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70149A - 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70149A CN106970149A CN201710239871.2A CN201710239871A CN106970149A CN 106970149 A CN106970149 A CN 106970149A CN 201710239871 A CN201710239871 A CN 201710239871A CN 106970149 A CN106970149 A CN 1069701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ltrasonic
- concrete
- copper sheet
- head
-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04—Analysing solids
- G01N29/06—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e.g. acoustic microscopy
- G01N29/0654—Imaging
- G01N29/069—Defect imaging, localisation and sizing using, e.g. 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 [TOFD], synthetic aperture focusing technique [SAFT], Amplituden-Laufzeit-Ortskurven [ALOK] techniqu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72—Investigating presence of flaw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2—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the analysed material
- G01N2291/023—Solids
- G01N2291/0232—Glass, ceramics, concrete or sto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采用接触式超声激励,在超声激励头和待测混凝土构件表面间辅以紫铜片作为耦合,将超声波输入待测混凝土构件,对其进行激励,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被测混凝土构件热图像,并根据混凝土构件热图像中的局部高温位置确定混凝土构件中裂纹的位置,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采用接触式超声激励方式,并辅助以紫铜片作为耦合。紫铜片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测中采用的凡士林、黄油等胶体耦合剂,能够更好地实现超声激励头与被激励对象间的声阻抗匹配,有助于提高声能量输入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隐裂纹是指肉眼不可见的闭合裂纹或者裂纹宽度十分细小、超出了人眼分辨力的裂纹,而不是指覆盖在完好混凝土里面的裂纹。隐裂纹是可见裂纹发展的前期,对于判断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专利申请201010290303.3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波选择性激励发现混凝土隐裂纹的方法和系统,但该方法和系统并未充分考虑被检测对象混凝土介质的特点,导致声能量进入混凝土中的效率低,检测结果准确度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声能量进入混凝土中的效率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接触式超声激励,在超声激励头和待测混凝土构件表面间辅以紫铜片作为耦合,将超声波输入待测混凝土构件,对其进行激励;
2)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被测混凝土构件热图像;
3)根据混凝土构件热图像中的局部高温位置确定混凝土构件中裂纹的位置,所述裂纹包括裂纹和隐裂纹,其中,肉眼可见的为裂纹,肉眼不可见的即为隐裂纹。
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紫铜片厚度为0.5~1mm;可以直接将紫铜片设置在激励头和待测混凝土之间进行点接触,或以紫铜片包覆激励头,与激励头形成一体结构。由于紫铜片作为耦合材料,要始终处于激励头和待测混凝土构件接触面之间,以紫铜片包覆激励头,与激励头形成一体结构,便于切换检测点。紫铜片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激励的效果,紫铜片过厚还会增加装置的成本,0.5~1mm为优选的激励效果最佳的厚度范围。
上述步骤1)中,超声激励头上垂直施加500-3500N的荷载;激励头在激振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施加一定大小荷载于激励头上,所施加荷载的大小对超声能量的输入至关重要,只有合适大小(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的荷载才可以提高超声波发生装置的声能量输出值,有助于提高声能量输入混凝土中的总量,500-3500N为能检测出隐裂纹的荷载范围,优选 1000~2000N。
上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激励频率为20~40kHz,相同的超声功率激励下,相对于通常使用的20kHz的超声激励频率,40kHz更容易在隐裂纹附近激励出显著温升区,是混凝土隐裂纹的敏感频率;优选40kHz。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系统,所述系统能有效提高声能量进入混凝土中的效率,提高声能量输入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系统,包括超声波源、超声激励头和红外热像仪,所述超声波源通过电缆与超声激励头连接,所述超声激励头与待测混凝土构件接触,对其进行超声激励,所述红外热像仪用于监测被测混凝土构件热图像,所述超声激励头和待测混凝土构件接触面处设有紫铜片作为耦合。
优选的,紫铜片厚度为0.5~1mm;以紫铜片包覆激励头,与激励头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超声激励头上垂直施加500-3500N的荷载;优选1000~2000N。
所述超声激励频率为20~40kHz,优选40kHz。
所述超声激励头选用超声波点焊枪或清洗用超声波振子。
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充分考虑被检测对象混凝土介质的特点:体积较大(一般40000cm3以上)、各向异性、非均质(尤其混掺粗骨料);为在隐裂纹处激励出显著温升,需要输入混凝土中的超声能量远大于被激励对象为均质的材料。为有效提高声能量进入混凝土中的效率,本发明基于超声激励红外热像检测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采用接触式超声激励方式,并辅助以紫铜片作为耦合。紫铜片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测中采用的凡士林、黄油等胶体耦合剂,能够更好地实现超声激励头与被激励对象(混凝土)间的声阻抗匹配,有助于提高声能量输入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发明系统的装置及其连接关系图。
图2是实施例1所用混凝土构件示意图。
图3是与激励头尺寸匹配的紫铜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不同垂直荷载下混凝土构件热图像。
图5是实施例1所用混凝土构件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混凝土构件在不同激励频率激励下的热图像,图中数字为显著温升区。
图7是图2所示混凝土构件在不同激励频率激励下的热图像。
图8是紫铜片包覆激励头的一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法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接触式超声激励,在超声激励头和待测混凝土构件表面间辅以紫铜片作为耦合,将超声波输入待测混凝土构件,对其进行激励;其中,紫铜片厚度为0.5~1mm;紫铜片作为垫片置于混凝土构件和超声激励头接触面间(紫铜片结构如图3所示),或以紫铜片包覆激励头(如图8所示),与激励头形成一体结构;
2)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被测混凝土构件热图像;
3)根据混凝土构件热图像中的局部高温位置确定混凝土构件中裂纹的位置,所述裂纹中,肉眼可见的为裂纹,肉眼不可见的即为隐裂纹。
在超声激励头垂直施加500-3500N的荷载,超声激励频率为40kHz、功率50W,紫铜片厚度为0.5mm。被激励对象400mm×200mm×430mm混凝土裂纹标准体,如图2。该标准体中部有一条预制裂缝,经劈拉后出现一条贯穿微裂纹;该裂缝大部处于闭合状态,宽度小于1mm。
激励效果如表1所示。(激励效果优劣的判断标准是:所用换能器功率小、激励时间短,而被激励对象的温升区数目多、温升区相对环境温度的温升高,此为激励效果好。)
表1荷载大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通过表1可知,垂直施加1000~2000N的荷载,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受超声波发生器功率、换能器功率以及换能器输出频率的影响,施加在不同型号超声波换能器上的最佳压力值不尽相同;但随施加于换能器上压力的增加,不同型号超声波换能器的激励效果均存在由劣到优再到劣的情况;对于常见的超声波发生装置,压力的优选区间仍是所述区间。
选取100mm×100mm×400mm的含微裂纹混凝土试块、400mm×200mm×430mm的混凝土裂纹标准体作被激励对象,其中100mm×100mm×400mm的试块表面有一道横向预制裂缝,内部有不定数量的裂缝,如图5所示。超声激励频率分别为20kHz、28kHz、40kHz。其中,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换能器功率为1800W;其余频率的超声波换能器功率均为50W。各激励频率在各自的最佳压力作用下进行实验,紫铜片厚度为0.5mm。
激励效果如表2、3所示。
表2 100mm×100mm×400mm含微裂纹的混凝土试块在不同频率作用下的激励效果
注:图中显著温升区集中在裂纹闭合的尖角处。
表3 400mm×200mm×430mm混凝土裂纹标准体在不同频率作用下的激励效果
从表2、3中可以看出:40kHz超声频率激励效果最好。
上述方法中,红外热像仪最小可测温差为0.06℃,测温范围为-20—100℃。调整红外热像仪的位置,使之与混凝土被测标准体在1.4—1.6m范围进行检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法明的系统的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系统,包括超声波源1、超声激励头2和红外热像仪3,所述超声波源1通过电缆11与超声激励头2连接,所述超声激励头2与待测混凝土构件4接触,对其进行超声激励,所述红外热像仪3用于监测被测混凝土构件4的热图像,所述超声激励头1和待测混凝土构件4接触面处设有紫铜片5作为耦合。
超声激励的优选参数设置参照实施例1。
所述超声激励头选用超声波点焊枪或清洗用超声波振子。
紫铜片可设置为包覆激励头,并与之成为一体结构,这样可避免更换激励点时分别移动紫铜片和换能器,方便实际操作。具体如图8所示。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接触式超声激励,在超声激励头和待测混凝土构件表面间辅以紫铜片作为耦合,将超声波输入待测混凝土构件,对其进行激励;
2)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被测混凝土构件热图像;
3)根据混凝土构件热图像中的局部高温位置确定混凝土构件中裂纹的位置,所述裂纹包括裂纹和隐裂纹,其中,肉眼可见的为裂纹,肉眼不可见的即为隐裂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紫铜片厚度为0.5~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以紫铜片包覆激励头,与激励头形成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超声激励头上垂直施加500-3500N的荷载,优选1000-2000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超声激励频率为20~40kHz;优选40kHz。
6.一种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系统,包括超声波源、超声激励头和红外热像仪,所述超声波源通过电缆与超声激励头连接,所述超声激励头与待测混凝土构件接触,对其进行超声激励,所述红外热像仪用于监测被测混凝土构件热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激励头和待测混凝土构件接触面处设有紫铜片作为耦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以紫铜片包覆激励头,与激励头形成一体结构;紫铜片厚度为0.5~1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激励头上垂直施加500-3500N的荷载;优选1000-2000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激励频率为20~40 kHz,优选40kHz。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激励头选用超声波点焊枪或清洗用超声波振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39871.2A CN106970149A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39871.2A CN106970149A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70149A true CN106970149A (zh) | 2017-07-21 |
Family
ID=59333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39871.2A Pending CN106970149A (zh) | 2017-04-13 | 2017-04-13 | 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70149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18591A (zh) * | 2018-09-07 | 2018-11-30 | 广东工业大学 | 基于超声红外复合检测技术的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快速检测评估鉴定方法 |
CN110220659A (zh) * | 2018-06-19 | 2019-09-10 | 韩玉锐 | 一种桥柱裂纹检测装置 |
CN110346412A (zh) * | 2019-08-06 | 2019-10-18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混凝土构件超声激振的负反馈控制加载装置及方法 |
CN110988144A (zh) * | 2019-12-31 | 2020-04-10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混凝土构件结构性隐裂纹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
CN113358756A (zh) * | 2021-07-23 | 2021-09-07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测试激振中混凝土微裂纹内壁接触状态的标准单元及方法 |
CN113390923A (zh) * | 2021-07-23 | 2021-09-14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混凝土细观缺陷超声热激励行程自适应加载装置及方法 |
CN114018705A (zh) * | 2021-11-08 | 2022-02-08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混凝土自由断裂全过程控制可视化追踪试验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2767A (zh) * | 2010-09-25 | 2011-03-02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利用超声波激励发现混凝土隐裂纹的方法 |
KR20130011597A (ko) * | 2011-07-22 | 2013-01-30 |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 화학적 발열을 이용한 적외선 열화상 비파괴 검사 장치, 시스템, 검사방법 및 검출방법 |
CN104395704A (zh) * | 2013-03-25 | 2015-03-04 | 株式会社又进 | 用于高温的超声波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198731A (zh) * | 2016-07-19 | 2016-12-07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喷涂层下的基体疲劳裂纹识别方法 |
-
2017
- 2017-04-13 CN CN201710239871.2A patent/CN1069701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2767A (zh) * | 2010-09-25 | 2011-03-02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利用超声波激励发现混凝土隐裂纹的方法 |
KR20130011597A (ko) * | 2011-07-22 | 2013-01-30 |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 화학적 발열을 이용한 적외선 열화상 비파괴 검사 장치, 시스템, 검사방법 및 검출방법 |
CN104395704A (zh) * | 2013-03-25 | 2015-03-04 | 株式会社又进 | 用于高温的超声波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198731A (zh) * | 2016-07-19 | 2016-12-07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喷涂层下的基体疲劳裂纹识别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缪鹏程等: "红外热像仪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中的应用", 《激光与红外》 * |
陈大鹏: "超声脉冲及超声脉冲相位热像技术用于无损检测的实验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0659A (zh) * | 2018-06-19 | 2019-09-10 | 韩玉锐 | 一种桥柱裂纹检测装置 |
CN108918591A (zh) * | 2018-09-07 | 2018-11-30 | 广东工业大学 | 基于超声红外复合检测技术的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快速检测评估鉴定方法 |
CN110346412A (zh) * | 2019-08-06 | 2019-10-18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混凝土构件超声激振的负反馈控制加载装置及方法 |
CN110346412B (zh) * | 2019-08-06 | 2020-07-03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混凝土构件超声激振的负反馈控制加载装置及方法 |
CN110988144A (zh) * | 2019-12-31 | 2020-04-10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混凝土构件结构性隐裂纹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
CN110988144B (zh) * | 2019-12-31 | 2021-05-25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一种混凝土构件结构性隐裂纹的探测方法及装置 |
CN113358756A (zh) * | 2021-07-23 | 2021-09-07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测试激振中混凝土微裂纹内壁接触状态的标准单元及方法 |
CN113390923A (zh) * | 2021-07-23 | 2021-09-14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混凝土细观缺陷超声热激励行程自适应加载装置及方法 |
CN114018705A (zh) * | 2021-11-08 | 2022-02-08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混凝土自由断裂全过程控制可视化追踪试验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0149A (zh) | 基于接触式超声波的混凝土隐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 | |
CN104407049B (zh) | 一种微裂纹无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01713756B (zh) | 非接触超声热激励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方法和系统 | |
CN105606268B (zh) | 基于动态磁致伸缩系数测量的焊接残余应力超声评价方法 | |
CN103175898B (zh) | 一种焊缝平均晶粒尺寸的焊缝特征导波检测方法 | |
CA2169307A1 (en) | Non-contact characterization and inspection of materials using wideband air coupled ultrasound | |
CN108802185A (zh) | 基于脉冲涡流与电磁超声的金属材料缺陷检测传感器 | |
CN108593772B (zh) | 一种低/高声阻抗粘接界面的超声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 |
CN104777224A (zh) | 一种金属合金结合面缺陷检测方法 | |
CN112098522B (zh) | 钢丝绳拉力缺陷检测方法 | |
Blomme et al. | Recent observations with air-coupled NDE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650 kHz to 1.2 MHz | |
Grager et al. | Advances in air-coupled ultrasonic testing combining an optical microphone with novel transmitter concepts | |
CN108828070B (zh) | 一种用于振动声调制检测的最佳高频选取方法 | |
CN204705619U (zh) | 一种表面波和兰姆波双模电磁超声探头 | |
CN102590353A (zh) | Emat发射探头的声发射激发装置 | |
CN103293223A (zh) | 一种基于特征导波的对接焊缝无损检测系统 | |
JPH04265855A (ja) | セラミックス金属積層基板の接合状態評価方法及び評価装置 | |
CN102928503A (zh) | 一种金属板材的电磁声发射无损探伤装置 | |
Guo et al. | Inspecting epoxy layer defects in steel-epoxy-steel sandwich structures using guided waves | |
CN114441637B (zh) | 一种基于非线性Lamb波零频分量的损伤定位成像方法及系统 | |
Zabbal et al. |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adhesive joints by using nonlinear ultrasonics | |
CN202614726U (zh) | 一种金属材料缺陷裂缝检测仪 | |
Balaji et al. | Induction thermography for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adhesive bonds | |
Guo et al. | Evaluation of surface corrosion damage in thin plates by Zero-Group Velocity Lamb waves based on PVDF comb transducers | |
CN102866199B (zh) | 一种用于错位散斑无损检测的声振加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