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941454A -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1454A
CN106941454A CN201610006004.XA CN201610006004A CN106941454A CN 106941454 A CN106941454 A CN 106941454A CN 201610006004 A CN201610006004 A CN 201610006004A CN 106941454 A CN106941454 A CN 106941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network side
data
com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060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天明
张龙
毛剑慧
高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060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14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1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1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终端及服务器。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引入了头压缩技术,如VoLTE的头压缩,利用数据包包头中相关字段的规律性,如IP地址不变等,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对数据包的包头进行压缩,从而提高空口传输效率。
然而,在目前的无线网络流量中,网页浏览和OTT即时通信等可压缩性较高的业务占有很高的比重,而PDCP头压缩仅针对底层传输协议的包头进行压缩,对应用层的包头和净荷中的冗余无法处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能够对整个数据包进行压缩,有效节省空口开销,提高系统容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长期演进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第一扩展字段中,并将所述第一扩展字段透传至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依据预设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获取网络侧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或者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长期演进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侧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透传至网络侧的第一扩展字段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扩展字段,且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及第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长期演进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第一扩展字段中,并将所述第一扩展字段透传至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依据预设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获取网络侧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压缩模块,用于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解压缩模块,用于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解压缩。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获取模块及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或者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长期演进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透传至网络侧的第一扩展字段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扩展字段,且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解压缩模块,用于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上述方案中,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压缩模块,用于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如此,将数据包在IP层压缩及传输,实现了对整个数据包的压缩,有效节省了空口开销,提高了系统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的时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的时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扩展后的IP数据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研究发现,网络传输的数据包中不仅IP、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等底层包头存在规律,在应用层包头和净荷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冗余,如: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中很多关键字,如Accept-Encoding、User-Agent等,前后多个包是固定的,关键字对应的取值,如User-Agent取值Mozilla、Firefox等,前后多个包也是相同的;
OTT即时通信中,OTT厂商自定义的私有协议中很多格式也是固定的,聊天内容中也有很多高频词是经常出现的;这里,所述OTT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指通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应用仅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而服务由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
E-MAIL、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上传WORD文档等文本文件,源文件具有很高的冗余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所述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101: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IP数据包压缩能力。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相应的,所述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RRC信令的第一扩展字段中,并将所述第一扩展字段透传至网络侧;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的时序图一,在终端进行Attach过程时,对相关信令进行扩展,完成终端与服务器,即服务/PDN网关(S/P-GW)数据压缩能力的信令互通;
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中的“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所述“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如下所示:
nonCriticalExtension SEQUENCE{
DataCompression ENUMERATED{support,nonsupport}*压缩能力指示
}OPTIONAL
所述“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经由eNB、MME通过Intial UE message(attach request)、create session request被透传至所述S/P-GW。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扩展字段还可以携带所述终端支持的数据压缩算法;所述数据压缩算法可以为一种或一种以上,如LZ77。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表征网络侧是否接收终端的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及数据压缩算法;
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可携带于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令的第二扩展字段中;所述第二扩展字段经由eNB、MME通过In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create session response被透传至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扩展字段可以为“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如下所示:
nonCriticalExtension SEQUENCE{
nonCriticalExtension SEQUENCE{
DataCompression ENUMERATED{support,nonsupport}
} OPTIONAL--Need OP
}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的同时,还将终端支持的压缩算法上报给网络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终端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依据预设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获取网络侧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的时序图二。
在一实施例中,终端依据预设的URL获取网络侧的IP地址包括:
终端依据预设的URL发送服务器地址查询请求给域名解析服务器(DNS,Domain Name System)sever,接收所述DNS sever发送的网络侧的IP地址。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网络侧的通信连接。
步骤102: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缓冲区为所述终端与网络侧共同维护的数据缓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也就是说,如果新传输的数据包中有部分或全部内容与第一缓冲区中的相同,则仅传输相关内容在第一缓冲区中的位置和长度,而不用在空口传输这部分内容;比如网页访问,之前访问的URL为www.sina.com.cn,本次访问的URL为finance.sina.com.cn,则缓冲区中已经存在sina.com.cn的字符串,本次实际传输时仅需要传输finance字符串和字符串sina.com.cn在缓冲区的位置即可,有效降低了空口开销;
具体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扩展后的IP数据包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在IP层对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可以为S/P-GW,在数据传输过程中,S/P-GW作为数据发送的锚点,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均先通过S/P-GW后再向应用server或终端发送。
实施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601: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相应的,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透传至网络侧的第一扩展字段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RRC信令的扩展字段,且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扩展字段可以为终端在进行Attach过程中的RRC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中的“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展字段还可以携带所述终端支持的数据压缩算法;所述数据压缩算法可以为一种或一种以上,如LZ77。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给所述终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表征网络侧是否接收终端的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及数据压缩算法;
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可携带于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令的第二扩展字段中;所述第二扩展字段经由eNB、MME通过In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create session response被透传至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扩展字段可以为“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网络侧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接收终端基于网络侧的IP地址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网络侧的IP地址为终端依据预设的URL获取的。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网络侧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发送第二确认信息给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
步骤602: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
这里,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为终端在IP层压缩的数据包,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缓冲区为所述终端与网络侧共同维护的数据缓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具体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扩展后的IP数据包结构示意图。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网络侧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具体为网络侧采用与所述option扩展字段中压缩算法对应的解压缩方法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可以为S/P-GW,S/P-GW作为数据发送的锚点,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均先通过S/P-GW后再向应用server或终端发送。
实施例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701:网络侧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相应的,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透传至网络侧的第一扩展字段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RRC信令的扩展字段,且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扩展字段可以为终端在进行Attach过程中的RRC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中的“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展字段还可以携带所述终端支持的数据压缩算法;所述数据压缩算法可以为一种或一种以上,如LZ77。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给所述终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表征网络侧是否接收终端的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及数据压缩算法;
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可携带于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令的第二扩展字段中;所述第二扩展字段经由eNB、MME通过In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create session response被透传至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扩展字段可以为“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网络侧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接收终端基于网络侧的IP地址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网络侧的IP地址为终端依据预设的URL获取的。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网络侧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发送确认信息给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
步骤702: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缓冲区为所述终端与网络侧共同维护的数据缓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具体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扩展后的IP数据包结构示意图。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网络侧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具体为终端采用与所述option扩展字段中压缩算法对应的解压缩方法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可以为S/P-GW,S/P-GW作为数据发送的锚点,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均先通过S/P-GW后再向应用server或终端发送。
实施例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8、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801:终端将第一信息携带于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
这里,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IP数据包压缩能力。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终端将第一信息携带于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RRC信令的第一扩展字段中,并将所述第一扩展字段透传至网络侧;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的时序图一,在终端进行Attach过程时,对相关信令进行扩展,完成终端与服务器,即服务/PDN网关(S/P-GW)数据压缩能力的信令互通;
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中的“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所述“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如下所示:
nonCriticalExtension SEQUENCE{
DataCompression ENUMERATED {support,nonsupport}*压缩能力指示
} OPTIONAL
所述“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经由eNB、MME通过Intial UE message(attach request)、create session request被透传至所述S/P-GW。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展字段还携带所述终端支持的数据压缩算法;所述数据压缩算法可以为一种或一种以上,如LZ77。
步骤802:网络侧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给终端,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
这里,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表征网络侧是否接收终端的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及数据压缩算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认信息携带于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信令的第二扩展字段中;所述第二扩展字段经由eNB、MME通过In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create session response被透传至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扩展字段可以为“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如下所示:
nonCriticalExtension SEQUENCE{
nonCriticalExtension SEQUENCE{
DataCompression ENUMERATED {support,nonsupport}
} OPTIONAL --Need OP
}
步骤803:终端进行IP数据包压缩,并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这里,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缓冲区为所述终端与网络侧共同维护的数据缓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具体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扩展后的IP数据包结构示意图。
步骤804:网络侧接收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在IP层进行解压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采用与所述option扩展字段中压缩算法对应的解压缩方法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为S/P-GW,S/P-GW作为数据发送的锚点,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均先通过S/P-GW后再向应用server或终端发送。
在一实施例中,本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侧在IP层进行数据包压缩,并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终端。
实施例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数据压缩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9、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901:终端依据预设的URL获取网络侧的IP地址。
在一实施例中,本步骤具体包括:终端依据预设的URL发送服务器地址查询请求给DNS sever,接收所述DNS sever发送的网络侧的IP地址。
步骤902:终端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这里,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IP数据包压缩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的同时,还将终端支持的压缩算法发送给网络侧。
步骤903:网络侧发送第二确认信息给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
步骤904:终端在IP层进行数据包压缩,并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这里,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缓冲区为所述终端与网络侧共同维护的数据缓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也就是说,如果新传输的数据包中有部分或全部内容与第一缓冲区中的相同,则仅传输相关内容在第一缓冲区中的位置和长度,而不用在空口传输这部分内容;比如网页访问,之前访问的URL为www.sina.com.cn,本次访问的URL为finance.sina.com.cn,则缓冲区中已经存在sina.com.cn的字符串,本次实际传输时仅需要传输finance字符串和字符串sina.com.cn在缓冲区的位置即可,有效降低了空口开销;
具体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扩展后的IP数据包结构示意图。
步骤905:网络侧在IP层对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进行解压缩。
在一实施例中,本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侧在IP层进行数据包压缩,并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可以为S/P-GW,在数据传输过程中,S/P-GW作为数据发送的锚点,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均先通过S/P-GW后再向应用server或终端发送。
实施例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组成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及第二发送模块12;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用于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2,用于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RRC信令的第一扩展字段中,并将所述第一扩展字段透传至网络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中的“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
基于本发明所述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扩展字段还可以携带所述终端支持的数据压缩算法;所述数据压缩算法可以为一种或一种以上,如LZ7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一确认信息,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表征网络侧是否接收终端的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及数据压缩算法;
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可携带于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令的第二扩展字段中;所述第二扩展字段经由eNB、MME通过In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create session response被透传至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扩展字段可以为“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具体用于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还用于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的同时,还将终端支持的压缩算法上报给网络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具体用于依据预设的URL获取网络侧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第二确认信息,建立与所述网络侧的通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压缩模块13,用于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解压缩模块14,用于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解压缩。
实施例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组成包括:获取模块21及通信模块22;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21,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所述通信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或者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长期演进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通过透传至网络侧的第一扩展字段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RRC信令的扩展字段,且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扩展字段可以为终端在进行Attach过程中的RRC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信令中的“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扩展字段还可以携带所述终端支持的数据压缩算法;所述数据压缩算法可以为一种或一种以上,如LZ77。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21,还用于发送第一确认信息给所述终端;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表征网络侧是否接收终端的IP数据包压缩能力及数据压缩算法;
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可携带于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信令的第二扩展字段中;所述第二扩展字段经由eNB、MME通过In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create session response被透传至所述终端;所述第二扩展字段可以为“noncriticalExtensions”字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获取模块21,具体用于接收终端基于网络侧的IP地址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网络侧的IP地址为终端依据预设的URL获取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21,还用于发送第二确认信息给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解压缩模块23,用于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压缩模块24,用于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缓冲区为所述终端与网络侧共同维护的数据缓冲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具体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扩展后的IP数据包结构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可以为S/P-GW,S/P-GW作为数据发送的锚点,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均先通过S/P-GW后再向应用server或终端发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中的第一发送模块11、第二发送模块12、第一压缩模块13及第一解压缩模块14,所述服务器中的获取模块21、通信模块22、第二解压缩模块23及第二压缩模块24均可由终端或服务器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实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涉及终端和服务器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所述终端和服务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长期演进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LTE网络信令中上报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第一扩展字段中,并将所述第一扩展字段透传至网络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采用OTT方式上报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包括:
终端依据预设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获取网络侧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中;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数据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的长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压缩后的IP数据包包头的可选择option扩展字段中;
所述option扩展字段还携带用于表征option扩展字段所在IP数据包是否进行了数据压缩的压缩指示信息、压缩后的IP数据包中的压缩点数信息及压缩算法信息。
9.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或者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长期演进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通过携带所述第一信息的LTE网络信令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透传至网络侧的第一扩展字段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扩展字段,且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
网络侧通过OTT方式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在IP层解压所述压缩后的IP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及第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上报第一信息给网络侧,并建立与网络侧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网络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第一扩展字段中,并将所述第一扩展字段透传至网络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依据预设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获取网络侧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发送所述第一信息给网络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一压缩模块,用于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1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获取模块及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第一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终端的通信连接;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终端具备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压缩能力;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压缩后的IP数据包,或者发送压缩后的IP数据包给所述终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IP数据包压缩能力标识;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透传至网络侧的第一扩展字段获取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扩展字段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的扩展字段,且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压缩模块,用于在IP层进行IP数据包压缩,使压缩后的IP数据包的内容中不包括第一缓冲区中的数据,仅在需要传输所述数据时携带所述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
CN201610006004.XA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Pending CN1069414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004.XA CN106941454A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06004.XA CN106941454A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1454A true CN106941454A (zh) 2017-07-11

Family

ID=5946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06004.XA Pending CN106941454A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4145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8183A1 (zh) * 2016-05-18 2017-11-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19214625A1 (zh) * 2018-05-11 2019-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Ue能力信息的上报、获取和处理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10475243A (zh) * 2018-05-11 2019-11-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Ue能力信息的上报、获取和处理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17062257A (zh) * 2023-10-11 2023-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目标网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4472A1 (zh) * 2009-04-30 2010-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056235A (zh) * 2009-11-09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546547A (zh) * 2010-12-22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报文发送方法、网络测设备及终端
CN103327639A (zh) * 2013-06-20 2013-09-25 吉林大学 Lte系统中利用pucch传输m2m业务的方法
CN104662802A (zh) * 2012-09-26 2015-05-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存储器的分组压缩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24472A1 (zh) * 2009-04-30 2010-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056235A (zh) * 2009-11-09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546547A (zh) * 2010-12-22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报文发送方法、网络测设备及终端
CN104662802A (zh) * 2012-09-26 2015-05-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存储器的分组压缩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27639A (zh) * 2013-06-20 2013-09-25 吉林大学 Lte系统中利用pucch传输m2m业务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8183A1 (zh) * 2016-05-18 2017-11-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07404735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及基站
WO2019214625A1 (zh) * 2018-05-11 2019-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Ue能力信息的上报、获取和处理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10475243A (zh) * 2018-05-11 2019-11-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Ue能力信息的上报、获取和处理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17062257A (zh) * 2023-10-11 2023-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目标网关
CN117062257B (zh) * 2023-10-11 2024-02-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多通道的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目标网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186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unneled traffic
CN106716951B (zh) 用于优化隧道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JP6250048B2 (ja) データ配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配信装置
WO2016197804A1 (zh) 数据包的压缩方法和装置
TW201424310A (zh) 在m2m通訊中使用多重通用資源識別符方法及裝置
TW201138496A (en) Header compression for relay nodes
WO2014110773A1 (zh)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70257796A1 (en) Selective Uplink Only Header Compression Mechanism
CN106416175B (zh) 一种协议栈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6941454A (zh) 一种数据压缩传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6332178A (zh) 一种ip协议头压缩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HUE035600T2 (en) Small Data Techniques and Configur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5171023A1 (en) Establishing a multipath tcp (mptcp) connection
CN107534650B (zh) 一种帧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EP334054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tunneled traffic
US11350421B2 (en) Resource query processing
WO2017143538A1 (zh) 语音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WO2017067224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96819B (zh) 一种网络连接的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7147754A1 (zh) 数据包的压缩方法和装置
CN116016396B (zh) 一种重发报文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处理设备及介质
CN107580339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KR20100016772A (ko) 무선 네트워크 데이터의 선별적 압축에 의한 최적화 전송시스템과 그 방법
CN116016396A (zh) 一种重发报文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处理设备及介质
AU2014204529A1 (en) A method of assigning a core to process a packet and a device for multicore proces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