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633B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7633B CN106797633B CN201580045939.2A CN201580045939A CN106797633B CN 106797633 B CN106797633 B CN 106797633B CN 201580045939 A CN201580045939 A CN 201580045939A CN 106797633 B CN106797633 B CN 1067976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equipment
- grid
- belongs
- information
- base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有效提升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吞吐量。该资源调度方法的包括: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是以车辆为节点和信息源,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人-车-路-社会的互联互通的一种网络。车联网能够为人们提供诸如交通信息、位置服务、安全、娱乐、路况等多种服务,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驾驶体验。
目前,车联网主要有两种通信方式:车车通信(V2V,Vehicular to Vehicular)和车路通信(V2I,Vehicular to Infrastructure)。V2V通信中,任意两辆间距不超过车辆自身通信范围的车辆均可进行通信;V2I通信中,需要借助基站或路边设备对信道资源进行调度。V2V这种通信方式虽然简单,但在进行消息传输时,由于车辆是随机选择信道资源进行通信的,所以采用V2V的通信方式,极易发生消息碰撞而导致接收失败;而借助基站或路边设备对可用信道资源进行调度,可以有效提升车联网的性能和传输的可靠性。
但是,现有的V2I通信场景中,基于基站的调度方法存在如下问题:同一基站覆盖区域内,相同的资源(时隙或频率资源)仅能分配给该基站下的一个车辆,即同一资源仅能供一个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使用。示例的,如图1所示,假设在蜂窝通信系统中,某蜂窝小区中基站的覆盖半径为2000米,则在其覆盖范围内,为了避免车辆发送的消息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导致消息传输失败,基站只能将相同的资源分配给一个UE使用,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提升车联网中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有效提升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吞吐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所述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的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
发送所述网格划分信息给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根据各自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网格划分信息确定各自所属网格的标识;
接收所述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所属网格的标识。
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前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二网格划分信息;
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所述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前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
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将所述用户设备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所述第一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按照第一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所述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包括:根据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集合中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
所述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包括:若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一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第一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按照第二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所述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包括:根据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集合中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
所述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包括:若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二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资源用于所述第二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前六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不相邻网格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发送当前时刻的设备信息给基站,所述设备信息用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频率资源,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资源分配消息,所述资源分配消息中包含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和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的相同的频率资源的标识;
在所述资源分配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设备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设备信息给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
根据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时刻所属网格的标识。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当前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前一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网格切换;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若发生且含,则发送当前时刻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给所述基站。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给所述基站,以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消息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所述第一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若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二集合,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的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所述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基站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网格划分信息给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根据各自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网格划分信息确定各自所属网格的标识;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所属网格的标识。
在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前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设置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二网格划分信息;
设置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设置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所述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在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前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将所述用户设备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所述第一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集合中的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一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第一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集合中的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二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资源用于所述第二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在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设置不相邻网格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当前时刻的设备信息给基站,所述设备信息用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频率资源,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资源分配消息,所述资源分配消息中包含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和与所述用户设备所述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的相同的频率资源的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资源分配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给基站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时刻所属网格的标识。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之前,获取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网格切换;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处理模块确定发生网格切换,则发送当前时刻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给所述基站。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之前,发送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给所述基站,以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消息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所述第一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二集合,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的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所述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系统,包含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基站以及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具体的,基站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能够确定出这些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中是否存在不相邻网格,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该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在传输消息时,就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进行消息的传输且不会发生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使位于同一基站覆盖区域下,隶属于不相邻网格的用户设备复用相同的频率资源,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同一基站覆盖区域下的用户设备只能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同一基站覆盖区域内的资源复用,有效提升了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蜂窝通信系统的车联网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蜂窝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的网格划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蜂窝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的网格划分示意图;
图5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小区的资源分配情况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蜂窝通信系统的蜂窝小区的网格划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图8的基础上提供的另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图9的基础上提供的另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与基站进行资源调度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ddressing)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本文中结合终端和/或基站和/或基站控制器来描述各种方面。
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Equipment)。
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发明并不限定。
基站控制器,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controller),也可以是WCDMA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本发明并不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101、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具体的,对于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的获取,可以通过下述两种方式进行获取:集中式获取方式和分布式获取方式。
对于集中式获取方式,步骤101具体包括:
步骤101a、接收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
具体的,UE可以通过定位系统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如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来获取,本发明实施例对UE自身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不做限定。UE在获取到自身的位置信息后,会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基站,以使基站获取到UE的位置信息。
步骤101b、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其中,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标识以及与网格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具体的,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后,将该位置信息与网格划分信息中的覆盖区域进行比较,即可得出该位置信息所属的覆盖区域,根据所属的覆盖区域即可获取与该覆盖区域对应的网格的标识。在集中式获取方式中,用户设备只需上报自身的位置信息给基站即可,其余由基站完成,因此,采用集中式获取方式时,基站需具备很强的处理能力。
对于分布式获取方式,步骤101具体包括:
步骤101c、发送网格划分信息给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的每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每个用户设备根据各自的位置信息和网格划分信息确定各自所属网格的标识。
步骤101d、接收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各自所属网格的标识。
具体的,在分布式获取方式中,基站会首先将网格划分信息广播给该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这样,收到该网格划分信息的用户设备就可以将自身的位置信息与网格划分信息中定义的覆盖区域进行比较,得出自身的位置信息所属的覆盖区域,进而根据该覆盖区域得到所属网格的标识。用户设备确定出自身所属的网格后,将其所属网格的标识发送给基站,这样,基站只需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网格标识,即可获知该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在分布式获取方式中,大部分工作都是由用户设备自己完成的,因此,该方式能够大大减轻基站的负担。
对于分布式获取这种方式,基站向其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广播的网格划分信息的消息格式可以为:
其中,GeoInformation表示网格划分信息,GeoIndex表示网格的个数及网格标号,GeoLocation表示每个网格的位置信息,可以用经度和纬度进行表示。在该消息格式中,基站需要向其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广播每个网格的位置信息,所以这种消息格式占用的空间较大。为了减小消息的大小,还可以采用最省广播消息方案,该方案具体为:仅广播网格的个数、约束其大小的经纬度信息以及每个网格的边长,具体的消息格式为:
其中,GeoInformation表示网格划分信息,GeoCount表示网格的数量,GeoLength表示网格的长度,GeoLocation1表示网格的一个边界,GeoLocation2表示网格的对角边界。在该消息格式中,基站无需将每个网格的位置信息都广播给用户设备,因此,可以减小消息的大小。
不论是对于集中式获取方式,还是分布式获取方式,都需要基于网格划分信息,而网格划分信息为对基站所覆盖的区域进行划分得到的。
示例的,以对基于蜂窝通信系统的车联网中的基站所覆盖的区域进行划分为例,如图3所示,假设该基站覆盖区域的半径为2000m,车联网中的用户设备(即车辆节点)发送的消息的最大通信距离约为500m。为了保证相隔一个网格的用户设备在资源复用时无干扰或者干扰很小,以基站为中心点,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即1000m)为边长,则可将该基站覆盖的区域划分为16个网格,并用数字(1-16)对这16个网格进行标识,这样,就可以得到网格划分信息,该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1-16个网格标识,以及与这16个网格标识中每个网格标识对用的覆盖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相隔一个网格的用户设备在资源复用时无干扰或者干扰很小,每个网格的覆盖区域的边长至少为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每个网格的覆盖区域为正方形为例进行说明,对于按照其他划分方式得到的其他形状的网格也属于本发明实施例所保护的范围。同时,对于每个网格的标识可以用数字、字母或者组成的方式进行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加限定。
步骤102、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
优选的,不相邻网格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
示例的,如图4所示,按照步骤101中所描述的,若车辆A、车辆B和车辆C的最大通信距离为500m(图4中虚线圆圈为所述每个车辆的通信范围,其半径均为500m),每个网格所对应的覆盖区域的边长为1000m,基站获取到车辆A位于网格2中,车辆B位于网格4中,车辆C位于网格5中。那么,根据网格划分信息中每个网格所对应的覆盖区域可知,网格2和网格4的覆盖区域中有重合区域,网格4和网格5的覆盖区域中有重合区域,网格2和网格5的覆盖区域中无重合部分,因此,网格2和网格4为相邻网格,网格4和网格5为相邻网格,网格2和网格5为不相邻网格。
步骤103、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
由于网格划分信息中不相邻网格间的最小距离为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因此,若两个用户设备处于不相邻的网格中,这两个用户设备传输信息的最大通信距离不会产生重叠,因此,可以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根据步骤101和步骤102中所示例的,可以为图4中网格2中的车辆A和网格5中的车辆C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
进一步的,若步骤102中确定出存在相邻网格时,则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给用户设备。进一步的,对于车联网中的用户设备(即车辆节点)来说,每个用户设备都可以有代表自己的身份的标识,这样,对于相同网格中的用户设备来说,基站能够根据用户设备的身份标识的不同,对相同网格中的不同用户设备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避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在传输消息时发生碰撞。
另外,基站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可以预先将该分配给该小区的资源平均分配给各个网格,也可以根据该网格内用户设备数量的多少,动态的分配资源给各个网格。而若要给该覆盖区域增加新的相邻基站,如图5所示,则新的基站可以先搜索与之相邻的小区的资源配置情况,优先选择与邻区无干扰的资源配置给小区边缘的网格,然后再配置剩余资源给小区内部的网格,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邻区干扰。
可选的,如图6所示,在步骤1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4、接收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
其中,该消息类型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
步骤105、根据每个用户设备的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将用户设备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
其中,第一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大于预设传输距离,且小于等于用户设备的最大传输距离的用户设备,第二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小于预设传输距离的用户设备。
示例的,在车联网中,车辆发送的消息的通信距离大约为50m~550m。若将中间值250m作为预设通信距离,那么,第一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大于250m且小于550m的用户设备,第二集合中包括为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250m的用户设备;另外,可以将第一集合中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称为短距离消息,将第二集合中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称为长距离消息。
由于基站将用户设备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因此,对于不同的用户设备需采用不同的网格划分信息,因此,该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其中,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该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该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通信距离大于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因此,对于第一集合中的用户设备而言,需采用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对于第二集合中的用户设备而言,需采用第二网格划分信息。
对于第一集合中的用户设备而言,步骤101-103具体为:按照第一网格划分信息获取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第一结合中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中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若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一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第一资源用于第一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具体可参考步骤101-103所描述的。
对于第二集合中的用户设备而言,步骤101-103具体为:按照第二网格划分信息获取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第二集合中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中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若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二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第二资源用于第二集合的资源分配。具体可参考步骤101-103所描述的。
示例的,参考图7,仍以车联网为例,假设车联网中车辆节点发送的消息的通信距离为50m~500m,预设通信距离为250m,则按照预设通信距离250m划分得到边长为500m的网格,如图7中细实线所示,按照最大通信距离500m划分得到边长为1000m的网格,如图7中粗实线所示。若车辆C和车辆E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为长距离消息,则将车辆C和车辆E划分到边长为1000m的正方形网格中,基站会从第一资源(图7中斜线填充部分)中分配相同的资源(图7中实线箭头所指部分)给车辆C和车辆E,即车辆C和车辆E复用第一资源中相同的资源;若车辆D和车辆F待传输的消息类型为短距离消息,则将车辆D和车辆F划分到边长为500m的正方形网格。此时,基站会从第二资源(图7中点填充部分)中分配相同的资源(图7中虚线箭头所指部分)给车辆D和车辆F,即车辆D和车辆F复用第二资源中相同的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具体的,基站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能够确定出这些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中是否存在不相邻网格,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该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在传输消息时,就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进行消息的传输且不会发生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使位于同一基站覆盖区域下,隶属于不相邻网格的用户设备复用相同的频率资源,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同一基站覆盖区域下的用户设备只能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同一基站覆盖区域内的资源复用,有效提升了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的吞吐量。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201、用户设备发送当前时刻的设备信息给基站,该设备信息用于基站获取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频率资源。
其中,设备信息中包括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具体的,若设备信息中包括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则用户设备将该设备信息发送基站后,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网格划分信息,获取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进而根据网格划分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进而为该用户设备和与该用户设备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若设备信息中包括该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则基站在接收到该设备信息后,根据网格划分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所属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进而为该用户设备和与该用户设备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
步骤202、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分配消息。
其中,资源分配消息中包含基站为用户设备和与该用户设备所属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的相同的频率资源的标识。
步骤203、在资源分配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
对于步骤201中,若设备信息包括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时,在步骤201之前,如图9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4、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
步骤205、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当前时刻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具体的,用户设备根据自身的位置信息与网格划分信息中的覆盖区域进行比较,得出自身的位置信息所属的覆盖区域,进而根据该覆盖区域得到所属网格的标识,进而,用户设备将其所属网格的标识发送给基站。
可选的,用户设备可以周期性的发送设备信息给基站,但是周期性的发送可能会给用户设备和基站带来较大的开销,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10所示,在步骤2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6、获取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步骤207、根据当前时刻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前一时刻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网格切换。
具体的,用户设备根据当前时刻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当前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前一时刻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前一时刻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当前时刻所属网格的标识与前一时刻所属网格的标识是否一致,若相同,则确定未发生网格切换;若不相同,则确定发生网格切换。
若发生切换,则步骤201具体为:若发生切换,则发送当前时刻用户设备的所属网格的标识给基站,以使得基站获取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并确定与该用户设备所属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用户设备和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
进一步的,若步骤204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8、发送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给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确定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
其中,消息类型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第一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大于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第二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由于基站将用户设备确定为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因此,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是不同的,具体包括:
若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则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其中,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进而,用户设备根据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若用户设备属于第二集合,则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其中,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的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进而,用户设备根据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发送当前时刻的设备信息给基站,以使得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设备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分配消息,资源分配消息中包含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频率资源的标识;在资源分配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用户设备可以将自身的设备信息发送给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该设备信息获取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并为其分配频率资源进行消息的传输,而且在进行频率资源的分配时,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不相邻,将相同的资源分配给不相邻的网格,实现资源的复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的吞吐量。
实施例三
下面,参考图11,以将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调度方法应用于LTE网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eNB广播网格划分信息给UE。
在LTE网络中,eNB广播网格划分信息给UE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广播业务/系统信息块(MBMS/SIB,Multimedia Broadcast Service/System Information Block)进行广播,对于eNB如何对网格划分信息进行广播,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NB广播的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二网格划分信息。
步骤302、当UE有数据需要发送时,UE发送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消息给eNB,相应的,eNB接收UE发送的SR消息。
步骤303、eNB发送缓冲状态报告调度(BSR Scheduling,Buffer Status ReportScheduling)消息给UE,相应的,UE接收eNB发送的BSR Scheduling消息。
步骤304、若UE传输的待传输消息为长距离消息,则按照第一网格划分信息确定UE所属网格的标识,并发送BSR消息给eNB;或者,若UE传输的待传输消息为短距离消息,则按照第二网格划分信息确定UE所属网格的标识,发送BSR消息给eNB。相应的,eNB接收UE发送的BSR消息。
其中,BSR消息中携带有UE所属网格的标识和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消息的通信距离,对于通信距离大于预设通信距离的消息为长距离消息,对于通信距离小于预设通信距离的消息为短距离消息。示例的,UE所属网格的标识可以采用8bit信息进行携带,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的可以采用1bit信息进行携带。
步骤305、eNB根据接收的BSR消息为UE分配频率资源。
具体的,eNB对UE进行资源分配时,需考虑用户设备所处的网格、用户设备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网格间以及长短距离复用的问题。若BSR中携带的消息类型为长距离消息,则从第一资源中选取可用的频率资源进行分配;若消息类型为短距离消息,则从第二资源中选取可用的频率资源进行分配。其中,第一资源用于对发送长距离消息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分配,第二资源用于对发送短距离消息的用户设备进行资源分配。
步骤306、eNB发送V2V调度消息发送给UE,相应的,UE接收eNB发送的V2V调度消息。
其中,V2V调度消息中包括eNB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频率资源的标识。
步骤307、UE在V2V调度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中基站广播网格划分信息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根据该广播网格划分信息得到所属网格的标识,并将所述网格的标识和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发送给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消息类型和网格划分信息对用户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以实现资源复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的吞吐量。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如图12所示,该基站120包括:
存储模块1201,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其中,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处理模块1202,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根据存储模块1201存储的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
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基站120还包括:接收模块1203,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接收模块接收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基站120还包括:发送模块1204,用于发送网格划分信息给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每个用户设备根据各自的位置信息和网格划分信息确定各自所属网格的标识;
接收模块1203,还用于接收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所属网格的标识。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
设置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二网格划分信息;
设置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设置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可选的,接收模块1203,还用于接收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消息类型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
处理模块1202,还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203接收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将用户设备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第一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大于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第二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按照第一网格划分信息获取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第一集合中的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一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第一资源用于第一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按照第二网格划分信息获取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第二集合中的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二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第二资源用于第二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可选的,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设置不相邻网格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存储模块1201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是内存,也可以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处理模块1202可以是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接收模块1203可以是接收器,发送模块1204可以是发送器。
其中,上述基站120中的各个组件(存储模块1201、处理模块1202、接收模块1203、发送模块1204)可以通过总线系统12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2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205。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120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资源调度方法所对应的内容,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通过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频率资源给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具体的,基站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能够确定出这些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中是否存在不相邻网格,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该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在传输消息时,就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进行消息的传输且不会发生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使位于同一基站覆盖区域下,隶属于不相邻网格的用户设备复用相同的频率资源,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同一基站覆盖区域下的用户设备只能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同一基站覆盖区域内的资源复用,有效提升了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的吞吐量。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如图13所示,该用户设备130包括:
发送模块1301,用于发送当前时刻的设备信息给基站,所述设备信息用于基站获取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为用户设备分配频率资源,设备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接收模块1302,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分配消息,资源分配消息中包含基站为用户设备和与该用户设备所属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的相同的频率资源的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1301,还用于在接收模块1302接收的资源分配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
可选的,如图13所示,用户设备130还包括:处理模块1303;
接收模块1302,还用于在发送模块1301发送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给基站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
处理模块130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302接收的网格划分信息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可选的,处理模块1303,还用于在发送模块1301发送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之前,获取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处理模块1303,还用于根据当前时刻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网格切换;
发送模块1301,具体用于:若处理模块1303确定发生网格切换,则发送当前时刻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给基站。
可选的,发送模块1301,还用于在接收模块1302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之前,发送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给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消息类型确定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消息类型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第一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大于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第二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接收模块1302具体用于,若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则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网格划分信息,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接收模块1302具体用于,若用户设备属于第二集合,则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二网格划分信息,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的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送模块1301可以是发送器,接收模块1302可以是接收器,处理模块1303可以是处理器,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同时,用户设备130也可以包含存储模块1304,存储模块1304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是内存,也可以为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其中,上述用户设备130中的各个组件(发送模块1301、接收模块1302、处理模块1303、存储模块1304)通过总线系统1305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3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305。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资源调度方法所对应的内容,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发送当前时刻的设备信息给基站,以使得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资源,设备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接收基站发送的资源分配消息,资源分配消息中包含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的频率资源的标识;在资源分配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可以将自身的设备信息发送给基站,以使得基站根据该设备信息获取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并为其分配可用的频率资源进行消息的传输,而且在进行频率资源的分配时,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不相邻,将相同的频率资源分配给不相邻的网格,实现资源的复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复用度和网络的吞吐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资源调度系统,该系统包括图12所述的基站120,以及图13所述的用户设备130。对于基站12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实施例一和实施例四所描述的内容,对于用户设备13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五所描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所述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
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
根据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将所述用户设备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所述第一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大于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的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
发送所述网格划分信息给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根据各自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网格划分信息确定各自所属网格的标识;
接收所述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所属网格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二网格划分信息;
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所述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按照第一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所述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包括:根据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集合中的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
所述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包括:若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一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第一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按照第二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所述根据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包括:根据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集合中的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
所述若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包括:若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二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资源用于所述第二集合的资源分配。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相邻网格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
8.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发送当前时刻的设备信息给基站,所述设备信息用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频率资源,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资源分配消息,所述资源分配消息中包含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和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的相同的频率资源的标识;
在所述资源分配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
若所述设备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设备信息给基站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
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给所述基站,以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消息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所述第一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大于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若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二集合,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的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所述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设备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设备信息给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时刻所属网格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根据当前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前一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网格切换;
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包括:若发生网格切换,则发送当前时刻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给所述基站。
1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网格,则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将所述用户设备划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所述第一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传输距离大于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集合中包括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每个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网格划分信息给所述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中每个用户设备,以使得所述每个用户设备根据各自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网格划分信息确定各自所属网格的标识;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每个用户设备发送的所属网格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设置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第二网格划分信息;
设置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设置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所述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第一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集合中的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一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一资源用于所述第一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根据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和获取的第二集合中每个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二集合中的用户设备所属的网格是否存在不相邻的网格;若确定存在不相邻的网格,则从第二资源中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给所述不相邻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资源用于所述第二集合中用户设备的资源分配。
17.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设置不相邻网格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最大通信距离的2倍。
1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当前时刻的设备信息给基站,所述设备信息用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网格划分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频率资源,所述设备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所述网格划分信息包括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资源分配消息,所述资源分配消息中包含所述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和与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不相邻网格中的用户设备分配的相同的频率资源的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资源分配消息指示的频率资源上传输待传输消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给基站之前,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基站发送的网格划分信息之前,发送待传输消息的消息类型给所述基站,以使得所述基站根据所述消息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或第二集合,所述消息类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的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所述第一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大于预设通信距离,且小于等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二集合中包含待传输消息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通信距离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一集合,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第一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属于第二集合,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网格划分信息,所述第二网格划分信息中包括按照预设的通信距离划分得到的网格的标识以及与所述网格的标识对应的覆盖区域,所述预设的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小通信距离,且小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通信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网格划分信息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时刻所属网格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之前,获取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当前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时刻的前一时刻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发生网格切换;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处理模块确定发生网格切换,则发送当前时刻所述用户设备所属网格的标识给所述基站。
21.一种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1-17任一项所述的基站以及权利要求18-20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5/078130 WO2016172972A1 (zh) | 2015-04-30 | 2015-04-30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7633A CN106797633A (zh) | 2017-05-31 |
CN106797633B true CN106797633B (zh) | 2020-04-14 |
Family
ID=5719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45939.2A Active CN106797633B (zh) | 2015-04-30 | 2015-04-30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97633B (zh) |
WO (1) | WO201617297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77719B2 (en) * | 2018-09-27 | 2024-12-24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Buffer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scheduling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4327B (zh) * | 2016-11-23 | 2023-08-15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资源的分配方法以及基站 |
CN109360421B (zh) * | 2018-11-28 | 2022-03-25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信息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终端 |
CN112218263B (zh) * | 2019-07-12 | 2022-05-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11626610B (zh) * | 2020-05-27 | 2023-05-16 |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订单调度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
CN114666802A (zh) * | 2020-12-23 | 2022-06-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频谱资源的调度方法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26196A (zh) * | 2014-02-13 | 2014-05-28 | 南京邮电大学 | 多源多宿直通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跨层优化设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96019B2 (en) * | 2002-05-31 | 2006-08-22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ponsive to mobile station movement |
US20110086636A1 (en) * | 2009-10-09 | 2011-04-14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me cellular networks |
CN102088726A (zh) * | 2009-12-02 | 2011-06-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频率复用的方法及装置 |
JP6254591B2 (ja) * | 2012-08-14 | 2017-12-27 | ユニバーシティー オブ サウス オーストラリア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割り当て |
-
2015
- 2015-04-30 WO PCT/CN2015/078130 patent/WO201617297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4-30 CN CN201580045939.2A patent/CN1067976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26196A (zh) * | 2014-02-13 | 2014-05-28 | 南京邮电大学 | 多源多宿直通中继通信系统中的跨层优化设计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77719B2 (en) * | 2018-09-27 | 2024-12-24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Buffer status report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schedul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172972A1 (zh) | 2016-11-03 |
CN106797633A (zh) | 201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99384B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
US11818747B2 (en) | Resource request and allocation methods, UE, network control unit, and storage medium | |
JP7087069B2 (ja) |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集約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9155905B (zh) | 一种业务消息发送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 |
CN106797633B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7113803B (zh) | 一种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资源分配方法 | |
CN114830696B (zh) | 一种侧行通信方法及装置 | |
EP3335461B1 (en) | V2x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703809A (zh) | 边链路数据的发送和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
CN107710854A (zh) | 用于车辆通信的逐步资源分配 | |
CN107079430A (zh) |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 |
US20170303293A1 (en) | Vehic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 |
CN107041001B (zh) | 通信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US20200162854A1 (en) |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6045568A1 (zh) | 一种d2d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
WO2019196922A1 (zh) |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370532B (zh) | 一种组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5828299B (zh) | 一种车辆终端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8307453A (zh) |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网络侧设备、车联网终端及系统 | |
US2019014167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 |
CN110178404A (zh) | 一种资源使用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 |
EP3911057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11865509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16209081A (zh) | 无线通信方法与装置、接入网设备和终端 | |
CN109413742B (zh) | 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