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2691A - 枢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枢转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802691A CN106802691A CN201510837276.XA CN201510837276A CN106802691A CN 106802691 A CN106802691 A CN 106802691A CN 201510837276 A CN201510837276 A CN 201510837276A CN 106802691 A CN106802691 A CN 1068026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crank
- pivot
- state
- sl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枢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至少一第一曲柄以及至少一第二曲柄。第一支架连接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且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架连接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且具有第二滑槽。第一曲柄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一枢接部。第一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一滑槽,第二端枢接于第二支架。第二曲柄具有第三端、第四端与第二枢接部。第三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二滑槽,第四端枢接于第一支架。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枢接部而形成旋转中心,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以旋转中心进行相对旋转,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在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滑动。本发明的枢转机构外观美观,同时能实现大角度的枢转效果,从而提高电子装置在操作上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转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PDA、数字取像机或电子书等具备可掀开及盖合能力的电子器物,其不同的机体之间,例如主机与屏幕,或机体与支撑架,通常设有单一可接受外力驱动而往复转动自如的转轴,并经由掀开及盖合的动作来展收机体,以利于使用操作及收藏。但这类设有单一转轴的电子器物的掀开角度通常不大,亦或是能提供大角度的枢转效果,却往往因结构干涉而使机体的外观会有明显的机构轮廓而影响其美观性。
因此,如何兼具外观上的美观效果,即隐藏式的机构,同时也能让所述机构能大角度的枢转效果,以藉此提高电子装置在操作上的便利性,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须思考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枢转机构,用以连接电子装置的两个机体,使两个机体能相对地枢转。
本发明的枢转机构,用以连接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以让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彼此相对地枢转。枢转机构包括第一支架(bracket)、第二支架、至少一第一曲柄(crank)以及至少一第二曲柄。第一支架连接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且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支架连接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且具有第二滑槽。第一曲柄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第一枢接部。第一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一滑槽,第二端枢接于第二支架。第二曲柄具有第三端、第四端与第二枢接部。第三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二滑槽,第四端枢接于第一支架。第二枢接部枢接于第一枢接部而形成旋转中心,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以旋转中心进行相对旋转,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在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滑动。
基于上述,枢转机构是配置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至少一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其中曲柄的一端枢接于支架,而曲柄的另一端则滑动地耦接于另一支架,因而让成对的曲柄得以在相对于支架枢转的同时,也能使其另一端沿支架上的滑槽移动,因此形成类双轴的枢转机构,且还因其滑动而提供更进一步地自由度,以有效避免结构干涉。据此,所述枢转机构配置且连接于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便能让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枢转动作更加顺利,并据以避开机体枢转时可能发生干涉的动作路径,而提高电子装置的操作便利性与美观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显示的枢转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至图5分别显示图2的枢转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枢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7至图9显示图6的枢转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300:枢转机构
110、310:第一支架
112、312:第一滑槽
114:锁孔
120、320:第二支架
122、322:第二滑槽
130、130A、330:第一曲柄
132、332:第一枢接部
140、140A、340:第二曲柄
142、342:第二枢接部
150、350:铰链
200:电子装置
210:第一机体
220:第二机体
230:枢转区
B1、B2:平面
C1、C2:旋转中心
C3:轴
E1、D1:第一端
E2、D2:第二端
E3、D3:第三端
E4、D4:第四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示电子装置200例如是平板计算机,其包括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其中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藉由在枢转区230设置相关的枢转构件(在此暂未显示,后面详细描述),而让第二机体220能相对于第一机体210沿轴C3进行枢转或翻转,且在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呈相对展开时(如图1的单向箭号所指,让第二机体220贴合收纳后与第一机体210呈摊平展开的配置状态)能让结构(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之间的间隙达到最小。
本发明并未限制电子装置200的形式,任何需让相对两机体进行枢转的,均可适用本发明后面所述的枢转机构。
图2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显示的枢转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其应用于前述图1的电子装置200中,以让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能进行相对枢转。图3至图5分别显示图2的枢转机构的侧视图,其中图2至图5均将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予以透视(以虚线轮廓显示),以能清楚辨识枢转机构100的相关构件。
请同时参考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枢转机构100即设置在图1所示机体内的枢转区230,枢转机构100包括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第一曲柄130与130A、第二曲柄140与140A,所述第一曲柄130与130A、第二曲柄140与140A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之间,且曲柄彼此枢接在一起。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显示四个曲柄构件,但其中130与130A运动方式与效果相同,140与140A运动方式与效果相同,因此在图3至图5仅显示第一曲柄130与第二曲柄140作为代表。
进一步地说,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分别连接至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110呈凸形轮廓,锁附件(例如是螺丝,在此未显示)穿过第一支架110的翼部上的两个锁孔114(在此仅标示其一)而锁固于第一机体210,第二支架120也以同样方式而固定于第二机体220,在此便不再赘述。
再者,第一支架110具有第一滑槽112,第二支架120具有第二滑槽122,前述第一曲柄130具有第一端E1、第二端E2与第一枢接部132,而第二曲柄140具有第三端E3、第四端E4与第二枢接部1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E1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一滑槽112,且第二端E2枢接于第二支架120。第三端E3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二滑槽122,第四端E4枢接于第一支架110。第一枢接部132位于第一曲柄130的弯折处,第二枢接部142位于第二曲柄140的弯折处。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枢接部132与第二枢接部142相互枢接在一起而形成旋转中心C1,即前述第一曲柄130与130A与第二曲柄140与140A的枢接部均枢接在一起而能均沿旋转中心C1而进行枢转。
基于上述,当使用者施力于第一机体210或第二机体220以让两者相对地枢转时,第一曲柄130与第二曲柄140(包括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便沿着旋转中心C1进行旋转,且同时让其第一端E1与第三端E3分别在第一滑槽112与第二滑槽122中滑动(且转动),而第一曲柄130与第二曲柄140以其第二端E2与第四端E4则分别相对于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旋转,而让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在图3所示第一状态与图5所示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图4显示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的转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如此一来,藉由双曲柄(第一曲柄130、130A与第二曲柄140、140A)的成对结构配置,且同时也让曲柄的局部能在支架的滑槽滑动,因此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便能轻易地在第一状态(叠合状态)与第二状态(展开摊平状态)之间转换,而使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不会因此而转换过程相互干涉,即在其第二状态时,能因前述结构配置而让支架之间的缝隙降低,甚至达到无缝隙的状态。
换句话说,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曲柄130、130A与第二曲柄140、140是沿旋转中心C1彼此交错地排列而串接起来,且所述旋转中心C1是位在第一支架110、第二支架120之外(相当于位于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之外),因此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便能沿构件外的中心进行枢转,以此来避免结构的干涉情形发生。
而在侧视图(图3至图5)中,本实施例的支架与曲柄相对于旋转中心C1所在的平面B1是呈镜像配置,因而两者之间的相对移动行程相同,因而提供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之间的对称运动模式,而有助于使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的枢转过程平顺化。
还需提及的是,枢转机构100还包括铰链(hinge)150,组装于第一枢接部132与第二枢接部142的枢接处,即铰链150是沿旋转中心C1配置,并藉此提供第一曲柄130、第二曲柄140之间的扭力,而让第一支架110(包含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支架120(包含第二机体220)能藉由铰链150的扭力而撑持于任意的展开角度。
图6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枢转机构的示意图,其同样能应用于图1所示的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之间。图7至图9显示图6的枢转机构的侧视图,其以视角V1而描述枢转机构不同的枢转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枢接机构300包括第一支架310、第二支架320、第一曲柄330以及第二曲柄340。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是,第一支架310连接第一机体210且具有第一滑槽312,第二支架320连接第二机体220且具有第二滑槽322,第一曲柄330的第一端D1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一滑槽312,第二端D2枢接于第二支架320,第二曲柄340的第三端D3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第二滑槽322,第四端D4枢接于第一支架310,且第一曲柄330的第一枢接部332及第二曲柄340的第二枢接部342彼此枢接在一起而形成旋转中心C2,以让前述构件能以旋转中心C2进行相对枢转。
在此,所述构件配置也是相对于旋转中心C2所在平面B2而呈镜像配置,进而让本实施例的枢转机构300也能产生如前述实施例的枢转效果。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枢转机构还包括铰链350,其配置在第二曲柄340的第四端D4与第一支架310的枢接处,而非位于旋转中心C2。此举同样能让铰链350对枢转机构300提供扭力而达到上述的撑持效果。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的枢转机构300中,铰链350可配置在旋转中心C2、第二端D2与第二支架320的枢接处,或上述第四端D4与第一支架310的枢接处。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枢转机构是配置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至少一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其中曲柄的一端枢接于支架,而曲柄的另一端则滑动地耦接于另一支架,因而让成对的曲柄得以在相对于支架枢转的同时,也能使其另一端沿支架上的滑槽移动,因此形成类双轴的枢转机构,且因其旋转中心位于支架之外,因此能有效地避免支架及与其相连的机体在枢转过程中发生干涉,且也因曲柄尚能以其一端在支架的滑槽中移动,因而在前述双轴枢转外还能增加其移动自由度,因而让支架(及机体)的枢转过程能更加顺利。同时,机体也因此举而在枢转过程中能降低彼此相对距离,而有助于降低机体间缝隙以提高机体的美观程度。
再者,所述枢转机构是相对于旋转中心所在的平面而呈镜像配置,且所述曲柄与支架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呈镜像,此举让枢转机构能提供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之间的对称运动模式,而有助于使第一机体210与第二机体220的枢转过程平顺化。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的界定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以连接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以让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彼此相对地枢转,所述枢转机构包括:
一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机体,所述第一支架具有一第一滑槽;
一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支架具有一第二滑槽;
至少一第一曲柄,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一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架;以及
至少一第二曲柄,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与一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三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耦接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四端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部而形成一旋转中心,其中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二曲柄以所述旋转中心进行相对旋转,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在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而使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彼此相对地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二曲柄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呈镜像配置,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呈镜像对称,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分别在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呈镜像地滑动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在一第一状态与一第二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一状态时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互叠置,所述第二状态时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彼此相对地摊开至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一状态时位于两个不同但平行的平面上,而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二状态时位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铰链,组装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枢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铰链,组装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枢接处,或组装于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枢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曲柄弯折处与所述第二曲柄的弯折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第一曲柄与一对第二曲柄,彼此间隔地交错排列且枢接在一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37276.XA CN106802691A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枢转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837276.XA CN106802691A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枢转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802691A true CN106802691A (zh) | 2017-06-06 |
Family
ID=5897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837276.XA Pending CN106802691A (zh) | 2015-11-26 | 2015-11-26 | 枢转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80269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94496A (zh) * | 2018-01-02 | 2018-06-2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铰链机构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46236Y (zh) * | 2000-09-26 | 2001-09-05 | 宋昕 | 制动铰链 |
CN2681534Y (zh) * | 2003-12-27 | 2005-02-2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铰链机构 |
CN2745101Y (zh) * | 2004-06-25 | 2005-12-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包 |
CN201166053Y (zh) * | 2008-03-18 | 2008-12-17 | 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支架的卷片式铰链机构 |
CN101686624A (zh) * | 2008-09-26 | 2010-03-31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电子装置 |
WO2013118924A1 (ko) * | 2012-02-06 | 2013-08-15 | (주)케이에이치바텍 | 폴더용 휴대단말기의 프리스탑 힌지모듈 |
CN103576741A (zh) * | 2012-07-20 | 2014-02-12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TWM489217U (en) * | 2014-08-13 | 2014-11-01 | Sinher Technology Inc | Hinge with rotating and attaching functions |
CN204061531U (zh) * | 2014-08-28 | 2014-12-31 | 漳州蒙发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轴合页装置及多角度定位的电子设备支撑架 |
-
2015
- 2015-11-26 CN CN201510837276.XA patent/CN10680269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46236Y (zh) * | 2000-09-26 | 2001-09-05 | 宋昕 | 制动铰链 |
CN2681534Y (zh) * | 2003-12-27 | 2005-02-23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铰链机构 |
CN2745101Y (zh) * | 2004-06-25 | 2005-12-0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笔记本电脑包 |
CN201166053Y (zh) * | 2008-03-18 | 2008-12-17 | 联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支架的卷片式铰链机构 |
CN101686624A (zh) * | 2008-09-26 | 2010-03-31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电子装置 |
WO2013118924A1 (ko) * | 2012-02-06 | 2013-08-15 | (주)케이에이치바텍 | 폴더용 휴대단말기의 프리스탑 힌지모듈 |
CN103576741A (zh) * | 2012-07-20 | 2014-02-12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TWM489217U (en) * | 2014-08-13 | 2014-11-01 | Sinher Technology Inc | Hinge with rotating and attaching functions |
CN204061531U (zh) * | 2014-08-28 | 2014-12-31 | 漳州蒙发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轴合页装置及多角度定位的电子设备支撑架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94496A (zh) * | 2018-01-02 | 2018-06-2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铰链机构 |
CN108194496B (zh) * | 2018-01-02 | 2021-04-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铰链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719034A (zh) | 樞轉機構 | |
US9500013B2 (en) | Hinge assembly for a computing device | |
TWI656433B (zh) | 轉軸模組與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 |
CN205858944U (zh) | 应用于软性显示屏幕的可转联结装置 | |
WO2022042394A1 (zh) | 伸缩机构及电子设备 | |
US11416039B2 (en) | Complex moving/rotating pivot shaft device | |
CN205657718U (zh) | 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 |
US8978209B1 (en) | Hinge structure | |
WO2020029062A1 (zh) | 转轴连接机构和可折叠的设备 | |
WO2020042872A1 (zh) | 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 |
WO2021007750A1 (zh) |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 |
TWM587285U (zh) | 電子裝置 | |
TWI713433B (zh) | 伸縮式鉸鏈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 |
WO2020038219A1 (zh) | 转动组合体、铰链和电子设备 | |
WO2021184654A1 (zh) |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 |
TW201311119A (zh) | 電子裝置 | |
TW202121107A (zh) | 電子裝置 | |
TWM614529U (zh) | 樞紐器與使用其的電子裝置 | |
TWM566839U (zh)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
US10310564B2 (en) | Linking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with a rotatable display member | |
EP4500296A1 (en) | Computing device hinge with sliding cover | |
CN106802691A (zh) | 枢转机构 | |
TWM576276U (zh) | 用於電子裝置之轉軸結構 | |
TWI727787B (zh) | 具滑轉機制的電子裝置 | |
TWM619650U (zh) | 折疊式電子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