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8894B - 使用包括多个子载波的资源单元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使用包括多个子载波的资源单元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78894B CN107078894B CN201680003331.8A CN201680003331A CN107078894B CN 107078894 B CN107078894 B CN 107078894B CN 201680003331 A CN201680003331 A CN 201680003331A CN 107078894 B CN107078894 B CN 1070788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band
- type
- subcarriers
- subcarrier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VYLDEYYOISNGST-UHFFFAOYSA-N bissulfosuccinimidyl suber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S(=O)(=O)O)CC(=O)N1OC(=O)CCCCCCC(=O)ON1C(=O)C(S(O)(=O)=O)CC1=O VYLDEYYOISNG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369915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stas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61473 Arabidopsis thaliana ABCB2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96893 Mus musculus Sult2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81243 STA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41—Frequency-non-contiguo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Signal structure ensuring backward compatibility with legacy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通过使用包括不同大小的载波的资源单元发送PPDU的技术。例如,通过使用五个频带、左保护带以及右保护带来发送PPDU。根据包括的资源单元的类型,空子载波能够被包括在五个频带中。空子载波能够是每个频带的最左侧或者最右侧,并且根据每个资源单元中包括的载波的大小或者资源单元的类型来确定包括的空子载波的数目。包括DC载波的频带能够仅包括具有非连续的载波的一个资源单元,并且空子载波能够被进一步包括在DC载波周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最具体地,涉及在无线LAN系统中通过使用包括多个子载波的资源单元的组合来发送用于至少一个接收站的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下一代无线局域网(WLAN)的讨论正在进行中。在下一代WLAN中,目标是1)改进2.4GHz和5GHz频带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物理(PHY)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2)提高频谱效率和区域吞吐量,3)在真实的室内和户外环境,诸如,干扰源存在的环境、密集异构网络环境和高用户负载存在的环境等等下提升性能。
在下一代WLAN中主要地考虑的环境是接入点(AP)和站(STA)是许多的密集的环境,并且在密集的环境之下,讨论频谱效率和区域吞吐量的提升。此外,在下一代WLAN中,除了室内环境之外,在现有的WLAN没有显著地考虑的户外环境中,关注实质上的性能提升。
详细地,在下一代WLAN中主要关注诸如无线办公、智能家居、露天大型运动场、热点和大厦/公寓的场景,并且基于相应的场景进行有关在AP和STA是许多的密集的环境下的系统性能提升的讨论。
在下一代WLAN中,预计会积极地讨论重叠基本服务集(OBSS)环境中系统性能的提升和户外环境性能的提升以及蜂窝卸载,而不是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中单个链路性能的提升。下一代的方向指的是下一代WLAN逐渐地具有类似于移动通信的技术范围。当考虑近年来已经在小型小区和直接对直接(D2D)通信区域讨论了移动通信和WLAN技术的情形时,下一代WLAN和移动通信的技术和商业融合预测将进一步活跃。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
本说明书的示例提出在当多个资源单元被使用时的情况下有效率地执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可以在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方法可以包括:通过使用为接收站的数据字段分配的至少一个资源单元配置PPDU(物理协议数据单元);以及通过第一预先确定的带将PPDU发送到接收站,其中第一预先确定的带可以包括均彼此连续(contiguous)的第一至第五频带、与第一频带连续的左保护带以及与第五频带连续的右保护带。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第一频带的情况下,第一频带的最左边子载波可以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
此外,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第二频带的情况下,第二频带的最左边子载波可以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
此外,在第三类型RU被分配给第一和第二频带的情况下,空子载波可以不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频带。
此外,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第四频带的情况下,第四频带的最右边子载波可以是空子载波配置而成。
此外,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第五频带的情况下,第五频带的最右边子载波可以是空载波配置而成。
此外,在第三类型RU被分配给第四和第五频带的情况下,空子载波可以不被插入到第四和第五频带中。
此外,与第二类型RU相比较,第三类型RU可以包括更多数目的子载波,以及与第一类型资源单元相比较,第二类型RU可以包括更多数目的子载波。
本发明的效果
本说明书的示例提出在当多个资源单元被使用时的情况下可以减轻多个资源单元中的干扰的资源单元分配方法。例如,在当通过适当地定位空子载波和资源单元来将多个资源单元分配给多个接收站时的情况下,本说明书的方法可以实现减轻干扰的影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无线局域网(WLAN)的结构的概念视图。
图2是示出在40MHz带宽中的示例性资源单元(RU)分配/布局的图。
图3是示出在80MHz带宽中的示例性资源单元(RU)分配/布局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图6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7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8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9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0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1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2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3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4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5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6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7是描述在20MHz带宽中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分配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18是示出能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DL/UL PPDU格式的框图。
图19是示出可应用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图示无线局域网(WLAN)结构的概念图。
图1的上半部分图示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的基础结构基本服务集(BSS)的结构。
参考图1的上半部分,无线LAN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础结构BSS 100和105(在下文中,称为BSS)。作为诸如成功地同步以互相通信的接入点(AP)125和站(STA1)100-1的AP和STA的集合的BSS 100和105不是指示特定区域的概念。BSS10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TA 105-1和105-2,其可以连接到一个AP 130。
BSS可以包括至少一个STA、提供分配服务的AP以及连接多个AP的分布系统(DS)110。
分布系统110可以实现通过连接多个BSS 100和105扩展的扩展服务集(ESS)140。ESS 140可以被用作指示通过经由分布系统110连接一个或多个AP 125或者130而配置的一个网络的术语。包括在一个ESS 140中的AP可以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SSID)。
入口120可以起桥梁的作用,其连接无线LAN网络(IEEE 802.11)和另一个网络(例如,802.X)。
在图1的上半部分中图示的BSS中,可以实现在AP 125与130之间的网络以及在AP125和130与STA 100-1、105-1和105-2之间的网络。但是,无需AP 125和130执行通信,该网络甚至被在STA之间配置。无需AP 125和130,通过甚至在STA之间配置网络来执行通信的网络被定义为Ad-Hoc网络或者独立的基本服务集(IBSS)。
图1的下半部分图示示出IBSS的概念图。
参考图1的下半部分,IBSS是以Ad-Hoc模式操作的BSS。由于IBSS不包括接入点(AP),在中心处执行管理功能的集中管理实体不存在。也就是说,在IBSS中,STA 150-1、150-2、150-3、155-4和155-5通过分布方式管理。在IBSS中,STA 150-1、150-2、150-3、155-4和155-5全部可以由可移动的STA构成,并且不允许接入DS以构成自含的网络。
作为预先确定的功能媒体(其包括遵循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的规定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和用于无线电媒体的物理层接口)的STA可以用作包括所有AP和非AP站(STA)的含义。
STA可以被称作各种名称,诸如移动终端、无线设备、无线发送/接收单元(WTRU)、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移动用户单元,或者仅仅被称为用户。
在下文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AP发送给STA的数据(可替选地,或者帧)可以被表示为称作下行链路数据(可替选地,下行链路帧)的术语,并且STA发送给AP的数据(可替选地,帧)可以被表示为称作上行链路数据(可替选地,上行链路帧)的术语。此外,从AP到STA的传输可以被表示为下行链路传输,并且从STA到AP的传输可以被表示为称作上行链路传输的术语。
此外,经由下行链路传输发送的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帧和数据可以分别地被表示为诸如下行链路PPDU、下行链路帧和下行链路数据的术语。PPDU可以是包括PPDU头部和物理层服务数据单元(PSDU)(可替选地,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的数据单元。PPDU头部可以包括PHY头部和PHY前导,并且PSDU(可替选地,MPDU)可以包括帧或者指示帧(可替选地,MAC层的信息单元),或者是指示帧的数据单元。PHY头部可以被表示为作为另一个术语的物理层汇聚协议(PLCP)头部,并且PHY前导可以被表示为作为另一个术语的PLCP前导。
此外,经由上行链路传输发送的PPDU、帧和数据可以分别地被表示为诸如上行链路PPDU、上行链路帧和上行链路数据的术语。
在传统无线LAN系统中,整个带宽可以被用于到一个STA的下行链路传输和到一个STA的上行链路传输。此外,在当前描述的实施例适用于其的无线LAN系统中,AP可以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 MIMO)执行下行链路(DL)多用户(MU)传输,并且该传输可以被表示为称作DL MU MIMO传输的术语。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中,对于上行链路传输和/或下行链路传输支持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传输方法。详细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中,AP可以基于OFDMA执行DL MU传输,并且该传输可以被表示为称作DL MU OFDMA传输的术语。当执行DLMU OFDMA传输时,AP可以在重叠的时间资源上经由多个相应的频率资源将下行链路数据(可替选地,下行链路帧和下行链路PPDU)发送给多个相应的STA。多个频率资源可以是多个子带(可替选地,子信道)或者多个资源单元(RU)(可替选地,基本音调单元或者小音调单元)。DL MU OFDMA传输可以与DL MU MIMO传输一起被使用。例如,基于多个空时流(可替选地,空间流)的DL MU MIMO传输可以在分配用于DL MU OFDMA传输的特定的子带(可替选地,子信道)上被执行。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中,对于上行传输和/或下行链路传输支持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传输方法。详细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中,AP可以基于OFDMA执行DL MU传输,并且该传输可以被表示为称作DL MU OFDMA传输的术语。当DL MUOFDMA传输被执行时,AP可以在重叠的时间资源上经由多个相应的频率资源将下行链路数据(可替选地,下行链路帧和下行链路PPDU)发送到多个相应的STA。多个频率资源可以是多个子带(可替选地,子信道)或者多个资源单元(RU)(可替选地,基本音调单元或者小音调单元)。DL MU OFDMA传输可以与DL MU MIMO传输一起被使用。例如,可以在分配用于DL MUOFDMA传输的特定的子带(可替选地,子信道)上执行基于多个空时流(可替选地,空间流)的DL MU MIMO传输。
此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中,可以支持上行链路多用户(UL MU)传输,其中多个STA在相同的时间资源上发送数据给AP。多个相应的STA的在重叠的时间资源上的上行链路传输可以在频率域或者空间域上被执行。
当由多个相应的STA在频率域上执行上行链路传输时,不同的频率资源可以基于OFDMA作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分配给多个相应的STA。不同的频率资源可以是不同的子带(可替选地,子信道)或者不同的资源单元(RU)。多个相应的STA可以经由不同的频率资源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AP。经由不同的频率资源的传输方法可以被表示为称作UL MU OFDMA传输方法的术语。
当由多个相应的STA在空间域上执行上行链路传输时,不同的时间空间流(可替选地,空间流)可以被分配给多个相应的STA,并且多个相应的STA可以经由不同的时间空间流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给AP。经由不同的空间流的传输方法可以被表示为称作UL MU MIMO传输方法的术语。
UL MU OFDMA传输和UL MU MIMO传输可以被互相一起使用。例如,基于多个空时流(可替选地,空间流)的UL MU MIMO传输可以在分配用于UL MU OFDMA传输的特定的子带(可替选地,子信道)上被执行。
在不支持MU OFDMA传输的遗留无线LAN系统中,多信道分配方法被用于将更宽的带宽(例如,20MHz额外的带宽)分配给一个终端。当信道单元是20MHz时,多信道可以包括多个20MHz信道。在多信道分配方法中,主要信道规则被用于分配更宽的带宽给一个终端。当使用主要信道规则时,存在分配更宽的带宽给终端的限制。详细地,按照主要信道规则,当在重叠的BSS(OBSS)中使用邻近于主要信道的次要信道并且从而次要信道是忙碌时,STA可以使用除主要信道以外的剩余信道。因此,由于STA可以将帧仅仅发送给主要信道,所以存在STA经由多信道接收帧传输的限制。也就是说,在遗留无线LAN系统中,用于分配多信道的主要信道规则可能是在OBSS不是很小的当前的无线LAN环境下通过操作更宽的带宽来获得高吞吐量时的一个大的限制。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实施例中,公开了无线LAN系统,其支持OFDMA技术。也就是说,OFDMA技术可以被应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至少一个。此外,MU-MIMO技术可以另外被应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至少一个。当使用OFDMA技术时,不受主要信道规则的限制,多个信道可以不由一个终端而是由多个终端同时使用。因此,更宽的带宽可以被操作以提升操作无线资源的效率。
在根据这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中假设的时间-频率结构的示例可以被描述如下。
更加具体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高效率PPDU(HE PPDU)可以被划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与遗留系统有关的字段,并且其中第二部分可以包括与HE系统有关的字段。第二部分可以包括在下文中将会详细地描述的HE-STF、HE-LTF以及数据字段,并且第一部分可以包括L-STF、L-LTF、L-SIG等等。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大小/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大小可以被定义为在遗留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FFT/IFFT大小的N倍(其中N是整数,例如,N=4)。更具体地说,与HEPPDU的第一部分相比较,FFT/IFFT的4倍大小可以被应用于HE PPDU的第二部分。例如,256FFT/IFFT可以被应用于20MHz带宽,512FFT/IFFT可以被应用于40MHz带宽,1024FFT/IFFT可以被应用于80MHz带宽,以及2048FFT/IFFT可以被应用于连续的160MHz带宽或者不连续的160MHz带宽。
子载波空间/间隔可以对应于在遗留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1/N倍大小(其中N是整数,例如,当N=4时,78.125kHz)。更具体地,HE PPDU的第一部分可以采用具有312.5kHz大小的子载波间隔,其对应于现有技术的子载波间隔,并且,HE PPDU的第二部分可以采用具有78.125kHz大小的子载波间隔,其对应于现有技术的子载波间隔。
基于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或者FFT/IFFT)的IDFT/DFT长度(或者有效的符号长度)可以对应于在遗留无线LAN系统中IDFT/DFT长度的N倍。例如,在遗留无线LAN系统中,在IDFT/DFT长度等于3.2μs并且N=4的情况下,在根据这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中,IDFT/DFT长度可以等于3.2μs*4(=12.8μs)。更加具体地,对于HE PPDU的第一部分的每个符号应用的IDFT/DFT长度可以对应于3.2μs,并且对于HE PPDU的第二部分的每个符号应用的IDFT/DFT长度可以对应于3.2μs*4(=12.8μs)。
OFDM符号的长度可以对应于具有增加给其的保护间隔(GI)的长度的IDFT/DFT长度。GI的长度可以具有各种的值,诸如0.4μs、0.8μs、1.6μs、2.4μs和3.2μs。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OFDMA方法和设备被使用的情况下,被定义为具有不同的大小的资源分配单元可以被使用。通过使用各种术语,诸如单元、资源单元、频率单元等等,可以表示相应的资源分配单元,并且每个单元的大小可以以对应于子载波的音调单元来表达。资源单元可以被不同地配置。例如,资源单元可以被定义未具有各种大小,诸如26、52以及56个音调。
当考虑被定位在整个带宽的两端处以便于减轻干扰的左保护音调和右保护音调以及被定位在整个带宽的中心处的直流(DC)音调时,可以在整个带宽(或者可用带宽)内分配资源单元。当考虑可以被用于用户分配分离(或者每个STA资源分配)、公共导频、自动增益控制(AGC)、相位跟踪等等的用途的残余音调(或者剩余音调)时也可以分配资源单元。
当根据整个带宽考虑资源使用效率、可伸缩性(或者可扩展性)时,可以配置在整个带宽内分配资源单元(分配的数目、分配位置等等)的方法。分配资源单元的方法可以被预先定义或者可以基于各种方法来用信号发送(例如,基于被包括在的PPDU的PPDU报头中的信号字段的信令)。
另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定义包括对应于在至少多个资源单元之间的组合的音调的虚拟分配资源单元,并且基于虚拟分配资源单元的资源分配可以被执行。基于虚拟资源分配单元的资源分配可以被可替选地表达为虚拟化。
虚拟分配资源单元可以对应于用于重新使用遗留无线LAN系统中交织器大小和OFDM配置参数(或者音调配置参数)的资源单元。
更加具体地,在242个音调被分配给一个STA的情况下,遗留导频分配和遗留交织器大小可以被使用。更加具体地,在242个音调当中,8个音调作为导频音调被分配,并且可以为数据音调分配剩余的234个音调。可以对234音调数据音调执行基于234大小的交织器的交织过程。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与已经被分配有242个音调的遗留STA相同地执行数据交织过程和导频音调插入过程。更加具体地,即使在当242音调结构不被物理地支持时的情况下,虚拟242音调资源单元可以被分配给STA。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遗留234大小的交织器的交织过程和遗留导频音调(8个导频音调)的插入过程可以被使用。这样的242音调资源单元可以通过使用被称为虚拟分配资源单元的术语来表达。虚拟资源分配单元可以对应于242个音调或者242个音调的倍数(例如,484、968等等)。可替选地,也可以基于在遗留无线LAN系统中使用的另一交织器大小(108、52、24等等)确定虚拟资源分配单元的大小。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与带宽20MHz、40MHz以及80MHz中的每个相对应的音调配置参数可以被描述如下。用于带宽中的每个的下述资源分配方法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因此,可以通过使用除下面将会描述的方法之外的其它各种方法为每个带宽执行资源分配。
例如,6个音调可以被定义为左保护音调,3个音调可以被定义为直流(DC)音调,并且可以为20MHz带宽定义5个音调,并且可以在带宽内分配256音调资源单元和526音调资源单元。可替选地,926音调资源单元可以作为虚拟分配资源单元被分配。
例如,在20MHz频带内的详细分配可以对应于56/26/26/13/DC/13/26/26/56或26/26/13/56/DC/56/13/26/26。在此,“56”指示56音调资源单元,“26”指示26音调资源单元,并且“13”指示13音调资源单元,其对应于被26个音调分成两半。
图2是示出在40MHz带宽中的示例性资源单元(RU)分配/布局的图。
例如,对于40MHz带宽,左保护(LG)中的音调数被定义为等于12个音调,DC音调数被定义为等于5个音调,并且右保护(RG)中的音调数被定义为等于11个音调,并且剩余的484个音调可以被分成两半。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26音调资源单元(RU)、52(=2*26)音调资源单元或者108(=4*26)音调资源单元(RU)可以被定位在左保护(LG)的242个音调中,并且这种组合可以配置成不同的数目。另外,如图2所示,26-RU、52-RU和108-RU中的不同组合也可以被定位在右保护(RG)的242个音调中。此外,也可以定位242-RU。
图3是示出在80MHz带宽中的示例性资源单元(RU)分配/布局的图。
例如,对于80MHz带宽,左保护(LG)中的音调数被定义为等于12个音调,DC音调数被定义为等于7个音调,并且右保护(RG)中的音调数被定义为等于11个音调,并且剩余的994个音调可以基于DC音调被分成两半。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2个242-资源块被定位在左保护(LG)中,并且26-RU、52-RU和108-RU可以被不同地定位在每个242-资源块中。这在右保护(RG)中也一样。左侧和右侧的RU布局可以基于DC音调而被相同地或者不同地配置。
下文将详细描述在20MHz带宽中的资源单元的分配和残余音调的相应布局。
在下面将要描述的20MHz频带的示例中,左保护(LG)的音调数可以等于6,右保护(RG)的音调数可以等于5,并且DC音调数可以等于3。正如在40MHz和80MHz带宽的情况下一样,下面将要描述的在20MHz带宽中的资源布局可以被应用于OFDMA PPDU。另外,下文将要描述的示例提出一种在将242-资源块音调分配给26-RU、52-RU和106-RU(或者107-RU)的情况发生时执行残余音调的布局的方法,其中,242-资源块音调分别存在于20MHz带宽中的DC音调的左侧和右侧。更具体地,根据RU的大小生成8个、4个或者2个残余音调,并且下面将要描述的示例提出一种有效地布局这种残余音调的方法。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20MHz带宽中的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如图所示,图4的示例涉及一种通过预定带宽480发送PPDU的方法。预定带宽4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4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410、420、430、440和450。同时,第一频带410也与左保护带4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450也与右保护带470连续。
虽然图4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6-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图4中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根据图4的示例,在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第二类型RU(即,52-RU)被包括在与左保护带460连续的第一频带410中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频带410的最左边子载波415由1个空子载波配置而成。这与用于减轻由来自彼此不同的频带(即,除了预定频带480之外的频带)的混淆造成的干扰的方法相对应。然而,在将第三类型RU(即,106-RU)分配到整个第一频带410和第二频带420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不将空子载波包括在第一频带410和第二频带420中。由于第三类型RU具有数量相对较多的子载波,所以,即使来自另一频带的干扰发生,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在考虑由空子载波的出现(或者存在)造成的开销而包括第三类型RU(即,106-RU)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省略第一频带410的最左边空子载波415和第二频带420的最左边空子载波425。
同时,在第一频带410中,最多可以包括两个第一类型RU(即,26-RU),并且在包括第二类型RU(即,52-RU)的情况下,可以包括1个RU。在两个第一类型RU(即,26-RU)被包括在第一频带410中的情况下,省略2个资源单元之间的空子载波。在空子载波被插入相应位置的情况下,与第二类型RU(即,52-RU)对齐的问题可能发生,并且这是为了防止因空子载波的过度插入而产生的开销增加。这一特征一般应用于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二频带、第四频带和第五频带420、440和450中的每个。
根据图4的示例,1个空子载波可以被包括在第一频带410与第二频带420之间。更具体地,在第一类型RU(即,26-RU)包括在第二频带420中的情况下,或者在包括第二类型RU(即,52-RU)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插入第二频带420的最左边空子载波425。
在将第一类型RU或者第二类型RU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的情况下,因为第二频带420的最左边空子载波425可以减少在用户之间生成的干扰,所以这在使用UL-OFDMA等的情况下更有效。在第三类型RU(即,106-RU)被插入整个第一频带410和第二频带420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省略第二频带420的这种最左边空子载波。
同时,优选的是,与中心频带相对应的第三频带430在其中心区域包括DC音调(例如,3个音调)和4个附加残余音调。另外,优选的是,分别将第一类型RU(即,26-RU)定位在第三频带430的左侧部437和右侧部438上。更具体地,优选的是,仅仅将第一类型RU(即,26-RU)分配给第三频带430并且不将第二或者第三类型RU分配给第三频带430。同时,如图所示,优选的是,第三频带430的左侧部437和右侧部438中的每个包括13个子载波。
图4的示例可以减轻在另外将残余音调定位在DC音调(例如,3个音调)附近从而补充数量不够的DC音调并且配置第三频带430的过程期间造成的干扰的影响或者误差泄露(error leakage)的影响。根据将4个残余音调包括在3个DC音调附近的方法来描述图4的示例。然而,通过将3个DC音调和4个残余音调中的全部标记为DC音调,可以指示7个DC音调435被包括在第三频带430中。
存在这样一种情况:1个空子载波可以被包括在第四频带440与第五频带450之间。更具体地,在第一类型RU(即,26-RU)被包括在第四频带440中的情况下,或者在包括第二类型RU(即,52-RU)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插入第四频带440的最右边空子载波445。
另外,存在这样一种情况:1个空子载波可以被包括在第五频带450与右保护带470之间。更具体地,在第一类型RU(即,26-RU)被包括在第五频带450中的情况下,或者在包括第二类型RU(即,52-RU)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插入第五频带450的最右边空子载波455。
同时,在将第三类型RU(即,106-RU)分配到整个第四频带440和第五频带450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不将空子载波包括在第四频带440和第五频带450中。由于第三类型RU具有数量相对较多的子载波,所以,即使来自另一频带的干扰发生,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在考虑由空子载波的出现(或者存在)造成的开销而包括第三类型RU(即,106-RU)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省略第四频带440的最右边空子载波445和第五频带450的最右边空子载波455。
同时,图4的第一频带410是与1个空子载波415和两个第一类型RU(或者一个第二类型RU)相对应的频带,并且第一频带、第二频带、第四频带和第五频带410、420、440和450的大小彼此相等。
如附图中的虚线所指示的,在图4的示例中,由于资源单元中的每个沿频率轴线对齐,所以,在组合并且分配具有不同大小的资源单元的情况下,这种对齐有利于动态分配给多个用户。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充分插入多个残余音调,可以减小相关干扰。
图5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5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5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7-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5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5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510、520、530、540和550。同时,第一频带510也与左保护带5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550也与右保护带570连续。
根据图5的示例,在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第二类型RU(即,52-RU)被包括在与左保护带560连续的第一频带510中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频带510的最左边子载波515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优选的是,被包括在图5的示例中的最左边空子载波515与3个空子载波相对应。
相反,在将第三类型RU(即,107-RU)分配到整个第一频带510和第二频带520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不将空子载波包括在第一频带510和第二频带520中。同时,与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不一样,在任何情况下,空子载波都不被包括在第二频带520和第四频带540中。
第一频带510和第二频带5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540和第五频带550中的最右边空子载波。
在第三频带5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equally)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2个音调。
图6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6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6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7-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6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6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610、620、630、640和650。同时,第一频带610也与左保护带6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650也与右保护带670连续。
根据图6的示例,在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第二类型资源单元(即,52-RU)被包括在与左保护带660连续的第一频带610中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频带610的最左边子载波615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优选的是,被包括在图6的示例中的最左边空子载波615与2个空子载波相对应。
相反,在将第三类型RU(即,107-RU)分配到整个第一频带610和第二频带620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不将空子载波包括在第一频带610和第二频带620中。
同时,如果将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分配给第二频带620,则优选的是第二频带620的最左边子载波625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包括1个空子载波。
第一频带610和第二频带6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640和第五频带650中的最右边空子载波。
在第三频带6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2个音调。
图7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7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7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7-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7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7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710、720、730、740和750。同时,第一频带710也与左保护带7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750也与右保护带770连续。
根据图7的示例,在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被包括在第一频带710中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频带710的最左边子载波715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优选的是,被包括在图7的示例中的最左边空子载波715与1个空子载波相对应。
相反,在将第三类型RU(即,107-RU)分配到整个第一频带710和第二频带720中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不将空子载波包括在第一频带710和第二频带720中。
同时,如果将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分配给第二频带720,那么优选的是第二频带720的最左边子载波725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包括2个空子载波。
第一频带710和第二频带7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740和第五频带750中的最右边空子载波。
在第三频带7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2个音调。
图8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8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8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7-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8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8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810、820、830、840和850。同时,第一频带810也与左保护带8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850也与右保护带870连续。
根据图7的示例,空子载波可以不被包括在第一频带810中。
同时,如果将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分配给第二频带820,那么优选的是第二频带825的最左边子载波820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包括3个空子载波。
第一频带810和第二频带8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840和第五频带850中的最右边空子载波。
在第三频带8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2个音调。
图9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9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9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6-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9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9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910、920、930、940和950。同时,第一频带910也与左保护带9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950也与右保护带970连续。
同时,如果将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分配给第一频带910,那么优选的是第一频带910的最左边子载波915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包括2个空子载波。
根据图9的示例,空子载波可以不被包括在第二频带920中。
第一频带910和第二频带9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940和第五频带950中的最右边空子载波。
在第三频带9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4个音调。
图10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10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10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6-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10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10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1010、1020、1030、1040和1050。同时,第一频带1010也与左保护带10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1050也与右保护带1070连续。
根据图10的示例,空子载波可以不被包括在第一频带1010中。同时,如果将第一类型RU(即,26-RU)或者第二类型RU(即,52-RU)分配给第二频带1020,那么优选的是第二频带1020的最左边子载波1025由空子载波配置而成,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包括2个空子载波。
第一频带1010和第二频带10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1040和第五频带1050中的最右边空子载波。
在第三频带10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4个音调。
图11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11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11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7-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11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11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1110、1120、1130、1140和1150。同时,第一频带1110也与左保护带11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1150也与右保护带1170连续。
根据图11的示例,在将第一类型RU(即,26-RU)分配给第一频段1110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在2个26-RU之间分配1个空子载波1111。另外,在将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分配给第一频带1110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将1个空子载波分配给最右边子载波。
另外,在将第一类型RU(即,26-RU)分配给第二频段1120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将1个空子载波1121分配到26-RU中的每个的左侧。另外,在将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分配给第二频带1120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将2个空子载波分配给最左边子载波。
第一频带1110和第二频带11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1140和第五频带1150中的空子载波1141、1142、1151和1152。
在第三频带11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2个音调。
图12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12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12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7-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12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12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1210、1220、1230、1240和1250。同时,第一频带1210也与左保护带12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1250也与右保护带1270连续。
根据图12的示例,在将第一类型RU(即,26-RU)分配给第一频段1210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在2个26-RU之间分配1个空子载波1211。另外,在将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分配给第一频带1210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将1个空子载波1212分配给最右边子载波。
另外,在将第一类型RU(即,26-RU)分配给第二频段1220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将1个空子载波1221分配到26-RU中的每个的左侧。另外,在将类型-2资源单元(即,52-RU)分配给第二频带1220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可以将空子载波1222分配到子载波的两端。
第一频带1210和第二频带12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1240和第五频带1250中的空子载波1241、1242、1251和1252。
在第三频带12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2个音调。
图13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13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13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7-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13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13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1310、1320、1330、1340和1350。同时,第一频带1310也与左保护带13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1350也与右保护带1370连续。
根据图13的示例,仅仅在类型-1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RU)被包括在第一频带1310中的情况下,可以将空子载波1315分配给最右边子载波。另外,仅仅在类型-1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RU)被包括在第二频带1320中的情况下,可以将空子载波1325分配给最左边子载波和最右边子载波中的每个。
第一频带1310和第二频带13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1340和第五频带1350中的空子载波1345和1355。
在第三频带13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2个音调。
图14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由于图14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14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6-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14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14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1410、1420、1430、1440和1450。同时,第一频带1410也与左保护带1460连续,并且第五频带1450也与右保护带1470连续。
根据图14的示例,仅仅在类型-1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RU)被包括在第一频带1410中的情况下,可以将空子载波1415分配给最右边子载波。另外,仅仅在类型-1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RU)被包括在第二频带1420中的情况下,可以将1个空子载波1421分配给最左边子载波,并且可以将1个空子载波1422分配给最右边子载波。如果类型3资源单元(即,106-RU)被包括在包括第一频带1410和第二频带1420的频带中,那么可以将1个空子载波1422分配给最右边子载波。
第一频带1410和第二频带14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1440和第五频带1450中的空子载波。
在第三频带1430的情况下,虽然残余音调被平均地定位在DC音调(3个音调)附近,并且,虽然每个26-RU的结构由非连续定位(或者布局)的13个音调平均地配置而成,但是可以决定DC音调附近的残余音调数等于2个音调。
图15是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图。
由于图15的主要特征与图4的主要特征相同,为了简单起见,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并且,因此,以下描述将集中于与图4不同的特征。
虽然图15的示例公开了一种使用26-RU、52-RU和107-RU的示例,但是每个RU的大小(即,包括的音调/子载波数)是可变的。3个类型的RU可以被表示为第一至第三资源单元(RU)。
正如在图4的示例中一样,预定带宽1580可以与20MHZ相对应。预定带宽1580包括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1510、1520、1530、1540和1550。
根据图15的示例,仅仅在类型-1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RU)被包括在第一频带1510中的情况下,可以将1个空子载波1511和1512分配到所示的位置中。另外,仅仅在类型-1或者类型-2资源单元(RU)包括在第二频带1520中的情况下,如图所示包括空子载波1525。
第一频带1510和第二频带1520的这种特征同样适用于被包括在第四频带1540和第五频带1550中的空子载波。同时,在第三频带1530的情况下,结构与图5的第三频率530的结构相对应。
图16和图17是分别示出根据附加示例的在20MHz带宽中分配资源单元和残余音调的示例性方法的图。
与图5的示例相比较,空子载波在26-RU之间的位置是不同的,并且剩余的特征全部相同。类似地,与图15的示例或者图16的示例相比较,26-RU之间空子载波的位置是不同的,并且剩余的特征全部相同。
图18是示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能够使用的DL/UL PPDU格式的框图。
在图18中,公开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用于AP或者非AP STA的OFDMA发送的PPDU格式。
参考图18,MU PPDU的PPDU报头可以包括遗留短训练字段(L-STF)、遗留长训练字段(L-LTF)、遗留信号(L-SIG)、高效率信号A(HE-SIG A)、高效率信号B(HE-SIG B)、高效率短训练字段(HE-STF)、高效率长训练字段(HE-LTF)以及数据字段(或者MAC有效载荷)。PPDU可以被划分成是由从PHY报头开始到L-SIG的部分的遗留部分和由L-SIG之后的部分组成的高效率(HE)部分(HE部分)。
L-STF 1800可以包括短训练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短训练OFDM符号)。L-STF 1800可以被用于帧检测、自动增益控制(AGC)、分集检测以及粗频率/时间同步。
L-LTF 1810可以包括长训练正交频分复用符号(长训练OFDM符号)。L-LTF 1810可以被用于精细频率/时间同步和信道预测。
L-SIG 1820可以被用于发送控制信息。L-SIG 1820可以包括关于数据传输速率、数据长度等等的信息。另外,L-SIG 1820可以被重复并且被发送。更加具体地,L-SIG 1820可以由重复的格式配置而成(例如,这可以被称为R-LSIG)。
HE-SIG A 1830可以包括用于指示意欲接收DL MU PPDU的STA的信息。例如,HE-SIG A 1830可以包括要接收PPDU的特定STA(或者AP)的标识符、用于指示STA的组的信息。例如,在HE-SIG A 1830被用于DL MU PPDU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用于非AP STA的DL MUPPDU的接收的资源分配信息。
另外,HE-SIG A 1830也可以包括用于BSS标识信息的彩色比特信息、带宽信息、尾部比特、CRC比特、关于HE-SIG B 1840的调制和编译方案(MCS)信息、关于用于HE-SIG B1840的符号的数目的信息以及循环前缀(CP)(或者保护间隔(GI))长度信息。
HE-SIG B 1840可以包括关于物理层服务数据单元(PSDU)的长度MCS的信息和尾部比特等等。另外,HE-SIG B 1840也可以包括关于要接收PPDU的STA的信息、基于OFDMA资源分配信息(或者MU-MIMO信息)。在基于OFDMA的资源分配信息(或者MU-MIMO有关信息)被包括在HE-SIG B 1840的情况下,资源分配信息可以不被包括在HE-SIG A 1830中。
HE-SIG A 1830或者HE-SIG B 1840可以包括关于至少一个接收STA的资源分配信息(或者虚拟资源分配信息)。
如在附图中所示,可以以复制的格式发送在MU PPDU内的HE-SIG B 1840的前一个字段。在HE-SIG B 1840的情况下,从频带(例如,第四频带)的部分发送的HE-SIG B 1840也可以包括用于相应的频带的数据字段和用于除了相应的频带之外的另一频带(例如,第二频带)的数据字段的控制信息。另外,特定频带(例如,第二频带)的HE-SIG B 1840可以对应于另一频带(例如,第四频带)的HE-SIG B 1840的复制的格式。可替选地,HE-SIG B 1840可以在整个传输资源内以编码的格式被发送。紧跟HE-SIG B 1840(或者之后)的字段可以包括用于接收PPDU的接收STA中的每个的单独的信息。
HE-STF 1840可以被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环境或者OFMDA环境下增强自动增益控制估计。
HE-LTF 1850可以被用于在MIMO环境或者OFDMA环境下估计信道。
被应用于HE-STF 1850和在HE-STF 1850之后的字段的FFT/IFFT的大小可以不同于被应用于HE-STF 1850之前的字段的FFT/IFFT的大小。例如,被应用于HE-STF 1850和HE-STF 1850之后字段的FFT/IFFT的大小可以是被应用于HE-STF 1850之前的字段的FFT/IFFT的大小的四倍。
换言之,如果L-STF 1800、L-LTF 1810、L-SIG 1820中的至少一个字段被称为控制字段,则其可以被表达成应用于控制字段的子载波频率间隔比应用于数据字段1870(或者HE-STF、HE-LTF字段)的子载波频率间隔大4倍。可替选地,可以说应用于控制字段的每个符号的IDFT/DFT周期比应用于数据字段的每个数据符号的IDFT/DFT周期短4倍。更加具体地,被应用于控制字段的子载波频率间隔可以等于312.5kHz,并且被应用于数据字段1870(或者HE-STF、HE-LTF字段)的每个符号的子载波间隔可以等于78.125kHz,并且被应用于控制字段的IDFT/DFT长度可以被表达为等于3.2μs,并且被应用于数据字段1870(或者HE-STF、HE-LTF字段)的符号的IDFT/DFT长度可以被表达为12.8μs。
STA可以接收HE-SIG A 1830并且可以基于HE-SIG A 1830接收用于接收下行链路PPDU的指示。在这样的情况下,STA可以基于从HE-STF 1850和HE-STF 1850之后的字段开始改变的FFT大小执行解码。相反,如果STA基于HE-SIG A不能够接收用于接收下行链路PPDU的指示,则STA可以停止解码过程并且可以执行网络分配向量(NAV)配置。HE-STF 1850的循环前缀(CP)可以具有大于其它字段的CP的大小,并且,在这样的CP时段期间,STA可以改变FFT大小并且可以对下行链路PPDU执行解码。
图4至图17的上述示例可以被应用于HE-STF 1850、HE-LTF 1860以及数据字段1870。例如,在示例被应用于数据字段1870的情况下,在附图中示出的4个数据字段中的每个可以对应于20MHz带。更加具体地,在分配用于数据字段1870中的每个的资源单元(RU)的情况下,根据图4至图17的示例,资源单元(RU)可以被分配并且空子载波可以被分配。
同时,在图18的示例中,通过4个频带(即,20MHz*4=80MHz)的执行传输的示例被公开,并且不需要使用4个频带1881、1882、1883以及1884的全部,并且,例如,仅1频带可以被使用,或者仅2个频带可以被可选地使用。
图19是示出示例性实施例可适用于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参考图19,作为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的STA,无线设备可以对应于AP 1900或者非AP STA站(非AP STA)。
AP 1900包括处理器1910、存储器1920以及射频单元(RF单元)1930。
RF单元1930被连接到处理器1910,从而能够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1910实现在本发明中提出的功能、过程以及/或者方法。例如,处理器1910可以被实现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执行无线设备的操作。处理器可以执行在图1至图18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公开的无线设备的操作。
非AP STA 1950包括处理器1960、存储器1970以及射频单元(RF单元)1980。
RF单元1980被连接到处理器1960,从而能够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1960实现在本发明中公开的功能、过程以及/或者方法。例如,处理器1960可以被实现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执行非AP STA的操作。处理器可以执行在图1至图18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公开的非AP STA的操作。
例如,处理器1960可以根据图4至图18的示例性实施例分配RU并且可以分配相应的空子载波。
处理器1910或者196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它的芯片组、逻辑电路、数据处理装置以及/或者用于相互转换基带信号和无线电信号的转换器。存储器1920或者197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以及/或者其它存储装置。RF单元1930和1980可以包括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
当示例性实施例被实现为软件时,上述方法可以被实现为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过程、函数等等)。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920和1970中并且可以由处理器1910和1960执行。存储器1920和1970可以位于处理器1910和1960的内部或者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手段被连接到处理器1910和1960。
Claims (20)
1.一种在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中通过使用均具有多个子载波的资源单元发送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为接收站的数据字段分配的至少一个资源单元RU配置物理协议数据单元PPDU,其中每个RU包括第一类型RU、比第一类型RU包括更多数目的子载波的第二类型RU以及比第二类型RU包括更多数目的子载波的第三类型RU中的一个;以及
通过预先确定的带将所述PPDU发送到所述接收站,所述预先确定的带包括均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连续的左保护带以及与所述第五频带连续的右保护带,
其中,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一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带的最左边子载波是空子载波,
其中,在所述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二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频带的最左边子载波是空子载波,
其中,在所述第三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一和第二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和第二频带不包括空子载波,
其中,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四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四频带的最右边子载波是空子载波,
其中,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五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五频带的最右边子载波是空子载波,
其中,在第三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四和第五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四和第五频带不包括空子载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频带具有预先确定数目的直流DC子载波和用于分配第一类型RU的一些子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在所述第三频带中分配第一类型RU的子载波的数目由两个子载波组形成,以及其中所述直流DC子载波在所述两个子载波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类型RU包括26个子载波,其中第二类型RU包括52个子载波,其中第三类型RU包括106个子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频带具有7个直流DC子载波和26个子载波,所述26个子载波在所述7个直流DC子载波的两侧上被划分成两组13个子载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频带、所述第二频带、所述第四频带、以及所述第五频带中的每个对应于相同数目的子载波,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频带、所述第二频带、所述第四频带以及所述第五频带中的每个对应于包括两个第一类型RU和一个空子载波的频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带对应于一个第三类型RU。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为多个接收站配置所述PPDU的情况下,多个RU被分配给所述PPDU,并且所述多个RU被用于所述多个接收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PDU包括控制字段和数据字段,以及其中应用于所述控制字段的子载波频率间隔比应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子载波频率间隔大4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应用于所述控制字段的每个符号的IDFT/DFT周期比应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每个数据符号的IDFT/DFT周期短4倍。
11.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站(1900;1950),包括:
射频RF单元(1930;1980),所述RF单元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和
处理器(1910;1960),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RF单元(1930;1980),以及
其中,所述处理器(1910;1960)被配置成:
通过使用为接收站的数据字段分配的至少一个资源单元RU来配置物理协议数据单元PPDU,其中每个RU包括第一类型RU、比第一类型RU包括更多数目的子载波的第二类型RU以及比第二类型RU包括更多数目的子载波的第三类型RU中的一个,以及
通过预先确定的带将所述PPDU发送到所述接收站,所述预先确定的带包括均彼此连续的第一至第五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连续的左保护带以及与所述第五频带连续的右保护带,
其中,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一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频带的最左边子载波是空子载波,
其中,在所述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二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频带的最左边子载波是空子载波,
其中,在所述第三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一和第二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和第二频带不包括空子载波,
其中,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四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四频带的最右边子载波是空子载波,
其中,在第一类型或者第二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五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五频带的最右边子载波是空子载波,
其中,在第三类型RU被分配给所述第四和第五频带的情况下,所述第四和第五频带不包括空子载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WLAN站,其中,所述第三频带具有预先确定数目的直流DC子载波和用于分配第一类型RU的一些子载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WLAN站,其中,用于在所述第三频带中分配第一类型RU的子载波的数目由两个子载波组形成,以及其中所述直流DC子载波在所述两个子载波组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WLAN站,其中,第一类型RU包括26个子载波,其中第二类型RU包括52个子载波,其中第三类型RU包括106个子载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WLAN站,其中,所述第三频带具有7个直流DC子载波和26个子载波,所述26个子载波在所述7个直流DC子载波的两侧上被划分成两组13个子载波。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WLAN站,其中,所述第一频带、所述第二频带、所述第四频带以及所述第五频带中的每个对应于相同数目的子载波,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频带、所述第二频带、所述第四频带以及所述第五频带中的每个对应于包括两个第一类型RU和一个空子载波的频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WLAN站,其中,包括所述第一频带和所述第二频带的带对应于一个第三类型RU。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WLAN站,其中,在为多个接收站配置所述PPDU的情况下,多个RU被分配给所述PPDU,以及所述多个RU被用于所述多个接收站。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WLAN站,其中,所述PPDU包括控制字段和数据字段,以及其中应用于所述控制字段的子载波频率间隔比应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子载波频率间隔大4倍。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WLAN站,其中,应用于所述控制字段的每个符号的IDFT/DFT周期比应用于所述数据字段的每个数据符号的IDFT/DFT周期短4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120870P | 2015-02-25 | 2015-02-25 | |
US62/120,870 | 2015-02-25 | ||
US201562121455P | 2015-02-26 | 2015-02-26 | |
US201562120886P | 2015-02-26 | 2015-02-26 | |
US62/120,886 | 2015-02-26 | ||
US62/121,455 | 2015-02-26 | ||
US201562127766P | 2015-03-03 | 2015-03-03 | |
US201562127293P | 2015-03-03 | 2015-03-03 | |
US62/127,293 | 2015-03-03 | ||
US62/127,766 | 2015-03-03 | ||
PCT/KR2016/001754 WO2016137201A1 (ko) | 2015-02-25 | 2016-02-23 | 다수의 서브캐리어를 포함하는 자원유닛을 사용하여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78894A CN107078894A (zh) | 2017-08-18 |
CN107078894B true CN107078894B (zh) | 2020-08-04 |
Family
ID=56788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3331.8A Active CN107078894B (zh) | 2015-02-25 | 2016-02-23 | 使用包括多个子载波的资源单元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64005B2 (zh) |
EP (2) | EP3664351B1 (zh) |
JP (1) | JP6312932B2 (zh) |
KR (1) | KR101994886B1 (zh) |
CN (1) | CN107078894B (zh) |
ES (1) | ES2796183T3 (zh) |
PL (1) | PL3264663T3 (zh) |
WO (1) | WO201613720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56784B2 (en) * | 2016-06-14 | 2019-07-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control field includ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resource unit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
KR102362461B1 (ko) * | 2016-09-29 | 2022-02-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리소스 블록 구조를 이용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531454B2 (en) | 2017-04-18 | 2020-01-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ultiband scheduling for wake up radio |
US10862637B2 (en) * | 2018-11-08 | 2020-12-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gment based reference signal |
CN112448803B (zh) * | 2019-09-05 | 2023-05-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1601219B2 (en) * | 2019-12-20 | 2023-03-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Interleaving of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resource units in WLAN |
US11115149B2 (en) * | 2020-01-10 | 2021-09-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multiple resource units in wireless network |
JP7446483B2 (ja) * | 2020-04-29 | 2024-03-0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80mhzのためのパイロット信号 |
US12192153B2 (en) * | 2020-10-30 | 2025-01-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Subcarrier indices for distributed-tone resource units in 6GHz low-power indoor systems |
US12192127B2 (en) * | 2021-03-26 | 2025-01-07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Distributed-tone RU on frequency subblock of wide-bandwidth PPDU |
CN115515235A (zh) * | 2021-06-23 | 2022-1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WO2024172570A1 (ko) * | 2023-02-15 | 2024-08-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ppdu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WO2024172571A1 (ko) * | 2023-02-15 | 2024-08-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ppdu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60558B2 (en) | 2006-05-12 | 2011-06-14 | Egis Gyogyszergyar Nyilvanosan Mukodo Reszvenytarsasag |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 for synthesizing ACE inhibitors and the use thereof |
US7852972B2 (en) * | 2006-05-22 | 2010-12-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ngle-burst acquis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77593B2 (en) * | 2006-07-28 | 2013-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ignaling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070245A2 (en) * | 2006-09-26 | 2009-06-17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Bonding adjacent tv bands, sub-carrier allocation, data burst definition and spread ofdma in a physical layer for ieee 802.22 wr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891350B2 (en) * | 2008-07-07 | 2014-11-18 | Mediatek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transmission over guard sub-carriers in multi-carrier OFDM systems |
WO2010044621A2 (ko) | 2008-10-15 | 2010-04-22 |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 부분적 주파수 재사용을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bs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0123214A2 (en) * | 2009-04-22 | 2010-10-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mapping subband/mini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
KR101785651B1 (ko) * | 2009-04-22 | 2017-10-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브밴드/미니밴드 맵핑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2036401B (zh) | 2009-09-30 | 2013-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载波信道配置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US9025428B2 (en) * | 2010-04-14 | 2015-05-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llocating and receiving tones for a frame |
CN101977171B (zh) * | 2010-10-15 | 2013-01-16 | 清华大学 | 一种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址接入信号传输方法 |
US20120238226A1 (en) * | 2011-02-18 | 2012-09-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coexistence using constant symbol duration within television white space channels |
US8830815B2 (en) | 2011-05-19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eamble design for television white space transmissions |
US10958391B2 (en) * | 2014-11-18 | 2021-03-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one pla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US9924510B2 (en) * | 2014-12-03 | 2018-03-20 | Intel IP Corporation | Wireless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allocations based on a basic tone resource unit or entire sub-channel |
-
2016
- 2016-02-23 EP EP20154577.9A patent/EP3664351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2-23 WO PCT/KR2016/001754 patent/WO2016137201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2-23 ES ES16755851T patent/ES2796183T3/es active Active
- 2016-02-23 EP EP16755851.9A patent/EP3264663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2-23 JP JP2017519861A patent/JP6312932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2-23 KR KR1020177008538A patent/KR101994886B1/ko active Active
- 2016-02-23 PL PL16755851T patent/PL3264663T3/pl unknown
- 2016-02-23 US US15/521,552 patent/US10764005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2-23 CN CN201680003331.8A patent/CN10707889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64351A1 (en) | 2020-06-10 |
JP2017536745A (ja) | 2017-12-07 |
WO2016137201A1 (ko) | 2016-09-01 |
US10764005B2 (en) | 2020-09-01 |
KR101994886B1 (ko) | 2019-09-30 |
US20170324525A1 (en) | 2017-11-09 |
EP3264663A4 (en) | 2018-09-26 |
EP3264663A1 (en) | 2018-01-03 |
ES2796183T3 (es) | 2020-11-26 |
CN107078894A (zh) | 2017-08-18 |
JP6312932B2 (ja) | 2018-04-18 |
PL3264663T3 (pl) | 2020-09-07 |
EP3664351B1 (en) | 2021-03-31 |
EP3264663B1 (en) | 2020-04-01 |
KR20170053649A (ko) | 2017-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78894B (zh) | 使用包括多个子载波的资源单元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03944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wireless resource in order to prevent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LAN | |
US1074330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wireless resource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LAN | |
US1092507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on resource unit including pilot tone in WLAN | |
CN107079457B (zh) | 在无线lan中基于容器分配资源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7113830B (zh) | 用于在无线lan中分配资源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797647B (zh) | 在无线lan中在不同大小的带宽中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113829B (zh) | 在wlan中根据资源分配设置来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6797295B (zh) | 在wlan中基于单个资源单元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
EP3651524B1 (en) | Method and station in a wireless lan | |
US1046190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for plurality of stations through plurality of band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