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1373A - 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71373A CN107171373A CN201610128229.2A CN201610128229A CN107171373A CN 107171373 A CN107171373 A CN 107171373A CN 201610128229 A CN201610128229 A CN 201610128229A CN 107171373 A CN107171373 A CN 1071713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condition
- current
- temperature
- thresho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 H02J7/0091—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转换为由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保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中对电池的保护方法,除了在电池上设置保护板进行过流保护外,并无其他保护措施,这将会导致电池失效,甚至电池破裂,漏液等,给电子设备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目前的电池保护措施,并不能有效保证电池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方法包括:
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转换为由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放电状态的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为电压;
所述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为电量;
所述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电量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关闭当前的操作系统;
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时,停止对电池充电;其中,所述安全存储阈值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温度是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电池温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控制单元,用于当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转换为由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为电压;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放电状态的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为电量;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电量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关闭当前的操作系统;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时,停止对电池充电;其中,所述安全存储阈值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转换为由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当终端由适配器供电时,而电池超出设定温度的时间过长时,将会对电池造成较大的损伤,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到电池处于高温环境下时,需对其电力参数进行检测,根据电力参数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切换供电方式或是否可对电池进行充电等。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规避了电池长时间高温高压存储风险,使电池得到有效保护,明显提升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池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池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池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池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在电子终端中额外设置一套温控方法来对电池保护,电子设备由电源适配器供电时,电池长时间会处于高温高压(满电)环境而导致膨胀的风险;在高温场景下,当电池温度大于等于电池的停冲门限温度时,系统会停止对电池充电;当温度大于等于关机门限温度时,使系统自动关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对终端中电池进行保护,设置有高温关机门限值T1,及高温电池停冲门限T2,高温安全存储阈值T3的设定和判定控制,其中T1>T3≥T2。
检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高温关机门限温度T1时,终端中的操作系统关机;
检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小于高温停冲门限T2时,终端中的操作系统进入正常的充电流程,对电池进行充电;
当电池温度大于等于高温安全存储阈值T3,而小于高温关机门限T1时,电池停止充电,并判断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大于所设定高温安全电压门限时(该安全电压可设定位为电池电量80%以下某电量的电池电压),将适配器供电切换至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当电池放电至安全电压后,再切换回适配器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T2为45℃,T1为60℃为例进行说明。例如根据T2、T1,把高温安全存储阈值设为48℃,高温安全电压设为3.9V,一旦电池温度高于48℃,切换供电,断开适配器供电,使用电池支路供电,对电池放电,当电池电压放电至安全电压3.9V以下后,恢复适配器供电,通过此方法可效规避电池长时间高温高压存储风险。
以下通过具体示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池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电池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T3,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T1时,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执行步骤102。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适配器供电的情形下,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如果由电池对终端进行供电,则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不会导致电池过充及高温的情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为电压;对应地,所述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电力参数也可以为电量;对应地,所述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电量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关闭当前的操作系统;
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时,判断当前是否对电池进行充电,进行充电时,停止对电池充电。
检测到电池温度小于停冲门限温度时,判断当前是否对电池进行充电,未进行充电时,对电池进行充电。
步骤102,当前的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转换为由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定安全存储阈值温度及关机门限温度,该安全存储阈值温度大于停冲门限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也就是说,尽量避免电池处于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的状态,避免电池长时间处于不利环境而出现漏液等现象。
步骤103,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执行步骤104。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为电压;对应地,所述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为电量;对应地,所述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步骤104,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
终端在电池的电量或电压分别低于安全电压门限或安全电量门限时,将控制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池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示例的电池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对终端以适配器进行供电下。
步骤S202:用户进行开机操作,终端启动开机流程。
步骤S203:终端获取电池温度值t。
步骤S204:终端判断电池温度t,当t>高温关机门限温度值T1时,设备进入关机流程,设备关机,等待用户开机;否则执行步骤S205。
步骤S205:终端判读电池温度t,当t≥高温停冲门限T2时,执行步骤S206,否则进入正常的电池充电流程,充电结束后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6:终端控制当前供电模式,停止对电池进行充电操作。
步骤S207:终端判读电池温度t,当t≥高温安全存储阈值T3时,执行步骤S208,否则返回至步骤S203。
步骤S208:终端采样电池电压值v。
步骤S209:终端判读电池电压v,当v≥高温安全存储电压阈值V1时,执行步骤S210,否则执行步骤S211。
步骤S210:终端控制当前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切换至电池供电,对电池放电,并继续跳转至步骤S208,检测电池电压,直到电池放电至高温安全存储电压阈值以下。
步骤S211:终端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当前供电模式切换至适配器供电,断开电池供电,返回步骤S203。
上述实施例中,当电池高温停冲门限和高温安全存储阈值设置为同一温度值时,如图3所示,实现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在适配器供电场景下。
步骤S302:用户进行开机操作,终端启动开机流程。
步骤S303:终端获取电池温度值t。
步骤S304:终端判断电池温度t,当t>高温关机门限温度值T1时,设备进入关机流程,设备关机,等待用户开机;否则执行步骤S305。
步骤S305:终端判读电池温度t,当t≥电池高温停冲门限T2(即高温安全存储阈值)时,执行步骤S306,否则进入正常的电池充电流程,充电结束后执行步骤S303。
步骤S306:终端控制当前供电模式,停止对电池进行充电操作。
步骤S307:终端采样电池电压值v。
步骤S308:终端判读电池电压v,当v≥高温安全存储电压阈值V1时,执行步骤S309,否则执行步骤S310。
步骤S309:终端控制当前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切换至电池供电,对电池放电,并继续跳转至步骤S308,检测电池电压,直到电池放电至高温安全电压存储阈值以下。
步骤S310:终端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当前供电模式切换至适配器供电,断开电池供电,返回步骤S303。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温安全存储阈值T3的设定,要求大于等于电池高温停冲门限值,以确保保护电池高温充电的同时规避电池高温高压存储的风险,另根据大多数电池温度膨胀系数曲线,电池在45℃以上,膨胀率开时增大,在50℃以上时,膨胀率急剧增大,故高温安全存储阈值设置为45℃~50℃区间内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阈值范围。
根据电池放电曲线,任何电池的电量和电池电压有着一定对应关系,因此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安全存储电压阈值的判断和设定可以用电池电量来替换,这里称为高温存储安全电量阈值,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池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示例的电池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终端在适配器供电场景下。
步骤S402:用户进行开机操作,终端启动开机流程。
步骤S403:终端获取电池温度值t。
步骤S404:终端判断电池温度t,当t>高温关机门限温度值T1时,设备进入关机流程,设备关机,等待用户开机;否则执行S405步骤。
步骤S405:终端判读电池温度t,当t≥高温停冲门限T2时,执行步骤S406,否则进入正常的电池充电流程,充电结束后执行步骤S403。
步骤S406:终端控制当前供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充电操作。
步骤S407:终端判读电池温度t,当t≥高温安全存储阈值T3时,执行步骤S408,否则返回至步骤S403。
步骤S408:终端采样电池电量值q。
步骤S409:终端判读电池电量q,当q≥高温安全存储电量阈值Q1时,执行步骤S410,否则执行步骤S411。
步骤S410:终端控制当前供电适配器供电,切换至电池供电,对电池放电,并继续跳转至步骤S208,检测电池电压,直到电池放电至高温安全存储电压阈值以下。
步骤S411:终端控制当前供电模式切换至适配器供电,断开电池供电,返回步骤S403。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保护方法,有效避免了终端产品电池在长期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膨胀鼓包风险,有效增加了电池使用寿命,降低了终端电池安全隐患。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50,用于检测电池温度是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
第一判断单元51,用于当所述电池温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控制单元52,用于当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转换为由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
第二判断单元53,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52,还用于当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为电压;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53,还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力参数还可以为电量;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51,还用于判断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电量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53,还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2,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50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关闭当前的操作系统;当所述检测单元50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时,判断当前是否对电池进行充电,进行充电时,停止对电池充电。
所述控制单元52,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池温度小于停冲门限温度时,判断当前是否对电池进行充电,未进行充电时,对电池进行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存储阈值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5所示的电池保护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电池保护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5所示的电池保护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转换为由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放电状态的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参数为电压;
所述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参数为电量;
所述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电量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包括:
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关闭当前的操作系统;
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时,停止对电池充电;其中,所述安全存储阈值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
6.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温度是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电池温度大于安全存储阈值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判断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控制单元,用于当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适配器供电转换为由电池供电,对电池进行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力参数是否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满足第二设定条件时将当前的供电模式由电池供电切换回由适配器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参数为电压;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放电状态的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当前电压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压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参数为电量;
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大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电量时,满足第一设定条件;
所述第二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放电电池的当前电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当前电量小于等于所设定的安全电量门限时,满足第二设定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关机门限温度时,关闭当前的操作系统;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电池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时,停止对电池充电;其中,所述安全存储阈值温度大于等于停冲门限温度,且小于关机门限温度。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28229.2A CN107171373A (zh) | 2016-03-07 | 2016-03-07 | 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
PCT/CN2016/095876 WO2017152586A1 (zh) | 2016-03-07 | 2016-08-18 | 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28229.2A CN107171373A (zh) | 2016-03-07 | 2016-03-07 | 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71373A true CN107171373A (zh) | 2017-09-15 |
Family
ID=59789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28229.2A Pending CN107171373A (zh) | 2016-03-07 | 2016-03-07 | 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171373A (zh) |
WO (1) | WO2017152586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88853A (zh) * | 2018-10-31 | 2019-06-14 |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766319A (zh) * | 2019-10-22 | 2020-02-07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滥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
CN115276134A (zh) * | 2021-04-29 | 2022-11-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WO2024016773A1 (zh) * | 2022-07-20 | 2024-01-2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1247A (zh) * | 2009-06-26 | 2010-12-29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系统与电池电量的管理方法 |
CN102082310A (zh) * | 2009-11-26 | 2011-06-0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能够保护电池单体免受高温膨胀的电池包和方法 |
CN102136741A (zh) * | 2010-01-22 | 2011-07-2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源装置及其放电方法 |
CN104634472A (zh) * | 2013-11-07 | 2015-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电池温度检测装置,终端与过温保护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0835A (zh) * | 2009-12-15 | 2010-06-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CN104052028B (zh) * | 2013-03-13 | 2019-04-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数据通信终端及其电池过温检测与保护装置 |
-
2016
- 2016-03-07 CN CN201610128229.2A patent/CN107171373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8-18 WO PCT/CN2016/095876 patent/WO201715258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1247A (zh) * | 2009-06-26 | 2010-12-29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系统与电池电量的管理方法 |
CN102082310A (zh) * | 2009-11-26 | 2011-06-0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能够保护电池单体免受高温膨胀的电池包和方法 |
CN102136741A (zh) * | 2010-01-22 | 2011-07-2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源装置及其放电方法 |
CN104634472A (zh) * | 2013-11-07 | 2015-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电池温度检测装置,终端与过温保护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88853A (zh) * | 2018-10-31 | 2019-06-14 |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766319A (zh) * | 2019-10-22 | 2020-02-07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滥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
CN110766319B (zh) * | 2019-10-22 | 2022-08-02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包滥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
CN115276134A (zh) * | 2021-04-29 | 2022-11-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WO2024016773A1 (zh) * | 2022-07-20 | 2024-01-25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152586A1 (zh) | 2017-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78093B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EP3309920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voltage balance | |
CN204597507U (zh) | 一种设有冗余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电池管理控制系统 | |
WO2016177214A1 (zh) | 一种功耗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7171373A (zh) | 电池保护方法及装置、终端 | |
CN104600676A (zh) | 电池保护电路、电能提供装置与电子装置 | |
CN106505660A (zh) | 一种充电保护方法、充电保护器及终端 | |
EP0799504A1 (en) |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high battery temperature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systems | |
CN104898476A (zh) | 一种开关机控制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电子设备 | |
US20120057259A1 (en) | Controller with battery recharge protective function | |
CN103023134A (zh) | 车载gps终端备用电池切换保护电路 | |
CN111740388A (zh) | 电源保护电路、电子烟、电源保护方法及装置 | |
CN209860582U (zh) | 电源保护电路、电子烟、电源保护装置 | |
CN105514526A (zh) | 电池模组的加热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09228870A (zh) | 列车和列车供电系统及其漏电检测恢复装置、方法 | |
CN105790341B (zh) | 一种检测电池的方法及电路 | |
CN103403643A (zh) | 充放电管理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3296726A (zh) | 电池储能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储能供电系统 | |
CN102608371B (zh) | 蓄电池检测装置及其欠压保护方法 | |
CN202957657U (zh) | 车载gps终端备用电池切换保护电路 | |
CN104078943B (zh) | 过充电保护装置及防止手机过充电的方法 | |
CN107817418A (zh) | 一种蓄电池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5291120B (zh) | 电池计量系统、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 |
CN114336855B (zh) | 电池组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储能系统 | |
CN110911228A (zh) | 一种直流接触器故障检测电路、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