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5733B - 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95733B CN107095733B CN201710264891.5A CN201710264891A CN107095733B CN 107095733 B CN107095733 B CN 107095733B CN 201710264891 A CN201710264891 A CN 201710264891A CN 107095733 B CN107095733 B CN 1070957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mblyopia
- detection
- eyes
- module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 A61B3/032—Devices for presenting test symbols or characters, e.g. test chart projec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9/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yes; Devices for putting in contact-lenses; Devices to correct squinting; Apparatus to guide the bli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ye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叠加模块以及渲染模块。获取模块获取增强现实技术AR场景中的对象。叠加模块将预设的弱视治疗图像叠加到AR场景的对象中。渲染模块根据弱视检测的结果渲染弱视治疗图像,使弱视治疗图像中的两幅具有相同视觉画面的图案以不同的渲染参数进行呈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弱视的治疗设备,且特别涉及一种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力功能的眼病,目前基于传统遮盖法设计的弱视检测矫正系统普遍具有因遮盖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且影响美观,从而使得患者医从性差,中途放弃治疗比例高;每次治疗时间不长,并且必须去到医院面对面交流和随访部分患者愈后不佳,治疗效果不显著;部分患者愈后复发难以避免;愈后患者的立体视恢复不理想等各种缺点。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进步,新型的基于液晶显示屏的眼镜被引入弱视治疗的研究中。但现有的弱视矫正设备与传统遮盖法弱视治疗设备相比,仅改善了治疗眼镜的外观。虽然此改变下患者医从性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采用可调透明度镜片,只能调整一个透明度视觉相关属性,且透明度采取手动调整,势必造成用户由于不科学的切换透明度从而在户外环境下高环境光亮和显示内容对比不足或者室内暗低环境光亮造成内容过亮。由于设备是专业弱视矫正医疗器械,不科学的手动透明度设置是极可能造成治疗紊乱的。进一步的,新型的基于液晶显示屏的眼镜未充分考虑弱视治疗在临床的具体需求,此类产品包含治疗和检测两种模式。检测模式下仅为改变透明度的同时,通过外部专业人员的相关检测材料配合和鉴定来确认检测效果,本质上仍为传统检测;另外在治疗模式下可设置的视觉参数属性单一,仅能调节透明度,无法根本满足双眼同治下的亮度、对比度乃至色彩等多种视觉属性变化的要求。
此外,从成本和结构考虑,此类产品采用可透明显示屏,市面上目前仍处于实验室单独试验阶段,没有完全能够量产的原件,产品无法量产,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弱视治疗设备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从而导致治疗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叠加模块以及渲染模块。获取模块获取增强现实技术AR场景中的对象。叠加模块将预设的弱视治疗图像叠加到AR场景的对象中。渲染模块根据弱视检测的结果渲染弱视治疗图像,使弱视治疗图像中的两幅具有相同视觉画面的图案以不同的渲染参数进行呈现。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渲染参数包括图案的色相、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色彩度以及灰度。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还包括弱视检测模块,弱视检测模块包括展示模块、检测模块以及验证模块。展示模块响应于触发弱视检测的操作,展示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检测模块检测针对弱视检测图像的判断信息。验证模块确认判断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中的信息一致并根据确认的结果获得弱视的检测结果。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弱视检测图像包括视力检测图像、对比度检测图像、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图像或运动灵敏度检测图像中任意两种以上的结合。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比度检测图像为gabor滤波图形,gabor滤波图形随机出现一段时间后消失,检测模块在gabor滤波图形出现的时间段内检测输入的gabor滤波图形的方向。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若连续三次输入的判断信息与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的信息一致则展示的弱视检测图像提升一个检测等级;若判断错误一次,则展示的弱视检测图像降低一个检测等级,检测等级越低表征弱视越严重,直至十次检测结束,显示模块统计最后六次检测的检测等级并取平均后进行展示。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图像为同时展示在双眼屏幕上的由两个相位相反的干涉正弦波所形成的两个具有不同相位、亮度以及对比度的光栅图形,判断信息为输入至两个屏幕上的像素线,当输入的像素线与两个光栅图形中的垂直中线重合时则认为双眼均正常,若有偏差,偏差的像素距离则为双眼的亮度和对比度抑制阈值。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被检测的眼睛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可调,正常眼睛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均锁定100%;或者,双眼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均可调。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运动灵敏度检测图像为呈现在双眼所对应的两个屏幕上的多个运动小球,被检测的眼睛所对应的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按照一定的方向运动,另一侧眼睛所对应的噪声侧屏幕内的小球随机运动,判断信息为信号侧屏幕内小球的运动方向。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置初始状态下信号侧屏幕和噪声侧屏幕内的小球数量相等,验证模块确认输入的判断信息是否与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的运动方向一致,若连续三次确认正确则在信号侧屏幕内按一定量减小运动小球的数量,而在噪声侧屏幕内增加相同量的小球;若出现一次判断错误,则在信号侧屏幕内按一定量增加运动小球的数量,而在噪声侧屏幕内减小相同量的小球,检测六次并获取最后五次检测中信号侧屏幕内小球的变化量与噪声侧屏幕内小球的变化量的比值的平均值,形成运动灵敏度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弱视治疗系统结合AR技术对弱视进行治疗,AR是一种增强现实技术,在弱视治疗时,AR视频模块实时获取患者所处的环境,形成AR场景中的对象,叠加模块将弱视治疗图像叠加到AR场景中的对象进行弱视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患者只需佩戴AR眼镜就可在治疗的同时实时观察到所处的环境的变化,不仅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相对于传统的遮盖法,高科技的AR眼镜更加美观,患者也更容易接受治疗。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弱视治疗系统采用双眼同治原理进行弱视治疗(传统的遮盖法是单眼治疗),双眼同治可在治疗的过程中平衡双眼的视力,解决传统遮盖法治疗而产生的视力疲劳以及治疗过度的问题。
此外,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通过设置弱视检测模块,展示模块进行多种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的展示,检测模块检测输入的判断信息,验证模块通过比对判断信息和弱视标准图案的信息来获得弱视检测的结果。整个检测过程不会受人为主观的影响,患者可随时随地进行弱视检测而无需到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且这种检测只需患者一个人即可完成,使用非常方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a所示为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中对比度为18%的gabor滤波图形。
图2b所示为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中对比度为58%的gabor滤波图形。
图2c所示为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中对比度为100%的gabor滤波图形。
图3a和图3b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图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包括获取模块1、叠加模块2以及渲染模块3。获取模块1获取增强现实技术AR场景中的对象。叠加模块2将预设的弱视治疗图像叠加到AR场景的对象中。渲染模块3根据弱视检测的结果渲染弱视治疗图像,使弱视治疗图像中的两幅具有相同视觉画面的图案以不同的渲染参数进行呈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弱视治疗系统在AR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双眼同治技术。具体而言,AR技术是一种增强现实技术,其可在真实环境中展示虚拟的信息。应用在本实施例中则为:在真实环境中展示弱视治疗图像。患者在弱视治疗时只需佩戴AR眼睛即可同时观察到其所处的环境和弱视治疗图形,不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可随时随的进行弱视治疗。进一步的,传统的弱视治疗装置采用的是遮盖治疗法,在这种治疗装置中弱视患者需要遮盖一直眼睛,对于单眼弱视则遮盖正常眼睛,使用弱视眼以提高视力;而对于双眼弱视的则要交替遮盖双眼。无论是双眼弱视还是单眼弱视,采用遮盖法进行治疗患者在任一时刻只能使用一只眼睛,单眼视物缺乏深度感,且弱视的高发群体为儿童,儿童其缺乏生活经验,单眼视物很容易对其生活造成影响。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采用双眼同治的原理。弱视原因来自于大脑视觉皮层对于视觉信号的错误处理而非眼睛器质问题本身。因此需要同一时间给予双眼同一视觉画面但不同显示效果,以刺激并改变大脑皮层对于视觉的错误感知,长时间刺激后,可以扭转并认为生成新的神经连接,达到治愈的效果。在佩戴AR眼镜后患者的两只眼睛均能看到事务,使用非常方便;更进一步的,AR眼镜具有一定科技感,外形也相对美观,患者比较容易接受,从而大大提高治疗的从医性。所述显示效果是通过改变图案的渲染参数来实现的,所属渲染参数包括图案的色相、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色彩度以及灰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的使用方法为:
首先,获取模块获取增强现实技术AR场景中的对象,即获取患者所处的环境图像。于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为CCD图像传感器。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可为CMOS图像传感器或其它图像采集器。
当获得AR场景中的对象后,叠加模块2将弱视治疗图像叠加到获得的AR场景中的对象上,实现虚拟信息和显示信息的结合。
最后,渲染模块3根据弱视检测结果对弱视治疗图形进行渲染,通过改变弱视图像中两幅具有相同视觉画面的图案的渲染参数来使得两者具有不同的显示效果。所述渲染参数包括图案的色相、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色彩度以及灰度等参数。具体而言,根据弱视检测结果进行的图像渲染指的是:当两眼视力差异很大时,加大两个图案的亮度比值和对比度比值,或者采用差异很大的两种不同的色相进行显示。双眼不同显示效果的不断刺激改变了大脑皮层对于视觉的错误感知,且长时间刺激后,可以扭转并认为生成新的神经连接从而治愈弱视。
本实施例仅仅给出了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的一种使用方法。于其它实施例中,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在使用时可以采用以下顺序:首先渲染模块3根据弱视检测结果对弱视治疗图像进行相应的渲染,之后获取模块1获取增强现实技术AR场景中的对象,最后叠加模块2将渲染后的弱视治疗图像叠加到增强现实技术AR场景中的对象以进行治疗。
于本实施例中,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还包括弱视检测模块4,弱视检测模块又包括展示模块41、检测模块42以及验证模块43。展示模块41响应于触发弱视检测的操作,展示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检测模块42检测针对弱视检测图像的判断信息。验证模块43确认判断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中的信息一致并根据确认的结果获得弱视的检测结果。
现有的弱视检测仅仅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检测,患者需要到特定的机构(如医院)进行检测,检测的方法单一且检测精度低。本实施例提供的弱视检测模块采用多个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进行弱视检测,大大提高弱视的检测精度,更重要的是弱视的检测结果是由系统通过计算和验证后获得的,不存在任何人为主观的判断,因此弱视患者可自主进行弱视检测,而无需到特定的机构进行检测,使用更加方便。
于本实施例中,弱视的检测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视力检测、对比度检测、双眼抑制程度检测以及运动灵敏度检测。相对应的,弱视检测图像包括视力检测图像、对比度检测图像、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图像和运动灵敏度检测图像。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弱视检测模块可包括上述四种检测图像中任意两者以上的结合。于本实施例中,弱视检测模块依次进行视力检测、对比度检测、双眼抑制程度检测以及运动灵敏度检测。同样的,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四者的检测顺序可进行调整。
相比传统的仅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的弱视检测,本发明提供的弱视检测模块提供了多个检测项目,可更加准确、精确地检测患者的视力水平,尤其是适用于儿童这一类表达能力不是很好且弱视发病率高的群体。进一步的,于本实施例中,展示模块41采用VR设备进行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的展示,VR设备采用虚拟显示技术来生成一个弱视检测的环境,不受任何的场地和设备的限制,使用更加方便。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展示模块41可为传统的显示器。
当进行视力检测时,视力检测图像包括多个具有不同开口朝向的“E”字,如包含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开口的“E”字。为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于本实施例中,设置视力检测图像随机出现在VR场景中一段时间后消失。优选的,设置视力检测图像出现的时间为0.5秒。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在视力检测图像出现的时间段内,患者通过外部输入判断信息。如通过具有方向按键的手柄来输入患者所观察到的“E”字的开口朝向或通过手势的变化来进行输入。检测模块42在视力检测图像出现的时间段内检测输入的“E”字的开口朝向,验证模块43确认输入的“E”字的开口朝向与视力检测图像中“E”字的开口是否一致。当连续三次输入的判断信息(“E”字的开口朝向)与视力检测图像中的信息一致时,展示的弱视检测图像提升一个检测等级,如将视力为0.8所对应的“E”字更换为视力为1.0的“E”字。若出现一次判断错误,则将展示的弱视检测图像降低一个检测等级,如将视力为0.8所对应的“E”字更换为视力为0.6的“E”字,检测等级越低表征弱视越严重。检测十次,验证模块43取最后六次检测所对应的视力等级为视力检测的结果并将该检测结果进行展示。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检测结果既可在患者的智能终端上进行展示,同时也可在远程的智能终端上进行展示,远程的展示方便了医生对患者视力状态的实时监测。
在视力检测完成后进行对比度检测,展示模块41将对比度检测图像叠加在VR场景中的对象内。于本实施例中,对比度检测图像为gabor滤波图形。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与视力检测相同的,gabor滤波图形随机出现在VR场景的对象中一段时间后消失。在gabor滤波图形出现的时间段内,患者通过具有方向按键的手柄或手势进行判断信息的输入。检测模块42在gabor滤波图形出现的时间段内检测输入的gabor滤波图形的方向。
图2a所示为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中对比度为18%的gabor滤波图形。图2b所示为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中对比度为58%的gabor滤波图形。图2c所示为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中对比度为100%的gabor滤波图形。当患者连续三次输入的判断信息与当前显示的gabor滤波图形的方向一致,gabor滤波图形提升一个检测等级,即降低gabor滤波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如从图2b切换到图2a。当患者出现一次输入的判断信息与当前显示的gabor滤波图形的方向不一致时,gabor滤波图形降低一个检测等级,如从图2b切换到图2c所示的gabor滤波图形。检测等级越低,gabor滤波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越明显,患者越容易观察到gabor滤波图形的方向,相应的弱视也越严重。连续检测十次并取最后六次检测的检测等级的平均值作为对比度检测的结果并进行显示。在十次检测中选取最后六次作为有效数据,考虑到了患者在检测时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初始的四次检测用于患者的模拟,后六次的检测可准确地反映出患者眼睛的当前视力水平。
本实施例仅仅给出了gabor滤波图形的三个对比度的等级。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为更加精确地检测弱视,可设置多个对比度变化间隔小的gabor滤波图形。
当对比度检测完成后进行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在弱视的检测中视力检测、对比度检测以及运动灵敏度检测均为单眼测试,在检测时患者可通过外部输入设备来确定哪只眼睛作为被测试眼,而另外一只眼则默认为正常眼。而双眼抑制程度检测是双眼双屏幕检测。如图3a和图3b所示,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图像为显示在双眼屏幕上的由两个相位相反的干涉正弦波所形成的两个具有不同相位、亮度以及对比度的光栅图形。光栅图形中正弦波的相位范围为180度,周期为两个周期。在检测时为使得被检测眼睛能准确地观察到光栅图形,可设置被检测的眼睛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可调(具体而言,可通过手柄等输入设备进行参数的更改),而正常眼睛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锁定100%。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双眼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均可调。
当双眼同视两个屏幕时,大脑视觉中枢就会生成融合视觉感受。若双眼正常,患者能轻易发现两个光栅图形的垂直中线,此时测试者通过输入设备(如手柄或手势的感应)移动像素线,使其与两个光栅图形的垂直中线重合。若其中一只眼睛不正常,则必定存在一侧大脑皮层对于亮度和对比度感知有异常,则此时察觉的两个光栅图形的垂直中线肯定不在正确位置,此时输入的像素线和两个光栅图形的垂直中线之间距离则为双眼的抑制程度阙值。
在获得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后,于本实施例中,弱视检测模块还进行运动灵敏度检测。运动灵敏度检测图像为呈现在双眼所对应的两个屏幕上的多个运动小球,被检测的眼睛所对应的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按照一定的方向运动,另一侧眼睛所对应的噪声侧屏幕内的小球随机运动,判断信息为信号侧屏幕内小球的运动方向。具体而言,初始状态双眼所对应的屏幕内各分布有50个小球,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按照一定的方向运动,且同一帧中有5%的随机小球会消失同时又随机位置出现,当运动到边界时再在另一端再出现。而噪声侧屏幕内的小球则随机运动。患者通过输入设备输入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的运动方向,当连续三次输入的判断信息与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的运动方向一致则按一定的比例减小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数量,而在噪声侧屏幕内增加等量的小球数量。当出现一次判断信息与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的运动方向不一致时,则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数量,而在噪声侧屏幕内减小等量的小球数量。优选的,设置小球的变化比例为20%。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检测六次并获取最后五次检测中信号侧屏幕内小球的数量与噪声侧屏幕内小球数量的比值的平均值,形成运动灵敏度检测结果。
在检测时为能更好的观察小球的运动方向,可设置信号侧屏幕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可调(具体而言,可通过手柄等输入设备进行参数的更改),而噪声侧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锁定100%。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信号侧屏幕和噪声侧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均可调。
在完成视力检测、对比度检测、双眼抑制程度检测以及运动灵敏度检测后弱视检测模块将检测数据发送渲染模块、患者的智能终端(如手机上或IPAD上)或位于远程的主治医生的电脑上,主治医生可在远程查看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从而及时得给出治疗意见。渲染模块则可根据弱视检测的结果进行弱视治疗图像的渲染。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结合AR技术对弱视进行治疗,AR是一种增强现实技术,在弱视治疗时,AR视频模块实时获取患者所处的环境,形成AR场景中的对象,叠加模块将弱视治疗图像叠加到AR场景中的对象进行弱视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患者只需佩戴AR眼镜就可在治疗的同时实时观察到所处的环境的变化,不仅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相对于传统的遮盖法,高科技的AR眼镜更加美观,患者也更容易接受治疗。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弱视治疗系统采用双眼同治原理进行弱视治疗(传统的遮盖法是单眼治疗),双眼同治可在治疗的过程中平衡双眼的视力,解决传统遮盖法治疗而产生的视力疲劳以及治疗过度的问题。
此外,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通过设置弱视检测模块,展示模块进行多种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的展示,检测模块检测输入的判断信息,验证模块通过比对判断信息和弱视标准图案的信息来获得弱视检测的结果。整个检测过程不会受人为主观的影响,患者可随时随地进行弱视检测而无需到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且这种检测只需患者一个人即可完成,使用非常方便。
虽然本发明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增强现实技术AR场景中的对象,所述对象为患者所处的环境图像;
叠加模块,将预设的弱视治疗图像叠加到AR场景的对象中;
渲染模块,根据弱视检测的结果渲染弱视治疗图像,使弱视治疗图像中的两幅具有相同视觉画面的图案以不同的渲染参数进行呈现;
弱视检测模块,包括:
展示模块,响应于触发弱视检测的操作,展示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
检测模块,检测针对弱视检测图像的判断信息;
验证模块,确认判断信息是否与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中的信息一致并根据确认的结果获得弱视的检测结果;
所述弱视检测图像包括视力检测图像、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图像;
所述双眼抑制程度检测图像为同时展示在双眼所对应的两个屏幕上的由两个相位相反的干涉正弦波所形成的两个具有不同相位、亮度以及对比度的光栅图形,所述判断信息为输入至两个屏幕上的像素线,当输入的像素线与两个光栅图形中的垂直中线重合时则认为双眼均正常,若有偏差,偏差的像素距离则为双眼的亮度和对比度抑制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渲染参数包括图案的色相、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色彩度以及灰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弱视检测图像还包括对比度检测图像、运动灵敏度检测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度检测图像为gabor滤波图形,gabor滤波图形随机出现一段时间后消失,检测模块在gabor滤波图形出现的时间段内检测输入的gabor滤波图形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连续三次输入的判断信息与预设的弱视检测图像的信息一致则展示的弱视检测图像提升一个检测等级;若判断错误一次,则展示的弱视检测图像降低一个检测等级,检测等级越低表征弱视越严重,连续检测十次并取最后六次检测的检测等级的平均值作为对比度检测的结果并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被检测的眼睛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可调,正常眼睛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均锁定100%;或者,双眼所对应的光栅图形的亮度和对比度均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灵敏度检测图像为呈现在双眼所对应的两个屏幕上的多个运动小球,被检测的眼睛所对应的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按照一定的方向运动,另一侧眼睛所对应的噪声侧屏幕内的小球随机运动,所述判断信息为信号侧屏幕内小球的运动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初始状态下信号侧屏幕和噪声侧屏幕内的小球数量相等,验证模块确认输入的判断信息是否与信号侧屏幕内的小球的运动方向一致,若连续三次确认正确则在信号侧屏幕内按一定量减小运动小球的数量,而在噪声侧屏幕内增加相同量的小球;若出现一次判断错误,则在信号侧屏幕内按一定量增加运动小球的数量,而在噪声侧屏幕内减小相同量的小球,检测六次并获取最后五次检测中信号侧屏幕内小球的数量与噪声侧屏幕内小球的数量的比值的平均值,形成运动灵敏度检测结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64891.5A CN107095733B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
PCT/CN2017/092389 WO2018192107A1 (zh) | 2017-04-21 | 2017-07-10 | 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64891.5A CN107095733B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95733A CN107095733A (zh) | 2017-08-29 |
CN107095733B true CN107095733B (zh) | 2019-10-11 |
Family
ID=5965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64891.5A Active CN107095733B (zh) | 2017-04-21 | 2017-04-21 | 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95733B (zh) |
WO (1) | WO201819210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041353A1 (zh) | 2017-09-04 | 2019-03-07 |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可穿戴显示设备的双目亮度敏感度测量方法、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
CN107920244A (zh) * | 2017-11-17 | 2018-04-17 |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视觉训练方法、装置和设备 |
WO2019169554A1 (zh) * | 2018-03-06 | 2019-09-12 | 陈佳进 | 基于vr技术的弱视训练复健系统及方法 |
WO2019169553A1 (zh) * | 2018-03-06 | 2019-09-12 | 陈佳进 | 弱视训练复健装置 |
CN108852766B (zh) * | 2018-04-03 | 2022-11-01 | 山东省看看视力矫治科技有限公司 | 视力矫正装置 |
CN110522619A (zh) * | 2018-05-25 | 2019-12-03 | 重庆好德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视觉辅助用穿戴设备 |
CN110522618A (zh) * | 2018-05-25 | 2019-12-03 | 重庆好德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针对老年人的视觉训练装置 |
CN110123595B (zh) * | 2019-05-13 | 2021-08-10 |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视觉功能训练中的视觉信噪比检查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110717866B (zh) * | 2019-09-03 | 2022-10-18 | 北京爱博同心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增强现实的图像锐化方法及增强现实眼镜 |
CN112120905A (zh) * | 2020-09-24 | 2020-12-25 | 杰雯 | 一种眼动跟踪系统与双眼分视结合的立体视训练的装置 |
CN112674709B (zh) * | 2020-12-22 | 2022-07-29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 一种基于对抗噪声的弱视检测方法 |
CN112995642B (zh) * | 2021-02-04 | 2023-02-24 | 深圳小豆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手持终端的裸眼3d双通道数据处理工作方法 |
CN117058292B (zh) * | 2023-07-28 | 2024-04-26 | 北京透彻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数字病理图像的色阶图渲染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30406A (zh) * | 2006-01-13 | 2006-09-13 |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弱视视功能修复对比敏感度模组 |
CN1853555A (zh) * | 2005-04-20 | 2006-11-01 | 赵进捷 | 视力检测及矫正方法 |
CN201987843U (zh) * | 2010-11-22 | 2011-09-28 | 杭州华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虚拟眼罩 |
CN205844640U (zh) * | 2016-07-22 | 2016-12-28 | 杨涛 | 一种护眼vr眼镜 |
CN205903239U (zh) * | 2016-06-02 | 2017-01-25 | 北京伟世万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虚拟现实的视力检查及训练装置 |
CN106373537A (zh) * | 2016-09-12 | 2017-02-01 | 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弱显示画面拖影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74434A2 (en) * | 2005-01-06 | 2006-07-13 |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visual discrimination |
CN203564407U (zh) * | 2013-09-22 | 2014-04-30 | 西安华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多功能综合弱视治疗仪 |
CN104182979A (zh) * | 2014-08-22 | 2014-12-0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视力障碍模拟方法及装置 |
NZ773833A (en) * | 2015-03-16 | 2022-07-01 | Magic Leap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health ailments |
CN106361549B (zh) * | 2016-09-07 | 2018-09-07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双眼平衡矫正装置及互补图像处理系统和方法 |
-
2017
- 2017-04-21 CN CN201710264891.5A patent/CN107095733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10 WO PCT/CN2017/092389 patent/WO201819210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3555A (zh) * | 2005-04-20 | 2006-11-01 | 赵进捷 | 视力检测及矫正方法 |
CN1830406A (zh) * | 2006-01-13 | 2006-09-13 |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 弱视视功能修复对比敏感度模组 |
CN201987843U (zh) * | 2010-11-22 | 2011-09-28 | 杭州华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虚拟眼罩 |
CN205903239U (zh) * | 2016-06-02 | 2017-01-25 | 北京伟世万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虚拟现实的视力检查及训练装置 |
CN205844640U (zh) * | 2016-07-22 | 2016-12-28 | 杨涛 | 一种护眼vr眼镜 |
CN106373537A (zh) * | 2016-09-12 | 2017-02-01 | 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减弱显示画面拖影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95733A (zh) | 2017-08-29 |
WO2018192107A1 (zh) | 2018-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95733B (zh) | 基于ar技术的弱视治疗系统 | |
CN108427503B (zh) | 人眼追踪方法及人眼追踪装置 | |
EP2826413B1 (en) | Binocular vision assessment and/or therapy | |
CN102905609B (zh) | 视觉功能检查装置 | |
JP2021502130A (ja) | デジタル治療用矯正眼鏡 | |
CN201929941U (zh) | 半球面刺激的视功能诊疗仪 | |
AU2020209870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measurement of stereo vision | |
CN107115094B (zh) | 弱视检测系统 | |
CN109640786A (zh) | 视觉功能检查及光学特性计算系统 | |
KR101942225B1 (ko) | 눈의 자각적 굴절 성질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4382552B (zh) | 一种综合视觉功能检测设备 | |
CN111265392B (zh) | 一种弱视治疗系统 | |
Fukushima et al.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C ratio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dynamic accommodative responses while viewing stereoscopic images | |
CN108563023A (zh) | 增强现实处理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和增强现实设备 | |
CN113080836A (zh) | 非中心注视的视觉检测与视觉训练设备 | |
CN102008286A (zh) | 一种基于半球面投射的视功能诊疗系统 | |
CN106821697A (zh) | 视网膜扫描智能识别自动视力训练仪 | |
Hung et al. | Low-contrast acuity under strong luminance dynamics and potential benefits of divisive display augmented reality | |
Kosikowski et al. | Computer based system for strabismus and amblyopia therapy | |
Hogervorst et al. | Visualizing visual impairments | |
CN208287208U (zh) | 视网膜扫描智能识别自动视力训练仪 | |
DE102014113679B3 (de) | Vorrichtung zur Verbesserung des Sehvermögens | |
Hetley et al. | Partitioning contrast or luminance disparity into perceived intensity and rotation | |
RU2788962C2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цифров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стереоскопического зрения | |
Chow-Wing-Bom et al. | Mapping Visual Contrast Sensitivity and Vision Loss Across the Visual Field with Model-Based fMRI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