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0282A - 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0282A CN106790282A CN201710103549.7A CN201710103549A CN106790282A CN 106790282 A CN106790282 A CN 106790282A CN 201710103549 A CN201710103549 A CN 201710103549A CN 106790282 A CN106790282 A CN 1067902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packet
- bacnet
- data
- present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4 computer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06F13/4286—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using a handshaking protocol, e.g. RS232C link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解析第一数据包,获取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确定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及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构建包含第一对象标识及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该方案实现了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转换为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能够将RS‑485总线上传输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RS-485通讯作为现场总线通讯方式,有着良好的纠错性、实时性、抗干扰性。由于其优势明显,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空调、楼宇等行业。但RS-485通讯方式并不能直接与计算机、平板、手机等智能终端进行直接通讯,作为远程监控和智能家居无法直接接入互联网。BACnet(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s,楼宇自动控制网络)协议是开放的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网络数据通信协议。随着Internet在通信领域的发展,控制网络与Internet的互联已是必然趋势。
但目前市场无法将RS-485通讯与BACnet/IP通讯这两种协议进行相互自由转换,结合各自的优势进行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可以实现RS-485总线通信协议与BACnet/IP协议间的相互转换。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
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
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
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
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协议转换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
第一对象标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
第一现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
第二数据包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的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的方法,通过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解析第一数据包,获取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构建包含第一对象标识及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转换为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能够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RS-485总线上传输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并能够充分利用RS-485总线通讯方式具有良好的纠错性和抗干扰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构架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相互转换,该方法可以由协议转换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集成在任何提供具有协议转换功能的下位机中。其中,该下位机可以是空调或汽车等。
参见图1,所述协议转换的方法,包括:
S101、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以下位机为执行主体,下位机接收RS-485总线传输的RS-485报文,即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其中,该第一数据包可以是空调按照设定规则主动向上位机(如计算机等控制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还可以是空调基于上位机的查询指令,向该上位机反馈的应答数据包。当需要将该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传输到上位机时,启动本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方法。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主要由引导码、设备ID(Identification,身份证)以及参数数据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引导码主要用来定义数据帧,识别数据功能类型,引导码作为数据包标识,包括数据帧头码和功能码。设备ID和RS-485传输数据(RS-485Data)主要用来进行有效数据的传输,其中,设备ID包括设备地址和参数ID,RS-485Data为有效数据。
S102、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的组成部分,解析第一数据包,以获取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包括第一数据包的引导码、设备地址和参数ID,第一传输数据为第一数据包中的有效数据RS-485Data。
S103、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
具体的,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可以以对应关系映射表的形式预先存储在下位机中。在对应关系映射表中包含有RS-485通信协议数据包标识与BACnet/IP通信协议的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优选的,引导码与设备类型相对应,地址码与设备编号相对应。
S104、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
具体的,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可以以对应关系映射表的形式预先存储在下位机中。根据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可以获得与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第一现值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
S105、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BACnet/IP通信协议对传输数据的编码方式,对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进行编码,即构建包含第一对象标识以及第一PresentValue的第二数据包,将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转换为能都通过BACnet/IP通信协议传输的第二数据包。
本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的方法,通过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解析第一数据包,获取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构建包含第一对象标识及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转换为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能够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RS-485总线上传输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并能够充分利用RS-485总线通讯方式具有良好的纠错性和抗干扰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之后,还包括:通过以太网端口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传输到互联网中,以通过互联网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上位机。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即BACnet/IP报文是可以通过以太网端口传输到互联网中的,可以实现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RS-485总线传输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能够充分利用RS-485总线通讯方式的良好的纠错性以及抗干扰性,而且还可以解决基于RS-485总线通讯方式不能直接与计算机、平板、手机等终端进行直接通讯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方法还包括:初始化下位机的RS-485硬件接口的步骤。该步骤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接收上位机通过BACnet/IP通信协议写入的RS-485配置参数;根据所述485配置参数初始化RS-485硬件接口;通过所述RS-485硬件接口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下位机接收上位机通过BACnet/IP通信协议写入的RS-485配置参数,其中,RS-485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标准帧、波特率、采样点以及极性等RS-485参数。根据接收到的RS-485配置参数初始化下位机的RS-485硬件接口,并通过初始化后的RS-485硬件接口接收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接收BACnet/IP数据指令。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时,解析所述查询数据包,得到所述查询数据包中的第二对象标识及第二PresentValue;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对象标识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标识,其中,第二数据包标识包括引导码和地址码;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PresentValue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构建包含所述第二数据包标识及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三数据包;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RS-485总线,以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待发送至所述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应答数据包。
参见图2,所述协议转换的方法包括:
S201、在接收到所述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时,解析所述查询数据包,得到所述查询数据包中的第二对象标识及第二PresentValue。
在本实施例中,查询数据包是通过RS-485硬件接口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每个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传输数据中均包含一个有效的BACnet对象,一个BACnet对象主要包含对象ID(Object ID)、现值(PresentValue)及对象名称(ObjectName)等内容。其中,对象ID由32bits组成,PresentValue包含模拟数据、开关量及多态数据等多种类型数据,ObjectName由字符串组成。示例性的,表1为一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如表1所示,BACnet对象ID分为五段,分别由对象编号段、设备编号段、设备类型段、下位机机型系列段以及对象类型段组成。
表1: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
其中,定义对象类型段的二进制数为10位,定义下位机机型系列段的二进制数为3位,定义设备类型段的二进制数为2位,定义设备编号段的二进制数为11位,定义对象编号段的二进制数为6位。
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要传输的数据由对象标识和传输数据表征,因此解析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得到查询数据包中的第二对象标识及第二PresentValue,以根据第二对象标识和第二PresentValue确定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传输数据包。
S202、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对象标识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标识,其中,第二数据包标识包括引导码和地址码。
具体的,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可以以对应关系映射表的形式预先存储在下位机中。在对应关系映射表中包含有RS-485通信协议数据包标识与BACnet/IP通信协议的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根据RS-485通信协议数据包标识与BACnet/IP通信协议的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二对象标识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标识,其中第二数据包标识包括引导码和地址码。示例性的,表2为一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如表2所示:
表2: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
其中,引导码、地址码等数据均以十六进制的形式存在。示例性的,由表2可以得出该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的引导码为AA,地址码为CD。
优选的,引导码与设备类型相对应,地址码与设备编号相对应,即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中的引导码与基于BCA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中的设备类型相对应,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中的地址码与基于BCA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中的设备编号相对应。
S203、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PresentValue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
具体的,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可以以对应关系映射表的形式预先存储在下位机中。根据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可以获得与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中的第二PresentValue对应的第二传输数据,第二传输数据符合RS-485通信协议。例如,表1中的对象编号N与表2中的参数N(N=1,2,3,……,10)数据对应。即对象编号N=1时,第二PresentValue相应等于参数1数据。
S204、构建包含所述第二数据包标识及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三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RS-485通信协议对传输数据的编码方式,对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进行编码,即构建包含第二数据包标识以及第二传输数据的第三数据包,将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转化为待发送至RS-485总线的第三数据包。
S205、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RS-485总线,以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待发送至所述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应答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三数据包发送至RS-485总线,以获取对应于第三数据包的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应答数据包,其中,应答数据包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数据包。
S206、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为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应答数据包
S207、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
S208、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
S209、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
S210、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的方法,通过在接收到所述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时,解析查询数据包,得到查询数据包中的第二对象标识及第二PresentValue;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第二对象标识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标识,其中,第二数据包标识包括引导码和地址码;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第二PresentValue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构建包含第二数据包标识及第二传输数据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三数据包;将第三数据包发送至RS-485总线,以获取对应于第三数据包的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应答数据包的技术方案,实现了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相互转换,通过接收互联网传输来的数据,通过BACnet/IP通信协议与RS-485通信协议的转换,将接收到上位机发送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转换为RS-485数据,最终实现从互联网接收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协议转换后传输到基于RS-485总线的控制网络中。
实施例三
图3a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b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上述实施例二的一个具体示例。
如图3a所示,表征了一种协议转换方法中将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转换为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的过程示意图。从下到上,首先接收到一个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310,解析所述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310得到RS-485数据包标识320和RS-485传输数据(Data)330,其中,RS-485数据包标识320包括引导码321、设备地址322和参数ID323,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即ID转换算法340,确定与RS-485数据包标识320相对应的BACnet/IP对象标识(BACnet ID)360。同时,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即Data转换算法350,确定与RS-485传输数据(Data)330相对应的BACnet/IP传输数据(Present Value)370,在BACnet/IP通信协议下,将BACnet/IP对象标识360、BACnet/IP传输数据370以及对象名称(Object Name)380构建成一个完整的BACnet/IP数据包390。其中,在构建BACnet/IP数据包380时,还读取了一些其他属性,其他属性可以是BACnet/IP通信协议中的定义的一些规范,在该规范下构建的BACnet/IP数据包390才能在BACnet/IP通信协议下无障碍的传输。通过以太网端口将该BACnet/IP数据包390传输到互联网中,以通过互联网将BACnet/IP数据包390发送至上位机形成响应帧300。
如图3b所示,表征了一种协议转换方法中将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转换为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的过程示意图。从上到下,首先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410,解析所述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410得到BACnet/IP对象标识(BACnet ID)420、BACnet/IP传输数据(PresentValue)430、对象名称(Object Name)440及其他属性450。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即ID转换算法460,确定与BACnet/IP对象标识(BACnet ID)相对应的RS-485数据包标识480,其中,包括引导码481、设备地址482和参数ID483。同时,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即Data转换算法470,确定与BACnet/IP传输数据(PresentValue)430相对应的RS-485传输数据(Data)490,在RS-485通信协议下,将RS-485数据包标识480及RS-485传输数据(Data)490构建成一个完整的RS-485数据包400。
图3c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方法的过程示意图,表征了一种协议转换方法中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包与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包相互转换的过程示意图。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下位机中同时存储将RS-485数据包转换为BACnet/IP数据包的转换方法以及将BACnet/IP数据包转换为RS-485数据包的转换方法,则可以实现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相互转换。具体的,如图3d所示,可以通过BACnet协议栈进行BACnet参数的读写,并通过数据转换逻辑处理算法进行RS-485通信协议数据与BACnet/IP通信协议数据之间的转换。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议转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401、第一数据包解析模块402、第一对象标识确定模块403、第一现值确定模块404和第二数据包构建模块405,下面对各模块进行具体说明。
所述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解析模块402,用于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对象标识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
所述第一现值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
所述第二数据包构建模块405,用于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数据包传输模块,在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之后,用于通过以太网端口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传输到互联网中,以通过互联网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上位机。
可选的,还包括:
RS-485配置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通过BACnet/IP通信协议写入的RS-485配置参数;
RS-485硬件接口初始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485配置参数初始化所述下位机的RS-485硬件接口;
查询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RS-485硬件接口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
可选的,还包括:
查询数据包解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时,解析所述查询数据包,得到所述查询数据包中的第二对象标识及第二PresentValue;
第二数据包标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对象标识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标识,其中,第二数据包标识包括引导码和地址码;
第二传输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PresentValue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
第三数据包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包含所述第二数据包标识及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三数据包;
第三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RS-485总线,以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待发送至所述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应答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包括:
引导码与设备类型相对应,地址码与设备编号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包括:
参数数据与对象编号相对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的装置,通过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解析第一数据包,获取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构建包含第一对象标识及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数据转换为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数据,能够将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RS-485总线上传输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并能够充分利用RS-485总线通讯方式具有良好的纠错性和抗干扰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协议转换的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协议转换的方法,具备执行协议转换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装置,具有相同的模块,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在此不做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
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
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
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
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通过以太网端口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传输到互联网中,以通过互联网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上位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上位机通过BACnet/IP通信协议写入的RS-485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485配置参数初始化RS-485硬件接口;
通过所述RS-485硬件接口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时,解析所述查询数据包,得到所述查询数据包中的第二对象标识及第二PresentValue;
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对象标识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标识,其中,第二数据包标识包括引导码和地址码;
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PresentValue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
构建包含所述第二数据包标识及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三数据包;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RS-485总线,以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待发送至所述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应答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包括:
引导码与设备类型相对应,地址码与设备编号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包括:
参数数据与对象编号相对应。
7.一种协议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发送至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一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一数据包,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包标识及第一传输数据;
第一对象标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对象标识;
第一现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数据对应的符合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一现值PresentValue;
第二数据包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数据包传输模块,在构建包含所述第一对象标识及所述第一PresentValue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之后,用于通过以太网端口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传输到互联网中,以通过互联网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上位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RS-485配置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通过BACnet/IP通信协议写入的RS-485配置参数;
RS-485硬件接口初始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485配置参数初始化RS-485硬件接口;
查询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RS-485硬件接口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查询数据包解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基于BACnet/IP通信协议的查询数据包时,解析所述查询数据包,得到所述查询数据包中的第二对象标识及第二PresentValue;
第二数据包标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对象标识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数据包标识,其中,第二数据包标识包括引导码和地址码;
第二传输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PresentValue对应的符合RS-485通信协议的第二传输数据;
第三数据包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包含所述第二数据包标识及所述第二传输数据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第三数据包;
第三数据包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发送至RS-485总线,以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三数据包的待发送至所述上位机的基于RS-485通信协议的应答数据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ID对应关系包括:
引导码与设备类型相对应,地址码与设备编号相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协议与BACnet/IP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对应关系,包括:
参数数据与对象编号相对应。
13.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12所述的协议转换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03549.7A CN106790282A (zh) | 2017-02-24 | 2017-02-24 | 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103549.7A CN106790282A (zh) | 2017-02-24 | 2017-02-24 | 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0282A true CN106790282A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8960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03549.7A Pending CN106790282A (zh) | 2017-02-24 | 2017-02-24 | 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90282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9662A (zh) * | 2017-10-26 | 2018-02-02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物联网网关的串口数据标注方法 |
CN109373524A (zh) * | 2018-11-30 | 2019-02-22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接入云端的协议转换方法、系统及空调系统 |
CN111104338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通信协议建模方法 |
CN111385172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总线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16074396A (zh) * | 2021-10-29 | 2023-05-05 | 北京希姆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协议转换装置和集成电路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42798A1 (en) * | 2012-03-13 | 2013-09-19 | Nara Controls Inc. | Apparatus for duplicating router in building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CN103388870A (zh) * | 2012-05-08 | 2013-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BACnet对象ID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203404903U (zh) * | 2013-07-19 | 2014-01-22 | 上海东大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数据采集输出装置 |
US20140075076A1 (en) * | 2012-09-12 | 2014-03-1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Overclocked Line Rate for Communication with PHY Interfaces |
CN104267651A (zh) * | 2014-10-27 | 2015-01-07 | 上海龙创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总线通讯的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
CN204188979U (zh) * | 2014-10-27 | 2015-03-04 | 上海龙创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总线通讯的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
CN104699015A (zh) * | 2013-12-06 | 2015-06-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分布式发电的空调监控系统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 |
CN106130855A (zh) * | 2016-07-18 | 2016-11-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02-24 CN CN201710103549.7A patent/CN10679028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42798A1 (en) * | 2012-03-13 | 2013-09-19 | Nara Controls Inc. | Apparatus for duplicating router in building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
CN103388870A (zh) * | 2012-05-08 | 2013-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BACnet对象ID的中央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20140075076A1 (en) * | 2012-09-12 | 2014-03-1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Overclocked Line Rate for Communication with PHY Interfaces |
CN203404903U (zh) * | 2013-07-19 | 2014-01-22 | 上海东大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数据采集输出装置 |
CN104699015A (zh) * | 2013-12-06 | 2015-06-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分布式发电的空调监控系统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 |
CN104267651A (zh) * | 2014-10-27 | 2015-01-07 | 上海龙创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总线通讯的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
CN204188979U (zh) * | 2014-10-27 | 2015-03-04 | 上海龙创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总线通讯的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
CN106130855A (zh) * | 2016-07-18 | 2016-11-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59662A (zh) * | 2017-10-26 | 2018-02-02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物联网网关的串口数据标注方法 |
CN107659662B (zh) * | 2017-10-26 | 2019-11-29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物联网网关的串口数据标注方法 |
CN109373524A (zh) * | 2018-11-30 | 2019-02-22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接入云端的协议转换方法、系统及空调系统 |
CN111385172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总线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11385172B (zh) * | 2018-12-27 | 2021-11-26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总线的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11104338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通信协议建模方法 |
CN116074396A (zh) * | 2021-10-29 | 2023-05-05 | 北京希姆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协议转换装置和集成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0282A (zh) | 一种协议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 |
CN106130855B (zh) |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946447B (zh) | 一种工业设备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02611710A (zh) | 基于mms的调度主站与变电站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 |
CN112929367B (zh) | 一种Profinet网络与工业IPv6骨干网的协议转换方法 | |
CN104618907A (zh) | 基于二维码的ZigBee组网实现方法 | |
CN101005418A (zh) | 以太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之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4202398B (zh) | 远程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1756861A (zh) | 一种基于配置文件实现内外网络数据交换的系统 | |
CN103428303A (zh) | IPv6主机访问IPv4服务器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8011797B (zh) | 一种基于1553b协议的以太网通信系统 | |
CN102438017B (zh) | 基于路由功能的Modbus和BACnet Ethernet协议转化装置及转化方法 | |
CN107295464A (zh) | Zigbee定向组网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3810271A (zh) | 一种物联网网关南向设备接口代理装置及实现方法 | |
CN101572615B (zh) | 一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配置管理装置和网络系统 | |
CN101309169A (zh) |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及网络管理系统、网络设备 | |
CN113923186A (zh) | Ipv6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4285877A (zh) | 一种通用工业设备通讯系统和方法 | |
Ma et al. |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multi-protocol convergence gateway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 |
CN115943616B (zh) | Zigbee设备的属性订阅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1483587A (zh) | 确定接口有效Tag集合的方法、网络节点及网络系统 | |
CN110661692B (zh) | 一种网络互联系统及方法 | |
WO2022087795A1 (zh) |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500275A (zh) | 一种基于边缘网关的设备即插即用识别方法 | |
CN1938991B (zh) | 能够经网络与其他电子设备通信的电子设备中的分组处理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