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791795A - 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91795A
CN106791795A CN201710001372.XA CN201710001372A CN106791795A CN 106791795 A CN106791795 A CN 106791795A CN 201710001372 A CN201710001372 A CN 201710001372A CN 106791795 A CN106791795 A CN 106791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
video
video stream
picture
eye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13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13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917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91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917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49Multi-view displays for displaying three or more geometrical viewpoints without viewer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该发送方法包括:获取3D视频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根据所述左眼画面生成左眼视频流,根据所述右眼画面生成右眼视频流;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本发明中,将3D视频流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分别采用两路独立的视频流封装发送,接收端在接收到该3D视频流后,如果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播放,可以分别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进行3D显示,如果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播放,可以只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中的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并进行2D显示。

Description

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视频流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开展以来,尤其在高清机顶盒开始逐渐普及的时候,各地都有3D节目频道的开办,以在3D电视机上能够有立体视觉的体验,提高观看的真实感受。然而,目前采用的3D节目的播发方式是,采用高清分辨率将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封装在一个视频流中,这样普通电视机的用户无法正常观看节目,要求用户使用3D电视机或者VR眼镜等3D显示装置才可以正常观看,这样对于广电的业务推广成本增加,拓展用户也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非3D电视机难以正常观看3D节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获取3D视频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
根据所述左眼画面生成左眼视频流,根据所述右眼画面生成右眼视频流;
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优选地,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为标清或高清视频流。
优选地,采用节目映射表中的stream_type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或者
采用业务描述表中针对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优选地,采用相同的频点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包括:
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
当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时,采用两个视频解码器分别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根据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生成3D显示画面,所述3D显示画面中,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并排设置的两个视频窗口中;将所述3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当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时,采用一个视频解码器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中的其中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根据所述解码画面生成2D显示画面;将所述2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左右或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尺寸相同的视频窗口中。
优选地,所述接收方法还包括:
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用于调整视频窗口大小和/或位置的遥控指令,根据所述遥控指令,调整所述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
获取所述显示装置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显示装置的设备信息,自动调整所述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
优选地,当采用节目映射表中的stream_type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时,所述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查询节目映射表,确定节目映射表中stream_type定义的该Pid对应的类型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或者
当采用业务描述表中针对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时,所述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查询节目映射表,确定节目映射表中该Pid对应的program_number;
根据该program_number查询SDT表,确定SDT表中针对该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的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3D视频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
视频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左眼画面生成左眼视频流,根据所述右眼画面生成右眼视频流;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时,采用两个视频解码器分别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根据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生成3D显示画面,所述3D显示画面中,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并排设置的两个视频窗口中;将所述3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时,采用一个视频解码器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中的其中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根据所述解码画面生成2D显示画面;将所述2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将3D视频流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分别采用两路独立的视频流封装发送,接收端在接收到该3D视频流后,如果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播放,可以分别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进行3D显示,如果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播放,可以只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中的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并进行2D显示。即,2D显示装置也可以正常收看3D视频,3D显示装置仍可以保持3D显示效果,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的显示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3D视频流的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3D视频流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该发送方法包括:
步骤S11:获取3D视频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3D视频可以是电视台的3D视频节目,也可以是其他需要传输的3D视频。其中,3D视频中的每一3D显示画面分别对应一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
步骤S12:根据所述左眼画面生成左眼视频流,根据所述右眼画面生成右眼视频流;
即,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分别封装在不同的视频流中。
步骤S13: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是两路独立的视频流,互不干扰。
通常情况下,为了接收端能够在接收到3D视频流时,能够即时采用3D模式播放,优选地,同时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3D视频流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分别采用两路独立的视频流封装发送,接收端在接收到该3D视频流后,如果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播放,可以分别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进行3D显示,如果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播放,可以只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中的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并进行2D显示。
也就是说,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2D显示装置也可以正常收看3D视频,3D显示装置仍可以保持3D显示效果,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利用广电的传输网络向用户家中的数字机顶盒发送3D视频节目,当用户家中的显示装置为3D显示装置时,数字机顶盒可以分别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进行3D显示,当用户家中的显示装置为2D显示装置时,数字机顶盒可以仅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中的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进行2D显示,从而无论用户家中是3D显示装置还是2D显示装置,均可以收看3D视频节目,提高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为标清视频流,即采用标清格式封装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所谓标清,是指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视频格式。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采用现有的标清视频流传输,从而节省了带宽。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也可以是高清视频流,即采用高清格式封装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所谓高清,是指物理分辨率不小于720p的视频格式。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采用高清视频流传输,当采用3D模式播放时,可以提高3D显示效果,即使是采用2D模式播放仅解码一路视频流时,也能够相对提高2D显示效果。
当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方法应用于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时,为了使得接收端能够区分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视频流的类型进行设置:
1、采用节目映射表(PMT)表中的信息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具体的,可以采用节目映射表中的stream_type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此时,在接收到一视频流时,获取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查询节目映射表,确定节目映射表中stream_type定义的该Pid对应的类型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2、采用业务描述表(SDT)中的信息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具体的,可以采用业务描述表中针对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此时,在接收到一视频流时,获取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查询节目映射表,确定节目映射表中该pid对应的program_number;
根据该program_number查询SDT表,确定SDT表中针对该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的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可以采用相同的频点将所述3D视频流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从而接收端可以在同一频点下接收同一3D视频流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方便处理。当然,也不排除采用不同的频点将所述3D视频流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的可能,此时,接收端采用不同的频点接收同一3D视频流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
对应于上述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请参考图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该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S21: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接收到的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为独立的两路视频流。
步骤S22:判断当前需要采用的播放模式是3D播放模式还是2D播放模式,当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时,进入步骤S23-S25;当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时,进入步骤S26-S28;
采用的播放模式可以由用户进行设定,如果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是3D显示装置,可以设定为3D播放模式,如果用户当前使用的显示是2D显示装置,可以设定为2D播放模式。
步骤S23:当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时,采用两个视频解码器分别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3D视频流的接收端中具有两个视频解码器,可以同时对两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两路解码视频画面。
步骤S24:根据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生成3D显示画面,所述3D显示画面中,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并排设置的两个视频窗口中;
优选地,请参考图3,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尺寸相同的视频窗口中。当然,也可以位于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尺寸相同的视频窗口中。
步骤S25:将所述3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接收3D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可以是3D显示装置,例如3D电视机或VR眼睛设备等。
步骤S26:当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时,采用一个视频解码器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中的其中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
具体的,可以对左眼视频流进行解码,也可以对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
步骤S27:根据所述解码画面生成2D显示画面;
优选地,2D显示画面采用全屏方式显示,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小视频窗口等方式显示。
步骤S28:将所述2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接收2D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可以是2D显示装置,例如为2D电视机,计算机的显示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3D视频流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分别采用两路独立的视频流封装发送,接收端在接收到该3D视频流后,如果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播放,可以分别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进行3D显示,如果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播放,可以只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中的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并进行2D显示。也就是说,2D显示装置也可以正常收看3D视频,3D显示装置仍可以保持3D显示效果,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用于显示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的两个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以使得生成的3D显示画面与用于显示3D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参数相适配,另外,还可以对观看到的3D画面范围和景深做动态的调节,对显示效果也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具体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整用于显示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的两个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
一种是通过遥控器手动调整,此时,本发明的接收方法还包括: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用于调整视频窗口大小和/或位置的遥控指令,根据所述遥控指令,调整所述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
一种是根据显示装置的设备信息自动调整,此时,本发明的接收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显示装置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显示装置的设备信息,自动调整所述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
具体的,可以通过数据库中或者在线播发的配置数据与显示装置的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标识数据)中的设备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调整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3D视频的接收端可以通过HDMI接口与3D电视机等显示装置连接,通过HDMI接口将3D显示画面发送给3D电视机等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或者,也可以通过wifi网络利用多屏互动的各种协议将3D显示画面推给VR眼镜设备进行显示。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S41:锁定频点,并搜索该频点下的3D视频节目;
步骤S42:接收该频点下的3D视频节目对应的3D视频流,该3D视频流包括相互独立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
步骤S43:解析出左眼视频流、右眼视频流以及音频的Pid;
步骤S44:使用两个视频解码器分别对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根据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生成3D显示画面,在3D显示画面中,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尺寸相同的视频窗口中;
步骤S45:根据3D显示装置的设备信息调整视频窗口的尺寸和位置;
步骤S46:通过HDMI接口或WiFi将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输出至3D显示装置。
上述接收方法中,当采用节目映射表中的stream_type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时,所述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查询节目映射表,确定节目映射表中stream_type定义的该Pid对应的类型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或者
当采用业务描述表中针对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时,所述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查询节目映射表,确定节目映射表中该pid对应的program_number;
根据该program_number查询SDT表,确定SDT表中针对该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的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对应于上述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请参考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3D视频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
视频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左眼画面生成左眼视频流,根据所述右眼画面生成右眼视频流;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优选地,该3D视频流的发送装置为广电的数字电视前终端系统。
即,广电可以采用本发明的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通过数字电视前终端系统和网络信道对3D节目进行播发。
在进行节目播发时,可以使用广电的直播或点播系统。
广电使用的网络可以是cable(电缆)或者网线。
对应于上述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请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3D视频流的接收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时,采用两个视频解码器分别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根据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生成3D显示画面,所述3D显示画面中,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并排设置的两个视频窗口中;将所述3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时,采用一个视频解码器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中的其中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根据所述解码画面生成2D显示画面;将所述2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优选地,该3D视频流的接收装置为数字电视机顶盒。
该数字电视机顶盒具有两个视频解码器,当接收到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且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时,采用两个视频解码器分别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并根据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生成3D显示画面。
目前市面上普及的数字电视机顶盒通常均具有两个视频解码器,具有同时对两路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能力,因而对于广电公司来说开展业务成本降低,无需升级数字电视机顶盒便可实现本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字电视机顶盒可以通过HDMI接口与3D电视机等显示装置连接,通过HDMI接口将3D显示画面发送给3D电视机等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或者,也可以通过wifi网络利用多屏互动的各种协议将3D显示画面推给VR眼镜设备进行显示。或者,通过WIFI网络,利用DLNA,MIRACAST,AIRPLAY,wifi direct等方式进行投屏,来实现显示机顶盒中画面的功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3D视频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
根据所述左眼画面生成左眼视频流,根据所述右眼画面生成右眼视频流;
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为标清或高清视频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节目映射表中的stream_type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或者
采用业务描述表中针对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相同的频点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5.一种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
当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时,采用两个视频解码器分别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根据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生成3D显示画面,所述3D显示画面中,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并排设置的两个视频窗口中;将所述3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当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时,采用一个视频解码器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中的其中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根据所述解码画面生成2D显示画面;将所述2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左右或上下并排设置的两个尺寸相同的视频窗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用于调整视频窗口大小和/或位置的遥控指令,根据所述遥控指令,调整所述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
获取所述显示装置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显示装置的设备信息,自动调整所述视频窗口的尺寸和/或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视频流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节目映射表中的stream_type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时,所述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查询节目映射表,确定节目映射表中stream_type定义的该Pid对应的类型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或者
当采用业务描述表中针对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一视频流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时,所述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
根据当前接收到的视频流的Pid查询节目映射表,确定节目映射表中该Pid对应的program_number;
根据该program_number查询SDT表,确定SDT表中针对该program_number设置的描述符定义的是左眼视频流还是右眼视频流。
9.一种3D视频流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3D视频的左眼画面和右眼画面;
视频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左眼画面生成左眼视频流,根据所述右眼画面生成右眼视频流;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发送给接收端。
10.一种3D视频流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3D视频的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当需要采用3D播放模式时,采用两个视频解码器分别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根据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生成3D显示画面,所述3D显示画面中,所述左眼解码画面和右眼解码画面位于并排设置的两个视频窗口中;将所述3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当需要采用2D播放模式时,采用一个视频解码器对所述左眼视频流和右眼视频流中的其中一路视频流进行解码,得到解码画面;根据所述解码画面生成2D显示画面;将所述2D显示画面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
CN201710001372.XA 2017-01-03 2017-01-03 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Pending CN1067917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1372.XA CN106791795A (zh) 2017-01-03 2017-01-03 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1372.XA CN106791795A (zh) 2017-01-03 2017-01-03 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91795A true CN106791795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5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1372.XA Pending CN106791795A (zh) 2017-01-03 2017-01-03 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9179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623A (zh) * 2008-12-30 2011-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二维图像和3d图像集成业务的数字广播接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CN102355590A (zh) * 2008-09-30 2012-0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3d 影像的记录介质、再现装置、系统lsi、再现方法、眼镜、显示装置
CN102450028A (zh) * 2010-03-29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影像处理装置
CN102833572A (zh) * 2009-02-19 2012-12-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CN102972039A (zh) * 2010-04-30 2013-03-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图像的设备及处理图像的方法
CN103081498A (zh) * 2010-09-01 2013-05-01 Lg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接收器和用于在数字接收器中处理3d内容的方法
CN103202025A (zh) * 2010-11-02 2013-07-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数字广播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03262549A (zh) * 2010-12-08 2013-08-2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数字广播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03959768A (zh) * 2011-12-04 2014-07-30 Lg电子株式会社 能够显示立体图像的数字广播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4869388A (zh) * 2009-04-22 2015-08-26 索尼公司 传输装置、接收装置、立体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和接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590A (zh) * 2008-09-30 2012-0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3d 影像的记录介质、再现装置、系统lsi、再现方法、眼镜、显示装置
CN102265623A (zh) * 2008-12-30 2011-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二维图像和3d图像集成业务的数字广播接收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数字广播接收装置
CN102833572A (zh) * 2009-02-19 2012-12-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
CN104869388A (zh) * 2009-04-22 2015-08-26 索尼公司 传输装置、接收装置、立体图像数据传输方法和接收方法
CN102450028A (zh) * 2010-03-29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影像处理装置
CN102972039A (zh) * 2010-04-30 2013-03-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处理图像的设备及处理图像的方法
CN103081498A (zh) * 2010-09-01 2013-05-01 Lg电子株式会社 数字接收器和用于在数字接收器中处理3d内容的方法
CN103202025A (zh) * 2010-11-02 2013-07-10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数字广播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03262549A (zh) * 2010-12-08 2013-08-2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接收数字广播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CN103959768A (zh) * 2011-12-04 2014-07-30 Lg电子株式会社 能够显示立体图像的数字广播接收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1343B2 (en) Communicating primary content streams and secondary content streams
US9554198B2 (en)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ing method providing two-dimensional image and 3D image integration service, and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785516B2 (en) Data distribution amongst transponder carriers
AU2008281625B2 (en) Transport stream module for digital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1102550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on-screen graphics in a frame-compatible 3d format
CN102845068A (zh) 用于3d电视节目素材的分配的方法和装备
CA2960407A1 (en) Provider equipment generation of customer user interface
US20110126247A1 (en) Middleware bandwidth shifting
US95541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interactive televisions throug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JP5042532B2 (ja) デジタル放送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デジタル放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切換方法
TW201707464A (zh) 音頻視頻內容呈現方法、實施此方法之解碼器及呈現此音頻視頻內容之呈現裝置
Richer et al. The ATSC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
US9432728B1 (en) Peripheral transponder bonding module
US20080055488A1 (en) Video channel changing
CN106791795A (zh) 3d视频流的发送方法及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KR20070113002A (ko) 방송 시스템, 채널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데이터 구조
JP5829709B2 (ja) 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JP5684415B2 (ja) デジタル放送信号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KR20110114162A (ko) VoD 가상채널을 이용한 VoD 콘텐츠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454463A (zh) 一种基于有线连接的跨屏同步播放视频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KR101244560B1 (ko) Dtv와 dmb의 연동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송 시스템
KR20080057865A (ko) 디지털 케이블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