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02521A - 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02521A CN106902521A CN201610925157.4A CN201610925157A CN106902521A CN 106902521 A CN106902521 A CN 106902521A CN 201610925157 A CN201610925157 A CN 201610925157A CN 106902521 A CN106902521 A CN 1069025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pennage
- wing
- fuselage
- glider
- middle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27/00—Toy aircraft; Other flying toys
- A63H27/02—Model aircraft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包括:机身以及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机翼和尾翼,所述机翼由机翼中段和2个翼尖组成,2个所述翼尖分别固装在所述机翼中段的两端,翼尖上反角为15~25度,其中,位于机翼中段左端的翼尖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上错位0.8~1mm,位于机翼中段右端的翼尖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下错位0.8~1mm;所述尾翼由第一尾翼和竖直的第二尾翼组成,所述第一尾翼以所述机身为中心轴以水平面为起点旋转2~3°地安装在该机身上,所述第二尾翼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尾翼的上表面固装,所述第二尾翼的侧面与所述机身固装。翼尖的错位安装使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垂直上升,上升轨迹稳定,爬升高度可以超过30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科技活动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背景技术
模型式弹射滑翔机作为玩具或者初学航空知识的教具已有很长的历史。传统的弹射滑翔机遇到上升气流不能自动的进入,遇到下降气流不能自动的离开,不利于飞机留空时间的延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该模型式弹射滑翔机能实现自动进入上升气流,自动离开下降气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包括:机身以及安装在所述机身上的机翼和尾翼,所述机翼由机翼中段和2个翼尖组成,2个所述翼尖分别固装在所述机翼中段的两端,翼尖上反角为15~25度,其中,位于机翼中段左端的翼尖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上错位0.8~1mm,位于机翼中段右端的翼尖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下错位0.8~1mm;所述尾翼由第一尾翼和竖直的第二尾翼组成,所述第一尾翼以所述机身为中心轴以水平面为起点旋转2~3°地安装在该机身上,所述第二尾翼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尾翼的上表面固装,所述第二尾翼的侧面与所述机身固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翼尖上反角为20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翼中段通过卯榫机构安装在所述机身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翼尖通过粘接的方式固装在所述机翼中段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机身的前部形成有用于调节模型式弹射滑翔机重心的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尾翼位于所述第一尾翼的中心线的右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尾翼的左端位于该第一尾翼的右端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尾翼以所述机身为中心轴以水平面为起点逆时针旋转2~3°地安装在该机身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翼尖的错位安装使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垂直上升,上升轨迹稳定,爬升高度可以超过30米。
2、第一尾翼产生的升力向左偏,即使飞机的尾部向左偏,飞机的机头向右偏,实现了飞机的向右盘旋。
3、本发明中尾翼避免了通过第二尾翼向右偏转来使飞机盘旋,避免了飞机弹射起飞时姿态混乱难以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飞机上反角采用两段式一折机翼;
图2为本发明的机翼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中尾翼的剖视图;
图6为传统弹射滑翔机起飞方式;
图7为本发明的机翼的前视图。
其中,1为机翼,1-1为翼尖,1-2为机翼中段,1-3为翼尖后缘,1-4为翼尖前缘,2为机身,3为尾翼,3-1为第二尾翼,3-2为第一尾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7所示,包括:机身2以及安装在机身上的机翼1(机翼水平安装)和尾翼3,在机身的前部形成有用于调节模型式弹射滑翔机重心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以及用于弹射的钩部(图中未示出)。
传统飞机上反角采用两段式一折机翼,如图1所示,这种机翼组装精度不容易提高,很容易装歪,装配难度大。在本发明中,机翼采用三段式安装,机翼由机翼中段1-2和2个翼尖1-1组成,如图2所示,机翼中段通过卯榫机构安装在机身上,使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变得很简单和精确,手工连接速度只需要20秒;2个翼尖分别通过粘接的方式固装在机翼中段的两端,翼尖上反角为20度,采用定角器安装翼尖上反角,使两个翼尖上反角误差小于2~3°,一致性强。
其中,位于机翼中段左端的翼尖(左翼尖)后缘1-3在竖直方向向上错位0.8~1mm,位于机翼中段右端的翼尖(右翼尖)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下错位0.8~1mm(后视),翼尖前缘1-4不错位安装,即翼尖前缘对准安装,如图7所示。翼尖的错位安装的优点为:第一,可以使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发射时出现逆时针滚转,逆时针滚转使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在高速飞行时产生陀螺的定轴效应,使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垂直上升,上升轨迹稳定,爬升可以超过30米。第二,在遇到上升气流时,由于左翼尖迎角小,右翼尖迎较大,右翼尖更容易失速,使模型式弹射滑翔机的右翼尖下沉,导致模型式弹射滑翔机以更小的半径向右盘旋,更容易进入上升气流。在遇到下降气流时,左翼尖产生的升力小,右翼尖产生的升力大,使飞机直线飞行,这样就能从下降气流中逃脱,增加飞机的留空时间。而传统的弹射滑翔机遇到上升气流不能自动的进入,遇到下降气流不能自动的离开,不利于飞机留空时间的延长。
尾翼由第一尾翼3-2和竖直的第二尾翼3-1组成,第一尾翼以机身为中心轴以水平面为起点逆时针旋转2~3°地固装在该机身上(以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后方某一点为观察点),即第一尾翼的左端位于该第一尾翼的右端的(斜)下方。第二尾翼位于第一尾翼的中心线的右侧。第二尾翼的下端与第一尾翼的上表面固装,第二尾翼的左侧面与机身固装。传统飞机的盘旋方式一般通过调整方向舵或者是副翼来使飞机转弯盘旋。这种方式使飞机的飞行控制变得复杂,弹射时状态难以分析。在本发明中,如图4~5所示,第一尾翼以机身为中心轴以水平面为起点逆时针旋转2~3°地固装在机身上的优点为:第一、第一尾翼产生的升力向左偏,使飞机的尾部向左偏,飞机的机头就向右偏,实现了飞机的向右盘旋;第二,避免了通过第二尾翼向右偏转来使飞机盘旋,避免了飞机弹射起飞时姿态混乱难以调整。
传统的弹射滑翔机起飞方式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机身倾斜水平弹射,盘旋上升的方式,2、重锤拉舵的的方式,如图6所示,3、可活动弹性升降舵的方式(“小飞龙”弹射模型飞机就是这种方式)。盘旋上升的不足在于高度不容易提高;重锤拉舵的不足在于需要一定重量,不适合小的弹射飞机;可活动弹性升降舵的不足在于弹性不容易控制,需要多次认真的调试,而且难度很大。在本发明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的弹射方式为:采用左手持弹射棒,右手拿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左手在右手的斜上方),(与地面)大角度(75~85°)弹射方式起飞。本发明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在起飞时几乎垂直向上,同时逆时针滚转,到最高点变为水平滑翔。本发明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采用这种方式起飞可以使飞机直线垂直爬升,几乎能将橡筋的能量全部用来提高飞机的高度,爬升高度超过30米。高度增加同时也能增加飞机遇到上气流的机会,飞机又能主动进入上升气流,两种优势叠加,飞机的留空时间就能增加更多。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包括:机身(2)以及安装在所述机身(2)上的机翼(1)和尾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1)由机翼中段(1-2)和2个翼尖(1-1)组成,2个所述翼尖(1-1)分别固装在所述机翼中段(1-2)的两端,翼尖(1-1)上反角为15~25度,其中,位于机翼中段(1-2)左端的翼尖(1-1)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上错位0.8~1mm,位于机翼中段(1-2)右端的翼尖(1-1)后缘在竖直方向向下错位0.8~1mm;所述尾翼(3)由第一尾翼(3-2)和竖直的第二尾翼(3-1)组成,所述第一尾翼(3-2)以所述机身(2)为中心轴以水平面为起点旋转2~3°地安装在该机身(2)上,所述第二尾翼(3-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尾翼(3-2)的上表面固装,所述第二尾翼(3-1)的侧面与所述机身(2)固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1-1)上反角为2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中段(1-2)通过卯榫机构安装在所述机身(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尖(1-1)通过粘接的方式固装在所述机翼中段(1-2)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身(2)的前部形成有用于调节模型式弹射滑翔机重心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尾翼(3-1)位于所述第一尾翼(3-2)的中心线的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翼(3-2)的左端位于该第一尾翼(3-2)的右端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式弹射滑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翼(3-2)以所述机身(2)为中心轴以水平面为起点逆时针旋转2~3°地安装在该机身(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25157.4A CN106902521A (zh) | 2016-10-30 | 2016-10-30 | 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25157.4A CN106902521A (zh) | 2016-10-30 | 2016-10-30 | 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02521A true CN106902521A (zh) | 2017-06-30 |
Family
ID=59206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25157.4A Withdrawn CN106902521A (zh) | 2016-10-30 | 2016-10-30 | 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902521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45633Y (zh) * | 1992-12-30 | 1993-11-10 | 陈聪海 | 弹射式玩具飞翔机 |
CN101254753A (zh) * | 2007-02-28 | 2008-09-03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太阳能无人飞机 |
CN102267561A (zh) * | 2010-04-27 | 2011-12-07 | 尤洛考普特公司 | 控制和调节混合式直升机中尾翼平面的偏转角的方法 |
CN105129072A (zh) * | 2015-10-07 | 2015-12-09 | 张斌 | 一种飞机机尾 |
CN205345319U (zh) * | 2015-12-09 | 2016-06-29 | 上海游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带有动力机构的可倾转水平尾翼 |
CN206152343U (zh) * | 2016-10-30 | 2017-05-10 | 天津师范大学 | 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
-
2016
- 2016-10-30 CN CN201610925157.4A patent/CN10690252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45633Y (zh) * | 1992-12-30 | 1993-11-10 | 陈聪海 | 弹射式玩具飞翔机 |
CN101254753A (zh) * | 2007-02-28 | 2008-09-03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太阳能无人飞机 |
CN102267561A (zh) * | 2010-04-27 | 2011-12-07 | 尤洛考普特公司 | 控制和调节混合式直升机中尾翼平面的偏转角的方法 |
CN105129072A (zh) * | 2015-10-07 | 2015-12-09 | 张斌 | 一种飞机机尾 |
CN205345319U (zh) * | 2015-12-09 | 2016-06-29 | 上海游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带有动力机构的可倾转水平尾翼 |
CN206152343U (zh) * | 2016-10-30 | 2017-05-10 | 天津师范大学 | 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40869U (zh) | 一种垂直起降的鸭式布局固定翼长航时飞行器 | |
CN103640696B (zh) | 垂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4674831U (zh) | 多扇臂飞行器 | |
CN205022861U (zh) | 垂直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 |
CN205730351U (zh) | 一种襟翼提高升阻比的航模飞机 | |
CN106081063A (zh) | 水平转动菱形机翼超音速飞机 | |
CN106167089A (zh) | 尾翼结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 |
CN104964610A (zh) | 一种乘波体构型无人靶机 | |
CN206152343U (zh) | 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 |
CN204473123U (zh) | 无人机 | |
US10814975B1 (en) | Fixed-wing flying device configured to fly in multiple directions | |
CN206152341U (zh) | 弹射式滑翔机模型 | |
CN109808871A (zh) | 一种具有高机动特性的飞翼组合舵面 | |
CN206152342U (zh) | 弹射式滑翔飞机模型 | |
CN206334349U (zh) | 应用于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机翼 | |
CN206334348U (zh) | 通过尾翼调控盘旋的弹射式滑翔机模型 | |
CN107215462B (zh) | 一种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降落方法及降落装置 | |
CN106902521A (zh) | 一种模型式弹射滑翔机 | |
CN106902522A (zh) | 一种应用于弹射式滑翔机模型的机翼 | |
CN106902519B (zh) | 一种弹射式滑翔飞机模型 | |
CN205469774U (zh) | 具有尾翼的飞机 | |
CN204159032U (zh) | 一种弹射模型飞机 | |
CN205819544U (zh) | 水平转动菱形机翼超音速飞机 | |
CN204701766U (zh) | 箭式垂直起降飞机 | |
CN205235395U (zh) | 多功能航模飞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