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73042A - 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73042A CN106773042A CN201611168182.9A CN201611168182A CN106773042A CN 106773042 A CN106773042 A CN 106773042A CN 201611168182 A CN201611168182 A CN 201611168182A CN 106773042 A CN106773042 A CN 1067730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device
- display
- light transmittance
- composit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所述复合显示器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透视式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处于不同的透光度。可见,应用本发明方案,可通过在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上,叠合一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能够动态调整透光度的另一透视式显示装置,并通过两者显示效果的叠加,使得所述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间接具有透光度动态变换的效果,从而,本发明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透视式显示器无法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视式显示设备的显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透视式显示器,如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镜片及其他透视光学载体等,无法显示黑色/灰度信息,导致无法动态调整透视式显示器的透光度,这会对用户体验带来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透视式显示器存在的无法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显示器,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透视式显示装置;
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处于不同的透光度。
上述复合显示器,优选的,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单色透视式显示屏。
上述复合显示器,优选的,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液晶薄膜。
上述复合显示器,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过叠加方式或粘合方式相互叠合为一体,且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叠合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外侧,所述外侧为:与使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时使用者的观看侧相对应的另一侧;其中:
当通过叠加方式叠合为一体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对应的两个叠合面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复合显示器进行显示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显示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进行相应显示;
获得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获得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获得待显示的灰度信息;
基于所述灰度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获得待显示的灰度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分离出灰度分量,所述灰度分量包括灰度值。
上述方法,优选的,当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单色透视式显示屏时,所述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包括:
通过调节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灰度值,来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上述方法,优选的,当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液晶薄膜时,所述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调节液晶薄膜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使得所述液晶薄膜处于相应的透光度。
上述方法,优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降低时,增大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亮度。
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复合显示器,以及包括固定装置、控制器,其中:
所述复合显示器集成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穿戴式设备固定于使用者的预定部位,且在将所述穿戴式设备固定于使用者预定部位时,所述复合显示器所处的位置与使用者的人眼位置相对,使得使用者能够观看所述复合显示器的显示内容;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第一显示装置进行相应显示,以及控制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的第二显示装置处于不同的透光度。
上述穿戴式设备,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的第一显示装置外侧的保护层,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其中,所述外侧为:与使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时使用者的观看侧相对应的另一侧。
上述穿戴式设备,优选的,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所述保护层。
由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的复合显示器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透视式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处于不同的透光度。可见,应用本发明方案,可通过在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上,叠合一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能够动态调整透光度的另一透视式显示装置,并通过两者显示效果的叠加,使得所述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间接具有透光度动态变换的效果,以此实现间接地对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进行透光度的动态调整,从而,本发明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透视式显示器无法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显示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R显示模组的一种示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在AR显示模组叠合单色透视式显示屏后所得的复合显示器的显示模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叠合后的叠合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穿戴式设备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穿戴式设备的产品示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显示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复合显示器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显示装置11及第二显示装置12,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为透视式显示装置;
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处于不同的透光度。
本发明中,所述透光度即指光的透过率,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为无法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例如,目前的透视式显示器(如镜片及其他透视光学载体)在出厂后,其透光度即是固定的,无法显示黑色/灰度信息,无法动态调整透光度,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即可以为此类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器/显示屏。
为解决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无法动态调整其透光度这一问题,本发明中,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则具体为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能够动态调整该第二显示装置12的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可以是单色透视式显示屏,如具体可以是单色透视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还可以是液晶薄膜。
在将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相叠合后,由于第二显示装置12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能够动态调整其自身(即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从而,可通过第一显示装置11、第二显示装置12两者显示效果的叠加,使得第一显示装置11间接具有透光度动态变换的效果,以此实现间接地对第一显示装置11进行透光度的动态调整。
可见,应用本发明方案,可通过在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上,叠合一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能够动态调整透光度的另一透视式显示装置,并通过两者显示效果的叠加,使得所述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间接具有透光度动态变换的效果,以此实现间接地对所述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进行透光度的动态调整,从而本发明方案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透视式显示器无法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继续对所述复合显示器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所述复合显示器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显示装置11及第二显示装置12,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为透视式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2处于不同的透光度。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过预定方式叠合为一体,如具体可通过叠加方式或粘合方式相互叠合为一体,且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叠合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外侧,所述外侧为:与使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时使用者的观看侧相对应的另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叠加方式将第一显示装置11、第二显示装置12相互叠合为一体时,两者间可能存在不能完全贴合的情况,比如存在一定的缝隙,采用此种方式将两者叠合时,应将两者对应的两个叠合面间的距离控制为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以不影响叠合后所得的复合显示器的显示效果,进而不影响用户使复合显示器时的观看效果。其中,所述距离阈值可基于复合显示器在不同的距离(两显示装置的两个叠合面间的距离)情况下的实际显示效果进行确定,所确定的距离阈值应至少使得复合显示装置能够具有正常的显示效果。
接下来,本实施例以第一显示装置为AR显示设备的显示模组为例,对复合显示器的实现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些示例中,AR显示模组为透明显示屏,该显示屏能够显示内容,同时使外界光线穿透该屏幕。由于AR显示模组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本发明在所述AR显示模组的外侧,具体在该透明显示屏外侧叠合一能够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自身透光度的第二显示装置,其中,比如具体可采用粘合方式或叠加方式,在该透明显示屏外侧外侧叠合一单色透视式LCD显示屏。
或者,参考图2示出的AR显示模组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显示模组一般包括像源21以及透视光学载体22,其中,像源21例如可以采用微显示屏或微投影等实现,透视光学载体22可以包括光波导/半反半透镜/自由曲面透镜等,如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示例,在该示例中,透视光学载体22处于邻近人眼的人眼侧,本实施例称之为内侧,相对应地,像源21则处于外侧,显示模组通过像源21和透视光学载体22进行光线(外界物体)的透射和成像(像源发射的光线的成像)。
由于AR显示模组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参考图3所示,本发明考虑在所述AR显示模组的外侧,如具体在图2中透视光学载体22的外侧叠合一能够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自身透光度的第二显示装置23,其中,比如具体可采用粘合方式或叠加方式,在透视光学载体22的人眼视野范围内的区域外侧叠合一单色透视式LCD显示屏,两者叠合后的叠合效果示意图可参考图4所示。
当在依据实际的显示需求对单色透视式LCD显示屏进行透光度动态调整时,基于AR显示模组与单色透视式LCD显示屏的叠加显示效果,可使得两者叠合后所得的复合显示器的透光度动态变换。
实施例三
针对以上实施例公开的复合显示器,本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对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控制,参考图5示出的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获得第一显示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进行相应显示。
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为AR显示设备等无法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显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显示装置基于实际显示需求待显示的信息,示例性地,当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为AR显示设备时,则所述第一显示信息可以是所述AR显示设备待显示的信息。
实际实施时,可通过一控制器来获得该第一显示信息,并控制第一显示装置基于该第一显示信息进行相应显示。
该第一显示信息反映了第一显示装置的显示需求,其除了包含第一显示装置需显示的相应图像色彩信息之外,一般还包括第一显示装置需显示的相应灰度信息,以通过灰度信息调整第一显示装置在显示相应场景图像时需匹配的透光度,也就是说该第一显示信息还包括第一显示装置的透光度需求信息。鉴于第一显示装置无法显示灰度信息,无法动态调整透光度的特点,本发明方法通过接下来的步骤来解决该问题。
步骤502、获得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能够动态调整该第二显示装置12的透光度的透视式显示装置。如,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可以是单色透视式显示屏或液晶薄膜等。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的透光度需求信息,所产生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的信息。
步骤503、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在基于所述透光度需求信息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基础上,本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来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使得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与所述透光度需求信息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可基于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的叠加显示效果,使得复合显示器在显示相应场景图像的同时,又能够同步呈现所需的透光度。
可见,本发明在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第一显示装置存在相应的透光度调整需求时,通过同步调整与该第一显示装置叠合为一体的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并通过两者的显示效果的叠加,最终使得第一显示装置在显示相应场景图像的同时,又能够借助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情况,为显示的相应场景图像呈现所需的透光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透视式显示设备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问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提供所述显示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用于对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控制,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适用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单色透视式显示屏的情况,如第二显示装置具体可以是单色透视式LCD,参考图6示出的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601、获得第一显示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进行相应显示。
该第一显示信息反映了第一显示装置的显示需求,其除了包含第一显示装置需显示的相应图像色彩信息之外,一般还包括第一显示装置需显示的相应灰度信息,以通过灰度信息调整第一显示装置在显示相应场景图像时需匹配的透光度。
由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为诸如AR显示设备等不能显示灰度信息、不能动态调整透光度的装置,从而,在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进行相应显示时,该第一显示装置仅能对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除灰度信息外的其他显示信息进行相应的效果显示。
步骤602、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获得待显示的灰度信息;基于所述灰度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鉴于第一显示装置不能对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的灰度信息进行显示,本步骤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获得待显示的灰度信息,以实现以获得的该灰度信息为依据,对第二显示装置进行同步控制。
其中,具体可采用从第一显示信息中分离出灰度分量的方式获得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的灰度信息,所述灰度分量包括灰度值,进而可基于该灰度值生成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步骤603、通过调节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灰度值,来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本步骤依据分离出的灰度信息对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控制,具体地,将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灰度值调节为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分离出的灰度分量的灰度值,不同的灰度值对应不同的透光度,从而,通过动态调整第二显示装置的灰度,可达到动态调整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同一图像画面中的不同像素可能有不同的灰度需求,从而在对第二显示装置进行灰度控制时,实际上是依据从第一显示信息中提取出的每一像素的灰度值,来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在每一像素进行所需的灰度信息显示,也就是说,对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的调整,实际上是对第二显示装置每一个显示像素的透光度的调整,同一时刻不同像素的透光度可能不同。
灰度值的范围一般为0-255,当灰度值为0时,其对应的显示效果为纯黑效果,当灰度值为255时,其对应纯透明效果,而0至255之间的任一灰度值,则呈现出不同深浅程度(对于透视式设备来说可理解为不同透光度)的灰度效果,基于此,当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为AR显示器时,本发明可通过对第二显示装置进行从全黑至全透明之间的调节(即灰度值从0-255之间的调节),实现复合显示器从AR向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显示的切换。
也即,当控制第二显示装置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为255时,第二显示装置为全透明状态,从而复合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为原AR的显示效果,当控制第二显示装置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为0时,第二显示装置为全黑状态,从而复合显示器具有沉浸式效果即VR的显示效果,而当控制第二显示装置在全透明至全黑状态之间切换时,则复合显示器具有AR向VR之间的显示切换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第二显示装置为单色透视式显示屏的情况,通过控制第二显示装置的灰度值,实现了对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所需的透光度控制,从而可有效实现对复合显示器进行动态的透光度控制。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五提供所述显示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用于对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控制,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适用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液晶薄膜的情况,参考图6示出的显示控制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701、获得第一显示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进行相应显示。
步骤702、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获得待显示的灰度信息;基于所述灰度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步骤703、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调节液晶薄膜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使得所述液晶薄膜处于相应的透光度。
所述步骤701、步骤702的实现过程分别与实施例二中步骤601、步骤602的实现过程类似,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二中的相关部分说明,此处不再详细阐述。
从第一显示信息中分离的灰度信息,实质上包含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从而,依据分离出的灰度信息,所生成的用于控制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的第一控制信息包含每个像素的灰度需求信息。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在步骤703中,可通过该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的每个像素的灰度需求信息,控制液晶薄膜的驱动电路,通过控制其驱动电路,实现对液晶薄膜的每个像素点的控制信号(一般是电压信号)进行调节,以此实现对液晶薄膜中每个像素点中的液晶分子的电极电场进行调节,像素点中的液晶分子会随电极电场的变化发生不同的扭曲,进而改变了液晶薄膜每个像素点中的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最终通过调节液晶薄膜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实现了对液晶薄膜的透光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第二显示装置为液晶薄膜的情况,通过调节液晶薄膜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实现了对第二显示装置进行所需的透光度控制,从而可有效实现对复合显示器进行动态的透光度控制。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六中,参考图8示出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上述各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4、当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降低时,增大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亮度。
具体地,当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降低时,会使得复合显示器的亮度效果有所降低,基于此,本实施例考虑在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降低的情况下,提升第一显示装置的亮度,以使得复合显示器的亮度效果不会因透光度的降低而受到不良影响,以能够保证较好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七公开一种穿戴式设备,其具体可以是AR头戴显示器等穿戴式设备,参考图9示出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穿戴式设备可以包括:如以上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显示器91,以及还包括固定装置92、控制器93,其中:
所述复合显示器91集成在所述固定装置92上;
所述固定装置92用于将所述穿戴式设备固定于使用者的预定部位,且在将所述穿戴式设备固定于使用者预定部位时,所述复合显示器所处的位置与使用者的人眼位置相对,使得使用者能够观看所述复合显示器的显示内容;
所述控制器93用于控制所述复合显示器91中第一显示装置进行相应显示,以及控制所述复合显示器92中的第二显示装置处于不同的透光度。
示例性地,以AR头戴式设备为例,所述固定装置具体可以是用于固定于人体头部的头戴式固定装置,参考图10示出的AR头戴式设备的产品示例图,在图10示出的产品示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则具体是所述AR眼镜的眼镜框架101。
所述复合显示器固定在所述固定装置上,该复合显示器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在图中10中,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具体是镜片102,在镜片102外侧有一层保护玻璃103,当在图10的产品示例中向第一显示装置(镜片102)的外侧叠合一第二显示装置,如叠合一单色透视式LCD时,叠合后的产品形式具体可采用以下形式中的任意一种:
1)直接在第一显示装置的镜片外侧叠合第二显示装置,从而使得镜片102整体即为叠合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后所得的复合显示器;
2)第二显示装置形成保护玻璃层,该保护玻璃层和第一显示装置有一定的距离,且该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3)第二显示装置形成保护玻璃层,该保护玻璃层和第一显示装置贴合;
4)第二显示装置贴在保护玻璃层上。
所述控制器可以集成在所述固定装置上,如图10所示的AR眼镜中,在AR眼镜的眼镜框架101上集成有控制器104。
所述控制器具有与本发明以上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相对应的处理功能,用于对复合显示器中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进行同步的显示控制,以使得复合显示器在进行所需的场景图像显示的同时,还能够匹配呈现所需的透光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头戴式装置,通过采用控制器对复合显示器的第一显示装置进行所需的场景图像显示控制,对复合显示器的第二显示装置进行同步的透光度控制,最终可实现在复合显示器显示所需图像的同时,动态调整其透光度,用户体验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系统或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复合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透视式显示装置;
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用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处于不同的透光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单色透视式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液晶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通过叠加方式或粘合方式相互叠合为一体,且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叠合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外侧,所述外侧为:与使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时使用者的观看侧相对应的另一侧;其中:
当通过叠加方式叠合为一体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对应的两个叠合面间的距离小于预设的距离阈值。
5.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显示器进行显示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显示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基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进行相应显示;
获得第一控制信息,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获得待显示的灰度信息;
基于所述灰度信息,生成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的所述第一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获得待显示的灰度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显示信息中分离出灰度分量,所述灰度分量包括灰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单色透视式显示屏时,所述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包括:
通过调节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灰度值,来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液晶薄膜时,所述调整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调节液晶薄膜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使得所述液晶薄膜处于相应的透光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透光度降低时,增大所述第一显示装置的亮度。
11.一种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显示器,以及包括固定装置、控制器,其中:
所述复合显示器集成在所述固定装置上;
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穿戴式设备固定于使用者的预定部位,且在将所述穿戴式设备固定于使用者预定部位时,所述复合显示器所处的位置与使用者的人眼位置相对,使得使用者能够观看所述复合显示器的显示内容;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第一显示装置进行相应显示,以及控制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的第二显示装置处于不同的透光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复合显示器中的第一显示装置外侧的保护层,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其中,所述外侧为:与使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时使用者的观看侧相对应的另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为所述保护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68182.9A CN106773042B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68182.9A CN106773042B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73042A true CN106773042A (zh) | 2017-05-31 |
CN106773042B CN106773042B (zh) | 2022-03-25 |
Family
ID=5889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68182.9A Active CN106773042B (zh) | 2016-12-16 | 2016-12-16 | 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73042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81164A (zh) * | 2018-05-16 | 2018-10-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10997389A (zh) * | 2017-07-27 | 2020-04-10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显示设备、用于运行显示设备的方法、控制装置和机动车 |
CN111465961A (zh) * | 2017-12-20 | 2020-07-28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在透视显示器上显示图像的方法 |
CN113763895A (zh) * | 2021-06-04 | 2021-12-07 | 巽腾(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TWI835239B (zh) * | 2022-08-08 | 2024-03-11 | 虹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膽固醇液晶複合顯示器裝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29968A (zh) * | 2007-04-06 | 2007-09-05 | 北京理工大学 | 可寻址光线屏蔽机制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 |
US20080007486A1 (en) * | 2004-11-04 | 2008-01-10 | Nikon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2473080A (zh) * | 2009-06-30 | 2012-05-23 | 诺基亚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关联的方法 |
CN102540463A (zh) * | 2010-09-21 | 2012-07-04 | 微软公司 | 用于透视头戴式显示器的不透明度滤光器 |
CN102636877A (zh) * | 2012-05-11 | 2012-08-15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一种提高液晶光阀光束整形器性能的方法 |
CN103383491A (zh) * | 2013-07-03 | 2013-11-06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视透率可调的头戴显示装置 |
US20140160154A1 (en) * | 2012-12-12 | 2014-06-12 | Thales | Display system having a semi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displaying symbols with a contrasted outline |
CN105554392A (zh) * | 2016-01-20 | 2016-05-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切换装置及其切换方法、穿戴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205246971U (zh) * | 2015-08-27 | 2016-05-18 | 李科 | 一种具有ar显示与vr显示相互切换的显示装置 |
CN205665463U (zh) * | 2015-11-12 | 2016-10-26 | 北京轩辕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透光可调的反射屏及应用其的显示系统 |
-
2016
- 2016-12-16 CN CN201611168182.9A patent/CN1067730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07486A1 (en) * | 2004-11-04 | 2008-01-10 | Nikon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1029968A (zh) * | 2007-04-06 | 2007-09-05 | 北京理工大学 | 可寻址光线屏蔽机制光学透视式头盔显示器 |
CN102473080A (zh) * | 2009-06-30 | 2012-05-23 | 诺基亚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关联的方法 |
CN102540463A (zh) * | 2010-09-21 | 2012-07-04 | 微软公司 | 用于透视头戴式显示器的不透明度滤光器 |
CN102636877A (zh) * | 2012-05-11 | 2012-08-15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一种提高液晶光阀光束整形器性能的方法 |
US20140160154A1 (en) * | 2012-12-12 | 2014-06-12 | Thales | Display system having a semi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displaying symbols with a contrasted outline |
CN103383491A (zh) * | 2013-07-03 | 2013-11-06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视透率可调的头戴显示装置 |
CN205246971U (zh) * | 2015-08-27 | 2016-05-18 | 李科 | 一种具有ar显示与vr显示相互切换的显示装置 |
CN205665463U (zh) * | 2015-11-12 | 2016-10-26 | 北京轩辕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透光可调的反射屏及应用其的显示系统 |
CN105554392A (zh) * | 2016-01-20 | 2016-05-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切换装置及其切换方法、穿戴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97389A (zh) * | 2017-07-27 | 2020-04-10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显示设备、用于运行显示设备的方法、控制装置和机动车 |
US10940759B2 (en) | 2017-07-27 | 2021-03-09 | Audi Ag | Display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isplay device, control unit, and motor vehicle |
CN110997389B (zh) * | 2017-07-27 | 2024-02-27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显示设备、用于运行显示设备的方法、控制装置和机动车 |
CN111465961A (zh) * | 2017-12-20 | 2020-07-28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在透视显示器上显示图像的方法 |
CN111465961B (zh) * | 2017-12-20 | 2021-03-05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在透视显示器上显示图像的方法 |
CN108681164A (zh) * | 2018-05-16 | 2018-10-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WO2019218856A1 (zh) * | 2018-05-16 | 2019-11-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13763895A (zh) * | 2021-06-04 | 2021-12-07 | 巽腾(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22253303A1 (zh) * | 2021-06-04 | 2022-12-08 | 简伟明 |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TWI835239B (zh) * | 2022-08-08 | 2024-03-11 | 虹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膽固醇液晶複合顯示器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73042B (zh) | 2022-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73042A (zh) | 复合显示器、显示控制方法及穿戴式设备 | |
EP3602536B1 (en) | Laser scan beam foveated display | |
EP3607381B1 (en) | Wide field of view scanning display | |
US11551602B2 (en) | Non-uniform resolution, large field-of-view headworn display | |
US8619005B2 (en) | Switchable head-mounted display transition | |
US20230314808A1 (en) | Systems With Displays and Sensor-Hiding Structures | |
US9667954B2 (en) | Enhanced image display in head-mounted displays | |
CN103930818B (zh) | 具有虚拟图像对比度控制的光学显示系统和方法 | |
EP2502410B1 (en) | A method for augmenting sight | |
US6956964B2 (en) |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real-time anaglyphs | |
Kiyokawa | An introduction to head mounted displays for augmented reality | |
CN112601509A (zh) | 用于低视力用户的混合式透视增强现实系统和方法 | |
US10699673B2 (en) |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l dimming in brightness-controlled environments | |
CN211506034U (zh) | 一种智能眼镜显示器 | |
TW201725422A (zh) | 具有可變驅動電壓之液晶顯示器 | |
Kiyokawa | Head-mounted display technologies for augmented reality | |
US2014026698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romatic aberration correction for an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 |
CN106773091B (zh) | 3d显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US11768376B1 (en) | Head-mounted display system with display and adjustable optical components | |
US20140368625A1 (en) | 3d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
CN205665712U (zh) | 一种应用人眼识别跟踪的方法的裸眼3d显示装置 | |
CN115480399A (zh) | 智能眼镜和图像显示方法 | |
US2025008547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data transmission | |
JP3351000B2 (ja) | 眼鏡型表示装置 | |
WO2024020110A1 (en) | Eyewear with non-polarizing ambient light dimm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