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4769B - 一种双液注浆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液注浆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84769B CN106884769B CN201710227403.3A CN201710227403A CN106884769B CN 106884769 B CN106884769 B CN 106884769B CN 201710227403 A CN201710227403 A CN 201710227403A CN 106884769 B CN106884769 B CN 1068847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pump body
- body module
- pump
-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9/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 F04B9/08—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 F04B9/12—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the fluid being elastic, e.g. steam or air
- F04B9/129—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the fluid being elastic, e.g. steam or air having plural pumping cha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5/00—Pumps adapted to handle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 F04B15/02—Pumps adapted to handle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the fluids being viscous or non-homogeneo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液注浆泵,包括泵壳,泵壳内安装有:第一泵体模块、调温箱、第二泵体模块,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分别与调温箱上下端面连接固定;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均设有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之间还安装有主动电机,主动电机的主动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设置在第一泵体模块的轴套上的第一副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第二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副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与总排液管连通,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的总排液管均与混液器连接,混液器与输出管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泵,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混合两种液体的双液注浆泵。
背景技术
在公开号为CN104074701B的中国发明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气动双液注浆泵,其主要是采用气缸提供动力,同时采用第一组工作缸和第二组工作缸提供吸力。这种双液注浆泵虽然具备节约材料、防止堵塞、自动清洗等优点,但是由于其采用气缸提供动力,势必采用高压气体驱动气缸。而高压气体一般都需要空气压缩机提供,而在井下开挖巷道的过程中,一般是先挖出巷道基本型,然后采用顶板加固材料通过双液注浆泵抽取、混合后对顶板进行加固。这就使得必须 对上述双液注浆泵配套一个空气压缩机或者在进行铺设高压气管,而在开挖巷道时一般不会及时铺设高压气管,那么只能配套一个空气压缩机。
而在巷道开挖的环境中,灰尘较多而且空气压缩机的噪音一般都比较大,除了影响施工环境外(噪音污染),还会由于巷道中含有较多灰尘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后造成空气压缩机的堵塞,甚至损坏。另外,如果空气压缩机传输给上述双液注浆泵的高压气体中存在较多灰尘的话也会造成上述双液注浆泵内部气缸、气管堵塞,最终导致上述双液注浆泵损坏。就算采滤芯进行过滤,由于灰尘较大,
另外,上述双液注浆泵由于采用一个气缸作为驱动部件,其可扩展性和后期维修成本都比较高,具体表现在:
1、一旦需要两种以上的材料进行混合注浆,那么上述双液注浆泵就无法使用,而且基本上无法扩展,这在生产上后续的开发过程中会造成比较大的困难。
2、由于采用气缸作为驱动部件,一旦气缸损坏就只能整体更换,成本较高,而且拆装不方便。
3、如果在进行多种液体混合的过程中,每种液体的吸入比例不一样,那么上述双液注浆泵是无法实现的,其只能做到两种液体1:1吸入、混合。
故申请人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模块化的双液注浆泵,其每个吸入口对应一个泵体模块,而且其采用电机驱动来代替掉气缸驱动,这样不仅能使得其扩展性非常好。而且后期维修成本、使用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液注浆泵,其采用模块化设计且利用电机驱动、同时具备可调整吸入比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液注浆泵,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所述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通过侧面板连接固定;
所述的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顶部通过顶板密封装配,且所述的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底座之间相互密封装配;
所述的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底座、顶板共同构成泵壳,所述的泵壳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泵体模块、调温箱、第二泵体模块,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分别与调温箱上下端面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结构完全相同,且均设有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所述的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上还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单向阀、第二进液单向阀、第一出液单向阀、第二出液单向阀,所述的第一进液单向阀、第二进液单向阀的A端与外部吸液管连通、B 端与吸液缸连通,所述的外部吸液管靠近吸液口处设有止回阀;
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之间还设有主动电机安装块,所述的主动电机安装块中安装有主动电机,所述的主动电机的主动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的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设置在第一泵体模块的轴套上的第一副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第二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副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副带轮设置在第二泵体模块上;
所述的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与总排液管连通,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的总排液管均与混液器连接,并通过混液器将通过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泵出的液体进行混合。
所述的混液器与输出管连通,且所述的输出管上设有输出止回阀,所述的输出止回阀的流动方向为由混液器向输出管开口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包括吸液缸部分、驱动部分、调挡部分,所述的吸液缸部分、驱动部分、调挡部分均设置在泵体底板上;
所述的吸液缸部分包括端部挡板和加强隔板,所述的端部挡板与吸液缸端部连接固定,所述的吸液缸穿过加强隔板且固定在加强隔板上;
所述的吸液缸内设有吸液腔,所述的吸液腔分别与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连通,且所述的吸液腔还与柱塞一端密封装配,所述的柱塞另一端与连杆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杆另一端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的连杆穿过连接槽与设置在驱动框上的连接块连接固定;
所述的连杆穿过第一封板后与连接块连接固定;
所述的驱动框内侧上下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所述的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分别与驱动齿部分上的卡齿啮合并形成齿轮齿条传动结构;
所述的驱动齿部分固定在花键轴组件的花键轴体上,所述的花键轴体一端通过轴承与调节板可转动转配,另一端穿过后立板与推拉板通过推力球轴承连接,所述推力球轴承的轴承内圈设有与花键轴体相配合的花键槽;
所述的花键轴体穿过轴套后与推力球轴承连接,所述的轴套通过轴承与后立板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轴套内侧设有与花键轴体配合的花键槽;所述的轴套外侧还固定有第一副带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推拉板上设有齿条安装槽,所述的齿条安装槽中固定有齿条,且所述的推拉板底部还设有滑块部分,所述的滑块部分与滑槽部分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滑槽部分设置在推拉托块上;
所述的齿条与换挡齿轮啮合并形成齿条齿轮传动结构,所述的换挡齿轮固定在换挡电机的换挡输出轴上,所述的换挡输出轴一端与换挡支撑板可转动装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齿部分上的卡齿没有遍布整个圆周且只能在同一时间与第一齿条部分或第二齿条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齿部分由最靠近驱动框开始,向推力球轴承方向设置有多个能与第一齿条部分或第二齿条啮合的半齿轮,且所述的半齿轮的卡齿数量也由最靠近驱动框开始,向推力球轴承方向逐个增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上下封板内侧各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同时在调整板与第一导向槽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滑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上下封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滑槽,同时驱动框的外边缘装入第二导向滑槽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调温箱中装有相变材料,且所述的调温箱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调挡部分的导热侧面为孔板,在其中一个导热侧面外侧设置有风扇,所述的风扇用于向导热侧面吹风,同时在调温箱上设置数个导风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后面板上分别安装有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出气阀, 所述的单向进气阀与滤芯连通,所述的滤芯与分气接头连通。
所述的风扇的进风口上设置有一个分气接头,所述的分气接头其中一个接口通过风管与和滤芯连接的分气接头其中一个接口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与背景技术中的技术相比,其采用电机驱动而非气动,故其不需要专门,专门配置高压气体制备装置,从而降低了整个机体的体积和配套成本。
2、另外每个吸液口单独配置一个泵体模块,在需要同时混合多种液体时,其改装非常方便。而且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其检修而也非常简单,而且成本并不高,这就大大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3、本发明由于不需要高压气体,故可以降低整个泵体的灰尘吸入量,从而有效避免由于过多的灰尘进入泵体而造成泵体的损坏、缩短泵体使用寿命。
4、本发明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半齿轮来获得不同的吸入速度、吸力,从而为控制不同吸入口的吸入比(两个吸入口单位时间内吸入的液体体积之比)提供了可能。
5、本发明采用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出气阀来控制进入内部的空气,一方面可防止内部气压过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杂质吸入量。
6、本发明的风扇进气口只有一部分与分气接头的接口连通,一方面能够降低滤芯损耗,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控制本发明内部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泵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泵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泵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泵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泵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泵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泵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种双液注浆泵具体实施方式的调挡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8,一种双液注浆泵,包括底座100,所述的底座100上设有前面板101、后面板102、两块侧面板103,所述的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之间通过侧面板103连接固定;
所述的前面板101、后面板102、两块侧面板103顶部通过顶板104密封装配,且所述的前面板101、后面板102、两块侧面板103、底座100之间相互密封装配;
所述的前面板101、后面板102、两块侧面板103、底座100、顶板104共同构成泵壳,所述的泵壳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泵体模块B、调温箱300、第二泵体模块C,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B与第二泵体模块C分别与调温箱300上下端面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B与第二泵体模块C结构完全相同,且均设有第一进液管A811、第二进液管A813、第一出液管A812、第二出液管A814,所述的第一进液管A811、第二进液管A813、第一出液管A812、第二出液管A814上还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单向阀A911、第二进液单向阀A913、第一出液单向阀A912、第二出液单向阀A914,所述的第一进液单向阀A911、第二进液单向阀A913的A端与外部吸液管A400连通、B 端与吸液缸B301连通,所述的外部吸液管A400靠近吸液口处设有止回阀A302,所述的止回阀A302流动方向为由吸液口往吸液缸;
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B与第二泵体模块C之间还设有主动电机安装块501,所述的主动电机安装块501中安装有主动电机502,所述的主动电机502的主动输出轴503上安装有第一带轮504和第二带轮505,所述的第一带轮504通过第一皮带601与设置在第一泵体模块B的轴套241上的第一副带轮B01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第二带轮505通过第二皮带602与第二副带轮B02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副带轮B02设置在第二泵体模块C上。
使用时,主动电机502通过第一皮带601和第二皮带602驱动第一泵体模块B与第二泵体模块C,使第一泵体模块B与第二泵体模块C通过第一进液管A811、第二进液管A813吸入液体,再通过第一出液管A812、第二出液管A814排出总排液管A500,所述的总排液管A600再将液体输送到混液器A600,所述的总排液管A500靠近与混液器A600连接处设有排液止回阀A303;所述的排液止回阀的流动方向为向混液器A600流动;
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B与第二泵体模块C的总排液管A500均与混液器A600连接,并通过混液器将通过第一泵体模块B与第二泵体模块C泵出的液体进行混合。
所述的混液器A600与输出管A700连通,且所述的输出管A700上设有输出止回阀A305,所述的输出止回阀A305的流动方向为由混液器A600向输出管A700开口端。
参见图9-图16,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B包括吸液缸部分B100、驱动部分B200、调挡部分B400,所述的吸液缸部分B100、驱动部分B200、调挡部分B400均设置在泵体底板B102上;
所述的吸液缸部分B100包括端部挡板B103和加强隔板B101,所述的端部挡板B103与吸液缸B301端部连接固定,所述的吸液缸B301穿过加强隔板B101且固定在加强隔板B101上;
所述的吸液缸B301内设有吸液腔B3011,所述的吸液腔B3011分别与第一进液管A811(第二进液管A813)、第一出液管A812(第二出液管A814)连通,且所述的吸液腔B3011还与柱塞B302一端密封装配,所述的柱塞B302另一端与连杆B303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杆B303另一端上设有连接槽B3031,所述的连杆穿过连接槽B3031与设置在驱动框B210上的连接块B211连接固定;
所述的连杆B303穿过第一封板B201后与连接块B211连接固定;
所述的驱动框B210内侧上下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齿条部分B212和第二齿条部分B213,所述的第一齿条部分B212和第二齿条部分B213分别与驱动齿部分B411上的卡齿啮合并形成齿轮齿条传动结构;
所述的驱动齿部分B411固定在花键轴组件B410的花键轴体B417上,所述的花键轴体B417一端通过轴承与调节板B220可转动转配,另一端穿过后立板B230与推拉板B413通过推力球轴承B412连接;
所述推力球轴承的轴承内圈设有与花键轴体B417相配合的花键槽;且所述的花键轴体B417可以与轴承内圈在轴向上相对滑动;
所述的花键轴体B417穿过轴套B241后与推力球轴承B412连接,所述的轴套B241通过轴承与后立板B230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轴套B241内侧设有与花键轴体B417配合的花键槽,且所述的花键轴体B417可以与花键槽在轴向上相对滑动;
所述的轴套B241外侧还固定有第一副带轮B01(在第二泵体模块C上为第二副带轮B02);
所述的推拉板B413上设有齿条安装槽B4133,所述的齿条安装槽B4133中固定有齿条B4131,且所述的推拉板B413底部还设有滑块部分B4132,所述的滑块部分B4132与滑槽部分B4041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滑槽部分B4041设置在推拉托块B404上;
所述的齿条B4131与换挡齿轮B511啮合并形成齿条齿轮传动结构,所述的换挡齿轮B511固定在换挡电机B501的换挡输出轴B5011上,所述的换挡输出轴B5011一端与换挡支撑板B405可转动装配。
使用时,主动电机502通过第一皮带601带动轴套B241转动,所述的轴套241又带动花键轴体转动,所述的花键轴体再带动驱动齿部分B411转动,所述的驱动齿部分B411驱动驱动框B210往复运动,驱动框B210又通过连杆B303带动柱塞B302在吸液腔B3011中往复运动,从而就使吸液腔B3011不断地吸液、排液,配出的液体进过混液器混合后通过输液管排出即可使用。
进一步地,参见图15,所述的驱动齿部分411上的卡齿并没有遍布整个圆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齿轮,这种结构能够使驱动齿部分411只能在同一时间与第一齿条部分B212或第二齿条213啮合,从而能够使驱动框B210发生往复运动。
另外,为了能够调整吸入口吸液的速度以调整与其它吸液口的吸入比,可以将驱动齿部分411设计成多级齿,即由最靠近驱动框开始,向推力球轴承方向设置多个能与第一齿条部分B212或第二齿条213啮合的半齿轮,且所述的半齿轮的卡齿数量也由最靠近驱动框开始,向推力球轴承方向逐个增多。需要切换是,只需要启动换挡电机,使换挡电机驱动推拉板将不同的半齿轮与第一齿条部分B212或第二齿条213啮合即可。通过这种方式,首先能够调整每次的吸入量,而且还能够调整吸入口的吸力,从而在遇到多种粘稠度相差很大的液体时,可通过调整不同的半齿轮与第一齿条部分B212或第二齿条213啮合来获得不同吸入口的稳定的吸入比。通过推力球轴承的使用,能够避免花键轴体与推拉板的相互干扰。
在图15中,所述的驱动齿部分B411包括第一半齿轮B4111、第二半齿轮B4112、第三半齿轮B4113、第四半齿轮B4114、第五半齿轮B4115。当然,各个半齿轮之间如果间隔1-2cm是最好的,这能够防止它们之间产生干扰。当然,换挡时最好使花键轴体停止转动,这样可以避免打齿。另外还可以在花键轴体上设置角度传感器,这样等到花键轴体转到初始位置时再进行换挡,从而进一步避免打齿。
进一步地,由于在调整不同的半齿轮时,需要推动调节板220移动以为上一个半齿轮提供让位空间,为了保证切换进度同时降低调节板220与上下封板B 202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在上下封板B202内侧各设置一个第一导向槽B2021,同时在调整板B220与第一导向槽B2021对应处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导向滑块B221。使用时,第一导向滑块B221可在第一导向槽B2021中滑动。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驱动框B210往复运动时在花键轴体方向发生摆动,可以在上下封板202上设置第二导向滑槽B2022,同时使驱动框B210的外边缘B214装入第二导向滑槽B2022中,所述的驱动框B210可在第二导向滑槽B2022中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参见图5,由于本发明通过泵壳对内部进行了密封,为了防止内部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导致内部的零部件受损或运行状态不良,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在调温箱300中装有相变材料,所述的相变材料用于维持本发明内部的基本处于所有零部件运行的最佳温度,并使本发明内部基本处于恒温状态,且所述的调温箱300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这种方式能够使调温箱300快速地和外界发生热交换。
同时,还可以将调挡部分B400的导热侧面B403设置成孔板,同时在其中一个导热侧面B403外侧设置风扇400,所述的风扇400用于向导热侧面B403吹风,同时在调温箱300上设置数个导风通孔301。使用时通过风扇400产生的风在本发明内部循环即可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参见图1-图5,进一步地,为了使本发明内部的气流能与外界发生连通,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后面板B102上分别安装一个单向进气阀202和单向出气阀201,所述的单向进气阀202只允许外部空气进入本发明内部,所述的单向出气阀201只允许本发明内部空气流出外部,且所述的单向进气阀202和单向出气阀201最好分别安装在后面板B102的两个对角上,这种方式能够使本发明内部的去留循环次数更多,从而带来较好的散热效果;
所述的单向进气阀202与滤芯203连通,所述的滤芯203与分气接头204连通,使用时,外部空气首先经过滤芯过滤,然后在进入分气接头204,这样能够降低进入本发明内部的杂物;
所述的风扇400的进风口通过与另一分气接头连接,其中一个接口2041通过风管与和滤芯连接的分气接头204其中一个接口2041连通,其它接口直接在本发明内部吸收空气。这种方式既能保证进入本发明内部的气流量,又能充分利用本发明内部的空气,从而降低滤芯负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液注浆泵,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所述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通过侧面板连接固定;其特征是:
所述的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顶部通过顶板密封装配,且所述的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底座之间相互密封装配;
所述的前面板、后面板、两块侧面板、底座、顶板共同构成泵壳,所述的泵壳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泵体模块、调温箱、第二泵体模块,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分别与调温箱上下端面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结构完全相同,且均设有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所述的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上还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单向阀、第二进液单向阀、第一出液单向阀、第二出液单向阀,所述的第一进液单向阀、第二进液单向阀的A端与外部吸液管连通、B 端与吸液缸连通,所述的外部吸液管靠近吸液口处设有止回阀;
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之间还设有主动电机安装块,所述的主动电机安装块中安装有主动电机,所述的主动电机的主动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所述的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设置在第一泵体模块的轴套上的第一副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第二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副带轮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二副带轮设置在第二泵体模块上;
所述的第一出液管、第二出液管与总排液管连通,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的总排液管均与混液器连接,并通过混液器将通过第一泵体模块与第二泵体模块泵出的液体进行混合;
所述的混液器与输出管连通,且所述的输出管上设有输出止回阀,所述的输出止回阀的流动方向为由混液器向输出管开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泵体模块包括吸液缸部分、驱动部分、调挡部分,所述的吸液缸部分、驱动部分、调挡部分均设置在泵体底板上;
所述的吸液缸部分包括端部挡板和加强隔板,所述的端部挡板与吸液缸端部连接固定,所述的吸液缸穿过加强隔板且固定在加强隔板上;
所述的吸液缸内设有吸液腔,所述的吸液腔分别与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连通,且所述的吸液腔还与柱塞一端密封装配,所述的柱塞另一端与连杆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杆另一端上设有连接槽,所述的连杆穿过连接槽与设置在驱动框上的连接块连接固定;
所述的连杆穿过第一封板后与连接块连接固定;
所述的驱动框内侧上下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所述的第一齿条部分和第二齿条部分分别与驱动齿部分上的卡齿啮合并形成齿轮齿条传动结构;
所述的驱动齿部分固定在花键轴组件的花键轴体上,所述的花键轴体一端通过轴承与调节板可转动转配,另一端穿过后立板与推拉板通过推力球轴承连接,所述推力球轴承的轴承内圈设有与花键轴体相配合的花键槽;
所述的花键轴体穿过轴套后与推力球轴承连接,所述的轴套通过轴承与后立板可转动装配,且所述的轴套内侧设有与花键轴体配合的花键槽;所述的轴套外侧还固定有第一副带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拉板上设有齿条安装槽,所述的齿条安装槽中固定有齿条,且所述的推拉板底部还设有滑块部分,所述的滑块部分与滑槽部分可滑动装配,所述的滑槽部分设置在推拉托块上;
所述的齿条与换挡齿轮啮合并形成齿条齿轮传动结构,所述的换挡齿轮固定在换挡电机的换挡输出轴上,所述的换挡输出轴一端与换挡支撑板可转动装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齿部分由最靠近驱动框开始,向推力球轴承方向设置有多个能与第一齿条部分或第二齿条啮合的半齿轮,且所述的半齿轮的卡齿数量也由最靠近驱动框开始,向推力球轴承方向逐个增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在上下封板内侧各设置有第一导向槽,同时在调整板与第一导向槽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滑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在上下封板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滑槽,同时驱动框的外边缘装入第二导向滑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在调温箱中装有相变材料,且所述的调温箱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所述的调挡部分的导热侧面为孔板,在其中一个导热侧面外侧设置有风扇,所述的风扇用于向导热侧面吹风,同时在调温箱上设置数个导风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在后面板上分别安装有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出气阀, 所述的单向进气阀与滤芯连通,所述的滤芯与分气接头连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液注浆泵,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扇的进风口上设置有一个分气接头,所述的分气接头其中一个接口通过风管与和滤芯连接的分气接头其中一个接口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27403.3A CN106884769B (zh) | 2017-04-10 | 2017-04-10 | 一种双液注浆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27403.3A CN106884769B (zh) | 2017-04-10 | 2017-04-10 | 一种双液注浆泵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84769A CN106884769A (zh) | 2017-06-23 |
CN106884769B true CN106884769B (zh) | 2018-09-21 |
Family
ID=59183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2740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84769B (zh) | 2017-04-10 | 2017-04-10 | 一种双液注浆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8476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56308Y (zh) * | 1993-05-14 | 1994-02-16 | 魏德华 | 高压注浆泵 |
CN2190697Y (zh) * | 1993-11-13 | 1995-03-01 | 北京科技大学 | 双泵双液多功能混合器 |
CN2448945Y (zh) * | 2000-11-01 | 2001-09-19 | 哈寿伯 | 双液注浆泵 |
CN2869376Y (zh) * | 2006-01-25 | 2007-02-14 | 宋彦波 | 一种风动双液注浆泵 |
CN202883289U (zh) * | 2012-10-17 | 2013-04-17 | 镇江煤安矿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前置离合双液变量注浆泵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223184B (it) * | 1987-11-30 | 1990-09-19 | Tetra Dev Co | Unita' pompante |
-
2017
- 2017-04-10 CN CN201710227403.3A patent/CN10688476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56308Y (zh) * | 1993-05-14 | 1994-02-16 | 魏德华 | 高压注浆泵 |
CN2190697Y (zh) * | 1993-11-13 | 1995-03-01 | 北京科技大学 | 双泵双液多功能混合器 |
CN2448945Y (zh) * | 2000-11-01 | 2001-09-19 | 哈寿伯 | 双液注浆泵 |
CN2869376Y (zh) * | 2006-01-25 | 2007-02-14 | 宋彦波 | 一种风动双液注浆泵 |
CN202883289U (zh) * | 2012-10-17 | 2013-04-17 | 镇江煤安矿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前置离合双液变量注浆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84769A (zh) | 2017-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95068A (zh) | 一种带吸尘冷却装置的密炼机 | |
CN216894975U (zh) | 一种可逆双叶高压轴流风机 | |
WO2021159934A1 (zh) | 全热新风机 | |
CN106884769B (zh) | 一种双液注浆泵 | |
CN210739414U (zh) | 一种管道流量控制装置 | |
CN208059623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智能家居控制设备 | |
CN106856794A (zh) | 一种液压操控系统及花生联合收获机 | |
CN202526990U (zh) | 带有独立吸附和独立脱水系统的盘式真空过滤机 | |
CN117619185A (zh) | 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浆料分散装置 | |
CN117028256A (zh) | 具有过滤元件的真空泵 | |
CN216662601U (zh) |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用曝气装置 | |
CN111256270B (zh) |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 |
CN107023451A (zh) | 内陷式液压泵 | |
CN111519710B (zh) | 一种用于供水泵的水量自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1542732U (zh) | 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的散热机构 | |
CN206889203U (zh) | 内陷式液压泵 | |
CN111318235A (zh) | 一种能充分搅拌的新材料用熔解装置 | |
CN219810330U (zh) | 一种可转动吹灰机构及旁路风门装置 | |
CN221425140U (zh) | 一种复合式空气源热泵 | |
CN222102401U (zh) | 一种气悬浮风机冷却装置 | |
CN220652736U (zh) | 一种gis设备的通风柜体 | |
CN220910102U (zh) | 一种单级立式泵 | |
CN214491170U (zh) | 具有智能断电控制功能的密炼机 | |
CN222489140U (zh) | 一种自适应清洗主副过滤装置 | |
CN214514268U (zh) | 一种操作简易的高效安全型燃气混合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