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6649A -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86649A CN107186649A CN201710566035.5A CN201710566035A CN107186649A CN 107186649 A CN107186649 A CN 107186649A CN 201710566035 A CN201710566035 A CN 201710566035A CN 107186649 A CN107186649 A CN 1071866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jig
- jig base
- lathe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将加工好的电极Ⅰ或电极Ⅱ连同电极治具固定在治具底座上;将治具底座置于检验机床上,保证电极Ⅰ或电极Ⅱ的位置精度;开动检验机床,通过机床投影仪直接选取电极Ⅰ或电极Ⅱ上需要测量的点、线、面,即可通过软件计算得出所需要的距离、角度检测数据,治具底座的中心可通过检测机床测量治具底座的外形计算得出,此中心位置坐标可存入检测机床软件内,每次测量电极前从机床软件中直接导出坐标即可对电极进行检测。效果是:本装置测量效率成倍提升,降低了报废率,提高了电极检测效率,杜绝了人员操作技能对模具加工质量的波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用于没有精密检测设备的企业可以简单快捷的完成电极的精度测量。
背景技术
大型企业一般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电极,但设备价格昂贵一般企业无法负担。电极的传统检测方法是利用检测投影仪对电极基准边进行取点,然后通过投影仪软件设定电极的基准边与机床是平行关系才能对电极进行测量,这种方法需要检测机床以电极为基准去测量,而不是以机床为基准去测量电极,难以保证电极加工的精度和一致性,且检测电极的辅助工时较长、效率低下,对于一模多腔结构的模具难以保证多腔模具精度的一致性,而由于检验员工操作的经验水平不同也带来电极质量的波动,进而导致产品质量的波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在保证电极外观、尺寸精度的前提下,能高水平、高效率的完成电极的快速定位、精确检测。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包括电极治具,所述电极治具为矩形,在电极治具上端面上设有开口槽Ⅰ,在开口槽Ⅰ内的一侧壁上水平间隔设有四个螺孔,在电极治具下端面上设有圆形凸台,在圆形凸台的中心处设有螺纹孔,沿螺纹孔周边等距设有四个开口槽Ⅱ,四个开口槽Ⅱ呈+字状,在圆形凸台周边的面上等距设有四个支撑柱;将电极胚料设置在电极治具开口槽Ⅰ内,调整电极治具四个螺孔中的调整螺钉,将电极胚料定位在电极治具内,通过数控机床将电极胚料加工成电极Ⅰ或电极Ⅱ;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治具底座、螺栓;所述的治具底座为矩形,在治具底座的面上设有矩形凸台,在矩形凸台的中心处设有螺栓孔,沿螺栓孔周边等距设有四个定位块,四个定位块呈+字状;
所述电极治具通过四个支撑柱设置在治具底座上,治具底座上的四个定位块对应插入电极治具上的四个开口槽Ⅱ内,定位块用于定位电极治具的方向,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治具底座的螺栓孔与电极治具的螺纹孔螺接,将电极治具固定在治具底座上。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加工好的电极Ⅰ或电极Ⅱ连同电极治具通过四个支撑柱设置在治具底座上,治具底座上的四个定位块对应插入电极治具上的四个开口槽Ⅱ内,定位块用于定位电极治具的方向,将螺栓的一端穿过治具底座的螺栓孔与电极治具的螺纹孔螺接,将电极治具固定在治具底座上;
第二步,将治具底座置于检验机床上,将治具底座的任意两侧面与机床上已经用千分表拉平找正好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导轨边靠紧,这样保证治具底座与检验机床是平行关系,由于电极Ⅰ或电极Ⅱ已经定位在电极治具内,电极治具上的开口槽Ⅱ定位于治具底座上的定位块上,保证了电极Ⅰ或电极Ⅱ的位置精度;
第三步,开动检验机床,通过机床投影仪直接选取电极Ⅰ或电极Ⅱ上需要测量的点、线、面,即可通过软件计算得出所需要的距离、角度检测数据,由于电极治具与治具底座为同心精定位关系,治具底座中心即为电极Ⅰ或电极Ⅱ的中心,所以无需像传统方式那样需要对电极Ⅰ或电极Ⅱ的基准边先拉平找正分中才可再进行检测,治具底座由于靠紧检测机床导轨边,治具底座的中心可通过检测机床测量治具底座的外形计算得出,此中心位置坐标可存入检测机床软件内,此坐标即为电极的中心坐标,每次测量电极前从机床软件中直接导出坐标即可对电极进行检测;
更换电极Ⅰ或电极Ⅱ时,只需旋松螺栓,更换固定有电极Ⅰ或电极Ⅱ的电极治具后,再按照第一步方法将电极治具固定在治具底座上即可,电极治具上的四个开口槽Ⅱ和治具底座上的四个定位块均呈+字状,电极Ⅰ或电极Ⅱ可以转90 º角度,可旋转测量电极,这样即可通过简便快捷的方式实现电极的精密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治具底座只需靠紧到检测机床导轨上即于检测机床处于水平位置,即可进行检测,省去了检验用电极本身去拉平找正测量的步骤,保证了电极检测精度。传统检测方法由于要检测机床以电极为基准去测量,而不是以机床为基准去测量电极无法保证电极检测精度,传统检测方式测量完一只电极更换下一只电极测量就要从新对电极进行拉平找正测量。
本装置更换固定有电极Ⅰ或电极Ⅱ的电极治具后,再将电极治具固定在治具底座上即可,测量效率成倍提升,同时由于电极治具上的四个开口槽和治具底座上的四个定位块均呈+字状,电极可以转90 º角度,可旋转测量电极,满足电极测量的不同需求。该装置设计巧妙,工作稳定,结构紧凑,加工方便,由于治具底座外形采用磨床加工,保证了互相垂直、平行,可精确定位于检测机床上,治具底座和电极治具的螺纹孔和定位块由加工中心一次成活,加工精度达到0.005mm,保证了多腔模具电极的检测一致性,降低了报废率,提高了电极检测效率,杜绝了人员操作技能对模具加工质量的波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治具底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极治具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装有电极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装有电极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包括电极治具3,还包括治具底座1、螺栓2。
电极治具3为矩形,在电极治具3上端面上设有开口槽Ⅰ3-1,在开口槽Ⅰ3-1内的一侧壁上水平间隔设有四个螺孔3-2,在电极治具3下端面上设有圆形凸台3-3,在圆形凸台3-3的中心处设有螺纹孔3-4,沿螺纹孔3-4周边等距设有四个开口槽Ⅱ3-5,四个开口槽Ⅱ3-5呈+字状,在圆形凸台3-3周边的面上等距设有四个支撑柱3-6。
治具底座1为矩形,在治具底座1的面上设有矩形凸台1-1,在矩形凸台1-1的中心处设有螺栓孔1-2,沿螺栓孔1-2周边等距设有四个定位块1-3,四个定位块1-3呈+字状。
将电极胚料设置在电极治具3开口槽Ⅰ3-1内,调整电极治具3四个螺孔3-2中的调整螺钉,将电极胚料定位在电极治具3内,通过数控机床将电极胚料加工成电极Ⅰ4或电极Ⅱ5。
将固定有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电极治具3,通过四个支撑柱3-6设置在治具底座1上,治具底座1上的四个定位块1-3对应插入电极治具3上的四个开口槽Ⅱ3-5内,定位块1-3用于定位电极治具3的方向,将螺栓2的一端穿过治具底座1的螺栓孔1-2与电极治具3的螺纹孔3-4螺接,将电极治具3固定在治具底座1上。
如图4、图5所示,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加工好的电极Ⅰ4或电极Ⅱ5连同电极治具3通过四个支撑柱3-6设置在治具底座1上,治具底座1上的四个定位块1-3对应插入电极治具3上的四个开口槽Ⅱ3-5内,定位块1-3用于定位电极治具3的方向,将螺栓2的一端穿过治具底座1的螺栓孔1-2与电极治具3的螺纹孔3-4螺接,将电极治具3固定在治具底座1上。
第二步,将治具底座1置于检验机床上,将治具底座1的任意两侧面与机床上已经用千分表拉平找正好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导轨边靠紧,这样保证治具底座1与检验机床是平行关系,由于电极Ⅰ4或电极Ⅱ5已经定位在电极治具3内,电极治具3上的开口槽Ⅱ3-5定位于治具底座1上的定位块1-3上,保证了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位置精度。
第三步,开动检验机床,通过机床投影仪直接选取电极Ⅰ4或电极Ⅱ5上需要测量的点、线、面,即可通过软件计算得出所需要的距离、角度检测数据,由于电极治具3与治具底座1为同心精定位关系,治具底座1中心即为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中心,所以无需像传统方式那样需要对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基准边先拉平找正分中才可再进行检测,治具底座1由于靠紧检测机床导轨边,治具底座1的中心可通过检测机床测量治具底座1的外形计算得出,此中心位置坐标可存入检测机床软件内,此坐标即为电极的中心坐标,每次测量电极前从机床软件中直接导出坐标即可对电极进行检测。
更换电极Ⅰ4或电极Ⅱ5时,只需旋松螺栓2,更换固定有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电极治具3后,再按照第一步方法将电极治具3固定在治具底座1上即可,电极治具3上的四个开口槽Ⅱ3-5和治具底座1上的四个定位块1-3均呈+字状,电极Ⅰ4或电极Ⅱ5可以转90 º角度,可旋转测量电极,这样即可通过简便快捷的方式实现电极的精密检测。
Claims (2)
1.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包括电极治具(3),所述电极治具(3)为矩形,在电极治具(3)上端面上设有开口槽Ⅰ(3-1),在开口槽Ⅰ(3-1)内的一侧壁上水平间隔设有四个螺孔(3-2),在电极治具(3)下端面上设有圆形凸台(3-3),在圆形凸台(3-3)的中心处设有螺纹孔(3-4),沿螺纹孔(3-4)周边等距设有四个开口槽Ⅱ(3-5),四个开口槽Ⅱ(3-5)呈+字状,在圆形凸台(3-3)周边的面上等距设有四个支撑柱(3-6);将电极胚料设置在电极治具(3)开口槽Ⅰ(3-1)内,调整电极治具(3)四个螺孔(3-2)中的调整螺钉,将电极胚料定位在电极治具(3)内,通过数控机床将电极胚料加工成电极Ⅰ(4)或电极Ⅱ(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治具底座(1)、螺栓(2);所述的治具底座(1)为矩形,在治具底座(1)的面上设有矩形凸台(1-1),在矩形凸台(1-1)的中心处设有螺栓孔(1-2),沿螺栓孔(1-2)周边等距设有四个定位块(1-3),四个定位块(1-3)呈+字状;
所述电极治具(3)通过四个支撑柱(3-6)设置在治具底座(1)上,治具底座(1)上的四个定位块(1-3)对应插入电极治具(3)上的四个开口槽Ⅱ(3-5)内,定位块(1-3)用于定位电极治具(3)的方向,所述螺栓(2)的一端穿过治具底座(1)的螺栓孔(1-2)与电极治具(3)的螺纹孔(3-4)螺接,将电极治具(3)固定在治具底座(1)上。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加工好的电极Ⅰ(4)或电极Ⅱ(5)连同电极治具(3)通过四个支撑柱(3-6)设置在治具底座(1)上,治具底座(1)上的四个定位块(1-3)对应插入电极治具(3)上的四个开口槽Ⅱ(3-5)内,定位块(1-3)用于定位电极治具(3)的方向,将螺栓(2)的一端穿过治具底座(1)的螺栓孔(1-2)与电极治具(3)的螺纹孔(3-4)螺接,将电极治具(3)固定在治具底座(1)上;
第二步,将治具底座(1)置于检验机床上,将治具底座(1)的任意两侧面与机床上已经用千分表拉平找正好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导轨边靠紧,这样保证治具底座(1)与检验机床是平行关系,由于电极Ⅰ(4)或电极Ⅱ(5)已经定位在电极治具(3)内,电极治具(3)上的开口槽Ⅱ(3-5)定位于治具底座(1)上的定位块(1-3)上,保证了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位置精度;
第三步,开动检验机床,通过机床投影仪直接选取电极Ⅰ(4)或电极Ⅱ(5)上需要测量的点、线、面,即可通过软件计算得出所需要的距离、角度检测数据,由于电极治具(3)与治具底座(1)为同心精定位关系,治具底座(1)中心即为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中心,所以无需像传统方式那样需要对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基准边先拉平找正分中才可再进行检测,治具底座(1)由于靠紧检测机床导轨边,治具底座(1)的中心可通过检测机床测量治具底座(1)的外形计算得出,此中心位置坐标可存入检测机床软件内,此坐标即为电极的中心坐标,每次测量电极前从机床软件中直接导出坐标即可对电极进行检测;
更换电极Ⅰ(4)或电极Ⅱ(5)时,只需旋松螺栓(2),更换固定有电极Ⅰ(4)或电极Ⅱ(5)的电极治具(3)后,再按照第一步方法将电极治具(3)固定在治具底座(1)上即可,电极治具(3)上的四个开口槽Ⅱ(3-5)和治具底座(1)上的四个定位块(1-3)均呈+字状,电极Ⅰ(4)或电极Ⅱ(5)可以转90 º角度,可旋转测量电极,这样即可通过简便快捷的方式实现电极的精密检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66035.5A CN107186649A (zh) | 2017-07-12 | 2017-07-12 |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66035.5A CN107186649A (zh) | 2017-07-12 | 2017-07-12 |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86649A true CN107186649A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988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66035.5A Pending CN107186649A (zh) | 2017-07-12 | 2017-07-12 |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8664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44391A (zh) * | 2018-03-16 | 2018-09-18 | 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用于电极制作的夹具装置 |
CN108568677A (zh) * | 2017-09-25 | 2018-09-25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半自动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04875A (ja) * | 1993-04-20 | 1994-11-01 | Murata Mfg Co Ltd | 電子部品用保持具及び電子部品の取り扱い方法 |
CN1935450A (zh) * | 2005-09-21 | 2007-03-28 | F-工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夹持工件的装置 |
CN201511194U (zh) * | 2009-05-18 | 2010-06-23 | 黄岩星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电火花加工的组合电极夹具 |
CN103331627A (zh) * | 2013-07-12 | 2013-10-02 | 天津市中环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批量加工电极的固定装置 |
CN203304948U (zh) * | 2013-06-18 | 2013-11-27 | 深圳市畅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夹具及机床 |
CN103659312A (zh) * | 2012-09-14 | 2014-03-26 |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治具板组结构 |
CN206998696U (zh) * | 2017-07-12 | 2018-02-13 | 天津市中环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 |
-
2017
- 2017-07-12 CN CN201710566035.5A patent/CN1071866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04875A (ja) * | 1993-04-20 | 1994-11-01 | Murata Mfg Co Ltd | 電子部品用保持具及び電子部品の取り扱い方法 |
CN1935450A (zh) * | 2005-09-21 | 2007-03-28 | F-工具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夹持工件的装置 |
CN201511194U (zh) * | 2009-05-18 | 2010-06-23 | 黄岩星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电火花加工的组合电极夹具 |
CN103659312A (zh) * | 2012-09-14 | 2014-03-26 | 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极治具板组结构 |
CN203304948U (zh) * | 2013-06-18 | 2013-11-27 | 深圳市畅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夹具及机床 |
CN103331627A (zh) * | 2013-07-12 | 2013-10-02 | 天津市中环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批量加工电极的固定装置 |
CN206998696U (zh) * | 2017-07-12 | 2018-02-13 | 天津市中环三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8677A (zh) * | 2017-09-25 | 2018-09-25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半自动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08568677B (zh) * | 2017-09-25 | 2023-08-29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极半自动化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CN108544391A (zh) * | 2018-03-16 | 2018-09-18 | 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用于电极制作的夹具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56419U (zh) | 轴类径向跳动检测装置 | |
CN206998696U (zh) |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 | |
CN107186649A (zh) | 一种用于检测电极的固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10135882U (zh) | 检平装置 | |
CN207197418U (zh) | 一种工件的孔中心到端面距离测量装置 | |
CN104075636A (zh) | 一种测量盘孔位置度的装置 | |
CN204064221U (zh) | 用于测量气缸盖阀座粗糙度的辅助工装 | |
CN217194285U (zh) | 一种车床卡盘高效同心度检测工装 | |
CN207189109U (zh) | 一种齿条拼接间隙调整装置 | |
CN207358865U (zh) | 工件斜面尺寸测量装置 | |
CN210689482U (zh) | 一种支撑筋分度圆检测仪 | |
CN101886920B (zh) | 一种电机后端盖检测工装 | |
CN213363613U (zh) | 模具型面测量装置 | |
CN206002075U (zh) | 一种产品位置尺寸检测装置 | |
CN204007487U (zh) | 电感式测平仪 | |
CN205561706U (zh) | 用于测量盲孔端面与定位基面之间距离的测量仪 | |
CN210089569U (zh) | 一种多自由度零件高度检测装置 | |
CN210242661U (zh) | 一种梅花片孔径检测装置 | |
CN110440662A (zh) | 一种圆筒状汽车零件的自动检测装置 | |
CN206177192U (zh) | 一种盘状薄壁工件的厚度测量装置 | |
CN206019514U (zh) | 一种锥度内花键检测装置 | |
CN203231727U (zh) | 平行度矫正器具 | |
CN206405935U (zh) | 轴盖坯件三坐标测量夹具 | |
CN206732804U (zh) | 一种工件夹具 | |
CN213515546U (zh) | 一种动车底座专用检测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