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953977A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3977A
CN106953977A CN201710175413.7A CN201710175413A CN106953977A CN 106953977 A CN106953977 A CN 106953977A CN 201710175413 A CN201710175413 A CN 201710175413A CN 106953977 A CN106953977 A CN 106953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bile terminal
user
positioning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54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3977B (zh
Inventor
李绍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ouyin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754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3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3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3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并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本发明能够提高对用户使用手机情况的检测精度,实现准确报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人们每天玩手机的事件越来越长,这样也带来了风险,尤其是在走路的时候。坐地铁换乘,在街上走路,边走路边玩手机,有的被电动车撞倒,有的从楼梯滚下来,有的甚至掉下悬崖,边走路边玩手机成了一种很危险的行为。
现有方案有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报警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提醒用户走路不玩手机的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方案:将手机与用户佩戴的智能穿戴设备通信连接;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用户当前的状态是否为行走;当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用户当前的状态是在行走,再通过手机检测用户当前是否在看手机,以判断用户是否在边走路边看手机;当通过智能穿戴设备检测用户当前的状态是在行走,并且通过手机检测用户当前正在看手机并且持续时间超过第一预定时间,则判定当前用户正在边走路边看手机,则通过手机和/或智能穿戴设备提醒用户走路不能看手机。本发明在用户边走路边看手机时及时提醒用户注意,提高了用户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但是现有技术的上述方案依赖于智能穿戴设备,其设备需要与手机连接使用,其传输连接受环境控制,容易对数据交互的实时性造成影响,从而降低检测精度。除此以外,智能穿戴设备本身受制于其设备精度无法实现精准判断和报警,并且拥有穿戴设备的人也是极少数,不利于大规模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对用户使用手机情况的检测精度,实现准确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
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
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并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
可选的,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包括:
使用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信息,若所述移动信息记载的规律与运动规律一致,则输出所述运动信息。
可选的,所述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包括:
使用移动终端的触摸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接触信息;和/或,
使用移动终端的红外距离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信息,若所述距离信息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和/或,
使用移动终端的三轴陀螺仪以获取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若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和/或,
使用移动终端的虹膜传感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若所述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则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
可选的,所述监测方法还包括:
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获取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道路定位信息及非道路定位信息;
所述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并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包括:
所述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且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
可选的,所述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获取定位信息包括:
使用移动终端的GPS传感器及磁力计以获取当前定位信息,若当前定位信息显示当前位置为地图道路位置,则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否则为非道路定位信息;
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若所述网络状态为连接无线网络,则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非道路定位信息。
可选的,所述启动危险预警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
若所述环境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光线偏暗信息及道路障碍物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危险信息,则发出报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包括:
使用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对环境中的光线进行检测以获取光线信息,若所述光线信息低于光线阈值,则输出所述光线偏暗信息;和/或,
使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对环境中的物体进行摄录以获取图像信息,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
若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
可选的,所述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包括:提取图像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作为所述物体信息;所述障碍物信息为所述障碍物的图像特征;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还包括:
比较所述图像信息及障碍物信息,若所述图像信息全部包括或接近全部包括所述障碍物信息,则判断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包括:
基于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图像信息估计用户将行走的路线;
若所述物体信息存在于用户将行走的路线上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
可选的,所述启动危险预警还包括:若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失败且连续失败的次数超过预定次数,则直接发出报警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模块、第二传感器模块及预警模块;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适于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适于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所述预警模块适于在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时,启动危险预警。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包括加速传感器及第一处理器,所述加速传感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信息,所述第一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移动信息记载的规律与运动规律一致时输出所述运动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包括:触摸感应器、红外距离感应器组、三轴陀螺仪组及虹膜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种器件,其中:
所述触摸感应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接触信息;
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组包括:红外距离感应器及第二处理器,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距离信息在预定距离范围内时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
所述三轴陀螺仪组包括:三轴陀螺仪及第三处理器,所述三轴陀螺仪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所述第三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时输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
所述虹膜传感器组包括:虹膜传感器及第四处理器,所述虹膜传感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所述第四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时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
可选的,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模块,所述定位传感器模块包括:GPS传感器及磁力计、第四处理器,所述GPS传感器及磁力计适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所述第四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当前定位信息显示当前位置为地图道路位置时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否则输出为非道路定位信息;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还适于在所述输出为非道路定位信息时中断检测所述使用情况。
可选的,所述预警模块包括:光线传感器组及摄像头组中的至少一种器件、报警单元;
所述光线传感器组包括:光线传感器及第五处理器,所述光线传感器适于检测环境中的光线以获取光线信息,所述第五处理器适于在所述光线信息低于光线阈值时输出所述光线偏暗信息;
所述摄像头组包括:摄像头及第六处理器,所述摄像头适于对环境中的物体进行摄录以获取图像信息,所述第六处理器适于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并在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时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
所述报警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光线偏暗信息及道路障碍物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危险信息发出报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集成于一处理器芯片。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技术方案使用移动终端自身携带的传感器设备,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使用情况来判断终端用户是否在走路玩手机,实现实时判断用户是否有危险并实时报警。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移动终端自带的传感器设备,其对于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更为迅速,且无需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配合,也不需要借助智能穿戴设备,实现数据交互的及时性及准确性,能够实现快速反馈、及时反应实时检测状态,并实现即时报警。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对使用状态的检测精度进行改进,使用了包括触摸感应器、红外距离感应器、三轴陀螺仪、虹膜传感器等终端自带设备,其中涉及了用户使用信息的交互处理并获取多种使用数据来确认用户的使用状态,进一步准确判断用户是否边走路边玩手机,有利于避免用户使用危险,并防止错报。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使用了移动终端的定位功能、光线检测功能及摄录功能对用户所处地理环境进行判断,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对检测手段的影响因素,准确判断用户是否处于危险使用的状态,从而实现有效报警,允许用户在安全的情况下边走路边使用手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另一种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又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再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另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又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再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清晰的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现有技术中利用智能穿戴设备与手机通讯以进行用户使用状态的检测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精确多元化检测需求,目前手机终端已拥有可自带检测的传感器,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可以实现移动终端运动状态及用户使用状态的自我检测,并结合检测的运动信息及使用信息,启动危险预警,实现用户边走路边玩手机的危险监测,以及时报警。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精确的监测手段中,还对用户所处环境及道路障碍物进行检测,以准确监测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危险程度,并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智能化地进行报警,优化用户使用效率与智能监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
步骤S101,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
步骤S102,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并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
根据本实施例步骤S100的记载,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包括:使用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信息,若所述移动信息记载的规律与运动规律一致,则输出所述运动信息。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使用及移动终端移动信息的获取可以参考终端计步方案,具体的,所述计步方案获取加速度传感器传输的时间轴上的加速度峰值,并将加速度峰值在时间轴上的排布规律视为所述移动信息记载的规律,按照移动终端记载的可视为运动规律的形式模板数据,若所述移动信息记载的规律与运动规律一致,则认为所述移动信息为运动信息,即显示移动终端存在运动情况及运动信息。运动规律可以是基于预设于移动终端内的预定的运动规律也可以是根据历史记载的运动规律,所述运动规律也即时间轴上的加速度峰值的排布情况,所述运动规律可以是用户行走的运动规律也可以是用户跑步的运动规律。其运动规律的加速度峰值之间的时间长度设定在预定运动时间范围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认为只要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加速度存在峰值,即认为所述移动信息已记载了存在运动规律,即不需要进行运动规律排布的比对,而将出现加度数峰值的情况直接视为存在运动规律。此种检测手段对于运动信息的检测精度要略低一些,但也是适用的。
上述运动情况的检测是为了检测用户是否在行走或运动,若移动终端内检测到运动信息的存在,则认定用户处于行走状态或运动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步骤S101的记载,在检测到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则还需要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如下几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启动检测:
使用移动终端的触摸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接触信息;
使用移动终端的红外距离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信息,若所述距离信息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
使用移动终端的三轴陀螺仪以获取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若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
使用移动终端的虹膜传感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若所述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则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
上述几种检测方式都是对移动终端中是否存在使用信息进行检测。其中,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案,所述使用信息的类型可以是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检测到上述使用信息类型中的一种信息,那么即可以认为检测到的移动状态的使用情况符合启动危险预警,也即认为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使用信息的获取可以相互进行结合以进行使用情况的判断,比如,只有当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同时存在,则可认为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从而启动危险预警,也可以将使用角度信息、用户使用眼球信息同时存在时,才可认定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另外,还可以选择上述使用信息中的多种信息同时存在,才认定移动终端正在使用,从而启动危险预警。多种使用信息的检测可以使判断移动终端使用情况更为精确,提高终端监测的准确度。
基于上述例子,上述使用信息的检测方式之间可以是选择关系,即只要其中的一种检测方式输出了使用信息,即可判断移动终端存在被用户使用的情况,可执行步骤S102,并暂停继续使用其他检测方式检测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检测方式也可以是同时启用关系,即系统设定了终端的使用情况的检测是基于上述任意使用信息的采集,只要有一种使用信息被采集到,即可进入危险预警的启动;也可以设定一种或多种使用信息同时采集得到才可以进入危险预警的需求。上述检测方式的启动次序还可以是顺次,也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检测方式的同时启用检测,本实施例并不对上述检测方式做限制。
比如,在一种实例中,结合图2,所述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包括如下检测方式:
步骤S200,使用移动终端的触摸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接触信息;若检测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则重复执行步骤S200,否则执行步骤S201;
步骤S201,使用移动终端的红外距离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信息,若所述距离信息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若检测到移动终端存在所述使用距离信息,则重复执行步骤S201,否则执行步骤S202;
步骤S202,使用移动终端的三轴陀螺仪以获取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若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若检测到移动终端存在所述使用角度信息,则重复执行步骤S202,否则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3,使用移动终端的虹膜传感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若所述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则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若检测到移动终端存在所述使用眼球信息,则重复执行步骤S203,否则执行步骤S200。
在另一种实例中,结合图3,所述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可包括如下检测方式:
同时执行步骤S300~S303:
步骤S300,使用移动终端的触摸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接触信息;
步骤S301,使用移动终端的红外距离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信息,若所述距离信息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
步骤S302,使用移动终端的三轴陀螺仪以获取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若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
步骤S303,使用移动终端的虹膜传感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若所述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则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
步骤S304,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存在所述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一种使用信息。
在上述检测步骤中,若在步骤S304中检测存在一种使用信息,即可触发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启动危险预警步骤。在其他实例中,也可以设置步骤S304为: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存在所述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任意两种使用信息;或者,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存在所述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任意三种使用信息;或者,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存在所述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
若检测结果为是,则都可触发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启动危险预警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检测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其中:
所述触摸感应器的使用即使用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或其他触摸区域对人体(比如人手)触摸并使用终端进行检测,可以结合终端当前的设备状态,一般终端处理唤醒状态时,触摸屏及终端设备上的触摸区域可以检测到特定的触摸数据,比如按键数据、操作数据,上述数据可以作为所述接触信息。
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即利用移动终端上的红外感应器进行红外数据的感应,其利用红外感应器获取到人体的红外数据,并基于上述红外数据推测出人体与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若所述距离信息在本方案的预定距离范围内,则输出所述距离信息为使用距离信息,或直接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存在。
所述三轴陀螺仪是移动终端内置的可获取终端相对于地面的角度信息,其可基于用户(一般相对于地面是直立的)的角度推断出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若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则输出所述角度信息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或直接输出使用角度信息存在;在另一实例中,可直接基于三轴陀螺仪获取的终端角度信息,判断该终端角度信息是否在预定角度范围内,从而输出使用角度信息;
所述虹膜传感器可判断用户眼球是否与移动终端的位置相配,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具体的,虹膜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基于如下原理:通过终端发出红外LED光线照向用户的眼球,并通过前置摄像头对拍摄的虹膜进行识别,若识别到用户虹膜,则可认定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则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在其他实例中,利用虹膜传感器判断用户眼球是否与移动终端的位置相配还可以基于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其摄录有关用户眼球的图像,并可根据图像特征,比如眼白的血管分布等,来确认眼球位置与移动终端位置相配与否,从而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眼球信息。
本实施例基于移动终端的检测方法并不约束步骤S100及步骤S101之间检测步骤的先后次序,即可以对移动终端运动情况及使用情况进行同时检测,也可以先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再检测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先检测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再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本实施例基于移动终端的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变化例:
如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400,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
步骤S401,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则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
步骤S402,若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
如图5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500,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
步骤S501,若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则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
步骤S502,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
上述变化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可参考本实施例的上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通过对移动终端使用状态及运动状态的检测,可监控用户是否边走动边使用手机,从而可以基于上述监控进行危险预警。
实施例二
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所涉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监测方法,该监测方法可允许用户在相对安全的使用环境下边走动边使用手机,使终端可根据用户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个性化监测,并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环境及使用需求,可进一步优化终端的监测能力及危险预警准确度。
结合图6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0,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
步骤S601,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
步骤S602,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获取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道路定位信息及非道路定位信息;
步骤S603,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且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
根据步骤S602,所述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获取定位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两种定位策略的任意一种定位方式:
其一是,使用移动终端的GPS传感器及磁力计以获取当前定位信息,若当前定位信息显示当前位置为地图道路位置,则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否则为非道路定位信息。上述定位策略可以与移动终端中的地图数据进行结合,其对定位信息中的路径及地图节点信息进行采集,并比较地图数据中的路径及地图节点信息,由此判断当前定位信息确认的位置是否为道路位置,比如若比较结果显示当前定位信息为马路,则可认为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若当前定位信息为公司、住宅等建筑物内,则可认为定位信息为非道路定位信息。
其二是,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若所述网络状态为连接无线网络,则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非道路定位信息。该定位策略可以是第一种定位策略的补强手段,理由在于,具有接入无线网络的地点一般考虑为室内或交通工具上,其终端使用环境是较为安全的,因此可以考虑即使定位信息显示为道路定位信息,但若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为联网,则可认为定位信息显示为非道路定位信息。
综合上述两种定位策略,上述两种定位策略可以同时启动检测,并在第一种定位策略输出道路定位信息时使用第二种定位策略的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即若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时,移动设备网络状态为未连接,则输出所述道路定位信息,若移动设备网络状态为连接,则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非道路定位信息。
实施例三
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涉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监测方法,该监测方法不仅可允许用户在相对安全的使用环境下边走动边使用手机,还可以监测用户走动的道路情况,并在道路情况不佳时进行危险预警,进一步精确到检测危险状态,并在危险状态发生时提醒用户并发出警报,优化了终端的预警方式。
本实施例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可基于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的流程步骤,并对其中的危险预警方式作出了进一步限定,其中,所示启动危险预警的步骤包括如下过程:
若所述环境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光线偏暗信息及道路障碍物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危险信息,则发出报警信息。
根据本实施例启动危险预警的步骤,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包括如下两种危险预警策略:
其一,使用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对环境中的光线进行检测以获取光线信息,若所述光线信息低于光线阈值,则输出所述光线偏暗信息。该危险预警策略主要使用了移动终端上的光线传感器对用户使用环境的光线进行检测,若光线较暗,则考虑到用户晚上走动并使用移动终端有一定危险性,据此打出报警信号。
第二,使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对环境中的物体进行摄录以获取图像信息,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若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
具体的,所述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包括:提取图像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作为所述物体信息;所述障碍物信息为所述障碍物的图像特征。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还包括:比较所述图像信息及障碍物信息,若所述图像信息全部包括或接近全部包括所述障碍物信息,则判断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
更为具体的,所述将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包括:基于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图像信息估计用户将行走的路线;若所述物体信息存在于用户将行走的路线上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
此处的危险预警策略需要打开终端摄像头,若打开失败则可认为检测失败,另在打开摄像头成功时可自动将后置摄像头的焦距调整至广角,以尽可能多的预览到更多道路视野中的物体,所述预存的障碍物信息可以是路桩、行人、汽车、电动车、台阶等道路障碍物的图像特征,所述行走的路线可以根据用户存储于移动终端中的地图数据和缓存摄录图像预估用户行走的线路,若识别到障碍物信息且障碍物可能存在于用户降到行走的路线上,则判断得到用户可能碰到障碍物,从而发出警报。另外,若基于预估用户行走的线路及障碍物的摄录位置,障碍物并非在用户行走的线路上,则不发出警报。在本实施例中,障碍物的摄录位置可根据摄录图像中道路特征与障碍图特征在图像中的位置是否有重合部分来推断,若具有图像位置的重合部分,即障碍物可能在用户行走的线路上,若不具有图像位置的重合部分,则障碍物并非在用户行走的线路上。
在采用上述两种危险预警策略来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时,若检测两种检测方式均失败且连续失败的次数超过预定次数,则直接发出报警信息。
实施例四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对应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一,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传感器模块、第二传感器模块及预警模块;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适于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适于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所述预警模块适于在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时,启动危险预警。
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包括加速传感器及第一处理器,所述加速传感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信息,所述第一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移动信息记载的规律与运动规律一致时输出所述运动信息。
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包括:触摸感应器、红外距离感应器组、三轴陀螺仪组及虹膜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种器件(其中图7中示意了第二传感器包括了触摸感应器、红外距离感应器组、三轴陀螺仪组及虹膜传感器组),其中:
所述触摸感应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接触信息;
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组包括:红外距离感应器及第二处理器,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距离信息在预定距离范围内时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
所述三轴陀螺仪组包括:三轴陀螺仪及第三处理器,所述三轴陀螺仪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所述第三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时输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
所述虹膜传感器组包括:虹膜传感器及第四处理器,所述虹膜传感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所述第四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时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
实施例五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对应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除了实施例四包括的所有组件外,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模块,所述定位传感器模块包括:GPS传感器及磁力计、第四处理器,所述GPS传感器及磁力计适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所述第四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当前定位信息显示当前位置为地图道路位置时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否则输出为非道路定位信息;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还适于在所述输出为非道路定位信息时中断检测所述使用情况。
实施例六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对应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三,其对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五中的所述预警模块进行了进一步限定,如图9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预警模块包括:光线传感器组及摄像头组及报警单元(图9基于图8的系统,但是可推知,图9所示的预警模块结合图7的结构也可以适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光线传感器组及摄像头组也可以仅选择其中的一种器件作为本发明预警模块的组成部分)。
所述光线传感器组包括:光线传感器及第五处理器,所述光线传感器适于检测环境中的光线以获取光线信息,所述第五处理器适于在所述光线信息低于光线阈值时输出所述光线偏暗信息;
所述摄像头组包括:摄像头及第六处理器,所述摄像头适于对环境中的物体进行摄录以获取图像信息,所述第六处理器适于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并在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时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其中,所示摄像头可以是手机终端的后置摄像头,即可以摄录用户走动过程中走动前方的景象的器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摄像头可以不分前置位置的摄像头或后置位置的摄像头,可以根据用户设定自行控制,也可以是设备的外接摄像头。
所述报警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光线偏暗信息及道路障碍物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危险信息发出报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的其他技术特征的描述及定义可以参考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此处不再赘述。实施例四至实施例六中所涉处理器均可使用同一处理器芯片以功能集成实现,如图10所示是针对实施例六的一则实例,其中第一处理器至第六处理器集成于同一处理器芯片进行功能实现。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
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
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并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包括:
使用移动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信息,若所述移动信息记载的规律与运动规律一致,则输出所述运动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包括:
使用移动终端的触摸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接触信息;和/或,
使用移动终端的红外距离感应器以获取移动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信息,若所述距离信息在预定距离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和/或,
使用移动终端的三轴陀螺仪以获取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若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则输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和/或,
使用移动终端的虹膜传感器以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若所述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则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获取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道路定位信息及非道路定位信息;
所述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并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包括:
所述若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且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则启动危险预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以获取定位信息包括:
使用移动终端的GPS传感器及磁力计以获取当前定位信息,若当前定位信息显示当前位置为地图道路位置,则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否则为非道路定位信息;
检测移动终端的网络状态,若所述网络状态为连接无线网络,则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非道路定位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危险预警包括:
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
若所述环境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光线偏暗信息及道路障碍物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危险信息,则发出报警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包括:
使用移动终端的光线传感器对环境中的光线进行检测以获取光线信息,若所述光线信息低于光线阈值,则输出所述光线偏暗信息;和/或,
使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对环境中的物体进行摄录以获取图像信息,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
若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包括:提取图像信息中的图像特征作为所述物体信息;所述障碍物信息为所述障碍物的图像特征;所述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还包括:
比较所述图像信息及障碍物信息,若所述图像信息全部包括或接近全部包括所述障碍物信息,则判断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包括:
基于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定位信息与所述图像信息估计用户将行走的路线;
若所述物体信息存在于用户将行走的路线上则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危险预警还包括:若检测移动终端的环境情况失败且连续失败的次数超过预定次数,则直接发出报警信息。
1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感器模块、第二传感器模块及预警模块;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适于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情况;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适于检测用户对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所述预警模块适于在所述运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运动信息且所述使用情况显示所述移动终端存在接触信息、使用距离信息、使用角度信息及用户使用眼球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信息时,启动危险预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模块包括加速传感器及第一处理器,所述加速传感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移动信息,所述第一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移动信息记载的规律与运动规律一致时输出所述运动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包括:触摸感应器、红外距离感应器组、三轴陀螺仪组及虹膜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种器件,其中:
所述触摸感应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接触信息;
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组包括:红外距离感应器及第二处理器,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二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距离信息在预定距离范围内时输出所述使用距离信息;
所述三轴陀螺仪组包括:三轴陀螺仪及第三处理器,所述三轴陀螺仪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相对于用户的角度信息,所述第三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角度信息在预定角度范围时输出所述使用角度信息;
所述虹膜传感器组包括:虹膜传感器及第四处理器,所述虹膜传感器适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用户眼球信息,所述第四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所述用户眼球信息与移动终端方向相配时输出所述用户使用眼球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模块,所述定位传感器模块包括:GPS传感器及磁力计、第四处理器,所述GPS传感器及磁力计适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所述第四处理器适于判断并在当前定位信息显示当前位置为地图道路位置时输出所述定位信息为道路定位信息,否则输出为非道路定位信息;所述第二传感器模块还适于在所述输出为非道路定位信息时中断检测所述使用情况。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模块包括:光线传感器组及摄像头组中的至少一种器件、报警单元;
所述光线传感器组包括:光线传感器及第五处理器,所述光线传感器适于检测环境中的光线以获取光线信息,所述第五处理器适于在所述光线信息低于光线阈值时输出所述光线偏暗信息;
所述摄像头组包括:摄像头及第六处理器,所述摄像头适于对环境中的物体进行摄录以获取图像信息,所述第六处理器适于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对图像信息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以获得物体信息、并在所述物体信息与预存的障碍物信息一致时输出所述道路障碍物信息;
所述报警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光线偏暗信息及道路障碍物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危险信息发出报警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集成于一处理器芯片。
CN201710175413.7A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6953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5413.7A CN106953977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5413.7A CN106953977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3977A true CN106953977A (zh) 2017-07-14
CN106953977B CN106953977B (zh) 2019-02-12

Family

ID=5947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5413.7A Active CN106953977B (zh) 2017-03-22 2017-03-22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397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965A (zh) * 2018-03-01 2018-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安全预警方法、装置、智能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7838A (zh) * 2019-06-17 2019-09-27 韶关市启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驾车玩手机行为的监控方法与系统
CN110517446A (zh) * 2019-08-28 2019-11-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提示方法及可携式设备
CN111327743A (zh) * 2020-04-01 2020-06-2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手机障碍物预警装置
CN111491396A (zh) * 2020-04-26 2020-08-04 深圳前海壹互联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面对面实现电子名片的交换方法
CN111796314A (zh) * 2019-04-09 2020-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3128B2 (en) * 2010-12-28 2014-12-16 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 Center Image-based barrier detection and war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761423A (zh) * 2016-02-04 2016-07-1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侦测手持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行为的装置及方法
CN106302979A (zh) * 2015-06-29 2017-01-04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阅读环境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6453912A (zh) * 2016-10-24 2017-02-22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的地形预警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3128B2 (en) * 2010-12-28 2014-12-16 Automotive Research & Test Center Image-based barrier detection and war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302979A (zh) * 2015-06-29 2017-01-04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的阅读环境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761423A (zh) * 2016-02-04 2016-07-1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侦测手持式电子设备的用户的行为的装置及方法
CN106453912A (zh) * 2016-10-24 2017-02-22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终端的地形预警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8965A (zh) * 2018-03-01 2018-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安全预警方法、装置、智能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96314A (zh) * 2019-04-09 2020-10-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287838A (zh) * 2019-06-17 2019-09-27 韶关市启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驾车玩手机行为的监控方法与系统
CN110517446A (zh) * 2019-08-28 2019-11-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提示方法及可携式设备
CN111327743A (zh) * 2020-04-01 2020-06-2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手机障碍物预警装置
CN111491396A (zh) * 2020-04-26 2020-08-04 深圳前海壹互联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面对面实现电子名片的交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3977B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3977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US1090975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 notify potential source of interest to user
WO2019206270A1 (zh) 测距方法、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2019455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larm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70007459A1 (en) Vision ai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tegrated with a camera module and a light sensor
US2020012641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hicle location
CN110979318B (zh) 车道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自动驾驶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6415686A (zh) 可训练收发器和摄像系统及方法
CN103501389A (zh) 一种关闭闹钟的方法及终端
CN111016905A (zh) 自动驾驶车辆与驾驶遥控端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0522617A (zh) 盲人智慧眼镜
CN109495641B (zh) 一种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21011827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terminal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program
US11196968B1 (en) System for generating drone video feed overlays based on property monitoring system data
CN107122702A (zh) 安全装置和安全方法
CN109104689B (zh) 一种安全警示方法及终端
CN107345807A (zh) 障碍物检测的方法电路设备组件系统及相关机器可执行码
CN106200910A (zh) 障碍提醒方法及装置
JP2006270267A (ja)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
US20230128104A1 (en) Accessibility system for assisting a user in interacting with a vehicle
JP2004093354A (ja) 運転情報出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50082855A (ko) 스마트폰 사용 보행시 전방 장애물 감지 및 경고 방법과 이 기능의 애플리케이션이 탑재된 스마트폰
TWI501759B (zh) 盲人行動記錄分析與導航系統
JP2021157699A (ja) 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機械学習方法、及び機械学習モデル等
JP2020161938A (ja) 処理装置、サーバ装置、路側機、電子機器及び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222, Floor 2, Building 1, Yard A23, North Third Ri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8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ouyin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Building 1, AVIC Plaza, 43 North Third Ri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