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1331A - 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51331A CN106951331A CN201710109950.1A CN201710109950A CN106951331A CN 106951331 A CN106951331 A CN 106951331A CN 201710109950 A CN201710109950 A CN 201710109950A CN 106951331 A CN106951331 A CN 1069513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ransfer
- user
- belonged
- i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3—User-generated data transfer, e.g. clipboards, dynamic data exchange [DDE],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OL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数据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实施本发明,可以使用户在转移数据的同时还能转移与该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只需在数据所在页面进行复制/剪切,然后在目标位置粘贴即可,无需频繁跳转页面,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错误操作的可能,提高了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它们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经常对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转移。
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用户对数据的转移,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中都设有复制粘贴功能。然而,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用户在转移某些相关联的多个数据时,需要多次跳转页面进行复制/剪切、粘贴操作,效率很低,也非常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转移某些相关联的数据时需要来多次跳转页面进行复制/剪切、粘贴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
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转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以及
数据转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本发明,可以使用户在转移数据的同时还能转移与该数据相关联的数据,用户只需在数据所在界面进行复制/剪切,然后在目标位置粘贴即可,无需频繁跳转页面,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错误操作的可能,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二数据转移提示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数据转移提示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可以使用户在转移数据的同时还能转移与该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只需在当前界面进行复制/剪切,然后在目标位置粘贴即可,无需频繁跳转页面,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错误操作的可能,提高了使用效率。
图1展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移数据的方法的实现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步骤S101,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中,系统接收到的转移指令包括复制指令和剪切指令。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通讯录联系人姓名、地址、邮箱、文件或者其他被用户存储的数据。数据的转移可以是同一应用内数据的转移也可以是不同应用间的数据转移。
例如,当用户对某个联系人的微信号进行复制是,该联系人的微信号便是第一数据,复制指令便是系统接收到的转移指令。
步骤S102,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系统接收到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便会获取与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
将所述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指:同属于某信息下的对等关系的子数据。
例如第一数据是通讯录中某联系人的手机号时,则该联系人信息列表下的QQ、邮箱、地址便是与该联系人的手机号属于同一个预设信息列表的数据,该联系人信息列表下的QQ、邮箱、地址、手机号便是相互关联的数据。该联系人的QQ、邮箱、地址便是第二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显示界面中的数据;
将所述同属于同一显示界面中的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用户在终端的一个显示界面上转移第一数据,则与该第一数据属于同一个显示界面的数据为与该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比如在手机的一个显示界面上有若干条数据,当用户对其中一条进行复制时,系统会将其余的数据作为与被复制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步骤S103,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前,向用户输出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提醒:当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操作时,系统会将第二数据都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选择,系统可接收用户的复制或者剪切指令,当系统接收到用户的转移指令后会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转移至目标位置;当系统接收到的是否定操作时,数据转移指令执行单元会将第一数据转移至目标位置。所述转移至目标位置可以是通过粘贴的方式而实现。
例如,第一数据是通讯录中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系统获取的第二数据是该联系人的姓名、地址、邮箱、微信号,当用户需要向转移的数据是收件人的信息,邮箱便不是用户需要的数据,用户复制联系人的姓名和地址的操作完成后,即向系统发出转移指令,系统接收到该转移指令后,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转移至目标位置,即收件人信息编辑区。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转移数据的方法流程,详述如下: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接收到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后,提示用户预设阈值,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
步骤S102包括:步骤S201和步骤202。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流程为:
步骤S101,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
步骤S201,提示用户预设阈值,并接收用户的预设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接收到用户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后,会提示用户预设阈值,预设信息包括:预设信息类别,包括,日期、所占内存大小、关键字等;预设阈值,包括,数值区间,相似度百分比等。
步骤S202,根据所述预设阈值,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的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的存储数据;
将所述存储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例如,在一个文件夹内存储有很多不同的文件,用户在这些数据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数据会很困难,这时用户可以预设一个时间阈值,当复制其中一个文件时,系统会将与该文件存储日期达到预设阈值的文件作为与该文件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步骤S103,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闪盘等。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装置包括:指令接收单元41、数据获取单元42和数据转移单元43,详述如下:
指令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令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转移指令包括复制指令和剪切指令。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通讯录联系人姓名、地址、邮箱等其他被用户存储的数据。数据的转移可以是同一应用内数据的转移也可以是不同应用间的数据转移。
例如,当用户对某个联系人的微信号进行复制是,该联系人的微信号便是第一数据,复制指令便是系统接收到的转移指令。
数据获取单元42,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系统接收到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数据获取单元42便会获取与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指与所述第一数据相互有联系的数据的总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数据获取单元42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包括:
第一数据搜索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以及
第一数据确认模块,用于将所述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指:同属于某信息下的对等关系的子数据。
例如第一数据是通讯录中某联系人的手机号时,则该联系人信息列表下的QQ、邮箱、地址便是与该联系人的手机号属于同一个预设信息列表的数据,该联系人信息列表下的QQ、邮箱、地址、手机号便是相互关联的数据。该联系人的QQ、邮箱、地址便是第二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还包括:
第二数据搜索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显示界面中的数据;以及
第二数据确认模块,用于将所述同属于同一显示界面中的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用户在终端的一个显示界面上转移第一数据,则与该第一数据属于同一个显示界面的数据为与该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比如在手机的一个显示界面上有若干条数据,当用户对其中一条进行复制时,系统会将其余的数据作为与被复制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数据转移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转移单元43包括:
数据转移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转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前,向用户输出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提醒;
数据转移指令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操作后,执行对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转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前,数据转移提示子单元会向用户输出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提醒:当系统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操作时,系统会将第二数据都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选择,系统可接收用户的复制或者剪切指令,当系统接收到用户的转移指令后,数据转移指令执行子单元会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转移至目标位置;当系统接收到的是否定操作时数据转移指令执行单元会将第一数据转移至目标位置。所述转移至目标位置可以是通过粘贴的方式而实现。
例如,第一数据是通讯录中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系统获取的第二数据是该联系人的姓名、地址、邮箱等信息,当用户需要向转移的数据是收件人的信息,邮箱便不是用户需要的数据,用户复制联系人的姓名和地址的操作完成后,即向系统发出转移指令,系统接收到该转移指令后,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转移至目标位置,即收件人信息编辑区。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数据接收单元41,用于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指令接收单元41接收到的转移指令包括复制指令和剪切指令。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通讯录联系人姓名、地址、邮箱等其他被用户存储的数据。数据的转移可以是同一应用内数据的转移也可以是不同应用间的数据转移。
例如,当用户对某个联系人的微信号进行复制是,该联系人的微信号便是第一数据,复制指令便是系统接收到的转移指令。
预设阈值单元51,用于提示并接收用户的预设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接收到用户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后,会提示用户预设阈值,预设信息包括:预设信息类别,包括,日期、所占内存大小、关键字等;预设阈值,包括,数值区间,相似度百分比等。
数据获取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预设阈值,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包括:
第三数据搜索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的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的存储数据;以及
第三数据确认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储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当存储的数据与第一数据的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时,系统认定该数据为第二数据。例如,在一个文件夹内存储有很多不同的文件,用户在这些数据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数据会很困难,这时用户可以预设一个时间阈值,当复制其中一个文件时,系统会将与该文件存储日期达到预设阈值的文件作为与该文件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数据转移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转移单元43包括:
数据转移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转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前,向用户输出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提醒;
数据转移指令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操作后,执行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前,数据转移提示子单元会向用户输出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提醒:当系统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操作时,系统会将第二数据都展示给用户,以供用户选择,系统可接收用户的复制或者剪切指令,当系统接收到用户的转移指令后,数据转移指令执行子单元会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转移至目标位置;当系统接收到的是否定操作时数据转移指令执行单元会将第一数据转移至目标位置。所述转移至目标位置可以是通过粘贴的方式而实现。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户在转移数据的同时还能转移与该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只需在当前界面进行复制/剪切,然后在目标位置粘贴即可,无需频繁跳转页面,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错误操作的可能,提高了使用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闪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
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前,还包括:
向用户输出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提醒;
当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操作后,执行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
将所述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的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的存储数据;
将所述存储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显示界面中的数据;
将所述同属于同一显示界面中的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指令包括复制/剪切指令;
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包括:
复制/剪切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7.一种数据转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第一数据的转移指令;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以及
数据转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转移指令,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移单元包括:
数据转移提示子单元,用于在所述转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前,向用户输出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提醒;以及
数据转移指令执行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操作后,执行转移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步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数据搜索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以及
第一数据确认模块,用于将所述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预设信息列表中的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
第二数据搜索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的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的存储数据;以及
第二数据确认模块,用于将所述存储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
第三数据搜索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同属于同一显示界面中的数据;以及
第三数据确认模块,用于将所述同属于同一显示界面中的数据确认为与所述第一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移单元包括:
数据转移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转移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之前,向用户输出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提醒;以及
数据转移指令执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第二数据转移确认操作后,执行对所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转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09950.1A CN106951331A (zh) | 2017-02-28 | 2017-02-28 | 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09950.1A CN106951331A (zh) | 2017-02-28 | 2017-02-28 | 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51331A true CN106951331A (zh) | 2017-07-14 |
Family
ID=5946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09950.1A Withdrawn CN106951331A (zh) | 2017-02-28 | 2017-02-28 | 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5133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2369A (zh) * | 2017-11-24 | 2018-05-04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终端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229858A1 (en) * | 2002-06-06 | 2003-12-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ource information from an object originating from a first document and inserted into a second document |
US20040153974A1 (en) * | 2003-01-30 | 2004-08-05 | Walker Kenneth A. | Markup language store-and-paste |
US6944821B1 (en) * | 1999-12-07 | 2005-09-1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py/paste mechanism and paste buffer that includes source information for copied data |
US20060218492A1 (en) * | 2005-03-22 | 2006-09-28 | Andrade Jose O | Copy and paste with citation attributes |
US7373603B1 (en) * | 2003-09-18 | 2008-05-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ata reference information |
US20090292994A1 (en) * | 2008-05-23 | 2009-11-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ed content tracking and conversion |
CN102917131A (zh) * | 2012-10-19 | 2013-02-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在短信中快速添加联系人联系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4765849A (zh) * | 2015-04-20 | 2015-07-08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一种获取拷贝数据来源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156314A (zh) * | 2016-06-30 | 2016-11-23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操作方法及装置、数据查找方法及装置 |
CN106250550A (zh) * | 2016-08-12 | 2016-12-21 | 智者四海(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关联新闻推荐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
-
2017
- 2017-02-28 CN CN201710109950.1A patent/CN10695133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44821B1 (en) * | 1999-12-07 | 2005-09-1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py/paste mechanism and paste buffer that includes source information for copied data |
US20030229858A1 (en) * | 2002-06-06 | 2003-12-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ource information from an object originating from a first document and inserted into a second document |
US20040153974A1 (en) * | 2003-01-30 | 2004-08-05 | Walker Kenneth A. | Markup language store-and-paste |
US7373603B1 (en) * | 2003-09-18 | 2008-05-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ata reference information |
US20060218492A1 (en) * | 2005-03-22 | 2006-09-28 | Andrade Jose O | Copy and paste with citation attributes |
US20090292994A1 (en) * | 2008-05-23 | 2009-11-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ed content tracking and conversion |
CN102917131A (zh) * | 2012-10-19 | 2013-02-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在短信中快速添加联系人联系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4765849A (zh) * | 2015-04-20 | 2015-07-08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一种获取拷贝数据来源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6156314A (zh) * | 2016-06-30 | 2016-11-23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操作方法及装置、数据查找方法及装置 |
CN106250550A (zh) * | 2016-08-12 | 2016-12-21 | 智者四海(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时关联新闻推荐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2369A (zh) * | 2017-11-24 | 2018-05-04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终端装置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0420B (zh) | 快速对移动终端内的多个桌面元素进行统一操作的方法 | |
US20150331881A1 (en) | Managing messages based on expiration dates | |
EP2607994A1 (en) | Stylus device | |
CN102696249B (zh) | 一种对消息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JP2009528622A (ja) | 複数のアカウントにわたり且つ複数のフォルダおよびコンテンツタイプに従った同期ルールの大容量セット | |
CN102821140A (zh) |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和终端 | |
CN102081501A (zh) | 提供用户快捷操作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2938807B (zh) | 一种推荐联系人和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
EP286783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context information with content | |
CN104793725A (zh) | 提醒通知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906012A (zh)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2769640A (zh) | 用户信息的更新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 | |
CN104980414A (zh) |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终端 | |
CN101360300A (zh) | 一种信息记录的查找方法及装置 | |
CN101115258A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终端中执行综合搜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592399A (zh) | 一种联系人的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219356A (zh) | 一种显示搜索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6951331A (zh) | 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447024A (zh)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系统 | |
CN102970401A (zh) | 一种记录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850558A (zh) | 一种基于通信文本信息的事务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3425657A (zh) | 一种邮件搜索的方法和装置 | |
CA2757610C (en) | Automatic file naming on a mobile device | |
US20140019565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multiple file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4902068A (zh) | 一种终端应用数据的排序方法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