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85876A - 三编制机车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三编制机车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85876A CN106985876A CN201611248892.2A CN201611248892A CN106985876A CN 106985876 A CN106985876 A CN 106985876A CN 201611248892 A CN201611248892 A CN 201611248892A CN 106985876 A CN106985876 A CN 1069858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omotive
- connecting plate
- articulated section
- hinge
- rolling st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1/00—Couplings comprising interengaging parts of different shape or form and having links, bars, pins, shackles, or hooks as coupling means
- B61G1/10—Couplings comprising interengaging parts of different shape or form and having links, bars, pins, shackles, or hooks as coupling means having links or bars coupling or uncoupling by rotating around a vertical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1/00—Couplings comprising interengaging parts of different shape or form and having links, bars, pins, shackles, or hooks as coupling means
- B61G1/02—Couplings comprising interengaging parts of different shape or form and having links, bars, pins, shackles, or hooks as coupling means having links or bars coupling or uncoupling by rotating around a transverse horizont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编制机车车辆,三编制机车车辆包括第一机车、第二机车和第三机车,第一机车与第二机车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铰和转动铰,第二机车与第三机车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铰和自由铰,第一固定铰位于转动铰的正下方,第二固定铰位于自由铰的正下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在满足曲线通过性要求的同时,可以提高相邻两辆机车之间的稳定性,由此提升了三编制机车车辆内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编制机车车辆。
背景技术
在机车车辆中,相邻的两个机车铰接相连。相关技术中,相邻的两个机车之间具有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即相邻的两辆机车之间可以横向摇摆、纵向点头以及相对转动,该技术手段可以满足机车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要求,便于机车车辆通过弯道和坡道,然而由于相邻的两辆机车之间自由度较大,相邻的两辆机车容易相对转动,降低了机车的稳定性,由此降低了三编制机车车辆内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机车的稳定性的三编制机车车辆。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包括第一机车、第二机车和第三机车,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铰和转动铰,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三机车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铰和自由铰,所述第一固定铰位于所述转动铰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固定铰位于所述自由铰的正下方。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在满足曲线通过性要求的同时,可以提高相邻两辆机车之间的稳定性,由此提升了三编制机车车辆内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铰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机车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机车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铰接部为关节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铰包括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机车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机车相连,其中所述第二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的正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铰接部为关节轴承或橡胶衬套。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板为“V”形且包括两个伸缩臂。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铰包括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和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五连接板和所述第六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机车相连,所述第六连接板与所述第三机车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铰包括第七连接板、第八连接板和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七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四铰接部,所述牵引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八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五铰接部,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正上方。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铰接部与所述第五铰接部均为关节衬套。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铰接部与所述第五铰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为橡胶关节衬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编制机车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机车相对于第二机车横向摇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机车相对于第三机车横向摇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机车相对于第三机车纵向点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固定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固定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自由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三编制机车车辆100,第一机车1,第二机车2,第三机车3,第一固定铰4,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第一铰接部43,转动铰5,第三连接板51,伸缩臂511,第四连接板52,第二铰接部53,第二固定铰6,第五连接板61,第六连接板62,第三铰接部63,自由铰7,第七连接板71,第八连接板72,牵引杆73,第四铰接部74,第五铰接部75,螺纹紧固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
首先结合图1-图8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编制机车车辆100。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可以包括第一机车1、第二机车2和第三机车3,第一机车1与第二机车2之间可以可转动地相连,第三机车3与第二机车2之间可以可转动地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可以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机车1、第二机车2和第三机车3,也可以从后向前依次为第一机车1、第二机车2和第三机车3。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机车1与第二机车2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固定铰4和转动铰5,第一固定铰4可以令第一机车1相对于第二机车2具有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即第一固定铰4可以令第一机车1相对于第二机车2横向摇摆(即在图1和图2中沿左右方向摆动)、纵向点头(即在图1和图2中沿上下方向摆动)以及相对转动(即绕车辆行进方向的纵向中心线摆动)。
转动铰5可以令第一机车1相对于第二机车2只具有一个方向的自由度,即转动铰5可以令第一机车1相对于第二机车2横向摇摆,但限制了第一机车1相对于第二机车2的纵向点头以及相对转动。
由于第一机车1与第二机车2之间同时设置有第一固定铰4和转动铰5,第一机车1只可以相对于第二机车2横向摇摆,即第一机车1与第二机车2之间在此方向的自由度完全释放,而第一机车1与第二机车2之间在其他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受到转动铰5的限制,进而第一机车1无法明显相对于第二机车2纵向点头和相对转动。
由此,三编制机车车辆100行驶时第一机车1相对第二机车2更加稳定,同时便于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在弯道上行驶,满足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在水平方向上的曲线通过性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铰5无法完全限制第一机车1相对第二机车2纵向点头和相对转动,即第一机车1依然可以相对第二机车2轻微地纵向点头和轻微地相对转动,由此在保证第一机车1和第二机车2的稳定性的同时,依然能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第一固定铰4可以增加第一机车1与第二机车2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固定铰4可以位于转动铰5的正下方,第一固定铰4与转动铰5均可以位于第一机车1与第二机车2长度方向的中垂线上,由此便于第一机车1相对于第二机车2转动。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机车2与第三机车3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固定铰6和自由铰7,第二固定铰6可以令第二机车2相对于第三机车3具有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即第二固定铰6可以令第二机车2相对于第三机车3横向摇摆(即在图1、图3和图4中沿左右方向摆动)、纵向点头(即在图1、图3和图4中沿上下方向摆动)以及相对转动。
自由铰7可以令第二机车2相对于第三机车3只具有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即自由铰7可以令第二机车2相对于第三机车3横向摇摆以及纵向点头,但限制了第二机车2相对于第三机车3的相对转动。
由于第二机车2与第三机车3之间同时设置有第二固定铰6和自由铰7,第二机车2可以相对于第三机车3横向摇摆和纵向点头,即第二机车2与第三机车3之间在这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完全释放,而第二机车2与第三机车3之间在余下的另一个方向的自由度受到自由铰7的限制,进而第二机车2无法明显相对于第三机车3纵向点头和相对转动。
由此,三编制机车车辆100行驶时第二机车2相对第三机车3更加稳定,同时便于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在弯道上行驶,满足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曲线通过性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自由铰7无法完全限制第二机车2相对第三机车3相对转动,即第二机车2依然可以相对第三机车3轻微地相对转动,由此在保证第二机车2和第三机车3的稳定性的同时,依然能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第二固定铰6可以增加第二机车2与第三机车3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固定铰6可以位于自由铰7的正下方,第二固定铰6与自由铰7均可以位于第二机车2与第三机车3长度方向的中垂线上,由此便于第二机车2相对于第三机车3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三编制机车车辆100,通过在第一机车1和第二机车2之间沿上下方向分别设置第一固定铰4和转动铰5,在满足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在水平方向上的曲线通过性要求的同时,可以使三编制机车车辆100行驶时第一机车1相对第二机车2更加稳定。
同时,通过在第二机车2和第三机车3之间沿上下方向分别设置第二固定铰6和自由铰7,在满足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曲线通过性要求的同时,可以使三编制机车车辆100行驶时第二机车2相对第三机车3更加稳定。由此,提升了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内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固定铰4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和第一铰接部43,第一连接板41可以通过第一铰接部43与第二连接板42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地,第一铰接部43可以为关节轴承,由此通过第一铰接部43,第一连接板41可以相对于第二连接板42在三个方向随意转动。
第一连接板41可以与第一机车1相连,第二连接板42可以与第二机车2相连。具体地,第一连接板41可以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8与第一机车1相连,第二连接板42可以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8与第二机车2相连。由此,第一固定铰4可以增强第一机车1与第二机车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转动铰5可以包括第三连接板51、第四连接板52和第二铰接部53,第三连接板51可以通过第二铰接部53与第四连接板52相连。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铰接部53可以为关节轴承。在另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铰接部53还可以为橡胶衬套。由此,通过第二铰接部53,第三连接板51仅可以相对于第四连接板52在横向上自由摆动,而无法相对于第四连接板52纵向点头或相对转动。
如图2所示,第三连接板51可以与第一机车1相连,第四连接板52可以与第二机车2相连。更加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三连接板51可以为“V”形,且第三连接板51可以包括两个伸缩臂511,伸缩臂511可以沿长度方向自由伸缩,两个伸缩臂511可以呈一定夹角且可以相交于第二铰接部53。在第一机车1相对于第二机车2转动时,两个伸缩臂511之间的夹角可以不变,其中一个伸缩臂511的长度可以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二机车2顺利相对于第三机车3转动。
如图2所示,第二铰接部53可以位于第一铰接部43的正上方,从而在第一机车1相对第二机车2转动时,第一连接板41和第三连接板51可以分别同时相对于第二连接板42以及第四连接板52转动,进而便于第一机车1顺利相对第二机车2转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7所示,第二固定铰6可以包括第五连接板61、第六连接板62和第三铰接部63,第五连接板61可以通过第三铰接部63与第六连接板62可转动地连接。具体地,第三铰接部63可以为关节轴承,由此通过第三铰接部63,第五连接板61可以相对于第六连接板62在三个方向随意转动。
第五连接板61可以与第二机车2相连,第六连接板62可以与第三机车3相连。具体地,第五连接板61可以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8与第二机车2相连,第六连接板62可以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8与第三机车3相连。由此,第二固定铰6可以增强第二机车2与第三机车3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自由铰7可以包括第七连接板71、第八连接板72和牵引杆73,第七连接板71可以通过牵引杆73与第八连接板72连接。
当三编制机车车辆100沿直线行驶时,第七连接板71可以位于第八连接板72的上侧,从而牵引杆73可以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
第七连接板71可以与第二机车2连接,第八连接板72可以与第三机车3连接,具体地,第七连接板71可以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8与第二机车2连接,第八连接板72可以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8与第三机车3连接。
如图8所示,牵引杆73的上端可以与第七连接板71之间设置有第四铰接部74,牵引杆73的下端可以与第八连接板72之间设置有第五铰接部7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铰接部74与第五铰接部75均可以为关节衬套。
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铰接部74与第五铰接部75中一个可以为橡胶关节衬套,在另一些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铰接部74与第五铰接部75中均可以为橡胶关节衬套,由此可以保证牵引杆73同时与第七连接板71以及第八连接板72可转动地连接,进而便于第三机车3相对于第二机车2的转动。
当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在水平方向沿曲线行驶时,牵引杆73可以在水平方向转动,从而第二机车2可以相对于第三机车3左右横向摆动,当三编制机车车辆100在竖直方向沿曲线行驶时,牵引杆73可以在竖直方向转动,从而第二机车2可以相对于第三机车3上下纵向点头,另外,牵引杆73还可以限制第二机车2相对于第三机车3滚动。
如图3和图4所示,牵引杆73可以位于第三铰接部63的正上方,从而在第二机车2相对第三机车3转动时,第五连接板61和第七连接板71可以分别同时相对于第六连接板62以及第八连接板72转动,进而便于第二机车2顺利相对第三机车3转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车、第二机车和第三机车,所述第一机车与所述第二机车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铰和转动铰,所述第二机车与所述第三机车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铰和自由铰,所述第一固定铰位于所述转动铰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固定铰位于所述自由铰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铰包括:
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机车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机车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为关节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铰包括: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机车相连,所述第四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机车相连,其中所述第二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为关节轴承或橡胶衬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两个为“V”形且包括伸缩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铰包括:
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和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五连接板和所述第六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机车相连,所述第六连接板与所述第三机车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铰包括:
第七连接板、第八连接板、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七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四铰接部,所述牵引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八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五铰接部,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铰接部与所述第五铰接部均为关节衬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编制机车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铰接部与所述第五铰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为橡胶关节衬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48892.2A CN106985876A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三编制机车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48892.2A CN106985876A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三编制机车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85876A true CN106985876A (zh) | 2017-07-28 |
Family
ID=59413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48892.2A Pending CN106985876A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三编制机车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85876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2863A (zh) * | 2017-12-22 | 2018-05-15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三轴转向架 |
CN109969211A (zh) * | 2019-04-04 | 2019-07-05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车端抗侧滚装置安装组件、轨道车辆的端墙及轨道车辆 |
DE102019109611A1 (de) * | 2019-04-11 | 2020-10-15 |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 Gelenkvorrichtung für ein gelenkfahrzeug und gelenkfahrzeug |
FR3101049A1 (fr) * | 2019-09-23 | 2021-03-26 |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 Dispositif d’articulation de véhicule articulé, véhicule et procédé de réglage correspondants |
CN113968109A (zh) * | 2021-11-08 | 2022-01-25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一种丘陵山区车辆多自由度快速连接装置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580093A2 (de) * | 2004-03-26 | 2005-09-2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zeug, insbesondere spurgeführtes Fahrzeug, mit gelenkig verbundenen Wagenkästen |
CN1852823A (zh) * | 2003-09-19 | 2006-10-25 | 西门子公司 | 具有铰接车厢的载客的大空间机车车辆、尤其是铁路机车车辆 |
DE102006013404A1 (de) * | 2006-03-23 | 2007-09-27 | Hübner GmbH | 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zweier gelenkig miteinander verbundener Fahrzeugteile eines Gelenkfahrzeugs |
EP1864833A1 (de) * | 2006-06-09 | 2007-12-12 | HÜBNER GmbH | Aus mehreren Fahrzeugteilen kuppelbares Gelenkfahrzeug |
CN101612943A (zh) * | 2009-06-30 | 2009-12-30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城市低地板轨道车辆多节连挂铰接机构 |
CN201446982U (zh) * | 2009-06-12 | 2010-05-05 |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铰接车架的轴向固定铰接结构 |
CN201626424U (zh) * | 2010-04-12 | 2010-11-10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100%低地板轻轨车多模块铰接系统 |
EP2695790A1 (de) * | 2012-08-06 | 2014-02-12 | ATG Autotechnik GmbH | Dachgelenk für ein mehrgliedriges Fahrzeug |
CN103978988A (zh) * | 2013-02-09 | 2014-08-13 | 许布奈有限两合公司 | 用于限制车辆部分相互间的相对俯仰运动的装置 |
CN204110058U (zh) * | 2014-08-08 | 2015-01-21 |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城轨车辆的铰接连接结构和城轨车辆 |
CN204801812U (zh) * | 2015-07-27 | 2015-11-25 |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上铰接装置 |
CN105667535A (zh) * | 2014-12-03 | 2016-06-15 | 许布奈有限两合公司 | 布置在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间的顶部区域中的铰接件 |
DE102014226695A1 (de) * | 2014-12-19 | 2016-06-2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Gelenkfahrzeug mit einem querverschiebbaren Gelenk |
-
2016
- 2016-12-29 CN CN201611248892.2A patent/CN1069858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2823A (zh) * | 2003-09-19 | 2006-10-25 | 西门子公司 | 具有铰接车厢的载客的大空间机车车辆、尤其是铁路机车车辆 |
EP1580093A2 (de) * | 2004-03-26 | 2005-09-2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Fahrzeug, insbesondere spurgeführtes Fahrzeug, mit gelenkig verbundenen Wagenkästen |
DE102006013404A1 (de) * | 2006-03-23 | 2007-09-27 | Hübner GmbH | 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zweier gelenkig miteinander verbundener Fahrzeugteile eines Gelenkfahrzeugs |
EP1864833A1 (de) * | 2006-06-09 | 2007-12-12 | HÜBNER GmbH | Aus mehreren Fahrzeugteilen kuppelbares Gelenkfahrzeug |
CN201446982U (zh) * | 2009-06-12 | 2010-05-05 | 常林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铰接车架的轴向固定铰接结构 |
CN101612943A (zh) * | 2009-06-30 | 2009-12-30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城市低地板轨道车辆多节连挂铰接机构 |
CN201626424U (zh) * | 2010-04-12 | 2010-11-10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100%低地板轻轨车多模块铰接系统 |
EP2695790A1 (de) * | 2012-08-06 | 2014-02-12 | ATG Autotechnik GmbH | Dachgelenk für ein mehrgliedriges Fahrzeug |
CN103978988A (zh) * | 2013-02-09 | 2014-08-13 | 许布奈有限两合公司 | 用于限制车辆部分相互间的相对俯仰运动的装置 |
CN204110058U (zh) * | 2014-08-08 | 2015-01-21 | 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城轨车辆的铰接连接结构和城轨车辆 |
CN105667535A (zh) * | 2014-12-03 | 2016-06-15 | 许布奈有限两合公司 | 布置在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部分间的顶部区域中的铰接件 |
DE102014226695A1 (de) * | 2014-12-19 | 2016-06-2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Gelenkfahrzeug mit einem querverschiebbaren Gelenk |
CN204801812U (zh) * | 2015-07-27 | 2015-11-25 | 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上铰接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32863A (zh) * | 2017-12-22 | 2018-05-15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三轴转向架 |
CN109969211A (zh) * | 2019-04-04 | 2019-07-05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车端抗侧滚装置安装组件、轨道车辆的端墙及轨道车辆 |
CN109969211B (zh) * | 2019-04-04 | 2020-06-02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车端抗侧滚装置安装组件、轨道车辆的端墙及轨道车辆 |
DE102019109611A1 (de) * | 2019-04-11 | 2020-10-15 |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 Gelenkvorrichtung für ein gelenkfahrzeug und gelenkfahrzeug |
FR3101049A1 (fr) * | 2019-09-23 | 2021-03-26 |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 Dispositif d’articulation de véhicule articulé, véhicule et procédé de réglage correspondants |
WO2021058431A1 (fr) * | 2019-09-23 | 2021-04-01 |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 Dispositif d'articulation de véhicule articulé, véhicule et procédé de réglage correspondants |
CN113968109A (zh) * | 2021-11-08 | 2022-01-25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一种丘陵山区车辆多自由度快速连接装置 |
CN113968109B (zh) * | 2021-11-08 | 2024-03-15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一种丘陵山区车辆多自由度快速连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85876A (zh) | 三编制机车车辆 | |
US9937779B2 (en) | Vehicle | |
CN106988167A (zh) | 跨坐式轨道道岔 | |
CN109835364B (zh) | 一种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 |
EP2885155A1 (de) | Nicht schienengebundenes fahrzeug mit verbesserten stromabnehmer | |
CN209738802U (zh) | 一种集成独立四驱系统与悬挂系统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 | |
CN205529962U (zh) | 一种智能防逆行减速带 | |
CN101342588A (zh) | 铰接式抱罐车车架 | |
CN203974940U (zh) | 车辆多轴同步转向机构和车辆 | |
CN101758869B (zh) | 全挂车 | |
CN208181078U (zh) | 转向架总成和轨道车辆 | |
CN207029431U (zh) | 一种转向机构 | |
CN208429193U (zh) | 机动车后悬挂装置 | |
KR101587572B1 (ko) | 산악철도차량용 대차프레임 | |
CN208037503U (zh) | 三轨制小车转弯轨道的轮距补偿装置 | |
CN209008594U (zh) | 一种单轨车辆自动转向全自动车钩 | |
CN207274290U (zh) | 转向车桥悬臂梁连接机构 | |
CN201841904U (zh) | 公铁车用2号车钩加长装置 | |
CN202783337U (zh) | 方向盘控制器配置构造 | |
CN205819194U (zh) | 一种轨道漏斗车的底门开闭装置以及轨道漏斗车 | |
CN203854807U (zh) | 儿童自行车 | |
CN207535981U (zh) | 一种直拉杆臂 | |
CN205213373U (zh) | 水田作业机 | |
CN208344328U (zh) | 左转向臂 | |
CN104401344A (zh) | 轨道机车及径向转向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