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129165B - 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29165B
CN107129165B CN201710568590.1A CN201710568590A CN107129165B CN 107129165 B CN107129165 B CN 107129165B CN 201710568590 A CN201710568590 A CN 201710568590A CN 107129165 B CN107129165 B CN 107129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kiln
preheating
lime
ro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85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29165A (zh
Inventor
王立群
代辉
伍蔚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Liqu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5685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29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29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9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29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29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Lime, magnesia or dolomite
    • C04B2/10Preheating, burning calcining or cooling
    • C04B2/12Preheating, burning calcining or cooling in shaft or vertical furn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40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lime, e.g. limestone regeneration of lime in pulp and sugar mi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炉窑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石灰窑包括包括窑体,预热区和焙烧区,窑体内设置有多层预热区,设置有第一隔离墙、第一支撑板和第一风帽管,原材料散落在最上层预热区内的第一支撑板上进行预热,原材料悬浮在空中,符合粒径要求的原材料能够在热风的吹动下越过第一隔离墙,并进入到下一层的预热区,经过多层预热,可以有效提高预热效果,使得原材料在焙烧区焙烧时不会出现夹生现象,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原材料只需要从进料口投入,经预热区进入焙烧区后即可排出,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可连续作业;石灰生产系统包括中控器、传感器和石灰窑,石灰生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

Description

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石灰窑是用来煅烧石灰石,使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的窑炉。生石灰是采用化学吸收法除去水蒸气的常用干燥剂,也用于钢铁、农药、医药、干燥剂、制革及醇的脱水等。特别适用于膨化食品、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以及仪表仪器、医药、服饰、电子电讯、皮革、纺织等行业的产品。
但现有制备生石灰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石灰石和燃料装入石灰窑预热后到850度开始分解,到1200度完成煅烧,再经冷却后,卸出窑外,完成生石灰产品的生产,费事费力,工作效率低。
因此,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灰窑,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灰窑,包括窑体、设置在所述窑体内的多层预热区和设置在所述预热区下方的焙烧区;
所述窑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预热区配合,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焙烧区配合;
多层所述预热区依次连接,所述预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隔离墙和第一支撑板,用于防止大粒径物料通过的所述第一隔离墙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吹起物料的第一风帽管,所述第一风帽管与热风机连接。
进一步地,多层所述预热区将所述窑体内部上方空腔分隔呈S形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排出大粒径物料的第一排渣管。
进一步地,所述窑体开设有与除尘器连通的除尘口,所述除尘口位于最上层所述预热区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焙烧区底部直径小于所述焙烧区顶部直径;
所述焙烧区底部设置有第二风帽管,所述第二风帽管与所述热风机连接;
所述焙烧区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排渣管。
进一步地,所述焙烧区侧壁设置有用于传输加工后原料的排灰管;
所述排灰管与冷却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区设置有多层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隔离墙、第三风帽管和第三排渣管,所述第三风帽管与冷风机连接;
所述冷却区上方开设有与所述热风机连通的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窑体内部还设置有燃烧区,所述燃烧区底部设置有第四风帽管和第四排渣管,所述第四风帽管与鼓风机连接;
所述窑体内设置有用于收集燃料燃烧后废渣的收集区,所述收集区底部设置有第五排渣管,所述燃烧区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收集区连通的第一通道;
所述收集区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焙烧区连通的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区上部和焙烧区内设置有天然气燃烧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灰生产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包括中控器、传感器和所述石灰窑;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石灰窑内部,且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石灰窑均与所述中控器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灰窑,包括窑体、设置在窑体内的多层预热区和设置在预热区下方的焙烧区,经打碎筛选好的原材料从设置在窑体上的进料口投入到预热区内,经预热的原材料会传送到焙烧区进行焙烧,焙烧完全后从出料口排出,传送至成品仓内存储,其中,窑体内设置有多层预热区,多层预热区之间依次连接,预热区内充斥有循环流动的热空气,具体的预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隔离墙和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吹起物料的第一风帽管,第一风帽管与热风机连接,原材料经进料口进入到窑体内并散落在最上层预热区内的第一支撑板上进行预热,同时第一风帽管会源源不断的吹出热风,使原材料悬浮在空中,这样设置能够使原材料充分预热,当原材料浓度达到一定时,符合粒径要求的原材料能够在热风的吹动下越过第一隔离墙,并进入到下一层的预热区,经过多层预热,可以有效提高预热效果,使得原材料在焙烧区焙烧时不会出现夹生现象,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原材料只需要从进料口投入,经预热区进入焙烧区后即可排出,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可连续作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包括中控器、传感器和石灰窑;传感器设置在石灰窑内部,且传感器和石灰窑均与中控器连接,石灰生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灰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风帽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窑体;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除尘口;104-通风口;
200-预热区;201-第一隔离墙;202-第一支撑板;203-第一风帽管;204-第一排渣管;
300-焙烧区;301-第二风帽管;302-第二排渣管;303-排灰管;
400-冷却区;401-第二支撑板;402-第二隔离墙;403-第三风帽管;404-第三排渣管;
500-燃烧区;501-第四风帽管;502-第四排渣管;503-第一通道;
600-收集区;601-第五排渣管;602-第二通道;700-天然气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石灰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1中风帽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灰窑,包括窑体100、设置在窑体100内的多层预热区200和设置在预热区200下方的焙烧区300;窑体100设置有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进料口101与预热区200配合,出料口102与焙烧区300配合;多层预热区200依次连接,预热区200内设置有第一隔离墙201和第一支撑板202,用于防止大粒径物料通过的第一隔离墙20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02上的一端,第一支撑板202上还设置有用于吹起物料的第一风帽管203,第一风帽管203与热风机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灰窑,包括窑体100、设置在窑体100内的多层预热区200和设置在预热区200下方的焙烧区300,经打碎筛选好的原材料从设置在窑体100上的进料口101投入到预热区200内,经预热的原材料会传送到焙烧区300进行焙烧,焙烧完全后从出料口102排出,传送至成品仓内存储,其中,窑体100内设置有多层预热区200,多层预热区200之间依次连接,预热区200内充斥有循环流动的热空气,具体的预热区200内设置有第一隔离墙201和第一支撑板202,第一支撑板202上还设置有用于吹起物料的第一风帽管203,第一风帽管203与热风机连接,原材料经进料口101进入到窑体100内并散落在最上层预热区200内的第一支撑板202上进行预热,同时第一风帽管203会源源不断的吹出热风,使原材料悬浮在空中,这样设置能够使原材料充分预热,当原材料浓度达到一定时,符合粒径要求的原材料能够在热风的吹动下越过第一隔离墙201,并进入到下一层的预热区200,经过多层预热,可以有效提高预热效果,使得原材料在焙烧区300焙烧时不会出现夹生现象,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原材料只需要从进料口101投入,经预热区200进入焙烧区300后即可排出,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可连续作业。
原材料经焙烧区300处理后即可从出料口102排出。
其中,第一风帽管203是可以使排出的空气产生第二次分流并具有一定的动能,以减少因为直吹造成原材料未经预热直接吹过第一隔离墙201并使第一支撑板202底部粗颗粒产生强烈扰动、避免粗颗粒沉积的一种布风装置构件。
多层预热区200相互配合,使原材料经过一层一层的预热区200预热,使原材料达到最佳的预处理状态,提高焙烧后的成品质量。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多层预热区200将窑体100内部上方空腔分隔呈S形通道。
原材料进入到窑体100内,首先要进行预热处理,因此第一支撑板202的设置位置将进料口101与焙烧区300隔离开。
具体的,多层第一支撑板202相互交错的与窑体100的内壁连接,形成供原材料通过的S形通道,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原材料完整的经历每一层的预热过程,保证原材料的充分预热,从而提高成品质量。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支撑板202上设置有用于排出大粒径物料的第一排渣管204。
因为在预热过程中,附带的也会对原材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根据调节第一风帽管203的风压,可以使一定范围内粒径的原材料悬浮,而较大粒径的原材料无法悬浮或悬浮较低,无法通过第一隔离墙201,经过长时间生产,这些大粒径的原材料会堆积在第一支撑板202上,因此在第一支撑板202上设置第一排渣管204,通过第一风帽管203的推力可以式大粒径原材料从第一排渣管204排出。
具体的,设置在每层第一支撑板202的第一排渣管204可以直接将大粒径原材料排出到窑体100外,但考虑到窑体100的保温性,可以将上一层第一支撑板202上的大粒径原材料排到下一层第一支撑板202上,然后将大粒径原材料排到焙烧区300,然后经另一通道排出,使大粒径原材料得到利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窑体100开设有与除尘器连通的除尘口103,除尘口103位于最上层预热区200的上方。
原材料内会掺杂有灰尘,在焙烧过程中会影响成品的品质,因此在预热阶段排出最佳。
其中,原材料内的灰尘在第一风帽管203的吹动下会与原材料分离,因为灰尘较轻,会在风力的作用下一直吹至窑体100内部的顶部,因此在窑体100内开设除尘口103,经除尘口103排出灰尘。
除尘口103连接有除尘器等除尘工具,同时随灰尘一起排出的热风能够被热风器收集,重新进入窑体100内,减少能力浪费,节能减排。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焙烧区300底部直径小于焙烧区300顶部直径;焙烧区300底部设置有第二风帽管301,第二风帽管301与热风机连接;焙烧区300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排渣管302。
其中焙烧区300从开口到底部的尺寸逐渐减小,例如圆台、棱台、漏斗等结构。
其中焙烧区300底部设置有第二风帽管301,第二风帽管301吹出热风,并将符合粒径的材料托起,使其在焙烧区300内进形充分的焙烧,然后使其能够从出料口102排出。
同时焙烧区300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排渣管302,大粒径产品从第二排渣管302排出,统一存储起来。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焙烧区300侧壁设置有用于传输加工后原料的排灰管303;排灰管303与冷却区400连通。
经焙烧后的成品处于高温状态,不利于存储,因此在焙烧区300侧壁设置有用于传输加工后原料的排灰管303,通过排灰管303将成品传输到冷却区400内,降低成品的温度,使其方便存储或者运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冷却区400设置有多层第二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1上设置有第二隔离墙402、第三风帽管403和第三排渣管404,第三风帽管403与冷风机连接;冷却区400上方开设有与热风机连通的通风口104。
冷却区400内设置有多层第二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1上设置有第二隔离墙402和第三风帽管403,其中第三风帽管403与冷风机连接,通过第三风帽管403向冷却区400内充填冷气,快速降低成品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后面的成品材料不会发生堆堵现象。
其中成品材料经过冷却区400后,能够使温度从上千度降低到50余度,其中成品材料只需要依次通过第二支撑板401即可。
其中第二隔离墙402的使用原理与第一隔离墙201的使用远离相同。
冷空气经过冷却成品后会变成高温空气,需要排出,因此在冷却区400上方开设有与热风机连通的通风口104,此热气被热风机收集起来,然后充到窑体100内部,节省能源,循环利用。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因为最上层第二支撑板401上方就是与热风机连通的通风口104,为避免成品物料进入到热风机内,成品物料经排灰管303进入到冷却区400内时,落到次顶层第二支撑板401上,然后在第三风帽管403的作用下向下一级运动,直至从出料口102排出。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窑体100内部还设置有燃烧区500,燃烧区500底部设置有第四风帽管501和第四排渣管502,第四风帽管501与鼓风机连接;窑体100内设置有用于收集燃料燃烧后废渣的收集区600,收集区600底部设置有第五排渣管601,燃烧区500上部设置有与收集区600连通的第一通道503;收集区600上部设置有与焙烧区300连通的第二通道602。
窑体100内部还设置有供应热量的燃烧区500,燃料在燃烧区500内燃烧,其热量在第四风帽管501的作用下吹向收集区600,进而吹进焙烧区300,将热量传递到预设区域,同时在风力的作用下,燃烧区500产生的热量也会进入预热区200内。
同时,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渣可以通过第四排渣管502排出。
需要指出的是,在风力的作用下,一些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废渣会进入到收集区600内,为避免此部分废渣进入到焙烧区300,影响成品质量,在收集区600内设置第五排渣管601,此部分废渣会从第五排渣管601排出。
利用此结构特征,燃烧室可以对任何燃料进行燃烧,且燃烧后的废物不会影响成品物料的质量。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收集区600上部和焙烧区300内设置有天然气燃烧器700。
在燃料短缺的时候或其他要求使,可以利用设置在收集区600上部和焙烧区300的天然气燃烧器700进行热量供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包括中控器、传感器和石灰窑;传感器设置在石灰窑内部,且传感器和石灰窑均与中控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包括中控器、传感器和石灰窑;传感器设置在石灰窑内部,且传感器和石灰窑均与中控器连接,石灰生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的优势,此处不再赘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石灰窑,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设置在所述窑体内的多层预热区和设置在所述预热区下方的焙烧区;
所述窑体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预热区配合,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焙烧区配合;
多层所述预热区依次连接,所述预热区内设置有第一隔离墙和第一支撑板,用于防止大粒径物料通过的所述第一隔离墙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吹起物料的第一风帽管,所述第一风帽管与热风机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排出大粒径物料的第一排渣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预热区将所述窑体内部上方空腔分隔呈S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开设有与除尘器连通的除尘口,所述除尘口位于最上层所述预热区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区底部直径小于所述焙烧区顶部直径;
所述焙烧区底部设置有第二风帽管,所述第二风帽管与所述热风机连接;
所述焙烧区底部还设置有第二排渣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区侧壁设置有用于传输加工后原料的排灰管;
所述排灰管与冷却区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设置有多层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隔离墙、第三风帽管和第三排渣管,所述第三风帽管与冷风机连接;
所述冷却区上方开设有与所述热风机连通的通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内部还设置有燃烧区,所述燃烧区底部设置有第四风帽管和第四排渣管,所述第四风帽管与鼓风机连接;
所述窑体内设置有用于收集燃料燃烧后废渣的收集区,所述收集区底部设置有第五排渣管,所述燃烧区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收集区连通的第一通道;
所述收集区上部设置有与所述焙烧区连通的第二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灰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区上部和焙烧区内设置有天然气燃烧器。
9.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器、传感器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石灰窑;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石灰窑内部,且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石灰窑均与所述中控器连接。
CN201710568590.1A 2017-07-13 2017-07-13 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Active CN107129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8590.1A CN107129165B (zh) 2017-07-13 2017-07-13 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8590.1A CN107129165B (zh) 2017-07-13 2017-07-13 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9165A CN107129165A (zh) 2017-09-05
CN107129165B true CN107129165B (zh) 2022-11-29

Family

ID=5973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8590.1A Active CN107129165B (zh) 2017-07-13 2017-07-13 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291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77724C1 (ru) * 2018-04-06 2019-01-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Том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рхитектур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ГАСУ)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извести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86077A (en) * 1949-07-01 1953-01-14 Heurtey & Ci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treatment of pulverulent substances with gases
CN2063214U (zh) * 1989-06-30 1990-10-03 张秀珍 立式干法水泥熟料烧成装置
CN106082222B (zh) * 2016-08-05 2018-02-23 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压球的双竖炉生产电石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9165A (zh) 201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1309B (zh) 一种悬挂缸式并流蓄热双膛窑
CN105217974B (zh) 高品质氧化钙生产工艺及装置
CN105452186A (zh) 平行流再生石灰窑中燃烧并冷却碳酸盐岩石的方法及平行流再生石灰窑
CN103435276B (zh) 一种活性石灰生产装置
CN103466672A (zh) 一种结晶氯化铝焙烧系统及方法
CN103980925A (zh) 一种处理废轮胎用热解炉及处理工艺
CN109836060B (zh) 一种粉状石灰煅烧分解制备系统
CN106495508A (zh) 一种环保节能轻烧氧化镁焙烧窑
US8951390B2 (en) Reactor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charcoal
JP4777058B2 (ja) 無水石膏の製造方法及び無水石膏焼成システム
CN102816611A (zh) 一种煤热解气体的综合循环利用方法
CN107129165B (zh) 石灰窑及石灰生产系统
CN106215816A (zh) 气固流化床煅烧反应器
CN106433726A (zh) 一种废旧轮胎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07143858A (zh) 连续处理生活垃圾的系统和方法
CN206318948U (zh) 一种废旧轮胎处理系统
CN105157415B (zh) 环形竖窑
CN204125385U (zh) 一种悬挂缸式并流蓄热双膛窑
CN203642689U (zh) 一种燃烧炉
KR101315150B1 (ko) 열풍 및 알칼리수의 회수가 가능한 숯 제조장치
CN206408173U (zh) 一种快速热解废旧轮胎的系统
CN206089570U (zh) 热解废旧轮胎的系统
CN103803515A (zh) 黄磷矿石脱碳煅烧装置
CN111380359A (zh) 双热源旋流闪速煅烧系统及双热源旋流闪速煅烧方法
WO2013099231A1 (ja) 冷却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クー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2

Address after: 063000 Hebei Tangshan City high tech Zone Torch Road No. 126 hospital office building on the third floor

Applicant after: Wang Liqun

Address before: Cha Peng Xiang Ru village in Funing District of Qinhuangdao City, 066000 street in Hebei County of Funi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QINHUANGDAO CITY FUNING DISTRICT HUIMIN MINERAL PRODUCT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