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1014A - 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91014A CN107091014A CN201710569892.0A CN201710569892A CN107091014A CN 107091014 A CN107091014 A CN 107091014A CN 201710569892 A CN201710569892 A CN 201710569892A CN 107091014 A CN107091014 A CN 1070910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ing
- lock core
- coding mechanism
- chip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11258 core-shel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049 pear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group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8 pell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237 body shap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包括锁芯壳和安装在锁芯壳内若干具有编码结构的码片,在码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片内开口上设置一个同时用于定位和编码的定位编码机构,在码片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定编码的定编码机构,所述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定位编码机构的定位编码与关联值共同确定本码片的编码。本发明跳出了现有弹子锁芯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属于锁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锁芯,其最基本的原理是:锁芯里面有一排小孔,小孔里是长短不一的铜柱和弹簧,外面用铝封口。平时铜柱因为不受力而弹出半截,从而阻挡了锁芯的转动。当用对应的钥匙插入时,铜柱和钥匙上的齿接触,形成一个有规律的曲线,该曲线对应锁的开启,使锁芯能够转动。
锁芯根据防技术性开启的难易程度分三个级别,A级是基本的,B级是防盗的,超B级是超过B级的防盗能力(国标没有这个说法,此为行业统称)。A级锁芯的钥匙每一个面只有一排齿槽。B级两面均有两排齿槽。超B的锁芯采取的是叶片式,其钥匙齿槽通常是一道或多道蛇形槽。
现有的各种级别的防盗锁芯:7x7:七个单锁珠;062:五套子母双珠;262S:子母双珠+互动珠;MT5:子母双珠+蛇形槽+α弹簧 。
其中我们把弹子、叶片称为组成锁芯的码,锁具的技术性开启也就是无匙开锁。通常的开启方法是:1.将一薄、小钢片伸入锁芯,使其与锁芯不发生相对移动。轻轻转动锁芯,使锁芯发生微移。2.伸入另一细小刚性物体,拨动弹珠。弹珠会发生移动,由于一开始锁芯的微移,弹珠会在合适位置停卡。3.将所有弹珠拨平后,锁芯就能开启。
锁芯的结构决定了防技术性开启的难度,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可以看出,其没有脱离弹子码的基础,只是在其基础上的叠加,这种叠加只是增加了放技术开启的难度,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钥匙的互开率依然很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跳出现有锁芯结构,理论互开率几乎为零,技术开锁无法打开,防护能力超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包括锁芯壳和安装在锁芯壳内若干具有编码结构的码片,在码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片内开口上设置一个同时用于定位和编码的定位编码机构,在码片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定编码的定编码机构,所述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定位编码机构的定位编码与关联值共同确定本码片的编码。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的值以数字、字母或符号记录;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
更进一步的,所述码片为圆柱体,其内开口为圆孔、多边形孔、圆弧孔或这些结构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圆柱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形、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通过在锁芯内设置的若干码片上的定位编码机构和定编码机构组合成机械编码,通过与机械编码对应的钥匙实现锁芯的开启。
更进一步的,所述码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小于360°的圆弧形,其内开口为圆弧孔、多边形孔或这些结构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圆弧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
更进一步的,所述码片为椭圆形体或多边形体,其内开口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芯壳内的两个任意相邻的码片之间设置一个隔离片,隔离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隔离片的外表面设置一个用于与锁芯壳连接的凸起或凹槽,该凸起或凹槽的中心线与码片定位编码机构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的中心线平行;在隔离片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与码片定编码机构相同结构的凸起或凹槽,且以隔离片上的该凸起或凹槽作为控锁点,当所有码片的定编码机构与隔离片上的控锁点重合时,锁芯处于开启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跳出了现有弹子锁芯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隔离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码片,2、内开口,3、定位编码机构,4、定编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包括锁芯壳和安装在锁芯壳内若干具有编码结构的码片1,在码片1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2,用于穿过钥匙,在码片内开口2上设置一个同时用于定位和编码的定位编码机构3,在码片1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定编码的定编码机构4,所述定编码机构4与定位编码机构3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定位编码机构3的定位编码与关联值共同确定本码片的编码。
所述编码的值以数字、字母或符号记录;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所述码片1为圆柱体,其内开口2为圆弧孔和四方形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3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4为设置在圆柱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形、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3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0,以定位编码机构3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4与定位编码机构3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通过在锁芯内设置的若干码片上的定位编码机构和定编码机构组合成机械编码,通过与机械编码对应的钥匙实现锁芯的开启。
如图1中,以定位编码机构3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我们以中心线到边缘线的角度作为编码值=30,关联值=90,关联值代表控制锁芯开启机构的位置,不同的锁芯码之间的编码值相同或不同,组合成一组编码数,而对于一个锁芯或多个锁芯,我们可以采用相同的关联值,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关联值。打开该锁的钥匙必须同时对应编码值和关联值才能打开锁。
此结构以内开口中的定位编码值,该值理论上从1~360,而关联值的理论值也是从1~360,两个理论值相互关联,在不同锁芯码上产生的组合再叠加所使用的锁芯码的数量,这种叠加所产生的互开率理论上的值远远超过实际使用的值,趋于无限大。
实施例3
作为一种码片的结构,所述码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小于360°的圆弧形,其内开口为圆弧孔、多边形孔或这些结构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圆弧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
由于此结构小于360°,其编码值小于实施例2的数量。
实施例4
作为一种码片的结构,所述码片为椭圆形体或多边形体,其内开口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码片的结构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形状,其核心在于如何编码,只要具有实施例1中的编码结构原理,能够实现机械编码即可。
实施例5
所述锁芯壳内的两个任意相邻的码片之间设置一个隔离片,隔离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隔离片的外表面设置一个用于与锁芯壳连接的凸起或凹槽,该凸起或凹槽的中心线与码片定位编码机构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的中心线平行;在隔离片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与码片定编码机构相同结构的凸起或凹槽,且以隔离片上的该凸起或凹槽作为控锁点,当所有码片的定编码机构与隔离片上的控锁点重合时,锁芯处于开启状态。
加入隔离片是为了让码片之间不会因为摩擦而产生误动作,让锁芯开启更加顺畅。隔离片的主体形状可以与码片的主体形状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相同,目的就是防止两个相邻码片之间产生摩擦,导致走位错误而无法开锁。如图2所示,该结构是针对实施例2所给出一种隔离片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发明所公开的特征点延伸,但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就是核心部件,以本发明的核心部件向外延伸,但原理均相同,所以,本发明就不再一一列举实施例,上述实施例所产生的锁芯产品跳出了现有弹子码的范围,采用定位机构和编码机构实现机械编码,编码的码值理论上互开率为零,而机械编码让电子解码无法实施,人工解码无从下手,实现了高防护,技术开锁无法打开,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锁芯码,彻底改变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路径,拓展了研发思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包括锁芯壳和安装在锁芯壳内若干具有编码结构的码片,在码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码片内开口上设置一个同时用于定位和编码的定位编码机构,在码片的外表面至少设置一个用于定编码的定编码机构,所述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设置一个关联值,并以定位编码机构的定位编码与关联值共同确定本码片的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编码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的值以数字、字母或符号记录;所述关联值为数字值、角度值、以字母或符号代表的设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编码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片为圆柱体,其内开口为圆孔、多边形孔、圆弧孔或这些结构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圆柱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形、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通过在锁芯内设置的若干码片上的定位编码机构和定编码机构组合成机械编码,通过与机械编码对应的钥匙实现锁芯的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编码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小于360°的圆弧形,其内开口为圆弧孔、多边形孔或这些结构的组合,定位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定编码机构为设置在圆弧体外表面上的凸起或凹槽,所述凸起或凹槽为圆弧形、多边形或这些结构的组合,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位置为起始值,以定位编码机构中心线到边缘的角度作为定位编码值,以定编码机构与定位编码机构之间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产生的角度作为关联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编码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片为椭圆形体或多边形体,其内开口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多编码锁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壳内的两个任意相邻的码片之间设置一个隔离片,隔离片上至少设置一个内开口,用于穿过钥匙,在隔离片的外表面设置一个用于与锁芯壳连接的凸起或凹槽,该凸起或凹槽的中心线与码片定位编码机构内开口上的凸起或凹槽的中心线平行;在隔离片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与码片定编码机构相同结构的凸起或凹槽,且以隔离片上的该凸起或凹槽作为控锁点,当所有码片的定编码机构与隔离片上的控锁点重合时,锁芯处于开启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69892.0A CN107091014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69892.0A CN107091014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91014A true CN107091014A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9641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69892.0A Pending CN107091014A (zh) | 2017-07-13 | 2017-07-13 | 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91014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92805Y (zh) * | 2002-12-10 | 2003-12-17 | 张怡乐 | 一种锁芯 |
US8720241B1 (en) * | 2013-05-22 | 2014-05-13 | Winloc Ag | Cylinder lock and key with side bar |
CN104453385A (zh) * | 2014-08-29 | 2015-03-25 | 四川王力安防产品有限公司 | 一种锁头以及钥匙 |
CN104912394A (zh) * | 2015-05-12 | 2015-09-16 | 徐明达 | 离合式锁头的编码机构及钥匙 |
-
2017
- 2017-07-13 CN CN201710569892.0A patent/CN1070910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92805Y (zh) * | 2002-12-10 | 2003-12-17 | 张怡乐 | 一种锁芯 |
US8720241B1 (en) * | 2013-05-22 | 2014-05-13 | Winloc Ag | Cylinder lock and key with side bar |
CN104453385A (zh) * | 2014-08-29 | 2015-03-25 | 四川王力安防产品有限公司 | 一种锁头以及钥匙 |
CN104912394A (zh) * | 2015-05-12 | 2015-09-16 | 徐明达 | 离合式锁头的编码机构及钥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359260A1 (en) | 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rientation interpolator node | |
CN107091014A (zh) | 一种多编码锁芯结构 | |
TW200826513A (en) | Combined LDP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encoder and syndrome checker | |
CN107130842A (zh) | 一种锁芯结构 | |
CN107100438A (zh) | 一种锁芯的机械双编码方法 | |
CN107152197A (zh) | 一种锁芯码结构 | |
CN107191066A (zh) | 一种锁芯码 | |
CN107130841A (zh) | 一种锁芯的机械编码方法 | |
CN107165487A (zh) | 一种具有编码结构的钥匙 | |
CN107152198A (zh) | 一种防技术开锁的方法 | |
CN103089077A (zh) | 一种识别机械钥匙特征的智能锁头 | |
CN204782314U (zh) | 轴向分组、编码控制式锁芯及其锁具 | |
CN205427993U (zh) | 一种数字密码锁 | |
CN210141054U (zh) | 一种无源电力现场锁具 | |
CN107119997A (zh) | 一种用于防技术开锁的机械编码及管理方法 | |
CN106401319A (zh) | 用钥匙开锁的机械挂锁 | |
Harris | Note on Howard's theory of meta-games | |
CN204703612U (zh) | 一种用于打开分级锁系统中一个或多个锁的钥匙组件 | |
CN209538835U (zh) | 一种可分级编码的锁具 | |
CN108331455A (zh) | 双层无簧角度叶片锁 | |
CN207728141U (zh) | 不对码开机械密码锁及密码钥匙 | |
Dukelsky et al. | Cranked Hartree approximation for systems with many interacting bosons | |
CN101644114B (zh) | 驱动鉴码耦合一体化微小机电密码锁 | |
CN205025219U (zh) | 一种新型错位锁芯 | |
CN201649848U (zh) | 插入式内叠数码盘的钢球密码锁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