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778989A -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 Google Patents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78989A
CN106778989A CN201611031643.8A CN201611031643A CN106778989A CN 106778989 A CN106778989 A CN 106778989A CN 201611031643 A CN201611031643 A CN 201611031643A CN 106778989 A CN106778989 A CN 106778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ecurity element
magnetic
magnetic regions
reg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16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78989B (zh
Inventor
孙慧娜
田子纯
常和峰
周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hao Special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Zhongchao Special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Zhongchao Special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0316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78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78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8989A/zh
Priority to AU2017366399A priority patent/AU201736639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112227 priority patent/WO2018095319A1/zh
Priority to GB1908927.5A priority patent/GB2585365B/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78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78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18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magne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8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 G06K19/1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at least one kind of marking being used for authentication, e.g. of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 G06K19/12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using markings of different kinds or more than one marking of the same kind in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e.g. on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optical and the other by magnetic means at least one kind of marking being used for authentication, e.g. of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the marking being sensed by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伪领域,公开了一种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其中所述防伪元件包括: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由一种材料构成的呈连续状态的磁性区域,该磁性区域具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剩磁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剩磁。该防伪元件能够很好的隐蔽磁性编码区域并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防伪领域,早期磁性安全线采用满版涂布方式,例如专利:GB1127043,该方式是在整根安全线上均匀涂布一层磁性材料。利用磁性传感器检测安全线上的磁性材料,如果能够检测到磁信号,则为真,反之为假。但是在以这种涂布方式形成的安全线上,采用磁性传感器仅能检测到磁性的有无,并不能产生磁性编码序列,并且该涂布方式容易被仿造。
为了加强安全线防伪性能,Mantegazza公司申请的专利EP0310707A2提出了一种将安全线上的磁性区域和非磁性区域间隔排列的方式,采用磁性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磁性编码序列,并且可通过控制磁性区域及非磁性区域的几何尺寸来构成多个编码序列。编码序列的设置提高了防伪水平和生产难度,但是间隔排列的磁性区域容易被肉眼观察和破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G&D公司申请的专利CN200580042771.6提出了一种利用第一种磁性材料构成磁性编码(磁性区域和非磁性区域间隔排列),再利用第二种磁性材料填充到非磁性区域的方式。采用磁性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磁性编码序列,并且肉眼观察下,该安全线呈现均匀涂布效果,不易被破译。但是,该方式虽然提高了隐蔽性,但是使用两种磁性材料套印,生产难度和制作成本都比较高。
此外,目前,结合了一线与二线防伪特征的安全线主要是磁性编码与非磁性图文的结合,比如2002年发行的欧元安全线较早采用了脱铝镂空磁性编码安全线,该安全线采用了磁性编码和脱铝镂空文字的结合,但该安全线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薄膜镀铝、脱铝、文字磁码套印、复合等多道工序。随着近年来塑料钞的逐步推广应用,该类型的安全线不能适应塑钞的制作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该防伪元件工艺简单并且不易被破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伪元件,包括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由一种材料构成的呈连续状态的磁性区域,该磁性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剩磁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剩磁。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的涂层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涂层厚度。
可选地,所述磁性区域具有周期性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或周期性的所述第二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中嵌入有以下中的一种或多者: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的涂层厚度范围是1.5-15μm,优选为1.5-4μm。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涂层厚度差范围是1-12μm,优选为1-3μm。
可选地,所述磁性区域的宽度范围是1-6mm,优选为1.5-3mm。
可选地,所述磁性区域由硬磁材料构成。
可选地,所述磁性区域由以下一种材料构成:磁性材料、导电材料或磁性导电材料。
可选地,所述基材为纸张或薄膜。
可选地,所述磁性区域表面涂布有涂层以遮盖所述磁性区域,所述涂层优选为白墨涂层或银墨涂层。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伪产品,包括上述的防伪元件。
可选地,所述防伪元件以全埋或开窗方式设置于所述防伪产品中。
可选地,所述防伪产品为以下中的一种:钞票、银行票据、门票、证件、文件或信用卡。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磁性区域由一种材料构成,因而防伪元件可以通过一次涂布完成,制造工艺简单;
(2)磁性区域呈现出连续状态,但是由于具有剩余磁化强度(本发明中简称“剩磁”)不同的区域,使得通过磁性传感器对磁性区域进行检测时能够检测出磁性编码序列,这对磁性编码区域起到了更好的隐蔽作用,不易被仿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a)-1(c)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及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该防伪元件而得到的信号波形;
图2(a)-2(c)示出了另一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及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该防伪元件而得到的信号波形;以及
图3(a)-3(c)示出了又一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及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该防伪元件而得到的信号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有附图中的灰度以及尺寸比例仅为示意性的,不代表实际的颜色和尺寸比例。
图1(a)-1(c)示出了一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及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该防伪元件而得到的信号波形。如图1(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伪元件,该防伪元件可以包括:基材10及设置在该基材10上的由一种材料构成的磁性区域,该磁性区域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其中所述第一区域1的剩磁大于所述第二区域2的剩磁。磁性区域由一种材料构成因而可以通过一次涂布完成,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防伪元件的生产难度及制作成本。
在基材10上磁性区域是呈连续状态分布的,如图1(b)所示,这里呈连续状态分布是指磁性区域在基材10上是连续的无间隔分布的,从而人眼观察到的是完整的连续状态的磁性区域,确保美观的同时减小了磁性区域被破译的风险。
如图1(c)所示,使用磁性传感器对图1(a)所示的防伪元件从左至右进行检测时,在防伪元件的磁性区域的开始处到结尾处可以形成磁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
在防伪元件的磁性区域的开始处(图1(a)中最左侧第一区域1的左侧上升沿处)磁通量从无到有发生变化,在磁性区域的结尾处(图1(a)中最右侧第一区域1的右侧下降沿处)磁通量从有到无发生变化,从而在该开始处和结尾处可以形成相位相反的磁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其中在该开始处和结尾处所形成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幅值为Y,Y>0。
由于第一区域1的剩磁大于所述第二区域2的剩磁,因此,在两个区域交界处同样会发生磁通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变化,从而可以形成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其中在两个区域交界处所形成的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幅值为A,A>0。易知,│A│<│Y│。
因此,在使用磁性传感器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防伪元件进行检测时能够检测出波形信号,这进一步提高了对防伪元件的磁性编码的保护作用。
在防伪元件用作安全线时,优选地,可以通过提高磁性区域的涂层厚度来提高剩磁,即,在磁性区域涂层宽度固定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第一区域1的涂层厚度大于第二区域2的涂层厚度以使得第一区域1的剩磁大于第二区域2的剩磁。可选地,第一区域1的涂层厚度范围可以是1.5-15μm,优选为1.5-4μm。可选地,第二区域2的涂层厚度小于或等于3μm,优选为0.5-3μm。可选地,第一区域1与第二区域2之间的涂层厚度差范围可以是1-12μm,优选为1-3μm。这里,涂层厚度范围及涂层厚度差范围均是微米量级,因而肉眼观察并不能区分出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的涂层厚度差,仅能观察到平整连续的磁性区域,这进一步减小了磁性区域被破译的可能性。
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限制于上述通过涂层厚度来提高剩磁,在磁性区域的宽度不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控制宽度的尺寸来控制剩磁的大小。
图1(a)中所示的防伪元件中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分别周期性地排列在基材10上,但是应当理解,在确保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间隔排列的情况下,第一区域1和/或第二区域2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例如,在基材10上排列的各第一区域的长度和涂层厚度可以不相同,同样,各第二区域的长度和涂层厚度也可以不相同。
在磁性区域的第二区域中可以嵌入有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中的一者或多者以提供一线识别特征。图2(a)-2(c)示出了另一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及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该防伪元件而得到的信号波形。该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区域2中嵌入有“N”字样,这里嵌入“N”字样仅用于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可以嵌入有任意类型及任意数量的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
如图2(a)所示,可以在每一第二区域2中均嵌入有单个“N”字样,如图2(b)所示,在对该防伪元件进行观察时依然是完整的呈连续状态的磁性区域,并且能够间隔地观察到“N”字样,这提供了一线公众识别特征。
进一步参考图2(a),基材10上第一区域1的涂层厚度大于第二区域2的涂层厚度,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该磁性区域得到信号波形,这进一步提高了对防伪元件的磁性编码的保护作用。
图2(c)示出了使用磁性传感器对图2(a)所示的防伪元件从左至右进行检测时所产生的信号波形。如图2(c)所示,使用磁性传感器对图2(a)所示的防伪元件从左至右进行检测时,在防伪元件的磁性区域的开始处到结尾处可以形成磁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
在防伪元件的磁性区域的开始处(图2(a)中最左侧第一区域1的左侧上升沿处)磁通量从无到有发生变化,在磁性区域的结尾处(图2(a)中最右侧第一区域1的右侧下降沿处)磁通量从有到无发生变化,从而在该开始处和结尾处可以形成相位相反的磁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其中在该开始处和结尾处所形成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幅值为Y,Y>0。
由于第一区域1的剩磁大于所述第二区域2的剩磁,因此,在两个区域交界处同样会发生磁通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变化,从而可以形成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其中在两个区域交界处所形成的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幅值为A,A>0。易知,│A│<│Y│。
由于第二区域2中均嵌入有单个“N”字样,因此,在字样“N”的边缘也会发生磁通量的微弱变化,从而可以形成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其中在字样“N”的边缘所形成的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幅值为B,B>0,易知,│B│<<│A│<│Y│。可选地,在第二区域2的字样“N”的边缘检测到的波形信号极弱,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仅由第一区域1提供机读防伪特征。
图2(a)中所示的防伪元件中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分别周期性地排列在基材10上,但是应当理解,在确保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间隔排列的情况下,第一区域1和/或第二区域2也可以是非周期性的,例如,在基材10上排列的各第一区域的长度和涂层厚度可以不相同,同样,各第二区域的长度和涂层厚度也可以不相同。
图2所示的防伪元件仅用于举例,应当理解,在每一第二区域2中也可以嵌入有任意类型及任意数量的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或者也可以仅在部分第二区域2上嵌入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而其它第二区域2上不嵌入有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相应地,第二区域2的长度大小也可以依据嵌入的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的尺寸而改变。
图3(a)-3(c)示出了又一实施例中防伪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及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该防伪元件而得到的信号波形。图3所示的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基材10之上排列的第二区域具有两种类型的子区域2a和2b,其中子区域2a上没有嵌入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而子区域2b上嵌入有两个“N”字样,该两个“N”字样大小完全相同。这里在子区域2b中嵌入两个“N”字样仅用于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可以在子区域2a和/或2b嵌入有任意类型及任意数量的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
如图3(b)所示,在对该防伪元件进行观察时依然是完整的呈连续状态的磁性区域,并且能够间隔地观察到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N”字样,提供了一线公众识别特征。
进一步参考图3(a),基材10上第一区域1的涂层厚度大于第二区域的子区域2a和2b的涂层厚度,通过磁性传感器检测磁性区域得到信号波形,图3(c)示出了使用磁性传感器对图3(a)所示的防伪元件从左至右进行检测时所产生的信号波形。如图3(c)所示,使用磁性传感器对图3(a)所示的防伪元件从左至右进行检测时,在防伪元件的磁性区域的开始处到结尾处可以形成磁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
与图2中实施例类似,在磁性区域的开始处和结尾处可以形成相位相反的磁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其中在该开始处和结尾处所形成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幅值为Y,Y>0。在第一区域1和子区域2a或子区域2b的交界可以形成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其中在两个区域交界处所形成的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幅值为A,A>0,│A│<│Y│。在子区域2b的两个字样“N”的边缘可以分别形成感应电动势的变化曲线,其中在两个字样“N”的各自的边缘所形成的磁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幅值为B,B>0,│B│<<│A│<│Y│。可选地,在子区域2b的两个字样“N”的边缘检测到的波形信号极弱,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仅由第一区域1提供机读防伪特征。
图3(a)中所示的防伪元件的磁性区域是以包含两个第一区域1、1个子区域2a和1个子区域2b的一组区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地排列,其中每组区域中各区域的排列顺序为:第一区域1、子区域2a、第一区域1、子区域2b。但是应当理解,在确保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间隔排列的情况下,每组区域中第一区域1及子区域2a和2b的数量并不受限制,可以是任意数量的。此外,在基材10上排列的各第一区域的长度和涂层厚度可以不相同,同样,各子区域2a和2b的长度和涂层厚度也可以不相同。
图2至图3所示的防伪元件兼具机读特征和公众识别特征,进一步提高了防伪元件的防伪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磁性区域的构成材料可以是硬磁材料,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其构成材料也可以是导电材料或磁性导电材料等。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材10可选地可以是纸张或薄膜。
本发明提供的防伪元件可以用于制作安全线、宽条、标签、标识等,也可以通过各种粘结机理粘附在各种物品上,例如转移到钞票、信用卡等高安全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上。
可选地,在防伪元件的磁性区域表面可以涂布有涂层,用于遮盖所述磁性区域,以进一步提高磁性区域的隐蔽性并保护所述磁性区域不受破坏。该涂布的涂层可以为白墨涂层或银墨涂层,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涂层。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有上述防伪元件的防伪产品,可选地,防伪元件可以全埋或开窗方式设置于所述防伪产品中。所述防伪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种:钞票、银行票据、门票、证件、文件或信用卡等。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防伪元件易被肉眼观察和破译、生产难度和制作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防伪元件及包括该防伪元件的防伪产品,其中,防伪元件包括基材及磁性区域,该磁性区域由一种材料构成因而可以通过一次涂布完成,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磁性区域在基材上是呈连续状态分布的,人眼观察到的是完整的连续状态的磁性区域,确保防伪元件美观的同时减小了磁性区域被破译的风险。此外,磁性区域中具有间隔排列的剩磁不同的区域,采用磁性传感器检测磁性区域能够检测出编码序列,这进一步提高了防伪元件的防伪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以及
设置在所述基材上的由一种材料构成的呈连续状态的磁性区域,该磁性区域具有一个或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剩磁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剩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涂层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涂层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区域具有周期性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或周期性的所述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中嵌入有以下中的一种或多者:镂空文字、图案或标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涂层厚度范围是1.5-15μm,优选为1.5-4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涂层厚度差范围是1-12μm,优选为1-3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区域的宽度范围是1-6mm,优选为1.5-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区域由硬磁材料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区域由以下一种材料构成:磁性材料、导电材料或磁性导电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纸张或薄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区域表面涂布有涂层以遮盖所述磁性区域,所述涂层优选为白墨涂层或银墨涂层。
12.一种防伪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防伪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伪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元件以全埋或开窗方式设置于所述防伪产品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防伪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产品为以下中的一种:钞票、银行票据、门票、证件、文件或信用卡。
CN201611031643.8A 2016-11-22 2016-11-22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Active CN106778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643.8A CN106778989B (zh) 2016-11-22 2016-11-22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AU2017366399A AU2017366399B2 (en) 2016-11-22 2017-11-22 Security Element and Security Product with Security Element
PCT/CN2017/112227 WO2018095319A1 (zh) 2016-11-22 2017-11-22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GB1908927.5A GB2585365B (en) 2016-11-22 2017-11-22 Security Element and Security Product with Security Ele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1643.8A CN106778989B (zh) 2016-11-22 2016-11-22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8989A true CN106778989A (zh) 2017-05-31
CN106778989B CN106778989B (zh) 2020-04-21

Family

ID=58971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1643.8A Active CN106778989B (zh) 2016-11-22 2016-11-22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78989B (zh)
AU (1) AU2017366399B2 (zh)
GB (1) GB2585365B (zh)
WO (1) WO201809531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5319A1 (zh) * 2016-11-22 2018-05-31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CN112329903A (zh) * 2020-11-09 2021-02-05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防伪元件、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12497952A (zh) * 2020-11-13 2021-03-16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防伪元件及磁性防伪产品
CN113947174A (zh) * 2021-09-08 2022-01-18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元件及使用该防伪元件的防伪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9494B (zh) * 2020-01-07 2020-11-11 台灣三維設計有限公司 凸版印刷潛影防偽技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450A (zh) * 1995-05-11 1998-07-22 克兰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磁性安全特征的制品
CN1904951A (zh) * 2006-08-03 2007-01-31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含有雕刻凹印防伪机读图案的防伪元件
WO2014042472A1 (ko) * 2012-09-14 2014-03-20 한국조폐공사 입체이동 히든이미지 효과를 나타내는 자성 보안 요소 및 그 인쇄 방법
CN105163952A (zh) * 2013-04-04 2015-12-16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用于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
CN105321251A (zh) * 2014-07-03 2016-02-10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元件及使用该防伪元件的防伪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8701D0 (en) * 1991-04-23 1991-06-12 Gec Avery Ltd Magnetic data medium
DE19548528A1 (de) * 1995-12-22 1997-06-26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dokument mit einem Sicherheitselemen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9852368A1 (de) * 1998-11-13 2000-05-25 Forschungszentrum Juelich Gmbh Markierungseinrichtung
DE10131153A1 (de) * 2001-06-28 2003-01-16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DE102007025939A1 (de) * 2007-06-04 2008-12-11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zur Absicherung von Wertdokumenten
CN103593903B (zh) * 2012-08-17 2015-10-21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元件及使用该防伪元件的产品
CN106778989B (zh) * 2016-11-22 2020-04-21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8450A (zh) * 1995-05-11 1998-07-22 克兰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磁性安全特征的制品
CN1904951A (zh) * 2006-08-03 2007-01-31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一种含有雕刻凹印防伪机读图案的防伪元件
WO2014042472A1 (ko) * 2012-09-14 2014-03-20 한국조폐공사 입체이동 히든이미지 효과를 나타내는 자성 보안 요소 및 그 인쇄 방법
CN105163952A (zh) * 2013-04-04 2015-12-16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用于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
CN105321251A (zh) * 2014-07-03 2016-02-10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元件及使用该防伪元件的防伪产品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5319A1 (zh) * 2016-11-22 2018-05-31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GB2585365A (en) * 2016-11-22 2021-01-13 Zhongchao Special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Anti-counterfeiting element and anti-counterfeiting product
GB2585365B (en) * 2016-11-22 2021-11-17 Zhongchao Special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Security Element and Security Product with Security Element
CN112329903A (zh) * 2020-11-09 2021-02-05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防伪元件、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12329903B (zh) * 2020-11-09 2024-03-29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防伪元件、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12497952A (zh) * 2020-11-13 2021-03-16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防伪元件及磁性防伪产品
CN112497952B (zh) * 2020-11-13 2022-04-15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防伪元件及磁性防伪产品
CN113947174A (zh) * 2021-09-08 2022-01-18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元件及使用该防伪元件的防伪产品
CN113947174B (zh) * 2021-09-08 2023-09-05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元件及使用该防伪元件的防伪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78989B (zh) 2020-04-21
GB2585365B (en) 2021-11-17
AU2017366399A1 (en) 2019-07-11
GB201908927D0 (en) 2019-08-07
GB2585365A (en) 2021-01-13
WO2018095319A1 (zh) 2018-05-31
AU2017366399B2 (en)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8989A (zh)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RU2373071C2 (ru) Защитный элемент с магнитными материалами, обладающими одинаковой остаточной магнитной индукцией и разной коэрцитивной силой
EP1497141B1 (en) Transparent security substrate with magnetic particles
US6549131B1 (en) Security device with foil camouflaged magnetic reg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EP2697074B1 (en) Security document
CN101640004B (zh) 一种全息脱铝复合薄膜材料及防伪物
US8950679B2 (en) Security substrates for security documents
CN115768566A (zh) 用于生产包含磁性或可磁化颜料颗粒的光学效应层的方法
WO2018103528A1 (zh) 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US20090308935A1 (en) Security elements for antennas
CN201655145U (zh) 一种防伪标签
CN205354524U (zh) 护卡膜防伪标签
RU2010111741A (ru) Защитный элемент,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банкнот, банковских карт и т.п.
CN105894955A (zh) 具有紫外荧光变色防伪的轮毂贴及检测器
CN106022202A (zh) 防伪出租车轮毂贴及配套防伪检测器具
RU2450936C1 (ru) Носитель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оптически переменным пигментом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носителя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оптически переменным пигментом
KR20170005444A (ko) 탈-불투명화제가 함침된 보안 문서 및 문서의 처리 방법
CN105913758A (zh) 纤维防伪轮毂贴及配套防伪检测器具
MXPA00005343A (en) Security device having multiple security featur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11129196A (ja) 磁気記録媒体及びその真偽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70 No. 6 Spark Road, Science City,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ONGCHAO SPECIAL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No. 6 Spark Road, Science City,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ONGCHAO SPECIAL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