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5499A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135499A CN107135499A CN201610110633.7A CN201610110633A CN107135499A CN 107135499 A CN107135499 A CN 107135499A CN 201610110633 A CN201610110633 A CN 201610110633A CN 107135499 A CN107135499 A CN 1071354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address information
- application
- network equipment
- add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53844 APP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89105 Homo sapiens PABPC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9424 Polyadenylate-binding protein 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6—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5—Mobility data transfer involving hierarchical organized mobility servers, e.g. hierarchical mobile IP [HM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14—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between local and global IP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88—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containing mobile subscriber information, e.g. home subscriber server [H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的应用标识,从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向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通过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标识的查询请求,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以使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避免第二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时长需要进行握手流程,减少了网络信令负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业务逐渐成为主流。移动通信网络主要包括电路域和数据域,电路域通常用于传输语音业务,数据域通常用于传输数据业务。当终端进行数据业务通信时,由数据域中的网关设备为终端分配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地址,但是,由于终端之间无法获取彼此的IP地址,因此,不能直接建立数据通信连接。通常情况下,终端之间数据传输需要借助于应用服务器,即终端侧启动网络应用,将数据发送到应用服务器中,由该应用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通信对端的账号信息,将该数据转发给该通信对端。
上述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式,由于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应用服务器对该数据进行转发,因此,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时常需要进行握手流程以保持通信连接,这带来了巨大的网络信令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握手流程,减少网络信令负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过由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并根据该查询请求所携带的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从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能够通过查询等手段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获取到的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使得第二终端在接收到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后,可以与该第二终端通过地址信息进行直接的数据通信,从而避免第二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时常需要进行握手流程,减少了网络信令负担。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需要在网络设备上进行地址的注册流程,使得网络设备在接收地址注册请求时,根据所述地址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建立并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提供一种相对便捷的查询方式,为后续的地址查询提供基础。
而对于上述注册流程来说,可以由该第一终端自行注册,也可以由其他设备代为注册,因此,对于网络设备来说,可以通过下述任一种方式接收到地址注册请求,例如: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接收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接收网关设备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上述多种不同的注册方式,大大增加了注册的灵活性,并且,在由MME代替第一终端执行地址注册时,还可以节省空口信令的开销。
对于所述网络设备为HSS的场景下,在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时,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移动管理实体MME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业务支撑节点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并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转发所述查询请求,这种流程,使得即使第一终端处于漫游状态,第二终端仍可以查询得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提高了地址查询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设备包括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网关设备或第三方提供的指定管理设备,以提供更加灵活的查询方式。另外,上述所提及的终端标识,可以是指终端的电话号码、虚拟设备标识等等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终端的标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存储器以及分别与发射机、接收机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网络设备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存储器以及分别与发射器、接收器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终端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中,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至少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从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上述提供的装置,通过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标识的查询请求,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使得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避免第二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时常需要进行握手流程,减少了网络信令负担。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地址注册请求,所述地址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所述装置还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并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提供的装置,当接收关于第一终端的注册请求时,将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对应保存,从而可以保证在接收到第二终端的查询请求时,可以根据查询请求携带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获取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接收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接收网关设备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上述提供的装置,可以由第一终端执行地址注册,也可以由MME代替第一终端执行地址注册,还可以由网关设备执行地址注册,增加了地址注册的方式。并且,通过MME代替第一终端执行地址注册,可以节省空口信令的开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中,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得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上述提供的装置,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标识的查询请求,使得网络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并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通过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避免与应用服务器之间时常需要进行握手流程,减少了网络信令负担。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网关设备或第三方提供的指定管理设备。上述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网络设备,查询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增加了查询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的途径。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HSS时,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移动管理实体MME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业务支撑节点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并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转发所述查询请求。上述提供的装置,在第一终端处于漫游的状态下,第二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SGSN,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地址,并通过该MME或SGSN将查询请求路由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中,使得第一终端所属的HSS获取并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从而可以保证即使第一终端处于漫游状态,第二终端仍可以查询得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提高了地址查询的可靠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和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设备为网关设备时,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并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转发所述查询请求。上述提供的装置,在第一终端处于漫游的状态下,第二终端可以通过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SGSN,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的地址,并通过该MME或SGSN将查询请求路由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中,使得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获取并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从而可以保证即使第一终端处于漫游状态,第二终端仍可以查询得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提高了地址查询的可靠性。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上述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网络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执行上述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图1A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C是图1A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D是图1A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3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3B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400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通常情况下,由于终端的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并不是固定不变,如每次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中时,网关设备都会重新为其分配IP地址,因此,用户之间无法获知彼此的IP地址信息,终端之间也就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用户所使用终端的终端标识如电话号码通常是固定不变的,终端之间可以获知彼此的终端标识,另外,终端还可以获取到在自身上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的应用标识,第二终端向网络设备查询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通过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实现与第一终端之间直接建立通信连接。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终端与网络设备的交互为例进行说明。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1、第一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地址注册请求,该地址注册请求携带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应用的应用标识和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其中,应用标识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应用。由于只有相同类型的应用之间才可以传输数据,例如,脸书(Facebook)应用只能与脸书应用之间传输数据,而不能与其它应用之间传输数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在终端上待进行通信的应用均为相同的应用。终端标识可以是用于唯一标识该终端,例如,终端的手机号码或终端的设备标识等。
其中,上述网络设备包括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网关设备或第三方提供的指定管理设备。
其中,HSS通常用于存储终端的用户信息,例如,可以用于存储用户的终端标识如电话号码、SIM卡标识以及其他终端标识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仅以4G(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为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移动通信网络中,例如3G(Thi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在3G网络中,具有上述同样功能的网络设备为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的工作原理与HSS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网关设备主要可以用于为终端分配IP地址和端口号,在不同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对应的网关设备也不相同,例如,在3G网络中,该网关设备可以是指GGSN(Gateway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Support Node,网关GPRS支撑节点),而在4G网络中,该网关设备是指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包数据网络网关)等。
其中,上述第三方提供的指定管理设备可以是第三方提供的专门用于管理地址的设备,例如,可以将该指定管理设备称之为NAM(Network AddressManager,网络地址管理设备)。
为了能够使得第二终端可以通过网络设备查询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在第二终端查询之前,需要在网络设备中注册第一终端的相关信息,即注册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终端上可能运行有多个应用,不同的应用占用不同的端口号,当传输数据到达时,第一终端需要通过不同端口号来将数据分发到各个不同的应用中。因此,为了能够准确的实现数据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地址注册时,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包括可以用于直接通信的信息,如第一终端的IP地址信息和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具体地,该第一终端上应用的端口号可以通过以下过程获取:当检测到对应用的指定操作时,第一终端向网关设备发送端口注册请求,该端口注册请求携带该应用的应用标识,网关设备为该应用标识分配端口号,网关设备将所分配的端口号发送给第一终端。当然,该端口号还可以从应用的配置信息中获取,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上述指定操作可以是指启动应用的操作,当然,也可以是指注册应用账号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102、当网络设备接收到地址注册请求时,网络设备建立并保存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第一终端的注册过程可以通过不同设备来实现,例如如下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MME代替第一终端在网络设备进行注册,即网络设备接收MME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由于网关设备为第一终端分配的IP地址和端口号要经过MME进行转发,MME也可以获取到该IP地址和端口号,因此,由MME代替进行该过程,可以大大节省空口信令的开销。具体地,MME将IP地址和端口号转发给第一终端时,MME根据该IP地址和端口号,
生成地址注册请求,向网络设备发送该地址注册请求,在这种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可以是HSS或网关设备。例如,请参考图1B,网络设备为HSS,MME将PGW分配的IP地址和端口号转发给第一终端,并向HSS发送地址注册请求。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网关设备代替第一终端在网络设备进行注册,即网络设备接收网关设备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在这种情况下,若该网络设备为HSS,则当网关设备为第一终端分配完IP地址和端口号之后,根据该IP地址与端口号,生成地址注册请求,并将该地址注册请求发送给HSS。可选地,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网关设备本身,也就是说,网关设备还可以在为第一终端分配了IP地址和端口号后,将该IP地址与端口号进行对应保存,即实现了第一终端的地址注册。
网络设备接收到地址注册请求后,从地址注册请求中获取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在第二终端上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终端标识,为了可以通过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该应用标识查询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网络设备将该第一终端信息、该应用标识以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对应保存,并可以以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该应用标识作为查询时的索引。
例如,若第一终端的IP地址为192.168.1.24,端口号为8021,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为APP1,终端标识为电话号码189XXXX0520,则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应用标识以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如下表1所示。
表1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示方式仅是示例性,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待进行通信的的应用标识以及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有其它表示方式,例如对应用标识、IP地址和/或端口号进行编号或编码保存,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01至步骤102关于第一终端的地址注册过程只需要在步骤103查询过程之前执行即可,而且并不是需要每次查询之前都要进行注册。可选地,当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执行上述地址注册过程。
103、第二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若第二终端要与第一终端直接传输数据,第二终端需要获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为此,第二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HSS。当第二终端查询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时,存在一个查询信令路由的问题。因为第一终端可能是移动终端,很可能在漫游地接入到移动网络中,但是,第二终端并不知道第一终端是否处于漫游中,更不可能知道第一终端漫游时接入的网络的位置。由于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是注册在第一终端所属的HSS中,因此,第二终端只能从第一终端所属的HSS中查询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为此,需要将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路由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中。具体地,请参考图1B,第二终端可以将查询请求发送给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者SGSN,由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SGSN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并将该查询请求转发给该第一终端所属的HSS,使得第一终端所属的HSS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网关设备,同理,这里也存在查询信令路由的问题。由于第二终端只能从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中才可以查询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因此,需要将该查询请求路由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中,具体地,第二终端首先将查询请求发送到第二终端所述的负责转发功能的MME或SGSN中,由该MME或SGSN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第一终端的网关设备的地址,并将查询请求转发至该网关设备中。例如,请参考图1C,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为H-PGW(Home Packet Data NetworkGateway,家乡包数据网络网关),MME或SGSN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H-PGW的地址,并将查询请求转发到H-PGW中。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网络设备为指定管理设备,第二终端可以将查询请求发送给指定管理设备。通常情况下,该指定管理设备通常是预先配置的设备。该类设备具有专门的网络域名,根据该网络域名,查询DNS服务器,即可得到该指定管理设备的IP地址。在第二终端上可以预先配置有该指定管理设备的网络域名,第二终端通过自动加载该网络域名,获取到该指定管理设备的IP地址,并向该指定管理设备的IP地址发送查询请求。例如,请参考图1D,网络设备为NAM,第二终端向NAM发送查询请求。
104、当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时,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该应用的应用标识,从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该查询请求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的应用标识。
如上文所述,网络设备中预先存储有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终端的查询请求时,根据该查询请求携带的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从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例如,若第一终端的电话号码为189XXXX0520,应用标识为APP1,则可以确定第一终端的IP地址为192.168.1.24,端口号为8021。
105、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的应用标识,获取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后,将该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由于在实际传输时,数据通常都是以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而数据包至少包括了源地址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其中,源地址信息用于表示该数据包由谁发送,目的地址信息用于表示该数据包发送给谁,因此,当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时,可以通过源地址信息获取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终端的地址信息,即可将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同理,根据网络设备不同,上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由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发送,也可以由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发送,还可以由指定管理设备发送。
106、当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时,第二终端根据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107、第一终端接收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终端中,该应用处于运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直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从而实现了基于数据域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业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终端中,该应用未处于运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根据其携带的应用信息,启动该应用信息对应的应用,并且与该网关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将数据转发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该数据,如此,从而实现了基于数据域所分配的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第二终端的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标识的查询请求,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并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使得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避免需要第二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握手流程,减少了网络信令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据传输时可能需要经过网关设备转发,当经过网关设备时,需要进行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转换,即进行外网IP地址与内网IP地址之间的转换。因此,实际上,为了能够保证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通信,上述在网络设备上注册的第一终端的IP地址可以是指经过NAT转换之后的外网IP地址,此时,第二终端根据该外网IP地址,将数据发送到该网关设备,由网关设备转发给第一终端。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对于第一终端来说,还可以具有一对端口号,即内网端口号和外网端口号,以便于在进行NAT转换时,通过该外网端口号映射成该内网端口号,以便网关设备基于上述内网地址和内网端口号,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第一终端。如上所述,在实际中具体的传输具有多样性,所以,对于具体的传输步骤如何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210,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接收模块2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得到;
所述发送模块210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标识的查询请求,使得网络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并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通过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避免与应用服务器之间时常需要进行握手流程,减少了网络信令负担。
基于上述提供的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网关设备或第三方提供的指定管理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210用于:
当所述网络设备为HSS时,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移动管理实体MME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业务支撑节点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并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210用于:
当所述网络设备为网关设备时,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并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以上发送模块210可以为发射器或收发器,以上接收模块220可以为接收器或收发器,且该发送模块210和接收模块220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收发模块,对应于硬件实现为收发器。
图3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至少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获取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从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发送模块330,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应用标识的查询请求,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并返回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使得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数据,避免第二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时常需要进行握手流程,减少了网络信令负担。
基于上述提供的装置,请参考图3B,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310还用于接收地址注册请求,所述地址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340,用于建立并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310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
接收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
接收网关设备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
以上发送模块330可以为发射机或收发机,以上接收模块310可以为接收机或收发机,且该发送模块330和接收模块310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收发模块,对应于硬件实现为收发机。以上获取模块320以及建立模块340可以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网络设备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网络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单片机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在实现数据传输方法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400的框图,能够实现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该终端包括发射器432、接收器431、存储器433以及分别与发射器432、接收器431和存储器433连接的处理器434,其中,处理器434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发射器432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用于所述网络设备获取并返回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网络设备用于存储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接收器431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通过发射器432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存储器433中所存储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网关设备或第三方提供的指定管理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34还被配置为用于:
当所述网络设备为HSS时,通过发射器432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移动管理实体MME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业务支撑节点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并通过发射器432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34还被配置为用于:
当所述网络设备为网关设备时,通过发射器432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并通过发射器432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框图,能够实现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该网络设备包括发射机532、接收机531、存储器533以及分别与发射机532、接收机531和存储器533连接的处理器534,其中,处理器534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接收机531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至少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从存储器533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通过发射机532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534还被配置为用于:
通过接收机531接收地址注册请求,所述地址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建立并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534还被配置为用于:
通过接收机531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
通过接收机531接收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
通过接收机531接收网关设备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至少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从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地址注册请求,所述地址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建立并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地址注册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
接收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
接收网关设备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接收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得到;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网关设备或第三方提供的指定管理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设备为HSS,则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移动管理实体MME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业务支撑节点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并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设备为网关设备,则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并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存储器以及分别与发射机、接收机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
通过所述接收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至少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从所述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终端标识、应用标识以及地址信息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
通过所述发射机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用于:
通过所述接收机接收地址注册请求,所述地址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
建立并保存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以及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用于:
通过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
通过所述接收机接收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或,
通过所述接收机接收网关设备发送的地址注册请求。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存储器以及分别与发射器、接收器和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
通过所述发射器向网络设备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携带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待进行通信的应用的应用标识;
通过所述接收器接收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由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和所述应用的应用标识得到;
通过所述发射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地址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SS、网关设备或第三方提供的指定管理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用于:
当所述网络设备为HSS时,通过所述发射器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移动管理实体MME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业务支撑节点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并通过所述发射器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HSS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用于:
当所述网络设备为网关设备时,通过所述发射器向所述第二终端所属的MME或SGSN发送所述查询请求,由所述MME或所述SGSN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并通过所述发射器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属的网关设备转发所述查询请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0633.7A CN107135499A (zh) | 2016-02-26 | 2016-02-26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
EP16891307.7A EP3393158A4 (en) | 2016-02-26 | 2016-12-29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equipment and terminal |
PCT/CN2016/113158 WO2017143859A1 (zh) | 2016-02-26 | 2016-12-29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
US16/111,455 US20180367987A1 (en) | 2016-02-26 | 2018-08-24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0633.7A CN107135499A (zh) | 2016-02-26 | 2016-02-26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135499A true CN107135499A (zh) | 2017-09-05 |
Family
ID=59684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0633.7A Withdrawn CN107135499A (zh) | 2016-02-26 | 2016-02-26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367987A1 (zh) |
EP (1) | EP3393158A4 (zh) |
CN (1) | CN107135499A (zh) |
WO (1) | WO2017143859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79075A (zh) * | 2018-04-10 | 2018-09-2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操作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
CN108933838A (zh) * | 2018-08-08 | 2018-12-04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应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0417925A (zh) * | 2018-04-28 | 2019-11-05 |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
WO2020155972A1 (zh) * | 2019-01-30 | 2020-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
WO2021114518A1 (zh) * | 2019-12-09 | 2021-06-17 | 深圳市盛铂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
WO2022127529A1 (zh) * | 2020-12-16 | 2022-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14900521A (zh) * | 2022-06-01 | 2022-08-12 | 江苏安超云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云主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2252320A1 (zh) * | 2021-05-31 | 2022-12-0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电网监控系统前置调度服务的低时延寻址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15032B (zh) * | 2019-01-24 | 2021-09-24 |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385631B (zh) * | 2020-03-04 | 2022-05-24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设备、通信方法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23208B1 (en) * | 2003-09-11 | 2006-08-30 | Alcatel | Registration of a dual mode terminal in a cellular and a WLAN network |
DE102006026929B4 (de) * | 2006-06-09 | 2008-03-06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mehrfachen Registrierung eines multimodal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s |
CN101729363B (zh) * | 2008-10-21 | 2012-05-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初始化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238000B (zh) * | 2010-04-21 | 2015-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加密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469124B (zh) * | 2010-11-09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aog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法、网关、代理及系统 |
CN102055816A (zh) * | 2010-12-28 | 2011-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业务服务器、中间设备、终端及通信系统 |
EP2697988B1 (en) * | 2011-04-14 | 2017-03-01 | ZTE (USA)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ddress of a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03095580B (zh) * | 2011-10-27 | 2018-0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位置信息查询方法、策略服务器、位置服务器及系统 |
CN103188616B (zh) * | 2011-12-31 | 2017-10-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组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
WO2013169974A1 (en) * | 2012-05-11 | 2013-11-1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Context-awar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
US9794772B2 (en) * | 2012-06-22 | 2017-10-1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terworking function |
CN103888358B (zh) * | 2012-12-20 | 2017-05-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路由方法、装置、系统及网关设备 |
CN104185162B (zh) * | 2013-05-20 | 2018-10-1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发现终端方法、终端、服务器、基站、管理实体及系统 |
WO2015010104A1 (en) * | 2013-07-19 | 2015-01-22 | Opanga Networks, Inc. | Content source discovery |
CN103501305A (zh) * | 2013-10-14 | 2014-01-0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互联网业务的实现方法、应用服务器和呼叫代理服务器 |
US20160006866A1 (en) * | 2013-12-12 | 2016-01-07 | Steve Foge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device call handling |
WO2016000306A1 (zh) * | 2014-06-30 | 2016-0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ProSe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通信设备 |
CN107211043B (zh) * | 2015-02-05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M2m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967604B (zh) * | 2015-04-21 | 2018-07-20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登录方法和系统 |
WO2016180488A1 (en) * | 2015-05-13 | 2016-11-1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User identities for ptt and mcptt |
US9614919B1 (en) * | 2016-01-26 | 2017-04-04 | Ale International | Service delivery through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
-
2016
- 2016-02-26 CN CN201610110633.7A patent/CN10713549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12-29 EP EP16891307.7A patent/EP339315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12-29 WO PCT/CN2016/113158 patent/WO201714385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08-24 US US16/111,455 patent/US2018036798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79075A (zh) * | 2018-04-10 | 2018-09-2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操作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
CN110417925A (zh) * | 2018-04-28 | 2019-11-05 |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视联网的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系统 |
CN108933838A (zh) * | 2018-08-08 | 2018-12-04 |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 应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WO2020155972A1 (zh) * | 2019-01-30 | 2020-08-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
US11910485B2 (en) | 2019-01-30 | 2024-02-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21114518A1 (zh) * | 2019-12-09 | 2021-06-17 | 深圳市盛铂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
WO2022127529A1 (zh) * | 2020-12-16 | 2022-06-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14710470A (zh) * | 2020-12-16 | 2022-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
WO2022252320A1 (zh) * | 2021-05-31 | 2022-12-0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电网监控系统前置调度服务的低时延寻址方法 |
CN114900521A (zh) * | 2022-06-01 | 2022-08-12 | 江苏安超云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云主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80367987A1 (en) | 2018-12-20 |
EP3393158A1 (en) | 2018-10-24 |
WO2017143859A1 (zh) | 2017-08-31 |
EP3393158A4 (en) | 2018-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35499A (zh)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 |
JP6671752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スライス選択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100469718B1 (ko) | 가상 사설 네트워크에서 서버가 이동 통신 단말기로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 |
CN114095987B (zh)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5101176B (zh) | 一种漫游场景下的会话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3312749B (zh) | 一种应用层流量优化服务器的发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6895007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02215273A (zh) | 一种为内网用户提供外网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067857B (zh) | 一种通过用户承载标识获取用户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 |
KR20200130043A (ko) | 에지 컴퓨팅 서비스에서 단말의 식별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
US11316580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serv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US8250091B2 (en) | Access request management | |
CN101567879A (zh) | 处理终端请求的方法、服务器、设备和系统 | |
CN112104680A (zh) | 一种确定边缘应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060172744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bscriber integrit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WO2015085573A1 (zh) | 一种利用白频谱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4471968A (zh) | 呼叫方法、呼叫装置、voip服务器及呼叫系统 | |
CN109039988B (zh) | Ip多媒体子系统的注册方法、装置及设备 | |
GB2403100A (en) | Mobile subscriber database recognising different protocols from diverse networks | |
CN101572729B (zh) | 一种虚拟专用网节点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
US11196666B2 (en) | Receiver directed anonymization of identifier flows in identity enabled networks | |
CN102957668B (zh) | 标识网中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和接入服务路由器 | |
CN102083173A (zh) | 一种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设备及网关gprs支持节点 | |
EP304631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
CN102158991B (zh) | 设备管理的方法、网关设备及设备管理服务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5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