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1905B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71905B CN107071905B CN201710188622.5A CN201710188622A CN107071905B CN 107071905 B CN107071905 B CN 107071905B CN 201710188622 A CN201710188622 A CN 201710188622A CN 107071905 B CN107071905 B CN 1070719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ition
- base station
- uplink spectrum
- information
- up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该方法包括:第一UE从基站接收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频谱资源的信息;第一UE从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频谱资源,并使用第一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频谱资源集合是第一UE根据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UE能够从根据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利用现有网络的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超大速率业务(如高清视频)的产生,导致无线通信网络的负载越来越重。
为了减轻无线通信网络的负载,设备间(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模式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D2D通信模式下,终端和终端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不需要经过基站转发,因此能够减轻基站的负载。但是,如何利用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UE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该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该至少一个分区是对该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该第一UE从该第一UE能够用于设备间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该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该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是该第一UE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间通信方法,包括:确定频谱占用信息,该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该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向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该频谱占用信息,以便该第一UE从该第一UE能够用于设备间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该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该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是该第一UE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该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该至少一个分区是对该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通信单元,用于从该第一UE能够用于设备间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该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该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是该第一UE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频谱占用信息,该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该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该频谱占用信息,以便该第一UE从该第一UE能够用于设备间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该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该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是该第一UE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通信方法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1的场景的划分分区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1和图5的场景的上行频谱资源分配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6的例子的频谱占用信息的格式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6的例子的频谱占用信息的格式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6的例子的频谱占用信息的格式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5的场景的上行频谱资源划分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Terminal,MT)、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本发明并不限定。
图1是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场景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应注意,图1的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在图1中,假设基站110在某个载波覆盖3个扇区130a、130b和130c。基站110服务于8个UE,8个UE分别位于3个扇区。例如,UE 120a、UE 120b和UE 120c位于扇区130a。UE 120d和UE 120e位于扇区130b。UE 120f、UE 120g和UE 120h位于扇区130c。
8个UE中,具有D2D能力的UE之间可以进行D2D通信。例如,假设UE 120a、UE 120b和UE 120c均具有D2D通信能力,那么UE 120a与UE 120b可以进行D2D通信,UE 120a也可以与UE 120c进行D2D通信,UE 120b也可以与UE 120c进行D2D通信。这样,具有D2D通信能力的UE之间可以通过D2D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无需经过基站转发。
应注意,为了描述的方便,图1中只描述了基站在某个载波上的3个扇区,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基站还可以拥有在其它载波上的扇区。此外,基站所服务的UE的数目还可以是更少或更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也不作限定。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的方法由UE执行。
210,第一UE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该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该至少一个分区是对该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
220,第一UE从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是第一UE根据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
第一UE与第二UE可以使用上行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由于上行频谱资源是用于UE到基站的上行通信,而基站的抗干扰能力好于UE,因此使用上行频谱资源进行D2D通信,能够降低对现有网络中UE与基站之间的通信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步骤210中,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全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所述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具体地,基站可以将基站在一个载波上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分区。那么第一UE从基站接收的频谱占用信息可以指示全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以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也可以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和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也可以指示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以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也可以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也可以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20中,上行频谱资源集合可以包括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20中,第一UE可以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与第一UE所在分区不相邻且与第二UE所在分区不相邻的其它分区的上行频谱资源作为第一上行频谱资源。这样通过排除与第一UE所在分区相邻的且与第二UE所在分区相邻的分区的上行频谱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其他UE造成干扰以及来自其他UE的干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10中,第一UE可以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从基站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该DCI包括频谱占用信息。或者,第一UE可以通过PDCCH从基站接收DCI,该DCI用于指示频谱占用信息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并根据DCI通过PDSCH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或者,第一UE可以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或者,第一UE可以通过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DCI末尾可以附加16比特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该CRC可以由一组UE公共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NTI)进行加扰,一组UE包括第一UE。也就是,第一UE通过PDCCH接收的包括频谱占用信息的DCI可以是针对于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或者,第一UE通过PDCCH接收的用于指示频谱占用信息在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可以是针对于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10中,第一UE可以从基站接收基站在第N子帧至第(N+k-1)子帧中的任一子帧中发送的频谱占用信息,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N+k)子帧中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其中N和k为正整数。通常,基站在第N子帧已经完成第(N+k)子帧的上行频谱资源分配,因此,基站可以在第N子帧至第(N+k-1)子帧中的任意一个子帧中发送频谱占用信息。对于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制式,k可以是4。对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制式,k可以是4、5、6或7。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20之后,在第一UE从第二UE接收到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NACK)消息的情况下,第一UE可以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二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第二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例如,如果其它进行D2D通信的UE也选择了第一上行频谱资源,那么会与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D2D通信发生冲突,导致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D2D通信失败。这样,可以采用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在第一UE从第二UE接收到NACK消息之后,第一UE可以重新选择第二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通过D2D通信进行数据重传,从而解决资源冲突的问题。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20中,第一UE可以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的一个子集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例如,上行频谱资源集合可以包括多个子集,这样,进行D2D通信的UE可以从不同的子集中选择上行频谱资源,能够避免这些进行D2D通信的UE之间资源选择冲突。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220中,第一UE可以生成随机数,并根据随机数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这样使得第一UE对第一上行频谱资源的选择随机化,能够避免与其它进行D2D通信的UE之间资源选择发生冲突。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m比特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m比特用于指示该m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所属的分区,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m为正整数。或者,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x比特对应于一个分区,x比特用于指示x比特对应的分区所占用的至少一个分配单元,且所述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区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x为正整数。或者,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比特用于指示该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是否被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上述分配单元可以包括多个连续的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的方法由基站执行。
310,确定频谱占用信息,该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该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
320,向第一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以便第一UE从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是第一UE根据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基站确定的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步骤310中,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全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所述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具体地,基站可以将基站在一个载波上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分区。那么第一UE从基站接收的频谱占用信息可以指示全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以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也可以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和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也可以指示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以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也可以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也可以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20中,上行频谱资源集合可以包括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20中,基站可以通过PDCCH向第一UE发送DCI,该DCI包括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基站可以通过PDCCH向第一UE发送DCI,该DCI用于指示频谱占用信息在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并通过PDSCH向第一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基站可以通过PMCH向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基站可以通过PBCH向包括所述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DCI末尾可以附加16比特CRC,该CRC由一组UE公共的RNTI进行加扰,一组UE包括第一UE。也就是,基站可以通过PDCCH向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包括频谱占用信息的DCI。或者,基站可以通过PDCCH向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用于指示频谱占用信息在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的DCI。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20中,基站可以在第N子帧至第(N+k-1)子帧中的任一子帧中向第一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第(N+k)子帧中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其中N和k为正整数。通常,基站在第N子帧已经完成第(N+k)子帧的上行频谱资源分配,因此,基站可以在第N子帧至第(N+k-1)子帧中的任意一个子帧中发送频谱占用信息。对于FDD制式,k可以是4。对于TDD制式,k可以是4、5、6或7。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20中,基站可以向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其中,一组UE可以为第一UE所在分区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包括第一UE所在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全部分区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包括第一UE所在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全部分区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波束对准的第一UE所在的角度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波束对准的第一UE所在的角度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
具体地,基站可以向第一UE所在分区内的全部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包括第一UE所在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内的全部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全部分区内的全部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基站还可以向第一UE所在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包括第一UE所在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全部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如果基站支持智能天线阵或3D(3维)波形赋形(Beamforming,BF)等定向功能,则基站可以向波束对准的第一UE所在角度内的全部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波束对准的第一UE所在角度内的具有D2D通信能力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10之前,基站可以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分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在步骤310之前,基站可以按照基站的天线的辐射角度,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扇形分区。或者,基站可以按照基站的覆盖范围,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环形分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可以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分区。例如,基站可以按照基站的天线的辐射角度,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均匀地划分为多个扇形分区。基站也可以按照基站的覆盖范围,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均匀地划分为多个环形分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m比特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m比特用于指示该m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所属的分区,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m为正整数。或者,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x比特对应于一个分区,x比特用于指示x比特对应的分区所占用的至少一个分配单元,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区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x为正整数。或者,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比特用于指示该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是否被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上述分配单元包括多个连续的RBG。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基站确定的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例子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应注意,这些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2D通信方法的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下面将结合图1的场景对图4进行详细描述。
在图4中,假设第一UE为UE 120a,第二UE为UE 120b。基站可以是图1中的基站110。
401,基站110对基站110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分区。
基站110对多个分区的划分可以是在地理上的划分。
可选地,基站110可以按照基站110的天线的辐射角度,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扇形分区。例如,基站110可以将基站110所覆盖的小区均匀地或者不均匀地划分为多个扇形分区。
可选地,基站110可以按照基站110的覆盖范围,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环形分区。例如,基站110可以将基站110所覆盖的小区均匀地或者不均匀地划分为多个环形分区。
在基站110划分多个分区后,基站110所服务的每个UE可以拥有一个分区标识符。对于位于两个分区边缘交界处的UE可以拥有两个分区标识符,这样就不需要要求基站对UE的定位太精确。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1的场景的划分分区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5中,与图1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沿用图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5中,基站110可以按照基站110的天线的辐射角度,将基站110在某个载波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6个扇形分区。其中基站110服务于8个UE,有3个UE位于第1分区,即UE 120a、UE 120b和UE 120c。UE 120d位于第3分区,UE 120e位于第4分区,UE 120f、UE 120g和UE 120h位于第5分区。第2分区与第6分区中没有UE。应注意,图5的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例如,基站还可以按照其它方式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分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02,基站110确定频谱占用信息,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通常,基站110在第N子帧已经完成第(N+k)子帧的上行频谱资源分配,每个子帧中的上行频谱资源分配是不同的,那么基站确定的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第(N+k)子帧中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其中N和k为正整数。对于FDD制式,k可以是4。对于TDD制式,k可以是4、5、6或7。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1和图5的场景的上行频谱资源分配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假设在第(N+k)子帧中,基站110调度了6个UE,即第1分区的UE 120c、第3分区的UE 120d和第4分区的UE 120e,以及第5分区的UE 120f、UE 120g和UE 120h。如图6所示,基站110向UE 120e和UE 120f都分配了2个簇。基站110向UE 120c、UE 120d、UE 120g和UE 120h各分配了1个簇。每个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分配单元。每个分配单元可包括多个连续的RBG。图6中,假设每个分配单元可包括P个RBG。P的取值的一个例子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带宽下分配单元中RBG的数目P
可选地,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全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所述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m比特可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m比特可以用于指示该m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所属的分区,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m为正整数。
可选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x比特可对应于一个分区,x比特可以用于指示x比特对应的分区所占用的至少一个分配单元,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区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x为正整数。
可选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比特可以用于指示该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是否被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在这种情况下,频谱占用信息可以简化为布尔数。
下面将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频谱占用信息的格式。应注意,下面图7至图9的例子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6的例子的频谱占用信息的格式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频谱占用信息中,每3比特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这些分配单元与图6中的分配单元的顺序是一致的。例如,在图7中,第一个3比特“101”可以表示第1个分配单元属于第5分区;第二个3比特“011”可以表示第2个分配单元属于第3分区;第三个3比特“100”可以表示第3个分配单元属于第4分区。依次类推。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6的例子的频谱占用信息的格式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频谱占用信息中,每6比特对应一个分区。频谱信息对应的6个分区是按照顺序排列的,也就是与图5中的分区的顺序是一致的。可通过预定义的列表或者预定义的计算方式,获取每6比特指示对应的分区所占用的分配单元。例如,在图8中,可以通过预定义的列表得知,第一个6比特“000110”可以表示第1分区所占用的分配单元为倒数第4个分配单元;第二个6比特“000000”可以表示第2分区没有占用分配单元;第三个6比特“000011”可以表示第3分区所占用的分配单元为第2个分配单元。依次类推。应注意,上述数值的举例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6的例子的频谱占用信息的格式的另一例子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频谱占用信息中,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全部比特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的顺序与图6中的分配单元的顺序是一致的。假设比特为“0”时,表示该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不被UE 120a和UE120b所在的第1分区所占用。比特为“1”时,表示该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被第1分区所占用。
403,基站110向UE120a发送步骤402中确定的频谱占用信息。
可选地,基站110可以向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其中,一组UE至少包括UE120a,或者一组UE至少包括UE 120a所在分区内的全部UE。
基站110可以向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其中,一组UE可以为UE120a所在的第1分区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包括第1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全部分区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第1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包括第1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全部分区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波束对准的UE 120a所在的角度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可以为波束对准的UE 120a所在的角度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
具体地,基站110可以向第1分区的全部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包括第1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的全部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全部分区的全部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基站110还可以向第1分区的具有D2D能力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包括第1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的具有D2D能力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也可以向全部分区的具有D2D能力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果基站110支持智能天线阵或3D BF等定向功能,则基站110可以向波束对准的UE120a所在角度的全部UE或具有D2D通信能力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
可选地,基站110可以在第N子帧至第(N+k-1)子帧中的任一子帧中向UE 120a发送用于指示第(N+k)子帧中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的频谱占用信息,其中N和k为正整数。
可选地,基站110可以通过PDCCH向UE 120a发送DCI,该DCI包括频谱占用信息。例如,该DCI可以采用类似DCI格式(format)3/3A。该DCI末尾可以附加16比特CRC,该CRC由包括UE 120a的一组UE公共的RNTI进行加扰。
可选地,基站110可以通过PDCCH向UE 120a发送DCI,该DCI用于指示频谱占用信息在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并通过PDSCH向第一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例如,该DCI还可以指示频谱占用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相关信息。该DCI末尾可以附加16比特CRC,该CRC由包括UE 120a的一组UE公共的RNTI进行加扰。
可选地,基站110可以通过PMCH向包括UE 120a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
可选地,基站110可以通过PBCH向包括UE 120a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
404,UE 120a根据步骤403中的频谱占用信息,确定UE 120a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
可选地,UE 120a可以根据频谱占用信息,确定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上行频谱资源集合可以包括全部分区中除UE 120a所在分区和/或UE 120b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在图4中,UE 120a与UE 120b都在第1分区,那么上行频谱资源集合可以包括第2分区至第6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405,UE 120a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UE 120a可以从第2分区至第6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UE 120a可以从第3分区至第5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这样,通过排除与第1分区相邻分区的上行频谱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与其它UE之间的干扰。
另外,如果UE 120a与UE 120b分别处于不同的分区,比如UE 120b位于第2分区,那么UE 120a可以从第3至第6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进一步,UE 120a可以从第4分区和第5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这样,通过排除与第1分区和第2分区相邻分区的上行频谱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与其它UE之间的干扰。
可选地,UE 120a可以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的一个子集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上行频谱资源集合可以包括多个子集。UE 120a可以从某个子集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以避免与其它要进行D2D通信的UE之间的干扰。例如,UE 120c要与UE 120d进行D2D通信,则可以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的另一子集中选择上行频谱资源,从而避免与UE 120a选择的第一上行频谱资源相冲突。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适用于图5的场景的上行频谱资源划分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在图10中,第1分区的上行频谱资源可以继续被划分,可以包括多个子集。例如,UE 120a根据所处的位置,可以使用第3分区的上行频谱资源。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与其它要进行D2D通信的UE选择相同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UE 120a可以生成随机数,并根据随机数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这样可以随机化上行频谱资源的选择,能够避免与其它要进行D2D通信的UE选择相同的上行频谱资源,从而能够避免上行频谱资源的冲突。
406,UE 120a使用步骤405中选择的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UE 120b进行D2D通信。
407,如果UE 120a与UE 120b通过D2D通信失败,则UE 120b向UE 120a发送NACK消息。
例如,如果UE 120a与其它要进行D2D通信的UE均选择了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则发生资源冲突,UE 120a与UE 120b之间的D2D通信失败。UE 120b可以向UE 120a发送NACK消息,也就是向UE 120a通知通过D2D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失败。
408,UE 120a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二上行频谱资源。
409,UE 120a使用步骤408中选择的第二上行频谱资源与UE120b进行D2D通信。
UE 120a可以使用第二上行频谱资源,通过D2D通信链路向UE 120b进行数据重传。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框图。图11的用户设备1100包括接收单元1110和通信单元1120。
接收单元1110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通信单元1120从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是第一UE根据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用户设备1100的其它功能和操作可参照上面图2以及图4至图10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UE的过程,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频谱占用信息可用于指示全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用于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行频谱资源集合可包括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通信单元1120可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与第一UE所在分区不相邻且与第二UE所在分区不相邻的其它分区的上行频谱资源作为第一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m比特可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m比特可用于指示m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所属的分区,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m为正整数;或者,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x比特可对应于一个分区,x比特可用于指示x比特对应的分区所占用的至少一个分配单元,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区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x为正整数;或者,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个比特可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比特可用于指示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是否被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上述分配单元包括多个连续的RBG。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单元1110可通过PDCCH从基站接收DCI,该DCI可包括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可通过PDCCH从基站接收DCI,该DCI可用于指示频谱占用信息在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并根据该DCI通过PDSCH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可通过PMCH从所述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可通过PBCH从基站接收频谱占用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DCI末尾可以附加16比特CRC,该CRC可以由一组UE公共的RNTI进行加扰,一组UE可包括第一UE。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接收单元1110可从基站接收基站在第N子帧至第(N+k-1)子帧中的任一子帧中发送的频谱占用信息,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第(N+k)子帧中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其中N和k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通信单元1120还可在第一UE从第二UE接收到NACK消息的情况下,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二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第二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通信单元1120可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的一个子集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通信单元1120可生成随机数,并根据随机数从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框图。图12的基站1200包括确定单元1210和发送单元1220。
确定单元1210确定频谱占用信息,频谱占用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发送单元1220向第一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以便第一UE从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其中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是第一UE根据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基站确定的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基站1200的其它功能和操作可参照上面图3至图10的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基站的过程,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频谱占用信息可用于指示全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用于指示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或者频谱占用信息可用于指示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行频谱资源集合可包括全部分区中除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之外的其它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m比特可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m比特可用于指示该m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所属的分区,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m为正整数;或者,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x比特可对应于一个分区,该x比特可用于指示x比特对应的分区所占用的至少一个分配单元,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区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x为正整数;或者,上述频谱占用信息中,每个比特可对应于一个分配单元,该比特可用于指示比特对应的分配单元是否被第一UE所在分区和/或第二UE所在分区所占用,且频谱占用信息对应的全部分配单元是按照顺序排列的;其中,上述分配单元可包括多个连续的RBG。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单元1220可通过PDCCH向第一UE发送DCI,该DCI可包括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可通过PDCCH向第一UE发送DCI,该DCI可用于指示频谱占用信息在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并通过该PDSCH向第一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可通过PMCH向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或者,可通过PBCH向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DCI末尾可以附加16比特CRC,该CRC由一组UE公共的RNTI进行加扰,一组UE包括第一UE。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单元1220可在第N子帧至第(N+k-1)子帧中的任一子帧中向第一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频谱占用信息可用于指示第(N+k)子帧中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其中N和k为正整数。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发送单元1220可向包括第一UE的一组UE发送频谱占用信息,其中,一组UE为第一UE所在分区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为包括第一UE所在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为全部分区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为第一UE所在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为包括第一UE所在分区的多个相邻分区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为全部分区的具有D2D能力的UE,或者一组UE为波束对准的第一UE所在的角度内的全部UE,或者一组UE为波束对准的第一UE所在的角度内的具有D2D能力的UE。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基站1200还可包括划分单元1230,用于在确定频谱占用信息之前,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分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划分单元1230可按照基站的天线的辐射角度,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扇形分区;或者,可按照基站的覆盖范围,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划分为多个环形分区。
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划分单元1230可将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均匀地划分为多个分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基站确定的频谱占用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而至少一个分区是对基站所覆盖的小区进行划分得到的,使得第一UE能够从根据该频谱占用信息确定的第一UE能够用于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网络的上行频谱资源实现D2D通信,并能够提高上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设备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UE从基站接收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分区是对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在地理上划分得到的分区;
所述第一UE根据所述信息确定能够用于设备间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UE从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所述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从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UE从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的一个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第一UE根据生成的随机数从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所述第一上行频谱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E从基站接收所述信息,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息DCI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DCI通过所述PDSCH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UE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DCI,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在所述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拥有分区标识符,所述第一UE拥有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的分区标识符,和/或,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对应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
8.一种设备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确定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的信息,所述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UE能够用于设备间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所述至少一个分区是对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在地理上划分得到的分区;
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拥有分区标识符,所述第一UE拥有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的分区标识符,和/或,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对应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拥有分区标识符,所述第一UE拥有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的分区标识符,和/或,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对应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信息,包括:
通过PDSCH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PDSCH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PDCCH向所述第一UE发送DCI,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在所述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14.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基站接收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分区是对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在地理上划分得到的分区;
通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确定能够用于设备间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以及从所述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并使用所述第一上行频谱资源与第二UE进行D2D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的一个子集中选择所述第一上行频谱资源;和/或,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生成的随机数从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中选择所述第一上行频谱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根据DCI通过PDSCH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通过PDCCH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DCI,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在所述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拥有分区标识符,所述第一UE拥有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的分区标识符,和/或,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对应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
2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的信息,所述信息用于指示第一UE能够用于设备间D2D通信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所述至少一个分区是对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在地理上划分得到的分区;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所述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所占用的上行频谱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拥有分区标识符,所述第一UE拥有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的分区标识符,和/或,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对应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拥有分区标识符,所述第一UE拥有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的分区标识符,和/或,所述上行频谱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一UE所在分区对应的上行频谱资源集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PDSCH向所述第一UE发送所述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
通过PDCCH向所述第一UE发送DCI,所述DCI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在所述PDSCH上占用的时频资源位置。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8至13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8622.5A CN107071905B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88622.5A CN107071905B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201210220171.6A CN103517276B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0171.6A Division CN103517276B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71905A CN107071905A (zh) | 2017-08-18 |
CN107071905B true CN107071905B (zh) | 2020-11-03 |
Family
ID=497821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0171.6A Active CN103517276B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201710188622.5A Active CN107071905B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0171.6A Active CN103517276B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3517276B (zh) |
WO (1) | WO20140005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0056B (zh) | 2013-11-07 | 2021-08-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节点选取及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KR101862737B1 (ko) | 2014-01-22 | 2018-05-30 | 후아웨이 디바이스 (둥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장치-대-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
BR112016017187A2 (pt) * | 2014-01-26 | 2017-08-08 | Huawei Tech Co Ltd |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nó de controle, método e dispositivo de configuração de recursos |
CN104812025B (zh) * | 2014-01-28 | 2019-12-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间发现及通信方法和系统 |
US9913285B2 (en) * | 2014-02-21 | 2018-03-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RS signaling pattern for D2D channel measurements |
WO2015142900A1 (en) * | 2014-03-18 | 2015-09-24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cheduling wireless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MX2016012351A (es) * | 2014-03-31 | 2016-12-02 | Fujitsu Ltd | Aparato y metodo de retransmision de señal y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
EP3178271B1 (en) * | 2014-09-01 | 2018-11-07 | Huawei Technologies Duesseldorf GmbH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WO2016034107A1 (en) * | 2014-09-03 | 2016-03-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2d resource allocation |
CN105657835B (zh) * | 2014-11-14 | 2020-03-2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基站 |
CN107079441A (zh) * | 2015-01-13 | 2017-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指示的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
JP7032306B2 (ja) | 2015-08-14 | 2022-03-08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リソース衝突低減方法およびue |
CN106470492B (zh) * | 2015-08-14 | 202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资源占用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WO2017091973A1 (en) * | 2015-12-01 | 2017-06-0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Identifying data in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
WO2018137129A1 (en) * | 2017-01-24 | 2018-08-0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Feedback for downlink multicast based on inter-user cooperation |
CN108633027A (zh) * | 2017-03-24 | 2018-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EP3657714A4 (en) | 2017-07-21 | 2021-03-1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by terminal receiving signal from another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9600844B (zh) | 2017-09-30 | 2021-08-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确定时频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971361B (zh) * | 2018-09-28 | 2022-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道波束指示方法及设备 |
CN111464953B (zh) * | 2019-01-22 | 2021-10-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载波重选方法及装置 |
CN113133118B (zh) * | 2020-01-15 | 2023-08-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39656A1 (en) * | 2010-09-21 | 2012-03-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elaying in mixed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2821391A (zh) * | 2012-09-14 | 2012-12-12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距离比的d2d链路频谱分配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02433A (zh) * | 2004-08-10 | 2007-07-18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态频率重用方法及装置 |
CN101789823B (zh) * | 2010-02-11 | 2017-04-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格式指示值的传输方法和传输系统 |
US8867458B2 (en) * | 2010-04-30 | 2014-10-21 | Nokia Corporation | Network controlled device to device / machine to machine cluster operation |
CN102307060B (zh) * | 2011-08-31 | 2015-08-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2012
- 2012-06-29 CN CN201210220171.6A patent/CN103517276B/zh active Active
- 2012-06-29 CN CN201710188622.5A patent/CN107071905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5-10 WO PCT/CN2013/075474 patent/WO201400051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39656A1 (en) * | 2010-09-21 | 2012-03-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Relaying in mixed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2821391A (zh) * | 2012-09-14 | 2012-12-12 | 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距离比的d2d链路频谱分配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000514A1 (zh) | 2014-01-03 |
CN103517276A (zh) | 2014-01-15 |
CN107071905A (zh) | 2017-08-18 |
CN103517276B (zh) | 2017-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71905B (zh) | 设备间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
EP3918857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st resource allocation | |
CN115486177B (zh) | 用户设备和基站处的无线通信方法和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 | |
US10382969B2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design for low cost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UE | |
EP3509238B1 (en) |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RU2699233C2 (ru) | Узел радиосвяз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е ими способы | |
US2021026686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mrs information in v2x system | |
CN112703809A (zh) | 边链路数据的发送和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
KR102543108B1 (ko) | 서비스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이동국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 |
KR20220140788A (ko) |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 식별 방법 및 기기 | |
KR20210061960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데이터를 위한 기준신호 송신 및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US1221956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and tim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9392011B (zh) | 一种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 |
KR20140123524A (ko) | 업링크에서 제어 신호들을 위한 통신 자원들의 할당 | |
KR102754280B1 (ko) | 업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단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 |
US20240049264A1 (en) | 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psfch)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EP2870811B1 (en) |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of an uplink subframe | |
US20200067644A1 (en) | Data feedback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US1058157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7045571A1 (zh) | 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03312435B (zh) | 一种控制信道的调制或传输层数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 |
US10420074B2 (en) |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US20240340702A1 (en) | Method for resource ind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5399050B (zh) | 基于随机接入带宽的通信配置 | |
WO2021155695A1 (en) | Cyclic shift determination for sidelink feedbac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