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3099B - 基站及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及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3099B CN106793099B CN201610222203.4A CN201610222203A CN106793099B CN 106793099 B CN106793099 B CN 106793099B CN 201610222203 A CN201610222203 A CN 201610222203A CN 106793099 B CN106793099 B CN 1067930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rt tti
- dci
- user equipment
- uplink data
- schedu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基站及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中包括传输所述上行数据所使用的短TTI之后的第N个短TTI的配置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上述的方案,可以在缩短TTI时实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快速反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及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
背景技术
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是诸如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其决定了时频资源的具体调度方式。较短的TTI将使得多种无线通信业务受益,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系统开销大等问题。
例如,目前的无线互联网业务中,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TCP)类的业务占据了主流,其中很多都是数据率较大、生存时间较低的业务,例如网页浏览,短视频播放等。TCP协议的特点之一是窗口的初始尺寸较小,需要经过多次来回数据传输无误后,窗口才能扩到最大,因此其启动过程为“慢启动”。通常,在假设信道环境理想的情况下,启动速度主要和初始的窗口大小,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相关,但是,因为互联网设备标准不一等问题,初始窗口不宜过大,控制拥塞的阈值也不能太大,对于宽带网络,这就决定了RTT是快速提升传输数据量的关键因素。
而在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中,为了减少空口时延,基于对TCP的应用吞吐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缩短TTI对减少延迟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缩短TTI的技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无法反馈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缩短TTI时如何反馈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中包括传输所述上行数据所使用的短TTI之后的第N个短TTI的配置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且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反馈向所述用户设备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预设的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且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预设的P-DCI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时,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判断单元,适于当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中包括传输所述上行数据所使用的短TTI之后的第N个短TTI的配置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HARQ反馈单元,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HARQ反馈单元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且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反馈向所述用户设备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HARQ反馈单元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HARQ反馈单元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预设的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HARQ反馈单元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且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HARQ反馈单元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HARQ反馈单元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预设的P-DCI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可选地,所述HARQ反馈单元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时,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的方案,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且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可以实现短TTI下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TTI可变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TTI可变的无线通信方法的一种数据流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TTI可变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另一种数据流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中的一种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中的一种通过短TTI对用户设备进行调度的示意图;
图6是使用本发明实施中的一种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进行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中的另一种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一个比特的未反馈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将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两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进行反馈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中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当将TTI缩短为短TTI(short TTI)时,由于现有技术中1ms的时间内仅能反馈一次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导致基站无法对使用短TTI传输的上行数据进行HARQ信息的反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且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可以实现短TTI下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中TTI可变的无线通信方法做进一步消息的介绍。
基站在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指示目标TTI的配置信息和退出帧数,用户设备盲检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后,可以根据目标TTI的配置信息调度至目标TTI下进行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并在数据帧数超过退出帧数时,再次盲检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调度至新的目标TTI。此方案以简单的方式实现了TTI的部分缩短,也即在不同的时段使用不同的TTI,从而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用户设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尤其适合TCP业务的特点,可以解决使用不同TTI造成的控制资源开销增加的问题,从而有利于节省宝贵的无线资源。
进一步而言,用户设备根据目标TTI的配置信息可以确定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搜索域,从而可以检测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据此完成数据传输。换言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仅需要检测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无需始终盲检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额外增加的系统开销。
此外,在数据帧数未达到退出帧数时,基站可以重新配置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目标TTI的配置信息,并通过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用户设备再次盲检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而使得用户设备退出当前的目标TTI而调度至新的目标TTI,该新的目标TTI与当前的目标TTI相同或不同。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中TTI可变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TTI可变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LTE系统,或者是其他适当的无线通信系统。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盲检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获取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目标TTI的配置信息和退出帧数;
步骤S12,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调度至所述目标TTI下,并与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S13,当传输的数据帧数超过所述退出帧数时,盲检所述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调度至所述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指示的新的目标TTI。
本实施例以LTE系统为基础进行说明,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其中,主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为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辅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为承载快速DCI的PDCCH;目标TTI是指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指示的将要采用的TTI,又称为短TTI,以和LTE系统中的默认TTI(即1ms)区分。其中,短TTI通常小于1ms,例如可以是0.5ms、0.25ms等。
其中,为了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获取其中携带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P-DCI),本实施例定义了专用于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的新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y,CRNTI),又称为目标CRNTI或者sCRNTI,并采用该目标CRNTI来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sCRNTI与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匹配,通过sCRNTI可以解扰出sPDCCH上携带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sCRNTI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协议或者其他的方式约定,例如,系统可以为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分配相应的sCRNTI,以供用户设备利用该sCRNTI对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进行盲检。
每个TTI的下行控制信息位于事先约定的区域,也即搜索域,因而可以根据TTI来确定搜索域。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的搜索域可以基于默认的TTI来确定,例如可以复用当前LTE系统中常规的PDCCH的搜索域和资源。换言之,对于接入的用户设备(UE),可以盲检当前LTE系统中PDCCH的搜索域,通过sCRNTI解扰得到其中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中携带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P-DCI)。
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短TTI的配置信息(例如短TTI的长度,诸如0.5ms、0.25ms等)以及退出帧数,此外还可以包括时频资源(RB)配置以及其他控制信息。其中,退出帧数用于指示UE在该退出帧数内保持当前的短TTI不变,而在超过该退出帧数后,返回再次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以获取新的短TTI的配置信息。由此,UE无需始终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有利于降低系统开销。
根据短TTI的长度,UE可以确定短TTI的搜索域,从而在短TTI的搜索域上检测承载快速DCI的PDCCH上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短TTI快速DCI)。承载快速DCI的PDCCH可以配置在短TTI所在的时频资源的第一个符号(即时频信息)内。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有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配置信息,例如当前LTE系统中PDCCH上的至少部分下行控制信息。之后,UE就可以在短TTI下进行资源调度,并完成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UE只需检测承载快速DCI的PDCCH,而无需保持对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的盲检。
当传输的数据帧数超过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中指示的退出帧数时,UE才再次返回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并获取此时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携带的新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可以包括新的短TTI和新的退出帧数。其中,新的短TTI可以是LTE系统中默认的TTI,也即1ms,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的TTI。当然,新的短TTI也可以和当前的短TTI相同,也即,UE继续保持在当前的短TTI下,直至再次超出新的退出帧数后,重新确定新的短TTI。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承载快速DCI的PDCCH中可以设置有退出指示符,也即第二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退出指示符,用于指示UE是否要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当检测到退出指示符有效时,例如退出指示符对应的二进制位(bit)为0时,开始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而无需等待至退出帧数,以获取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并按照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调度至新的短TTI;当检测到退出指示符无效时,例如退出指示符对应的二进制位(bit)为1时,继续承载快速DCI的PDCCH的检测,而不去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
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用户设备首先被调度至较短的短TTI(小于1ms),持续的时间为退出帧数决定的时间,从而实现了半静态的TTI调度方式;或者,也根据基站的指示变更至其他短TTI或者LTE系统中常规的TTI,从而实现了更为灵活的TTI调度方式。本实施例的此种方案尤其适用于TCP慢启动的特性。
此外,根据短TTI的不同,每个短TTI内可以调度的资源也不同,例如可以是1个OFDM符号至7个OFDM符号。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可以在LTE系统的高层配置消息中扩展PDCCH配置的信令信息,包括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和承载快速DCI的PDCCH的配置信息,和/或退出帧数。相应地,短TTI下的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上下行参考信号等也应当根据短TTI的配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扩展。上行控制信道也可以根据短TTI的配置信息进行相应的增强,以适应短TTI下的上行数据。
参考图2,下面根据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在步骤S201中,用户设备21随机接入,并与基站20之间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
在步骤S202中,基站20配置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上承载有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短TTI的配置信息(例如短TTI的长度)和退出帧数。
在步骤S203中,用户设备21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例如可以复用当前LTE系统中常规的PDCCH的搜索域来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并使用与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关联的sCRNTI解扰得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通过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可以确定承载快速DCI的PDCCH的搜索域,进而可以根据承载快速DCI的PDCCH中携带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调度至短TTI下。
在步骤S204中,用户设备21在短TTI下完成与基站20之间的数据传输。在达到退出帧数之前,用户设备21仅需要检测承载快速DCI的PDCCH,而无需始终对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进行盲检。
在步骤S205中,当用户设备21检测到传输的数据帧数超过退出帧数时,返回再次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具体而言,可以采用sCRNTI解扰得到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有新的短TTI和新的退出帧数。由此,用户设备21可以根据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调度至新的短TTI下进行数据传输。
参考图3,下面根据另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在步骤S301中,用户设备31随机接入,并与基站30之间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
在步骤S302中,基站30配置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上承载有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该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短TTI的配置信息(例如短TTI的长度)和退出帧数。
在步骤S303中,用户设备31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例如可以复用当前LTE系统中常规的PDCCH的搜索域来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并使用与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关联的sCRNTI解扰得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通过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可以确定承载快速DCI的PDCCH的搜索域,进而可以根据承载快速DCI的PDCCH中携带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调度至短TTI下。
在步骤S304中,用户设备31在短TTI下完成与基站30之间的数据传输。在达到退出帧数之前,用户设备31仅需要检测承载快速DCI的PDCCH,而无需始终对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进行盲检。
在步骤S305中,在数据的帧数到达退出帧数之前,基站30在承载快速DCI的PDCCH中指示用户设备31对短TTI进行变更。例如,可以将承载快速DCI的PDCCH中的退出指示符设置为有效。
在步骤S306中,用户设备31根据承载快速DCI的PDCCH的指示,在下一个子帧开始时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
具体而言,仍然采用sCRNTI解扰得到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有新的短TTI和新的退出帧数。由此,用户设备31可以根据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调度至新的短TTI下进行数据传输。具体而言,可以采用sCRNTI解扰得到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携带有新的短TTI和新的退出帧数。由此,用户设备31可以根据更新后的第一下行控制信息调度至新的短TTI下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的介绍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TTI可变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将用户设备调度至相应的短TTI下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由于在一个被调度子帧(subframe)中,用户设备可能向基站多次传输上行数据,即使用多于一个的短TTI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但是,现有的技术中仅支持在1ms内反馈一次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使得用户设备反馈无法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影响了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通过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且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可以实现短TTI下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具体请参见图4和图5所示。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401:接收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
请继续参见图3所示,用户设备31可以通过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例如可以复用当前LTE系统中常规(legacy)的PDCCH的搜索域(Search Space,SS)来盲检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并使用与承载慢速主DCI的PDCCH关联的sCRNTI解扰得到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并通过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可以确定承载快速DCI的PDCCH的搜索域,进而可以根据承载快速DCI的PDCCH中携带的短TTI快速DCI,并根据所述短TTI快速DCI调度至对应的短TTI下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
请参见图5所示,图5(a)至5(c)中用户设备UE1、UE2和UE3分别通过盲检确定的短TTI快速DCI,调度至相应的短TTI1~短TTI6下与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标注有UE1为用户设备UE1的短TTI,标注有UE2为用户设备UE2的短TTI为向用户设备UE2传输短TTI快速DCI的短TTI,标注有UE3为用户设备UE3传输短TTI快速DCI的短TTI。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为基站当前要调度的子帧,或者是即将要调度的子帧,下文中的下一被调度子帧即当前待调度子帧之后的下一个子帧。
步骤S402: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短TTI快速DCI为基站进行配置,因此,基站可以获知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各个短TTI快速DCI分别为哪个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其中,当基站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子帧中的某个短TTI向基站传输的上行数据时,可以在该短TTI后的第N个短TTI,即通过该短TTI后的第N个短TTI快速DCI向用户设备反馈在该短TTI传输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ACK/NACK信息。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且N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在该短TTI后的第1个短TTI即向用户设备反馈其在该短TTI传输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以实现HARQ信息的快速反馈,或者通常可以在该短TTI后的第3个短TTI向用户设备反馈其在该短TTI传输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步骤S403: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基站在进行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反馈时,需要首先判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即传输所述上行数据的短TTI后的第N个短TTI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是否为该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基站即可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上行数据的反馈HARQ信息。
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图4仅示出了理想状况下的上行数据的HARQ的反馈,即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在某个短TTI接收到用户设备传输的上行数据之后,在该短TTI后的第N个短TTI均可以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该短TTI传输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例如,具体请参见图6所示,基站在用户设备UE1的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短TTI1至短TTI6分别反馈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即sPDCCH A/N信息,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未反馈的sPDCCH A/N信息。
但是,实践中通常出现的情况是,无法在相应的第N个短TTI快速DCI向用户设备反馈对应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可以通过将为反馈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顺延至当前待调度子帧中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下一被调度子帧,或者通过单独的P-DCI完成所有对应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反馈,以实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快速反馈,具体请参见图7。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可以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701:接收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
步骤S702: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可以执行步骤S703;反之,则可以执行步骤S704。
步骤S703: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步骤S701~S703的执行请参见图4中的步骤S401~S403的描述进行执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4: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可以执行步骤S705,反之,则可以执行步骤S706。
在具体实施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此时,基站将无法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此时,可以首先判断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子帧,即所述用户设备的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之后的其他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承载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的短TTI快速DCI,即当前待调度子帧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以在确定是否可以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将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设备。
步骤S705: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在确定当前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基站可以将无法在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反馈的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顺延至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下一短TTI快速DCI进行反馈。通过这种顺延的方式,即可实现对应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及时反馈。
在具体实施中,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或者两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
例如,请参见图8所示,假定N=3,当用户设备UE1在短TTI0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那么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即为短TTI4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但是,基站向用户设备UE1的短TTI快速DCI仅在短TTI1~短TTI3传输,在短TTI4将不传输所述用户设备UE1的短TTI快速DCI,且在短TTI5~短TTI6也均不是所述用户设备UE1的短TTI快速DCI。此时,基站将无法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完成用户设备UE1的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反馈。同样地,基站无法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反馈的用户设备UE1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还可能为两个比特。
为解决上述问题,基站可以将无法在当前子帧中反馈的一个或两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顺延至下一被调度子帧进行反馈,或者通过预设的P-DCI单独进行反馈的方式,以实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快速反馈。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706:判断下一被调度子帧是否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可以执行步骤S707至S710,反之,则可以执行步骤S711。
在具体实施中,在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时,可以首先判断下一被调度子帧是否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
步骤S707:判断是否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可以执行步骤S710;反之,则可以执行步骤S708。
在具体实施中,还可能出现的情况时,当前待调度子帧中除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即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两个比特的HARQ信息为反馈。此时,基站可以首先判断是否还有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需要反馈。
步骤S708:判断下一被调度子帧是否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可以执行步骤S709;反之,则可以执行步骤S710。
步骤S709:使用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和预设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所述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且确定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即可采用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和预设的P-DCI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从而可以实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及时反馈。其中,所述预设的P-DCI中仅包括对应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请参见图9所示,用户设备UE1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未反馈的两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即第一个比特的A/N信息,可以采用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进行反馈,另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即第二个比特的A/N信息可以采用预设的P-DCI进行反馈。
步骤S710:使用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仅存在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而不存在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即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仅存在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时,且确定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基站即可采用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将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未反馈的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进行反馈。
步骤S711:使用预设的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仅存在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且当前子帧的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可以通过所述预设的P-DCI将在当前待调度子帧未反馈的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即可实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及时反馈。其中,此时的预设的P-DCI中仅包括当前待调度子帧未反馈的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仅以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仅存在一个或者两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行数据的HARQ方法进行了介绍,这是为了在充分利用短TTI资源的同时,又不对现有的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造成影响为前提设定的条件。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实现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更多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反馈,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制。
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下面将对上述的方法对应的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站100可以包括判断单元1001和HARQ反馈单元1002,其中:
所述判断单元1001,适于当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中包括传输所述上行数据所使用的短TTI之后的第N个短TTI的配置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HARQ反馈单元1002,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上述的方案,基站可以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在某个短TTI接收到用户设备传输的上行数据之后,当确定该短TTI后的第N个短TTI将向所述用户设备传输短TTI快速DCI时,可以通过所述短TTI后的第N个短TTI传输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该短TTI传输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时,且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可以将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顺延至当前待调度子帧中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进行反馈。
具体而言,所述HARQ反馈单元1002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还需要反馈的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且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反馈向所述用户设备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时,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仅存在一个比特的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时,可以将所述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顺延至下一被调度子帧中进行反馈。
具体而言,所述HARQ反馈单元1002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时,并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仅存在一个比特的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可以使用预设的P-DCI将所述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设备,以实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的及时反馈。
具体而言,所述HARQ反馈单元1002还适于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时,并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仅存在一个比特的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预设的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时,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仅存在一个比特的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时,基站可以使用当前待调度子帧中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将所述一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反馈至所述用户设备。
具体而言,所述HARQ反馈单元1002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且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时,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同时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两个比特的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时,基站可以分别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和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将所述两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分别反馈至所述用户设备。
具体而言,所述HARQ反馈单元1002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时,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同时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两个比特的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时,基站可以分别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和预设的P-DCI将所述两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分别反馈至所述用户设备。
具体而言,所述HARQ反馈单元1002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预设的P-DCI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确定当前待调度子帧中的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短TTI快速DCI时,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同时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且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两个比特的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未反馈时,基站可以分别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和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将所述两个比特的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分别反馈至所述用户设备。
具体而言,所述HARQ反馈单元1002还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还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时,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和所述下一被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中包括传输所述上行数据所使用的短TTI之后的第N个短TTI的配置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预设的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且确定不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时,使用下一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下一子帧不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确定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且下一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下一子帧 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和预设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适于当接收到用户设备在当前待调度子帧下传输的上行数据时,判断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否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中包括传输所述上行数据所使用的短TTI之后的第N个短TTI的配置信息,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HARQ反馈单元,适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为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确定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时,使用所述下一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确定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且下一被调度子帧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预设的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确定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下一被调度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且确定不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时,使用下一子帧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使用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对应的短TTI快速DCI不是所述用户设备的下行控制信息,确定所述当前待调度子帧中不存在所述用户设备的下一短TTI快速DCI下一子帧不为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确定需要反馈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且下一子帧不是调度所述用户设备的子帧时,使用下一子帧 中对应的短TTI快速DCI和预设P-DCI向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反馈所述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和其他上行数据的HARQ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22203.4A CN106793099B (zh) | 2016-04-11 | 2016-04-11 | 基站及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222203.4A CN106793099B (zh) | 2016-04-11 | 2016-04-11 | 基站及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3099A CN106793099A (zh) | 2017-05-31 |
CN106793099B true CN106793099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58972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22203.4A Active CN106793099B (zh) | 2016-04-11 | 2016-04-11 | 基站及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930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40696A1 (zh) * | 2018-01-22 | 2019-07-2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5561A (zh) * | 2005-08-24 | 2011-05-1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样传输时间间隔 |
CN104468030A (zh) * | 2014-08-26 | 2015-03-2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6048597A1 (en) * | 2014-09-26 | 2016-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ltra-low latency lte control data communic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33015B2 (en) * | 2012-06-15 | 2016-08-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itigating ghost signalling effects in radio systems |
-
2016
- 2016-04-11 CN CN201610222203.4A patent/CN1067930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5561A (zh) * | 2005-08-24 | 2011-05-1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样传输时间间隔 |
CN105337698A (zh) * | 2005-08-24 | 2016-02-1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多样传输时间间隔 |
CN104468030A (zh) * | 2014-08-26 | 2015-03-2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WO2016048597A1 (en) * | 2014-09-26 | 2016-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ltra-low latency lte control data communic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onsiderations on UL HARQ for Supporting Latency Reduction;Nokia Networks, Alcatel-Lucent,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4 R1-160799》;20160205;1-4页 * |
Discussions on DL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short TTI;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4 bis R1-162545》;20160401;1-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3099A (zh) | 201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5701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high priority uplink transmission | |
EP3269068B1 (en) | Defining sub-subchannel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separately provided frequency and time resources and related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 |
JP6496777B2 (ja) |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を扱う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 |
KR102579980B1 (ko) | 멀티-우선순위 스케줄링을 지원하는 제어 시그널링 | |
CN103220070B (zh) | 一种上行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 |
KR102301474B1 (ko) | Lte 라이센스 지원형 액세스 동작에서의 drx 핸들링 | |
EP2654358B1 (en) |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 |
CN102754508B (zh) | 参考信号发送方法、移动台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 |
JP2022549660A (ja) |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多重化する方法および関連する装置 | |
CN102355325B (zh) | 一种pucch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 |
EP2806696A1 (en) | Uplink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
US11330541B2 (en) | System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2684310B1 (en) | Methods and network nodes for allocating control channel elements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US10375717B2 (en) | User equipment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 |
EP3322239B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
JP7068331B2 (ja) | 端末および端末の送信方法 | |
CN111713153B (zh) | 用于定时提前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 |
AU2017240972A1 (en) | Self-contained uplink for reduced duration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 |
CN105993137A (zh) | 确定lte-tdd系统中的灵活子帧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8228512A1 (zh) |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
US11683811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ith altera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 |
CN106961742A (zh) | 一种上行laa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6793099B (zh) | 基站及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方法 | |
CN112019308A (zh) | 一种harq传输方法和装置 | |
KR102372488B1 (ko) | 무선 패킷 네트워크를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089 18 / F, block B, Zhizhen building, No.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Room 516, building A, Tsinghua Science Park,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PREADTRUM HI-TECH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