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7592A - 无线电终端、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终端、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7592A CN106797592A CN201580054565.0A CN201580054565A CN106797592A CN 106797592 A CN106797592 A CN 106797592A CN 201580054565 A CN201580054565 A CN 201580054565A CN 106797592 A CN106797592 A CN 1067975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information
- prose
- switching
- radio terminal
- radi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involving radio access media independent information, e.g. MIH [Media independent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a plurality of users or terminals, e.g. group communication or 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电终端(1)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RAN)(3)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31S)管理的第一小区(32S)以及连接到RAN(3)的核心网络与控制实体通信,以便与第二无线电终端(2)建立ProSe通信;以及开始与第一小区(32S)中的第二无线电终端(2)的ProSe通信(103)。无线电终端(1)向控制实体(9)发射或从控制实体(9)接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1、2)从第一小区(32S)切换到由位于RAN(3)中的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31T)管理的第二小区(32T)有关的第一控制信息。因而,本发明有助于改善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的基站间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由无线电终端执行的接近服务(ProSe)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正在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的切换。
背景技术
3GPP版本12指定基于接近的服务(ProSe)(参见例如非专利文献1和2)。ProSe包括ProSe发现和ProSe直接通信。ProSe发现识别能够执行ProSe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即,ProSe使能的UE)彼此接近。在示例中,ProSe发现可以通过其中ProSe使能的UE通过仅使用由这两个UE拥有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例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技术)的能力来检测另一个ProSe使能的UE的过程来执行。在另一示例中,ProSe发现可以由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网络(E-UTRAN))或核心网络(演进分组核心(EPC))执行。
ProSe直接通信使得能够在执行ProSe发现过程之后在处于直接通信范围内的两个或更多个ProSe使能的UE之间建立通信路径。换句话说,ProSe直接通信使得ProSe使能的UE能够在不通过基站(e节点B(eNodeB))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直接与另一个ProSe使能的UE进行通信。ProSe直接通信可以通过使用也用于接入基站(e节点B)(即,E-UTRA技术)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或者通过使用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电技术(即,IEEE 802.11无线电技术)来执行。
在3GPP版本12中,核心网络(EPC)中的ProSe功能辅助ProSe发现和ProSe直接通信。ProSe功能是用于ProSe所需的网络相关操作的逻辑功能。例如,ProSe功能提供包括下列各项的功能:(a)与第三方应用(ProSe应用服务器)的通信,(b)用于ProSe发现和ProSe直接通信的UE认证,(c)ProSe发现和ProSe直接通信的配置信息(例如,无线电资源和传输功率的指定)到UE的传输,以及(d)提供EPC水平ProSe发现。ProSe功能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或实体中实现。在本说明书中,实现ProSe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或实体被称为“ProSe功能实体”或“ProSe功能服务器”。
3GPP版本12中的ProSe直接通信是终端间直接通信的一个示例。与3GPP版本12中的ProSe类似,移动通信网络中的D2D通信包括由网络中的功能或节点(例如,ProSe功能)辅助的发现阶段和直接通信阶段。终端间直接通信在彼此接近的两个或更多个无线电终端之间执行,而不通过任何网络节点(例如,基站)进行通信。终端间直接通信也被称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或“对等通信”。ProSe直接通信是终端间直接通信的示例,并且也被称为“ProSe通信”。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用于将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两个无线电终端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的切换过程中,源基站向这两个无线电终端发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指示可以在目标基站中执行终端直接通信(或指示由目标基站为终端间直接通信分配的无线电资源)。专利文献1进一步公开了当目标基站不支持终端间直接通信时,源基站指示这两个无线电终端停止终端间直接通信,然后向这两个无线电终端发射用于切换到目标基站的切换命令。
专利文献2公开了无线电终端与广域网(WAN)中的基站或另一网络实体(例如,网络控制器)通信,以便开始或维持与未授权给WAN的未授权频率上的其它无线电终端的对等通信(即,终端间直接通信)。更具体地,专利文献2公开了无线电终端(a)从WAN中的基站或另一网络实体接收未授权频率的列表,(b)在列表中包括的第一频率上开始与另一无线电终端的终端间直接通信,(c)检测第一频率上的通信质量的劣化,或检测授权使用第一频率的用户,以及(d)执行从在列表中包括的第一频率到第二频率的频率间切换。注意,专利文献2中使用的术语“频率间切换”意味着无线电终端在仍在一个基站下的情况下改变用于终端间直接通信的频率。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公开No.WO2014/084028
专利文献2:国际专利公开No.WO2011/116017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22.278V12.4.0(2013-09),“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Aspects;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the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Release12)”,2013年9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23.303V12.1.0(2014-06),“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Aspects;Proximity-based services(ProSe);Stage 2(Release 12)”,2014年6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正在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的基站间切换中,无线电终端与基站通信,并且基站向无线电终端发射与切换之后的终端间直接通信有关的信息。然而,专利文献1没有公开无线电终端与位于核心网络或外部网络(诸如ProSe功能实体)中的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控制实体通信。此外,专利文献2仅公开了无线电终端改变终端间直接通信的频率同时仍在一个基站下,但是没有提供与基站间切换有关的任何公开。也就是说,专利文献1和2没有公开诸如ProSe功能实体的用于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控制实体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与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进行通信以便辅助该无线电终端的基站间切换。
发明人已经发现了与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的基站间切换有关的几个问题。例如,当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执行基站间切换时,由于发生额外信令以维持、修改(例如,改变无线电资源)或停止终端间直接通信,切换过程可能被延迟。此外,通常,在无线电接入网络内或者在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中执行基站间切换,并且因此用于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控制实体(诸如ProSe功能实体)不参与基站间切换。因此,例如,当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执行基站间切换时,用于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控制实体(诸如ProSe功能实体)可能不能识别由基站间切换导致的终端间直接通信的状态的改变。换句话说,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的基站间切换可能导致与由终端间直接通信控制实体保持的终端间直接通信有关的配置信息和与无线电终端中的终端间直接通信有关的配置之间的不匹配。
通过这里公开的实施例要实现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有助于改进解决正在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的基站间切换的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装置、方法和程序。应当注意,该目的仅仅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将要实现的目的之一。其它目的或问题和新颖特征将从以下描述和附图中变得显而易见。
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由第一无线电终端执行的方法包括:(a)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一小区和通过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与控制实体通信,以便与第二无线电终端建立接近服务(ProSe)通信;(b)开始与第一小区中的第二无线电终端的ProSe通信;以及(c)向控制实体发射或从控制实体接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二小区有关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第二方面中,由控制实体执行的方法包括:(a)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一小区和通过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与第一无线电终端通信,以便在第一无线电终端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建立接近服务(ProSe)通信;以及(b)向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或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接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二小区有关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第三方面中,第一无线电终端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适用于:(a)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一小区并且通过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与控制实体通信,以便建立接近服务(ProSe)通信;(b)开始与第一小区中的第二无线电终端的ProSe通信;和(c)向控制实体发射或从控制实体接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从第一小区切换到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二小区有关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第四方面中,控制实体包括存储器和耦合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适用于:(a)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一小区并且通过连接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与第一无线电终端通信,以便在第一无线电终端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建立接近服务(ProSe)通信;和(b)向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或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接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从第一小区切换到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二无线接入网络管理的第二小区有关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第五方面中,程序包括指令集(软件代码),当其被加载到计算机中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根据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方面,可以提供有助于改进解决正在执行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无线电终端的基站间切换的上述几个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装置、方法和程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基站之间切换执行ProSe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时执行的无线电终端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基站之间切换执行ProSe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时执行的ProSe功能实体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在基站之间切换执行ProSe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时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在基站之间切换执行ProSe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时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在基站之间切换执行ProSe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时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在基站之间切换执行ProSe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时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在基站之间切换执行ProSe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时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0是示出了无线电终端的配置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了ProSe功能实体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素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根据需要省略重复的说明。
将主要使用关于演进分组系统(EPS)的具体示例来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不限于应用于EPS,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移动通信网络或系统,诸如3GPP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3GPP2CDMA2000系统(1xRTT、HRPD(高速率分组数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注册商标))/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系统和WiMAX系统。
第一实施例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UE 1和UE 2两者都是能够执行ProSe的无线电终端(即,ProSe使能的UE),并且它们可以建立ProSe通信路径103并在它们之间执行ProSe直接通信(或ProSe通信、终端间直接通信或D2D通信)。UE 1和UE 2之间的ProSe直接通信可以通过使用也用于接入基站(e节点B)(即,E-UTRA技术)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或者通过使用WLAN无线电技术(IEEE 802.11无线电技术)来执行。
e节点B 31S和e节点B 31T两者都是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即,E-UTRAN)3中的实体,管理小区32S和32T,并且能够通过使用E-UTRA技术在授权给E-UTRAN 3的频率上执行与UE 1和UE 2的通信(101和102)。注意,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UE1和UE2从由e节点B 31S管理的小区32S切换到由e节点B 31T管理的小区32T的小区间切换(基站间切换)。因此,e节点B31S和31T分别被称为“源e节点B”和“目标e节点B”,并且小区32S和32T分别被称为“源小区”和“目标小区”。
核心网络(即EPC)4包括多个用户平面实体(例如,图2所示的服务网关(S-GW)41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和多个控制平面实体(例如,图2所示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43和归属订户服务器(HSS)44)。用户平面实体在E-UTRAN 3和外部网络(分组数据网络(PDN))之间中继UE 1和2的用户数据。控制平面实体对UE 1和UE 2执行各种类型的控制,包括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承载管理)和计费管理。
为了在源小区32S中开始ProSe直接通信(103),UE 1和UE 2中的每一个通过源e节点B 31T附接到核心网络(即,EPC)4,建立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用于与ProSe功能实体9通信,并且通过E-UTRAN 3和EPC 4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ProSe控制信令和从ProSe功能实体9接收ProSe控制信令。UE 1和UE 2可以使用由ProSe功能实体9提供的ProSe发现服务。UE1和UE 2可以从ProSe功能实体9接收指示许可UE 1和UE 2激活ProSe发现或ProSe直接通信的消息。UE 1和UE 2可以从ProSe功能实体9接收用于在源小区32S中的ProSe发现或ProSe直接通信的配置信息(例如,无线电资源和传输功率的指定)。注意,ProSe功能与UE 1和UE2中的每一个之间的接口(PC3参考点)取决于E-UTRAN 3和EPC 4的用户平面,并且因此在该用户平面上传递ProSe控制信令。因此,如图2所示,ProSe功能实体9通过SGi参考点(其是PDN网关(P-GW)42和PDN之间的参考点)与EPC 4(即,P-GW 42)通信。
以下提供了UE1和2以及ProSe功能实体9关于UE1和UE2从源小区32S切换到目标小区32T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图3是示出由UE 1执行的过程(300)的示例的流程图。注意,可以由UE 2或UE 1和2两者执行图3所示的过程(300)。在框301中,UE 1通过第一小区(源小区32S)并且还通过EPC 4与ProSe功能实体9通信,以便建立与另一UE(UE 2)的ProSe通信。在框302中,UE 1开始与第一小区(源小区32S)中的另一UE(UE 2)的通信。在框303中,UE1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或从ProSe功能实体9接收与从第一小区(源小区32S)切换到第二小区(目标小区32T)有关的控制信息。
图4是示出由ProSe功能实体9执行的过程(400)的示例的流程图。在框401中,ProSe功能实体9通过第一小区(源小区32S)还通过EPC 4与第一UE(UE 1)通信,以便在第一小区(源小区32S)中的第一和第二UE(UE 1和2)之间建立ProSe通信。在框401中,ProSe功能实体9可以与UE 2通信,或者可以与UE 1和UE 2两者通信。
在框402中,ProSe功能实体9向第一和第二UE(UE 1和2)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或从第一和第二UE中的至少一个接收与第一和第二UE(UE 1和2)从第一小区(源小区32S)切换到第二小区(目标小区32T)有关的控制信息。从ProSe功能实体9发射到第一和第二UE(例如,UE 1)之一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ProSe通信路径103被转发到另一UE(例如,UE2)。第一和第二UE(例如,UE1)之一可以通过ProSe通信路径103从另一UE(例如,UE 2)接收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并且将接收到的控制信息发射到ProSe功能实体9。
接下来,参考图3和图4说明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的内容和传输时序的几个示例。在第一示例中,可以将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从ProSe功能实体9发射到UE 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信息可以指示是否许可在目标小区32T中切换之后的ProSe通信,或者可以指示是否许可切换到目标小区32T同时保持ProSe通信(即,在不停止ProSe通信的情况下切换到目标小区32T)。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在切换之后在目标小区32T中执行的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用于ProSe通信的该配置信息可以指示可以用于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无线电资源。
在该第一示例中,ProSe功能实体9可以在切换发起之前向UE 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ProSe功能实体9可以在执行源小区32S中的ProSe通信的配置时(即,在图3中的框301中)或者当更新源小区32S中的ProSe通信的配置时发射控制信息。响应于从UE 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到对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的请求,ProSe功能实体9可以向UE 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在该第一示例中,可以在切换之前准备在切换之后执行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并且因此防止切换的延迟,否则当在执行切换过程期间执行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准备将导致切换的延迟。
在第二示例中,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可以在切换发起之前从UE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被发射到ProSe功能实体9。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切换的提前通知的指示。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目标小区32T或目标e节点B 31T的指示。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指示源小区32S中的ProSe通信的状态(例如,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通信质量或吞吐量)。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在切换之后在目标小区32T中执行的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例如,可以用于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指示)。注意,响应于检测到源小区32S中的ProSe通信的状态的改变,UE 1、UE 2或两者可以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ProSe通信的状态的改变与UE 1和UE 2之间的距离或者UE 1或UE 2中的ProSe通信的通信质量(例如,接收功率)有关。在这个第二示例中,可以在切换之前准备在切换之后执行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并且因此防止在切换的延迟,否则当在切换过程的执行期间执行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准备将导致切换的延迟。
在第三示例中,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可以在切换发起之后但是在切换完成之前从UE 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被发射到ProSe功能实体9。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切换发起的指示。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目标小区32T或目标e节点B31T的指示。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指示源小区32S中的ProSe通信的状态(例如,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通信质量或吞吐量)。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在切换之后在目标小区32T中执行的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例如,可以用于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指示)。在第三示例中,ProSe功能实体9可以管理由切换导致的ProSe通信的状态(或配置)的改变,并因此是可以防止与由ProSe功能实体9保持的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信息以及与UE1和UE2中的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之间的不匹配的发生。
在第四示例中,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可以在切换完成之后从UE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被发射到ProSe功能实体9。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切换完成的指示。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目标小区32T或目标e节点B 31T的指示。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指示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状态(例如,所使用的无线电资源、通信质量或吞吐量)。附加地或替选地,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在目标小区32T中的切换之后执行的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例如,可以用于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无线电资源的指示)。在第四示例中,ProSe功能实体9可以管理由切换导致的ProSe通信的状态(或配置)的改变,并因此是可以防止与由ProSe功能实体9保持的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信息以及与UE1和UE2中的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之间不匹配的发生。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UE1和UE2从源小区32S切换到目标小区32T相关地执行的过程的具体示例。具体地,说明其中ProSe功能实体9在切换发起之前向UE1和UE2中的至少一个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配置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过程500的序列图。在框501和502中,UE 1和UE 2通过源e节点B 31S和EPC 4与ProSe功能实体9通信,以开始ProSe通信。在框509中,UE 1和UE 2在源小区32S中执行ProSe通信。在框504和505中,ProSe功能实体9在切换之前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是否许可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指示,或者指示是否许可切换到目标小区32T同时保持ProSe通信的指示。附加地或替选地,该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用于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
在框506和507中,UE 1和UE 2中的每一个向源e节点B 31S发射测量报告(UE测量报告)。这些测量报告可以用于源e节点B 31S以确定是否应该发起切换。用于发射测量报告的条件由源e节点B 31S在UE 1和UE 2中配置。例如,用于在E-UTRA中发射测量报告的条件是事件A3(邻居变得比服务更好补偿)。
框508与切换准备阶段相对应,并且框512与切换执行阶段相对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切换(或切换过程)包括切换准备阶段(框508)和切换执行阶段(框512)。因此,本说明书中的表述“切换之前”意味着“在切换准备阶段之前(框508)”。
在切换准备阶段(框508)中,源e节点B 31S基于测量报告确定UE 1和2的切换的发起(框509)。在框510中,源e节点B31S通过X2接口(X2参考点)向目标e节点B31T发送切换请求(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可以包括指示UE 1和2正在执行ProSe通信的指示,或者包括用于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在接收到切换请求之后,目标e节点B 31T为UE 1和2准备资源(例如,用于E-UTRA通信的承载资源(图1和图2中的101和102)、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资源和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资源),并向源e节点B 31S发送切换肯定应答消息(切换请求Ack)(框511)。切换肯定应答消息可以指示许可UE 1和UE 2在目标小区32T中执行ProSe通信,并且在目标小区32T中指示ProSe通信资源。
在切换执行阶段(框512)中,源e节点B 31S向UE 1和2发送切换命令(切换命令)消息(框513和514)。切换命令消息可以指示用于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无线电资源。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后,UE 1和2与目标e节点B 31T同步,接入目标e节点B 31T,并向目标e节点B 31T发送切换确认消息(切换确认)(框515和516)。
在框517中,UE1和UE2在目标小区32T中开始ProSe通信。当在框504和505中接收到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指示许可目标小区中的ProSe通信时,可以发起框517中的ProSe通信。另一方面,当框504和505中的控制信息指示不许可目标小区中的ProSe通信,或者指示不许可切换到目标小区32T同时保持ProSe通信时,UE 1和2可以在切换过程之前或期间停止ProSe通信(框508和512)。
尽管图5示出了基于e节点B 31S和e节点B 31T之间的直接X2信令的X2切换,但是UE 1和UE 2的切换可以是基于EPC 4(MME 43)和e节点B 31S和31T两者之间的S1-MME信令的S1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切换之前准备在切换之后在目标小区32T中执行ProSe通信,并且因此防止切换的延迟,否则当在执行切换过程期间执行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准备将导致切换的延迟。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UE1和UE2从源小区32S切换到目标小区32T相关地执行的过程的具体示例。具体地,说明其中ProSe功能实体9响应于来自UE 1或UE2的请求向UE 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配置示例。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过程600的序列图。框601至603中的过程类似于图5中的框501至503中的过程。在框604中,UE 1通过源e节点B 31S(源小区32S)和EPC 4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对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的传输请求。UE 1可以响应于检测到源小区32S中的ProSe通信的状态的改变而发射该请求。ProSe功能实体9响应于来自UE 1的该请求向UE1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ProSe功能实体9还可以响应于来自UE 1的请求向UE 2发射控制信息。框607至609中的过程类似于图5中的框506至517中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切换之前准备在目标小区32T中的切换之后执行ProSe通信,并且因此防止切换的延迟,否则当在执行切换过程期间执行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准备时导致切换的延迟。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UE1和UE2从源小区32S切换到目标小区32T相关地执行的过程的具体示例。具体地,说明了在其中UE 1和2中的至少一个在切换发起之前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配置示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过程700的序列图。框701至703中的过程与图5中的框501至503中的过程类似。在框704中,UE1在切换之前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切换的提前通知的指示、指示目标小区32T或目标e节点B 31T的指示、指示源小区32S中的ProSe通信的状态的指示以及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
在框705中,在从UE 1接收到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之后,ProSe功能实体9可以向UE 1或UE 1和UE 2两者发射用于ProSe通信的配置更新消息。用于ProSe通信的配置更新消息指示用于UE 1和2之间的ProSe通信的配置的保留、修改(例如,无线电资源的改变)或删除(即,ProSe通信的停止)。框705中的过程可以省略。框706到710中的过程类似于图5中的框506到517中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切换之前准备在切换之后在目标小区32T中执行的ProSe通信,并且因此防止切换的延迟,否则当在执行切换过程期间执行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准备时导致切换的延迟。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UE1和UE2从源小区32S切换到目标小区32T相关地执行的过程的具体示例。具体地,说明其中UE 1和UE 2中的至少一个在切换发起之后但在切换完成之前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配置示例。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过程800的序列图。框801至812中的过程类似于图5中的框501至503和506至514中的过程。在框813中,响应于从源e节点B 31S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切换命令),UE 1通过源小区32S和EPC 4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切换发起或执行的指示、指示目标小区32T或目标e节点B 31T的指示以及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
在框814中,在从UE 1接收到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之后,ProSe功能实体9可以向UE 1或者UE 1和UE 2两者发射用于ProSe通信的配置更新消息。用于ProSe通信的配置更新消息指示对UE 1和2之间的ProSe通信的配置的保留、修改(例如,无线电资源的改变)或删除(即,ProSe通信的停止)。可以省略框814中的过程。框815至817中的过程类似于图5中的框515至517中的过程。
尽管图8示出了基于e节点B 31S和e节点B 31T之间的直接X2信令的X2切换,但是UE 1和UE 2的切换可以是基于EPC 4(MME 43)和e节点B 31S和31T两者之间的S1-MME信令的S1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ProSe功能实体9可以管理由切换导致的ProSe通信的状态(或配置)的改变,因此可以防止与由ProSe功能实体9保持的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信息和与UE 1和2中的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之间不匹配的发生。
注意,UE 1可以在测量报告的发射之后(框804)并且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之前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框811)。然而,响应于接收到如图8所示的切换命令消息,由UE1发射控制信息具有以下优点:UE 1可以通过切换命令消息(例如,目标e节点B 31T的指示、目标小区32T的指示、与许可目标小区中的ProSe通信有关的信息以及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配置)将与已经发射给UE 1的目标小区32T有关的信息通知给ProSe功能实体9。
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UE1和UE2从源小区32S切换到目标小区32T相关地执行的过程的具体示例。具体地,说明其中UE1和UE2中的至少一个在完成切换之后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的示例。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类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配置示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过程900的序列图。框901至908中的过程类似于图5中的框501至503和506至517中的过程。在框909中,在从源小区32S到目标小区32T的切换完成之后,UE 1通过源小区32S和EPC 4向ProSe功能实体9发射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切换完成的指示、指示目标小区32T或目标e节点B 31T的指示以及目标小区32T中的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
在框910中,在从UE 1接收到与切换有关的控制信息之后,ProSe功能实体9可以向UE 1或者向UE 1和UE 2两者发射用于ProSe通信的配置更新消息。用于ProSe通信的配置更新消息指示用于UE 1和2之间的ProSe通信的配置的保留、修改(例如,无线电资源的改变)或删除(即,停止ProSe通信)。可以省略框910中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ProSe功能实体9可以管理由切换导致的ProSe通信的状态(或配置)的改变,因此可以防止与由ProSe功能实体9保持的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信息和与UE 1和2中的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之间不匹配的发生。
最后,说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UE 1和2以及ProSe功能实体9的配置示例。图10示出了UE 1的配置示例。UE 2可以具有与UE 1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参考图10,UE 1包括无线收发器(或无线电收发器)11、处理器12和存储器13。无线收发器11用于与E-UTRAN 3(e节点B31S和31S)通信(图1和图2中的101)并且也用于ProSe通信(图1和图2中的103)。无线收发器11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例如E-UTRA(长期演进(LTE))收发器和WLAN收发器。
处理器12从存储器13加载软件(计算机程序)并执行这些所加载的软件,从而执行与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过程300、500、600、700、800或900相关的UE 1的过程。例如,处理器12可以是微处理器、微处理单元(MPU)或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器12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13是由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构成。例如,易失性存储器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RAM(DRAM)或它们的组合。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是掩模只读存储器(MROM)、可编程ROM(PROM)、闪存、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存储器13可以包括与处理器12远程布置的储存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2可以通过I/O接口(未示出)访问存储器13。
在图10所示的示例中,存储器13用于存储包括ProSe模块14的软件模块。ProSe模块14包括用于执行与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过程300、500、600、700、800或900相关的UE 1的过程所需的指令和数据。处理器12从存储器13加载包括ProSe模块14的软件模块,并执行这些所加载的模块,从而执行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UE 1的过程。
图11示出了ProSe功能实体9的配置示例。参考图11,ProSe功能实体9包括网络接口91、处理器92和存储器93。网络接口91用于与网络节点(例如,P-GW 42和HSS 44)通信。例如,网络接口91可以包括符合IEEE 802.3系列的网络接口卡(NIC)。
处理器92从存储器93加载软件(计算机程序),并执行这些所加载的软件,从而执行与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过程400、500、600、700、800或900相关的ProSe功能实体9的过程。例如,处理器92可以是微处理器、MPU或CPU。处理器92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93由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构成。例如,易失性存储器是SRAM、DRAM或它们的组合。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是MROM、PROM、闪存、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存储器93可以包括物理上与处理器92分离的存储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92可以通过网络接口91或其它I/O接口(未示出)访问存储器93。
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存储器93用于存储包括ProSe模块94的软件模块。ProSe模块94包括执行与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过程400、500、600、700、800或900相关的ProSe功能实体9的过程所需的指令和数据。处理器92从存储器93加载包括ProSe模块94的软件模块,并执行这些所加载的模块,从而执行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ProSe功能实体9的过程。
如上面参考图10和11所说明的,包括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UE 1和2和ProSe功能实体9中的每个处理器执行包括使计算机执行参考附图说明的算法的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这些程序可以被存储在各种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从而被提供给计算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各种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记录介质(诸如软盘、磁带和硬盘驱动器)、磁光记录介质(诸如磁光盘)、紧凑型盘只读存储器(CD-ROM)、CD-R、CD-R/W和半导体存储器(例如掩模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闪存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类型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这些程序提供给计算机。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用于通过有线通信路径(诸如电线和光纤)或无线通信路径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其它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可以彼此适当地组合。
通过使用主要与EPS相关的具体示例来说明上述实施例。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诸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3GPP2CDMA2000系统(1xRTT、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系统和移动WiMAX系统。
此外,上述说明性实施例仅仅是由发明人获得的技术思想的应用的示例。更不用说,这些技术思想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4年10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206188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 UE
2 UE
3 E-UTRAN
4 EPC
9 ProSe功能实体
31S 源e节点B
31T 目标e节点B
32S 源小区
32T 目标小区
103 ProSe通信路径
Claims (52)
1.一种由第一无线电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一小区并且通过连接到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与控制实体通信,以便建立与第二无线电终端的接近服务(ProSe)通信;
开始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第二无线电终端的所述ProSe通信;以及
向所述控制实体发射或从所述控制实体接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从所述第一小区切换到由位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二小区有关的第一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前,或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后但在所述切换的完成之前,从所述控制实体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许可所述切换之后的所述ProSe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用于在所述切换之后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执行的所述ProSe通信的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执行用于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配置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从所述控制实体发射到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更新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配置时,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从所述控制实体发射到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向所述控制实体发射对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传输请求,其中,
响应于所述传输请求,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从所述控制实体发射到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前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控制实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所述切换的提前通知的指示;以及与在所述切换之后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执行的所述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由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后但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前,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控制实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所述切换发起的指示;指示所述第二小区的指示;以及与在所述切换之后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执行的所述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状态的改变而由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控制实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roSe通信的所述状态的改变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通信质量有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控制实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所述切换完成的指示和指示所述第二小区的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所述ProSe通信的配置的改变的第二控制信息,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而从所述控制实体发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对所述ProSe通信的所述配置的保留、修改或删除。
18.一种由控制实体执行的方法,包括:
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一小区并且通过连接到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与第一无线电终端进行通信,以便在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建立接近服务(ProSe)通信;以及
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或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接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从所述第一小区切换到由位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二小区有关的第一控制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前,或者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后但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前,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许可所述切换之后的所述ProSe通信。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前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所述切换的提前通知的指示;以及与在所述切换之后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执行的所述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后但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前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所述切换发起的指示;指示所述第二小区的指示;以及与在所述切换之后在所述第二小区中执行的所述ProSe通信有关的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响应于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状态的改变,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roSe通信的所述状态的改变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通信质量有关。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或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后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指示所述切换完成的指示和指示所述第二小区的指示。
29.根据权利要求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将指示所述ProSe通信的配置的改变的第二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对所述ProSe通信的配置的保存、修改或删除。
31.一种第一无线电终端,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
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一小区并且通过连接到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与控制实体通信,以便于建立与第二无线电终端的接近服务(ProSe)通信;
在所述第一小区中开始与所述第二无线电终端的所述ProSe通信;以及
向所述控制实体发射或从所述控制实体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与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电终端从所述第一小区切换到由位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二小区有关。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前或者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后但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前,从所述控制实体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前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控制实体。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后但是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前,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控制实体。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状态的改变,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控制实体。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ProSe通信的状态的改变与在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的距离或者与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通信质量有关。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后,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控制实体。
38.根据权利要求33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切换的提前通知的指示;指示所述切换发起的指示;指示所述切换完成的指示;或指示所述第二小区的指示。
39.根据权利要求33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适用于:接收指示所述ProSe通信的配置的改变的第二控制信息,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从所述控制实体发射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第一无线电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对所述ProSe通信的所述配置的保留、修改或删除。
41.一种控制实体,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适配为:
通过由位于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一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一小区并且通过连接到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与第一无线电终端通信,以便于建立在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的接近服务(ProSe)通信;以及
向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或从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与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和所述第二无线电终端从所述第一小区切换到由位于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实体管理的第二小区有关。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适用于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前,或者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后但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前,将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射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适用于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前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适用于在所述切换发起之后但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前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适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响应于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检测到所述第一小区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状态的改变而发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ProSe通信的所述状态的所述改变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第一无线电终端中的所述ProSe通信的通信质量有关。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适用于在所述切换完成之后从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48.根据权利要求4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切换的提前通知的指示;指示所述切换发起的指示;指示所述切换完成的指示;或指示所述第二小区的指示。
49.根据权利要求43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适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向所述第一和第二无线电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指示所述ProSe通信的配置的改变的第二控制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控制实体,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指示对所述ProSe通信的所述配置的保留、修改或删除。
51.一种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52.一种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06188 | 2014-10-07 | ||
JP2014-206188 | 2014-10-07 | ||
PCT/JP2015/003571 WO2016056153A1 (ja) | 2014-10-07 | 2015-07-15 | 無線端末、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7592A true CN106797592A (zh) | 2017-05-31 |
CN106797592B CN106797592B (zh) | 2020-09-08 |
Family
ID=5565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54565.0A Active CN106797592B (zh) | 2014-10-07 | 2015-07-15 | 无线电终端、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242201A1 (zh) |
EP (1) | EP3206431B1 (zh) |
JP (1) | JPWO2016056153A1 (zh) |
KR (1) | KR101896393B1 (zh) |
CN (1) | CN106797592B (zh) |
WO (1) | WO201605615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62065A1 (en) | 2015-10-09 | 2017-04-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Network initiated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
WO2018027946A1 (zh) * | 2016-08-12 | 2018-0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获取方法以及终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745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084028A1 (ja) * | 2012-11-28 | 2014-06-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プロセッサ、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CN103889071A (zh) * | 2014-02-24 | 2014-06-25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随机接入技术的d2d通信同步、建立与恢复方法 |
WO2014157868A1 (en) * | 2013-03-28 | 2014-10-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16686B2 (en) | 2010-03-17 | 2016-1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
KR101595431B1 (ko) * | 2012-01-16 | 2016-02-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근접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EP2875593B1 (en) * | 2012-07-20 | 2020-07-0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evice-to-device related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957113A1 (en) * | 2013-02-15 | 2015-12-23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Facilitating group handover |
-
2015
- 2015-07-15 JP JP2016552805A patent/JPWO2016056153A1/ja active Pending
- 2015-07-15 WO PCT/JP2015/003571 patent/WO201605615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7-15 US US15/517,421 patent/US2018024220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5-07-15 EP EP15848521.9A patent/EP3206431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7-15 KR KR1020177008325A patent/KR101896393B1/ko active Active
- 2015-07-15 CN CN201580054565.0A patent/CN1067975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745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084028A1 (ja) * | 2012-11-28 | 2014-06-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プロセッサ、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14157868A1 (en) * | 2013-03-28 | 2014-10-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
CN103889071A (zh) * | 2014-02-24 | 2014-06-25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随机接入技术的d2d通信同步、建立与恢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ERICSSON: "R3-132277,Mobility for D2D UEs", 《3GPP TSG-RAN WG3 #8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056153A1 (ja) | 2016-04-14 |
EP3206431B1 (en) | 2020-02-19 |
CN106797592B (zh) | 2020-09-08 |
KR20170048455A (ko) | 2017-05-08 |
JPWO2016056153A1 (ja) | 2017-07-27 |
EP3206431A1 (en) | 2017-08-16 |
US20180242201A1 (en) | 2018-08-23 |
KR101896393B1 (ko) | 2018-09-10 |
EP3206431A4 (en) | 2018-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078687A1 (en) | Inter-system handover between standalone mode and non-standalone mode | |
JP7428229B2 (ja) | 無線局、無線端末、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 |
CN111213397B (zh) | 用户设备(ue)处的策略供应 | |
TWI602458B (zh) | 處理節能的裝置及方法 | |
TW201831002A (zh) | 處理新無線能力的裝置及方法 | |
US1200402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voice service qua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4796954A (zh) | 用于网络环境中的无缝移动性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1867057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2449759B (zh) | 将数据连接传输到无线电接入网络 | |
CN106605429B (zh) | 用于管理电路交换回退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 |
TWI755521B (zh) | 處理雙連結中的通訊的裝置及方法 | |
TW201931937A (zh) | 處理新無線獨立網路的移動性的裝置及方法 | |
CN105101311B (zh) | 一种承载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1134366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trace corresponding to a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6797592A (zh) | 无线电终端、控制设备及其方法 | |
WO2021047443A1 (zh) | 一种业务数据包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 |
EP3735031B1 (en) |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CN105208672B (zh) | 一种用于eps网络架构的通道信息管理方法 | |
CN106576278B (zh) | 一种srvcc能力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476067A (zh) | 资源预留方法和系统 | |
WO2018045533A1 (zh) | 一种业务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20240276314A1 (en) | Handover schemes for user aggregation scenari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EP3398370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messag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