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832067A -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32067A
CN106832067A CN201611192065.6A CN201611192065A CN106832067A CN 106832067 A CN106832067 A CN 106832067A CN 201611192065 A CN201611192065 A CN 201611192065A CN 106832067 A CN106832067 A CN 106832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ic
polyvinyl butyral
butyral resin
reactor
ionic polyvin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920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强
徐康林
刘明
廖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ongc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9206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32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32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2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8/00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 C08F8/28Condensation with aldehydes or ke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Adhesives based on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9/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etals or ketal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f unsaturated acetals or ketals or by after-treatment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00/00Copolym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monomers expressed
    • C08F2800/20Copolyme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omonomers expressed as weight or mass percent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用氮气置换出反应器A中的空气后,加入混合单体、甲醇和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55~70℃反应4~5小时,降温至30℃,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醇解4~5小时,中和至中性,过滤,固体物用甲醇洗涤、干燥,制得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将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并制成水溶液,降温到15~32℃,搅拌下加入醛类化合物和盐酸,升温至55℃反应5~7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固体物洗涤、干燥,即制得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本发明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具有更高的刚性,特别适合用于高刚性、高强度的结构安全玻璃制品的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涉及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英文名称为Ionomeric Polyvinyl Butyral,缩写或简称为IPVB)树脂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具有更高的刚性,特别适用于高刚性、高强度的结构安全玻璃制品的制造。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简称PVB胶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隔音性、耐老化能和粘结性,自上世纪40年代面世以来,一直是建筑、汽车安全夹层玻璃的主力材料。在汽车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前挡玻璃,当发生意外事故时通过自身形变吸收冲击能量,一方面可以避免异物穿透伤及车内人员,另一方面防止车内人员冲出前窗造成更大伤害。在建筑领域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玻璃、玻璃幕墙、防弹玻璃、走廊防护玻璃等。尽管性能优异,各生产商并未放弃对PVB产品改性升级,这主要是由于PVB材料的刚性不足,在玻璃破碎后无法起到支撑作用,容易造成结构垮塌,这点在透明屋顶、透明走廊、大型玻璃幕墙的应用中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市场上高刚性的夹层材料有杜邦SGP和首诺Saflex DG,SGP胶片是一种离子型聚合物膜,由于离子键形成可逆交联体系使得该材料室温刚性好,且具有良好加工性。
现有技术中,首诺公司的专利US5030688和US4968745公开了离子型PVB的合成方法,是在聚乙烯醇的缩醛化阶段,用含酸性基团的醛与羟基反应,将离子基团引入PVB分子链中形成IPVB树脂。该方案采用接枝改性的方式将离子型基团引入PVB,所用的原料不易得到,价格较高,另外,接枝率低,原料浪费多;且用其所制备的PVB胶片在刚性、粘结性、透明性、耐候性都有一些不足,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高性能要求,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离子型单体与非离子单体共聚的合成路线,制得刚性尤其突出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树脂,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所普遍存在的刚性、粘结性、透明性、耐候性技术等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
a、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除去反应器A中的空气,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300~500质量份混合单体、1000质量份甲醇和0.1~0.5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5~70℃,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0~195质量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醇解4~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过滤(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用(适量)甲醇洗涤3~6次,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型单体是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酸类化合物、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将100质量份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并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15%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水溶液,然后降温到15~32℃后,在搅拌下加入50~67质量份醛类化合物和6~20质量份盐酸(盐酸的质量份用量以HCl即氯化氢的质量份计算)进行混合,升温至55℃反应5~7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固体物(即滤饼)用每次500质量份水洗涤4~6次,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所述醛类化合物是丁醛与C5~C8脂肪族醛化合物、C5~C8芳香族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是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为70%~98%、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为2%~30%。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85%~95%、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5%~15%。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离子型单体可以但不限于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甲基丙烯磺酸、以及前述化合物的盐中的一种或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质量百分比为85%~100%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0~15%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a所述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的结构中含有残余醋酸根、离子型基团和乙烯醇基三种基团,其中:醋酸根的摩尔量百分比为0.05%~0.5%、离子型基团的摩尔量百分比为2%~25%、其余(即余量)为乙烯醇基。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所述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的分子结构由缩醛基、乙烯醇基、离子型基团和醋酸根组成,其中离子型基团的摩尔量百分比含量为2%~29%。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所述制得的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0~180000,玻璃化转变温度65~81℃,储能模量(25℃下)2.36×106~6.98×106G'/Pa,储能模量(40℃下)3.57×105~7.33×105G'/Pa,储能模量(60℃下)4.45×105~7.46×105G'/Pa,储能模量(160℃下)3.29×104~7.10×104G'/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离子型单体与醋酸乙烯酯聚合得到中间体共聚物,中间体共聚物经过醇解得到离子型聚乙烯醇,离子型聚乙烯醇通过缩醛化反应得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制备工艺简单;
(2)本发明利用离子型化合物制得分子链中含有离子键的高聚物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采用含有离子中心的单体与非离子单体共聚,对含有活性基团的非离子聚合物进行接枝改性等方式,在分子链中引入离子键,使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在室温状态下,因离子型聚合物离子基团“聚集”特性,形成可逆交联区,为材料提供足够的刚性,而在加热状态下,也会“解散”可逆交联,从而使材料表现为热塑性,从而得到了一种性能突出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热塑性材料;本发明所用单体易得、成本低,树脂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灵活;
(3)采用本发明,可制得具有优异刚性、粘结性、透明性、耐候性的夹层玻璃用胶片;所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树脂与传统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相比,所制成的胶片具有更高的刚性,其关键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同分子量条件)由对比例的58℃~66℃提高到实施例的65℃~81℃;储能模量(25℃下)由对比例的1.12×106~3.46×106G'/Pa提高到实施例的2.36×106~6.98×106G'/Pa,储能模量(40℃下)由对比例的2.31×105~4.76×105G'/Pa提高到实施例的3.57×105~7.33×105G'/Pa,储能模量(60℃下)由对比例的2.46×105~4.29×105G'/Pa提高到实施例的4.45×105~7.46×105G'/Pa,储能模量(160℃下)由对比例的3.14×104~5.63×104G'/Pa提高到实施例的3.29×104~7.10×104G'/Pa,性能良好;
(4)采用本发明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可以用来制备高性能的PVB胶片,与普通PVB胶片相比,其刚性更好,强度更高,特别适用于挑空结构玻璃、大面积玻璃幕墙、防弹玻璃等领域;
(5)本发明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未见有任何文献的记载和报道;本发明制备工序简便,容易操作,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35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94:6)、1000㎏甲醇和0.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0℃,共聚合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80㎏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即质量百分比,后同)6.5%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1℃后,在搅拌下加入61㎏醛类化合物和7㎏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9012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摩尔量百分比含量,后同)为7.1%。
实施例2: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0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磺酸=89:11)、1000㎏甲醇和0.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5℃,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5㎏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8.0%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2℃后,在搅拌下加入60㎏醛类化合物和7㎏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7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9026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13.5%。
实施例3: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7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乙烯基磺酸钠=86:5:9)、1000㎏甲醇和0.4㎏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8℃,共聚合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95㎏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6.5%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0℃后,在搅拌下加入65㎏醛类化合物和10㎏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1007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16.2%。
实施例4: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2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磺酸=80:20)、1000㎏甲醇和0.3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3℃,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90㎏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9.1%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15℃后,在搅拌下加入62㎏醛类化合物和8㎏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7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1042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23.6%。
实施例5: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39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甲基丙烯磺酸=82:8:8:2)、1000㎏甲醇和0.2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70℃,共聚合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85㎏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14.2%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5℃后,在搅拌下加入59㎏醛类化合物和10㎏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7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6033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18.7%。
实施例6: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7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钠=77:23)、1000㎏甲醇和0.3㎏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6℃,共聚合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5㎏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10.8%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30℃后,在搅拌下加入58㎏醛类化合物和10㎏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6046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26.2%。
实施例7: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5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93:7)、1000㎏甲醇和0.1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1℃,共聚合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0㎏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14.2%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5℃后,在搅拌下加入50㎏醛类化合物和17㎏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60335,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3.7%。
实施例8: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34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89:5:6)、1000㎏甲醇和0.1㎏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6℃,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6㎏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11.2%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18℃后,在搅拌下加入59㎏醛类化合物和16㎏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60462,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7.5%。
实施例9: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3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92:4:4)、1000㎏甲醇和0.4㎏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4℃,共聚合反应4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83㎏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9.3%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2℃后,在搅拌下加入66㎏醛类化合物和13㎏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7810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3.7%。
实施例10: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0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90:3:7)、1000㎏甲醇和0.1~0.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7℃,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87㎏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9.6%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0℃后,在搅拌下加入64㎏醛类化合物和12㎏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7756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7.8%。
实施例11: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33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乙烯基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80:12:8)、1000㎏甲醇和0.4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0℃,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95㎏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13.9%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8℃后,在搅拌下加入61㎏醛类化合物和10㎏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3712,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18.1%。
实施例12: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38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甲基丙烯磺酸=72:16:12)、1000㎏甲醇和0.3㎏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5℃,共聚合反应4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4㎏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13.6%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9℃后,在搅拌下加入60㎏醛类化合物和13㎏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375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25.6%。
实施例13: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6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钠:烯丙基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88:5:3:4)、1000㎏甲醇和0.2㎏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70℃,共聚合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91㎏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8.0%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0℃后,在搅拌下加入55㎏醛类化合物和15㎏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7269,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10.0%。
实施例14: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41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磺酸:甲基丙烯磺酸=79:13:8)、1000㎏甲醇和0.2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5℃,共聚合反应4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5㎏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9.4%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18℃后,在搅拌下加入62㎏醛类化合物和17㎏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7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733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18.5%。
实施例15: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36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磺酸钠=75:25)、1000㎏甲醇和0.1㎏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9℃,共聚合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8㎏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4.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6.1%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1℃后,在搅拌下加入64㎏醛类化合物和14㎏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806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21.3%。
实施例16: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A中空气,向反应器A中加入300㎏混合单体(摩尔比为: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钠=70:15:15)、1000㎏甲醇和0.5㎏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8℃,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0㎏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醇解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进行固液分离,再用适量甲醇洗涤固相数次后过滤,干燥其滤饼,滤饼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IPVB):将100㎏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配成质量分数6.3%的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1℃后,在搅拌下加入67㎏醛类化合物和15㎏盐酸(盐酸用量以HCl计算)进行反应,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滤饼用每次500㎏水,洗涤6次后进行干燥,即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制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数均分子量18130,离子型基团摩尔分数为18.7%。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特点,通过差热分析(DSC)和动态机械分析(DMA)对所合成的离子型PVB树脂进行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储能模量的测试。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仪器型号为NETZSCH DCS214,在氮气保护下以20K/min的升温速率进行测试。
夹层玻璃制作过程:所合成的离子型PVB树脂与四乙二醇二庚酸酯(4G7)按质量比72∶28的配比通过挤出机流延成膜。挤出机的投料段温度90℃,熔融段为170℃,模头温度为140℃,所得到的PVB薄膜厚度为0.76±0.02mm。采用TA Q800动态机械分析仪测试胶片的储能模量G',测试温度为25℃、40℃、60℃、160℃。
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中离子型PVB的特征,将同分子量级别普通PVB与离子型PVB进行了对比,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胶片储能模量G'数据列于下表。
表1:同分子量级别普通PVB与离子型PVB性能对比表:
实施例17: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a、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除去反应器A中的空气,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300质量份混合单体、1000质量份甲醇和0.1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5℃,共聚合反应4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0质量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醇解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过滤(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用(适量)甲醇洗涤3次,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型单体是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酸类化合物、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将100质量份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并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水溶液,然后降温到15℃后,在搅拌下加入50质量份醛类化合物和6质量份盐酸(盐酸的质量份用量以HCl即氯化氢的质量份计算)进行混合,升温至55℃反应5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固体物(即滤饼)用每次500质量份水洗涤4次,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所述醛类化合物是丁醛与C5~C8脂肪族醛化合物、C5~C8芳香族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8: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a、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除去反应器A中的空气,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500质量份混合单体、1000质量份甲醇和0.5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70℃,共聚合反应4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95质量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醇解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过滤(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用(适量)甲醇洗涤6次,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型单体是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酸类化合物、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将100质量份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并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水溶液,然后降温到32℃后,在搅拌下加入67质量份醛类化合物和20质量份盐酸(盐酸的质量份用量以HCl即氯化氢的质量份计算)进行混合,升温至55℃反应7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固体物(即滤饼)用每次500质量份水洗涤6次,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所述醛类化合物是丁醛与C5~C8脂肪族醛化合物、C5~C8芳香族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9: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a、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除去反应器A中的空气,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400质量份混合单体、1000质量份甲醇和0.3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63℃,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82质量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醇解4.5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过滤(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用(适量)甲醇洗涤5次,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型单体是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酸类化合物、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将100质量份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并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水溶液,然后降温到23℃后,在搅拌下加入58质量份醛类化合物和13质量份盐酸(盐酸的质量份用量以HCl即氯化氢的质量份计算)进行混合,升温至55℃反应6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固体物(即滤饼)用每次500质量份水洗涤5次,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所述醛类化合物是丁醛与C5~C8脂肪族醛化合物、C5~C8芳香族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20~26: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a、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除去反应器A中的空气,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300~500质量份混合单体、1000质量份甲醇和0.1~0.5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5~70℃中任一,共聚合反应4~5中任一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0~195质量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醇解4~5中任一小时后,用(适量)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过滤(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物用(适量)甲醇洗涤3~6次中任一,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粒料);
实施例22—26中的各组分的具体质量份用量(质量份的单位:克)见下表:
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型单体是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酸类化合物、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将100质量份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并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15%中任一浓度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水溶液,然后降温到15~32℃中任一后,在搅拌下加入50~67质量份醛类化合物和6~20质量份盐酸(盐酸的质量份用量以HCl即氯化氢的质量份计算)进行混合,升温至55℃反应5~7中任一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固体物(即滤饼)用每次500质量份水洗涤4~6次中任一,再将固体物(即滤饼)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成品);
实施例22—26中的各组分的具体质量份用量(质量份的单位:克)见下表:
所述醛类化合物是丁醛与C5~C8脂肪族醛化合物、C5~C8芳香族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27: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是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为70%、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为30%。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28: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是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为98%、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为2%。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29: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是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为84%、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为16%。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0: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是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为90%、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为10%。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1: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是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为80%、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为20%。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2: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85%、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15%。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3: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95%、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5%。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4: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92%、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8%。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5: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87%、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13%。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6: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91%、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9%。其它同实施例17~2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7: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质量百分比为100%的丁醛。其它同实施例17~3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8: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质量百分比为85%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15%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其它同实施例17~3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39: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质量百分比为93%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7%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其它同实施例17~3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40: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质量百分比为87%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13%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其它同实施例17~3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41: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质量百分比为89%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11%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其它同实施例17~3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42: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质量百分比为95%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5%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其它同实施例17~36中任一,省略。
实施例43: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可以是质量百分比为98%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2%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其它同实施例17~36中任一,省略。
上述实施例17~43中:步骤a中所述离子型单体可以但不限于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甲基丙烯磺酸、以及前述化合物的盐中的一种或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上述实施例17~43中:步骤a所述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的结构中含有残余醋酸根、离子型基团和乙烯醇基三种基团,其中:醋酸根的摩尔量百分比在0.05%~0.5%范围内、离子型基团的摩尔量百分比在2%~25%范围内、其余(即余量)为乙烯醇基。
上述实施例17~43中:步骤b所述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的分子结构由缩醛基、乙烯醇基、离子型基团和醋酸根组成,其中离子型基团的摩尔量百分比含量在2%~29%范围内。
上述实施例17~43中:步骤b所述制得的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的平均分子量在60000~180000范围内,相关性能参数范围为:玻璃化转变温度65~81℃,储能模量(25℃下)2.36×106~6.98×106G'/Pa,储能模量(40℃下)3.57×105~7.33×105G'/Pa,储能模量(60℃下)4.45×105~7.46×105G'/Pa,储能模量(160℃下)3.29×104~7.10×104G'/Pa。
上述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百分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质量(重量)百分比例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百分比例;所采用的比例中,未特别注明的,均为质量(重量)比例;所述重量份可以均是克或千克。
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中的工艺参数(温度、时间、浓度等)和各组分用量数值等为范围的,任一点均可适用。
本发明内容及上述实施例中未具体叙述的技术内容同现有技术,所述原材料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内容所述均可实施并具有所述良好效果。

Claims (9)

1.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
a、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先用氮气置换除去反应器A中的空气,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300~500质量份混合单体、1000质量份甲醇和0.1~0.5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并升温至55~70℃,共聚合反应4~5小时后,降温至30℃,再向反应器A中加入170~195质量份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醇解4~5小时后,用乙酸中和反应介质至中性,过滤,固体物用甲醇洗涤3~6次,再将固体物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
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型单体是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酸类化合物、以及含不饱和双键的离子型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b、合成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将100质量份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加入反应器B中,在95℃下溶解并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15%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水溶液,然后降温到15~32℃后,在搅拌下加入50~67质量份醛类化合物和6~20质量份盐酸进行混合,升温至55℃反应5~7小时后,降温至35℃过滤,将固体物用每次500质量份水洗涤4~6次,再将固体物干燥后,即为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所述醛类化合物是丁醛与C5~C8脂肪族醛化合物、C5~C8芳香族醛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是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为70%~98%、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为2%~3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混合单体为醋酸乙烯酯和离子型单体的混合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摩尔量百分比85%~95%、离子型单体的摩尔量百分比5%~15%。
4.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所述离子型单体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磺酸、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甲基丙烯磺酸、以及前述化合物的盐中的一种或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是质量百分比为85%~100%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0~15%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所述醛类化合物是质量百分比为85%~100%的丁醛与质量百分比为0~15%的戊醛、己醛、庚醛、辛醛、苯甲醛、苯乙醛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组成的混合物。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所述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树脂的结构中含有残余醋酸根、离子型基团和乙烯醇基三种基团,其中:醋酸根的摩尔量百分比为0.05%~0.5%、离子型基团的摩尔量百分比为2%~25%、其余为乙烯醇基。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所述制得的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分子结构由缩醛基、乙烯醇基、离子型基团和醋酸根组成,其中离子型基团的摩尔量百分比含量为2%~29%。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所述制得的所述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简称IPVB)的平均分子量为60000~180000, 玻璃化转变温度65~81℃,储能模量(25℃下)2.36×106~6.98×106G/Pa,储能模量(40℃下)3.57×105~7.33×105G/Pa,储能模量(60℃下)4.45×105~7.46×105G/Pa,储能模量(160℃下)3.29×104~7.10×104G/Pa。
CN201611192065.6A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832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2065.6A CN106832067A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92065.6A CN106832067A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2067A true CN106832067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35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92065.6A Pending CN106832067A (zh) 2016-12-21 2016-12-21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32067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1605A (zh) * 1998-12-09 2000-08-02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乙烯醇聚合物及其组合物
CN1675259A (zh) * 2002-09-12 2005-09-28 瓦克聚合系统两合公司 生产聚乙烯醇缩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2746462A (zh) * 2012-07-19 2012-10-24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制备水溶性pva树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1605A (zh) * 1998-12-09 2000-08-02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乙烯醇聚合物及其组合物
CN1675259A (zh) * 2002-09-12 2005-09-28 瓦克聚合系统两合公司 生产聚乙烯醇缩醛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2746462A (zh) * 2012-07-19 2012-10-24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制备水溶性pva树脂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7071B (zh) 热致聚合物
JP4772175B2 (ja) 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および組成物
US4968744A (en) Polyvinyl butyral polyblend
CN105086306B (zh) 一种可熔融加工的聚乙烯醇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8231B (zh) 水性乳液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05065B (zh) 一种耐水白乳胶
AU614193B2 (en) Ionomeric polyvinyl butyral
AU6314599A (en) Vinyl alcohol polymer and its composition
CN101617006A (zh) 涂料用水性树脂组合物
US4968745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ionomeric polyvinyl butyral
US4999253A (en) Polyvinyl butyral sheet
JPH0931124A (ja) ポリビニルアセタールの製造方法、ポリビニルアセタール、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04098723B (zh)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15677886B (zh) 一种无表面活性剂添加制备高缩醛率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方法
US4999078A (en) Reducing blocking and increasing flow of plasticized polyvinyl butyral sheet
JPH07179525A (ja) 変性ポリビニルブチラールから作製された可塑化ポリマー成形体
EP0535643B1 (de) Polyvinylacetale mit verbessertem Schmelzviskositätsverhalt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CN106832067A (zh) 一种离子型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EP4130056A1 (en) Support material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dditive-manufacturing article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using same
CN106220759B (zh) 一种胶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US5594069A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mixed poly(vinyl acetal)s
CN105175603A (zh) 混合法制备氯醋糊树脂的方法
JP7354455B2 (ja) エチレンビニルアルコール共重合体のアセタール化物および該アセタール化物を含む組成物
JP2002053727A (ja) 水溶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水溶性フィルム
JP5667533B2 (ja) アクリル系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