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51245A - 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51245A CN107051245A CN201710076695.5A CN201710076695A CN107051245A CN 107051245 A CN107051245 A CN 107051245A CN 201710076695 A CN201710076695 A CN 201710076695A CN 107051245 A CN107051245 A CN 1070512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liquid
- microbubble generating
- container
- cavity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7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943 off-ga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58 cul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01 nanobubb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90 disso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ZKQDCIXGCQPQNV-UHFFFAOYSA-N Calcium hypochlorite Chemical class [Ca+2].Cl[O-].Cl[O-] ZKQDCIXGCQPQN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14 cal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32 deod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92 diminish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55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151 fer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07 fermented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hydroxyl radical free radical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72 livestock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7939 mictur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95 reac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B01F23/232—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using flow-mixing means for introducing the gases, e.g. baff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B01F23/232—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using flow-mixing means for introducing the gases, e.g. baffles
- B01F23/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using flow-mixing means for introducing the gases, e.g. baffles by circulating the flow in guiding constructions or condu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3/00—Mixing according to the phases to be mixed, e.g. dispersing or emulsifying
- B01F23/20—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 B01F23/23—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 B01F23/235—Mixing gases with liquids by introducing gases into liquid media, e.g. for producing aerated liquids for making foa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40—Static mixers
- B01F25/42—Static mixers in which the mixing is affected by moving the components jointly in changing directions, e.g. in tubes provided with baffles or obstructions
- B01F25/421—Static mixers in which the mixing is affected by moving the components jointly in changing directions, e.g. in tubes provided with baffles or obstructions by moving the components in a convoluted or labyrinthine pa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1—Combinations of similar mixers, e.g.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two or more receptacles
- B01F33/813—Combinations of similar mixers, e.g.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two or more receptacles mixing simultaneously in two or more mixing recepta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48—Mixing water in water-taps with other ingredients, e.g. air, detergents or disinfect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以及具有该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所述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包括:容器、内核、气液导入孔、节流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溶气释气法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均需要大型压气罐和释气罐,整个设备体积庞大,如将装置小型化不能够产生足够量微细气泡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以及具有该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含有微细气泡的(毫米、微米、纳米尺寸的气泡)的气液混合流体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各个行业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
在水中形成的气泡根据其尺寸而分类成毫米气泡或微气泡(进一步而言,为微纳米气泡以及纳米气泡等)。毫米气泡是某种程度上的巨大的气泡,且在水中迅速地上升而最终在水面破裂消失。与此相对,直径为50μm以下的气泡具有如下特殊的性质,即由于微细所以在水中的停留时间长,由于气体的溶解能力优异所以在水中进一步缩小,进而在水中消失(完全溶解),通常将上述直径在50μm以下的气泡称为微气泡,对直径更小的微纳米气泡(直径为10nm以上且小于1μm)以及纳米气泡(直径小于10nm)称为微细气泡。
现有溶气释气法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均需要大型压气罐和释气罐,整个设备体积庞大,在工作时需要先将空气和水混合,送入压气罐加压溶解,然后通过释气罐产生微细气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能够快速的产生足够量的微细气泡,且结构简单不需要大型压气罐和释气罐,使之能够小型化。
另,本说明书中提及的词汇释义:微细气泡指的是气泡直径在10nm以上且小于50μm的气泡;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包括:
容器,该容器具有以旋转对称方式形成的空腔部,该空腔部的横截面沿旋转对称轴方向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减小;
内核,该内核为圆柱体,设置于容器的空腔部内,该内核的旋转对称轴和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核的一端在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二端和容器内壁连接,该内核的另一端延伸到接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一端位置;
气液导入孔,该气液导入孔在靠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一端位置,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开孔于容器的壁部;
节流孔,该节流孔在临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二端的位置,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开孔于容器的壁部,该节流孔顺着流体旋转方向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引导排出流体。
为了获得更大的处理范围,在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所述节流孔是多个。
为了加快气体的溶解速度,在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还包括有冲击部,该冲击部以内核的旋转对称轴按照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该冲击部具有底面且该底面和内核连接,该冲击部横截面的直径向其底面的方向扩大。
在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所述冲击部底面直径和上述内核直径相同。
为了获取更大的处理范围,在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所述容器还包括以空腔部第一端底面呈镜面对称的中空部。
按照该方案,获得以下效果:
一、按照保持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的容器的空腔部采用半球状、炮弹状、圆锥状、圆台状。在采用以上形状的空腔部的情况下,由于空腔部的横截面的直径向液体排出方向减小,故对在容器内回旋的气液混合流体,作用极强的剪切力,即使在粘度较高的流体的情况下,仍可对其进行充分地搅拌。
二、如果使气液混合流体从气液导入孔,沿空腔部横截面的切线方向流入到容器的空腔部,则该气液混合流体沿容器的内壁在内核周围回旋,由此,气液剧烈地混合,同时,朝向沿空腔部的旋转对称轴的方向设置的节流孔侧移动。此时,由于液体与气体之间的比重的差的作用,对液体作用有离心力,对气体作用向心力,较大的气泡集中在内核表面。另一方面,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内部的气液混合流体处于下述状态,其回旋的同时靠近节流孔,伴随该情况,回旋速度加快,并且压力上升,在节流孔附近,回旋速度和压力达到最大,推挤液体。
三、由于气液混合流体在内核周围急速的旋转,水的剪切力将集中在内核表面的宏观气泡切割成小气泡,且由于水的搅动气泡和气液混合流体的压力上升,气泡逐渐溶解在水中。
四、由于气液混合流体在内核周围急速的旋转,水的剪切力将集中在内核表面的宏观气泡切割成小气泡;当气液混合流体流经冲击部时,由于冲击部的横截面直径向流体行进方向扩大,流体的流速增大,集中在冲击部表面的气泡受到的剪切力增大,且气泡沿冲击部和流体的挤压气泡被粉碎迅速溶解在水中。
五、当含有大量过饱和气体的液体流经节流孔时,水流速加快,根据伯努利原理节流孔处的液体压力迅速降低,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迅速释放出来,生成大量尺寸在微纳米级的气泡。
六、可通过河川、水库、水净化设备等,使包含气泡的混合流体在较宽的范围内排出,由此,极有效地进行生物学的处理。
七、由于微细气泡的直径极微小,故可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液体中气体的含量,可增加养殖池、养殖场,或鲜鱼运送车的水(海水)中的溶解氧量,活鱼的输送时、养殖时的氧的供给、水耕栽培时的溶解氧量的增加;亦可用于淤泥等的上浮形成的污浊水处理、贮水槽的漂白粉类的去除。
八、由于微细气泡在破裂时释放出的羟基自由基,可氧化很多有机污染物,可用于水净化、河川的净化、畜产排尿的净化,也可以用于各种气体的高密度接触的溶解和中和;通过臭氧混合的杀菌、灭菌、脱臭、洗澡时的血液循环的促进、洗涤机、发酵食品类的发酵和培养的促进、脸面清洗器等。
在容器的周壁上,开设有1个以上的气液导入孔,沿其周壁的切线方向,连接导入气液混合流体、液体的气液导入管。由此,通过将泵、水管等的供给口与气液导入管连接,使加压水流过该气液导入管,则可在容器内,产生回旋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包括:
容器,该容器具有以旋转对称方式形成的空腔部,该空腔部的横截面沿旋转对称轴方向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
内核,该内核为圆柱体,设置于容器的空腔部内,该内核的旋转对称轴和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核的一端在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二端和容器内壁连接,该内核的另一端延伸到接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一端位置;
气液导入孔,该气液导入孔在靠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一端位置,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横截面的切线方向开孔于容器的壁部;
节流孔,该节流孔在临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二端的位置,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横截面的切线方向开孔于容器的壁部,该节流孔顺着流体旋转方向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横截面的切线方向引导排出流体。
为了获得更大的处理范围,在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所述节流孔是多个。
为了加快气体的溶解速度,在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还包括有冲击部,该冲击部以内核的旋转对称轴按照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该冲击部具有底面且该底面和内核连接,该冲击部横截面的直径向其底面的方向扩大。
为了获取更大的处理范围,在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所述容器还包括以空腔部第一端底面呈镜面对称的中空部。
按照该方案,获得以下效果:
一、按照保持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的容器的空腔部采用通过圆柱将半球状、圆锥状、圆台状的底面连接,由于空腔部的直截面的直径向液体排出方向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故对在容器内回旋的气液混合流体,作用极强的剪切力将宏观气泡切割粉碎,在空腔部后端气液混合流体流速上升压力上升,粉碎后的微观气泡溶解于水。
二、当含有大量过饱和气体的液体流经和节流孔时,水流速加快,根据伯努利原理节流孔处的液体压力迅速降低,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迅速释放出来,生成大量尺寸在微纳米级的气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包括:
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
泵,该泵将气液混合流体供给到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气液吸入管,该气液吸入管的下游侧与上述泵的吸入口连接;气液排出管,该气液排出管的上游侧与上述泵的排出口连接,其下游侧与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气液导入孔连接。
在所述具有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中,所述气液吸入管包括气体吸入孔。
在所述具有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中,所述气液吸入管包括气体导入管,该气体导入管的一端和上述气体吸入孔连接,其另一端开口于空气中,或与反应气体容器连通。
在所述具有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中,所述气液吸入管包括气体流量调节阀,该气体流量调节阀的下游端和上述气体导入管的上游端连接,以调节上述气体导入管的开口面积。
在所述具有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中,还包括气泵,该气泵排出口和上述气体流量调节阀的上游端连接。
按照该方案,获得以下效果:
如果驱动泵,则在气液吸入管中,产生水流,通过该喷射效果,气体作为液体的伴随流,从气液吸入管部气体自吸孔,吸入到气液吸入管的内部。像这样,包含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从泵的吸入口,吸入到泵的内部。吸入到泵的内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泵中的叶轮的作用下,在使气泡扩散的同时,从泵的排出口,排到气液排出管的内部。
二、由于可对从气液吸入管的气体自吸孔供给的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故可适当地调整微细气泡的量、大小等。
三、可通过使气体导入管与所需的容器等连通,使所需的气体流入到气液吸入管的内部。
四、在这里,通过使气体自吸管的一端开口于空气中,可使空气流入到气体导入管中,可使养殖池、养殖场、鲜鱼运送车的水(海水)中的溶解氧量增加。
五、可通过使气体导入管与反应气体的容器等连通,促进化学工场的气液反应装置的气液反应。
六、由于可通过气泵,强制地供给气体,故可使与液体混合的气体量增加。
七、另外,由于通过改变气液吸入管的管径、泵的功率,改变在气液吸入管的内部流动的液体的流量,故可改变吸入气液吸入管的内部的气体量。
附图说明
图1-1为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为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正视图;
图1-3为图1-2的B-B方向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2的C-C方向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2的D-D方向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剖视图;
图1-6为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运行原理图;
图2为第2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结构图;
图3-1为第3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立体图;
图3-2为第3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左视图;
图3-3为按照图3-2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1为第4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立体图;
图4-2为第4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左视图;
图4-3为按照图4-2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设置有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第5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7-1为第6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中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连接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2为第6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中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连接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图1-1为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2为该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正视图,图1-3为图1-2的B-B方向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剖视图,图1-4为图1-2的C-C方向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剖视图,图1-5为图1-2的D-D方向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剖视图,图1-6为微细气泡产生机构运行原理图。
如图1-1到图1-6所示;
标号1表示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标号11表示容器,标号12表示空腔部,标号13表示内核,标号14表示气液导入孔,标号15表示节流孔,标号17表示气液导入管。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圆台形容器11壁部设有气液导入管17,该气液导入管17的一端可与气液混合流体供给口(例如泵、水管等)连接,气液导入管17另一端与气液导入孔14连接,该气液导入孔14位于临近容器11大直径底面的位置,容器11壁部还设有节流孔15,节流孔15沿空腔部12切线方向排出流体,该节流孔15位于临近容器11小直径底面的位置。
如图1-3所示,圆台型容器11具有圆台型空腔部12,圆柱形内核13设置于空腔部12内,该内核13的旋转对称轴和空腔部12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核13一端在空腔部12直径小的底面与容器11内壁连接,内核13的另一端延伸到接近空腔部12直径大的底面临近容器11内壁的位置。
如图1-4所示,气液导入管17和气液导入孔14连接沿空腔部12切线方向固定于容器11的壁部,该气液导入管17沿切线方向导入气液混合流体。
如图1-5所示,节流孔15沿空腔部12切线方向开口于容器11的壁部与外部连通,,其按照空腔部12的切线方向导出流体,气液混合流体围绕内核13激烈的回旋,气液混合流体内的宏观气泡被粉碎,且向节流孔15行进的过程中因空腔部12的截面变小,气液混合流体的压力上升,气泡最终溶解于水,含有大量过饱和气体的流体通过节流孔15时流速上升压力迅速下降,气体从流体中迅速析出形成微细气泡。
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1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6所示,标号101表示宏观气泡,标号102表示微细气泡。
气液混合流体通过供给口(例如:泵、水管等)进入气液导入管17,经过气液导入孔14沿圆台形空腔部12的切线方向导入空腔部12,气液混合流体围绕内核13回旋,因液体与气体的比重差,气体形成的气泡101集中在内核13的表面,由于气泡101集中在内核13表面此处的流体流速较大气泡101无法聚集,通过流体的剪切力,气泡101被粉碎成更小的气泡101;由于空腔部12的横截面沿气液导入孔14向节流孔15的方向减小,因此气液混合流体向节流孔15行进的过程中,气液混合流体的流速和压力不断增大,于是粉碎后的小气泡101不断溶解于液体。
当含有大量过饱和气体的流体被挤向节流孔15,流体流速增快,节流孔15与外部连接,根据伯努利原理,在节流孔15处的流体压力迅速降低,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被迅速释放出来形成微细气泡102。
采用上述那样构成的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则获得以下这样的作用:
1.由于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采用圆台形状的空腔部,由于空腔部的横截面的直径向液体排出方向迅速减小,故对在容器内回旋的气液混合流体,作用极强的剪切力,即使在粘度较高的流体的情况下,仍可对其进行充分地搅拌。
2.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设有圆柱形内核,由于液体与气体之间的比重的差的作用,对液体作用有离心力,对气体作用向心力,较大的气泡集中在内核表面由于气液混合流体在内核周围急速的旋转,水的剪切力将集中在内核表面的宏观气泡切割成小气泡,且由于水的搅动气泡和气液混合流体的压力上升,气泡逐渐溶解在水中。
3.当含有大量过饱和气体的液体流经节流孔时,水流速加快,根据伯努利原理节流孔处的液体压力迅速降低,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迅速释放出来,生成大量尺寸在微纳米级的气泡。
4.由于微细气泡的直径极微小,故可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液体中气体的含量,可增加养殖池、养殖场,或鲜鱼运送车的水(海水)中的溶解氧量,亦可用于河川、水库、污水处理厂等水体净化。
第2实施例
图2为第2实施例的结构图;
标号2表示第2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标号21表示容器,标号22表示空腔部,标号23表示内核,标号24表示气液导入孔,标号25表示节流孔,标号26为冲突部,标号27表示气液导入管,标号X代表气液混合流体的回旋轴;
容器21、空腔部22、内核23、气液导入孔24、节流孔25和气液导入管27具有和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在这里不再做赘述。
微细气泡产生机构2还包括有圆锥形冲击部26,该冲击部26以内核23的旋转对称轴按照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该冲击部26的底面和内核23的底面连接。
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2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标号101表示宏观气泡,标号102表示微细气泡。
气液混合流体通过供给口(例如:泵、水管等)进入气液导入管27,经过气液导入孔24沿圆台形空腔部22的切线方向导入空腔部22,气液混合流体在冲击部26和容器21内壁之间回旋,因液体与气体的比重差,气体形成的气泡101集中在回旋轴X附近,前面的气液混合流体受到后面的挤压,向冲击部26行进,此时,气液混合流体的流速和压强增大,同时,气泡101围绕在冲击部26周围,在接近冲击部26的底面时受液体压力和剪切力,以及受到后面液体的挤压,气泡101被迅速粉碎变小,并在接下来围绕内核23回旋的过程中逐渐溶解于液体。
当含有大量过饱和气体的流体被挤向节流孔25,流体流速增快,节流孔25与外部连接,根据伯努利原理,在节流孔25处的流体压力迅速降低,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被迅速释放出来形成微细气泡102。
采用上述那样构成的第2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则获得以下这样的作用:
第2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在第2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设有圆锥形冲击部,气液混合流体在围绕冲击部旋转时,流速逐渐加大,压力逐渐上升,宏观气泡受到的剪切力和压力逐步上升,在冲击部底面和内核连接端达到最大值,这个过程中宏观气泡被逐步粉碎溶解于液体。
第3实施例
图3-1为第3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2为第3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3为按照图3-2的B-B方向的剖视图。
标号3表示第2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标号31表示容器,标号32表示空腔部,标号33表示中空部,标号34表示内核,标号35表示气液导入孔,标号36表示节流孔,标号37气液导入管。
如图3-1至图3-3所示,微细气泡产生机构3包括:卵形容器31具有空腔部32和中空部33,两个圆柱形内核34沿容器31的旋转对称轴分别和容器31的两端连接,气液导入孔35沿容器31内壁的切线方向开口于容器31的壁部,气液导入管37与气液导入孔35连接并垂直于容器31的旋转对称轴,固定于容器31的壁部,两个节流孔36分别在临近容器两端的位置沿容器31内壁切线方向开口于容器31的壁部。
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3的工作过程如下:
气液混合流体从气液导入管37导入经气液导入孔35进入卵形容器31内部,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向空腔部32和中空部33回旋流入,并围绕内核34激烈回旋,气液混合流体向节流孔36行进的过程中流速和压力增大,气泡在激烈的回旋中受剪切力粉碎变小,且由于压力增大逐渐溶解于液体,当含有大量过饱和气体的流体通过节流孔36时流速上升压力迅速下降,气体从流体中迅速析出形成微细气泡。
采用上述那样构成的第3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则获得以下这样的作用:
第3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采用胶囊形的容器和内腔,并设置有两个内核,两个节流孔,一个气液导入孔;这样设置使第3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处理范围扩大,且微细气泡产生的量增加。
第4实施例
图4-1为第4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2为第4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3为按照图4-2的B-B方向的剖视图。
标号4表示第2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标号41表示容器,标号42表示空腔部,标号43表示内核,标号44表示气液导入孔,标号45表示节流孔,标号47气液导入管。
如图4-1至4-3所示,微细气泡产生机构4包括:子弹形容器41具有旋转对称形成的子弹形空腔部42,圆柱形内核43沿容器41的旋转对称轴和容器41的尖端的内壁连接,气液导入孔44沿容器41内壁的切线方向开口于容器41的壁部,气液导入管47与气液导入孔44连接并垂直于容器41的旋转对称轴,固定于容器41的壁部,节流孔45在临近容器尖端的位置沿容器41内壁切线方向开口于容器41的壁部。
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4的工作过程如下:
气液混合流体从气液导入管47导入经气液导入孔44进入子弹形容器41内部,在空腔部42中围绕内核43激烈回旋,气液混合流体向节流孔45行进的过程中流速和压力增大,气泡在激烈的回旋中受剪切力粉碎变小,且由于压力增大逐渐溶解于液体,当含有大量过饱和气体的流体通过节流孔45时流速上升压力迅速下降,气体从流体中迅速析出形成微细气泡。
如图5-1到图5-4所示,所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容器和空腔部可以采用按照图中所示的图形沿Y轴旋转形成的形状,使用炮弹状、子弹状、圆锥状、圆台状、或者通过圆筒连接这些形状所形成的类型,这些形状的容器和空腔部均可是实现本发明所述的作用。
采用上述那样构成的第4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则获得以下这样的作用:
第4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采用子弹形的容器和内腔,这样设置使气液混合流体在行进至内核前能够充分的回旋,使宏观气泡集中在内腔的旋转对称轴附近,在接近内核时受到后面流体的挤压宏观气泡在内核端部受到的剪切力和压力极大,使宏观气泡迅速粉碎。
第5实施例
图6为设置有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第5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在图6中,标号1表示第1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标号5表示第5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标号52表示具有吸入口52a和排出口52b的泵,标号53表示其下游侧与泵52的吸入口52a连接的气液吸入管,标号54表示其上游侧与泵52的排出孔52b连接,其下游侧与微细气泡产生机构1的气液导入管15连接的气液排出管,标号55表示气体导入管,该气体导入管55的一端侧开口于空气中,另一端侧与开设于气液吸入管53的规定部的气体自吸孔55a连接。
标号56表示气体流量调节阀,该气体流量调节阀56设置于气体导入管55的规定部,标号57表示滤网,其设置于气液吸入管53的上游侧端部,防止异物的混入,标号58表示使微细气泡产生机构1和滤网57浸没的水槽、海、池,或化学工场的气液反应槽等的液相。
上述微细气泡产生装置5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果驱动泵52,则液相58的液体经过滤网57,流入气液吸入管53中。在气液吸入管53的气体自吸孔55a处,在气液吸入管53的内部,气体作为液体的伴随流而从气体吸入管55吸引,形成气液混合流体,从泵52的吸入口52a,吸入到泵52的内部。吸入到泵52的内部的气液混合流体通过泵52的叶轮(图中未示出),在使气泡扩散的同时,从泵52的排出口52b,排到气液排出管54的内部,接着,流入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1的内部。
另外,微细气泡产生机构1的内部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相同,故省略对其的描述。
此外,在为细气泡产生机构1中,气体导入管55与气液吸入管53的气体自吸孔55a连接,但是,即使在采用下述喷射器式的情况下,由于气体自吸于气液吸入管53的内部,故同样可实施,而在喷射器式中,不连接气体导入管55,而在气液吸入管53上仅仅设置气体自吸孔55a,或将气体导入管55的端部设置于气液吸入管53的内部。
采用上述那样构成的第5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则获得以下这样的作用:
1.吸入到气液吸入管53的内部的气体在泵52的内部,借助叶轮可将宏观气泡初步粉碎。
2.通过调节气体流量调节阀56,可调节吸入到气液吸入管17的内部的气体量,故可调节微细气泡的量。
另外,在第5实施例中,采用第1实施例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但是即使在采用第2~4实施例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情况下,同样可实施。
第6实施例
图7-1为表示第6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中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连接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7-2为其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在图7-1和图7-2中,标号1表示微细气泡产生机构,标号11表示布置在圆周上的多个球状的容器,标号14表示气液导入孔,标号15表示节流孔,标号17表示气液导入管,标号54表示将气液供给各气液导入管17的气液排出管,由于这些部分与第1,5实施例的相同,故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其的描述。
多个微细气泡产生机构1的气液导入孔14与第5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中的气液排出管54连通。气液混合流体从气液排出管54,流入相应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1中,从相应的节流孔15喷射大量地包含微小气泡的流体。
采用上述那样构成的第5实施例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则获得以下这样的作用:
从多个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同时喷射出包含微细气泡的流体,将大量的微细气泡排放到更宽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包括:容器,该容器具有以旋转对称方式形成的空腔部;
气液导入孔,该气液导入孔在靠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一端位置,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开孔于容器的壁部;
节流孔,该节流孔在临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二端的位置,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开孔于容器的壁部,该节流孔顺着流体旋转方向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引导排出流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空腔部的横截面沿旋转对称轴方向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减小;容器的空腔部内设置圆柱体内核,该内核的旋转对称轴和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核的一端在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二端和容器内壁连接,该内核的另一端延伸到接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一端位置。
2.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包括:容器,该容器具有以旋转对称方式形成的空腔部;
气液导入孔,该气液导入孔在靠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一端位置,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开孔于容器的壁部;
节流孔,该节流孔在临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二端的位置,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开孔于容器的壁部,该节流孔顺着流体旋转方向沿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侧面的切线方向引导排出流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空腔部的横截面沿旋转对称轴方向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容器的空腔部内设置圆柱体内核,该内核的旋转对称轴和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旋转对称轴重合,该内核的一端在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二端和容器内壁连接,该内核的另一端延伸到接近上述容器的空腔部的第一端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是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还包括有冲击部,该冲击部以内核的旋转对称轴按照旋转对称的方式形成,该冲击部具有底面且该底面和内核连接,该冲击部横截面的直径向其底面的方向扩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以空腔部第一端底面呈镜面对称的中空部。
6.微细气泡产生装置,该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该泵将气液混合流体供给到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中;气液吸入管,该气液吸入管的下游侧与上述泵的吸入口连接;气液排出管,该气液排出管的上游侧与上述泵的排出口连接,其下游侧与上述微细气泡产生机构的气液导入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吸入管包括气体吸入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吸入管包括气体导入管,该气体导入管的一端和上述气体吸入孔连接,其另一端开口于空气中,或与反应气体容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吸入管包括气体流量调节阀,该气体流量调节阀的下游端和上述气体导入管的上游端连接,以调节上述气体导入管的开口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该气泵排出口和上述气体流量调节阀的上游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76695.5A CN107051245A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76695.5A CN107051245A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51245A true CN107051245A (zh) | 2017-08-18 |
Family
ID=5959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76695.5A Pending CN107051245A (zh) | 2017-02-13 | 2017-02-13 | 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5124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01001A (zh) * | 2017-09-14 | 2019-03-2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
CN109529651A (zh) * | 2018-12-06 | 2019-03-29 | 上海中兴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
CN112294222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气泡发生装置和洗涤设备 |
CN114100526A (zh) * | 2021-12-29 | 2022-03-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传质的液相加氢反应器及反应工艺 |
CN114534536A (zh) * | 2022-03-21 | 2022-05-27 | 东北石油大学 | 一种温泉气泡产生装置以及应用其的温泉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88327A (ja) * | 1999-04-05 | 2000-10-17 | At Kk | 液処理装置 |
CN100382878C (zh) * | 2000-06-23 | 2008-04-23 | 池田好明 | 微小气泡发生器及具有该发生器的微小气泡发生装置 |
CN101456624A (zh) * | 2007-12-13 | 2009-06-17 | 菊池爱可阿斯株式会社 | 气泡微细化器 |
-
2017
- 2017-02-13 CN CN201710076695.5A patent/CN10705124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88327A (ja) * | 1999-04-05 | 2000-10-17 | At Kk | 液処理装置 |
CN100382878C (zh) * | 2000-06-23 | 2008-04-23 | 池田好明 | 微小气泡发生器及具有该发生器的微小气泡发生装置 |
CN101456624A (zh) * | 2007-12-13 | 2009-06-17 | 菊池爱可阿斯株式会社 | 气泡微细化器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01001A (zh) * | 2017-09-14 | 2019-03-2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形成泡沫水泥浆的装置 |
CN109529651A (zh) * | 2018-12-06 | 2019-03-29 | 上海中兴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
CN109529651B (zh) * | 2018-12-06 | 2024-02-23 | 上海中兴科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纳米气泡水发生器 |
CN112294222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气泡发生装置和洗涤设备 |
CN114100526A (zh) * | 2021-12-29 | 2022-03-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强化传质的液相加氢反应器及反应工艺 |
CN114534536A (zh) * | 2022-03-21 | 2022-05-27 | 东北石油大学 | 一种温泉气泡产生装置以及应用其的温泉 |
CN114534536B (zh) * | 2022-03-21 | 2022-11-25 | 东北石油大学 | 一种温泉气泡产生装置以及应用其的温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51245A (zh) | 微细气泡产生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微细气泡产生装置 | |
CN205518241U (zh) | 一种叶轮搅拌自吸气预处理矿浆浮选机 | |
JP3682286B2 (ja) | 微細気泡発生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 |
US9308504B2 (en) | Micro-bubble generating device | |
TW452502B (en) | Swirling fine-bubble generator | |
US6422735B1 (en) | Hydraulic jet flash mixer with open injection port in the flow deflector | |
US3722679A (en) | Method and means for froth flotation concentration utilizing an aerator having a venturi passage | |
CN205461848U (zh) | 一种气泡发生装置 | |
KR101235366B1 (ko) | 극미세 버블 함유 농업용수의 공급장치 | |
JP4018130B1 (ja) | 水処理システム | |
CN110064314A (zh) | 一种新型可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
CN208911853U (zh) | 一种微气泡获得装置 | |
JP2002059186A (ja) | 水流式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 |
JP6968405B2 (ja) | 気液混合ノズル | |
KR100577830B1 (ko) | 선회식 미세기포 발생장치 | |
CN206853485U (zh) | 微气泡装置 | |
CN209507726U (zh) | 一种污泥生物淋滤专用曝气装置 | |
CN207404954U (zh) |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水流净化系统 | |
CN103464016B (zh) | 一种射流群快速高效溶氧处理的装置 | |
CN107213994A (zh) | 一种具备高压射流搅拌功能的矿浆自驱动式浮选装置 | |
CN210065284U (zh) | 一种滚珠叶片式运输纳米增氧机 | |
CN109399813B (zh) | 一种基于用于废水处理曝气的复合气液混合装置 | |
CN207775125U (zh) | 一种蛋白质提取浓缩装置 | |
CN1179638C (zh) | 锥式增氧装置 | |
WO2002002216A1 (fr)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de petites bul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