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193049B -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3049B
CN107193049B CN201710527915.1A CN201710527915A CN107193049B CN 107193049 B CN107193049 B CN 107193049B CN 201710527915 A CN201710527915 A CN 201710527915A CN 107193049 B CN107193049 B CN 1071930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pin
resistor
grounded
conversi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79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93049A (zh
Inventor
章雪挺
阮大双
王超
夏小懂
陈志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enl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5279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3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9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93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3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08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produced or modified by objects 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or by detecting devices
    • G01V3/081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produced or modified by objects 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or by detecting devices the magnetic field is produced by the objects 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2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 G01R33/06Measuring direction or magnitude of magnetic fields or magnetic flux using 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G01R33/09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包括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三路信号调理电路、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主控电路、串口通信电路、ZigBee通信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给各个电路提供电源,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采集磁场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接至模数转换电路和主控电路;置/复位电路在主控电路提供触发信号后,并将其接入至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最后将采集的磁场数据经主控电路传输至ZigBee通信电路发送至远程监测终端。本发明的检测器能够探测到车辆经过前后地磁场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情况,并将检测信息通过无线组网的方式发送至远程监控端,最后在监控终端分析探测结果识别车辆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车辆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车辆检测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机动车辆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导致城市道路交通需求量与日俱增,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为缓解这一现象,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被人们提出并得到快速发展,其中车辆智能检测器是实现ITS的基础环节。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车辆智能检测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主动式和被动式[1],其中主动式主要有微波检测和激光检测等,被动式主要有线圈检测、视频检测、红外检测等。以上提到的检测技术一般都存在安装与维护成本过高、易受天气环境影响和使用场景受限等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地磁检测原理的磁阻传感器得到极大重视,得到了广泛研究。目前主要应用在交通路段、智能停车场等区域。其主要优点有:安装与维护成本低、体积小和低功耗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包括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三路信号调理电路、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主控电路、串口通信电路、ZigBee通信电路;其中电源管理电路为本电路系统中各个电路提供电源供给,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采集磁场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接至模数转换电路,并最终接入主控电路。置/复位电路在主控电路提供触发信号后,产生置/复位脉冲信号并将其接入至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最后将采集的磁场数据经主控电路传输至ZigBee通信电路发送至远程监测终端。
第一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201、第二电容C211、第三电容C207、第四电容C202、第五电容C208、第六电容C206、第七电容C204、第八电容C205、第九电容C210、第一电阻R207、第二电阻R208、第三电阻R209、第四电阻R202、第五电阻R205、第六电阻R206、第一电感L1、第一开关S3、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所述的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型号为TPS61085,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型号为AMS1117-3.3V;
输入电源正极接入P1的1号引脚与第一开关S3的一端、第一开关S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容C201的正极、第二电容C211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6脚、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脚、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7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5脚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接入P1的2号引脚与第一电容C201的负极、第二电容C211的负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4脚连接并接地;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8脚与第三电容C207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20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210的一端、第二电容C208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脚与第一电阻R207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0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2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脚与第二电阻R208的一端、第三电阻R209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电阻R209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202的一端、第五电容C208的一端、第四电阻R202的一端连接产生5V电压、第四电阻R202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206的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3脚连接;第四电容C202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208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206的另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1脚连接并接地;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2脚与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4脚、第七电容C204的正极、第八电容C205的一端、第五电阻R205的一端、第六电阻R206的一端连接,产生3.3V电压;第七电容C204的负极与第八电容C205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205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十电容C215、第十一电容C212、第十二电容C213、第十三电容C214、第十四电容C216、第十五电容C203、第十六电容C209、第七电阻R211、第八电阻R210、第二电感L2、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所述的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型号为TPS6735;
第十电容C215的正极与第七电阻R211的一端、第八电阻R210的一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3脚连接;第八电阻R210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213的一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2脚连接;第十电容C215的负极与第七电阻R211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213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214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十三电容C214的正极与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4脚连接;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脚与第十一电容C212的正极、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8脚、第十四电容C216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十一电容C212的负极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7脚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6脚与第十四电容C216的负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5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十五电容C203的负极、第十六电容C209的一端连接并产生负5V电压;第十五电容C203的阳极与第十六电容C20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源电路,包括:第十七电容C409、第十八电容C408、第十九电容C410、第二十电容C411、第二十一电容C413、第二十二电容C412、第九电阻R413、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运算放大芯片IC15;所述的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型号为REF5025;所述的运算放大芯片IC15型号为OPA376;
第十七电容C409的正极与第十八电容C408的一端、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2脚连接并接5V电压;第十七电容C409的负极与第十八电容C408的另一端、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4脚连接并接地;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6脚与第九电阻R413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413的另一端与第十九电容C410的正极、第二十电容C411的一端、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3脚连接;第十九电容C410的负极与第二十电容C41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4脚与第二十二电容C412的正极、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1脚连接,作为基准源电压输出端;第二十二电容C412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5脚与第二十一电容C413的正极连接产生5V电压,第二十一电容C413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2脚接地;所述的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1脚、3脚、5脚、7脚、8脚皆架空;
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十三电容C331、第二十四电容C328、第二十五电容C329、第二十六电容C330、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型号为HMC1022、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型号为HMC1021;
第二十三电容C331的正极与第二十四电容C328的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329的正极、第二十六电容C330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二十三电容C331的负极与第二十四电容C328的另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329的附极、第二十六电容C33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3脚、6脚皆接5V电压;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7脚、13脚、11脚、9脚皆接地;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2脚接5V电压,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4脚接地;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5脚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4脚连接,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5脚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8脚连接;
第一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二十七电容C332、第二十八电容C334、第二十九电容C333、第三十电容C301、第三十一电容C307、第三十二电容C304、第三十三电容C308、第三十四电容C313、第三十五电容C316、第三十六电容C322、第三十七电容C319、第十电阻R310、第十一电阻R311、第十二电阻Radj1、第十三电阻R301、第十四电阻R302、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第一运算放大器IC8;所述的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型号为AD8429、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型号为OPA376;
第十电阻R310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4脚连接,第十电阻R310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七电容C332的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334的一端、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1脚连接,第二十七电容C332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311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2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3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九电容C333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334的另一端、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4脚连接,第二十九电容C33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8脚与第三十电容C301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C307的正极连接并接负5V电压;第三十电容C30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一电容C307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5脚与第三十二电容C304的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08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三十二电容C304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容C308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6脚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2脚与第十二电阻Radj1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adj1的另一端与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3脚连接;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7脚与第十三电阻R301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30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容C313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302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容C3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4脚、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6脚;第十四电阻R302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3脚、第三十五电容C31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五电容C316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5脚与第三十六电容C322的正极、第三十七电容C319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三十六电容C322的负极、第三十七电容C31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二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三十八电容C335、第三十九电容C337、第四十电容C336、第四十一电容C302、第四十二电容C309、第四十三电容C305、第四十四电容C310、第四十五电容C314、第四十六电容C317、第四十七电容C323、第四十八电容C320、第十五电阻R312、第十六电阻R313、第十七电阻Radj2、第十八电阻R303、第十九电阻R304、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第二运算放大器IC9;所述的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型号为AD8429、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型号为OPA376;
第十五电阻R312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5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312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八电容C335的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37的一端、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1脚连接,第三十八电容C33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R313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2脚连接,第十六电阻R313的另一端与第四十电容C336的另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37的另一端、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4脚连接,第四十电容C33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8脚与第四十一电容C302的一端、第四十二电容C309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一电容C302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二电容C309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5脚与第四十三电容C305的一端、第四十四电容C310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三电容C305的另一端与第四十四电容C310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6脚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2脚与第十七电阻Radj2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adj2的另一端与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3脚连接;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7脚与第十八电阻R303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303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五电容C314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304的一端连接;第四十五电容C31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4脚、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8脚;第十九电阻R30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3脚、第四十六电容C317的一端连接;第四十六电容C3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5脚与第四十七电容C323的正极、第四十八电容C320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七电容C323的负极、第四十八电容C32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三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四十九电容C338、第五十电容C340、第五十一电容C339、第五十二电容C303、第五十三电容C311、第五十四电容C306、第五十五电容C312、第五十六电容C315、第五十七电容C318、第五十八电容C324、第五十九电容C321、第二十电阻R314、第二十一电阻R315、第二十二电阻Radj3、第二十三电阻R305、第二十四电阻R306、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所述的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型号为AD8429、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OPA376;
第二十电阻R314的一端与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1脚连接,第二十电阻R314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九电容C338的一端、第五十电容C340的一端、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1脚连接,第四十九电容C338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315的一端与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8脚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315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一电容C339的另一端、第五十电容C340的另一端、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4脚连接,第五十一电容C339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8脚与第五十二电容C303的一端、第五十三电容C311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二电容C303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三电容C311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5脚与第五十四电容C306的一端、第五十五电容C312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四电容C306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五电容C312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6脚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2脚与第二十二电阻Radj3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adj3的另一端与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3脚连接;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7脚与第二十三电阻R305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305的另一端与第五十六电容C315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306的一端连接;第五十六电容C315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4脚、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0脚;第二十四电阻R306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3脚、第五十七电容C318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七电容C318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5脚与第五十八电容C324的正极、第五十九电容C321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八电容C324的负极、第五十九电容C32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包括:第六十电容C327、第六十一电容C325、第二十五电阻R309、第二十六电阻R307、第二十七电阻R308、CMOS管芯片IC4;所述的CMOS管芯片IC4型号为IRF7106;
CMOS管芯片IC4的1脚与第二十五电阻R309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309的另一端与第六十电容C327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六十电容C327的负极接地;CMOS管芯片IC4的2脚与第二十六电阻R307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307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脚;CMOS管芯片IC4的3脚接地;CMOS管芯片IC4的4脚与第二十七电阻R308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308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脚;CMOS管芯片IC4的8脚与CMOS管芯片IC4的7脚、CMOS管芯片IC4的6脚、CMOS管芯片IC4的5脚、第六十一电容C325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一电容C325的另一端接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3脚;
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六十二电容C406、第六十三电容C407、第六十四电容C404、第六十五电容C405、第六十六电容C402、第六十七电容C401、第六十八电容C403、第二十八电阻R410、第二十九电阻R411、第三十电阻R412、第三十一电阻R402、第三十二电阻R407、第三十三电阻R408、第三十四电阻R409、第三十五电阻R403、第三十六电阻R404、第三十七电阻R405、第三十八电阻R406、第三十九电阻R401、第一晶振X3、第二开关S2、模数转换芯片IC13;所述的模数转换芯片IC13型号为ADS1256;
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脚与第六十二电容C406的正极、第六十三电容C407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六十二电容C406的负极、第六十三电容C407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4脚接基准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3脚与第二十八电阻R410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410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5脚与第二十九电阻R411的一端、第三十电阻R41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九电阻R411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第三十电阻R412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脚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4脚接3.3V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4脚与第三十一电阻R402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402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407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1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3脚与第三十五电阻R403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403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阻R408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9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2脚与第三十六电阻R404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404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409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0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1脚与第三十七电阻R405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405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7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0脚与第三十八电阻R40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406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8脚;第三十二电阻R407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阻R408的另一端、第三十四电阻R40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9脚与第六十七电容C401的一端、第一晶振X3的一端连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8脚与第六十六电容C402的一端、第一晶振X3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十六电容C402的另一端与第六十七电容C4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6脚与第六十四电容C404的一端、第六十五电容C405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六十四电容C404的另一端与第六十五电容C40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5脚与第二开关S2的一端、第三十九电阻R401的一端、第六十八电容C403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九电阻R401的另一端接3.3V电压;第六十八电容C403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未提到的脚皆架空;
主控电路,包括:第六十九电容C3、第七十电容C4、第七十一电容C8、第七十二电容C6、第七十三电容C7、第七十四电容C9、第七十五电容C5、第四十电阻R2、第四十一电阻R3、第四十二电阻R1、第五二极管D5、第二晶振X2、第三晶振X1、第三开关S1、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型号为MSP430F149;
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8脚与第三晶振X1的2脚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9脚与第三晶振X1的1脚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3脚与第二晶振X2的2脚、第六十九电容C3的一端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2脚与第二晶振X2的1脚、第七十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九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七十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4脚与第四十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四十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8脚与第三开关S1的一端、第四十二电阻R1的一端、第七十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1的另一端接3.3V电压;第七十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4脚与P3的1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5脚与P3的2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6脚与P3的3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7脚与P3的4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8脚与P3的5脚连接,P1的6脚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1脚、64脚接3.3V电压;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63脚、62脚接地;第四十一电阻R3的两端都接地;第七十一电容C8的正极与第七十二电容C6的一端、第七十三电容C7的一端、第七十四电容C9的正极连接并接3.3V电压;第七十一电容C8的负极与第七十二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十三电容C7的另一端、第七十四电容C9的负极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未提到的脚皆架空;
串口通信电路,包括第七十六电容C10、第七十七电容C11、第七十八电容C12、第七十九电容C13、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所述的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型号为MAX232;
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5脚与第七十六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七十六电容C10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6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2脚与第七十七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第七十七电容C11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6脚连接并接5V电压;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5脚与第七十八电容C12的一端连接,第七十八电容C12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4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3脚与第七十九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第七十九电容C13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8脚接P4的1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7脚接P4的2脚,P4的3脚接地;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3脚接P5的1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4脚接P5的2脚,P5的3脚接地;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9脚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5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0脚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4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2脚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7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1脚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6脚;
ZigBee通信电路,包括:第八十电容C501、第八十一电容C502、第八十二电容C508、第八十三电容C509、第八十四电容C515、第八十五电容C511、第八十六电容C512、第八十七电容C510、第八十八电容C514、第八十九电容C513、第九十电容C507、第九十一电容C506、第九十二电容C504、第九十三电容C505、第九十四电容C503、第四十三电阻R501、第四晶振Y502、第五晶振Y501、第三电感L501、第四电感L502、天线SMA、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所述的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型号为CC2530;
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0脚与第八十电容C501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9脚与第八十一电容C502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八十一电容C50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电容C5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脚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1脚与第八十二电容C508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4脚与第八十三电容C509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7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8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9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1脚、第八十四电容C515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八十二电容C508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三电容C509的另一端、第八十四电容C51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5脚与第八十五电容C511的一端连接;第八十五电容C511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七电容C510的一端、第三电感L501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501的另一端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6脚与第八十六电容C512的一端连接,第八十六电容C51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九电容C513的一端、第四电感L502的一端连接,第八十九电容C513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感L50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七电容C510的另一端、第八十八电容C514的一端连接;第八十八电容C514的另一端接天线SMA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2脚与第九十电容C507的一端、第四晶振Y502的2脚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3脚与第九十一电容C506的一端、第四晶振Y502的1脚连接;第九十一电容C506的另一端与第九十电容C507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2脚与第九十二电容C504的一端、第五晶振Y501的2脚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3脚与第九十三电容C505的一端、第五晶振Y501的1脚连接;第九十三电容C505的另一端与第九十二电容C50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40脚与第九十四电容C503的一端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0脚与第四十三电阻R501的一端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41脚与第九十四电容C503的另一端、第四十三电阻R5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1、9、8、7、20、19、18、15、14、13、12脚接架空。
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磁阻传感器的磁阻效应将磁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时采集由于车辆的运动导致地磁扰动异常信息,为实现通过地磁检测车辆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并结合无线组网技术为实现道路车辆监控无线组网系统提供一种新思路,为解决了传统车辆检测技术的安装与维护成本过高、易受天气环境影响和使用场景受限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电路示意图;
图2、图3为电源管理电路;
图4为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源电路;
图5为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
图6、图7、图8为三路信号调理电路;
图9为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
图10为模数转换电路;
图11为主控电路;
图12为串口通信电路;
图13为ZigBee通信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电路包括: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1,三路信号调理电路2、3,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4,电源管理电路5,模数转换电路6,主控电路7,ZigBee通信电路8,其中电源管理电路为本电路系统中各个电路提供电源供给,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采集磁场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接至模数转换电路,并最终接入主控电路。置/复位电路在主控电路提供触发信号后,产生置/复位脉冲信号并将其接入至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最后将采集的磁场数据经主控电路传输至ZigBee通信电路发送至远程监测终端。
如图2所示,第一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201、第二电容C211、第三电容C207、第四电容C202、第五电容C208、第六电容C206、第七电容C204、第八电容C205、第九电容C210、第一电阻R207、第二电阻R208、第三电阻R209、第四电阻R202、第五电阻R205、第六电阻R206、第一电感L1、第一开关S3、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所述的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型号为TPS61085,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型号为AMS1117-3.3V;
输入电源正极接入P1的1号引脚与第一开关S3的一端、第一开关S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容C201的正极、第二电容C211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6脚、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脚、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7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5脚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接入P1的2号引脚与第一电容C201的负极、第二电容C211的负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4脚连接并接地;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8脚与第三电容C207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20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210的一端、第二电容C208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脚与第一电阻R207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0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2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脚与第二电阻R208的一端、第三电阻R209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电阻R209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202的一端、第五电容C208的一端、第四电阻R202的一端连接产生5V电压、第四电阻R202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206的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3脚连接;第四电容C202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208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206的另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1脚连接并接地;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2脚与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4脚、第七电容C204的正极、第八电容C205的一端、第五电阻R205的一端、第六电阻R206的一端连接,产生3.3V电压;第七电容C204的负极与第八电容C205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205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十电容C215、第十一电容C212、第十二电容C213、第十三电容C214、第十四电容C216、第十五电容C203、第十六电容C209、第七电阻R211、第八电阻R210、第二电感L2、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所述的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型号为TPS6735;
第十电容C215的正极与第七电阻R211的一端、第八电阻R210的一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3脚连接;第八电阻R210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213的一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2脚连接;第十电容C215的负极与第七电阻R211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213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214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十三电容C214的正极与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4脚连接;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脚与第十一电容C212的正极、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8脚、第十四电容C216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十一电容C212的负极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7脚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6脚与第十四电容C216的负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5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十五电容C203的负极、第十六电容C209的一端连接并产生负5V电压;第十五电容C203的阳极与第十六电容C20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如图4所示,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源电路,包括:第十七电容C409、第十八电容C408、第十九电容C410、第二十电容C411、第二十一电容C413、第二十二电容C412、第九电阻R413、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运算放大芯片IC15;所述的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型号为REF5025;所述的运算放大芯片IC15型号为OPA376;
第十七电容C409的正极与第十八电容C408的一端、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2脚连接并接5V电压;第十七电容C409的负极与第十八电容C408的另一端、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4脚连接并接地;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6脚与第九电阻R413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413的另一端与第十九电容C410的正极、第二十电容C411的一端、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3脚连接;第十九电容C410的负极与第二十电容C41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4脚与第二十二电容C412的正极、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1脚连接,作为基准源电压输出端;第二十二电容C412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5脚与第二十一电容C413的正极连接产生5V电压,第二十一电容C413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2脚接地;所述的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1脚、3脚、5脚、7脚、8脚皆架空;
如图5所示,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十三电容C331、第二十四电容C328、第二十五电容C329、第二十六电容C330、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型号为HMC1022、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型号为HMC1021;
第二十三电容C331的正极与第二十四电容C328的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329的正极、第二十六电容C330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二十三电容C331的负极与第二十四电容C328的另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329的附极、第二十六电容C33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3脚、6脚皆接5V电压;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7脚、13脚、11脚、9脚皆接地;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2脚接5V电压,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4脚接地;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5脚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4脚连接,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5脚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8脚连接;
如图6所示,第一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二十七电容C332、第二十八电容C334、第二十九电容C333、第三十电容C301、第三十一电容C307、第三十二电容C304、第三十三电容C308、第三十四电容C313、第三十五电容C316、第三十六电容C322、第三十七电容C319、第十电阻R310、第十一电阻R311、第十二电阻Radj1、第十三电阻R301、第十四电阻R302、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第一运算放大器IC8;所述的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型号为AD8429、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型号为OPA376;
第十电阻R310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4脚连接,第十电阻R310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七电容C332的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334的一端、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1脚连接,第二十七电容C332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311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2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3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九电容C333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334的另一端、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4脚连接,第二十九电容C33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8脚与第三十电容C301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C307的正极连接并接负5V电压;第三十电容C30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一电容C307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5脚与第三十二电容C304的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08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三十二电容C304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容C308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6脚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2脚与第十二电阻Radj1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adj1的另一端与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3脚连接;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7脚与第十三电阻R301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30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容C313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302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容C3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4脚、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6脚;第十四电阻R302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3脚、第三十五电容C31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五电容C316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5脚与第三十六电容C322的正极、第三十七电容C319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三十六电容C322的负极、第三十七电容C31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如图7所示,第二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三十八电容C335、第三十九电容C337、第四十电容C336、第四十一电容C302、第四十二电容C309、第四十三电容C305、第四十四电容C310、第四十五电容C314、第四十六电容C317、第四十七电容C323、第四十八电容C320、第十五电阻R312、第十六电阻R313、第十七电阻Radj2、第十八电阻R303、第十九电阻R304、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第二运算放大器IC9;所述的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型号为AD8429、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型号为OPA376;
第十五电阻R312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5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312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八电容C335的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37的一端、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1脚连接,第三十八电容C33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R313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2脚连接,第十六电阻R313的另一端与第四十电容C336的另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37的另一端、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4脚连接,第四十电容C33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8脚与第四十一电容C302的一端、第四十二电容C309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一电容C302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二电容C309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5脚与第四十三电容C305的一端、第四十四电容C310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三电容C305的另一端与第四十四电容C310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6脚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2脚与第十七电阻Radj2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adj2的另一端与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3脚连接;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7脚与第十八电阻R303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303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五电容C314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304的一端连接;第四十五电容C31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4脚、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8脚;第十九电阻R30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3脚、第四十六电容C317的一端连接;第四十六电容C3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5脚与第四十七电容C323的正极、第四十八电容C320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七电容C323的负极、第四十八电容C32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如图8所示,第三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四十九电容C338、第五十电容C340、第五十一电容C339、第五十二电容C303、第五十三电容C311、第五十四电容C306、第五十五电容C312、第五十六电容C315、第五十七电容C318、第五十八电容C324、第五十九电容C321、第二十电阻R314、第二十一电阻R315、第二十二电阻Radj3、第二十三电阻R305、第二十四电阻R306、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所述的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型号为AD8429、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OPA376;
第二十电阻R314的一端与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1脚连接,第二十电阻R314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九电容C338的一端、第五十电容C340的一端、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1脚连接,第四十九电容C338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315的一端与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8脚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315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一电容C339的另一端、第五十电容C340的另一端、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4脚连接,第五十一电容C339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8脚与第五十二电容C303的一端、第五十三电容C311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二电容C303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三电容C311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5脚与第五十四电容C306的一端、第五十五电容C312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四电容C306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五电容C312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6脚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2脚与第二十二电阻Radj3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adj3的另一端与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3脚连接;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7脚与第二十三电阻R305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305的另一端与第五十六电容C315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306的一端连接;第五十六电容C315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4脚、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0脚;第二十四电阻R306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3脚、第五十七电容C318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七电容C318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5脚与第五十八电容C324的正极、第五十九电容C321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八电容C324的负极、第五十九电容C32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如图9所示,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包括:第六十电容C327、第六十一电容C325、第二十五电阻R309、第二十六电阻R307、第二十七电阻R308、CMOS管芯片IC4;所述的CMOS管芯片IC4型号为IRF7106;
CMOS管芯片IC4的1脚与第二十五电阻R309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309的另一端与第六十电容C327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六十电容C327的负极接地;CMOS管芯片IC4的2脚与第二十六电阻R307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307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脚;CMOS管芯片IC4的3脚接地;CMOS管芯片IC4的4脚与第二十七电阻R308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308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脚;CMOS管芯片IC4的8脚与CMOS管芯片IC4的7脚、CMOS管芯片IC4的6脚、CMOS管芯片IC4的5脚、第六十一电容C325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一电容C325的另一端接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3脚;
如图10所示,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六十二电容C406、第六十三电容C407、第六十四电容C404、第六十五电容C405、第六十六电容C402、第六十七电容C401、第六十八电容C403、第二十八电阻R410、第二十九电阻R411、第三十电阻R412、第三十一电阻R402、第三十二电阻R407、第三十三电阻R408、第三十四电阻R409、第三十五电阻R403、第三十六电阻R404、第三十七电阻R405、第三十八电阻R406、第三十九电阻R401、第一晶振X3、第二开关S2、模数转换芯片IC13;所述的模数转换芯片IC13型号为ADS1256;
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脚与第六十二电容C406的正极、第六十三电容C407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六十二电容C406的负极、第六十三电容C407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4脚接基准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3脚与第二十八电阻R410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410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5脚与第二十九电阻R411的一端、第三十电阻R41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九电阻R411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第三十电阻R412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脚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4脚接3.3V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4脚与第三十一电阻R402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402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407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1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3脚与第三十五电阻R403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403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阻R408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9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2脚与第三十六电阻R404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404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409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0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1脚与第三十七电阻R405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405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7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0脚与第三十八电阻R40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406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8脚;第三十二电阻R407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阻R408的另一端、第三十四电阻R40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9脚与第六十七电容C401的一端、第一晶振X3的一端连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8脚与第六十六电容C402的一端、第一晶振X3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十六电容C402的另一端与第六十七电容C4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6脚与第六十四电容C404的一端、第六十五电容C405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六十四电容C404的另一端与第六十五电容C40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5脚与第二开关S2的一端、第三十九电阻R401的一端、第六十八电容C403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九电阻R401的另一端接3.3V电压;第六十八电容C403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未提到的脚皆架空;
如图11所示,主控电路,包括:第六十九电容C3、第七十电容C4、第七十一电容C8、第七十二电容C6、第七十三电容C7、第七十四电容C9、第七十五电容C5、第四十电阻R2、第四十一电阻R3、第四十二电阻R1、第五二极管D5、第二晶振X2、第三晶振X1、第三开关S1、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型号为MSP430F149;
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8脚与第三晶振X1的2脚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9脚与第三晶振X1的1脚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3脚与第二晶振X2的2脚、第六十九电容C3的一端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2脚与第二晶振X2的1脚、第七十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九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七十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4脚与第四十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四十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8脚与第三开关S1的一端、第四十二电阻R1的一端、第七十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1的另一端接3.3V电压;第七十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4脚与P3的1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5脚与P3的2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6脚与P3的3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7脚与P3的4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8脚与P3的5脚连接,P1的6脚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1脚、64脚接3.3V电压;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63脚、62脚接地;第四十一电阻R3的两端都接地;第七十一电容C8的正极与第七十二电容C6的一端、第七十三电容C7的一端、第七十四电容C9的正极连接并接3.3V电压;第七十一电容C8的负极与第七十二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十三电容C7的另一端、第七十四电容C9的负极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未提到的脚皆架空;
如图12所示,串口通信电路,包括第七十六电容C10、第七十七电容C11、第七十八电容C12、第七十九电容C13、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所述的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型号为MAX232;
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5脚与第七十六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七十六电容C10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6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2脚与第七十七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第七十七电容C11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6脚连接并接5V电压;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5脚与第七十八电容C12的一端连接,第七十八电容C12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4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3脚与第七十九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第七十九电容C13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8脚接P4的1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7脚接P4的2脚,P4的3脚接地;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3脚接P5的1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4脚接P5的2脚,P5的3脚接地;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9脚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5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0脚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4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2脚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7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1脚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6脚;
如图13所示,ZigBee通信电路,包括:第八十电容C501、第八十一电容C502、第八十二电容C508、第八十三电容C509、第八十四电容C515、第八十五电容C511、第八十六电容C512、第八十七电容C510、第八十八电容C514、第八十九电容C513、第九十电容C507、第九十一电容C506、第九十二电容C504、第九十三电容C505、第九十四电容C503、第四十三电阻R501、第四晶振Y502、第五晶振Y501、第三电感L501、第四电感L502、天线SMA、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所述的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型号为CC2530;
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0脚与第八十电容C501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9脚与第八十一电容C502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八十一电容C50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电容C5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脚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1脚与第八十二电容C508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4脚与第八十三电容C509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7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8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9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1脚、第八十四电容C515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八十二电容C508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三电容C509的另一端、第八十四电容C51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5脚与第八十五电容C511的一端连接;第八十五电容C511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七电容C510的一端、第三电感L501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501的另一端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6脚与第八十六电容C512的一端连接,第八十六电容C51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九电容C513的一端、第四电感L502的一端连接,第八十九电容C513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感L50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七电容C510的另一端、第八十八电容C514的一端连接;第八十八电容C514的另一端接天线SMA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2脚与第九十电容C507的一端、第四晶振Y502的2脚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3脚与第九十一电容C506的一端、第四晶振Y502的1脚连接;第九十一电容C506的另一端与第九十电容C507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2脚与第九十二电容C504的一端、第五晶振Y501的2脚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3脚与第九十三电容C505的一端、第五晶振Y501的1脚连接;第九十三电容C505的另一端与第九十二电容C50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40脚与第九十四电容C503的一端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0脚与第四十三电阻R501的一端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41脚与第九十四电容C503的另一端、第四十三电阻R5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1、9、8、7、20、19、18、15、14、13、12脚接架空;
工作过程:P1的接入外部电源后(输入电压范围:3-5V DC),经过IC1电源芯片转换为5V DC,再分别经IC2电源芯片转换为3.3V DC,IC3电源芯片转换为-5V DC,IC14电源转换芯片转换为2.5V DC。系统上电动作完成后,主控芯片IC17执行初始化操作,IC17初始化完成后执行对IC13初始化配置操作,待IC13初始化完成后,系统执行车辆检测工作。其工作流程如下:首先通过磁阻传感器IC11和IC12将地磁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得到3路差分对信号,分别通过由仪表运算放大器IC5、IC6、IC7组成的差分运算电路将差分对信号进行前置放大后,其次分别通过由IC8、IC9、IC10组成的二阶低通滤波电路对输入信号进行噪声滤除,最后通过由IC13组成的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SPI串行通信方式将数据发送至主控芯片IC17。主控芯片IC17通过定时器定时触发有IC4组成的置/复位电路产生置/复位脉冲信号并通过其去校准磁阻传感器IC11和IC12的测量灵敏度。若系统检测到当前有车辆经过时,主控芯片IC17通过SPI串行通信方式将车辆检测信号发生至IC18微控制芯片,并由其将车辆检测信号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将数据发送至远程监控端,实现车辆检测。

Claims (1)

1.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三路信号调理电路、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电源管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串口通信电路、主控电路、ZigBee通信电路;其中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电路和第二电源管理电路;
第一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201、第二电容C211、第三电容C207、第四电容C202、第五电容C208、第六电容C206、第七电容C204、第八电容C205、第九电容C210、第一电阻R207、第二电阻R208、第三电阻R209、第四电阻R202、第五电阻R205、第六电阻R206、第一电感L1、第一开关S3、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所述的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型号为TPS61085,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型号为AMS1117-3.3V;
输入电源正极接入P1的1号引脚与第一开关S3的一端、第一开关S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容C201的正极、第二电容C211的正极、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6脚、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脚、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7脚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5脚连接,输入电源负极接入P1的2号引脚与第一电容C201的负极、第二电容C211的负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4脚连接并接地;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8脚与第三电容C207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20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210的一端、第二电容C208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脚与第一电阻R207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07的另一端与第九电容C21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脚与第二电阻R208的一端、第三电阻R209的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电阻R209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202的一端、第五电容C208的一端、第四电阻R202的一端连接产生5V电压、第四电阻R202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206的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3脚连接;第四电容C202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208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206的另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1脚连接并接地;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2脚与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4脚、第七电容C204的正极、第八电容C205的一端、第五电阻R205的一端、第六电阻R206的一端连接,产生3.3V电压;第七电容C204的负极与第八电容C205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205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十电容C215、第十一电容C212、第十二电容C213、第十三电容C214、第十四电容C216、第十五电容C203、第十六电容C209、第七电阻R211、第八电阻R210、第二电感L2、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所述的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型号为TPS6735;
第十电容C215的正极与第七电阻R211的一端、第八电阻R210的一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3脚连接;第八电阻R210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213的一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2脚连接;第十电容C215的负极与第七电阻R211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213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214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十三电容C214的正极与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4脚连接;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脚与第十一电容C212的正极、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8脚、第十四电容C216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十一电容C212的负极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7脚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6脚与第十四电容C216的负极、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5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十五电容C203的负极、第十六电容C209的一端连接并产生负5V电压;第十五电容C203的阳极与第十六电容C20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十七电容C409、第十八电容C408、第十九电容C410、第二十电容C411、第二十一电容C413、第二十二电容C412、第九电阻R413、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运算放大芯片IC15;所述的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型号为REF5025;所述的运算放大芯片IC15型号为OPA376;
第十七电容C409的正极与第十八电容C408的一端、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2脚连接并接5V电压;第十七电容C409的负极与第十八电容C408的另一端、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4脚连接并接地;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6脚与第九电阻R413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413的另一端与第十九电容C410的正极、第二十电容C411的一端、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3脚连接;第十九电容C410的负极与第二十电容C41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4脚与第二十二电容C412的正极、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1脚连接,作为基准源电压输出端;第二十二电容C412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5脚与第二十一电容C413的正极连接产生5V电压,第二十一电容C413的负极接地;运算放大芯片IC15的2脚接地;所述的第四电源转换芯片IC14的1脚、3脚、5脚、7脚、8脚皆架空;
磁阻传感器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十三电容C331、第二十四电容C328、第二十五电容C329、第二十六电容C330、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型号为HMC1022、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型号为HMC1021;
第二十三电容C331的正极与第二十四电容C328的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329的正极、第二十六电容C330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二十三电容C331的负极与第二十四电容C328的另一端、第二十五电容C329的附极、第二十六电容C33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3脚、6脚皆接5V电压;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7脚、13脚、11脚、9脚皆接地;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2脚接5V电压,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4脚接地;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5脚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4脚连接,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5脚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8脚连接;
三路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一信号调理电路、第二信号调理电路和第三信号调理电路;
第一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二十七电容C332、第二十八电容C334、第二十九电容C333、第三十电容C301、第三十一电容C307、第三十二电容C304、第三十三电容C308、第三十四电容C313、第三十五电容C316、第三十六电容C322、第三十七电容C319、第十电阻R310、第十一电阻R311、第十二电阻Radj1、第十三电阻R301、第十四电阻R302、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第一运算放大器IC8;所述的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型号为AD8429、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型号为OPA376;
第十电阻R310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4脚连接,第十电阻R310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七电容C332的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334的一端、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1脚连接,第二十七电容C332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311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2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3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九电容C333的另一端、第二十八电容C334的另一端、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4脚连接,第二十九电容C333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8脚与第三十电容C301的一端、第三十一电容C307的正极连接并接负5V电压;第三十电容C30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一电容C307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5脚与第三十二电容C304的一端、第三十三电容C308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三十二电容C304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容C308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6脚接地;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2脚与第十二电阻Radj1的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adj1的另一端与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3脚连接;第一仪器仪表放大器IC5的7脚与第十三电阻R301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301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容C313的一端、第十四电阻R302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四电容C3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4脚、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6脚;第十四电阻R302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3脚、第三十五电容C31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五电容C316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IC8的5脚与第三十六电容C322的正极、第三十七电容C319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三十六电容C322的负极、第三十七电容C31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二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三十八电容C335、第三十九电容C337、第四十电容C336、第四十一电容C302、第四十二电容C309、第四十三电容C305、第四十四电容C310、第四十五电容C314、第四十六电容C317、第四十七电容C323、第四十八电容C320、第十五电阻R312、第十六电阻R313、第十七电阻Radj2、第十八电阻R303、第十九电阻R304、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第二运算放大器IC9;所述的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型号为AD8429、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型号为OPA376;
第十五电阻R312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5脚连接,第十五电阻R312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八电容C335的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37的一端、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1脚连接,第三十八电容C33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R313的一端与双轴磁阻传感器IC11的12脚连接,第十六电阻R313的另一端与第四十电容C336的另一端、第三十九电容C337的另一端、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4脚连接,第四十电容C33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8脚与第四十一电容C302的一端、第四十二电容C309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一电容C302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二电容C309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5脚与第四十三电容C305的一端、第四十四电容C310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三电容C305的另一端与第四十四电容C310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6脚接地;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2脚与第十七电阻Radj2的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adj2的另一端与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3脚连接;第二仪器仪表放大器IC6的7脚与第十八电阻R303的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303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五电容C314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304的一端连接;第四十五电容C31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4脚、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8脚;第十九电阻R304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3脚、第四十六电容C317的一端连接;第四十六电容C3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IC9的5脚与第四十七电容C323的正极、第四十八电容C320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四十七电容C323的负极、第四十八电容C320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第三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第四十九电容C338、第五十电容C340、第五十一电容C339、第五十二电容C303、第五十三电容C311、第五十四电容C306、第五十五电容C312、第五十六电容C315、第五十七电容C318、第五十八电容C324、第五十九电容C321、第二十电阻R314、第二十一电阻R315、第二十二电阻Radj3、第二十三电阻R305、第二十四电阻R306、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所述的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型号为AD8429、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型号为OPA376;
第二十电阻R314的一端与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1脚连接,第二十电阻R314的另一端与第四十九电容C338的一端、第五十电容C340的一端、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1脚连接,第四十九电容C338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315的一端与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8脚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315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一电容C339的另一端、第五十电容C340的另一端、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4脚连接,第五十一电容C339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8脚与第五十二电容C303的一端、第五十三电容C311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二电容C303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三电容C311的负极连接并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5脚与第五十四电容C306的一端、第五十五电容C312的负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四电容C306的另一端与第五十五电容C312的正极连接并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6脚接地;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2脚与第二十二电阻Radj3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adj3的另一端与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3脚连接;第三仪器仪表放大器IC7的7脚与第二十三电阻R305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305的另一端与第五十六电容C315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306的一端连接;第五十六电容C315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4脚、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1脚连接并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0脚;第二十四电阻R306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3脚、第五十七电容C318的一端连接;第五十七电容C318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2脚连接并接地;第三运算放大器IC10的5脚与第五十八电容C324的正极、第五十九电容C321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五十八电容C324的负极、第五十九电容C32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磁阻传感器置/复位电路,包括:第六十电容C327、第六十一电容C325、第二十五电阻R309、第二十六电阻R307、第二十七电阻R308、CMOS管芯片IC4;所述的CMOS管芯片IC4型号为IRF7106;
CMOS管芯片IC4的1脚与第二十五电阻R309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309的另一端与第六十电容C327的正极连接并接5V电压,第六十电容C327的负极接地;CMOS管芯片IC4的2脚与第二十六电阻R307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307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脚;CMOS管芯片IC4的3脚接地;CMOS管芯片IC4的4脚与第二十七电阻R308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308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脚;CMOS管芯片IC4的8脚与CMOS管芯片IC4的7脚、CMOS管芯片IC4的6脚、CMOS管芯片IC4的5脚、第六十一电容C325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一电容C325的另一端接单轴磁阻传感器IC12的3脚;
模数转换电路,包括:第六十二电容C406、第六十三电容C407、第六十四电容C404、第六十五电容C405、第六十六电容C402、第六十七电容C401、第六十八电容C403、第二十八电阻R410、第二十九电阻R411、第三十电阻R412、第三十一电阻R402、第三十二电阻R407、第三十三电阻R408、第三十四电阻R409、第三十五电阻R403、第三十六电阻R404、第三十七电阻R405、第三十八电阻R406、第三十九电阻R401、第一晶振X3、第二开关S2、模数转换芯片IC13;所述的模数转换芯片IC13型号为ADS1256;
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脚与第六十二电容C406的正极、第六十三电容C407的一端连接并接5V电压,第六十二电容C406的负极、第六十三电容C407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4脚接基准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3脚与第二十八电阻R410的一端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410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5脚与第二十九电阻R411的一端、第三十电阻R412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九电阻R411的另一端接基准电压,第三十电阻R412的另一端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脚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4脚接3.3V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4脚与第三十一电阻R402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402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407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1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3脚与第三十五电阻R403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403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阻R408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9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2脚与第三十六电阻R404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404的另一端与第三十四电阻R409的一端连接并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0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1脚与第三十七电阻R405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405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7脚;、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20脚与第三十八电阻R406的一端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406的另一端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28脚;第三十二电阻R407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三电阻R408的另一端、第三十四电阻R40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9脚与第六十七电容C401的一端、第一晶振X3的一端连接;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8脚与第六十六电容C402的一端、第一晶振X3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十六电容C402的另一端与第六十七电容C4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6脚与第六十四电容C404的一端、第六十五电容C405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六十四电容C404的另一端与第六十五电容C40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的15脚与第二开关S2的一端、第三十九电阻R401的一端、第六十八电容C403的一端连接;第三十九电阻R401的另一端接3.3V电压;第六十八电容C403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模数转换芯片IC13未提到的脚皆架空;
主控电路包括:第六十九电容C3、第七十电容C4、第七十一电容C8、第七十二电容C6、第七十三电容C7、第七十四电容C9、第七十五电容C5、第四十电阻R2、第四十一电阻R3、第四十二电阻R1、第五二极管D5、第二晶振X2、第三晶振X1、第三开关S1、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所述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型号为MSP430F149;
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8脚与第三晶振X1的2脚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9脚与第三晶振X1的1脚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3脚与第二晶振X2的2脚、第六十九电容C3的一端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2脚与第二晶振X2的1脚、第七十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六十九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七十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4脚与第四十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四十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8脚与第三开关S1的一端、第四十二电阻R1的一端、第七十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1的另一端接3.3V电压;第七十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4脚与P3的1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5脚与P3的2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6脚与P3的3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7脚与P3的4脚连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58脚与P3的5脚连接,P1的6脚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1脚、64脚接3.3V电压;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63脚、62脚接地;第四十一电阻R3的两端都接地;第七十一电容C8的正极与第七十二电容C6的一端、第七十三电容C7的一端、第七十四电容C9的正极连接并接3.3V电压;第七十一电容C8的负极与第七十二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十三电容C7的另一端、第七十四电容C9的负极连接并接地;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未提到的脚皆架空;
串口通信电路,包括第七十六电容C10、第七十七电容C11、第七十八电容C12、第七十九电容C13、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所述的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型号为MAX232;
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5脚与第七十六电容C10的一端连接并接地,第七十六电容C10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6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2脚与第七十七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第七十七电容C11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6脚连接并接5V电压;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5脚与第七十八电容C12的一端连接,第七十八电容C12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4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3脚与第七十九电容C13的一端连接,第七十九电容C13的另一端与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脚连接;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8脚接P4的1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7脚接P4的2脚,P4的3脚接地;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3脚接P5的1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4脚接P5的2脚,P5的3脚接地;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9脚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5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0脚接嵌入式微处理器IC17的34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2脚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7脚,串口通信电平转换芯片IC16的11脚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6脚;
ZigBee通信电路,包括:第八十电容C501、第八十一电容C502、第八十二电容C508、第八十三电容C509、第八十四电容C515、第八十五电容C511、第八十六电容C512、第八十七电容C510、第八十八电容C514、第八十九电容C513、第九十电容C507、第九十一电容C506、第九十二电容C504、第九十三电容C505、第九十四电容C503、第四十三电阻R501、第四晶振Y502、第五晶振Y501、第三电感L501、第四电感L502、天线SMA、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所述的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型号为CC2530;
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0脚与第八十电容C501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9脚与第八十一电容C502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八十一电容C50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电容C5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脚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1脚与第八十二电容C508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4脚与第八十三电容C509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7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8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9脚、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1脚、第八十四电容C515的一端连接并接3.3V电压;第八十二电容C508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三电容C509的另一端、第八十四电容C51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5脚与第八十五电容C511的一端连接;第八十五电容C511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七电容C510的一端、第三电感L501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501的另一端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6脚与第八十六电容C512的一端连接,第八十六电容C51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九电容C513的一端、第四电感L502的一端连接,第八十九电容C513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感L502的另一端与第八十七电容C510的另一端、第八十八电容C514的一端连接;第八十八电容C514的另一端接天线SMA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2脚与第九十电容C507的一端、第四晶振Y502的2脚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3脚与第九十一电容C506的一端、第四晶振Y502的1脚连接;第九十一电容C506的另一端与第九十电容C507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2脚与第九十二电容C504的一端、第五晶振Y501的2脚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23脚与第九十三电容C505的一端、第五晶振Y501的1脚连接;第九十三电容C505的另一端与第九十二电容C504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40脚与第九十四电容C503的一端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30脚与第四十三电阻R501的一端连接;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41脚与第九十四电容C503的另一端、第四十三电阻R501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ZigBee通信微处理器IC18的11、9、8、7、20、19、18、15、14、13、12脚接架空。
CN201710527915.1A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Active CN107193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7915.1A CN107193049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7915.1A CN107193049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3049A CN107193049A (zh) 2017-09-22
CN107193049B true CN107193049B (zh) 2023-04-28

Family

ID=5988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7915.1A Active CN107193049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3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4672B (zh) * 2020-08-08 2022-06-17 武汉利科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轴tmr传感器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系统低噪声测量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17008A1 (de) * 1997-04-22 1998-11-05 Nu Metrics Inc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Analyse von Verkehr sowie ein Sensor hierfür
WO2008112937A2 (en) * 2007-03-13 2008-09-18 Tk Holdings Inc. Magnetic sensor
CN104569599A (zh) * 2015-01-09 2015-04-2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电子标签电阻在线检测电路
CN204537444U (zh) * 2015-04-28 2015-08-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地磁的无线车流量及车辆行驶方向检测器
CN207096470U (zh) * 2017-06-30 2018-03-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17008A1 (de) * 1997-04-22 1998-11-05 Nu Metrics Inc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Analyse von Verkehr sowie ein Sensor hierfür
WO2008112937A2 (en) * 2007-03-13 2008-09-18 Tk Holdings Inc. Magnetic sensor
CN104569599A (zh) * 2015-01-09 2015-04-2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电子标签电阻在线检测电路
CN204537444U (zh) * 2015-04-28 2015-08-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地磁的无线车流量及车辆行驶方向检测器
CN207096470U (zh) * 2017-06-30 2018-03-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3049A (zh) 2017-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3049B (zh) 一种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CN207096470U (zh) 基于amr传感器的车辆检测电路
CN102322823B (zh) 基于相位级次自编码的光学三维测量方法
CN102494684B (zh) 一种基于wsn/mins组合导航的导航信息无偏紧组合方法
CN101272501B (zh) 一种视音频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02922893B (zh) 一种医用激光彩色打印成像pet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45258A (zh) 一种视频监控采集设备和监控系统
CN103269126A (zh) 基于以太网通信的智能低压塑壳断路器控制器
ZHANG et al.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sand-fixing service in the Beijing-Tianjin sandstorm source region
CN207047679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划线功能的测距车
CN109655060B (zh) 基于kf/fir和ls-svm融合的ins/uwb组合导航算法及系统
CN207622748U (zh) 一种高精度隧道施工测量后视强制对中装置
Klimenko The optimized expansion technique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Gross-Neveu model
CN109916401B (zh) 采用ls-svm辅助ekf滤波方法的分布式无缝紧组合导航方法及系统
CN208344334U (zh) 油缸式全液压后桥独立转向器
Bock et al. Can the couplings in the fermion-Higgs sector of the standard model be strong?
CN207570532U (zh) 一种可弯折式沉降观测装置
CN116915186B (zh) 一种高频高功率放大器电路
CN201716308U (zh)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CN217981648U (zh) 一种配电系统绝缘探测装置
CN110282014A (zh) 一种蓄电池观光车加强型车架
Wei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Mechanism between Street Space Quality and Walking Behavior in Data Environment
CN22168399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监护设备
CN114152179A (zh) 一种应用于距离测量的磁偶极子定位仪
CN20647917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找平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1

Address after: 313000 east of floor 1, building 1, No. 926, Changhong East Street, KangQian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qing dark bl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2 street, Xiasha Higher Education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3000 east of floor 1, building 1, No. 926, Changhong East Street, KangQian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enl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3000 east of floor 1, building 1, No. 926, Changhong East Street, KangQian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qing dark blu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