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9127B - 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89127B CN106789127B CN201611168827.9A CN201611168827A CN106789127B CN 106789127 B CN106789127 B CN 106789127B CN 201611168827 A CN201611168827 A CN 201611168827A CN 106789127 B CN106789127 B CN 1067891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members
- information
- speaking
- comm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22—Conducting the conference, e.g. admission, detection, selection or grouping of participants, correlating users to one or more conference sessions, prioritising trans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本发明提供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提高了信息的沟通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不少网络聊天工具,诸如微信,QQ等,均具有群聊功能。然而现有的群聊功能,随着群内成员人数增加,信息量可能爆炸性地增长,人们无法吸收群内的信息。
虽然也可以建立新的讨论组,但这种方式已经是独立于原来的群组,其组内的信息并不能直接被原来的群组成员查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以提高信息沟通效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
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
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
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
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
优选地,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导出信息命令,导出小组内的发言信息。
优选地,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人数上限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小组的上限人数。
优选地,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产生点击的成员是否具有访问小组的权限;
若是,则允许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若否,则禁止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优选地,所述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小组的权限设置,设置是否接受非小组成员的发言。
优选地,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包括:
以对话窗口的方式显示小组发言。
优选地,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重命名命令,为小组重命名。
优选地,所述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设置命令,设置小组信息是否提醒。
优选地,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增加成员命令,添加群内成员;
获取删除成员命令,删除群内成员。
优选地,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删除小组命令,删除所述小组。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包括:
小组创建模块,用于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
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
点击模块,用于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
信息呈现模块,用于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
信息导出模块,用于获取导出信息命令,导出小组内的发言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
人数设定模块,用于获取人数上限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小组的上限人数。
优选地,还包括:
小组访问模块,用于判断产生点击的成员是否具有访问小组的权限,若是,则允许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若否,则禁止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
发言权限模块,用于接收小组的权限设置,设置是否接受非小组成员的发言。
优选地,所述信息呈现模块包括:
窗口显示单元,用于以对话窗口的方式显示小组发言。
优选地,还包括:
重命名模块,用于获取重命名命令,为小组重命名。
优选地,还包括:
信息提醒设置模块,用于获取设置命令,设置小组信息是否提醒。
优选地,还包括:
成员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增加成员命令,添加群内成员;获取删除成员命令,删除群内成员。
优选地,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获取删除小组命令,删除所述小组。
本发明提出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本发明提供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提高了信息的沟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实施例的普通群聊界面;
图3为本发明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实施例的群聊控制界面;
图4为本发明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实施例的群内组控制界面;
图5为本发明一种群内分组发言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终端设备”既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智能终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是一种群聊的实现方案,此方案可应用于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PAD、电脑等)上,智能终端需要安装类似于微信、whats app之类的聊天工具。本发明在上述聊天工具的基础上,对聊天工具内的群聊功能进行了优化。本发明提出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
S20、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
S30、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
S40、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
S50、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
如上述步骤S10所述,参照图2,在一个典型的群聊界面中,包括群聊控制界面调用钮、聊天气泡框,用户头像。倘若群内成员过多,如图2所示的280,由于人员过多,群聊的内容基本就剩下广播内容,信息无法有效地被接收。此时可通过新建一个群内组来解决此问题。在点击图2中的“群聊控制界面调用钮”后,即可进入群聊控制界面,如图3所示。在图3的交互界面中,其界面右上角会有一个“+群内组”的按钮,点击该按钮后就可以创建群内小组。点击“+群内组”按钮之后,即可进入群内组控制界面,如图4所示。在此界面中,可以在图2的群成员中选择适于加入本“群内组”的成员,在本例中,被选中的成员通过背景色的变化进行标识,当成员选择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的“OK”钮,即可以完成群内组的创建。
如上述步骤S20所述,在建立小组之后,小组成员即可在小组内发言。小组成员形成群内的一个小圈子,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探讨,而不会受到群内其他成员的干扰。
如上述步骤S30所述,当存在小组成员在组内发言时,会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以提醒群内成员该小组有人发言。
如上述步骤S40、S50所述,在获得发言提醒之后,小组的其他成员可通过点击状态图标,查看发言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S51、获取导出信息命令,导出小组内的发言信息。
如上述步骤S51所述,倘若发言内容对于小组成员来说比较重要,还支持将发言内容导出,可以以txt文本形式导出,或xml文件形式导出。虽然对话内容也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的形式来保存,但当对话内容较多时,单纯的复制粘贴并不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S11、获取人数上限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小组的上限人数。
如上述步骤S11所述,小组创建者可通过设置小组上限人数,来控制小组讨论的规模,保证小组讨论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S50之前还包括:
S501、判断产生点击的成员是否具有访问小组的权限;
S502、若是,则允许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S503、若否,则禁止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如上述步骤S501所述,小组还可以设置访问权限,只允许部分群内非小组成员的访问。设置有两种方法,一种类似于QQ群中的等级系统,只要成员达到设定的等级便可查看小组对话记录,另一种类似于企业Q群,其本身有等级架构,只要权限大于设定值,也可访问小组对话记录。创建者或其他具有特别权限的用户也可以设置白名单,处在白名单的群内成员可以访问小组对话记录。例如在公司群中,某个部门的内部讨论,对话内容不需要对其他部门公开,但又可以对公司领导公开。通过群内小组的设置,而不是建立多个讨论组的形式,来保证沟通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的步骤S20之前,还包括:
S201、接收小组的权限设置,设置是否接受非小组成员的发言。
如上述步骤S201所述,当群内非小组成员查看小组内对话内容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好的想法,此时可通过设置允许非小组成员发言的方式,允许其发言。但在一些小组中,小组仅允许组内成员发言,减少其他非组内成员的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S50,包括:
S52、以对话窗口的方式显示小组发言。
如上述步骤S52所述,小组的对话是以独立窗口的形式出现的,与群内发言相对独立,保证主题讨论的连贯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S12、获取重命名命令,为小组重命名。
如上述步骤S12所述,群内小组还允许重命名。当一个主题讨论结束之后,可变更小组的名字,以便于进行下一个主题的讨论。这样既可使组员了解到新主题讨论的开始,又不用重新建立小组,方便了操作。小组更名的记录会保存于小组的日志中,方便用户查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S31、获取设置命令,设置小组信息是否提醒。
如上述步骤S31所述,还可通过设置,设定是否提醒小组发言。对于组内成员,在默认状态下是会提醒小组信息的,但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取消提醒。而非小组成员,在默认状态下并不会提醒小组信息,当小组的内容是自己所关注时,可设置提醒,以便于及时查看组内发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S13、获取增加成员命令,添加群内成员;
S14、获取删除成员命令,删除群内成员。
如上述步骤S13,S14所述,当需要增加小组成员时,可进入群聊控制界面,添加群内成员;当需要减少小组成员时,可进入群聊控制界面,删除组内成员。在新增小组成员时,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不经被添加者同意,直接将其拉入群内,另一种则需被添加者同意,被添加者才会成为小组成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S15、获取删除小组命令,删除所述小组。
如上述步骤S15所述,当小组讨论的使命结束时,可以解散小组。解散的方式为删除,小组管理者进入群聊控制界面,选择删除选项,此时会弹出“是否备份小组对话”,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包括:
小组创建模块10,用于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
信息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
状态显示模块30,用于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
点击模块40,用于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
信息呈现模块50,用于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
在小组创建模块10中,参照图2,在一个典型的群聊界面中,包括群聊控制界面调用钮、聊天气泡框,用户头像。倘若群内成员过多,如图2所示的280,由于人员过多,群聊的内容基本就剩下广播内容,信息无法有效地被接收。此时可通过新建一个群内组来解决此问题。在点击图2中的“群聊控制界面调用钮”后,即可进入群聊控制界面,如图3所示。在图3的交互界面中,其界面右上角会有一个“+群内组”的按钮,点击该按钮后就可以创建群内小组。点击“+群内组”按钮之后,即可进入群内组控制界面,如图4所示。在此界面中,可以在图2的群成员中选择适于加入本“群内组”的成员,在本例中,被选中的成员通过背景色的变化进行标识,当成员选择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的“OK”钮,即可以完成群内组的创建。
信息接收模块20中,在建立小组之后,小组成员即可在小组内发言。小组成员形成群内的一个小圈子,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探讨,而不会受到群内其他成员的干扰。
状态显示模块30中,当存在小组成员在组内发言时,会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以提醒群内成员该小组有人发言。
点击模块40、信息呈现模块50中,在获得发言提醒之后,小组的其他成员可通过点击状态图标,查看发言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信息导出模块51,用于获取导出信息命令,导出小组内的发言信息。
信息导出模块51中,倘若发言内容对于小组成员来说比较重要,还支持将发言内容导出,可以以txt文本形式导出,或xml文件形式导出。虽然对话内容也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的形式来保存,但当对话内容较多时,单纯的复制粘贴并不方便。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人数设定模块11,用于获取人数上限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小组的上限人数。
人数设定模块11中,小组创建者可通过设置小组上限人数,来控制小组讨论的规模,保证小组讨论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小组访问模块501,用于判断产生点击的成员是否具有访问小组的权限,若是,则允许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若否,则禁止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小组访问模块501中,小组还可以设置访问权限,只允许部分群内非小组成员的访问。设置有两种方法,一种类似于QQ群中的等级系统,只要成员达到设定的等级便可查看小组对话记录,另一种类似于企业Q群,其本身有等级架构,只要权限大于设定值,也可访问小组对话记录。创建者或其他具有特别权限的用户也可以设置白名单,处在白名单的群内成员可以访问小组对话记录。例如在公司群中,某个部门的内部讨论,对话内容不需要对其他部门公开,但又可以对公司领导公开。通过群内小组的设置,而不是建立多个讨论组的形式,来保证沟通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发言权限模块201,用于接收小组的权限设置,设置是否接受非小组成员的发言。
发言权限模块201中,当群内非小组成员查看小组内对话内容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好的想法,此时可通过设置允许非小组成员发言的方式,允许其发言。但在一些小组中,小组仅允许组内成员发言,减少其他非组内成员的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呈现模块50包括:
窗口显示单元52,用于以对话窗口的方式显示小组发言。
窗口显示单元52中,小组的对话是以独立窗口的形式出现的,与群内发言相对独立,保证主题讨论的连贯性。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重命名模块12,用于获取重命名命令,为小组重命名。
重命名模块12中,群内小组还允许重命名。当一个主题讨论结束之后,可变更小组的名字,以便于进行下一个主题的讨论。这样既可使组员了解到新主题讨论的开始,又不用重新建立小组,方便了操作。小组更名的记录会保存于小组的日志中,方便用户查看。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信息提醒设置模块31,用于获取设置命令,设置小组信息是否提醒。
信息提醒设置模块31中,还可通过设置,设定是否提醒小组发言。对于组内成员,在默认状态下是会提醒小组信息的,但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取消提醒。而非小组成员,在默认状态下并不会提醒小组信息,当小组的内容是自己所关注时,可设置提醒,以便于及时查看组内发言。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成员管理模块13,用于获取增加成员命令,添加群内成员;获取删除成员命令,删除群内成员。
成员管理模块13中,当需要增加小组成员时,可进入群聊控制界面,添加群内成员;当需要减少小组成员时,可进入群聊控制界面,删除组内成员。在新增小组成员时,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不经被添加者同意,直接将其拉入群内,另一种则需被添加者同意,被添加者才会成为小组成员。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删除模块15,用于获取删除小组命令,删除所述小组。
删除模块15中,当小组讨论的使命结束时,可以解散小组。解散的方式为删除,小组管理者进入群聊控制界面,选择删除选项,此时会弹出“是否备份小组对话”,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本发明提出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本发明提供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提高了信息的沟通效率。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和操作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包括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等效物的数字电子电路、或者在计算机软件、固件或者硬件,或者上述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中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编码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即,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模块,以用于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者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备选地或者附加地,程序指令可以编码在人工生成的传播信号(例如,机器生成的电、光或者电磁信号)上,其被生成用于编码信息以用于向适当的接收机传输,以便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衬底、随机或者串行存取存储器阵列或者设备或者上述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或者包括在上述各项及上述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之中。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操作可以实现为由数据处理装置对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或者从其他来源接收的数据执行的操作。
计算机程序(也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脚本或者代码)可以按照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者解释语言、声明或者过程语言)编写,并且其可以按照任何形式部署,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者作为模块、组件、子例程、对象或者适于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单元。计算机程序可以但不必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相对应。程序可以存储在保持其他程序或者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例如,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专用于考虑中的程序的单个文件或者多个协作的文件中(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者部分代码的文件)。计算机程序可以部署用于在一个计算机或者位于一个站点或者跨多个站点分布并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机上执行。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过程和逻辑流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其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并且生成输出来执行功能。过程和逻辑流程还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来执行,并且装置也可以实现为专用逻辑电路,该专用逻辑电路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ASIC(专用集成电路)。
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例如通用和专用微处理器二者,以及任何类型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般而言,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者随机访问存储器或者这二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用于实现或执行指令的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一般而言,计算机还将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海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磁光盘或者光盘)或者可操作地耦合至该海量存储设备以从其接收数据或者向其传送数据或者二者。然而,计算机不需要具有此类设备。另外,计算机可以嵌入在另一设备中,该另一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音频或者视频播放器、游戏机、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或者便携式存储设备(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闪速驱动器),仅作为几例。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设备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器设备,包括例如: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速存储器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者可移动盘;磁光盘;以及CD-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进行补充或者并入其中。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设备(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监视器)以及用户可以通过其向计算机提供输入的指点设备,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其他种类的设备也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向用户提供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感觉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来自用户的输入可以按照任何形式接收,包括声音、语音或者触觉输入。另外,计算机可以通过向用户使用的设备发送文档或者从其接收文档而与用户交互;例如,通过响应于从用户的客户端设备上的web浏览器接收的请求,向该web浏览器发送web页面。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包括后端组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组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组件的计算系统(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其与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现进行交互的具有图形用户接口或者Web浏览器的客户端计算机)中,或者一个或多个此类后端、中间件或者前端组件的任意组合中实现。系统的组件可以通过数字数据通信的任何形式或者介质(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互联网络(例如,因特网)和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通常彼此远离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借助于相应计算机上运行的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体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向客户端设备传输数据(例如,HTML页面)(例如,出于向与客户端设备交互的用户显示数据或者从其接收用户输入的目的)。可以在服务器处从客户端设备接收在客户端设备处生成的数据(例如,用户交互的结果)。
虽然本说明书包含很多特定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视为对本发明或者可以要求保护的范围的限制,而是作为特定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描述。本说明书在独立的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特定特征可以在单个实施方式中组合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或者在任意适当的子组合中分开实现。另外,虽然上文可能将特征描述为在特定组合中进行并且甚至初始如此要求保护,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所要求保护的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从组合中去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针对子组合或者子组合的变体。
类似地,虽然附图中以特定次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理解为需要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者顺序执行此类操作,或者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来达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另外,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离不应当理解为在所有实施方式中需要此类分离,并且应当理解,所描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通常可以一起集成在单个软件产品中或者封装为多个软件产品。
由此,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也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某些情况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次序来执行并且仍然达到期望的结果。另外,附图中绘出的过程未必需要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者顺序来达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现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还提供:A1、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
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
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
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
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
A2、根据A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导出信息命令,导出小组内的发言信息。
A3、根据A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人数上限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小组的上限人数。
A4、根据A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产生点击的成员是否具有访问小组的权限;
若是,则允许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若否,则禁止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A5、根据A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小组的权限设置,设置是否接受非小组成员的发言。
A6、根据A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包括:
以对话窗口的方式显示小组发言。
A7、根据A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重命名命令,为小组重命名。
A8、根据A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设置命令,设置小组信息是否提醒。
A9、根据A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增加成员命令,添加群内成员;
获取删除成员命令,删除群内成员。
A10、根据A2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删除小组命令,删除所述小组。
B1、一种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包括:
小组创建模块,用于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
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
点击模块,用于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
信息呈现模块,用于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
B12、根据B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还包括:
信息导出模块,用于获取导出信息命令,导出小组内的发言信息。
B13、根据B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还包括:
人数设定模块,用于获取人数上限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小组的上限人数。
B14、根据B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还包括:
小组访问模块,用于判断产生点击的成员是否具有访问小组的权限,若是,则允许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若否,则禁止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B15、根据B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还包括:
发言权限模块,用于接收小组的权限设置,设置是否接受非小组成员的发言。
B16、根据B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所述信息呈现模块,包括:
窗口显示单元,用于以对话窗口的方式显示小组发言。
B17、根据B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还包括:
重命名模块,用于获取重命名命令,为小组重命名。
B18、根据B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还包括:
信息提醒设置模块,用于获取设置命令,设置小组信息是否提醒。
B19、根据B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还包括:
成员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增加成员命令,添加群内成员;获取删除成员命令,删除群内成员。
B20、根据B12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获取删除小组命令,删除所述小组。
Claims (16)
1.一种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
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
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
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
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
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产生点击的成员是否具有访问小组的权限,其中该成员为群内非小组成员;
若是,则允许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若否,则禁止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所述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小组的权限设置,设置是否接受非小组成员的发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导出信息命令,导出小组内的发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人数上限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小组的上限人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的步骤,包括:
以对话窗口的方式显示小组发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重命名命令,为小组重命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设置命令,设置小组信息是否提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增加成员命令,添加群内成员;
获取删除成员命令,删除群内成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删除小组命令,删除所述小组。
9.一种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小组创建模块,用于接收建立小组命令,在群内建立小组,所述小组的成员为群内成员;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小组成员在小组发布发言信息;
状态显示模块,用于在群中显示小组发言状态图标;
点击模块,用于接收对小组发言状态图标的点击;
信息呈现模块,用于显示小组内的所述发言信息;
还包括:
小组访问模块,用于判断产生点击的成员是否具有访问小组的权限,其中该成员为群内非小组成员,若是,则允许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若否,则禁止该成员访问小组内信息;
发言权限模块,用于接收小组的权限设置,设置是否接受非小组成员的发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导出模块,用于获取导出信息命令,导出小组内的发言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人数设定模块,用于获取人数上限设置指令,设置所述小组的上限人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呈现模块,包括:
窗口显示单元,用于以对话窗口的方式显示小组发言。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重命名模块,用于获取重命名命令,为小组重命名。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提醒设置模块,用于获取设置命令,设置小组信息是否提醒。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成员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增加成员命令,添加群内成员;获取删除成员命令,删除群内成员。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群内分组发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获取删除小组命令,删除所述小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68827.9A CN106789127B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68827.9A CN106789127B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89127A CN106789127A (zh) | 2017-05-31 |
CN106789127B true CN106789127B (zh) | 2020-10-09 |
Family
ID=5889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68827.9A Active CN106789127B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891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22317B (zh) * | 2017-06-07 | 2020-07-28 | 武汉智领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信息交换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9257189A (zh) * | 2017-07-14 | 2019-01-22 | 极效控股有限公司 | 内容分发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7508688A (zh) * | 2017-07-20 | 2017-12-22 | 易生金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群中寄生群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921976B (zh) * | 2017-12-12 | 2021-05-0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群组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2995012B (zh) * | 2019-12-13 | 2023-01-3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基于聊天群创建临时聊天小组的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85057B2 (en) * | 2001-07-26 | 2007-02-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dividually specifying message output attributes in a messaging system |
CN101345718A (zh) * | 2007-07-13 | 2009-01-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在群内支持话题分类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4601441A (zh) * | 2014-12-04 | 2015-05-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针对群聊的权限控制方法和即时通信客户端 |
CN105207899A (zh) * | 2015-10-21 | 2015-12-30 | 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群组会话方法及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62095C (zh) * | 2007-10-10 | 2009-11-1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即时消息系统实现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
-
2016
- 2016-12-16 CN CN201611168827.9A patent/CN1067891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85057B2 (en) * | 2001-07-26 | 2007-02-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dividually specifying message output attributes in a messaging system |
CN101345718A (zh) * | 2007-07-13 | 2009-01-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在群内支持话题分类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4601441A (zh) * | 2014-12-04 | 2015-05-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针对群聊的权限控制方法和即时通信客户端 |
CN105207899A (zh) * | 2015-10-21 | 2015-12-30 | 苏州乐聚一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群组会话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89127A (zh) | 201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89127B (zh) | 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 | |
US9824335B1 (en) | Integrated calendar and conference application for document management | |
US8185828B2 (en) | Efficiently sharing windows during online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sessions | |
US20160342665A1 (en) | Interactive command line for content creation | |
EP3223217A1 (en) | Accessing and configuring meeting attributes | |
CN114600086A (zh) | 用于跨数字上下文传送用户活动的状态指示符 | |
US9910682B2 (en) | Simultaneous website and mobile app creation method and system | |
US20120089928A1 (en) | Independent viewing of web conference content by participants | |
US20200150839A1 (en) | Automatic development of a service-specific chatbot | |
US12073367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a channel calendar in a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2050705B2 (en) |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shared content and private content of a shared document | |
CN110383774B (zh) | 嵌入式会议扩展 | |
CN108494571A (zh) | 发起预约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140331165A1 (en) | Generating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data | |
US11659021B2 (en) | Asynchronous distributed modular function calling | |
US20160179589A1 (en) | 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notification handling system for software applications | |
US20070271337A1 (en) | Quorum for a Real-Time, Collaborative Electronic Meeting | |
US9165273B2 (en) | Externalizing enterprise workspaces using content plug-in | |
WO2024131568A1 (zh) | 会话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2014022956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address book in mobile terminal and server | |
US12021805B2 (en) | Collabor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 |
US20140379780A1 (en) | Determining a support package status | |
US1060891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nt delivery and presentation | |
US8423891B2 (en) | Management of presentation timing in a distributed presentation environment | |
WO2017206717A1 (zh) | 信息创建方法、装置、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