下部安装挤压布且挤压布能够封闭对接件下部的开口;所述门、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或者所述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并且所述挤压空间只能通过空心轴与外界相贯通;
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所述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水孔,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设置脱水轴,所述脱水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所述脱水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盛水底板和脱水轴联接,所述定位装置能够确定脱水轴的轴向位置;
设置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所述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空心轴的外端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与盛水桶联接,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脱水轴建立传动关系。
说明:当对接件是倒桶形时,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当对接件是筒形时,门、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但门与对接件之间最好设有密封垫。此处说明对技术方案7和技术方案10适用。
7、一种具有挤压洗涤装置的波轮洗衣机,包括箱体、门、围框、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门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和围框上设有门的锁紧装置;所述门的底面设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具有侧壁且其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对接件的侧壁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对接件的下部安装挤压布且挤压布能够封闭对接件下部的开口;所述门、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或者所述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并且所述挤压空间只能通过空心轴与外界相贯通;
设置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所述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空心轴的外端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说明:此处的洗涤电动机是新设的用于挤压洗涤工作的。如果利用波轮洗衣机原有的电动机带动流体泵,则原有的传动装置需要改造。
8、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包括滚筒、横向传动轴、横向盛水桶和电动机,所述滚筒包括滚筒筒体和位于滚筒筒体一端的滚筒端板,所述横向盛水桶包括盛水筒体和位于盛水筒体一端的盛水端板;其特征是:所述滚筒的中心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所述滚筒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滚筒的内表面联接,所述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滚筒筒体和滚筒端板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没有水孔,所述滚筒端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所述横向传动轴具有贯通横向传动轴左端和右端的通孔,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右端安装在滚筒端板的轴孔中;所述横向传动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
设置流体泵,所述流体泵安装在横向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横向传动轴的左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挤压空间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安装在横向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流体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挤压空间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滚筒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说明:1、滚筒端板的内表面是指滚筒端板靠近衣物的表面。2、洗涤滚筒的中心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以及横向传动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都包括滚筒口向下倾斜时的状态。
9、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包括滚筒、横向传动轴、横向盛水桶、电动机和门,所述滚筒包括滚筒筒体和位于滚筒筒体一端的滚筒端板,所述横向盛水桶包括盛水筒体和位于盛水筒体一端的盛水端板;其特征是:所述滚筒的中心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所述滚筒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滚筒的内表面联接,所述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滚筒筒体和滚筒端板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没有水孔,所述滚筒端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所述横向传动轴具有贯通横向传动轴左端和右端的通孔,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右端安装在滚筒端板的轴孔中;所述横向传动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
设置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安装在横向盛水桶的外表面;
所述横向盛水桶的下部设有导通横向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
所述门包括外盖板和内桶体;所述内桶体包括内桶锥面壁和内桶端板;所述内桶体内设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上设有多根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另一端与内桶端板联接且与滚筒内的空间相通;所述分配管是直桶形,安装在内桶锥面壁上且其开口朝着内桶体外部;所述盛水筒体靠近门的区域设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外端位于盛水桶外,其内端位于盛水桶内且内端设有凸缘,凸缘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圆环形;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对接管上的密封垫与分配管紧密接触且对接管与分配管相贯通;
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A通过三通N与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的终点和辅助喷射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B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横向传动轴的左端部联接并与横向传动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横向传动轴与管道联接装置之间设有密封件且横向传动轴在管道联接装置中的转动不影响两者的联接关系;所述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由水管、水管接头和电磁阀P组成;所述辅助喷射水路由水管、电磁阀N、对接管、分配管和喷射管组成;所述电磁阀P和电磁阀N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双向水泵既能够从盛水桶中吸水并输入横向传动轴的通孔中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滚筒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又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水输送到喷射管再喷射到滚筒中对衣物进行冲刷,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10、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箱体、门、围框、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门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和围框上设有门的锁紧装置;
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该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洗涤侧壁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外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水孔;
所述门的底面设有伸缩洗涤盖;所述伸缩洗涤盖包括对接件、对接空心轴和辅助挤压布;所述对接件具有侧壁且其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对接件的侧壁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对接空心轴;所述对接空心轴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对接件的下部安装辅助挤压布且辅助挤压布能够封闭对接件下部的开口;所述对接件的顶面安装在门的底面,所述门、对接件和辅助挤压布能够组成辅助挤压空间,或者所述对接件和辅助挤压布能够组成辅助挤压空间,并且所述辅助挤压空间只能通过对接空心轴与外界相贯通;
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和辅助流体泵,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和辅助流体泵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辅助流体泵的一个管口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对接空心轴的外端联接且辅助流体泵的该管口与对接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辅助流体泵的另一个管口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辅助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辅助流体泵能够向辅助挤压空间中输送流体;进入辅助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驱动辅助挤压布从初始位置开始运动、变形并且能够驱动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进入洗涤桶,所述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能够在初始位置至洗涤底板的顶面之间停留并且能够承受设定的从下至上的推力;当洗涤工作结束后辅助挤压空间中的流体能够回流到流体源,辅助挤压布能够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
设置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所述空心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所述盛水底板与空心轴之间设有防止盛水桶中的水向下泄漏的密封件;所述空心轴能够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转动并且能够带动洗涤桶转动;
所述洗涤桶的中心线、盛水桶的中心线和空心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90°;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空心轴联接,所述定位装置能够确定空心轴的轴向位置;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一个管口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流体泵的另一个管口与空心轴的下部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该管口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当空心轴与流体泵的一个管口直接联接时,所述空心轴与流体泵的该管口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二者的联接关系;当空心轴与流体泵的一个管口由联接管联接时,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联接管的联接关系;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所述脱水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
说明:此处的流体泵采用图60中的双向水气两用泵,既能够使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运动到所需位置并停留,又能够在洗涤结束后使辅助挤压布回到初始位置。如果流体泵是单向充气机,由于单向充气机内设有单身阀,充入辅助挤压空间中的空气不能从原路回流到大气层,则应该在对接空心轴管路中设置支路,在支路上设置排气管并在排气管上安装排气电磁阀以控制排气管的开启和关闭。如果此处的流体泵采用风压能够满足要求的鼓风机,则不需要设置排气管和排气电磁阀,但需要在对接空心轴管路上设置电磁阀关闭和开启该管路以封住辅助挤压空间中的空气使辅助挤压布的底部停留在预定的位置和放出辅助挤压空间中的空气使辅助挤压布回到初始位置,因为鼓风机没有设置单向阀。
针对技术方案1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1.1、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
针对技术方案1、1.1、2、3、5、6、7、8各提出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所述挤压布是柔软的有弹性的布。
2、所述流体泵是双向流体泵,所述双向流体泵既能够从流体源吸入流体并输送到挤压空间驱动挤压布运动,又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流体吸出并输送到流体源。
3、所述流体泵是单向流体泵。所述单向流体泵的排出管通过三通A与挤压流体流入管路的起点和流入流体源管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流体流入管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管路上的电磁阀A控制,流入流体源管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管路上的电磁阀B控制;所述单向流体泵的吸入管通过三通B与挤压流体流出管路的终点和流入单向流体泵吸入管路的终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流体流出管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管路上的电磁阀C控制,流入单向流体泵吸入管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管路上的电磁阀D控制;所述挤压流体流入管路的终点通过三通C与挤压流体流出管路的起点和挤压管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管路总管的终点再与空心轴的外联接并与空心轴的通孔相通;所述流入流体源管路的终点通过三通D与流入单向流体泵吸入管路的起点和流体管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流体管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流体源相通;所述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电磁阀D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说明:1、采用这种装置,既能够将流体从流体源输送到挤压空间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又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流体吸出并输送到流体源,使流体在二者之间往复运动。2、图62采用了这个技术方案,并使用单向水泵;该技术方案用于技术方案1、1.1、2、3、5、6、7;图73用于技术方案8。
对技术方案3再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3.1、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所述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水孔,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设置盛水桶,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洗涤盖安装在盛水侧壁的顶部;所述挤压布和空心轴安装在洗涤盖上;所述流体源是盛水桶,所述流体泵是水泵;所述水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所述盛水桶的底部设有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与水泵的吸入管由水管联接且水泵的吸入管内的空间与盛水桶内的空间贯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
设置脱水轴,所述脱水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所述脱水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脱水轴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脱水轴建立传动关系。
说明:水泵能够从盛水桶中吸水并驱动挤压布运动。挤压结束后,挤压空间内的水位高于盛水桶中的水位,因虹吸现象,挤压空间内的水能够自动回流到盛水桶中。
3.1.1、所述水泵是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既能够将盛水桶中的水输送到挤压空间驱动挤压布运动,又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水吸出并输送到盛水桶中。
对技术方案5再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5.1、所述盛水侧壁下部或者盛水底板上设有导通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所述流体源是盛水桶,所述流体泵是水泵;所述水泵的吸入管由水管与水管接头联接且水泵的吸入管、水管和水管接头互相贯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
针对技术方案4、5.1各提出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所述洗涤侧壁的外表面上部或者内表面上部设有平衡环。
2、设置洗涤盖;所述洗涤盖能够盖合和打开洗涤桶且盖合洗涤桶后能承受设定的从下至上的推力。
2.1 所述洗涤盖上设有贯通洗涤盖上下空间的水孔。
2.2、所述洗涤盖能够在洗涤桶的上方至挤压布之间调整位置。
2.3、所述洗涤盖有两块,各由合页与平衡环联接;每块洗涤盖上各有一个把手。
2.3.1、盛水桶上设有桶圈,所述桶圈上设有两套监控装置用来监控洗涤盖是否关闭,每套监控装置包括一个光敏电阻、一个蜂鸣器和一个平行光发生器组成,所述光敏电阻与蜂鸣器串联;一套监控装置与一个把手相对应;当洗涤盖没有正常关闭时,光敏电阻受到平行光的照射而接通电路使蜂鸣器鸣叫。
说明:光敏电阻与程序控制器连接;启动洗衣机的自动洗涤程序后,如果两块门正常关闭后,两个把手能够挡住两个平行光,洗衣机进入下一步程序;当一块门或者两块门没有正常关闭,则一个或者两个光敏电阻会接通蜂鸣器报警,洗衣机停止工作。如果平行光垂直于把手的主杆,则两个把手要错开布置。
设置监控洗涤盖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由一个平行光发生器电路、一个光敏电阻和磁力线圈电路、一个蜂鸣器和触头开关电路组成,所述光敏电阻和磁力线圈串联连接,所述蜂鸣器和触头开关串联连接;所述触头开关的触头由磁力线圈控制,当光敏电阻接通电路时磁力线圈吸住触头使触点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平行光发生器发出的平行光能够以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照射到正常安装的洗涤盖上且洗涤盖能够将光线反射到光敏电阻上。
说明:这种控制装置属于间接控制型,其原理是:间接控制型:光敏电阻与磁力线圈串联并接入程序控制器,磁力线圈控制触头开关;蜂鸣器与触头开关串联并接入程序控制器;平行光发生器接入程序控制器;洗衣机启动前开始检测洗涤盖是否关闭,则接通平行光发生器的电路让其发光;如果洗衣机中放入了洗涤盖,则平行光发生器以不垂直于洗涤盖的角度照射洗涤盖,洗涤盖将光线反射到光敏电阻上,则光敏电阻受到光的照射接通磁力线圈电路,使触头开关断开,则蜂鸣器不鸣叫,洗衣机进行下一步工作。如果洗衣机中没有安装洗涤盖,则光敏电阻不能受到光的照射,则不能接通磁力线圈电路,触点开关处于闭合的位置,则蜂鸣器鸣叫,洗衣机停止工作。虽然洗涤盖上有许多水孔,但平行光发生器发出的光的照射面积比较大,能够确保光敏电阻得到反射光。
还有直接控制型:光敏电阻与蜂鸣器串联后接入程序控制器,平行光发生器接入程序控制器;洗衣机启动前开始检测洗涤盖是否关闭,则接通平行发生器的电路让其发光;如果洗涤盖没有关闭好,则光敏电阻就能够受到光的照射,蜂鸣器电路通电,则蜂鸣器呜叫,洗衣机停止运行。如果洗涤盖关好了,则光敏电阻不能受到平行光的照射,蜂鸣器中鸣叫,洗衣机进行下一步工作。
3、所述洗涤侧壁的中部至底部区域具有上大下小的喇叭筒形部位;所述挤压布是与洗涤侧壁中部至底部区域的形状相适应的盆形,具有弹性底板和弹性侧壁;所述挤压布安装在洗涤侧壁中部至底部区域且挤压布的底面与洗涤底板的顶面接触。
4、所述洗涤侧壁的中部至底部区域具有圆环形槽,所述盆形的挤压布的上部由圆环形弹簧钢丝安装在圆环形槽中。
5、所述水泵是单向水泵;所述单向水泵的出口管通过三通A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和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A控制,流入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B控制;所述单向水泵的吸入管通过三通B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和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出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C控制,流出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D控制;所述挤压水流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C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起点和挤压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空心轴的下部联接并与空心轴的通孔相通;所述流入盛水桶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D与流出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盛水桶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盛水桶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水管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电磁阀D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说明:参看图62。单向水泵只朝一个方向输送水;当电磁阀B和电磁阀C关闭、电磁阀A和电磁阀D开通,则洗涤水从盛水桶中流出并流入空心轴的通孔中驱动挤压布的非联接区域产生弹性变形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挤压布既将衣物往洗涤侧壁的内表面挤压,又将衣物往洗涤盖的底面挤压。衣物中的洗涤水被挤压出来,从洗涤侧壁、洗涤底板和洗涤盖上的水孔中流出。当电磁阀B和电磁阀C开通、电磁阀A和电磁阀D关闭,则洗涤水从挤压布与洗涤底板之间的空间中流出并流入盛水桶。盛水桶中的洗涤水再从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上的水孔中喷入洗涤桶对衣物进行冲刷;如果水泵的压力大到一定的程度,则水泵的流量大于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上的水孔的总流量,则盛水桶中的洗涤水的水位会上升直至淹没洗涤侧壁和平衡环,则一部分洗涤水会从洗涤盖的水孔中注入洗涤桶内并对衣物进行冲刷。如果洗衣机盖能够将盛水桶密封,则水泵输送水的压力越大,则从各水孔中喷射出来的水流的速度越大,对衣物的冲刷作用越强。
5.1、设置箱体、围框和进水电磁阀,所述围框安装在箱体上,所述进水电磁阀安装在围框上;所述进水电磁阀是三位三通电磁阀,具有两个进水接头和一个出水接头;将三通A换成四通A,所述水泵的出口管通过四通A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耙向喷射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耙向喷射水路的终点与进水电磁阀的一个进水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另一个进水接头与自来水管联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水接头与耙向喷射管或者耙向耙向喷射嘴联接并相通。
说明:参看图46。进水电磁阀一般安装在洗衣机的围框上,参看图36和图37。
5.1.1、设置连接水路和三通E;所述连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E与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排水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水泵的出口管通过四通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连接水路的起点和耙向喷射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排水水路上设有排水电磁阀。
说明:两进两出一排五个水路各由两根水管和一个电磁阀组成;耙向喷射水路只有一根水管,其终点与三位三通电磁阀的一个进水管联接并相通。
6、所述水泵是双向水泵;设置四通C,所述四通C的四个水口管分别与主水路、空心轴水路、排水水路和耙向喷射水路联接并相通;所述主水路由水管接头、水管和双向水泵组成;所述空心轴水路由空心轴、联接水管、水管和电磁阀G组成,所述电磁阀G是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排水水路由水管和排水电磁阀组成;所述耙向喷射水路由水管、进水电磁阀和耙向喷射管或者耙向耙向喷射嘴组成,所述进水电磁阀是三位三通电磁阀,所述水管与进水电磁阀的一个进水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另一个进水接头用于与自来水管联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水接头与耙向喷射管或者耙向耙向喷射嘴联接并相通。
参看图67.
对技术方案6、7再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1、所述挤压布是盆形且具有多个皱褶处,所述挤压布的底面设有挤压盘,所述挤压盘的底面设有多个挤压凸体;所述挤压布的外表面设有一组护筒,所述一组护筒由多个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且套装在一起的护筒组成,所述每个护筒的锥角相等,所述每个护筒的大端的外径大于与其相邻的大护筒的小端的内径;最大的护筒的上部与挤压布的上部联接,最小的护筒的下部与挤压盘联接。
1.1、所述挤压盘的边缘区域设有多个水孔。
2、所述盛水桶的底部设有水管接头;所述流体泵是双向水泵;所述水管接头与双向水泵的吸排管A由水管联接且双向水泵内的容水空间与盛水桶内的空间贯通;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B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双向水泵的吸排管B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双向水泵既能够将盛水桶中的水输送到挤压空间驱动挤压布运动,又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水吸出并输送到盛水桶中。
2.1、所述水管接头设置在盛水桶的中部以上的区域;所述双向水泵是双向水气两用泵。
3、所述盛水桶的底部设有水管接头;所述流体泵是单向水泵;所述单向水泵的排出管通过三通A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和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A控制,流入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B控制;所述单向水泵的吸入管通过三通B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和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出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C控制,流出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D控制;所述挤压水流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C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起点和挤压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空心轴的外端联接并与空心轴的通孔相通;所述流入盛水桶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D与流出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盛水桶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盛水桶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水管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电磁阀D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3.1、所述水管接头设置在盛水桶的中部以上的区域;所述单向水泵是单向水气两用泵。
说明:1、设置护筒的目的是引导挤压布竖向膨胀而限制其横向膨胀并增加其刚度。但如果挤压布的材质、厚度、形状及尺寸很合适,则挤压布的竖向变形幅度也能满足工作的需要。2、单向水气两用泵是现有的技术,将其改造为双向水气两用泵是容易实现的,例如可以采用图60的结构进行改造。使用水气两用泵的目的是减少洗涤用水,并避免洗涤水从盛水桶中溢出。当衣物和洗涤水不多时,采用空气作为流体驱动挤压布运动;挤压布浸入洗涤桶中会使盛水桶中的水位上涨,当涨到淹没水管接头时,水气两用泵吸入洗涤水来进行挤压,以免洗涤水从盛水桶中溢出。3、当水管接头在盛水桶的底部时,水管接头上接一个三通,双向水泵的一个水口管与该三通的一个水口管联接,该三通的另一个水口管与排水管联接且排水管与排水电磁阀联接。
对技术方案8再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1、所述单向流体泵是单向水泵;所述横向盛水桶的下部设有导通横向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所述水泵的吸入管由水管与水管接头联接且相通;
所述单向水泵的排出管通过三通F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和流入横向盛水桶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F控制,流入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G控制;所述水泵的吸入管通过三通G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和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出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H控制,流出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I控制;所述挤压水流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H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起点和挤压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横向传动轴的左端部直接联接或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与横向传动轴的通孔相通,所述横向传动轴转动时不影响其与挤压水路总管或者管道联接装置的联接关系;所述流入盛水桶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I与流出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盛水桶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盛水桶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水管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电磁阀F、电磁阀G、电磁阀H、电磁阀I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针对技术方案9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9.1、所述挤压布是柔软的有弹性的布。
9.2、将双向水泵换成单向水泵;水路结构调整为:所述横向盛水桶的流出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K与滚筒挤压水流出水路终点和单向水泵吸入管联接并相通;所述单向水泵的排出管通过三通L与滚筒挤压水流入水路起点和辅助喷射水路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滚筒挤压水流出水路起点通过三通M与滚筒挤压水流入水路终点和滚筒挤压水总管联接并相通,滚筒挤压水总管再通过联接水管与横向传动轴联接并与横向传动轴的通孔相通;所述辅助喷射水路由水管、电磁阀J、对接管、分配管和喷射管组成;所述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开通和关闭的电磁阀L,所述滚筒挤压水流出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开通和关闭的电磁阀M,所述滚筒挤压水流入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开通和关闭的电磁阀N;所述电磁阀J、电磁阀L、电磁阀M和电磁阀N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单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单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单向水泵既能够从盛水桶中吸水并输入横向传动轴的通孔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滚筒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又能够从盛水桶中吸水并输入喷射管再喷射到滚筒中对衣物进行冲刷,还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水输送到喷射管再喷射到滚筒中对衣物进行冲刷。
说明:参看图79。
针对技术方案10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10.1.、所述辅助流体泵是辅助单向充气泵,所述对接空心轴管路上设有支管,所述支管是排气管,所排气管上设有排气电磁阀;当辅助挤压空间中的空气排出去后,辅助挤压布能够靠自身的弹性回到初始状态。
10.2、所述辅助流体泵是辅助双向流体泵,所述辅助双向流体泵既能够从流体源吸入流体输送到辅助挤压空间驱动辅助挤压布运动并使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运动到所需位置停留,又能够在洗涤结束后将辅助挤压空间中的流体吸出使辅助挤压布回到初始位置。
10.3、所述流体泵是双向流体泵;取消辅助洗涤电动机和辅助洗涤流体泵;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三通E的吸入管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所述三通E的排出管A与空心轴的下部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所述三通E的排出管B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对接空心轴的外端联接;所述流体泵输送的流体能够进入空心轴的通孔和对接空心轴的通孔;所述对接空心轴所在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H以控制该管路的开通和关闭;所述空心轴所在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G以控制该管路的开通和关闭。所述电磁阀H和电磁阀G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10.3.1、所述流体泵是双向水气两用泵;所述盛水桶的底部设有水管接头,所述双向水气两用泵的吸排管A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水管接头联接。
说明:参看图68,该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与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连接的水路和与排水管连接的水路。
10.4、所述流体泵是单向水泵;所述单向水泵的排出管通过三通A与挤压水流入总水路的起点和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入总水路的总水管通过三通F与主挤压水流入水路和辅助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主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A控制,辅助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E控制;流入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B控制;所述单向水泵的吸入管通过三通B与主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和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联接并相通,主挤压水流出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C控制,流出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D控制;所述主挤压水流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C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起点和主挤压水路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主挤压水路管的终点再与空心轴的下部联接并与空心轴的通孔相通;所述流入盛水桶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D与流出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盛水桶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盛水桶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水管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辅助挤压水路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对接空心轴联接并相通;所述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电磁阀D、电磁阀E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10.4.1、将单向水泵换成单向水气两用泵,将三通B换成四通A;所述单向水泵的吸入管与四通A的第一个管口联接并相通,所述主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与四通A的第二个管口联接并相通,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与四通A的第三个管口联接并相通;设置空气管,所述空气管的一端与四通A的第四个管口联接并相通,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安装电磁阀F,所述电磁阀F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说明:参看图65
对技术方案10、10.1、10.1.1、10.1.2、10.2、10.2.1、10.2.1.1、10.3、10.3.1、10.4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辅助挤压布是盆形且具有多个皱褶处,所述辅助挤压布的底面设有挤压盘;所述辅助挤压布的外表面设有一组护筒,所述一组护筒由多个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且套装在一起的护筒组成,所述每个护筒的锥角相等,所述每个护筒的大端的外径大于与其相邻的大护筒的小端的内径;最大的护筒的上部与挤压布的上部联接,最小的护筒的下部与挤压盘联接。
再对以上的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挤压盘的底面设有多个挤压凸体。
说明:1、伸缩洗涤盖在起始位置时,其底部(如果设有挤压盘和挤压凸体,则其底部是指挤压盘和挤压凸体)位于洗涤桶的顶面附近,可以伸入洗涤桶中一部分,但门开合时伸缩洗涤盖不能与洗衣机的其他部位发生碰撞。2、挤压盘的边缘区域还能够设置多个水孔。
针对技术方案4、5、6、7、10提出电动门锁的技术方案:
1、设置箱体、围框和门,所述围框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安装在箱体和围框,所述门包括门板和门垫;所述门板上安装门钩,所述围框上相应部位设有孔用于门钩进出,围框的底面设有定位条和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的轴上设有螺纹,该螺纹与螺母联接,螺母的一个侧面与定位条接触且受到定位条的控制不能转动,所述螺母能够在伺服电动机转动时沿电动机的轴向前进或者后退,从而能够卡住门钩或脱离门钩。
2、设置箱体、围框和门,所述围框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安装在箱体和围框,所述门包括门板和门垫;所述门板上安装门钩,所述围框上相应部位设有孔用于门钧进入和退出;所述围框的底面设有一个定位套筒和两个磁力线圈;设置T形轴,所述T形轴由横向轴杆和纵向吸盘组成,所述横向轴杆安装在定位套筒中且其一端靠近门钩,所述纵向吸盘位于两个磁力线圈之间;当纵向吸盘的左侧的磁力线圈通电且右侧的磁力线圈不通电,则T形轴向通电的左侧的磁力线圈运动并与之相接触;当纵向吸盘的左侧的磁力线圈不通电且右侧的磁力线圈通电,则T形轴向通电的右侧的磁力线圈运动并与之相接触,从而带动横向轴杆进入门钩的钩中或者脱离门钩。
对所有的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设置程序控制器;所述洗涤电动机、辅助洗涤电动机、脱水电动机、各种电磁阀、平行光发生器、光敏电阻、磁力线圈、伺服电动机的导线都与程序控制器连接;当洗涤电动机向空心轴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和/或洗涤电动机向流体泵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中设有伺服电动机时,所述伺服电动机的导线与程序控制器连接;当流体泵和/或辅助流体泵的出口设有压力传感器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导线与程序控制器连接;所述程序控制器安装在洗衣机的围框中。
对以上所有技术方案的说明:1、对“挤压布的安装区域”的解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是洗涤桶上被挤压布覆盖的区域,衣物不能与该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壁面直接接触,因为在洗涤桶的壁面与衣物之间隔着挤压布;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衣物不能与轴孔直接接触;人的手也不能直接摸到轴孔,只能隔着挤压布摸轴孔。
2、挤压空间的原始容积由挤压布和洗涤桶的形状、大小和挤压布安装的具体位置确定。如果挤压布的所有部位与洗涤桶是无间隙地接触的,则挤压空间的原始容积为零或者接近于零。如果挤压布有较多的部位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的洗涤桶的内表面有一定的距离,则该挤压空间的原始容积较大。图1和图25中的挤压空间的原始容积接近于零;图10、图14——图18中的挤压空间的原始容积比较大。
流体泵启动后,流体管、空心轴和挤压空间内流体的压强迅速升高且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就驱动挤压布运动,则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越来越大,即挤压空间越来越大。因此在挤压洗涤过程中挤压空间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流体泵是水泵,流体管是水管,驱动的流体是水,启动水泵后水先流向空心轴;由于启动前水管内有空气,则水到达空心轴之前挤压布可能已经开始运动。
3、洗涤桶必须能够容纳衣物和水,如果洗涤桶的壁上设有水孔而仅能容纳衣物,则无法对衣物进行洗涤,这是常识。如果洗涤桶的壁上设有水孔而不能容纳水,则需要增加盛水桶以协助洗涤桶容纳水。同时,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不能有水孔,否则流体不能驱动挤压布运动或者挤压布的运动速度和平均行程受到影响。
4、当流体泵是风机或者是空气压缩机或者是充气泵时,流体源是空气;当流体泵是水泵时,流体源是水池或者是水箱或者是洗衣机的盛水桶。
5、挤压布是布状物,可以是纺织物,也可以不是纺织物。挤压布可以是弹性布,也可以不是弹性布。但如果不是弹性布,则安装在洗涤桶中后挤压布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应该能够在流体的驱动下产生运动,并且要有一定的运动距离才能对衣物进行有效的挤压;挤压布能够运动的部分越少、运动的距离越小则挤压洗涤的能力越差。图5——图7中的半桶形挤压布和图3——图4的盆形挤压布,即使它们没有弹性,也有较好的挤压洗涤功能。挤压布最好用软体弹性材料制成,如1.5mm厚的橡胶皮可以作挤压布。乳胶的弹性很大,如果其厚度合适,则强度也比较大,很适合用来生产挤压布。挤压布最好是用不吸水、不透水的材料制成的,因为吸水的挤压布不容易变干,透水的挤压布挤压效率降低。
6、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或者洗涤盖的内表面联接的方法:洗涤桶或者洗涤盖的壁上需要安装挤压布的区域的边缘区域设有多个螺纹孔;设置压条,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以及压条上各设有多个螺钉安装孔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用压条和螺钉将挤压布安装在洗涤桶的内表面。如果设置螺纹孔的地方的壁比较薄,则应该增加该处壁的厚度;或者改用螺栓加螺母联接。压条的宽度一般为3——15mm,最佳宽度为8——12mm。挤压布被压条压住的区域是联接区域,则挤压布的其他区域是非联接区域。挤压布的非联接区域是能够在流体泵驱动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的区域;如果挤压布是柔软的有弹性的布,则该区域还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该区域参与对衣物的挤压工作。例如,如果挤压布是平面状薄片且安装在洗涤底板上,则挤压布的非联接区域与洗涤底板接触,但挤压布的非联接区域是可以离开洗涤底板的,能够在流体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这种联接方式便于更换挤压布。还采用胶接的方式安装挤压布,但不便于更换挤压布。
7、流体驱动挤压布工作时挤压布的联接区域不能有流体泄漏,空心轴与轴孔之间也不能有流体泄漏。当使用空气或水作为流体时,虽然有泄漏也能够工作,但降低洗涤效率。洗涤桶中的水淹没衣物即可。针对图1、图10图、图14——图17之实施方式,水与衣物的混合物的体积不大于洗涤桶的容积的40%为宜,因为流体源不是洗涤桶,挤压洗涤时洗涤桶中原有的水的水位会上涨。
8、挤压布有多种形状,要根据洗涤桶的形状、大小等因素选择。说明书附图中列举了多种形状的挤压布。
9、流体泵包括风机、空气压缩机、充气泵和水泵,还包括输送液压油的齿轮泵等等;但本发明所适用的流体最好是空气和水,采用其他流体来驱动挤压布显然不经济。但齿轮泵等输送其他流体的泵只要技术上达到要求则是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用于驱动空气或者水来驱动挤压布的。如果流体泵是风机,则风机输送有一定压力的空气驱动挤压布产生运动甚至产生弹性变形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当挤压布的运动甚至弹性变形达到预定的程度后,风机停止工作,挤压布不再对衣物进行挤压;则挤压布会利用自身的弹力(如果是有弹性的挤压布并且产生了弹性变形)、洗涤桶内水和衣物对挤压布的压力将挤压空间内的空气压出去并恢复挤压布的原状;洗涤桶中的衣物则吸水并靠自身的弹性散开;这是一个洗涤循环。再启动风机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是流体泵是风机时的挤压式洗涤过程。如果流体泵是水泵,则水泵从水源处吸水后输送有一定压力的水驱动挤压布运动甚至产生弹性变形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当挤压布的运动甚至弹性变形达到预定的程度后,水泵停止工作,挤压布不再对衣物进行挤压;则挤压布会利用自身的弹力(如果是有弹性的挤压布并且产生了弹性变形)、洗涤桶内水和衣物对挤压布的压力将挤压空间内的水压出去并恢复挤压布的原状,这是一个洗涤循。再启动水泵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果水泵启动前,水源处的水面高度低于洗涤桶内水面的高度,则水泵停止工作后挤压空间内的水更容易流入水源处。流体泵既可以是单向流体泵,又可以是双向流体泵。目前的水泵和风机基本上是单向泵,即只能朝一个方向输送水或者空气而不能反向输送水或者空气。如果流体泵是双向流体泵,即既能够正转驱动流体正向流动,又能够反转驱动流体反向流动;则挤压洗涤的循环速度更快。如果流体泵是双向水泵,就可以正转驱动水源处的水进入挤压空间驱动挤压布运动,再反向旋转将挤压空间内的水输送到水源处。现有的技术中,轴流式水泵可以作双向泵使用,但正转与反转的压强是有一定差别的。如果针对这种洗衣机设计轴流式双向水泵,是能够满足技术要求的。采用水泵输送水来进行挤压洗涤,启动电动机前管道中有空气,但只要水泵中有引水就可以正常工作,因为空气也能够参与驱动挤压布运动的工作并始终位于水面之上。
挤压空间中的流体自动回流到流体源的条件:1、挤压布在挤压时产生的弹性变形;2、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对挤压布有压力;3、流体是水且挤压空间内的水位高于流体源的水位。挤压空间中的流体回流到流体源,必须有下列条件之一:1、挤压空间中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这是自动回流;2、双向流体泵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流体吸出并输送到流体源,这是强制回流;3、单向流体泵与电磁阀等控制装置配合使用,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流体吸出并输送到流体源,这是强制回流。为了节约洗涤时间,洗涤装置应该具有强制回流的功能。
10、建立传动关系的方式很多,例如用皮带轮和皮带建立传动关系。
11、技术方案3.1、4、5、6中,空心轴的轴线应该与洗涤桶的中心线重合,以减少脱水时的震动。
综上所述,这些技术方案都能够对衣物进行循环往复的挤压——松开的动作,从而能够将衣物洗涤干净。不管洗涤桶是什么形状、如何放置,不管挤压布是什么形状、设置在哪里、弹性如何,只要洗涤电动机带动流体泵驱动流体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挤压布的运动能够对洗涤桶内的衣物进行挤压;并且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回流到流体源,则能够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即能够对衣物进行洗涤。但流体泵的额定输出压力,洗涤桶的形状和大小,挤压布的形状、大小、弹性和设置位置,空心轴的设置位置,都对洗涤效果、洗涤效率和洗衣机的生产成本有一定的影响。这些技术方案的共同的特定技术特征是:设有洗涤电动机、流体泵、流体管、空心轴、挤压布、洗涤桶,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流体能够回流到流体源以实现洗涤循环。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波轮式和滚筒式洗衣机相比,具有洗涤效率高、洗涤效果好,节省时间、节省水电、对衣物的磨损非常小的优点。与现有的挤压式洗衣机的发明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而洗涤效率高并且具有脱水功能的优点。本发明主要采用水泵输送水直接驱动挤压布来对衣物进行挤压,结构简单、生产及运行成本低、体积小;采用挤压布挤压衣物时,各处衣物所受到的挤压力的差别不大,哪里薄弱则挤压布往哪里挤压,呈团状的衣物的内层布和外层布的挤压洗涤效果也基本是一致的,不存在衣物被卡住或者被过度挤压造成损伤的问题,即能够对成团状的衣物的各个布层进行均匀的、同等强度的洗涤;挤压布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能够使洗涤水与衣物产生剧烈的相对运动,实现洗涤水与衣物相对运动速度的最大化,因而能够产生很好的洗涤效果和很高的洗涤效率;并且挤压时衣物受到的磨损很小。这种洗涤方式类似于人们手工洗衣物时的用手按压、用脚踩、用棒击。挤压布的运动区域的面积比人的双手或者双脚的面积大很多倍,因此这种洗衣机比人工洗衣的效率高很多倍。在洗涤水中的洗涤剂的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减少洗涤用水则能同时减少洗涤剂的用量,既省钱又环保。
本发明还采用喷射洗涤水冲刷衣物的方式来洗涤衣物。洗涤水正向流动时用来挤压衣物;反向流动时水从洗涤桶的水孔中喷射到洗涤桶中冲刷衣物,或者有一部分水从洗涤桶的顶部流入洗涤桶中对衣物进行冲刷。因此,不管洗涤水如何流动,都对衣物进行洗涤,节省电能和时间,提高洗涤效率并延长洗衣机的使用寿命。针对衣服领口和袖口的污渍难以洗涤干净的问题,特设有耙向喷射洗涤装置,使用水泵输送压力比较大的洗涤水冲刷衣服领口和袖口,既不损伤衣物,洗涤效率又高,洗涤效果又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一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洗涤桶及洗涤桶内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挤压布第二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挤压布第二个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挤压布第三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挤压布第三个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挤压布第三个结构的左视图;
图8是挤压布第四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挤压布第五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二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挂钩、固定翅和轴的安装结构左视图;
图12是图10中的挂钩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0中的转动翅、固定翅和轴的安装结构右视图;
图14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三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15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四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16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五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17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六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18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七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8中洗涤电动机与空心轴的传动结构图;
图20是图18中洗涤电动机与双向水泵的传动结构图;
图21是图18中的张紧装置放大图;
图22是图18中简易洗涤盖的缩小俯视图;
图23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八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24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九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25是洗涤桶、平衡环和洗涤盖三者联接的第一个结构主视图;
图26是图25中的插销的另一个位置的主视图;
图27是图26中的插销的俯视图;
图28是图25中的环形弹簧钢丝的缩小俯视图;
图29是洗涤桶、平衡环和洗涤盖三者联接的第二个结构主视图;
图30是洗涤桶、平衡环和洗涤盖三者联接的第三个结构主视图;
图31是挤压布与设有水孔的洗涤底板的联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32是转动门式洗涤盖和报警装置和它们的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33是图32的俯视图;
图34是图33中挡盖板上的小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35是图32和图33中的平衡环、转动门式洗涤盖和挡盖板的联接关系放大图;
图36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十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37是图36中的洗衣机的左视图;
图38是图36中的洗衣机的右视图;
图39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十一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40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十二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41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十三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42是图41中的抱箍的结构图;
图43是图41中的挤压布与最小的护筒以及挤压盘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44是图41中的挤压布与最大的护筒盘的联接关系示意图;
图45是图41中的洗衣机的右视图;
图46是一种具有挤压洗涤装置的波轮洗衣机的主视图;
图47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十四个结构的主视图;
图48是图47中的洗衣机的右视图;
图49是图47中的伸缩洗涤盖伸到最长时的状态图;
图50是图36至图38中的围框的主视图;
图51是图50中的围框的左视图;
图52是图50中的围框的俯视图;
图53是电动门锁第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54是图53中的电动门锁的左视图;
图55是电动门锁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56是图55中的电动门锁的左视图;
图57是洗涤盖检测报警装置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8是洗涤盖检测报警装置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9是脱水电动机与空心轴采用联轴器联接时流体管与空心轴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60是双向水气两用泵结构示意图;
图61是图60中的双向水气两用泵反向输送水或气的示意图;
图62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一个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63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二个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64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三个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65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四个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66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五个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67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六个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68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七个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69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第八个水路结构示意图;
图70是四通结构示意图;
图71是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第一个结构主视图;
图72是图71中的联接管与横向空心轴的联接关系放大图;
图73是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第二个结构的水路图;
图74是应用于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的挤压布的主视图;
图75是图74中的挤压布的左视图;
图76是图74中的挤压布的俯视图;
图77是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第三个结构主视图;
图78是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第三个结构的第一个水路图;
图79是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第三个结构的第二个水路图;
图80是一种挤压式洗衣机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81是洗涤水进入挤压空间驱动挤压布对衣物进行挤压的示意图;
图82是挤压空间中的洗涤水回流到盛水桶再与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混合的状态图。
图中标记为:1、洗涤侧壁;2、洗涤底板;3、螺钉;4、压条;5、挤压布;6、空心轴;7、空气管;8、支撑底板;9、双向充气机;10、洗涤电动机;11、皮带;12、皮带轮;13、挂钩;14、轴;15、固定翅;16、简易洗涤盖;17、转动翅;18、密封垫;19、水管接头;20、脚;21、盛水侧壁;22、水孔;23、L形悬挂板;24、密封件;25、推力轴承;26、轴承盒;27、水管;28、盛水底板;29、定位圈;30、定位销;31、弹簧垫圈;32、伺服电动机;33、张紧轮;34、联接管;35、双向水泵;36、张紧翅;37、张紧轮轴;38、脱水电动机;39、弹簧;40、脱水轴;41、平衡环;42、环形弹簧钢丝(切断);43、胶体;44、平行光发生器;45、桶圈;46、挡盖板;47、把手;48、转动门式洗涤盖;49、光敏电阻;50、合页;51、弹性钩;52、钩孔;53、门板;54、盖侧壁;55、围框;56、限位块;57、盖底壁;58、箱体;59、程序控制器;60、耙向喷射管;61、对接管;62、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63、自来水管接头;64、防水筒;65、对接空心轴;66、对接件;67、抱箍;68、护管架;69、螺栓;70、螺母;71、压板;72、注水管;73、二位二通进水电磁阀;74、辅助洗涤电动机;75、长方体形螺母;76、定位条;77、定位套筒;78、磁力线圈;79、T形轴;80、蜂鸣器;81、导线;82、触头开关;83、触头;84、套管;85、堵水塞;86、联轴器;87、泵轴;88、偏心轮;89、柱塞;90、阀体;91、泵电磁阀;92、单向阀;93、泵三通;94、三通D;95、电磁阀D;96、电磁阀C;97、三通C;98、三通B;99、单向水泵;100、电磁阀B;101、电磁阀A;102、三通A;103、四通A;104、三通E;105、排水电磁阀;106、四通B;107、电磁阀E;108、三通F;109、电磁阀F;110、电磁阀G;111、四通C;112、三通G;113、电磁阀H;114、三通H;115、横向空心轴;116、洗涤脱水皮带轮;117、盛水端板;118、盛水筒体;119、滚筒端板;120、滚筒筒体;121、三通J;122、电磁阀J;123、电磁阀K;124、三通K;125、电磁阀L;126、电磁阀M;127、三通L;128、三通M;129、竖向门密封环;130、内桶锥面壁;131、内桶端板;132、分配管;133、喷射管;134、竖向门板;135、电磁阀N;136、三通N;137、电磁阀P;138、三通P;139、电磁阀Q;140、三通Q;141、三通R;142、三通S;143、电磁阀R;144、电磁阀S;145、压力传感器;146、衣物;147、水;148、衣物和水的混合物;149、单向水气两用泵;501、挤压凸体;502、挤压盘;503、护筒;1601、圆环形大筋;1602、圆环形小筋;1603、底板;1604、条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8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2所示是一种最简单的挤压式洗衣机,其包括洗涤桶和空心轴,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安装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的内表面联接;所述洗涤侧壁上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空心轴的内端安装在轴孔中且空心轴具有贯通洗涤侧壁内外空间的通孔;
设置双向充气机和洗涤电动机;所述双向充气机的一个管口与空心轴的外端通过空气管联接且双向充气机的该管口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双向充气机的另一个管口与大气层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充气机建立传动关系,所述双向充气机能够驱动空气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并且产生弹性变形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
所述挤压布是柔软的有弹性的布;所述洗涤桶是圆桶形;
所述双向充气机既能够将空气输送到挤压空间中驱动挤压布运动且产生弹性变形,又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空气吸出并输送到大气层中。此处可以将双向充气机更换成单向充气机,但由于单向充气机内设有单身阀,充入挤压空间中的空气不能从原路回流,则应该在空气管路中设置排气管并在排气管上安装排气电磁阀以控制排气管的开启和关闭。如果此处将双向充气机更换成风压能够满足要求的鼓风机,则不需要设置排气管和排气电磁阀,因为鼓风机没有设置单向阀。但鼓风机不能反向输送空气,则挤压空间内的空气只能靠洗涤水的压力和挤压布的弹性排出来,排气速度慢并且可能不能排干净。图中排水装置省略未画出。
这是最简单的挤压式洗衣机,也就是说实现挤压洗涤的方式至少具备这几个条件。至于洗涤桶、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如何放置,则不重要,因为这不需要花费创造性的劳动,是现有技术很好解决的问题。洗涤桶、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可以安装在支撑装置上或者与悬挂装置联接。例如,洗涤桶、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都固定在一块平板上,在平板与洗涤桶之间、平板与洗涤电动机之间、平板与双向充气机之间都设置减振装置。
图3至图4所示挤压布是桶形,适合安装在洗涤桶的下部至底部区域。
图5至图7所示挤压布是半杯形,即杯子被经过中心线的剖面一分为二后的一半。
图8所示挤压布是倒盆形,适合安装在洗涤底板的顶面。
图9所示挤压布是在图8所示挤压布的基础上的变形,具有皱褶处,顶面设有挤压凸体。也适合安装在洗涤底板的顶面。
图10至图13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图1至图2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挤压布设置在洗涤底板上,设有洗涤盖,洗涤盖能够打开和盖合洗涤桶且盖合洗涤桶时能够承受设定的自下至上的推力。
图14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图10至图13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洗涤桶横向布置,洗涤盖竖向布置并且在洗涤盖与洗涤桶之间设有密封垫;另设有水管接头用于注水;洗涤桶、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都安装在支撑板上。
图15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图10至图13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洗涤桶竖向布置,洗涤盖水平布置,空心轴设置在洗涤盖上。此实施例中的空气管能够弯曲变形,否则洗涤盖不能打开。
图16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图15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都安装在洗涤桶的外侧面。
图17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图14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都安装在洗涤桶上。
图18至图22所示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盛水桶和空心轴,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所述洗涤底板的顶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所述空心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且空心轴具有贯通洗涤底板上下空间的通孔,所述空心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
设置双向水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双向水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底板的底面;所述双向水泵的一个管口与空心轴的下部直接联接或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双向水泵的该管口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盛水侧壁下部或者盛水底板上设有导通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所述双向水泵的另一个管口由水管与水管接头联接且双向水泵的该管口、水管和水管接头互相贯通;
所述洗涤侧壁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和盛水桶的水孔;
所述盛水底板与空心轴之间设有防止盛水桶中的水向下泄漏的密封件;所述空心轴能够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转动并且能够带动洗涤桶转动;
空心轴与双向水泵的一个管口由联接管联接时,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的联接关系;
洗涤侧壁的内表面上部设有洗涤盖,洗涤盖与洗涤侧壁由螺纹联接(图中螺纹省略未画出)并且由螺钉固定;洗涤盖上设有贯通洗涤盖上下空间的水孔;洗涤盖能够上下调整位置;图中洗涤盖是简易洗涤盖。
空心轴的下部安装两个推力轴承、一个轴承盒、一个定位圈和一根定位销,轴承盒再安装在盛水底板的底面,以确定空心轴的轴向位置;空心轴的底部安装皮带轮;洗涤电动机的轴上设有两个皮带轮,一个用于脱水,一个用于洗涤;用于脱水的皮带轮通过皮带向空心轴的皮带轮传递动力,并通过一个张紧轮控制该传递动力的工作的进行或停止;用于洗涤的皮带轮通过皮带向双向水泵的皮带轮传递动力,并通过另一个张紧轮控制该传递动力的工作的进行或停止;每个张紧轮通过两根张紧翅安装在一台伺服电动机的轴上,此处使用两个伺服电动机;
挤压布能够在双向水泵输送的水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水能够在双向水泵的作用下回流到盛水桶,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图中排水装置省略未画出。针对排水问题,可以设置一个三通,该三通的第一个管口与水管接头联接,该三通的第二个管口与排水管联接且排水管再与排水电磁阀联接以控制排水管的开启和关闭,该三通的第三个管口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双向水泵的一个管口联接。
图23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图18至图22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图18中的空心轴的位置安装脱水轴,脱水轴的下部通过推力轴承和轴承盒安装在盛水底板的底面且脱水轴通过定位圈和定位销确定轴向位置;脱水轴的底部安装皮带轮;设置脱水电动机,脱水电动机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脱水轴建立传动关系;空心轴设置在洗涤盖的中部且洗涤盖安装在盛水桶的顶面,洗涤盖的底面设有挤压布;双向水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侧面;洗涤盖盖合盛水桶后能够承受设定的自下至上的推力;盛水桶的底面设有弹簧,弹簧的底部安装在支撑底板的顶面;水管的一端与水管接头联接,水管的另一端与双向水泵的一个管口联接;双向水泵的另一个管口通过能伸缩变形的水管与空心轴的外端联接。
图24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图18至图22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设置脱水电动机与空心轴的皮带轮建立传动关系;洗涤电动机只与双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
如果此处将双向水泵更换成单向水泵,则单向水泵启动后将水从盛水桶中吸出输送到挤压空间中驱动挤压布运动甚至产生弹性变形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当挤压布的行程达到预定的程度,则单向水泵停止工作,挤压布与洗涤底板之间的水大部分在挤压布的弹力和挤压布上水和衣物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流入盛水桶中,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再启动单向水泵进行下一个循环。
图25至28所示洗涤桶的洗涤侧壁是圆筒形;所述洗涤侧壁的中部至底部区域具有上大下小的喇叭筒形部位;所述挤压布是与洗涤侧壁中部至底部区域的形状相适应的盆形,具有弹性底板和弹性侧壁;所述洗涤侧壁的中部至底部区域具有圆环形槽;将一根弹簧钢丝圆弯曲成圆环形,所述挤压布由该弹簧钢丝安装在圆环形槽中,钢丝与挤压布之间的间隙用胶填平;洗涤侧壁的外表面上部安装平衡环;洗涤侧壁的内表面设有洗涤盖并且洗涤盖能够在洗涤侧壁的内表面的顶部至中部调整位置;这种洗涤盖是简易洗涤盖,其上表面设有四个插销,每个插销的销体插入一个水孔中就可以固定洗涤盖;根据衣物的多少来确定洗涤盖的位置。脱水时,由于洗涤桶高速转动,挤压布内的水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挤压布的斜面向上运动再从洗涤侧壁的水孔排到盛水桶中。洗涤盖应该能够在洗涤侧壁的顶部至挤压布的边缘之间调整位置,这样,即使衣物很少也能够进行挤压洗涤。插销可以焊接在洗涤盖的上表面或由螺钉固定。
图29所示平衡环安装在洗涤侧壁的外表面采用过盈配合固定;简易洗涤盖与洗涤侧壁由螺纹联接,还可以在圆环形大筋的壁上设螺纹孔,再用螺钉拧紧。
图30所示平衡环安装在洗涤侧壁的内表面,二者由螺纹联接且由螺钉固定,平衡环可以上下调整位置;简易洗涤盖安装在平衡环的内圈的内表面,二者由螺纹联接且由螺钉固定,简易洗涤盖能够在平衡环内上下调整位置。
图31所示洗涤桶的洗涤底板上设有水孔但水孔不在挤压布覆盖的区域内;当洗涤水从挤压空间中流出时可以从洗涤底板的水孔中流入洗涤桶中冲刷衣物。
图32至图35所示洗涤盖是转动门式洗涤盖,有两块,各由合页与平衡环联接;每块洗涤盖上各有一个把手;桶圈上设有两套监控装置用来监控洗涤盖是否关闭,每套监控装置包括一个光敏电阻、一个蜂鸣器和一个平行光发生器组成,所述光敏电阻与蜂鸣器串联;一套监控装置与一个把手相对应;当洗涤盖没有正常关闭时,光敏电阻受到平行光的照射而接通电路使蜂鸣器鸣叫。平衡环的内筒体的外表面设有两块挡盖板,每块挡盖板上设有两个钩孔,每块洗涤盖上设有两个弹性钧,每一个弹性钩与一个钩孔相对应,弹性钩的横向尺寸大于挂钩孔的宽度,弹性钩在外力的作用下进入钩孔中,则没有一定的自上向下的外力是不会使弹性钩脱离钩孔的。
图36至图38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前面的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洗涤盖是桶形,设置在门板的底面,洗涤盖由盖侧壁和盖底壁连接成整体,盖侧壁中下部和盖底壁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盖内外空间的水孔,门板的底面设有密封垫,门板由门翅、箱体翅和门轴安装在箱体的外表面,箱体翅下设有限位块限制门板转动的角度;桶圈和平衡环都与盖侧壁有合适的间隙。盖侧壁的中部设有横向孔,所述横向孔内安装耙向喷射管;所述耙向喷射管的外端设有凸缘,其内端朝下弯曲;围框上设有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其一个进水口与自来水管联接,另一个进水口通过管路控制装置与单向水泵或者双向水泵联接(详见图63、图67以及对这两幅图的说明),一个出水口与对接管的外端联接;对接管的内端设有凸缘且凸缘上设有密封垫;当门板正常关闭后耙向喷射管的外端与对接管的内端上的密封垫紧密接触并密封,则自来水可以通过耙向喷射管进入洗涤桶中;盛水桶中的水可以通过单向水泵或者双向水泵及相应的管路控制装置输送到耙向喷射管中对准衣物上的污渍进行冲刷。如果需要对衣物上的特定部位进行喷射,则需要手工操作,打开门板,将另外预备的耙向喷射管套装在对接管上,再启动单向水泵或者双向水泵。图36中的椭圆处是安装电动门锁的区域。
图39所示挤压式洗衣机是在图32至图35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基础上作的改进:在围框上安装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的出口管上安装耙向喷射管。图39可以与图32至图35结合起来看。
图40所示挤压式洗衣机与图36至图38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不同之处是:采用图30的方式设置平衡环和洗涤盖;设置防水筒,防水筒的中部设有横向孔,所述横向孔内安装耙向喷射管;围框上设有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其一个进水口与自来水管联接,另一个进水口通过管路控制装置与单向水泵或者双向水泵联接,一个出水口与对接管的外端联接;对接管的内端设有凸缘且凸缘上设有密封垫;当门板正常关闭后耙向喷射管的外端与对接管的内端上的密封垫紧密接触并密封。
图41至图45所示挤压式洗衣机,包括箱体、门、围框、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门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和围框上设有门的锁紧装置;所述门的底面设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具有侧壁且其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对接件的侧壁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对接件的下部安装挤压布且挤压布能够封闭对接件下部的开口;所述门、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或者所述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并且所述挤压空间只能通过空心轴与外界相贯通;
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所述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水孔,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设置脱水轴,所述脱水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所述脱水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设置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所述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
所述双向充气机的一个管口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空心轴的外端联接且双向充气机的该管口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双向充气机的另一个管口与大气层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充气机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双向充气机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空气能够在双向充气机的作用下回流到大气层,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与盛水桶联接,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脱水轴建立传动关系。
图46所示一种具有挤压洗涤装置的波轮洗衣机,包括箱体、门、围框、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门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和围框上设有门的锁紧装置;所述门的底面设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具有侧壁且其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对接件的侧壁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对接件的下部安装挤压布且挤压布能够封闭对接件下部的开口;所述门、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或者所述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并且所述挤压空间只能通过空心轴与外界相贯通;
设置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所述洗涤电动机和双向充气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双向充气机的一个管口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空心轴的外端联接且双向充气机的该管口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双向充气机的另一个管口与大气层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充气机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双向充气机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空气能够在双向充气机的作用下回流到大气层,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图47至图49所示挤压式洗衣机的主要结构是图24与图41的结合,其箱体、门、围框、洗涤桶、盛水桶、门的锁紧装置与图41中的相应装置都相同,其伸缩洗涤盖及其驱动装置与图41中的挤压洗涤装置相同;二者的区别,一是各组成部分的名称不相同,二是要求的功能有小的差别。此处要求进入辅助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驱动辅助挤压布从初始位置开始运动、变形并且能够驱动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进入洗涤桶,所述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能够在初始位置至洗涤底板的顶面之间停留并且能够承受设定的从下至上的推力;当洗涤工作结束后辅助挤压空间中的流体能够回流到流体源,辅助挤压布能够回到初始位置。图中的双向充气机采用图60的结构。控制伸缩洗涤盖的其他方法见对技术方案10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挤压洗涤装置及脱水装置与图24的方案相同。
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取消辅助洗涤电动机和辅助流体泵,再采用图65或者图66的管路结构并采用单向水气两用泵,或者再采用图68的管路结构并采用双向水气两用泵,能够使洗衣机结构更紧凑、自动化程度更高。
图50至图52所示的围框能够应用于图36至图41、图45至图48的实施例中。
图53至图54所示第一种电动门锁的挂钩安装在门板上,围框上相应部位设有孔用于挂钩进入和退出,围框的底面设有定位条和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的轴上设有螺纹,该螺纹与长方体形螺母联接,长方体形螺母的一个侧面与定位条接触且不能转动,当伺服电动机转动时,长方体形螺母沿电动机的轴向运动以控制挂钩。
图55至图56所示第二种电动门锁的挂钩安装在门板上,围框上相应部位设有孔用于挂钩进入和退出,围框的底面设有一个定位套筒和两个磁力线圈;设置T形轴,所述T形轴由横向轴杆和纵向吸盘组成,所述横向轴杆安装在定位套筒中且其一端靠近挂钩,纵向吸盘位于两个磁力线圈之间。当纵向吸盘的一侧的磁力线圈通电且另一侧的磁力线圈不通电,则T形轴向通电的一侧的磁力线圈运动并与之相接触;当纵向吸盘的一侧的磁力线圈不通电且另一侧的磁力线圈通电,则T形轴向通电的另一侧的磁力线圈运动并与之相接触,从而控制挂钩。按图中方向,当右侧的磁力线圈通电而左侧的磁力线圈不通电,则T形轴不再控制挂钩,门可以打开;当右侧的磁力线圈不通电而左侧的磁力线圈通电,则T形轴控制挂钩,门不能打开。
图57所示门的报警装置第一种结构中,光敏电阻与蜂鸣器串联后接入程序控制器,平行光发生器接入程序控制器;洗衣机启动前开始检测洗涤盖是否关闭,则接通平行发生器的电路让其发光;如果洗涤盖没有关闭好,则光敏电阻就能够受到光的照射,蜂鸣器电路通电,则蜂鸣器呜叫,洗衣机停止运行。如果洗涤盖关好了,则光敏电阻不能受到平行光的照射,蜂鸣器中鸣叫,洗衣机进行下一步工作。
图58所示门的报警装置第二种结构由一个平行光发生器电路、一个光敏电阻和磁力线圈电路、一个蜂鸣器和触头开关电路组成,所述光敏电阻和磁力线圈串联连接,所述蜂鸣器和触头开关串联连接;所述触头开关的触头由磁力线圈控制,当光敏电阻接通电路时磁力线圈吸住触头使触点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平行光发生器发出的平行光能够以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照射到正常安装的洗涤盖上且洗涤盖能够将光线反射到光敏电阻上。
图59所示脱水电动机与空心轴的底部通过联轴器联接,空心轴的中下部套装一根套管,该套管的上部和下部与空心轴间隙配合且二者的配合部位设有密封件,该套管的中部的内径大于空心轴的外径;空心轴的壁上与套管的中部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多个水孔;套管的中部设有横向孔,横向孔内安装水管接头,水管接头用于与水泵的水口管联接,水泵输送的水能够从水管接头中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中再进入挤压空间中。
图60和图61所示双向水气两用泵既能够驱动水或者空气双向循环运动,又能够将水或者空气封闭在挤压空间或者辅助挤压空间中。双向水气两用泵的控制管路上设有四个二位二通电磁阀、四个单向阀和五个三通,偏心轮和弹簧能够驱动柱塞上下往复运动以吸入水或空气并压出水或空气。图60中的水或者空气从右向左流动,图61中的水或者空气从左向右流动;当偏心轴停止转动时,四个电磁阀都关闭,则将水或者空气封闭在挤压空间或者辅助挤压空间中;洗涤结束后,双向水气两用泵将挤压空间和/或辅助挤压空间中的水或空气排空并将盛水桶中的水排空后停止转动。
图62所示第一个水路结构能够通过单向水泵使水双向流动。其特征是:单向水泵的出口管通过三通A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和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A控制,流入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B控制;所述单向水泵的吸入管通过三通B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和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出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C控制,流出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D控制;所述挤压水流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C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起点和挤压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空心轴的下部联接并与空心轴的通孔相通;所述流入盛水桶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D与流出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盛水桶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盛水桶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水管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电磁阀D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该结构使用单向水泵,既能够使水从盛水桶中流入空心轴的通孔中驱动挤压布运动甚至弹性变形来对衣物进行挤压,又能够使水从挤压空间中流入盛水桶;流入盛水桶中的水则从洗涤桶的水孔中流入洗涤桶对衣物进行冲刷,或者从洗涤侧壁的顶部流入洗涤桶对衣物进行冲刷。
图63所示第二个水路结构是在图62的基础上改进的:设置箱体、围框和进水电磁阀,所述围框安装在箱体上,所述进水电磁阀安装在围框上;所述进水电磁阀是三位三通电磁阀,具有两个进水接头和一个出水接头;将三通A换成四通A,所述水泵的出口管通过四通A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耙向喷射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耙向喷射水路的终点与进水电磁阀的一个进水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另一个进水接头与自来水管联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水接头与耙向喷射管或者耙向耙向喷射嘴联接并相通。
这种结构增加了一个功能:单向水泵能够将水从盛水桶中吸入输送到耙向喷射管中,从而对衣物上非常脏的部位进行耙向喷射。这个工作必须手工操作,但洗涤效率很高、洗涤效果很好。
图64所示第三个水路结构图是在图63的基础上改进的:设置连接水路和三通E;所述连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E与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排水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水泵的排出管通过四通A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连接水路的起点和耙向喷射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排水水路上设有排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这个结构将排水管和排水电磁阀联接起来,而不需要将排水装置另外与盛水桶联接。
图65所示第三个水路结构图是在图62的基础上改进的:所述单向水泵的排出管通过三通A与挤压水流入总水路的起点和流入盛水桶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入总水路的总水管通过三通F与主挤压水流入水路和辅助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主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A控制,辅助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E控制;流入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B控制;所述单向水泵的吸入管通过三通B与主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和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联接并相通,主挤压水流出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C控制,流出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D控制;所述主挤压水流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C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起点和主挤压水路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主挤压水路管的终点再与空心轴的下部联接并与空心轴的通孔相通;所述流入盛水桶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D与流出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盛水桶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盛水桶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水管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辅助挤压水路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对接空心轴联接并相通;所述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电磁阀D、和电磁阀E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单向水泵换成单向水气两用泵,将三通B换成四通B;所述单向水气两用泵的吸入管与四通A的第一个管口联接并相通,所述主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与四通A的第二个管口联接并相通,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与四通A的第三个管口联接并相通;设置空气管,所述空气管的一端与四通A的第四个管口联接并相通,所述空气管的另一端安装电磁阀F;所述电磁阀F是二位二通电磁阀。使用时,电磁阀E和电磁阀F开,其他电磁阀都关闭,单向水气两用泵先向挤压空间中输送空气使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运动到规定的位置,再关闭电磁阀E和电磁阀F,再进行挤压洗涤的动作。图中电磁阀F和空气管画成虚线。如果在三通F(标记108)和三通A(标记102)之间增加一个二位二通电磁阀,则单向水气两用泵能够将辅助挤压空间中的水和/或气吸出。
图66所示管路是在图65的基础上改进的:将三通A换成四通A,并在四通A与电磁阀B之间增加三通E,三通E的第一个管口与四通A通过水管联接并相通,三通E的第二个管口与电磁阀B通过水管联接并相通,三通E的第三个管口与排水管联接并相通,排水管上安装排水电磁阀。
图67所示的第五个水路结构中,采用双向水泵,其特征是:设置四通C,所述四通C的四个水口管分别与主水路、空心轴水路、排水水路和耙向喷射水路联接并相通;所述主水路由水管接头、水管和双向水泵组成;所述空心轴水路由空心轴、联接水管、水管和电磁阀G组成,所述电磁阀G是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排水水路由水管和排水电磁阀组成;所述耙向喷射水路由水管、进水电磁阀和耙向喷射管或者耙向耙向喷射嘴组成,所述进水电磁阀是三位三通电磁阀,所述水管与进水电磁阀的一个进水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另一个进水接头用于与自来水管联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电磁阀的出水接头与耙向喷射管或者耙向耙向喷射嘴联接并相通。
该结构具备图64中的各种功能,但结构简单。这就是双向水泵的好处。
图68所示水路是在图67的基础上改进的:在四通C和电磁阀G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三通G,三通G的第一个管口与四通C通过水管联接并相通,三通G的第二个管口与电磁阀G通过水管联接并相通,三通G的第三个管口与电磁阀H通过水管联接且并相通,电磁阀H通过水管与辅助挤压空间联接并相通。双向水泵既能够单独使水在盛水桶和挤压空间之间往复运动,又能够使水在盛水桶与辅助挤压空间之间往复运动。
图69所示的水路结构可以应用于图47的实施例,其特征是:设置三通H,三通H的吸入管与水管接头联接,三通H的排出管A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辅助双向水泵吸排管A联接,辅助流体泵的吸排管B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辅助挤压空间联接并相通;三通H的排出管B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流体泵的吸排管A联接,流体泵的吸排管B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助挤压空间联接并相通。
图70所示四通具有四个吸排管,能够将四条流体管路汇集到一起。
图71至图72所述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包括滚筒、横向传动轴、横向盛水桶和电动机,所述滚筒包括滚筒筒体和位于滚筒筒体一端的滚筒端板,所述横向盛水桶包括盛水筒体和位于盛水筒体一端的盛水端板;其特征是:所述滚筒的中心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所述滚筒端板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且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滚筒端板的内表面联接,所述滚筒端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所述横向传动轴具有贯通横向传动轴左端部和右端部的通孔,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右端部安装在滚筒端板的轴孔中且通孔的右端口没有被滚筒端板的轴孔封闭;所述横向传动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
设置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A与横向传动轴的左端部通过联接管联接且双向水泵的吸排管A与横向传动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横向盛水桶的下部设有导通横向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B通过联接水管与水管接头联接并相通,并且当横向传动轴转动时不影响横向传动轴与联接水管的配合关系;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
所述双向水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横向传动轴的通孔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滚筒中的衣物进行挤压。
所述联接管与横向传动轴之间设有密封件。
图中,另外设置了洗涤电动机来向双向水泵提供动力,而带动横向传动轴的电动机省略未画出。如果用带动传动轴的电动机来带动双向水泵,则传动装置很复杂,倒不如增加洗涤电动机更简单。
图73所示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的第一个水路结构中,单向水泵的排出管通过三通J与挤压水流入水路的起点和流入横向盛水桶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入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L控制,流入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J控制;所述水泵的吸入管通过三通M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终点和流出盛水桶水路的终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流出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M控制,流出盛水桶水路的开通和关闭由设置在该水路上的电磁阀K控制;所述挤压水流入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L与挤压水流出水路的起点和挤压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挤压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横向传动轴的左端部直接联接或者通过联接装置联接且与横向传动轴的通孔相通,所述横向传动轴转动时不影响其与挤压水路总管或者联接装置的联接关系;所述流入盛水桶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K与流出盛水桶水路的起点和盛水桶水路总管的起点联接并相通,盛水桶水路总管的终点再与水管接头联接并相通;所述电磁阀J、电磁阀K、电磁阀L、电磁阀M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该结构能够使水从横向盛水桶中流入横向传动轴的通孔中驱动挤压布运动甚至产生弹性变形来对衣物进行挤压,又能够使水从挤压空间中流入横向盛水桶,提高洗涤速度。
图74至图76所示是用于图77所示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的挤压布,是柔软的具有弹性的布。
图77和图78所示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中,图77是主休结构图,图78是水路结构图。其特征是: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包括滚筒、横向传动轴、横向盛水桶、电动机和门,所述滚筒包括滚筒筒体和位于滚筒筒体一端的滚筒端板,所述横向盛水桶包括盛水筒体和位于盛水筒体一端的盛水端板;其特征是:所述滚筒的中心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所述滚筒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滚筒的内表面联接,所述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滚筒筒体和滚筒端板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没有水孔,所述滚筒端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所述横向传动轴具有贯通横向传动轴左端和右端的通孔,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右端安装在滚筒端板的轴孔中;所述横向传动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
设置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安装在横向盛水桶的外表面;
所述横向盛水桶的下部设有导通横向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
所述门包括外盖板和内桶体;所述内桶体包括内桶锥面壁和内桶端板;所述内桶体内设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上设有多根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另一端与内桶端板联接且与滚筒内的空间相通;所述分配管是直桶形,安装在内桶锥面壁上且其开口朝着内桶体外部;所述盛水筒体靠近门的区域设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外端位于盛水桶外,其内端位于盛水桶内且内端设有凸缘,凸缘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圆环形;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对接管上的密封垫与分配管紧密接触且对接管与分配管相贯通;
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A通过三通N与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的终点和辅助喷射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B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横向传动轴的左端部联接并与横向传动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横向传动轴与管道联接装置之间设有密封件且横向传动轴在管道联接装置中的转动不影响两者的联接关系;所述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由水管、水管接头和电磁阀P组成;所述辅助喷射水路由水管、电磁阀N、对接管、分配管和喷射管组成;所述电磁阀P和电磁阀N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双向水泵既能够从盛水桶中吸水并输入横向传动轴的通孔中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滚筒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又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水输送到喷射管再喷射到滚筒中对衣物进行冲刷,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说明:在此基础上设置三通P,三通P的第一个管口与横向盛水桶的水管接头联接,三通P的第二个管口与排水管联接且排水管路上设置排水电磁阀,三通P的第三个管口与电磁阀P通过水管联接并相通。参看图78。挤压空间中的水输送到喷射管再喷射到滚筒中对衣物进行冲刷后,水就回流到横向盛水桶。
图79所示水路是在图77和图78的基础上改进的,将双向水泵换成单向水泵,因此水路结构发生了变化。以下只叙述水路结构。
所述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的终点通过三通S与滚筒挤压水流出水路终点和单向水泵吸入管联接并相通;所述单向水泵排出管通过三通R与滚筒挤压水流入水路起点和辅助喷射水路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滚筒挤压水流出水路起点通过三通Q与滚筒挤压水流入水路终点和滚筒挤压水总管联接并相通,滚筒挤压水总管再通过联接水管与横向传动轴联接并与横向传动轴的通孔相通;所述辅助喷射水路由水管、电磁阀N、对接管、分配管和喷射管组成;所述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开通和关闭的电磁阀R,所述滚筒挤压水流出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开通和关闭的电磁阀S,所述滚筒挤压水流入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开通和关闭的电磁阀Q;所述电磁阀N、电磁阀S、电磁阀R和电磁阀Q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单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单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单向水泵既能够从盛水桶中吸水并输入横向传动轴的通孔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滚筒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又能够从盛水桶中吸水、输入所述喷射管再喷射到滚筒中对衣物进行冲刷。
图80所示挤压式洗衣机是本申请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其水路中增加了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导线与程序控制器连接。压力传感器的作用是:如果水压在合理的时间内达不到额定的压力,则说明不正常,原因可能是洗涤水不够,或者是没有关洗涤盖,或者水路中有泄露。
图81和图82所示示意图中,水泵从盛水桶中吸水输送到挤压空间中驱动挤压布向上运动,与洗涤盖一起对衣物与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挤压前,洗涤盖应该与洗涤桶中的水面靠近乃至接触,否则挤压行程可能不够,这与洗涤桶和盛水桶之间的距离也有关系。挤压时洗涤水从洗涤侧壁和洗涤盖的水孔中流入盛水桶再流入挤压空间;洗涤水回流时从洗涤侧壁和洗涤盖的水孔中流入洗涤桶中再与衣物混合;再进入下一个循环。
洗涤盖能够上下调整位置的作用:当洗涤桶中的衣物不多时,将洗涤盖向下调整位置,以减少挤压布的行程、减少洗涤用水、提高洗涤效率。
图24与图18的不同之处是:1、另设脱水电动机,同时取消张紧装置;2、定位圈与轴承盖是滑动摩擦,因此二者应该光滑且摩擦面间应该注入润滑油。图41中,定位圈与轴承盖之间也是滑动摩擦关系。采用图18增加推力轴承的方案为好。
水管分为软管和硬管两种,图15中的水管是可以伸缩变形的软管,因为洗涤盖揭开时会使水管变形,硬管无法变形。还有几个图中的水管也是软管,依此类推。
产品试制时,辅助挤压布安装到洗衣机上后,可以做实验测量辅助挤压空间内的压力变化与辅助挤压布的底部的运动距离之间的关系并输入程序控制器中。洗衣机启动前会先测衣物量,然后确定洗涤桶中的水位。辅助挤压布的底部应该与洗涤桶中的水接触,程序控制器则能够根据水位确定辅助挤压布的底部的运动距离,从而换算成辅助挤压空间内的流体的压力,则当其压力达到要求时停止向辅助挤压空间内输送流体,并关闭对接空心轴管路上的电磁阀。衣物相同的情况下,挤压洗衣机的用水量应该小于波轮洗衣机的用水量。
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有三种状态:一是自来水进入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再进入洗涤桶,二是水泵驱动洗涤水进入三位三通进水电磁阀再进入洗涤桶,三是全部关闭。
盛水桶一般由吊杆组件安装在洗衣机的箱体上,这是现有技术。洗衣机的其他部位采用现有技术,比如水位开关,箱体、底板等。
Claims (10)
1.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安装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的内表面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桶上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轴孔内安装空心轴;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2.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和空心轴,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安装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的内表面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侧壁或者洗涤底板上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空心轴的内端安装在轴孔中;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进口管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流体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
3.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其特征是:设置洗涤盖,所述洗涤盖能够打开或者盖合洗涤桶;所述洗涤盖或者洗涤桶的内表面安装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盖或者洗涤桶的内表面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盖或者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盖或者洗涤桶上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轴孔中安装空心轴;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外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4.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盛水桶和空心轴,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
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的中部以下区域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
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所述空心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且空心轴具有贯通洗涤底板上下空间的通孔,所述空心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所述洗涤桶的中心线、盛水桶的中心线和空心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90°;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盛水底板和空心轴联接以确定空心轴的轴向位置;
设置水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水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底板的底面;所述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下部直接联接或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水泵的出口管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
所述盛水侧壁下部或者盛水底板上设有导通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所述水泵的进口管由水管与水管接头联接且水泵的进口管、水管和水管接头互相贯通;
所述洗涤侧壁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和盛水桶的水孔;
所述盛水底板与空心轴之间设有防止盛水桶中的水向下泄漏的密封件;所述空心轴能够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转动并且能够带动洗涤桶转动;
当空心轴与水泵的出口管直接联接时,所述空心轴与水泵的出口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水泵的出口管之间的联接关系;当空心轴与水泵的出口管由联接管联接时,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的联接关系;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水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空心轴的通孔从而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洗涤桶中的衣物进行挤压;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所述脱水电动机安装在盛水底板的底面。
5.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该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洗涤侧壁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外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水孔;
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
设置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所述空心轴的中部区域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盛水底板和空心轴联接,所述定位装置能够确定空心轴的轴向位置;所述盛水底板与空心轴之间设有防止盛水桶中的水向下泄漏的密封件;所述空心轴能够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转动并且能够带动洗涤桶转动;所述洗涤桶的中心线、盛水桶的中心线和空心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90°;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空心轴的下部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当空心轴与流体泵的吸排管B直接联接时,所述空心轴与流体泵的吸排管B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流体泵的吸排管B之间的联接关系;当空心轴与流体泵的吸排管B由联接管联接时,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的联接关系;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所述脱水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
6.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箱体、门、围框、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门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和围框上设有门的锁紧装置;所述门的底面设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具有侧壁且其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对接件的侧壁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对接件的下部安装挤压布且挤压布能够封闭对接件下部的开口;所述门、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或者所述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并且所述挤压空间只能通过空心轴与外界相贯通;
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所述洗涤侧壁和洗涤底板上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水孔,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轴孔;
设置脱水轴,所述脱水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所述脱水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盛水底板和脱水轴联接,所述定位装置能够确定脱水轴的轴向位置;
设置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所述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空心轴的外端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与盛水桶联接,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脱水轴建立传动关系。
7.一种具有挤压洗涤装置的波轮洗衣机,包括箱体、门、围框、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门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和围框上设有门的锁紧装置;所述门的底面设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具有侧壁且其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对接件的侧壁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对接件的下部安装挤压布且挤压布能够封闭对接件下部的开口;所述门、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或者所述对接件和挤压布能够组成挤压空间,并且所述挤压空间只能通过空心轴与外界相贯通;
设置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所述洗涤电动机和流体泵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空心轴的外端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8.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包括滚筒、横向传动轴、横向盛水桶和电动机,所述滚筒包括滚筒筒体和位于滚筒筒体一端的滚筒端板,所述横向盛水桶包括盛水筒体和位于盛水筒体一端的盛水端板;其特征是:所述滚筒的中心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所述滚筒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滚筒的内表面联接,所述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滚筒筒体和滚筒端板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没有水孔,所述滚筒端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所述横向传动轴具有贯通横向传动轴左端和右端的通孔,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右端安装在滚筒端板的轴孔中;所述横向传动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
设置流体泵,所述流体泵安装在横向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横向传动轴的左端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吸排管A与挤压空间相贯通;所述流体泵的吸排管B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安装在横向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流体泵能够驱动流体进入挤压空间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滚筒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9.一种具有挤压洗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包括滚筒、横向传动轴、横向盛水桶、电动机和门,所述滚筒包括滚筒筒体和位于滚筒筒体一端的滚筒端板,所述横向盛水桶包括盛水筒体和位于盛水筒体一端的盛水端板;其特征是:所述滚筒的中心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所述滚筒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滚筒的内表面联接,所述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滚筒筒体和滚筒端板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没有水孔,所述滚筒端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轴孔且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所述横向传动轴具有贯通横向传动轴左端和右端的通孔,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右端安装在滚筒端板的轴孔中;所述横向传动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0°-45°;
设置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安装在横向盛水桶的外表面;
所述横向盛水桶的下部设有导通横向盛水桶内外空间的水管接头;
所述门包括外盖板和内桶体;所述内桶体包括内桶锥面壁和内桶端板;所述内桶体内设有分配管,所述分配管上设有多根喷射管,所述喷射管的另一端与内桶端板联接且与滚筒内的空间相通;所述分配管是直桶形,安装在内桶锥面壁上且其开口朝着内桶体外部;所述盛水筒体靠近门的区域设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的外端位于盛水桶外,其内端位于盛水桶内且内端设有凸缘,凸缘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圆环形;当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对接管上的密封垫与分配管紧密接触且对接管与分配管相贯通;
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A通过三通N与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的终点和辅助喷射水路的起点联接并相通,所述双向水泵的吸排管B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横向传动轴的左端部联接并与横向传动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横向传动轴与管道联接装置之间设有密封件且横向传动轴在管道联接装置中的转动不影响两者的联接关系;所述横向盛水桶流出水路由水管、水管接头和电磁阀P组成;所述辅助喷射水路由水管、电磁阀N、对接管、分配管和喷射管组成;所述电磁阀P和电磁阀N都是二位二通电磁阀;
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双向水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双向水泵既能够从盛水桶中吸水并输入横向传动轴的通孔中驱动挤压布运动来对滚筒中的衣物进行挤压,又能够将挤压空间中的水输送到喷射管再喷射到滚筒中对衣物进行冲刷,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10.一种挤压式洗衣机,包括箱体、门、围框、洗涤桶和盛水桶,其特征是:所述门安装在箱体上,所述门和围框上设有门的锁紧装置;
所述洗涤桶包括洗涤侧壁和位于洗涤侧壁底部的洗涤底板;所述洗涤桶的内表面设有挤压布,所述挤压布的边缘区域与洗涤桶联接且挤压布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内的洗涤桶的内表面形成挤压空间,所述洗涤底板的中部区域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且该轴孔位于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内;所述洗涤侧壁上、挤压布的安装区域之外设有多个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水孔;
所述门的底面设有伸缩洗涤盖;所述伸缩洗涤盖包括对接件、对接空心轴和辅助挤压布;所述对接件具有侧壁且其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对接件的侧壁的中部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对接空心轴;所述对接空心轴的外端设有凸缘;所述对接件的下部安装辅助挤压布且辅助挤压布能够封闭对接件下部的开口;所述对接件的顶面安装在门的底面,所述门、对接件和辅助挤压布能够组成辅助挤压空间,或者所述对接件和辅助挤压布能够组成辅助挤压空间,并且所述辅助挤压空间只能通过对接空心轴与外界相贯通;
设置辅助洗涤电动机和辅助流体泵,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和辅助流体泵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辅助流体泵的一个管口通过管道联接装置与对接空心轴的外端联接且辅助流体泵的该管口与对接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所述辅助流体泵的另一个管口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辅助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辅助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辅助流体泵能够向辅助挤压空间中输送流体;进入辅助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驱动辅助挤压布从初始位置开始运动、变形并且能够驱动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进入洗涤桶,所述辅助挤压布的底部能够在初始位置至洗涤底板的顶面之间停留并且能够承受设定的从下至上的推力;当洗涤工作结束后辅助挤压空间中的流体能够回流到流体源,辅助挤压布能够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盛水桶包括盛水侧壁和盛水底板;所述盛水底板的中部设有贯通洗涤桶内外空间的轴孔;
设置空心轴,所述空心轴的上部安装在洗涤底板的轴孔中;所述空心轴的中部安装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所述盛水底板与空心轴之间设有防止盛水桶中的水向下泄漏的密封件;所述空心轴能够在盛水底板的轴孔中转动并且能够带动洗涤桶转动;
所述洗涤桶的中心线、盛水桶的中心线和空心轴的轴线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90°;设置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空心轴联接,所述定位装置能够确定空心轴的轴向位置;
设置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所述流体泵和洗涤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所述流体泵的一个管口与流体源直接相通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相通,所述流体泵的另一个管口与空心轴的下部直接联接或者二者通过管道联接装置联接且流体泵的该管口与空心轴的通孔相贯通;当空心轴与流体泵的一个管口直接联接时,所述空心轴与流体泵的该管口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二者的联接关系;当空心轴与流体泵的一个管口由联接管联接时,空心轴与联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且空心轴的转动不影响空心轴与联接管的联接关系;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流体泵建立传动关系,所述挤压布能够在流体泵输送的流体的驱动下运动且挤压布能够对洗涤桶中的衣物和水的混合物进行挤压;进入挤压空间的流体能够自动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的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或者能够在流体泵和流体泵控制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流体源,完成一个洗涤循环;并且所述装置能够完成多个洗涤循环;
所述洗涤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或者设置脱水电动机,所述脱水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与空心轴建立传动关系;所述脱水电动机安装在盛水桶的外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33058 | 2016-11-14 | ||
CN2016110330581 | 2016-11-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17441A true CN107217441A (zh) | 2017-09-29 |
CN107217441B CN107217441B (zh) | 2021-08-03 |
Family
ID=59948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47305.0A Active CN107217441B (zh) | 2016-11-14 | 2017-06-01 | 一种挤压式洗衣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217441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3721A (zh) * | 2017-12-31 | 2018-06-01 | 柴文龙 | 一种自上至下进行挤压的洗衣机 |
CN108486821A (zh) * | 2018-03-20 | 2018-09-04 | 魏大平 | 采用多重转动、挤压等方式对衣物进行低噪音清洗方法 |
CN109675395A (zh) * | 2019-02-02 | 2019-04-26 | 湖州鸿鼎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生产现场用新型降尘器 |
CN110965254A (zh) * | 2020-01-03 | 2020-04-07 | 张卫 | 挤压式洗衣机 |
JP2021506534A (ja) * | 2018-03-23 | 2021-02-22 | 韓亜蘭HAN, Yalan | 振動押洗機能付きのドラム式洗濯機 |
WO2021152158A1 (en) * | 2020-01-31 | 2021-08-05 | Roderinno Ab |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
CN114481571A (zh) * | 2022-01-14 | 2022-05-13 | 易阳 | 一种全自动干洗机 |
CN115142217A (zh) * | 2022-01-11 | 2022-10-04 | 成都市笑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辅助洗涤部件及使用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973988A (fr) * | 1948-09-07 | 1951-02-16 | Procédé et machine à laver, rincer et essorer le linge | |
FR1528786A (fr) * | 1967-04-26 | 1968-06-14 | Machine à laver le linge | |
JPH0810485A (ja) * | 1994-06-30 | 1996-01-1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洗濯機 |
CN1570250A (zh) * | 2004-05-14 | 2005-01-26 | 张歌今 | 呼吸式洗衣机 |
CN1715479A (zh) * | 2004-06-29 | 2006-01-04 | 胡松声 | 带洗涤器盖的洗衣机 |
CN102268798A (zh) * | 2010-06-07 | 2011-12-07 | 王学民 | 双膜泵吸式洗涤方法及洗衣机 |
CN105755731A (zh) * | 2016-05-12 | 2016-07-13 | 李汝祥 | 一种复合压力式洗衣机 |
US20160258097A1 (en) * | 2015-03-06 | 2016-09-08 | Hg LAUNDRY SYSTEMS, LLC | Washing machine with positive pressure moisture extraction |
-
2017
- 2017-06-01 CN CN201710447305.0A patent/CN1072174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973988A (fr) * | 1948-09-07 | 1951-02-16 | Procédé et machine à laver, rincer et essorer le linge | |
FR1528786A (fr) * | 1967-04-26 | 1968-06-14 | Machine à laver le linge | |
JPH0810485A (ja) * | 1994-06-30 | 1996-01-1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洗濯機 |
CN1570250A (zh) * | 2004-05-14 | 2005-01-26 | 张歌今 | 呼吸式洗衣机 |
CN1715479A (zh) * | 2004-06-29 | 2006-01-04 | 胡松声 | 带洗涤器盖的洗衣机 |
CN102268798A (zh) * | 2010-06-07 | 2011-12-07 | 王学民 | 双膜泵吸式洗涤方法及洗衣机 |
US20160258097A1 (en) * | 2015-03-06 | 2016-09-08 | Hg LAUNDRY SYSTEMS, LLC | Washing machine with positive pressure moisture extraction |
CN105755731A (zh) * | 2016-05-12 | 2016-07-13 | 李汝祥 | 一种复合压力式洗衣机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3721A (zh) * | 2017-12-31 | 2018-06-01 | 柴文龙 | 一种自上至下进行挤压的洗衣机 |
CN108103721B (zh) * | 2017-12-31 | 2024-12-20 | 柴文龙 | 一种自上至下进行挤压的洗衣机 |
CN108486821A (zh) * | 2018-03-20 | 2018-09-04 | 魏大平 | 采用多重转动、挤压等方式对衣物进行低噪音清洗方法 |
JP2021506534A (ja) * | 2018-03-23 | 2021-02-22 | 韓亜蘭HAN, Yalan | 振動押洗機能付きのドラム式洗濯機 |
CN109675395A (zh) * | 2019-02-02 | 2019-04-26 | 湖州鸿鼎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生产现场用新型降尘器 |
CN109675395B (zh) * | 2019-02-02 | 2021-04-02 | 湖州鸿鼎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生产现场用降尘器 |
CN110965254A (zh) * | 2020-01-03 | 2020-04-07 | 张卫 | 挤压式洗衣机 |
WO2021152158A1 (en) * | 2020-01-31 | 2021-08-05 | Roderinno Ab |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
US12252827B2 (en) | 2020-01-31 | 2025-03-18 | Roderinno Ab |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
CN115142217A (zh) * | 2022-01-11 | 2022-10-04 | 成都市笑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适应可变形的辅助洗涤部件及使用方法 |
CN114481571A (zh) * | 2022-01-14 | 2022-05-13 | 易阳 | 一种全自动干洗机 |
CN114481571B (zh) * | 2022-01-14 | 2024-08-09 | 易阳 | 一种全自动干洗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17441B (zh) | 2021-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17441A (zh) | 一种挤压式洗衣机 | |
CN205329373U (zh) | 节能减排微粒洗脱机 | |
CN201186999Y (zh) | 带加热装置的高速离心穿透洗式洗衣机 | |
CN106811916A (zh) | 一种洗衣机的排水方法 | |
CN201864959U (zh) | 一种挤压式洗衣机 | |
CN201209212Y (zh) | 一种新型单缸全自动洗衣机 | |
WO2014205979A1 (zh) | 节水洗衣机装置 | |
CN201321557Y (zh) | 一种节水双桶洗衣机 | |
CN104153156B (zh) | 多功能自动智能洗衣柜 | |
CN101974837A (zh) | 挤压式洗衣机 | |
CN106868771B (zh) | 喷淋洗衣机 | |
CN203741587U (zh) | 壁挂式全自动洗袜子机 | |
CN205398976U (zh) | 一种挤压式小型洗衣机 | |
WO2020078282A1 (zh) | 洗涤设备 | |
CN211112729U (zh) | 一种高效率洗衣机 | |
CN207151872U (zh) | 一种板栗清洗机自动下料装置 | |
CN110983715A (zh) | 一种搅拌式分层清洗节能洗衣系统 | |
CN110468549A (zh) | 一种洗袜子机 | |
TW201037121A (en) |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 |
CN204982417U (zh) | 洗衣机 | |
CN212442245U (zh) | 一种ptt或pbt改性纤维生产用原料清洗装置 | |
CN103628271A (zh) | 射流式衣物自旋转洗衣机 | |
CN108035118A (zh) | 一种用于多台洗衣机的洗衣液喷洒装置 | |
CN107442531A (zh) | 一种饮水桶清洗装置 | |
CN208844292U (zh) | 一种用于服装生产的清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