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878279A - 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78279A
CN106878279A CN201710013517.8A CN201710013517A CN106878279A CN 106878279 A CN106878279 A CN 106878279A CN 201710013517 A CN201710013517 A CN 201710013517A CN 106878279 A CN106878279 A CN 106878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version electric
authentication module
ssid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35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骏
郝天磊
邵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35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782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78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78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设备充换电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换电设施对新能源汽车鉴权过程复杂以及因此导致用户充换电体验差的问题。本发明的鉴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获取WIFI区域内被连接对象的SSID;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激活鉴权模块;通过所述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优选地,该被连接对象是充电桩,该待充电对象是电动汽车。通过本发明的鉴权方法电动汽车在进入WIFI区域时便能够自动激活鉴权模块对电动汽车进行鉴权,简化了操作过程,并大幅地改善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Description

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设备充换电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研发与普及,现在拥有新能源汽车的用户也越来越多,与之相配套的充换电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为了防止充换电设施被他人非法盗用,充换电设施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鉴权。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与充换电设施的鉴权过程比较繁琐复杂,用户体验差较差。
具体地,目前市面上的充换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之间的自动鉴权方法主要有:物理锁、刷RFID卡、APP扫描/APP地图点选、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等方式。对于物理锁的自动鉴权方法,需要将充电桩安装在带锁的箱子里,用户每次充电前用钥匙将箱子解锁打开,充完电再上锁,而且钥匙容易丢失;对于刷RFID卡的自动鉴权方法,需要用户每次充电都携带RFID卡,而且RFID卡容易丢失;对于APP扫描/APP地图点选的自动鉴权方法,需要用户通过手机APP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或APP地图点选,操作复杂;对于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的自动鉴权方法,鉴权时间长而且操作复杂。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充换电设施鉴权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换电设施对新能源汽车鉴权过程复杂以及因此导致用户充换电体验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该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WIFI区域内被连接对象的SSID;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激活所述鉴权模块;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被连接对象是所述充换电设施。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被连接对象还可以是所述待充换电对象。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所述鉴权模块向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发送鉴权邀请信息;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在收到所述鉴权邀请信息时向所述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所述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还可以是包括:所述第一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WIFI区域内被连接对象的SSID;控制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身份信息采集模块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是否匹配;鉴权模块,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充换电设施能够通过所述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控制模块激活所述鉴权模块,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被连接对象是所述充换电设施。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被连接对象还可以是所述待充换电对象。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过程中,所述鉴权模块向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发送鉴权邀请信息,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在收到所述鉴权邀请信息时向所述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然后所述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过程中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在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充换电设施获取WIFI区域内待充换电对象的SSID;所述充换电设施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鉴权模块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鉴权模块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充换电设施激活所述鉴权模块;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在上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待充换电对象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获取WIFI区域内充换电设施的SSID;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待充换电对象通过鉴权模块接受鉴权。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待充换电对象通过鉴权模块接受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待充换电对象激活所述鉴权模块;所述待充换电对象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接受鉴权。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身份信息采集模块获取WIFI区域内被连接对象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进而通过控制模块将采集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并且在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激活鉴权模块,然后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其中,被连接对象既可以是充换电设施(如充电桩),也可以是待充电对象(如电动汽车)。示例性地,被连接对象是电动汽车,当电动汽车进入WIFI区域内时充电桩获取电动汽车的WIFISSID。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本发明的自动鉴权方法能够在电动汽车进入WIFI区域内时,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自动激活鉴权模块对电动汽车进行鉴权。本发明的自动鉴权方法不仅使得电动汽车的鉴权过程更加简单,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而且不会因为鉴权凭证的丢失而导致充换电设施被盗用,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充换电体验。
方案1、一种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WIFI区域内被连接对象的SSID;
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
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激活所述鉴权模块;
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连接对象是所述充换电设施。
方案4、根据方案2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连接对象是所述待充换电对象。
方案5、根据方案3或4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方案6、根据方案3或4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方案8、根据方案5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鉴权模块向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发送鉴权邀请信息;
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在收到所述鉴权邀请信息时向所述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
所述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方案9、根据方案7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
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方案10、根据方案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方案11、一种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WIFI区域内被连接对象的SSID;
控制模块,其用于判断所述身份信息采集模块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是否匹配;
鉴权模块,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所述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方案12、根据方案11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控制模块激活所述鉴权模块,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连接对象是所述充换电设施。
方案14、根据方案12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连接对象是所述待充换电对象。
方案15、根据方案13或14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方案16、根据方案13或14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方案17、根据方案16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方案18、根据方案15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过程中,所述鉴权模块向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发送鉴权邀请信息,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在收到所述鉴权邀请信息时向所述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然后所述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方案19、根据方案17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方案20、根据方案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方案21、一种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充换电设施获取WIFI区域内待充换电对象的SSID;
所述充换电设施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
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鉴权模块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方案22、根据方案21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鉴权模块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充换电设施激活所述鉴权模块;
所述充换电设施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对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方案23、根据方案22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方案24、根据方案22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方案25、根据方案24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方案26、根据方案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方案27、一种待充换电对象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待充换电对象获取WIFI区域内充换电设施的SSID;
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
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待充换电对象通过鉴权模块接受鉴权。
方案28、根据方案27所述的待充换电对象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待充换电对象通过鉴权模块接受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所述待充换电对象激活所述鉴权模块;
所述待充换电对象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接受鉴权。
方案29、根据方案28所述的待充换电对象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方案30、根据方案28所述的待充换电对象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方案31、根据方案30所述的待充换电对象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方案32、根据方案2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待充换电对象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待充换电对象充电鉴权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说明书以充电桩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授权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自动鉴权方法,但是很明显本发明的自动授权方法还适用于其他充换电鉴权场合,例如换电站对电动汽车换电的自动授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本发明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系统包括身份信息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鉴权模块。其中,身份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WIFI区域内被连接对象的SSID(服务集标识)。在具体实施例中,该身份信息采集模块是设置在主动连接对象上的WIFI客户端,所述SSID是设置在被连接对象上的WIFI服务器的SSID。控制模块能够与该身份信息采集模块进行通信,并能够将身份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匹配。控制模块既可以设置在主动连接对象上,也可以设置在远程端,例如设置在后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上。当控制模块设置在远程端时,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就将采集到的SSID发送给控制模块,由控制模块在远程端进行所述匹配操作。相应地,合法注册的SSID既可以存储在主动连接对象处,也可以存储在能够与控制模块通信的远程端,例如后台服务器、云端数据库或存储模块等处。当身份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控制模块激活鉴权模块,然后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或者,当鉴权模块常态下处于激活状态时,可以直接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无需执行激活步骤。
进一步,被连接对象既可以是充换电设施,也可以是待充换电对象。当被连接对象是充换电设施时,上述主动连接对象就对应于待充换电对象。反之,当被连接对象是待充换电对象时,上述主动连接对象就对应于充换电设施。优选地,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都设置在待充换电对象上或与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在物理形式上,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既可以是现有系统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于现有系统的专用设备。
更进一步,待充换电对象可以是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移动充电车等电动设备。充换电设施可以是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或换电站。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待充换电对象是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是充电桩(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或交直流充电桩)。
再进一步,鉴权模块优选地包括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其中,第一鉴权模块设置在电动汽车上或与电动汽车一起使用,例如设置成与电动汽车一起使用的车钥匙等移动终端,第二鉴权模块设置在充电桩上或与充电桩一起使用。在被连接对象是充电桩的情况下,当电动汽车进入充电桩的WIFI区域且电动汽车上的WIFI客户端(身份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充电桩上的WIFI服务器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被同时激活(或者控制模块先激活一个鉴权模块,然后再由先激活的鉴权模块来激活另一个鉴权模块),并且第一鉴权模块向外发送鉴权请求信息,第二鉴权模块接收到鉴权请求信息后将其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然后根据该匹配结果判断充电桩是否应当通过电动汽车的鉴权请求。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也是既可以与现有系统结合来实现,也可以设置成专用模块。
替代性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只在充电桩上设置鉴权模块(如上述的第二鉴权模块)。在被连接对象是充电桩的情况下,当电动汽车进入充电桩的WIFI区域且电动汽车上的WIFI客户端(身份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充电桩上的WIFI服务器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第二鉴权模块被激活,并对外发送鉴权邀请信息。电动汽车接收到鉴权邀请信息时向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第二鉴权模块将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电动汽车的鉴权请求。
再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只在电动汽车上设置鉴权模块(如上述的第一鉴权模块)。在被连接对象是充电桩的情况下,当电动汽车进入充电桩的WIFI区域且电动汽车上的WIFI客户端(身份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充电桩上的WIFI服务器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第一鉴权模块被激活时,第一鉴权模块直接向外发送鉴权请求信息。当充电桩接收到鉴权请求信息后将其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然后根据该匹配结果判断充电桩是否应当通过电动汽车的鉴权请求。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常态下第一鉴权模块和/或第二鉴权模块处于休眠或关闭的未激活状态,当电动汽车采集到的充电桩上的WIFI服务器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它们才被激活,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鉴权模块和/或第二鉴权模块设置成常态下处于激活状态。此外,鉴权请求信息可包含但不限于电动汽车的车架号(VIN码)、发动机编号(电动机编号)、电池编号、预设并存储在电动汽车里的专用识别编码、或其他可以识别电动汽车身份的编号等。对信息内容的改变和调整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因此也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再者,在确认采集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之后,或者在相关鉴权模块被激活之后,本发明的后续鉴权操作优选地继续通过WIFI方式进行。当然,根据具体应用场合的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他无线通信方式(例如蓝牙、Zigbee等)或有线通信方式(例如电力线载波-即PLC等)来执行后续鉴权操作。
下面结合图1和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的鉴权交互对本发明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自动鉴权方法主要包括:步骤S110,获取WIFI区域内充电桩的SSID;步骤S120,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步骤S130,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激活鉴权模块;步骤S140,通过鉴权模块对电动汽车进行鉴权;步骤S150,根据鉴权结果判断充电桩是否应当为电动汽车充电。
在步骤S110中,电动汽车通过设置在其上的WIFI客户端获取充电桩上的WIFI服务器的SSID。具体地,当电动汽车进入充电桩上的WIFI服务器所发出的WIFI信号覆盖区域时,电动汽车上的WIFI客户端能够在建立WIFI的过程中获得充电桩上的WIFI服务器的SSID。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在电动汽车上设置移动WIFI服务器,在充电桩上设置固定WIFI客户端。当电动汽车行驶到充电桩附近时,充电桩上的WIFI客户端进入电动汽车的WIFI网络覆盖区域内,此时充电桩上的WIFI客户端便可以在建立WIFI的过程中获得电动汽车上的移动WIFI服务器的SSID。
在步骤S120中,设置在远程端或电动汽车上的控制模块将采集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匹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合法注册的SSID是需要用户事先注册存储的,或者在电动汽车或充电桩出厂时由厂家直接将电动汽车的SSID或充电桩的SSID上传存储至云端服务器或后台服务器。进一步,取决于控制模块的设置位置,对采集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匹配的过程,既可以在电动汽车处进行,也可以在与电动汽车通信的后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等远程端进行。
在可选的步骤S130中,当采集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被激活;当采集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不匹配时,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不被激活。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常态下第一鉴权模块和/或第二鉴权模块处于休眠状态或关闭状态以便减小功率损耗,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鉴权模块和/或第二鉴权模块设置成常态下处于激活状态。进一步,激活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的操作可以由控制模块直接完成,也可以由控制模块发布命令,然后由后台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进行。
在步骤S140中,当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被激活后,第一鉴权模块通过WIFI信号向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进而第二鉴权模块将该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第一鉴权装置的鉴权请求。与合法SSID类似,合法鉴权信息也是既可以存储在本地-例如电动汽车上,也可以存储在远程端,例如后台存储装置中。
在步骤S150中,当第二鉴权模块通过对第一鉴权模块的鉴权请求时,允许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当第二鉴权模块未通过第一鉴权模块的鉴权请求时不允许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当电动汽车进入充电桩的WIFI区域时,身份信息采集模块直接对充电桩进行WIFI身份信息采集。当采集到充电桩的WIFI SSID时,通过控制模块将该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激活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进而由激活的第一鉴权模块和第二鉴权模块协同作业来完成充电桩对电动汽车的鉴权。因为整个过程都是系统自动完成的,所以不仅无需用户手动操作,简化了鉴权过程,而且不会因为鉴权凭证的丢失而导致充换电设施被盗用,有效地改善了用户的充换电体验。
下面参阅图2,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自动鉴权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210,充电桩获取WIFI区域内电动汽车的WIFI SSID;步骤S220,充电桩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可选的步骤S230,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充电桩激活鉴权模块;步骤S240,充电桩通过鉴权模块对电动汽车进行鉴权。
下面参阅图3,如图3所示,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自动鉴权方法包括:步骤S310,电动汽车获取WIFI区域内充电桩的WIFI SSID;步骤S320,电动汽车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可选的步骤S330,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电动汽车激活鉴权模块;步骤S340,电动汽车通过鉴权模块接受鉴权。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已对获取WIFI SSID、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SSID进行匹配以及根据匹配结果进行鉴权的步骤作了详细说明,所以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WIFI区域内被连接对象的SSID;
将获取到的SSID与合法注册的SSID进行比较;
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在常态下保持未激活,“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获取到的SSID与至少一个合法注册的SSID相匹配时,激活所述鉴权模块;
通过激活的所述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连接对象是所述充换电设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连接对象是所述待充换电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上或者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一起使用的第一鉴权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权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换电设施上的第二鉴权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鉴权模块向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发送鉴权邀请信息;
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在收到所述鉴权邀请信息时向所述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
所述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鉴权模块对待充换电对象进行鉴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鉴权模块向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发送鉴权请求信息;
所述第二鉴权模块将所述鉴权请求信息与预存的合法鉴权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判断是否应当通过所述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换电设施自动鉴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充换电对象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并且/或者所述充换电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移动充电车、移动换电车或换电站。
CN201710013517.8A 2017-01-09 2017-01-09 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68782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517.8A CN106878279A (zh) 2017-01-09 2017-01-09 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3517.8A CN106878279A (zh) 2017-01-09 2017-01-09 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78279A true CN106878279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64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3517.8A Pending CN106878279A (zh) 2017-01-09 2017-01-09 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78279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033A (zh) * 2017-07-03 2017-10-2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换电设备和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7499166A (zh) * 2017-08-31 2017-12-22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换电设施与充电口引导充换电方法及装置
CN108621847A (zh) * 2018-05-21 2018-10-09 武汉盛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电池充电管理方法
CN109774527A (zh) * 2019-03-28 2019-05-21 国网电动汽车(山西)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仿冒的车桩识别鉴权方法
CN109941145A (zh) * 2019-03-28 2019-06-28 西安盈胜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仿冒的车桩识别鉴权方法
CN110171310A (zh) * 2018-02-21 2019-08-27 奥迪股份公司 从机动车的车载电网中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10602659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上海电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工作方式设置系统及方法
CN111959329A (zh) * 2020-07-16 2020-11-20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换电站内电池的充电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216026A (zh) * 2020-09-03 2021-01-12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前装obu的电动汽车充电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12428865A (zh) * 2019-08-23 2021-03-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充电桩系统
CN114013330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上海聚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充放电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4056170A (zh) * 2021-10-20 2022-02-18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和充电系统
CN114394030A (zh) * 2021-12-15 2022-04-26 上海交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换电站
US20220134898A1 (en) * 2019-02-19 2022-05-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tecting a charging station against improper use
CN114900906A (zh) * 2022-04-16 2022-08-12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多车对多桩的wifi连接方法、系统、介质、充电桩及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39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EP2752821A2 (en) * 2013-01-02 2014-07-09 Albert Kuiper Enhancement of enforcing road user charging
CN104993611A (zh) * 2015-06-18 2015-10-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5657706A (zh) * 2015-10-30 2016-06-08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相关设备及接入装置
CN105979509A (zh) * 2016-04-19 2016-09-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检测方法、装置、wifi模块及其自动连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391A (zh) * 2010-06-22 2011-12-28 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EP2752821A2 (en) * 2013-01-02 2014-07-09 Albert Kuiper Enhancement of enforcing road user charging
CN104993611A (zh) * 2015-06-18 2015-10-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5657706A (zh) * 2015-10-30 2016-06-08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方法、相关设备及接入装置
CN105979509A (zh) * 2016-04-19 2016-09-2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检测方法、装置、wifi模块及其自动连接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7033A (zh) * 2017-07-03 2017-10-2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换电设备和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7499166A (zh) * 2017-08-31 2017-12-22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换电设施与充电口引导充换电方法及装置
CN110171310A (zh) * 2018-02-21 2019-08-27 奥迪股份公司 从机动车的车载电网中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08621847A (zh) * 2018-05-21 2018-10-09 武汉盛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电池充电管理方法
CN110602659A (zh) * 2018-06-12 2019-12-20 上海电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工作方式设置系统及方法
US20220134898A1 (en) * 2019-02-19 2022-05-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tecting a charging station against improper use
CN109774527A (zh) * 2019-03-28 2019-05-21 国网电动汽车(山西)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仿冒的车桩识别鉴权方法
CN109941145A (zh) * 2019-03-28 2019-06-28 西安盈胜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仿冒的车桩识别鉴权方法
CN112428865A (zh) * 2019-08-23 2021-03-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充电桩系统
CN111959329A (zh) * 2020-07-16 2020-11-20 浙江吉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换电站内电池的充电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216026A (zh) * 2020-09-03 2021-01-12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前装obu的电动汽车充电无感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14056170A (zh) * 2021-10-20 2022-02-18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和充电系统
CN114013330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上海聚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充放电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4013330B (zh) * 2021-11-02 2024-02-13 上海聚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电柜的充放电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4394030A (zh) * 2021-12-15 2022-04-26 上海交大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自动换电站
CN114900906A (zh) * 2022-04-16 2022-08-12 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多车对多桩的wifi连接方法、系统、介质、充电桩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8279A (zh) 充换电设施和待充换电对象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4794640B (zh) 基于云服务器端的车辆管理方法及其云服务器
CN107734460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蓝牙锁智能开锁的方法及终端
TWI661403B (zh) 待充電對象充電授權方法、充電設備自動授權方法和系統
US10717409B2 (en) Method for a two-stage authorization of a charging process on a charging post
US10798542B2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and server
CN105847282B (zh) 车辆控制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US83355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scharge authorization to a battery-powered vehicle via a telematics system
CN106714168B (zh) 基于距离激活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4670158B (zh) 一种电动车安全控制方法
US2019019367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ning and/or using at least one vehicle
CN109495872A (zh) 一种汽车蓝牙舒适进入系统
CN105480192A (zh) 车辆使用权共享装置、控制装置及智能汽车
US2020016475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harging process of a vehicle at a charging post using first and second authorisation verification
CN107221973A (zh) 待充电对象、充电设备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11572493B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与方法
CN107341877A (zh)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277033B (zh) 充换电设备和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7274264B (zh)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912001A (zh) 基于wifi广播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6330822A (zh) 汽车充电终端与认证服务器的认证方法、设备及系统
EP3576058A1 (en) High-compatibility shared vehicle leasing system, vehicle and vehicle leasing method
CN106875519A (zh) 一种电子锁解锁方法及其装置
CN109927672A (zh) 车辆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7545606A (zh) 一种共享车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