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4393A -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84393A CN107184393A CN201710412022.2A CN201710412022A CN107184393A CN 107184393 A CN107184393 A CN 107184393A CN 201710412022 A CN201710412022 A CN 201710412022A CN 107184393 A CN107184393 A CN 1071843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stomer
- type groove
- hollow
- xin
- mox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包括塑体;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的“U”型槽;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外侧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本发明通过“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使得艾绒管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背景技术
艾灸是古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明火艾灸最符合古典艾灸的精神。点燃艾灸条对应到身体穴位,能刺激经络,调动人体的免疫系统。艾灸时的热感及燃烧时产生的油雾复合成分,能起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补充能量的作用,达到防病保养的目的。
传统艾灸使用艾绒管透过手持对准穴位进行,较费人力,不便使用。艾绒管燃烧时,明火中心与皮肤过近,对手持者或被艾灸者都容易造成烫伤,有一定风险。
现在市场上较广泛使用的艾灸器是塑形艾座和艾柱一体化结构。缺点是艾座与艾绒管不分离,艾绒管烧完,艾座也立刻被丢掉,浪费较大。其二,艾绒管与底座固定的方式先用锡纸包裹,再用胶水进行粘贴,生产时涉及的人工及动作较多,较费人力。其三,用于固定艾绒管插入的部分过深,达8-12mm长,造成较大的不可燃有效成分的浪费。其四、喷气口与皮肤距离太近,一旦使用较粗的艾柱,很容易造成灼伤,多数人只能使用较细的艾绒管,大大限制了灸感热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艾灸器的核心配件——易于连接的艾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包括塑体;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的“U”型槽;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采用上述结构,艾绒管会被“U”型槽固定,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
优选的,所述“U”型槽底部两侧设有角耳;所述“U”型槽通过角耳与塑体内壁相连。采用角耳,不仅能够确保“U”型槽与塑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U”型槽上部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所述塑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所述中空上塑体顶部和下塑体底部沿外缘周间隔设有缺口;所述“U”型槽与中空上塑体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中空中塑体、中空上塑体、中空下塑体的外径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中空中塑体外侧设有突出结构。设置突出结构,能够便于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空中塑体底部边缘设有竖向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中空中塑体的底面。设置凹槽能够加强底部与外部设备(例如:艾灸座)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U”型槽的槽口内径。采用上述设计,能够防止艾绒管伸入到塑体的中部或下部。
优选的,所述“U”型槽底部内径小于“U”型槽槽口的内径。采用上述设置,能够是艾绒管愈插愈近。
优选的,所述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U”型槽内设有带中间通孔的艾绒管。采用上述结构的艾绒管,能够使烟油在燃烧时顺孔下滑,人体能够更好的吸收。
值得说明的是,艾芯头部用于安装可燃艾绒管,底部为不参与燃烧的造型塑体,塑体负责稳固艾绒管,具有隔层隔热,控制与皮肤距离的作用。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及中空下塑体又能分别与不同的艾灸器组件进行连接,形成弹性大、灵活置换,功能多元的艾灸器结构哦。艾芯与外部坐贴可调控高度带来更好的灸感体验,燃烧完也能在原位置上进行直接置换。艾芯的结构,更能以多头的形式与艾灸工具进行连接,加大灸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使得艾绒管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
(2)本发明通过“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使得塑体与艾绒管保持一定的距离,能够起到隔热,散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四。
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五。
图8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六。
图9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七。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塑体,2-“U”型槽,3-中空上塑体,4-中空中塑体,5-中空下塑体,6-突出结构,7-凹槽,8-艾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包括塑体1;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8的“U”型槽2;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采用上述结构,艾绒管会被“U”型槽固定,插入深度可控制在4~6mm,距离人体皮肤距离可达到10mm以上,热的烟雾下流时有更长的冷却距离,使用更粗的艾绒管也不至于容易灼伤。另外,由于采用“U”型槽对艾绒管进行固定,而“U”型槽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这样不仅有隔热作用,还具有散气的作用。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设计独立的艾芯,能使新型艾灸器实现灵活组合,扩展不同的功能,也能灵活调节热点与皮肤的距离,提升灸感和适度。
具体地是,本发明的艾芯能够轻松的安装在艾灸座上,同时能够是现在一个艾灸座上安装两个艾芯或着三个,以至于安装三个以上的艾芯,这样的话,能够对人体皮肤进行更好的艾灸,增强效果。也能够对比较近的穴位进行同时处理,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使用者多次艾灸的痛苦。具体的如图3所示,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本发明的艾芯能够在同一个艾灸座上进行使用,仅需要在艾灸座上开设相应的安装孔即可。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艾芯能够单独进行使用,在没有艾灸座时,也能多个艾芯一起采用悬灸的方式对使用者进行艾灸,与先有的相比使用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满足各种情况的艾灸情况,不会局限于仅能够依靠艾灸座进行艾灸。
具体地,所述“U”型槽底部两侧设有角耳;所述“U”型槽通过角耳与塑体内壁相连。采用角耳,不仅能够确保“U”型槽与塑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U”型槽上部与塑体之间存在间隙,从而更好的实现隔热、散气的作用。在实际中,塑体内壁设有供角耳插入的角耳槽,从而使得两者固定的更加牢固。由于是角耳与角耳槽相配合进行固定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U”型槽进行更换。
具体地,所述塑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中空上塑体3、中空中塑体4、中空下塑体5;所述中空上塑体顶部和下塑体底部沿外缘周间隔设有缺口;所述“U”型槽与中空上塑体内壁相连。采用三段式设计,能够在不同部位设置相应的部件,同时也能与外部设备进行巧妙的配合。
具体地,所述中空中塑体、中空上塑体、中空下塑体的外径依次减小。将中空下塑体设置成外径最小,是为了与艾座进行很好的配合,能够直接插入到艾座中,安装、拆卸方便。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结构,能够确保塑体的牢固和稳定性,也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具体的可以一次注塑成型。另外,中空中塑体行对中空上塑体的外径要大,这样在艾芯上套接外部结构时,从上向下套的时候能够越来越近,使得两者能够固定的更加牢固。
具体地,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U”型槽的槽口内径。采用上述设计,能够防止艾绒管伸入到塑体的中部或下部,使得艾绒管底部仅能达到“U”型槽内底面。
具体地,所述“U”型槽底部内径小于“U”型槽槽口的内径。采用上述设置,能够是艾绒管愈插愈近,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艾绒管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U”型槽内设有带中间通孔的艾绒管。具体设置是艾绒管中心设有穿管艾绒管顶端和低端的中孔,采用上述结构的艾绒管,能够使烟油在燃烧时顺着中孔下滑,人体皮肤能够更好的吸收艾绒管的有效成分,提高艾灸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部件:所述塑体外侧设有突出结构6。设置突出结构,主要是为了与滤烟罩进行连接,便面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整个艾灸器的稳定性。具体地,突出结构可以设置在中空中塑体的外侧。
具体地,所述中空中塑体底部边缘设有竖向的凹槽7;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中空中塑体的底面。采用凹槽的设计,当中空下塑体插入艾座时,可通过凹槽将艾座壁卡住,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本发明与艾座固定后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
值得说明的是,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很好艾座连接,同时也能够与滤烟罩等设备进行连接,能够确保整个装置的稳定。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艾芯安装于艾灸座上,构成一个艾灸器,具体是的艾芯底部与艾灸座可拆卸连接,通过艾灸座固定在穴位,而艾绒管插入艾芯中燃烧,进行艾灸。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艾芯安装于另一种艾灸座上进行使用。
如图5所示,是采用了三个本发明的艾芯同时安装到同一个艾灸座上进行艾灸,能够实现重灸,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如图6所示,是采用了三个本发明的艾芯同时安装到另一个艾灸座上进行艾灸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是采用本发明安装在滤烟罩上进行艾灸,能够起到滤烟的效果,还能够实现悬灸。
如图8所示,是采用了三个本发明的艾芯同时安装到同一个滤烟罩上进行艾灸,能够实现重灸,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安心顶部与滤烟罩连接,底部与艾灸座连接,构成了一种艾灸器,不仅能够轻松固定于人体皮肤上,还能够实现滤烟的效果。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塑体(1);所述塑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塑体内部设有位于塑体上部且用于安装艾绒管的“U”型槽(2);所述“U”型槽底部设有竖直贯穿“U”型槽的通孔;所述“U”型槽的底部外侧与塑体内壁相连,所述“U”型槽上部侧壁与塑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底部两侧设有角耳;所述“U”型槽通过角耳与塑体内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中空上塑体(3)、中空中塑体(4)、中空下塑体(5);所述中空上塑体顶部和下塑体底部沿外缘周间隔设有缺口;所述“U”型槽与中空上塑体内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中塑体、中空上塑体、中空下塑体的外径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中塑体外侧设有突出结构(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中塑体底部边缘设有竖向的凹槽(7);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中空中塑体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U”型槽的槽口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底部内径小于“U”型槽槽口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上塑体、中空中塑体、中空下塑体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槽内设有带中间通孔的艾绒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12022.2A CN107184393A (zh) | 2017-06-01 | 2017-06-01 |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12022.2A CN107184393A (zh) | 2017-06-01 | 2017-06-01 |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84393A true CN107184393A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987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12022.2A Pending CN107184393A (zh) | 2017-06-01 | 2017-06-01 |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84393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505743U (zh) * | 2011-12-12 | 2012-10-31 | 郭华 | 通过调节艾绒盒高度来控制温度的艾灸罐 |
CN202715037U (zh) * | 2012-07-26 | 2013-02-06 | 张胜利 | 一种艾药灸疗器 |
CN202961145U (zh) * | 2012-11-16 | 2013-06-05 | 李海涛 | 一种艾灸隔物温灸盒 |
CN104622684A (zh) * | 2015-02-26 | 2015-05-20 | 陈国平 | 悬灸炉及悬灸方法 |
CN204618836U (zh) * | 2014-12-12 | 2015-09-09 | 重庆博之翰科技有限公司 | 艾灸器及其底部防烫装置 |
CN105853210A (zh) * | 2016-05-13 | 2016-08-17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中医简易隔物艾灸筒 |
CN206044971U (zh) * | 2016-05-18 | 2017-03-29 | 重庆百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动灸棒 |
CN206044975U (zh) * | 2016-06-24 | 2017-03-29 | 宋学东 | 隔药艾灸器 |
-
2017
- 2017-06-01 CN CN201710412022.2A patent/CN10718439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505743U (zh) * | 2011-12-12 | 2012-10-31 | 郭华 | 通过调节艾绒盒高度来控制温度的艾灸罐 |
CN202715037U (zh) * | 2012-07-26 | 2013-02-06 | 张胜利 | 一种艾药灸疗器 |
CN202961145U (zh) * | 2012-11-16 | 2013-06-05 | 李海涛 | 一种艾灸隔物温灸盒 |
CN204618836U (zh) * | 2014-12-12 | 2015-09-09 | 重庆博之翰科技有限公司 | 艾灸器及其底部防烫装置 |
CN104622684A (zh) * | 2015-02-26 | 2015-05-20 | 陈国平 | 悬灸炉及悬灸方法 |
CN105853210A (zh) * | 2016-05-13 | 2016-08-17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中医简易隔物艾灸筒 |
CN206044971U (zh) * | 2016-05-18 | 2017-03-29 | 重庆百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动灸棒 |
CN206044975U (zh) * | 2016-06-24 | 2017-03-29 | 宋学东 | 隔药艾灸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32201A (zh) | 一种磁灸装置 | |
CN206372281U (zh) | 新型多功能艾灸座及艾烛 | |
CN107149555A (zh) | 一种聚热型艾灸器结构 | |
CN107184392A (zh) | 一种三合一结构的多功能艾灸器 | |
CN107184393A (zh) |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 |
CN207928491U (zh) | 一种易于连接的艾芯 | |
CN113786333A (zh) | 一种可以正压艾灸的多功能智能理疗仪 | |
CN209270313U (zh) | 一种隔温防烫对艾烟循环加热的艾灸器 | |
CN207837866U (zh) | 一种可粘贴的多头艾灸器 | |
CN216384260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艾灸灭火筒 | |
CN107137226A (zh) | 一种可换艾芯的滤烟艾灸器 | |
CN205964464U (zh) | 艾灸器护罩 | |
CN207928490U (zh) | 一种易贴可换艾芯的艾灸器 | |
CN208838565U (zh) | 一种直插式艾灸器 | |
CN204246481U (zh) | 滑灸器 | |
CN213723518U (zh) | 一种艾灸导烟器 | |
CN207666851U (zh) | 一种艾灸盒 | |
CN206391190U (zh) | 艾灸器及艾灸带 | |
CN207137538U (zh) | 一种多孔滤烟罩 | |
CN205569315U (zh) | 一种配合艾灸服或艾灸带使用的艾灸盒 | |
CN213157722U (zh) | 艾灸杯 | |
CN205814670U (zh) | 新型艾灸壶 | |
CN212973528U (zh) | 一种粘贴稳固的艾灸装置 | |
CN214910455U (zh) | 一种艾灸罐 | |
CN209695811U (zh) | 一种艾灸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