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9040B -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59040B CN106959040B CN201710294043.9A CN201710294043A CN106959040B CN 106959040 B CN106959040 B CN 106959040B CN 201710294043 A CN201710294043 A CN 201710294043A CN 106959040 B CN106959040 B CN 1069590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air preheater
- cold end
- comprehensive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5/00—Heating of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预热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检测空气预热器的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根据所述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计算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将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实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时,所有负荷工况下冷端综合温度都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上运行,排烟温度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改变,实现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在经济、安全范围内,能够降低机组发生低温腐蚀的风险,使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当前大型发电站都设置有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是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烟气通过内部的散热片将进入锅炉前的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的受热面,用于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由于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较低,且空气预热器区域的烟气温度不高,空气预热器附近金属温度常低于烟气露点,这样燃料中硫份燃烧生成的终产物硫酸蒸汽就会凝结在空气预热器受热面及尾部烟道上,造成低温腐蚀,目前配置有空气预热器的发电站尚未对这一缺陷指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使得排烟温度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改变,实现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
本发明采用下面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空气预热器的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
根据所述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计算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
将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实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为排烟温度与二次风入口温度之和。
进一步的,根据发电用燃料的化验结果得到所述设定温度。
进一步的,当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升高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当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根据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
进一步的,根据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的具体方法为:当所述温度差高于设定温度差时,不改变或降低所述升高二次风入口温度所需的加热功率;当所述温度差低于设定温度差时,提高所述升高二次风入口温度所需的加热功率。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方法的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分别用于获取空气预热器的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
控制运算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计算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并将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
加热器,与控制运算单元的输出相连,通过所述比较结果,调整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向所述二次风入口输出加热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采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具有伸入至空气预热器二次风入口处的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为正六边形的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道由不锈钢板焊接形成。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烟气管道、二次风入口管道和加热器,并采用上述的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时,所有负荷工况下冷端综合温度T都保持在设定温度T0以上运行,排烟温度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本发明可以实现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在经济、安全范围内,能够降低机组发生低温腐蚀的风险,使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针对现有技术中硫份燃烧生成的终产物硫酸蒸汽就会凝结在空气预热器受热面及尾部烟道上,造成低温腐蚀,目前配置有空气预热器的发电站尚未对这一缺陷指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使得排烟温度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改变,实现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
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例为: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采用下列步骤:
实时检测空气预热器的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
根据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计算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
将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二次风入口温度,实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
其中,冷端综合温度T=排烟温度T1+二次风入口温度T2,排烟温度T1、二次风入口温度T2均为实时在线测量值;
本实施例中的设定温度即为T0,该设定温度T0根据所用燃料化验结果设定。
当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升高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当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根据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以保证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时,所有负荷工况下冷端综合温度T都需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上运行。
其中,根据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的具体方法为:当所述温度差高于设定温度差时,不改变或降低所述升高二次风入口温度所需的加热功率;当所述温度差低于设定温度差时,提高所述升高二次风入口温度所需的加热功率。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时,所有负荷工况下冷端综合温度T都需保持在设定温度T0以上运行,排烟温度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本发明可以实现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在经济、安全范围内,能够降低机组发生低温腐蚀的风险,使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是一种基于上述方法的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分别用于获取空气预热器的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控制运算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计算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并将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加热器,与控制运算单元的输出相连,通过所述比较结果,调整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向二次风入口输出加热功率。
其中控制运算单元采用市面上现有的处理器M,将排烟温度T1和二次风入口温度T2输入处理器M,处理器M对比冷端综合温度T及设定温度T0后输出控制指令调整加热器功率,通过升高或降低加热器功率,调整二次风入口温度,实现自动控制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采用PLC控制,也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
本实施例中,加热器具有伸入至空气预热器二次风入口处的加热管道,加热管道为正六边形的管道,且加热管道由不锈钢板焊接形成。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时,所有负荷工况下冷端综合温度T都需保持在设定温度T0以上运行,排烟温度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本发明可以实现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在经济、安全范围内,能够降低机组发生低温腐蚀的风险,使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采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是感温元件制成的金属热电阻;也可以选择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热敏电阻。
热电阻测温的优点是信号灵敏度高、易于连续测量、可以远传,互换性好、准确度高。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是一种空气预热器,具有烟气管道、二次风入口管道和加热器,并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使用上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系统的空气预热器,作为锅炉的必要组成部件,可以使得所有负荷工况下冷端综合温度T都需保持在设定温度T0以上运行,排烟温度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改变,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在经济、安全范围内,能够降低机组发生低温腐蚀的风险,使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器具有伸入至空气预热器二次风入口处的加热管道,加热管道为正六边形的管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检测空气预热器的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
根据所述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计算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为排烟温度与二次风入口温度之和;
将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实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
当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升高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当所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根据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
根据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的温度差,调整所述二次风入口温度的具体方法为:当所述温度差高于设定温度差时,不改变或降低所述升高二次风入口温度所需的加热功率;当所述温度差低于设定温度差时,提高所述升高二次风入口温度所需的加热功率;
所述实现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的自动控制,包括: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时,所有负荷工况下冷端综合温度都需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上运行,排烟温度随机组负荷的变化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发电用燃料的化验结果得到所述设定温度。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的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分别用于获取空气预热器的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
控制运算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排烟温度和二次风入口温度计算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并将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和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
加热器,与控制运算单元的输出相连,通过所述比较结果,调整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向所述二次风入口输出加热功率;
所述加热器具有伸入至空气预热器二次风入口处的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为正六边形的管道;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采用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由不锈钢板焊接形成。
5.一种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烟气管道、二次风入口管道和加热器,并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94043.9A CN106959040B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94043.9A CN106959040B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59040A CN106959040A (zh) | 2017-07-18 |
CN106959040B true CN106959040B (zh) | 2023-02-17 |
Family
ID=59484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94043.9A Active CN106959040B (zh) | 2017-04-28 | 2017-04-28 |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590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13204B (zh) * | 2020-08-14 | 2022-05-03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 | 一种空预器的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3237065B (zh) * | 2021-01-13 | 2022-12-27 | 重庆川维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控制废硫酸裂解炉及废硫酸裂解工艺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842644A1 (de) * | 1987-12-24 | 1989-07-06 | Vaillant Joh Gmbh & Co |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leistung eines elektrisch beheizten durchlauferhitzers |
US4934593A (en) * | 1988-02-11 | 1990-06-19 | Friedhelm Meyer | Process for sett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cut-in and cut-out temperature of a refrigerating unit or the like in the region of a set value, to be maintained, of the temperature |
CN101776927A (zh) * | 2009-12-24 | 2010-07-14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冲温补偿方法和装置 |
CN102889809A (zh) * | 2011-07-22 | 2013-01-23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回热式分控相变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 |
CN105320013A (zh) * | 2015-11-30 | 2016-02-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饭煲的煮饭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206862200U (zh) * | 2017-04-28 | 2018-01-09 |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
-
2017
- 2017-04-28 CN CN201710294043.9A patent/CN1069590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842644A1 (de) * | 1987-12-24 | 1989-07-06 | Vaillant Joh Gmbh & Co | Verfahren zum steuern der leistung eines elektrisch beheizten durchlauferhitzers |
US4934593A (en) * | 1988-02-11 | 1990-06-19 | Friedhelm Meyer | Process for sett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cut-in and cut-out temperature of a refrigerating unit or the like in the region of a set value, to be maintained, of the temperature |
CN101776927A (zh) * | 2009-12-24 | 2010-07-14 |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冲温补偿方法和装置 |
CN102889809A (zh) * | 2011-07-22 | 2013-01-23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一种回热式分控相变空气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 |
CN105320013A (zh) * | 2015-11-30 | 2016-02-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饭煲的煮饭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206862200U (zh) * | 2017-04-28 | 2018-01-09 | 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 |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59040A (zh) | 2017-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83392B (zh) | 适用于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前馈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5045196B (zh) | 一种锅炉水冷壁结渣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9975478B (zh) | 一种气体传感器自动校准方法、报警器及燃气热水器 | |
CN106959040B (zh) |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 |
CN110223007B (zh) | 一种锅炉炉膛漏风率计算方法 | |
CN106247308A (zh) | 基于炉膛出口温度的锅炉结渣状况监测和控制方法 | |
CN108731025A (zh) | 一种轧钢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3275950U (zh) | 烟气余热回收控制系统 | |
CN104676689A (zh) | 一种抽油烟机启停及抽风量自动控制实现方法 | |
CN205049928U (zh) | 一种锅炉水冷壁结渣在线监测系统 | |
CN110411397A (zh) | 一种水平烟道底部积灰厚度的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 | |
CN206862200U (zh) | 空气预热器冷端综合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及空气预热器 | |
CN102607288A (zh) | 脉冲式炉窑温度动态控制方法 | |
CN206161069U (zh) | 一种高温强腐蚀烟气的流量测量系统 | |
CN208000505U (zh) | 一种炉膛压力取样装置保温机构 | |
CN207019486U (zh) | 应用于集中排烟式工业炉窑的精确控温装置 | |
CN109596375A (zh) | 水暖炉热性能和煤炭节能剂、助燃剂效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211345389U (zh) | 一种用于降低空预器内低温腐蚀的热风再循环装置 | |
CN108730943B (zh) | 一种烟气动态温度评价方法 | |
CN203849084U (zh) | 一种气体加热恒温预热器 | |
CN205665065U (zh) | 一种恒温取样枪 | |
CN103801187B (zh) | 一种确定湿法脱硫排烟适宜加热温度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6766974A (zh) | 一种空燃比检测装置 | |
CN208765266U (zh) | 一种导热油加热系统 | |
Song et al. |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on flue gas low temperature corrosion monitor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