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1438A - 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11438A CN106911438A CN201510970365.1A CN201510970365A CN106911438A CN 106911438 A CN106911438 A CN 106911438A CN 201510970365 A CN201510970365 A CN 201510970365A CN 106911438 A CN106911438 A CN 1069114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frame
- subcarrier spacing
- data frame
- length
- mapp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2 fr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nobelium Chemical compound [No] ORQBXQOJMQIA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Adaptive formatting arrangements particular to signalling, e.g. variable amount of b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可包括: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增长,界内都在研究5G移动通信,其中,5G移动通信除了支持传统的电信业务外,还需要更好地满足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因此,业界为5G移动通信提出了多样性的业务需要,包括高容量、短时延、大连接、高可靠、高速度等关键性能需求。且多样性的业务对系统数值参数的需求是不统一的,甚至是互斥的。例如高速移动用户需要较宽的子载波间隔以抵抗较高的多普勒扩展(Doppler Spread),而为了服务远距离用户又需要设计较较窄的子载波间隔以保证有效的相干带宽(Coherent Bandwidth)。然而,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子帧具有完全相同的数据结构,如等子帧长度、等符号数、等子载波间隔,且对于相等的传输带宽采样频率和FFT大小都相等。可见,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子帧的这种单一化的特点,不能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从而导致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包括:
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该实现方式中,由于上述数据帧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这样该数据帧就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 业务水平。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该实现方式中,第一子帧映射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可以包括不同的符号号,从而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子帧的长度为第一子帧的长度N倍,这样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就可以灵活拼装,以映射至在不同的频率上。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可以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该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这样各子帧在配置成数据帧成更加灵活,以更好地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该实现方式中,第三子帧和第四子帧的长度都是与第一子帧或者第二子帧的长度成倍数关系,这样在拼装数据帧时更加灵活,且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业务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可以包括:
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且映射在目标频带上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该实现方式中,可以实现将数据帧映射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且可以灵活拼装数据帧,以更加地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数据帧内的子帧可以通过不同组合方式组合,以适应于不同的场景和不同业务。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可以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预先与接收机协商。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数据帧内的子帧的组合方式通过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高层信令指定,从而可以实现灵活地对数据帧内的子帧进行组合,以更好地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另外,该实现方式中数据帧内的子帧可以组合方式可以预先与接收机协商好,这样在传输时无需传输额外的控制信号或者高层信令,以节约网络传输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帧还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接收机发送所述数据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 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帧,包括:
接收发送机在目标频带上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预先与所述发送机协商。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帧还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该装置被配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的功能,由硬件/软件实现,其硬件/软件包括与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该装置被配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的功能,由硬件/软件实现,其硬件/软件包括与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至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帧在不同频带上的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种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种子帧的可应用的场景和业务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拼装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帧实现方法可以应用于5G移动通信,由于业界为5G移动通信提出了多样性的业务需要,包括高容量、短时延、大连接、高可靠、高速度等关键性能需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该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且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数据帧可以包括不同的长度的子帧,从而该数据帧可以传输不同的业务,另外, 由于数据帧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这样该数据帧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包括以下步骤:
101、发送机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可以理解为上述数据帧可以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帧。且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是长度不同的子帧,或者长度相同的子帧。
另外,上述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可以理解为,每个子帧的长度是不可变,但上述数据帧中可以包括长度不相同的多个子帧,或者可以包括长度相同的多个子帧,或者可以包括部分子帧的长度相同,部分子帧的长度不相同。
另外,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可以理解为,上述至少两子帧拥有能够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的能力,或者可以理解为,上述至少两子帧允许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这样上述数据帧就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将上述数据帧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频带上。另外,上述映射可以理解为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在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传输。
另外,上述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可以理解为,每个子帧包括的符号的数量可以随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变化。例如:如图2所示,上述数据帧中的第一子帧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频带上时,第一子帧只包括一个符号,即第一子帧的符号数量为1,另外,在该情况下,第一子帧包括一个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其中,第一子帧长度为71.87us,或者理解为第一子帧的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为71.87us,其中,符号(Symbol)的长度为66.67us,CP的长度为5.20us。 如图3所示,上述数据帧的第一子帧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频带上时,第一子帧包括两个符号,即第一子帧的符号数量为2,第一子帧包括两个CP,且第一子帧的长度为71.87us,每个符号(Symbol)长度为33.33us,每个CP为2.60us。如图4所示,上述数据帧的第一子帧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频带上时,第一子帧包括四个符号,即第一子帧的符号数量为4,第一子帧包括四个CP,且第一子帧的长度为71.87us,每个符号(Symbol)长度为16.67us,每个CP为1.30us。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其中,上述第一长度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例如:设置第一长度为4G或者3G或者2G系统中一个符号长度和一个CP长度之积,例如:第一长度=TL0=传统符号长度(Legacy-Symbol)66.67us+传统CP(Legacy-CP)5.2us=71.87us。当然,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长度还可以是其他长度,例如两个TL0长度等,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其中,参考图2至图4,以第一长度为71.87us为例进行举例说明,这样通过图2至图4可以清楚地知道,第一子帧映射到不同的频带上时,包括的符号数量都是不同的。且由于第一子帧的长度可以设置比较短,从而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定义第一子帧为超短子帧。另外,由于第一子帧内的符号和CP的长度是可以灵活变化的,这样当符号和CP长度越长,可支持更大的多径时延,且子载波间隔越大,可容忍多普勒扩展越大。因此图2所示的超短子帧数据结构可在广覆盖的场景下满足低时延需求,而图4所示的超短子帧数据结构可在高速移动的场景下满足时延需求。
另外,针对上述第一子帧还可以参考图5,在图5中给出了第一子帧在不同带宽下的数值参数,其中,选项1表示图2所示的场景,即第一子帧映射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频带上,选项2表示图3所示的场景,即第一子帧映射在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频带上,选项3表示图4所示的场景,即第一子帧映射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频带上△f为子载波间隔,Tu表示符号的长度,FFT大 小快速傅氏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 size)。通过图5所示的表格,可知,第一子帧映射到不同的频带上时,包括的符号数量都是不同的,从而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另外,通过图5可知,长度固定的帧具有符号数不同,但CP开销保持一致的特点,从而可以节约网络传输资源。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为数据帧配置包括上述第二子帧,由于上述第二子帧的长度是上述第一子帧的长度的N倍,这样可以传输高容量高移动速度的业务。例如:当第二子帧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频带上时,第二子帧包括N个符号,当第二子帧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频带上时,第二子帧包括2N个符号,当第二子帧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为60kHz的频带上时,第二子帧包括4N个符号。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例如,如图6所示,其中,第一子帧的第一长度TL0=66.67us+5.2us=71.87us,第二子帧的第二长度TL1=N×TL0=0.5ms,第三子帧的第三长度TL2=M×TL1=1ms,第四子帧的第四长度TL3=K×TL2=2ms。当然,这里仅是以第一长度71.87us进行举例。
另外,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即所述子载波间隔越大,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越多;所述子载波间隔越小,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越少。
由于每个子帧的长度固定,这样可以实现当子载波间隔越大,符号宽度越窄,可支持的移动速度越大;当子载波间隔越小,符号宽度越宽,可服务的用户距离越远,覆盖范围越大。同时,子帧越长,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越高。因此, 通过上述第一子帧、第二子帧、第三子帧和第四子帧和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对应,可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例如:第一子帧可适用于低时延的业务类型,第二子帧配置的子载波间隔可适用于高容量高移动速度的业务,第三子帧适用于大包传输,第四子帧配置较小的子载波间隔(比如3.75kHz或7.5kHz)可适用于大连接场景下时延不敏感的小包业务。具体可以参考图7,如图7所示,第一子帧可以用于在超短TTI(Ultra-short TTI)的频带上传输时,或者在子载波间隔为15、30和60kHz的频带上传输时,第一子帧可以用于传输低时延(Low latency)的业务,或者传输critical MTC。第二子帧可以在正常传输(Normal Transmission)频带,或者在子载波间隔为15、30和60kHz的频带上传输时,第二子帧可以用于传输高容量(High capacity)或者高移动速度(High mobility)的业务。第三子帧可以用于在长TTI(Long TTI)的频带上传输,或者在子载波间隔为15、30和60kHz的频带上传输时,第三子帧可以用于传输高容量(High capacity)的业务。第四子帧可以用于在超窄带宽(Ultra-Narrowband)的频带上传输,或者在子载波间隔为3.75和7.5kHz的频带上传输时,第四子帧可以用于传输小包(Small packet)和大连接(Massive connection)的业务。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可以包括:
发送机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且映射在目标频带上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通过上述对第一子帧、第二子帧、第三子帧和第四子帧的描述可知,第一子帧、第二子帧、第三子帧和第四子帧的长度都为成倍数关系的,这样在配置数据帧可以使用第一子帧、第二子帧、第三子帧和第四子帧中的多个子帧进行拼装,以适用当前的业务和场景。
另外,通过上述目标频带的描述可知,拼装的数据帧可以是不同的子载波 间隔的频带上传输,具体可以按照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进行拼装。例如:如图8所示,通过滤波器,大的系统带宽可以被分成若干个频带,或者理解为若干个子带(subband),每一个频带配置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例如:频带1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频带2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频带3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频带4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频带5的子载波间隔为3.75kHz。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同一子帧类型可以配置在不同频带上,且配置在不同的频带上有不同的数据结构,例如:第一子帧、第二子帧、第三子帧和第四子帧都可以配置在频带1至频带5中的任意频带上。另外,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同一频带上也可以配置不同的子帧类型。例如:在频带1上可以配置包括第二子帧和第三子帧的数据帧,在频带2上可以配置包括第一子帧、第二子帧和第三子帧的数据帧,在频带3上可以配置包括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的数据帧,在频带4上可以配置包括第一子帧、第二子帧和第三子帧的数据帧,在频带5上可以包括第四子帧的数据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描述的数据帧内包括的各子帧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即在拼装数据帧时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配置各子帧的位置。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同的子帧的长度之间具有倍数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场景和业务需求灵活拼装数据帧。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这里的第一种组合方式可以是适用于目标频带上的任意组合方式,例如:第一种组合方式可以是预先指定的组合方式,或者第一种组合方式可以是根据当前应用的场景按照预先获取的第一组合规则确定的组合方式,或者第一种组合方式可以是根据当前传输的业务按照第一组合规则而确定的组合方式等。例如:针对图8所示的频带1,第一种组合方式可以如图8所示的在频带1上使用第二子帧和第三子帧进行组合;或者针对图8所示的频带1,第一种组合方式还可以是使用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进行组合等。而上述第二种组合方式可以是适用于目标频带上除上述第一种组合方式之外的任意组合方式。例如:第二种组合方式可以是预先指定的另一种组合方式,或者第二种组合方式可以是根据当前应用的场景按照预先获取的第二组合规则而确定的组合方式,或者第二种组合方式可以是根据当前传输 的业务按照第二组合规则而确定的组合方式等。例如:针对图8所示的频带1,第一种组合方式还可以是使用第一子帧和第三子帧进行组合或者使用第一子帧、第二子帧和第三子帧进行组合等。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可以由高层信令指定。
上述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可以理解为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通过控制信号动态告诉接收机,这样发送机就可以灵活地配置数据帧内的子帧组合方式。同理,上述由高层信令指定可以理解为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告诉接收机,这样发送机就可以灵活地配置数据帧内的子帧组合方式。从而可以实现灵活地对数据帧内的子帧进行组合,以更好地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预先与接收机协商。
该实施方式中,在配置上述数据帧前发送机就可以与接收预先协商好数据帧内的子帧的组合方式。这样在传输过程就不需要使用控制信号或者高层信令通知接收机数据帧内的子帧的组合方式,从而可以实现在传输时无需传输额外的控制信号或者高层信令,以节约网络传输资源。
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帧还可以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Broadcast)、公共控制信息(Common Ctr)和同步信号(Sync)。
其中,这里的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可以用于通知上述数据帧内子帧的组合方式,当接收机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就通过这些信息获得了数据帧的配置方式。这样可以实现发送机可以灵活配置数据帧内子帧的组合方式,因为无论配置哪一种组合方式,只能将该组合方式告诉接收机,接收机就可以在该组合方式下识别出各子帧。例如:图8所示的频带3上包括信息帧,该信息帧就可用于传输广播信令、用于传输公共控制信息和用于传输同步信号中的至少一项。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2、发送机向接收机发送所述数据帧。
103、接收机接收上述发送机发送的所述数据帧。
由于接收机接收到上述数据帧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子帧,且每个所述子帧的 长度固定,上述数据帧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这样接收机接收的该数据帧就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接收机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本实施例中,步骤103可以包括:
接收机接收发送机在目标频带上发送的所述数据帧。
其中,接收机接收到的上述数据帧内子帧结构和组合方式可以是参考本实施例中对于发送机发送上述数据帧的描述,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另外,由于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帧内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灵活组合,这样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帧就更加容易适合接收机当前所处的场景和当前使用的业务,以更好地满足5G业务的需求。
另外,本实施例中,当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由高层信令指定时,上述接收机可以通过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控制信号或者高层信令获取上述数据帧内的子帧的组合方式,从而可以识别灵活组合的各子帧。
当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是预先与所述发送机协商的时,那么,接收机在接收到上述数据帧时就可以按照预先协商好的组合方式识别出各子帧。
另外,当上述数据帧还可以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那么接收机可以通过上述数据帧传输的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中的至少一项获取上述数据帧内的子帧的组合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子帧、第二子帧、第三子帧和第四子帧可以是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子帧,而不限定表示一个单独的子帧。
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5G系统多样化发散的业务需求,提出的一种可以灵活拼装数据帧结构的方法,定长的子帧可以在不同场景下满足低时延需求,各子帧长度之间具有天然的倍数关系,从而易于拼装成帧。另外,本实施例了TTI长度和子载波间隔之间固定的对应关系,各子帧内的符号数可根据配置频带的子载波间隔灵活可变,各帧内的子帧配置方式也可灵活拼装,因此可同时满足多种不同特殊业务需求。
本实施例中,上述发送机可以是任何具备配置数据帧功能的发送机,例如: 基站、接入点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或者终端等,其中,终端可以包括: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等等。而上述接收机可以是接收数据帧的设备,例如:终端。
本实施例中,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由于上述数据帧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这样该数据帧就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下面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实现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包括:
配置单元101,用于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该实现方式中,第一子帧映射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可以包括不同的符号号,从而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 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子帧的长度为第一子帧的长度N倍,这样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就可以灵活拼装,以映射至在不同的频率上。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可以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该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这样各子帧在配置成数据帧成更加灵活,以更好地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该实现方式中,第三子帧和第四子帧的长度都是与第一子帧或者第二子帧的长度成倍数关系,这样在拼装数据帧时更加灵活,且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业务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置单元101可以用于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且映射在目标频带上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该实现方式中,可以实现将数据帧映射到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且可以灵活拼装数据帧,以更加地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数据帧内的子帧可以通过不同组合方式组合,以适应于不同的场景和不同业务。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可以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预先与接收机协商。
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数据帧内的子帧的组合方式通过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高层信令指定,从而可以实现灵活地对数据帧内的子帧进行组合,以更好地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另外,该实现方式中数据帧内的子帧可以组合方式可以预先与接收机协商好,这样在传输时无需传输额外的控制信号或者高层信令,以节约网络传输资源。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帧还可以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使用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中的至少一项告诉接收机上述数据帧内子帧的组合方式。
本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102,用于向接收机发送所述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上述装置可以是任何具备配置数据帧功能的发送机,该发送机可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发送机,且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发送机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实现。
本实施例中,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由于上述数据帧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这样该数据帧就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包括:接收单元111,其中:
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可以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本实施便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11可以用于接收发送机在目标频带上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 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可以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预先与所述发送机协商。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还可以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本实施例中,上述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接收机,且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接收机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实现。
本实施例中,接收发送机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由于上述数据帧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这样该数据帧就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包括:处理器121、网络接口122、存储器123和通信总线124,其中,所述通信总线124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121、网络接口122和存储器123之间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121执行所述存储器123中存储的程序用于实现以下方法:
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 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可以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1执行的所述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的程序,可以包括:
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且映射在目标频带上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可以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预先与接收机协商。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还可以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21执行的程序还可以包括:
向接收机发送所述数据帧。
本实施例中,上述装置可以是任何具备配置数据帧功能的发送机,该发送机可以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发送机,且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发送机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实现。
本实施例中,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由于上述数据帧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这样该数据帧就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处理器131、网络接口132、存储器133和通信总线134,其中,所述通信总线134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131、网络接口132和存储器133之间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131执行所述存储器133中存储的程序用于实现以下方法:
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可以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本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以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31执行的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帧的程序,可以包括:
接收发送机在目标频带上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可以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可以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可以预先与所述发送机协商。
本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帧还可以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本实施例中,上述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接收机,且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接收机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实现。
本实施例中,接收发送机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 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由于上述数据帧可以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这样该数据帧就可以满足5G移动通信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以提高5G移动通信的业务水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8)
1.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包括:
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且映射在目标频带上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8.如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预先与接收机协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还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接收机发送所述数据帧。
11.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帧,包括:
接收发送机在目标频带上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18.如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预先与所述发送机协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还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20.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23.如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24.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单元用于配置用于无线信号传输且映射在目标频带上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27.如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预先与接收机协商。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还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29.如权利要求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机发送所述数据帧。
30.一种数据帧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机发送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包括至少两个子帧,每个所述子帧的长度固定,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可映射到子载波间隔不同的至少两个频带上,且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对应。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一长度的第一子帧;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当所述第一子帧被映射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一子帧包括至少两个符号,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大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二长度的第二子帧,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等于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N个符号;
当所述第二子帧被映射到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的频带上时,所述第二子帧包括至少2N个符号。
33.如权利要求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帧包括的符号数量与映射到的频带的子载波间隔成正比。
34.如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三长度的第三子帧,其中,所述第三长度等于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子帧包括第四长度的第四子帧,其中,所述第四长度等于K×M×N倍所述第一长度,所述K、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机在目标频带上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子帧、所述第二子帧、所述第三子帧和所述第四子帧;
所述目标频带的子载波间隔包括如下任意一项:
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第三子载波间隔、第四子载波间隔和第五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所述第四子载波间隔大于所述第三子载波间隔,所述第五子载波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一种组合方式组合,或者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按第二种组合方式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种组合方式和第二种组合方式不同。
37.如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由控制信号动态指定或者由高层信令指定;或者
所述数据帧包括的子帧的组合方式预先与所述发送机协商。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还用于传输如下至少一项:
广播信令、公共控制信息和同步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70365.1A CN106911438B (zh) | 2015-12-22 | 2015-12-22 | 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 |
PCT/CN2016/106457 WO2017107716A1 (zh) | 2015-12-22 | 2016-11-18 | 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 |
EP16877527.8A EP3382971B1 (en) | 2015-12-22 | 2016-11-18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data frame |
US15/995,057 US10700828B2 (en) | 2015-12-22 | 2018-05-31 | Data fram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970365.1A CN106911438B (zh) | 2015-12-22 | 2015-12-22 | 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11438A true CN106911438A (zh) | 2017-06-30 |
CN106911438B CN106911438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59088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70365.1A Active CN106911438B (zh) | 2015-12-22 | 2015-12-22 | 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00828B2 (zh) |
EP (1) | EP3382971B1 (zh) |
CN (1) | CN106911438B (zh) |
WO (1) | WO2017107716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01023A (zh) * | 2017-08-07 | 2019-04-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US10609702B2 (en) | 2016-01-26 | 2020-03-3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WO2021109427A1 (en) * | 2020-04-24 | 2021-06-10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signal constru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15913863A (zh) * | 2022-12-02 | 2023-04-04 |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Ofdm波形参数集的获取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08459A1 (ja) * | 2016-07-05 | 2018-01-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11509515B2 (en) * | 2016-12-16 | 2022-1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detection |
US10368353B2 (en) * | 2017-01-27 | 2019-07-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subcarrier spacing configurat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5543A (zh) * | 2003-12-03 | 2005-08-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正交频分通信系统自适应调制及编码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166053A (zh) * | 2006-10-18 | 2008-04-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发射天线系统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
CN101577690A (zh) * | 2008-05-07 | 2009-11-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Ofdm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3825671A (zh) * | 2012-11-19 | 2014-05-2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传输及接收方法和设备 |
US20150256308A1 (en) * | 2014-03-07 | 2015-09-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55387A1 (en) * | 2005-12-30 | 2007-07-05 | Qinghua Li | Techniques for scheduling and adaptation to combat fast fading |
ES2870902T3 (es) * | 2011-06-24 | 2021-10-28 | Sun Patent Trust |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ón, procedimiento de transmisión, dispositivo de recepción y procedimiento de recepción |
WO2016004634A1 (en) * | 2014-07-11 | 2016-01-14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PT3342226T (pt) * | 2015-08-25 | 2024-05-28 |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 Configuração de trama de rádio |
US10849170B2 (en) * | 2015-10-08 | 2020-11-24 | Apple Inc. | Signaling methods for flexibl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
EP4451600A3 (en) * | 2015-10-29 | 2025-01-1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hysical structure system |
US10547417B2 (en) * | 2016-09-27 | 2020-01-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calable frame structure |
-
2015
- 2015-12-22 CN CN201510970365.1A patent/CN106911438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1-18 WO PCT/CN2016/106457 patent/WO201710771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1-18 EP EP16877527.8A patent/EP3382971B1/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31 US US15/995,057 patent/US1070082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55543A (zh) * | 2003-12-03 | 2005-08-1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正交频分通信系统自适应调制及编码的装置和方法 |
CN101166053A (zh) * | 2006-10-18 | 2008-04-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发射天线系统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 |
CN101577690A (zh) * | 2008-05-07 | 2009-11-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Ofdm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3825671A (zh) * | 2012-11-19 | 2014-05-2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传输及接收方法和设备 |
US20150256308A1 (en) * | 2014-03-07 | 2015-09-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 with Flexible Sub-Carrier Spacing and Symbol Dur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OHN SMEE: "5G Vision and Design", 《IEEE 5G SUMMIT SILICON VALLEY》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09702B2 (en) | 2016-01-26 | 2020-03-3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9601023A (zh) * | 2017-08-07 | 2019-04-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09601023B (zh) * | 2017-08-07 | 2020-08-0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WO2021109427A1 (en) * | 2020-04-24 | 2021-06-10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signal constru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15913863A (zh) * | 2022-12-02 | 2023-04-04 |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Ofdm波形参数集的获取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
CN115913863B (zh) * | 2022-12-02 | 2024-11-15 |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Ofdm波形参数集的获取方法、装置、终端以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700828B2 (en) | 2020-06-30 |
WO2017107716A1 (zh) | 2017-06-29 |
US20180278388A1 (en) | 2018-09-27 |
EP3382971B1 (en) | 2021-07-28 |
EP3382971A4 (en) | 2019-01-09 |
EP3382971A1 (en) | 2018-10-03 |
CN106911438B (zh) | 2020-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11438A (zh) | 一种数据帧实现方法和装置 | |
JP2021182772A (ja) | 情報送信方法、情報受信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 |
CN111490958A (zh) | 用于具有滤波ofdm的自适应帧结构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7733829B (zh) | 一种发送和检测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 | |
JP2011503975A (ja) | 異なるtddシステム間でリソース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KR20240023069A (ko) | Mimo 시스템을 위한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3556667A (zh) | 定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 |
EP3595382B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9565360A (zh) | 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7852393B (zh) | 发送、解调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WO2023273816A1 (zh) |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9565656A (zh) |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151911B (zh) | 一种电力无线专网混合通信业务中的干扰协同方法 | |
US20230344691A1 (en) | Symbol-synchronous continuous fast-convolution-based processing | |
WO2023160460A1 (zh) | 一种频域密度确定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 |
CN115843119A (zh) | 一种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NL2026743B1 (en) |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d on harmonic modulation technology | |
CN104753658A (zh) | 一种同时同频全双工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10166210A (zh) | 通信方法和无线装置 | |
CN106793098A (zh) | 空口帧结构框架及其配置方法、基站 | |
CN103701746A (zh) | 一种时分双向窄带同频多业务无线传输方法 | |
CN112236983B (zh) | 信道估计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187320B (zh) | 一种天线端口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 |
WO2024065540A1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WO2025000308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