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1857B -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11857B CN106911857B CN201710134633.5A CN201710134633A CN106911857B CN 106911857 B CN106911857 B CN 106911857B CN 201710134633 A CN201710134633 A CN 201710134633A CN 106911857 B CN106911857 B CN 1069118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uetooth headset
- voice data
- working state
- bluetooth
- control instr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至少两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数据交互的问题。方法包括:分别建立与第一蓝牙耳机及第二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通过控制信道控制第一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通过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通过控制信道控制第二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通过数据信道将接收的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由于建立了与蓝牙耳机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之后通过这些信道进行控制指令和语音数据的传输,实现了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至少两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数据交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Android(安卓)平台仅支持与一个BT(Blue Tooth,蓝牙耳机)连接的方案,即只能支持单个蓝牙耳机与基于Android平台的装置(如手机)进行语音数据交互的情况。具体的数据交互方案如图1所示,蓝牙耳机基于传统的蓝牙协议栈HFP/HSP(Hands-freeProfile,免提协议/Head-set Profile,耳机协议)以及A2DP(Advance AudioDistribution Profile,蓝牙立体声音讯传输协议)。这是Android平台本身的设定问题。
然而,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景需要基于Android平台的装置支持与至少两个蓝牙耳机同时交互语音信息。例如,当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APP(Application,第三方应用程序)支持语音翻译的功能时,需要佩戴耳机的两位使用者进行不同语种间的交流的情况。因此,亟需要提供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以实现至少两个蓝牙耳机需要同时跟基于Android平台的装置(如手机)进行交互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实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至少两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数据交互的问题。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第一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
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蓝牙耳机在确定需要通过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另一或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接收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通过所述控制信道发送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为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或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按照接收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对麦克风和喇叭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数据;
将接收的语音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信道建立单元,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需要进行所述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所述第一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一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
语音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第二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语音数据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通过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另一或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信道建立单元,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进行所述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控制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通过所述控制信道发送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为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或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控制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对麦克风和喇叭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语音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数据;
语音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接收的语音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
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由于建立了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第一蓝牙耳机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二蓝牙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之后通过这些信道进行控制指令和语音数据的传输,实现了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至少两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数据交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提供的蓝牙耳机与手机数据交互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4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的时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的只能支持单个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如手机)进行语音数据交互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为手机为例,用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当然,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也可以为PAD,只要装置使用的平台为安卓平台即可。
如图2所示,其为可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语音数据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系统包括:第一蓝牙耳机21、手机22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23;其中,第一蓝牙耳机21、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可和手机进行配对。
如图3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手机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第一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这里,手机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具体可以为:
手机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和/或任一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
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具体还可以为:手机接收用户通过手机APP输入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基于手机在与多个蓝牙耳机进行配对且确定需要与多个耳机之间同时进行语音交互后,可建立如图2中所示的手机和第一蓝牙耳机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手机和第二蓝牙耳机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具体的手机与第一蓝牙耳机和第二蓝牙耳机通过交互建立相应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建立的手机和第一蓝牙耳机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即为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以及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
建立的手机和第二蓝牙耳机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即为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以及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
具体的,这里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建立,是基于对蓝牙耳机的底层协议进行修改,增加两条私有协议用于蓝牙耳机与手机进行通信,达到至少两个蓝牙耳机通过手机交互语音信息的目的。
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一蓝牙耳机与手机APP进行语音数据通信;同理,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二蓝牙耳机与手机APP进行语音数据通信。
上述通过增加私有协议控制语音通信和进行语音数据通信是可行的,这是因为:RFCOMM(串行电缆仿真协议)是一个简单的协议,其中针对9针RS-232串口仿真附加了部分条款。可支持在两个蓝牙设备之间同时保持高达60路的通信连接。RFCOMM的目的是针对如何在两个不同设备上的应用之间保证一条完整的通信路径。
并且,蓝牙协议栈中RFCOMM,为建立在串口之上的传统应用提供环境接口,使得可以做比较少协议改动就可以在蓝牙无线通信无线链路上工作。多路串口仿真是RFCOMM的重要功能,通过多路复用器(multiplexer),一条L2CAP(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链路可以同时多个串行应用。
有上述对RFCOMM的说明可知,基于RFCOMM的协议特性,可以通过两条私有协议建立手机与多个蓝牙设备间的连接,进而可通过增加与手机APP的交互实现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跟手机交互的功能。
步骤302: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
步骤303: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步骤304: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步骤305: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上述步骤301至步骤305所示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的时序图可如图4所示。图4中,基于安卓平台的手机中安装的APP由于需要分别与两个蓝牙耳机进行交互,而每与一个蓝牙耳机交互需要从RFCOMN协议中选择两个串口,建立两路信道/通道(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因此,图4中称为通道1、通道2、通道3和通道4,图4中,MIC为麦克风,SPK为喇叭。
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5完成了将来自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第二蓝牙耳机,为了实现将来自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传输给第一蓝牙耳机,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306至步骤309:
步骤306: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步骤307: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步骤308: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步骤309: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发送至第一蓝牙耳机。
上述步骤306至步骤309与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5的具体实现细节类似,区别在于控制指令和语音数据的流向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9实现的双蓝牙耳机与手机之间的语音数据交互类似与通信中的半双工通信。若执行一次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9后,蓝牙耳机还需要与手机进行语音数据,则可再次执行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5,或者再次执行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9,如此一次又一次地执行上述步骤302至步骤309,即可完成语音数据交互。
图3所示的语音数据交互流程,手机并没有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而在一些情况下,是需要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以满足特定使用场景的需求,例如,需要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翻译处理,或者对接收的语音信号进行变声处理等等。下面通过图5所示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对包含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手机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第一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步骤502: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步骤503: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步骤504: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
所述处理具体可依据使用场景进行确定,例如,在同声翻译场景,具体可以为翻译处理,此时,本步骤504具体为: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翻译,得到翻译后的语音数据信号。
具体翻译的语种可以预先进行设定。
为了方便依据实际需求进行翻译,较佳的,在接收语音数据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以及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
此时,上述步骤504具体包括:
将接收的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语音数据信号,翻译为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语音数据信号。
具体的翻译过程可以为:手机连接网络云服务器进行语音识别,并翻译成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文字信息,将得到的文字信息转换为语音信号,之后发送给手机。
步骤505: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步骤506:将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通过对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同样的,在手机接收到第二蓝牙耳机的语音信号时,也可以对接收到的来自第二蓝牙耳机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例如,进行翻译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之三,是从蓝牙耳机侧进行描述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蓝牙耳机在确定需要通过手机与另一或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手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较佳的,蓝牙耳机确定需要通过手机与另一或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可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
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这里也可以是手机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之后,手机再将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发送给蓝牙耳机。
步骤602:接收所述手机通过所述控制信道发送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为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或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步骤603:按照接收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对麦克风和喇叭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步骤604: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数据;
步骤605:将接收的语音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手机。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由于建立了基于安卓平台的手机与第一蓝牙耳机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至少一个第二蓝牙之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之后通过这些信道进行控制指令和语音数据的传输,多个蓝牙耳机间,在手机作为媒介的基础上,以半双工的方式实现了语音数据交互。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两种语音数据交互装置,其具体实现细节可参照上述语音数据交互方法,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如图7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包括:
确定单元71,用于确定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信道建立单元72,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需要进行所述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所述第一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一控制指令发送单元73,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
语音数据接收单元74,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第二控制指令发送单元75,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语音数据发送单元76,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较佳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语音数据处理单元77,用于在语音数据接收单元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之后,第二控制指令发送单元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之前,对语音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
所述语音数据发送单元76,具体用于将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通过对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较佳的,所述语音数据处理单元77,具体用于对语音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翻译,得到翻译后的语音数据信号。
较佳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语种信息接收单元78,用于在所述语音数据处理单元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翻译,得到翻译后的语音数据信号之前,接收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以及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
所述语音数据处理单元77,具体用于将接收的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语音数据信号,翻译为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语音数据信号。
较佳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单元73,还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单元74,还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单元75,还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所述语音数据发送单元76,还用于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发送至第一蓝牙耳机。
较佳的,所述确定单元71,具体用于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和/或任一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如图8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数据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包括:
确定单元81,用于确定需要通过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另一或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信道建立单元82,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进行所述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控制指令接收单元83,用于接收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通过所述控制信道发送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为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或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控制单元84,用于按照所述控制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对麦克风和喇叭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语音数据接收单元85,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数据;
语音数据发送单元86,用于将接收的语音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
所述确定单元81,具体用于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终端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终端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终端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第一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所述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是基于对蓝牙耳机的串行电缆仿真协议进行修改而建立的;
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一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进行语音数据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二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进行语音数据通信;
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
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之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
所述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具体包括:
将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通过对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具体包括:
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翻译,得到翻译后的语音数据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翻译,得到翻译后的语音数据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以及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
所述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翻译,具体包括:
将接收的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语音数据信号,翻译为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语音数据信号。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发送至第一蓝牙耳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包括:
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和/或任一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
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7.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蓝牙耳机在确定需要通过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另一或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所述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是基于对蓝牙耳机的串行电缆仿真协议进行修改而建立的;
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一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进行语音数据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二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进行语音数据通信;
接收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通过所述控制信道发送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为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或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按照接收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对麦克风和喇叭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数据;
将接收的语音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蓝牙耳机确定需要通过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另一或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
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9.一种语音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是基于对蓝牙耳机的串行电缆仿真协议进行修改而建立的;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一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进行语音数据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二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进行语音数据通信;
信道建立单元,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需要进行所述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所述第一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蓝牙耳机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一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
语音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第二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语音数据发送单元,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语音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在语音数据接收单元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之后,第二控制指令发送单元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之前,对语音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
所述语音数据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将处理后的语音数据信号通过对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发送至第二蓝牙耳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数据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语音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翻译,得到翻译后的语音数据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语种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语音数据处理单元对接收的语音数据信号进行翻译,得到翻译后的语音数据信号之前,接收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以及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
所述语音数据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接收的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语音数据信号,翻译为所属语种信息为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语种信息的语音数据信号。
13.如权利要求9-1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所述语音数据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与第二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接收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数据;
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控制信道向第一蓝牙耳机发送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
所述语音数据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接收的所述语音数据通过与第一蓝牙耳机对应的数据信道发送至第一蓝牙耳机。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接收第一蓝牙耳机和/或任一第二蓝牙耳机发送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15.一种语音数据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通过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与另一或多个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信道建立单元,用于在确定单元确定进行所述语音数据交互后,建立与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间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所述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是基于对蓝牙耳机的串行电缆仿真协议进行修改而建立的;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一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一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进行语音数据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一条私有协议用来控制语音通信,第二蓝牙耳机的第二条私有协议用来实现第二蓝牙耳机与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进行语音数据通信;
控制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通过所述控制信道发送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工作状态控制指令为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或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工作状态,喇叭处于不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蓝牙耳机的麦克风处于不工作状态,喇叭处于工作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控制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对麦克风和喇叭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语音数据接收单元,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数据;
语音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接收的语音数据通过所述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基于安卓平台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语音数据交互装置还包括:触发信号接收单元;
所述触发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接收的语音交互触发信号确定需要与第一蓝牙耳机和至少一个第二蓝牙耳机同时进行语音数据交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34633.5A CN106911857B (zh) | 2017-03-08 | 2017-03-08 |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34633.5A CN106911857B (zh) | 2017-03-08 | 2017-03-08 |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11857A CN106911857A (zh) | 2017-06-30 |
CN106911857B true CN106911857B (zh) | 2020-06-12 |
Family
ID=5918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346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911857B (zh) | 2017-03-08 | 2017-03-08 |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118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8006B (zh) * | 2017-08-23 | 2020-08-28 |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时翻译系统 |
WO2019084962A1 (zh) * | 2017-11-06 | 2019-05-09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语音翻译方法、装置和翻译机 |
CN107885731A (zh) * | 2017-11-06 | 2018-04-06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语音翻译方法和装置 |
CN107885732A (zh) * | 2017-11-08 | 2018-04-06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语音翻译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9963354B (zh) * | 2017-12-26 | 2021-10-26 |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和传输系统 |
CN109121123A (zh) * | 2018-07-03 | 2019-0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109218883A (zh) * | 2018-08-27 | 2019-01-15 | 深圳市声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翻译方法、翻译系统、tws耳机及终端 |
CN109195055B (zh) * | 2018-11-09 | 2021-04-02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tws耳机以及蓝牙连接方法 |
CN112913321B (zh) * | 2018-12-07 | 2022-1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蓝牙耳机进行通话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12312368B (zh) * | 2019-08-01 | 2025-01-2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090061B (zh) * | 2020-09-16 | 2021-04-27 | 深圳未来游戏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针对蓝牙通讯协议上的游戏外设模式调节方法 |
CN112509569B (zh) * | 2020-11-24 | 2022-05-17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语音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278619A (zh) * | 2022-06-23 | 2022-11-01 | 深圳市锐博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多方蓝牙降噪耳机语音互通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021707A (ko) * | 2013-08-21 | 2015-03-03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동시 통역 단말기 |
CN204906681U (zh) * | 2015-06-26 | 2015-12-23 | 苏州优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多耳麦口译装置 |
CN205092951U (zh) * | 2015-11-16 | 2016-03-16 | 北京祥雍智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内置了麦克的耳塞装置 |
CN106060272A (zh) * | 2016-07-12 | 2016-10-26 | 魏喜国 | 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双语即时翻译装置 |
CN106412813A (zh) * | 2016-11-30 | 2017-02-15 | 深圳市高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蓝牙耳机进行实时通讯翻译的方法 |
-
2017
- 2017-03-08 CN CN201710134633.5A patent/CN1069118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11857A (zh) | 2017-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11857B (zh) | 一种语音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
EP3629561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bluetooth headphone | |
US20210218785A1 (en) | System for audio communication using LTE | |
EP3790291A1 (en) | Wireless earphones communication method, master earphone, slave earphone, and earphones system | |
CN103686516A (zh) | 一种可共享音频的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1631156B (zh) | 一种终端控制蓝牙耳机有序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2055349B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蓝牙设备 | |
US20160286337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dio streaming | |
CN113411793A (zh) | 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5516897A (zh) | 一种蓝牙设备间一键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246417A (zh) | 音频数据流输入/输出无间断软件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055280B (zh) | 对耳耳机与数个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耳机组件 | |
CN110234045A (zh) | 以无线连接双耳的蓝牙耳机 | |
CN104184499A (zh) | 蓝牙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 |
US20230367817A1 (en) | Real-time voice processing | |
TWI718367B (zh) | 多連接裝置及多連接方法 | |
CN103517170A (zh) | 具有内置蜂窝电话模块的遥控耳机 | |
CN103166935A (zh) | 一种实现近场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820369B1 (ko) | 헤드셋에 대한 스마트폰의 블루투스 통신방법 | |
JP2016139952A (ja) | ハイブリッド端末 | |
CN113472379B (zh) | 一种对讲通信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 |
CN105872882A (zh) | 用于蓝牙耳机匹配连接的方法、终端及蓝牙耳机 | |
EP4156713B1 (en) | Transmitting microphone audio from two or more audio output devices to a source device | |
CN116033404B (zh) | 多路蓝牙链接的混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14915878A (zh) | 一种耳机通信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