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0033A -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80033A CN106880033A CN201611268501.3A CN201611268501A CN106880033A CN 106880033 A CN106880033 A CN 106880033A CN 201611268501 A CN201611268501 A CN 201611268501A CN 106880033 A CN106880033 A CN 1068800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lture medium
- temperature
- bacterium
- minutes
- pow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大米、黄粉虫粉、鹰嘴豆、玉米面、马铃薯粉、麸皮、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制作而成:制作谷物培养基、制作液体菌种、谷物培养基接种、接好菌种的袋送入长菌室、精加工。本发明采用鹰嘴豆、大米、玉米面、黄粉虫粉作为培养基,液体接种袋装生产,它的特点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口感好,易消化,价位低,具有免疫调节,保肺益肾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具体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由以下原料组成:大米、黄粉虫粉、鹰嘴豆、玉米面、马铃薯粉、麸皮、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
本发明的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一)、制作谷物培养基:
(1)、选用大米、玉米面、鹰嘴豆,首先将大米、玉米面、鹰嘴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蒸气加热,温度控制在100℃ -105℃,压力0.03-0.05 兆帕,蒸煮时间鹰嘴豆60-65 分钟、大米20-25 分钟、玉米面8-10 分钟;
(2)、将新鲜黄粉虫放进烘箱,温度控制在90℃ -100℃,烘8-10 小时,待含水量低于2%、温度降至20℃ -25℃时,用60 目的粉碎机粉碎;
(3)、蒸煮后大米、玉米面、鹰嘴豆分别与黄粉虫粉搅拌,其比例黄粉虫粉各占5-7%,使用自动装袋机分别装入袋中,每袋1.5-1.6 公斤,然后放进灭菌罐中灭菌,温度控制在120℃ -122℃,压力0.13-0.15 兆帕,时间130-150 分钟;
(4)、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打开灭菌罐门,送入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18℃ -20℃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内温度为19-21℃,正压操作;
(二)、制作液体菌种:
(1)、选育优质冬虫夏虫菌种母种;
(2)、制备母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粉虫粉1.4-1.5%,马铃薯28-29%,麸皮56-57%,白砂糖5-6%,硝酸钾0.5-0.6%,聚季铵盐-10 0.2-0.3%,琼脂5-6%,牛肉膏蛋白胨 0.5-0.6%,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大小为5mm*5mm 与黄粉虫粉、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20-25 分钟后,用4 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到1000 毫升,按顺序将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分别加入,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入接菌盒,装量高度0.3mm -0.5mm,盒的直径8cm,灭菌时将盒盖好并用牛皮纸将每个包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必须平放,温度控制在120℃ -122℃,压力0.13-0.15 兆帕,灭菌35-40 分钟,待灭菌锅压力回零时,取出接菌盒,温度下降,接菌盒内培养基凝固后,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接菌盒放在32℃ -35℃的环境下,培养45-48 小时,接菌盒内的培养基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将符合条件的接菌盒,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35 分钟,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工具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接种刀消毒,然后将虫草母种用水清洗其表面泥沙,而后用酒精棉球多次清理其表面,用消毒后的接种刀刮去虫草表面的皮,在超净工作台内把它按1 毫米长切为一段,每个接菌盒放四小段,虫体两段、草体两段,按正方形间距3 公分摆放,然后放入恒温箱,温度20℃ -22℃,培养5-7 天,待接种盒内培养基上接的虫体小段长有直径一公分大小的白菌丝时,再次把它移接到斜面试管中,试管的培养基与接菌盒的培养基做法一样,趁热把灭菌后的试管摆放成斜面,凝固后放入恒温箱,温度控制在20℃ -22℃,培养5-7 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
(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比配料:黄粉虫粉1-2%,马铃薯25-35%,麸皮 55-65%,白砂糖5-7%,硝酸钾0.5-0.7%,聚季铵盐-10 0.2-0.4%,牛肉膏蛋白胨0.3-0.5%,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19℃ -22℃时,送入消毒后的净化工作台内将母种从试管取出4 块面积为5mm*5mm 的菌块,放在摇瓶液面上,送进恒温箱20℃,培养72-96 小时,待菌块向四周生长成圆形,直径为ø 15mm 时放在摇床摇动,每分钟100-120转,旋转培养65-72 小时,有菌丝球均匀形成在液体中即可待用;
(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豆27-28%,淀粉54-55%,麸皮13-14%,硝酸钾0.2-0.3%,聚季铵盐-10 0.1-0.2%,蛋白胨1-2%,豆油2-3%,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淀粉和凉水的比例为1 :20 后加热至60℃ -65℃,与豆浆混合麸皮加水沸煮15-20 分钟,过滤后与豆浆淀粉混合搅拌再按顺序加入硝酸钾、聚季铵盐-10、蛋白胨,没有沉淀后倒入反应罐,补水到200 升,加温至80℃ -85℃时,开起进气阀吹动5-8分钟,将产生的气沫及杂质除去,再加豆油,封死反应罐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0℃ -105℃时,排气一次,当温度达到120℃ -122℃、压力0.13-0.15 兆帕,罐内产生的热量,从呼吸器进出口管道通过,灭菌30-35 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阀门,保持温度120℃ -122℃,压力0.13-0.15 兆帕,40-45 分钟,用冷却水开始降温,使温度降至18℃ -20℃时,准备接种;
(6)、在反应罐的上部接菌种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接摇瓶菌种接种管道,接好后灭去火源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反应罐接种阀,进入正常操作,压力0.05-0.07 兆帕,温度19℃ -22℃,培养90-96 小时,取样化验菌种达到要求,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
(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反应罐的菌种输出管道与接种机相连后,经高温120℃ -122℃气体对其进行灭菌30-35 分钟,温度降至18℃ -22℃,开始接种,每袋接种量15-20 毫升;
(四)、接好菌种的袋送入长菌室,温度19℃ -22℃,深层发酵15 天,第5 天翻层查看,第10 天菌种已长白时用手对每袋细致捏一捏,破坏它正常菌丝生长,因而产生更多的菌头,使菌丝长的更旺盛,待15 天时菌袋已用手捏不动,表面菌丝有变紫红色时,即破袋烘干;
(五)、将烘干的鹰嘴豆菌丝、大米菌丝、玉米面菌丝按照大米40-50%,鹰嘴豆30-40%、玉米面10-20% 比例用超微粉碎机粉碎,细度达到150 目以上,包装即为成品。
本发明采用鹰嘴豆、大米、玉米面、黄粉虫粉作为培养基,液体接种袋装生产,它的特点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可实现工厂化生产,且鹰嘴豆粗纤维含量11.5%,粗蛋白21.17%,粗脂肪及异麦芽低聚糖4.17%,可满足虫草菌生长所需的养分要求,用它做培养基后提高了虫草素的含量,而它特有味道,改善了虫草菌丝粉人们难以接受的口感,大米培养基可提高虫草酸的含量,玉米面有益于虫草菌丝生长和提高虫草菌丝中的氨基酸,及其它微量元素含量,黄粉虫粉烘干后粉碎高温灭菌加入,为虫草菌丝的生长提供必须的营养成分,加工的虫草菌丝粉保留了野生虫草的全部有效成分,同时具有虫草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功能,经化验,虫草素2%,虫草酸3% 粗纤维5%,口感好,易消化,价位低,具有免疫调节,保肺益肾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由以下原料组成:大米、黄粉虫粉、鹰嘴豆、玉米面、马铃薯粉、麸皮、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一)、制作谷物培养基:
(1)、选用大米、玉米面、鹰嘴豆,首先将大米、玉米面、鹰嘴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蒸气加热,温度控制在103℃,压力0.037兆帕,蒸煮时间鹰嘴豆61分钟、大米23分钟、玉米面9分钟;
(2)、将新鲜黄粉虫放进烘箱,温度控制在95℃,烘9小时,待含水量低于2%、温度降至24℃时,用60目的粉碎机粉碎;
(3)、蒸煮后大米、玉米面、鹰嘴豆分别与黄粉虫粉搅拌,其比例黄粉虫粉各占6%,使用自动装袋机分别装入袋中,每袋1.6公斤,然后放进灭菌罐中灭菌,温度控制在121℃,压力0.14兆帕,时间140分钟;
(4)、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打开灭菌罐门,送入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19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内温度为20℃,正压操作;
(二)、制作液体菌种:
(1)、选育优质冬虫夏虫菌种母种;
(2)、制备母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粉虫粉1.4%,马铃薯28%,麸皮56%,白砂糖5%,硝酸钾0.5%,聚季铵盐-10 0.2%,琼脂5%,牛肉膏蛋白胨 0.5%,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大小为5mm*5mm 与黄粉虫粉、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20分钟后,用4 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到1000 毫升,按顺序将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分别加入,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入接菌盒,装量高度0.3mm,盒的直径8cm,灭菌时将盒盖好并用牛皮纸将每个包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必须平放,温度控制在120℃℃,压力0.13兆帕,灭菌35分钟,待灭菌锅压力回零时,取出接菌盒,温度下降,接菌盒内培养基凝固后,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接菌盒放在32℃的环境下,培养45小时,接菌盒内的培养基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聚季铵盐-10能定向增殖有益菌,排除杂菌,提高培养基效率。
(3)、将符合条件的接菌盒,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 分钟,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工具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接种刀消毒,然后将虫草母种用水清洗其表面泥沙,而后用酒精棉球多次清理其表面,用消毒后的接种刀刮去虫草表面的皮,在超净工作台内把它按1 毫米长切为一段,每个接菌盒放四小段,虫体两段、草体两段,按正方形间距3 公分摆放,然后放入恒温箱,温度20℃,培养5天,待接种盒内培养基上接的虫体小段长有直径一公分大小的白菌丝时,再次把它移接到斜面试管中,试管的培养基与接菌盒的培养基做法一样,趁热把灭菌后的试管摆放成斜面,凝固后放入恒温箱,温度控制在20℃,培养5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
(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比配料:黄粉虫粉1%,马铃薯25%,麸皮55%,白砂糖5%,硝酸钾0.5%,聚季铵盐-10 0.2%,牛肉膏蛋白胨0.3%,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19℃时,送入消毒后的净化工作台内将母种从试管取出4 块面积为5mm*5mm 的菌块,放在摇瓶液面上,送进恒温箱20℃,培养72小时,待菌块向四周生长成圆形,直径为ø15mm 时放在摇床摇动,每分钟100转,旋转培养65小时,有菌丝球均匀形成在液体中即可待用;
(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豆27%,淀粉54%,麸皮13%,硝酸钾0.2%,聚季铵盐-10 0.1%,蛋白胨1%,豆油2%,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淀粉和凉水的比例为1 :20 后加热至60℃,与豆浆混合麸皮加水沸煮15分钟,过滤后与豆浆淀粉混合搅拌再按顺序加入硝酸钾、聚季铵盐-10、蛋白胨,没有沉淀后倒入反应罐,补水到200 升,加温至80℃时,开起进气阀吹动5分钟,将产生的气沫及杂质除去,再加豆油,封死反应罐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0℃时,排气一次,当温度达到120℃、压力0.13兆帕,罐内产生的热量,从呼吸器进出口管道通过,灭菌30-35 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阀门,保持温度120℃,压力0.13兆帕,40分钟,用冷却水开始降温,使温度降至18℃时,准备接种;
(6)、在反应罐的上部接菌种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接摇瓶菌种接种管道,接好后灭去火源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反应罐接种阀,进入正常操作,压力0.05兆帕,温度19℃,培养90小时,取样化验菌种达到要求,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
(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反应罐的菌种输出管道与接种机相连后,经高温120℃气体对其进行灭菌30分钟,温度降至18℃,开始接种,每袋接种量15 毫升;
(四)、接好菌种的袋送入长菌室,温度19℃,深层发酵15 天,第5 天翻层查看,第10 天菌种已长白时用手对每袋细致捏一捏,破坏它正常菌丝生长,因而产生更多的菌头,使菌丝长的更旺盛,待15 天时菌袋已用手捏不动,表面菌丝有变紫红色时,即破袋烘干;
(五)、将烘干的鹰嘴豆菌丝、大米菌丝、玉米面菌丝按照大米40%,鹰嘴豆30%、玉米面10% 比例用超微粉碎机粉碎,细度达到150 目以上,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由以下原料组成:大米、黄粉虫粉、鹰嘴豆、玉米面、马铃薯粉、麸皮、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一)、制作谷物培养基:
(1)、选用大米、玉米面、鹰嘴豆,首先将大米、玉米面、鹰嘴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蒸气加热,温度控制在100℃ -105℃,压力0.03-0.05 兆帕,蒸煮时间鹰嘴豆65 分钟、大米25 分钟、玉米面10 分钟;
(2)、将新鲜黄粉虫放进烘箱,温度控制在100℃,烘10 小时,待含水量低于2%、温度降至25℃时,用60 目的粉碎机粉碎;
(3)、蒸煮后大米、玉米面、鹰嘴豆分别与黄粉虫粉搅拌,其比例黄粉虫粉各占7%,使用自动装袋机分别装入袋中,每袋1.6 公斤,然后放进灭菌罐中灭菌,温度控制在122℃,压力0.15 兆帕,时间150 分钟;
(4)、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打开灭菌罐门,送入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20℃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内温度为21℃,正压操作;
(二)、制作液体菌种:
(1)、选育优质冬虫夏虫菌种母种;
(2)、制备母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粉虫粉1.5%,马铃薯29%,麸皮57%,白砂糖6%,硝酸钾0.6%,聚季铵盐-10 0.3%,琼脂6%,牛肉膏蛋白胨0.6%,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大小为5mm*5mm 与黄粉虫粉、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25 分钟后,用4 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到1000 毫升,按顺序将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分别加入,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入接菌盒,装量高度0.5mm,盒的直径8cm,灭菌时将盒盖好并用牛皮纸将每个包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必须平放,温度控制在122℃,压力0.15 兆帕,灭菌40分钟,待灭菌锅压力回零时,取出接菌盒,温度下降,接菌盒内培养基凝固后,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接菌盒放在35℃的环境下,培养48小时,接菌盒内的培养基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将符合条件的接菌盒,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5 分钟,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工具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接种刀消毒,然后将虫草母种用水清洗其表面泥沙,而后用酒精棉球多次清理其表面,用消毒后的接种刀刮去虫草表面的皮,在超净工作台内把它按1 毫米长切为一段,每个接菌盒放四小段,虫体两段、草体两段,按正方形间距3 公分摆放,然后放入恒温箱,温度22℃,培养7天,待接种盒内培养基上接的虫体小段长有直径一公分大小的白菌丝时,再次把它移接到斜面试管中,试管的培养基与接菌盒的培养基做法一样,趁热把灭菌后的试管摆放成斜面,凝固后放入恒温箱,温度控制在22℃,培养7 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
(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比配料:黄粉虫粉2%,马铃薯35%,麸皮65%,白砂糖7%,硝酸钾0.7%,聚季铵盐-10 0.4%,牛肉膏蛋白胨0.5%,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22℃时,送入消毒后的净化工作台内将母种从试管取出4 块面积为5mm*5mm 的菌块,放在摇瓶液面上,送进恒温箱20℃,培养96小时,待菌块向四周生长成圆形,直径为ø 15mm 时放在摇床摇动,每分钟120 转,旋转培养72 小时,有菌丝球均匀形成在液体中即可待用;
(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豆28%,淀粉55%,麸皮14%,硝酸钾0.3%,聚季铵盐-10 0.2%,蛋白胨2%,豆油3%,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淀粉和凉水的比例为1 :20 后加热至65℃,与豆浆混合麸皮加水沸煮20分钟,过滤后与豆浆淀粉混合搅拌再按顺序加入硝酸钾、聚季铵盐-10、蛋白胨,没有沉淀后倒入反应罐,补水到200 升,加温至85℃时,开起进气阀吹动8分钟,将产生的气沫及杂质除去,再加豆油,封死反应罐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5℃时,排气一次,当温度达到122℃、压力0.15 兆帕,罐内产生的热量,从呼吸器进出口管道通过,灭菌30-35 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阀门,保持温度122℃,压力0.15 兆帕,45 分钟,用冷却水开始降温,使温度降至20℃时,准备接种;
(6)、在反应罐的上部接菌种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接摇瓶菌种接种管道,接好后灭去火源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反应罐接种阀,进入正常操作,压力0.07 兆帕,温度22℃,培养96 小时,取样化验菌种达到要求,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
(三)、谷物培养基接种:反应罐的菌种输出管道与接种机相连后,经高温122℃气体对其进行灭菌35 分钟,温度降至22℃,开始接种,每袋接种量15-20 毫升;
(四)、接好菌种的袋送入长菌室,温度22℃,深层发酵15 天,第5 天翻层查看,第10 天菌种已长白时用手对每袋细致捏一捏,破坏它正常菌丝生长,因而产生更多的菌头,使菌丝长的更旺盛,待15 天时菌袋已用手捏不动,表面菌丝有变紫红色时,即破袋烘干;
(五)、将烘干的鹰嘴豆菌丝、大米菌丝、玉米面菌丝按照大米50%,鹰嘴豆40%、玉米面20% 比例用超微粉碎机粉碎,细度达到150 目以上,包装即为成品。
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大米、黄粉虫粉、鹰嘴豆、玉米面、马铃薯粉、麸皮、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制作谷物培养基、制作液体菌种、谷物培养基接种、接好菌种的袋送入长菌室、精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制作谷物培养基的步骤为:
1)、选用大米、玉米面、鹰嘴豆,首先将大米、玉米面、鹰嘴豆清洗干净,分别放入容器中蒸气加热,温度控制在100℃ -105℃,压力0.03-0.05 兆帕,蒸煮时间鹰嘴豆60-65 分钟、大米20-25 分钟、玉米面8-10 分钟;
2)、将新鲜黄粉虫放进烘箱,温度控制在90℃ -100℃,烘8-10 小时,待含水量低于2%、温度降至20℃ -25℃时,用60 目的粉碎机粉碎;
3)、蒸煮后大米、玉米面、鹰嘴豆分别与黄粉虫粉搅拌,其比例黄粉虫粉各占5-7%,使用自动装袋机分别装入袋中,每袋1.5-1.6 公斤,然后放进灭菌罐中灭菌,温度控制在120℃-122℃,压力0.13-0.15 兆帕,时间130-150 分钟;
4)、当灭菌压力降至零时,打开灭菌罐门,送入冷却室降温,当温度降至18℃ -20℃时送入无菌接种室,等待接种,接种室内温度为19-21℃,正压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制作液体菌种的步骤为:
1)、选育优质冬虫夏虫菌种母种;
2)、制备母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粉虫粉1.4-1.5%,马铃薯28-29%,麸皮56-57%,白砂糖5-6%,硝酸钾0.5-0.6%,聚季铵盐-10 0.2-0.3%,琼脂5-6%,牛肉膏蛋白胨 0.5-0.6%,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大小为5mm*5mm 与黄粉虫粉、麸皮一起放入水中煮沸,文火20-25 分钟后,用4 层纱布过滤,过滤后补足水到1000 毫升,按顺序将白砂糖、硝酸钾、聚季铵盐-10、琼脂、、牛肉膏蛋白胨分别加入,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入接菌盒,装量高度0.3mm -0.5mm,盒的直径8cm,灭菌时将盒盖好并用牛皮纸将每个包扎紧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必须平放,温度控制在120℃ -122℃,压力0.13-0.15 兆帕,灭菌35-40 分钟,待灭菌锅压力回零时,取出接菌盒,温度下降,接菌盒内培养基凝固后,为了检查灭菌是否彻底,将接菌盒放在32℃ -35℃的环境下,培养45-48 小时,接菌盒内的培养基无杂菌菌落方可使用;
3)、将符合条件的接菌盒,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35 分钟,用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手、接种工具进行消毒,用酒精灯对接种针、接种刀消毒,然后将虫草母种用水清洗其表面泥沙,而后用酒精棉球多次清理其表面,用消毒后的接种刀刮去虫草表面的皮,在超净工作台内把它按1 毫米长切为一段,每个接菌盒放四小段,虫体两段、草体两段,按正方形间距3 公分摆放,然后放入恒温箱,温度20℃ -22℃,培养5-7 天,待接种盒内培养基上接的虫体小段长有直径一公分大小的白菌丝时,再次把它移接到斜面试管中,试管的培养基与接菌盒的培养基做法一样,趁热把灭菌后的试管摆放成斜面,凝固后放入恒温箱,温度控制在20℃ -22℃,培养5-7 天,待斜面菌丝长满,作为母种在大量生产时使用;
4)、制作摇瓶培养基:摇瓶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比配料:黄粉虫粉1-2%,马铃薯25-35%,麸皮 55-65%,白砂糖5-7%,硝酸钾0.5-0.7%,聚季铵盐-10 0.2-0.4%,牛肉膏蛋白胨0.3-0.5%,灭菌与母种培养基方法相同,待温度降到19℃ -22℃时,送入消毒后的净化工作台内将母种从试管取出4 块面积为5mm*5mm 的菌块,放在摇瓶液面上,送进恒温箱20℃,培养72-96 小时,待菌块向四周生长成圆形,直径为ø 15mm 时放在摇床摇动,每分钟100-120转,旋转培养65-72 小时,有菌丝球均匀形成在液体中即可待用;
5)、制作反应罐培养基:反应罐培养基按以下重量比配料:黄豆27-28%,淀粉54-55%,麸皮13-14%,硝酸钾0.2-0.3%,聚季铵盐-10 0.1-0.2%,蛋白胨1-2%,豆油2-3%,把黄豆打浆过滤,淀粉用凉水稀释,淀粉和凉水的比例为1 :20 后加热至60℃ -65℃,与豆浆混合麸皮加水沸煮15-20 分钟,过滤后与豆浆淀粉混合搅拌再按顺序加入硝酸钾、聚季铵盐-10、蛋白胨,没有沉淀后倒入反应罐,补水到200 升,加温至80℃ -85℃时,开起进气阀吹动5-8 分钟,将产生的气沫及杂质除去,再加豆油,封死反应罐盖,继续升温,温度升至100℃ -105℃时,排气一次,当温度达到120℃ -122℃、压力0.13-0.15 兆帕,罐内产生的热量,从呼吸器进出口管道通过,灭菌30-35 分钟,关闭呼吸器进出口阀门,保持温度120℃ -122℃,压力0.13-0.15 兆帕,40-45 分钟,用冷却水开始降温,使温度降至18℃ -20℃时,准备接种;
6)、在反应罐的上部接菌种口处点燃酒精火源,在火中对接摇瓶菌种接种管道,接好后灭去火源抬高摇瓶让菌种流入反应罐,关闭反应罐接种阀,进入正常操作,压力0.05-0.07兆帕,温度19℃ -22℃,培养90-96 小时,取样化验菌种达到要求,准备给谷物培养基接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谷物培养基接种的步骤为:反应罐的菌种输出管道与接种机相连后,经高温120℃ -122℃气体对其进行灭菌30-35 分钟,温度降至18℃ -22℃,开始接种,每袋接种量15-20 毫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接好菌种的袋送入长菌室,温度19℃ -22℃,深层发酵15 天,第5 天翻层查看,第10 天菌种已长白时用手对每袋细致捏一捏,破坏它正常菌丝生长,因而产生更多的菌头,使菌丝长的更旺盛,待15 天时菌袋已用手捏不动,表面菌丝有变紫红色时,即破袋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精加工过程为:将烘干的鹰嘴豆菌丝、大米菌丝、玉米面菌丝按照大米40-50%,鹰嘴豆30-40%、玉米面10-20% 比例用超微粉碎机粉碎,细度达到150 目以上,包装即为成品。
8.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用母种培养基,含有成分重量如下:黄粉虫粉1.4-1.5%,马铃薯28-29%,麸皮56-57%,白砂糖5-6%,硝酸钾0.5-0.6%,聚季铵盐-10 0.2-0.3%,琼脂5-6%,牛肉膏蛋白胨 0.5-0.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68501.3A CN106880033A (zh) | 2016-12-31 | 2016-12-31 |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68501.3A CN106880033A (zh) | 2016-12-31 | 2016-12-31 |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80033A true CN106880033A (zh) | 2017-06-23 |
Family
ID=5917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68501.3A Pending CN106880033A (zh) | 2016-12-31 | 2016-12-31 |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8003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98397A1 (zh) * | 2018-11-16 | 2020-05-22 | 青岛海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蛹虫草菌发酵黄粉虫制得的发酵菌质及其在制备提高免疫力的制剂中的应用 |
KR20230106499A (ko) * | 2022-01-04 | 2023-07-13 | 주식회사 르빵 | 전분을 포함하는 고체 배지를 이용한 효모 배양방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35663A (zh) * | 2012-09-26 | 2012-12-26 | 烟台龙宇灵芝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
CN102835254A (zh) * | 2012-09-26 | 2012-12-26 | 烟台龙宇灵芝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
CN102845221A (zh) * | 2012-09-14 | 2013-01-02 | 王云 | 一种冬虫夏草发酵生产方法 |
CN104450537A (zh) * | 2014-11-18 | 2015-03-25 | 沈阳大学 | 一种虫草多糖的提取方法 |
-
2016
- 2016-12-31 CN CN201611268501.3A patent/CN10688003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45221A (zh) * | 2012-09-14 | 2013-01-02 | 王云 | 一种冬虫夏草发酵生产方法 |
CN102835663A (zh) * | 2012-09-26 | 2012-12-26 | 烟台龙宇灵芝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
CN102835254A (zh) * | 2012-09-26 | 2012-12-26 | 烟台龙宇灵芝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
CN104450537A (zh) * | 2014-11-18 | 2015-03-25 | 沈阳大学 | 一种虫草多糖的提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周宇爝: "不同氮源对中国被毛孢生长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98397A1 (zh) * | 2018-11-16 | 2020-05-22 | 青岛海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蛹虫草菌发酵黄粉虫制得的发酵菌质及其在制备提高免疫力的制剂中的应用 |
KR20230106499A (ko) * | 2022-01-04 | 2023-07-13 | 주식회사 르빵 | 전분을 포함하는 고체 배지를 이용한 효모 배양방법 |
KR102753322B1 (ko) | 2022-01-04 | 2025-01-17 | 주식회사 르빵 | 전분을 포함하는 고체 배지를 이용한 효모 배양방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35254A (zh) | 一种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 |
CN105532266B (zh) | 一种鸡枞菌栽培方法 | |
CN102835663B (zh) |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 |
CN104920065B (zh) | 一种梵净山野生红托竹荪母种制作方法 | |
KR100975140B1 (ko) | 한약재 또는 곡류 발효방법 | |
CN102687853A (zh) | 一种北虫草菌粉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5029594A (zh) | 一种含硒酵素的保健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7586725B (zh) | 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利用培养基培养冬虫夏草的方法 | |
CN104956915A (zh) | 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 | |
CN104431992A (zh) | 一种灵芝菌丝粉的生产工艺 | |
CN104956925B (zh) | 桦褐孔菌连续深层发酵液和发酵粉的生产方法 | |
CN104560608A (zh) | 色泽红色的火龙果醋加工工艺 | |
CN103814755A (zh) | 一种紫色马勃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 | |
CN108184541A (zh) | 黄芪功能性食用菌的生产方法 | |
KR20130088364A (ko) | 베타글루칸을 함유하는 된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된장 | |
CN106880033A (zh) | 一种虫草菌丝粉生产工艺 | |
CN113079945B (zh) | 一种掌状玫耳、果味菇及其培育方法 | |
CN107125735A (zh) | 一种枸杞复合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98017A (zh) | 用液体菌种直接拌生料栽培杏鲍菇的方法 | |
CN103404608B (zh) | 一种香草腐乳 | |
CN107801988B (zh) | 一种无花果果酱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8575550B (zh) | 一种人工培养肉虫草的方法 | |
CN109762745A (zh) | 一种虎奶菇的发酵培养方法以及从培养物中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 | |
CN106105774A (zh) | 一种高产金针菇的培育方法 | |
CN105248670A (zh) | 酸菜豆腐乳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