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4288A -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94288A CN107194288A CN201710277620.3A CN201710277620A CN107194288A CN 107194288 A CN107194288 A CN 107194288A CN 201710277620 A CN201710277620 A CN 201710277620A CN 107194288 A CN107194288 A CN 1071942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face
- terminal
- visual lines
- defau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4000144985 peep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08000008918 voyeur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8 ey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BYACHAOCSIPLCM-UHFFFAOYSA-N 2-[2-[bis(2-hydroxyethyl)amino]ethyl-(2-hydroxyethyl)amino]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CN(CCO)CCN(CCO)CCO BYACHAOCSIPLC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并在人脸数目大于1时,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其中,N为正整数;根据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如果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则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户在使用终端查看信息时,终端能够自动地对是否有人偷窥进行检测,以便于在有人偷窥时,及时灭屏,从而不仅能够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而且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随着这些终端的功能和应用越来越丰富,信息查询、电子阅读、微博及在线支付等应用使用广泛,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在地铁、公交及电梯等公共场所使用这些终端,很容易出现终端显示屏所显示的信息被周围的人有意或无意的窥视,造成信息泄漏的情况。
但是,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在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屏上增加一个偏光片,令在显示屏正前方特定角度内的用户才可以看到显示屏所显示的信息,以起到防窥视膜的作用。但是,这种防窥视的方案,需要给终端的显示屏选择适合的固定装置,安装难度较大,且不便于携带,推广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令用户在使用终端查看信息时,终端能够自动地对是否有人偷窥进行检测,以便于在有人偷窥时,及时灭屏,从而不仅能够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而且易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并在人脸数目大于1时,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其中,N为正整数;
根据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
如果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则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并在人脸数目大于1时,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其中,N为正整数;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
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时,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用户使用终端时,终端能够通过对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进行检测的方式,对用户身后或身旁是否有人进行检测,以便于在检测到用户身后或身旁有人时,主动地获取这些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通过检测这些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是否为显示屏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有人偷窥。其中,如果有某一个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则终端判定有人偷窥,此时终端自动地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以实现对当前所显示的内容进行保护。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而且易于推广。
另外,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具体包括:将预设时长划分为N个检测周期;获取每一检测周期中,人脸的眼球状态所对应的视线方向。这样,提供了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增加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
另外,根据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具体包括:获取非预设人脸;判断非预设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中,朝向显示屏的视线方向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个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这样,通过检测各个人脸在预设时长内,朝向显示屏的视线方向的个数,来确定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是否为显示屏,以判断是否有人偷窥,能够降低误判的可能性。
另外,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前,还包括:判定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存在隐私内容。这样,在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存在隐私内容时,终端才对是否有人偷窥进行检测,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检测所带来的功能损耗。
另外,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前,还包括:接收到检测指令。这样,用户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终端是否需要进入防偷窥检测状态进行控制,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可以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上进行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01,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并在人脸数目大于1时,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其中,N为正整数。
具体地说,终端可以设有前置摄像头,终端通过运行前置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的方式,对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进行检测,以便于根据人脸识别出的人脸数目,检测用户身后或身旁是否有人。其中,终端可以通过后台运行前置摄像头的方式,来进行人脸识别,从而不会对用户操作造成干扰与影响。
更具体地说,如果终端人脸识别出的人脸数目不大于1,则说明此时用户身后或身旁无人,当前用户使用终端的环境较为安全,被偷窥的可能性较低;如果终端人脸识别出的人脸数目大于1,则说明此时用户身后或身旁有人,当前用户使用终端的环境不安全,被偷窥的可能性较高,此时,终端利用前置摄像头,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以便于对是否有人偷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其中,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以及预设时长均可以由用户或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终端中。如,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可以由用户或技术人员根据前置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进行设置,如,用户可以将前置摄像头的最大拍摄角度所对应的区域设置为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终端通过对各人脸的眼球状态进行识别的方式,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如,终端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的方式可以为:终端将预设时长划分为N个检测周期,终端获取每一检测周期中,人脸的眼球状态所对应的视线方向。
具体地说,用户或技术人员在设置预设时长时,可以直接将预设时长设置为N个检测周期所对应的时长。其中,N的数值以及单个检测周期所对应的时长均可以由用户或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终端中。如,N可以为5,单个检测周期所对应的时长可以为200毫秒。这样,终端便可以利用前置摄像头,每隔200毫秒就对各人脸的眼球状态进行一次眼球识别,以便于根据每次眼球识别到的眼球状态,获取对应的视线方向,从而实现在预设时长内,获取各人脸的N个视线方向,操作较为简便,可行性较高,并且终端并不需要一直处于眼球识别状态,较为节能。
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自带有前置摄像头,在实际操作时,终端也可以不自带前置摄像头,用户通过加设一与终端通信连接的摄像头的方式,也能够实现对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的检测。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终端的具体实现形式做任何限制。
步骤102,根据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如果检测到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则执行步骤103,否则结束此流程。
具体地说,预设人脸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终端中,如,预设人脸可以为用户本人的人脸信息、用户朋友的人脸信息或用户家人的人脸信息等。
更具体地说,终端在根据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时,可以先对所检测到的各人脸进行检测,获取非预设人脸,以便于对非预设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中,朝向显示屏的视线方向的个数进行统计,判断该个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该个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该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该非预设人脸所对应的人体在偷窥。如果该个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该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不为显示屏,该非预设人脸所对应的人体不在偷窥。其中,预设阈值可以由用户或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终端中。如,在实际操作时,用户或技术人员可以将预设阈值设置为小于等于N。如,N为5时,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3或4。这样,当用户身后或身旁有人经过,偶尔瞥到终端显示屏时,终端便不会判定有人偷窥,误判率降低。
步骤103,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
具体地说,终端通过控制显示屏灭屏的方式,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本实施方式中,终端在检测到有人偷窥,控制显示屏灭屏,令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后,如果终端接收到输入指令,则终端控制显示屏亮屏。如,终端为手机时,手机在检测到有人偷窥,控制触控显示屏灭屏,进入屏保状态后,如果手机触控显示屏检测到点击,则手机处理器判定接收到输入指令,此时手机处理器控制触控显示屏亮屏,以便于用户进行查看。这样,用户并不需要再执行解锁操作,简化了用户再次查看终端显示屏所需要输入的操作,节约了用户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使用终端时,终端能够通过对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进行检测的方式,对用户身后或身旁是否有人进行检测,以便于在检测到用户身后或身旁有人时,主动地获取这些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通过检测这些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是否为显示屏的方式,来检测是否有人偷窥。其中,如果有某一个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则终端判定有人偷窥,此时终端自动地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以实现对当前所显示的内容进行保护。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而且易于推广。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存在隐私内容时,终端才进入防偷窥检测状态,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检测所带来的功能损耗。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202至步骤204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至步骤103大致相同,为减少重复,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步骤201,判断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是否存在隐私内容。若是,则执行不行202,否则执行步骤201。
具体地说,终端的显示屏在显示内容时,终端可以控制显示屏主动地弹出带有“是”“否”选择按钮的询问窗口,以询问用户当前所显示的内容中,是否存在隐私内容,如果终端检测到用户选定“是”这一选择按钮,则终端判定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存在隐私内容;如果终端检测到用户选定“否”这一选择按钮,则终端判定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不存在隐私内容进行判断。或者,用户也可以在使用终端查看信息时,主动地用鼠标或手指,将终端显示屏中所显示的隐私内容圈出,以便于终端判定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存在隐私内容。
当然,在实际操作时,终端也可以检测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是否为预设应用程序,如果终端检测到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所对应的应用程序为预设应用程序,则终端判定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存在隐私内容;如果终端检测到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所对应的应用程序不为预设应用程序,则终端判定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不存在隐私内容。其中,预设应用程序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终端中,如,预设应用程序可以为支付宝、淘宝等。
然而,上述举例仅为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终端判断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是否存在隐私内容的具体实现形式做任何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能够在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存在隐私内容时,才对是否有人偷窥进行检测,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检测所带来的功能损耗。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终端在检测到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隐秘内容在显示屏中的位置时,才控制显示屏进行屏保状态,进一步地提高了对是否有人窥探的精准度。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301至步骤303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201至步骤203大致相同,步骤306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4大致相同,为减少重复,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步骤304,获取隐秘内容在显示屏中的位置。
具体地说,终端可以在显示屏中建立参考坐标系,将隐私内容在显示屏中所占区域以坐标点的形式表示出来,以获取隐秘内容在显示屏中的位置。
步骤305,判断该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是否为隐秘内容在显示屏中的位置。若是,则执行步骤306,否则结束本流程。
具体地说,终端进一步的对步骤303所检测出的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进行判断,判断该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是否为隐秘内容在显示屏中的位置。如果该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隐秘内容在显示屏中的位置,终端就判定此人在偷窥,此时终端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以实现对用户的私密信息进行保护。如果该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不为隐秘内容在显示屏中的位置,则说明该人脸并不是在偷窥,或者其在查看的内容并非用户的隐私内容,此时,终端并不控制显示屏进行屏保状态。当然,在实际操作时,终端在判定该非预设人脸所对应的人体在偷窥时,还可以控制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该非预设人脸的人脸信息,以展示给用户进行查看,令用户能够了解到较多的有效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能够进一步的对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是否为隐秘内容在显示屏中的位置进行判断,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是否有人窥探的判断精准度。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终端在接收到检测指令后,才进入防偷窥检测状态,令用户能够自行地对终端进入防偷窥检测状态的时机进行控制,智能化程度较高。
具体地说,终端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检测按钮,当终端检测到检测按钮被选定时,终端接收到检测指令,终端开始对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进行检测。在实际操作时,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组合键、长按某一预设按键、以预设按压力按压触控屏的方式,令终端接收到检测指令。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终端接收到检测指令的具体形式做任何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是否输入检测指令进行控制,以便于对终端是否需要进入防偷窥检测状态进行控制,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检测模块401、第二检测模块402以及控制模块403。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401用于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并在人脸数目大于1时,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其中,N为正整数。
具体地说,终端可以设有前置摄像头,第一检测模块401通过运行前置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的方式,对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进行检测,以便于根据人脸识别出的人脸数目,检测用户身后或身旁是否有人。其中,第一检测模块401可以通过控制前置摄像头后台运行的方式,来进行人脸识别,从而不会对用户操作造成干扰与影响。
更具体地说,如果第一检测模块401人脸识别出的人脸数目不大于1,则说明此时用户身后或身旁无人,当前用户使用终端的环境较为安全,被偷窥的可能性较低;如果第一检测模块401人脸识别出的人脸数目大于1,则说明此时用户身后或身旁有人,当前用户使用终端的环境不安全,被偷窥的可能性较高,此时,第一检测模块401利用前置摄像头,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以便于对是否有人偷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其中,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以及预设时长均可以由用户或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第一检测模块401中。如,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可以由用户或技术人员根据前置摄像头的拍摄角度进行设置,如,用户可以将前置摄像头的最大拍摄角度所对应的区域设置为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404包括:分配子模块以及获取子模块。分配子模块用于将预设时长划分为N个检测周期;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每一检测周期中,人脸的眼球状态所对应的视线方向。
具体地说,用户或技术人员在设置预设时长时,可以直接将预设时长设置为N个检测周期所对应的时长。其中,N的数值以及单个检测周期所对应的时长均可以由用户或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如,N可以为5,单个检测周期所对应的时长可以为200毫秒。这样,第一检测模块404便可以利用前置摄像头,每隔200毫秒就对各人脸的眼球状态进行一次眼球识别,以便于根据每次眼球识别到的眼球状态,获取对应的视线方向,从而实现在预设时长内,获取各人脸的N个视线方向,操作较为简便,可行性较高,并且终端并不需要一直处于眼球识别状态,较为节能。
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自带有前置摄像头,在实际操作时,终端也可以不自带前置摄像头,用户通过加设一与终端通信连接的摄像头的方式,也能够实现对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的检测。本实施方式中,并不对终端的具体实现形式做任何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模块402用于根据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
具体地说,预设人脸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并保存在第二检测模块402,如,预设人脸可以为用户本人的人脸信息、用户朋友的人脸信息或用户家人的人脸信息等。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模块402包括:人脸识别子模块以及处理子模块。人脸识别子模块用于获取非预设人脸;处理子模块用于判断非预设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中,朝向显示屏的视线方向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这样,第二检测模块402在根据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时,便可以利用人脸识别子模块先对所检测到的各人脸进行检测,获取非预设人脸,而后,利用处理子模块对非预设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中,朝向显示屏的视线方向的个数进行统计,判断该个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该个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该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如果该个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该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不为显示屏。
其中,预设阈值可以由用户或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并保存。如,在实际操作时,用户或技术人员可以将预设阈值设置为小于等于N。如,N为5时,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3或4。这样,当用户身后或身旁有人经过,偶尔瞥到终端显示屏时,第二检测模块402便不会判定有人偷窥,误判率降低。
控制模块403用于在第二检测模块402检测到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显示屏时,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
具体地说,控制模块403通过控制显示屏灭屏的方式,控制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并在所述人脸数目大于1时,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所述显示屏;
如果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所述显示屏,则控制所述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具体包括:
将所述预设时长划分为N个检测周期;
获取每一检测周期中,所述人脸的眼球状态所对应的视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所述显示屏,具体包括:
获取非预设人脸;
判断所述非预设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中,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视线方向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如果所述个数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所述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前,还包括:
判定所述显示屏当前显示的内容中存在隐私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隐秘内容在所述显示屏中的位置;
判定存在所述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所述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前,还包括:
接收到检测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具体包括:
通过后台运行前置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的方式,检测所述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显示屏前方预设区域内的人脸数目,并在所述人脸数目大于1时,获取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检测是否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所述显示屏;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某一非预设人脸的视线着落位置为所述显示屏时,控制所述显示屏进入屏保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分配子模块以及获取子模块;
所述分配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预设时长划分为N个检测周期;
所述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每一检测周期中,所述人脸的眼球状态所对应的视线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人脸识别子模块以及处理子模块;
所述人脸识别子模块用于获取非预设人脸;
所述处理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非预设人脸在预设时长内的N个视线方向中,朝向所述显示屏的视线方向的个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77620.3A CN107194288A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77620.3A CN107194288A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94288A true CN107194288A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9873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77620.3A Pending CN107194288A (zh) | 2017-04-25 | 2017-04-25 |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94288A (zh)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62189A (zh) * | 2017-10-26 | 2018-03-3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7944247A (zh) * | 2017-12-13 | 2018-04-2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7977586A (zh) * | 2017-12-22 | 2018-05-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内容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 |
CN108197507A (zh) * | 2017-12-30 | 2018-06-22 | 刘智 | 一种隐私实时保护方法和系统 |
CN108322596A (zh) * | 2017-12-26 | 2018-07-2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563936A (zh) * | 2017-12-04 | 2018-09-21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任务执行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648375A (zh) * | 2018-03-29 | 2018-10-12 | 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 自助金融设备及其防窥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647504A (zh) * | 2018-03-26 | 2018-10-12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信息安全显示的方法及系统 |
CN109726613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782464A (zh) * | 2019-03-29 | 2019-05-2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光路控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183458A (zh) * | 2018-06-06 | 2020-05-19 | Jvc建伍株式会社 | 记录再现装置、记录再现方法以及程序 |
WO2021035575A1 (zh) * | 2019-08-28 | 2021-03-04 | 深圳海付移通科技有限公司 | 支付过程中防止偷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6523241A (zh) * | 2023-05-05 | 2023-08-01 | 江苏鑫翊翔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
US20230266875A1 (en) * | 2020-08-31 | 2023-08-24 | Kiyoshi Kasatani | Display apparatus, input method, and program |
CN118570942A (zh) * | 2024-08-01 | 2024-08-30 | 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5716A (zh) * | 2008-07-09 | 2010-01-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在电脑上防止偷窥的方法以及具有所述方法的电脑 |
CN103077361A (zh) * | 2012-12-28 | 2013-05-01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防窥视方法 |
CN104463041A (zh) * | 2014-11-07 | 2015-03-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及防窥视装置 |
CN105303091A (zh) * | 2015-10-23 | 2016-02-0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和系统 |
CN105653041A (zh) * | 2016-01-29 | 2016-06-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显示状态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6156663A (zh) * | 2015-04-14 | 2016-11-2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终端环境检测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4-25 CN CN201710277620.3A patent/CN1071942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5716A (zh) * | 2008-07-09 | 2010-01-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在电脑上防止偷窥的方法以及具有所述方法的电脑 |
CN103077361A (zh) * | 2012-12-28 | 2013-05-01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其防窥视方法 |
CN104463041A (zh) * | 2014-11-07 | 2015-03-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屏幕的防窥视方法及防窥视装置 |
CN106156663A (zh) * | 2015-04-14 | 2016-11-2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终端环境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5303091A (zh) * | 2015-10-23 | 2016-02-0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和系统 |
CN105653041A (zh) * | 2016-01-29 | 2016-06-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显示状态调整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62189A (zh) * | 2017-10-26 | 2018-03-3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726613B (zh) * | 2017-10-27 | 2021-09-10 |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US11017557B2 (en) | 2017-10-27 | 2021-05-25 | Arcsoft Corporation Limited |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
CN109726613A (zh) * | 2017-10-27 | 2019-05-07 |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563936A (zh) * | 2017-12-04 | 2018-09-21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任务执行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19109767A1 (zh) * | 2017-12-04 | 2019-06-13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任务执行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944247A (zh) * | 2017-12-13 | 2018-04-2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7944247B (zh) * | 2017-12-13 | 2020-03-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解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7977586A (zh) * | 2017-12-22 | 2018-05-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内容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 |
US11113427B2 (en) | 2017-12-22 | 2021-09-07 | Lenovo (Beijing) Co., Ltd. | Method of displaying contents, a first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seco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8322596A (zh) * | 2017-12-26 | 2018-07-2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197507A (zh) * | 2017-12-30 | 2018-06-22 | 刘智 | 一种隐私实时保护方法和系统 |
CN108647504A (zh) * | 2018-03-26 | 2018-10-12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信息安全显示的方法及系统 |
CN108648375A (zh) * | 2018-03-29 | 2018-10-12 | 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 自助金融设备及其防窥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183458B (zh) * | 2018-06-06 | 2021-03-02 | Jvc建伍株式会社 | 记录再现装置、记录再现方法以及程序 |
CN111183458A (zh) * | 2018-06-06 | 2020-05-19 | Jvc建伍株式会社 | 记录再现装置、记录再现方法以及程序 |
CN109782464A (zh) * | 2019-03-29 | 2019-05-21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光路控制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1035575A1 (zh) * | 2019-08-28 | 2021-03-04 | 深圳海付移通科技有限公司 | 支付过程中防止偷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20230266875A1 (en) * | 2020-08-31 | 2023-08-24 | Kiyoshi Kasatani | Display apparatus, input method, and program |
CN116523241A (zh) * | 2023-05-05 | 2023-08-01 | 江苏鑫翊翔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6523241B (zh) * | 2023-05-05 | 2023-11-24 | 中清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18570942A (zh) * | 2024-08-01 | 2024-08-30 | 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94288A (zh) |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 |
JP7658998B2 (ja) | ウェアラブルデバイス用のロイヤルティアカウント及びプライベートラベルアカウントのための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 | |
US9760707B2 (en) | Unlocking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touchscreen input gestures | |
EP3349424B1 (en) | Method for protecting privacy inform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5026982B (zh) | 头戴式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599716A (zh) | 一种消息内容的保护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4008348A (zh) |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5335053A (zh) |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7657159A (zh) |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857511B (zh) | 壁纸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1897476B (zh) | 防误触设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7562180A (zh)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终端 | |
CN104217153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7341376A (zh) | 图片防误传及防偷窥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6293063A (zh) | 一种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 | |
CN108052831A (zh) | 数据隐藏及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7391988A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6650368A (zh) | 加密信息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4516653B (zh) | 电子设备以及显示信息的方法 | |
CN114546217B (zh) | 应用标识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3238691B (zh) | 应用图标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5786418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18201767A1 (zh) | 一种进入访客模式的操作方法和一种移动终端 | |
CN113703592A (zh) | 安全输入方法和装置 | |
CN114063873A (zh) | 信息显示方法、信息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