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5425B - 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95425B CN107195425B CN201710400502.7A CN201710400502A CN107195425B CN 107195425 B CN107195425 B CN 107195425B CN 201710400502 A CN201710400502 A CN 201710400502A CN 107195425 B CN107195425 B CN 1071954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circular coils
- silica gel
- coils
- circ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29910001338 liquid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Substances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976 Electric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15 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04 material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3 responsive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17/0093—Common mode choke c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该扼流圈包括多组圆形线圈、“S”型线圈、正极引脚以及负极引脚;“S”型线圈一端与第一组圆形线圈相连,“S”型线圈另一端与第二组圆形线圈相连,第一组圆形线圈与第三组圆形线圈相连,第二组圆形线圈与第四组圆形线圈相连,依次相连,第M组圆形线圈与第M+2组圆形线圈相连,第M+1组圆形线圈与第M+3组圆形线圈相连,M≥3;第M+2组圆形线圈与正极引脚相连,第M+3组圆形线圈与负极引脚相连;第一组圆形线圈至第M+3组圆形线圈半径相同,并依次平行排布形成管状扼流圈结构;多组圆形线圈以及“S”型线圈组成的扼流圈由一根线材圈合而成,线材表面均匀涂覆有硅胶滤波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的应用已是全世界的关注,然而对于石墨烯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石墨烯是非常有特质的二维新型材料,然而这新型材料的应用上主要在材料添加上居多,要发展更深层和带功能性方向的材料才是科技进步的方向,这就要求必须在原料上制造出带功能特性的材料。
扼流圈滤波应用已超过100年已上,跨越了三个世纪,传统的做法,扼流圈滤波组件是利用线圈绕制在硅钢片上,做自耦式过滤,然而硅钢片所作的磁场自耦方式,只有南北对向式磁化自耦反应,东西方向完全没有屏闭,或多或少都显示出漏磁现象。所以,亚天科技在利用液态金属封装线圈去进行无缝式线圈屏闭。液态金属是流质,可以无缝地封装整个线圈,不象硅钢片有漏磁情况,存在能量损失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波速度快、效率高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包括多组圆形线圈、 “S”型线圈、正极引脚以及负极引脚;所述 “S”型线圈一端与第一组圆形线圈相连,所述 “S”型线圈另一端与第二组圆形线圈相连,所述第一组圆形线圈与第三组圆形线圈相连,所述第二组圆形线圈与第四组圆形线圈相连,依次相连,第M组圆形线圈与第M+2组圆形线圈相连,第M+1组圆形线圈与第M+3组圆形线圈相连,M≥3;所述第M+2组圆形线圈与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M+3组圆形线圈与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组圆形线圈至第M+3组圆形线圈半径相同,并依次平行排布形成管状扼流圈结构;多组圆形线圈以及 “S”型线圈组成的扼流圈由一根线材圈合而成,所述线材表面均匀涂覆有硅胶滤波层。
其中,所述硅胶滤波层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由石墨烯材料与硅胶A料混合而成的功能剂;
由液态金属溶液与硅胶B料混合而成的备用剂;
所述硅胶A料为硅胶液体,所述硅胶B料为固化剂。
其中,所述功能剂中,石墨烯材料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1%~10%,硅胶A液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90%~99%。
其中,所述备用剂中,液态金属溶液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1%~20%,硅胶B液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80%~99%。
其中,所述液态金属为以铁离子型号为基础的液态金属,所述石墨烯材料为功能性石墨烯材料。
本发明一种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S”型线圈绕制:将线材中间位置卷绕成“S”型,并将“S”型两边分为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
S2、第一部分圈绕:将第一部分的线材环绕多圈形成第一组圆形线圈、第三组圆形线圈···第M组圆形线圈以及第M+2组圆形线圈;
S3、第二部分圈绕:将第二部分的线材环绕多圈形成第二组圆形线圈、第四组圆形线圈···第M+1组圆形线圈以及第M+3组圆形线圈;
S4、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交叉:第二组圆形线圈夹持在第一组圆形线圈与第三组圆形线圈之间,第三组圆形线圈夹持在第二组圆形线圈与第四组圆形线圈之间,第M+1组圆形线圈夹持在第M组圆形线圈与第M+2组圆形线圈之间;
S5、正负极引出:第M+2组圆形线圈引出正极引脚,第M+3组圆形线圈引出负极引脚。
其中,制作扼流圈的线材在绕制前进行硅胶滤波层涂覆过程;硅胶滤波层硅胶滤波层包括由石墨烯材料与硅胶A料混合而成的功能剂以及由液态金属溶液与硅胶B料混合而成的备用剂。
其中,硅胶滤波层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1、配制功能剂:将质量分数占总质量1%~10%的石墨烯材料以及质量分数占总质量90%~99%的硅胶A液充分混合,形成功能剂;
A2、配制备用剂:将质量分数占总质量1%~20%的液态金属溶液以及质量分数占总质量80%~99%的硅胶B液进行充分混合,形成备用剂;
A3、将功能剂与备用剂进行混合固化封装在线材外表面。
其中,在A1中使用的液态金属为以铁离子型号为基础的液态金属,石墨烯材料为功能性石墨烯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扼流圈摒弃了利用线圈绕制在硅钢片上,做自耦式过滤的方法,直接使用硅胶滤波层进行全方位无缝式封装,由于自耦性加强,电能损耗非常小,从而达到速度增加、反应灵敏的效果。这种扼流圈多组圆形线圈作为外圈,“S”型线圈作为中间分界线,与中国道家文化的太极图式十分相似,故命名为太极式扼流圈。这种结构为自耦性结构,可降低内阻、速度极快而又没有任何延迟。因此可适合任何线路用途,由于加入了硅胶滤波层,本发明适合各种形式的直流电和交流电使用。硅胶滤波层是全方位式的封装,在滤波过程中,比硅钢片滤波减少了95%以上的能量损失,应用效果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圆形线圈 11、”S”型线圈
12、正极引脚 13、负极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2,本发明一种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包括多组圆形线圈10、“S”型线圈11、正极引脚12以及负极引脚13; “S”型线圈11一端与第一组圆形线圈10相连,“S”型线圈11另一端与第二组圆形线圈10相连,第一组圆形线圈10与第三组圆形线圈10相连,第二组圆形线圈10与第四组圆形线圈10相连,依次相连,第M组圆形线圈10与第M+2组圆形线圈10相连,第M+1组圆形线圈10与第M+3组圆形线圈10相连,M≥3;第M+2组圆形线圈10与正极引脚12相连,第M+3组圆形线圈10与负极引脚13相连;第一组圆形线圈10至第M+3组圆形线圈10半径相同,并依次平行排布形成管状扼流圈结构;多组圆形线圈10以及 “S”型线圈11组成的扼流圈由一根线材圈合而成,线材表面均匀涂覆有硅胶滤波层。
在本实施例中,硅胶滤波层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由石墨烯材料与硅胶A料混合而成的功能剂;
由液态金属溶液与硅胶B料混合而成的备用剂;
硅胶A料为硅胶液体,硅胶B料为固化剂。
在本实施例中,功能剂中,石墨烯材料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1%~10%,硅胶A液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90%~99%。
在本实施例中,备用剂中,液态金属溶液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1%~20%,硅胶B液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80%~99%。
在本实施例中,液态金属为以铁离子型号为基础的液态金属,石墨烯材料为功能性石墨烯材料。
本发明一种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S”型线圈11绕制:将线材中间位置卷绕成“S”型,并将“S”型两边分为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
S2、第一部分圈绕:将第一部分的线材环绕多圈形成第一组圆形线圈10、第三组圆形线圈10···第M组圆形线圈10以及第M+2组圆形线圈10;
S3、第二部分圈绕:将第二部分的线材环绕多圈形成第二组圆形线圈10、第四组圆形线圈10···第M+1组圆形线圈10以及第M+3组圆形线圈10;
S4、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交叉:第二组圆形线圈10夹持在第一组圆形线圈10与第三组圆形线圈10之间,第三组圆形线圈10夹持在第二组圆形线圈10与第四组圆形线圈10之间,第M+1组圆形线圈10夹持在第M组圆形线圈10与第M+2组圆形线圈10之间;
S5、正负极引出:第M+2组圆形线圈10引出正极引脚12,第M+3组圆形线圈10引出负极引脚13。
在本实施例中,制作扼流圈的线材在绕制前进行硅胶滤波层涂覆过程;硅胶滤波层硅胶滤波层包括由石墨烯材料与硅胶A料混合而成的功能剂以及由液态金属溶液与硅胶B料混合而成的备用剂。
在本实施例中,硅胶滤波层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1、配制功能剂:将质量分数占总质量1%~10%的石墨烯材料以及质量分数占总质量90%~99%的硅胶A液充分混合,形成功能剂;
A2、配制备用剂:将质量分数占总质量1%~20%的液态金属溶液以及质量分数占总质量80%~99%的硅胶B液进行充分混合,形成备用剂;
A3、将功能剂与备用剂进行混合固化封装在线材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A1中使用的液态金属为以铁离子型号为基础的液态金属,石墨烯材料为功能性石墨烯材料。
本发明太极式扼流圈制作方式,加上石墨烯液态金属制作组件作滤波用途,这种制作方式的滤波,是由亚天团队在2008年创制的新型和突破性的极向性扼流圈设计,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新概念创新性绕法线圈,目前还不能用机器制作,只能人手绕制。该扼流圈利用液态金属滤波上是轻易达到-35db 以上。加上石墨烯与液态金属配方,滤波可达到-70~140db 或以上的功能。
本发明的太极式扼流圈称为RT式扼流圈,原因是这种线圈的绕法是RT 团队在扼流圈创作上一大突破,利用自耦加强方式,让滤波后的信号得到加强,而且滤波效果更彻底。由于世上从没有这样绕制法出现,于是我们就用科研团队的RT 命名这种线圈,中文是亚天之意,RT 是(Remy Technology)的简写。Remy Technology的科技研究是全面维绕着物质电子相位的科学理论所研发的技术成果,尤以本世纪在电子滤波方面发展。
本滤波的结构是RT式,滤波速度高,损耗接近零损耗,所以适合很多线路上的滤波用途,例如电源滤波、变压前后滤波、直流放大式器件滤波、直流电源滤波、发射讯号滤波等。在实践中,尤以音源滤波和视频滤波效果特别明显。该扼流圈能有效地阻隔高频信号干扰,由以1G以上甚至超过10000G的EMC 效果卓越。在音响上提以及视频的传真度上都有提升。开关电源发展越来越快和越多,因此这种扼流圈液态金属和石墨烯结合的滤波是非常好的应用组件。由于他可用于直流和交流电,使用方便,因此不必担心方向性问题,对信号上也发挥功能性作用,所以使用范围广泛。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圆形线圈、 “S”型线圈、正极引脚以及负极引脚;所述 “S”型线圈一端与第一组圆形线圈一端相连,所述 “S”型线圈另一端与第二组圆形线圈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组圆形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三组圆形线圈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组圆形线圈的另一端与第四组圆形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二组圆形线圈夹持在第一组圆形线圈与第三组圆形线圈之间,第三组圆形线圈夹持在第二组圆形线圈与第四组圆形线圈之间,依次相连,第M组圆形线圈的另一端与第M+2组圆形线圈的一端相连,第M+1组圆形线圈的另一端与第M+3组圆形线圈的一端相连,M≥3;所述第M+2组圆形线圈的另一端与正极引脚相连,所述第M+3组圆形线圈的另一端与负极引脚相连;所述第一组圆形线圈至第M+3组圆形线圈半径相同,并依次平行排布形成管状扼流圈结构;多组圆形线圈以及“S”型线圈由一根线材圈合而成,所述线材表面均匀涂覆有硅胶滤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滤波层按质量分数计算,包括以下成分:
由石墨烯材料与硅胶A料混合而成的功能剂;
由液态金属溶液与硅胶B料混合而成的备用剂;
所述硅胶A料为硅胶液体,所述硅胶B料为固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剂中,石墨烯材料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1%~10%,硅胶A料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90%~9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剂中,液态金属溶液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1%~20%,硅胶B料的质量分数占总质量的80%~9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以铁离子型号为基础的液态金属,所述石墨烯材料为功能性石墨烯材料。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S”型线圈绕制:将线材中间位置卷绕成“S”型,并将“S”型两边分为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
S2、第一部分圈绕:将第一部分的线材环绕多圈形成第一组圆形线圈、第三组圆形线圈···第M组圆形线圈以及第M+2组圆形线圈;
S3、第二部分圈绕:将第二部分的线材环绕多圈形成第二组圆形线圈、第四组圆形线圈···第M+1组圆形线圈以及第M+3组圆形线圈;
S4、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交叉:第二组圆形线圈夹持在第一组圆形线圈与第三组圆形线圈之间,第三组圆形线圈夹持在第二组圆形线圈与第四组圆形线圈之间,第M+1组圆形线圈夹持在第M组圆形线圈与第M+2组圆形线圈之间;
S5、正负极引出:第M+2组圆形线圈引出正极引脚,第M+3组圆形线圈引出负极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扼流圈的线材在绕制前进行硅胶滤波层涂覆过程;硅胶滤波层包括由石墨烯材料与硅胶A料混合而成的功能剂以及由液态金属溶液与硅胶B料混合而成的备用剂,所述硅胶A料为硅胶液体,所述硅胶B料为固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硅胶滤波层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1、配制功能剂:将质量分数占总质量1%~10%的石墨烯材料以及质量分数占总质量90%~99%的硅胶A料充分混合,形成功能剂;
A2、配制备用剂:将质量分数占总质量1%~20%的液态金属溶液以及质量分数占总质量80%~99%的硅胶B料进行充分混合,形成备用剂;
A3、将功能剂与备用剂进行混合固化封装在线材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以铁离子型号为基础的液态金属,石墨烯材料为功能性石墨烯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00502.7A CN107195425B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00502.7A CN107195425B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95425A CN107195425A (zh) | 2017-09-22 |
CN107195425B true CN107195425B (zh) | 2018-11-23 |
Family
ID=5987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00502.7A Active CN107195425B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9542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8139A (zh) * | 2019-09-29 | 2020-02-21 | 广东石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石墨烯液态金属滤波平面扼流圈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1594B (zh) * | 2017-05-31 | 2019-07-02 | 洪豪立 | 太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871589A (zh) * | 2017-05-31 | 2018-04-03 | 洪豪立 | 无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CN110767408A (zh) * | 2019-09-29 | 2020-02-07 | 广东石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相石墨烯液态金属滤波平面扼流圈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4559A (zh) * | 2009-10-29 | 2011-05-11 |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重输出扼流器 |
CN102308345A (zh) * | 2009-02-09 | 2012-01-04 | 埃普科斯股份有限公司 | 高频变感扼流圈 |
CN103928218A (zh) * | 2013-01-10 | 2014-07-16 |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高饱和电流与低磁芯损耗的磁性装置 |
CN106415747A (zh) * | 2014-05-19 | 2017-02-15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共模扼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
-
2017
- 2017-05-31 CN CN201710400502.7A patent/CN1071954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08345A (zh) * | 2009-02-09 | 2012-01-04 | 埃普科斯股份有限公司 | 高频变感扼流圈 |
CN102054559A (zh) * | 2009-10-29 | 2011-05-11 |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重输出扼流器 |
CN103928218A (zh) * | 2013-01-10 | 2014-07-16 | 乾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高饱和电流与低磁芯损耗的磁性装置 |
CN106415747A (zh) * | 2014-05-19 | 2017-02-15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共模扼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8139A (zh) * | 2019-09-29 | 2020-02-21 | 广东石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石墨烯液态金属滤波平面扼流圈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95425A (zh) | 2017-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71594A (zh) | 太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195425B (zh) | 太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420091B (zh) | 一种复合式磁控溅射阴极 | |
CN107195424A (zh) | 无极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6119739B (zh) | 铁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62072B (zh) | 一种混合型磁饱和故障限流器 | |
CN101665861B (zh) | 脉冲电流回复退火制备取向硅钢的方法 | |
CN103107013B (zh) | 一种合金软磁粉芯的制备工艺 | |
CN108831655A (zh) | 一种提高钕铁硼烧结永磁体矫顽力的方法 | |
CN108597717A (zh) | 核壳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7858650A (zh) | 一种蒸镀设备和蒸镀方法 | |
CN107393691A (zh) | 环绕式硅胶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200945A (zh) | 一种恒磁导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变化率在1%以内的纳米晶软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8219263A1 (zh) | 无极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
WO2018219320A1 (zh) | 环绕式石墨烯滤波扼流圈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317145B (zh) | 化学法制备钐钴磁粉的方法 | |
CN103219145A (zh) | 一种钐钴与铁钴复合磁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5899053A (zh) | 一种石墨烯散热薄膜 | |
CN104862619B (zh) | 一种具有高初始磁导率高品质因数的复合非晶软磁合金 | |
CN104240890A (zh) | 一种Fe-6.5%Si磁粉芯 | |
CN204498369U (zh) | 音圈及设有该音圈的扬声器 | |
CN108242336A (zh) | 一种高性能低成本复合磁体的制备方法 | |
CN110335748A (zh) | 一种基于非晶或纳米晶带材的磁性薄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09773A (zh) |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3d打印的材料制备方法 | |
CN104319053B (zh) |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制备氮化铁磁性液体的装置与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